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苏宁却是没什么可以嘱托的了,李承乾那儿和李泰那儿还是要去的,李二陛下没有答应自己的这个请求,只是将每天都要去改为了两天去一次,饶是如此也让李承乾和李泰大为不满,但是苏宁已经无可奈何了,这父子三人真会折腾人,想腾出点时间真正的读读书写写书都不行。

    写书的计划,苏宁暂时定下来了两本,一本是三国,一本是《资治通鉴》,苏宁要史书和五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这两本书,三国好说,通俗演义,故事性丰富,而并非探讨深刻的道理的学术之作,所以多花些时间写三国估计也就半年左右,苏宁不打算写《三国演义》,因为那里面谬误太多,要是写出来肯定有大麻烦。

    而且苏宁很欣赏曹操与周瑜,但是这两人都是被罗贯中丑化的,所以苏宁不能接受《三国演义》的部分说法,苏宁要用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写一本三国小说,当然大体的脉络还是离不开《三国演义》的脉络,只是关于人物的注解,苏宁不会像罗贯中那样偏向刘大耳朵和诸葛亮。

    三国是好说,可是《资治通鉴》不好说。之所以要五年的时间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要那么多史书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但是仅仅五年的时间写出这样一部史书巨著也太假了,要知道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可是用了十九年的时间,自己要使用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时间写这本书肯定要被广泛质疑。

    司马光是何等大儒啊,还有那么多助手相助,也用了十九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把这本巨著写完,几乎是用生命在写书,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而苏宁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少于十年写完这本书。所以苏宁的打算是先写一些。慢慢来,反正资治通鉴也是很多朝代的单独卷,一卷写完还有另外一卷,好多朝代。自己可以慢慢来。但是不必等到全书写完之后再说。可以写个五六卷就拿出来给李二陛下掸一眼,好好重新给自己定个位。

    三国什么的可以立刻就开始动笔写,玩一回连载。至于资治通鉴神马的要等一等,缓一缓,就算是抄写,也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很多历史知识苏宁自己也具备,而且也有和司马光不一样的历史想法,有些地方可不能顺着这个老家伙来,资治通鉴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但是至少,要把已知的不完美的地方改过来。

    决定下来之后,苏宁就让四大护卫出去购买大量的笔墨纸砚,为自己的写作做好万全的准备,也要打下一些舆论基础,让大家都看到,等自己写出来之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质疑了,更多的应该还是惊叹和敬佩才是……

    说做就做,苏宁回到了阔别多日的家中,拜见了母亲和大伯母刘氏,还有大嫂秦梓月,还有小侄儿与小侄女苏庆云和苏庆仪,两只小肉球越长越快,已经渐渐脱离了肉球的局限性,开始向人的样子发展了,这一点苏宁很是欣慰。

    至于剩下来的一个就是苏小妹了,一直以来都没什么空好好的陪一陪苏小妹,这一下子可就有足够的时间了,抚摸了一下苏小妹的头,和苏小妹好好儿的说了一会儿话,苏宁这才进了屋子,喝了一点儿水,把一张大白纸平铺开,提起毛笔吸饱了墨汁,落笔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堵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是苏宁最喜欢的几首词之一,尤其是那最后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简直是把千秋万代都给写活了,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慨,更无处抒发,宋人把词写得差不多了,却没能写完,明代的杨慎才是真正意义上为词收了一个漂亮官的人,至于纳兰性德和太祖,暂且不提。

    三国,金戈铁马,人才辈出,中华大地上的英才在那个时代出了不知道多少,但是随着三国归晋,一切终归于尘土,多少叱咤风云执天下牛耳者,终归还是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曹操,刘备,孙权,一时英豪者何其众多,到头来,不还是一场空吗?当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完一本三国,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无穷的回味,复杂的心情,更有一种难言的叹息,一声喟叹,恍若凄凉的古战场,仍能找到折断的金戈,却再也找不到那些一时英豪,再也找不回那个时代,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只有在后人的笑谈中,慢慢回味了……

    三国,三国,当真令人叹息不已啊!

    对的,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种触动!

    抓住这一瞬间的感动和灵光,提笔就写,不要停笔,不要停止思考,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气呵成,不能停顿,绝对不能停顿!一口气写了数千个大字,写到刘备和张飞关羽把酒言欢之时,纸都换了好几张,苏宁根本就停不下来,完全停不下来,马上就要写到刘关张桃园结义了,结果苏小妹推门而入,一阵风吹来,一张纸扑到了苏宁脸上,感动没了,灵光灭了……

    苏宁那个郁闷啊,写文章啊,写文章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偶啊!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小妹啊,你真是我的姑奶奶啊!

    苏宁欲哭无泪,却只好放下笔,把纸拿了下来,郁闷的看着苏小妹,有气无力道:“小妹啊,你有何事啊?二兄不是说了,没有事情的话不要突然进入二兄的房间,就算是进入,也要先敲门吗?你都忘了吗?”

    苏小妹笑眯眯的走进来。一脸贼兮兮的笑容道:“二兄莫不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差点儿被静儿撞破是不是?”

    苏宁真的很想给苏小妹跪下:“小妹啊。二兄在写文章,这是正事,正事啊!”

    苏小妹一愣,然后摆出一副崇拜的样子:“果然。这才是二兄啊。照儿。你看到没,这就是二兄啊!”

    苏宁一愣,照儿?什么照儿?这里只有苏小妹一个人啊。哪里来的照儿?看着苏宁疑惑的表情。苏小妹也一愣,转过头好像在找着什么,然后就看到她郁闷的喊道:“照儿,你不是一直都很想见见二兄吗,这不就是吗?你躲什么躲,快过来!”

    苏小妹转身就跑,苏宁更是一头雾水,小妹莫不是得了病,没吃药,所以才这个样子的?不行啊,身为我苏宁的妹妹,怎么可以放弃治疗呢?再说了孙思邈这尊大神就在同一个时代,你又何必自我放弃治疗?苏宁起身打算好好的给苏小妹诊断一下,谁知道苏小妹很快的就出现在他面前,手上还牵着一个矮了她一个头的萝莉……

    这个……

    好吧,满脸通红含羞带怯站在苏小妹身边紧紧抓着苏小妹的手不松开不敢直视苏宁的萝莉……还真的是女皇帝啊……

    武则天为毛会在我家啊!为毛会出现在这里啊?刚刚回家的时候明明还不在的说,为毛这么快就出现了?好像还和苏小妹的关系非常好似的……这尼玛是什么情况?我才离家不到一个月啊,火星撞地球了?!

    “二兄,你们不是认识吗?照儿,你又不是没见过二兄,何必那样?都结拜为姐妹了,你还怕什么?我的兄长,也就是你的兄长,不用怕,二兄虽然有的时候很可怕,但是二兄绝对是个好人,你不用怕的,二兄,我和照儿情投意合,已然结拜为异姓姐妹,你可不要欺负照儿啊!”

    苏小妹旁若无人的相互介绍,苏宁和女皇帝却不能就这样听着,苏小妹的神经还真是有些粗大,这种情况下,貌似女子不应该随便见外人的,就算是已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应该也不用这样的啊……武士彟那个老家伙打的是什么主意?随随便便就把女儿放出来?这也有些不太好吧?

    虽然那苏小妹做幌子,但是,这个样子,实在无法让苏宁很单纯的认为武照小萝莉只是单纯的想做苏小妹的闺蜜,或者是单纯的认为武士彟只不过是单纯的疼爱女儿想让武照小萝莉有一份单纯的情感而已……

    纵观苏府上下,苏定方四十了,明显太大了,庆云小子才一岁不到,还是吃奶的年纪,奶娃子一个更不用谈,貌似唯一一个适龄男子也就是自己了,武士彟到底是想干什么?难道想把武照小萝莉送给自己?可是自己已经有了正妻啊,无论是谁,只要不是李芮涵,肯定只有妾的称号,武士彟好歹也是国公,把国公之嫡女给一个侯爵做妾,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吧……

    但是看着武照小萝莉那个样子,苏宁又不可控制的心跳加速,每次看到那双眼睛,总觉得那双眼睛好像有魔力一样,一眨一眨的,若是再过十年,武照小萝莉完全盛开的年纪,这样一眨一眨的能要人老命,可是就算是现在,她才九岁,却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种摄人心魂的能量正在聚集着,这个年纪,这种媚态,真有点吃不消了……

    我不是萝莉控,我不是萝莉控……

    苏宁不断的默念,我不喜欢飞机场,我喜欢的是无法一手掌握的拥有博大胸怀的女子,不是这种三无萝莉啊啊啊!

    不过,貌似萝莉也挺好的,不是有句话叫做萝莉有三好吗……

    呸呸呸,想什么呢?我是一个要结婚的男人,爱妻正在等着我,我怎么可以想这些!!!

    “二兄你在写什么呢?哇,这么多啊,我看看,临江仙?好奇怪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堵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写得好好哦……二兄,这是你写的吗?”

    苏小妹移动到了苏宁的书桌前,拿起苏宁之前才写完的临江仙,毫无顾忌的就念了出来,不过,她显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真意……(未完待续。。)

四百五十六 岁月静好

    抛开一切烦恼,醉心于读书和写书,还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苏宁现在有些爱上了这种无事一身轻的感觉,每天早上起床,早锻炼,吃饭,然后看书写书,吃午饭,睡午觉,再起来看书写书,接着吃晚饭,晚上再看书写书,最后睡觉,顺便拉着月华做一些愉快地羞羞的事情,一天就这样混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当然也需要一些调味剂,比如经常骚扰苏宁的苏小妹,时不时就要拉着苏宁到处出去玩,武照萝莉也时不时客串一把,说实在的,那双眼睛真是勾魂夺魄,每次看到那双眼睛,苏宁都忍不住要郁闷好久。

    这是属于比较好的调味剂,甜甜的,或者是鲜美的,属于光明料理,让苏宁感到心旷神怡;当然,有光明料理,自然也会有黑暗料理的存在,苏宁不止一次的品尝到黑暗料理,恶心了好久……

    比如大案告破后的第五天,杜荷跑了回来,找到苏宁大闹一场,原因就是他的义父,那位在杜荷最伤心的时候给了他温暖的人,就是齐备的同案犯,另外一个纵火犯。

    出于对齐备的承诺,军校公布的案件调查报告显示,这位义父才是隐藏在军校的无间道,是他策划了一系列的恐怖袭击,并且对军校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罪无可恕,而关于大家所关注的齐备,军校也表示,很遗憾,齐备在外执行任务期间不慎坠崖而亡,军校为之悲哀……

    很多人都感到极端的诧异。当然这种诧异是有两面性的,对于杜荷的那位义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他和杜荷之间的关系,所以一经爆料军校的调查结果,大家纷纷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杜荷,大家相信度和不会是纵火犯,但是和纵火犯关系如此密切的杜荷,遇到了这种情况,会如何对待这个事实?

    苏宁负责军校的调查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所以杜荷在经历了痛失好友和义父的打击之下。疯狂的冲到了义父所居住的地方。一片凌乱,还有打斗的痕迹,但是义父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杜荷疯狂的跑回了三原侯府。要找苏宁理论。这些天来。这位义父已经是杜荷心中的支柱,一下子支柱倒塌了,实在是让杜荷无法接受。

    可事实就是如此。苏宁烦不胜烦,那一天正好苏小妹和武照萝莉来找苏宁玩,苏宁正郁闷着呢,对待杜荷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脸色和语气,怒斥杜荷一顿,将其赶出了三原侯府,让他去皇宫里面找皇帝,说动了皇帝就饶他义父一命!

    杜荷从狂暴到死寂用了三个时辰,夕阳西下之时,杜荷跪在三原侯府门口,祈求苏宁出面救他义父一命,那副模样简直和死了爹娘没什么区别了,就连苏小妹和武照小萝莉都被他打动了,尝试着让苏宁出面,苏宁又何尝不想出面?但是这个义父真的是一个重要人物,是此次的幕后主谋范阳卢氏的家族护卫长,地位重要,李二陛下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

    而且齐备临死前也千叮咛万嘱咐了,这个老家伙城府极深,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他,否则苏宁不安全是次要的,苏宁万一死了他的家人也就没了着落了,这是最后的附送优惠,对待他的家人要好一点,否则他做鬼都不会放过苏宁,苏宁极其郁闷的点头答应之后,齐备大笑三声“慷慨赴死”……

    老家伙被李二陛下丢进了死牢里面由玄甲军看守,长安之夜第二季正式开播,齐备临死前把他所知道的所有长安城里面的暗点都给说了出来,李二陛下大为惊讶,对于长安城的安全期望再度下调,严厉斥责了相关人员之后,在宵禁两个时辰以后出动大军抓捕相关人员,又一次血洗了长安城……

    拔掉了所有的暗线之后,李二陛下让人亲自审问那位范阳卢氏家主的心腹刘全,虽然李二陛下很想将打击范围扩大,但是齐备的供词显示这次行动是范阳卢氏自己的主张,其他几个家族并未参与,他的主家清河崔氏也没有参与,齐备是被范阳卢氏家主卢澧在出游的时候偶然救下,给了一口饭吃,救了一命,齐备就发誓要为卢澧献出生命,这一回,齐备做到了,不过,到头来齐备还是更关心他的家人,这就证明卢澧洗脑的能力不到家。

    对于刘全的审问可比对齐备的审问难多了,各种酷刑用尽,刘全依然一句话不说,李二陛下打算亲自审问,结果被刘全大骂一通,李二陛下恨不得一剑杀了他,却忍了下来,因为刘全的用处很大,这个时候还不能杀。

    没有家人,家人是真的死了,也的确是在二十年前死的,但是后面的情况刘全没有告诉杜荷,后来,他也被范阳卢氏的人给救了,于是决定效忠卢氏,勤勤恳恳二十年,熬过了卢澧的父亲之后,成为了卢澧的心腹之人,知道卢家大量的秘辛,所以李二陛下舍不得杀他,但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说出这些秘辛,这让李二陛下非常郁闷。

    这个时候李二陛下的智囊也给李二陛下出了些主意,李二陛下连夜召见孙思邈入宫,问了一些不可为外人知道的事情,这个事情苏宁也不甚清楚,因为和孙思邈谈话的时候孙思邈言辞闪烁,面色为难,苏宁也就没有问下去,但是苏宁也猜到了一些,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审问技巧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各种各样的药物层出不穷,美国的审问技巧也不一定比中国的要厉害,因为大自然的神奇是人类无法想象的。

    苏宁深深感叹,然后走出府内,坐在门外的阶梯上和杜荷说了一个晚上的话,杜荷在天亮之后起身离去,从那以后军校里的伙伴就发现杜荷变得更加缄默了。就算是七匹狼组织里面的其他人,他也不怎么说话了。

    七匹狼组织也感受到了建立以来最大的伤感,三把手,当初和薛仁贵还有王玄策等人一起扛过天地玄黄争夺战的战友,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他们都不太相信齐备是死于这样的意外,而且这些秘密任务他们也不清楚,对于此军校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他们都很不理解,都很伤心……

    薛仁贵和王玄策联合了一大批人要求军校给出确切的答案。军校只是给出了齐备的骨灰。按照军校条例,军校牺牲者一律火葬,留下骨灰存于忠魂祠内,齐备成为了第一个享受到这等待遇的人。但是为了这个事情。军校高层还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辩论。不少人持以激烈的反对意见,最终,大家互相妥协。以齐备的骨灰按照父母要求要送回家乡的理由,将齐备的骨灰送往齐备的老家,但是齐备的真实罪责却就此隐瞒下来。

    所有的知情者都被下了封口令,不得将所知的一切说出,一旦说出,必将严惩,所以这个事情一直到很久以后都没人说出来,大家就当齐备是军校第一个牺牲的英雄,对此,李二陛下显然也是认可的,因为齐备所交代的事情给他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齐备的要求,李二陛下觉得这个交易做得很值,偷偷给苏宁送了不少少见的食材……

    这尼玛已经无药可救了……

    齐备没能在军校忠魂祠出现,也没能在英雄纪念碑上出现,军校方面给出的意见是齐备之死乃是意外,并不是战死,只有战死才可以享受上述的待遇,为此还在军校里面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军校乱了一阵子,李靖亲自出面弹压不成,李二陛下亲自出面了,皇帝的威严无人可以抵抗,此事被压了下去。

    结果就是七匹狼组织遭到重创,萎靡不振,在军校里面的势力一度缩小,四大金刚组合趁机发展,得以占据军校第一大势力的地位。

    对于范阳卢氏的打压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李二陛下暗地里捣鼓了两个月,才在两个月后的朝会上发难,一口气罢免了六位出身范阳卢氏的重要官员,还有其余大家族的官员各一位,填补上了自己一方的人,将范阳卢氏在朝堂上的势力打击的七七八八,另外对各道州县的出身世家的官员也来了一次不小的修理,范阳周围的州县官员全部被撤换,成为了李二陛下的人,整个范阳被牢牢地监视起来。

    这次针对范阳卢氏官员的打击给朝堂带来的震动尚未结束,李二陛下又宣布了另外一个更加让人感到震惊的消息,刻日起设立参谋总部以参议军机,于朝堂之外设立参谋总部部门,今后国朝军务悉归参谋总部处理,不需朝堂廷议,兵部改名为军部,职权为大军后勤管理和军官士兵擢升之安排,安排名单由参谋总部提出,军部复审。

    参谋总部总长一职由原兵部尚书侯君集改任,左次长由李世绩担任,右次长由高士廉担任,新军部尚书由司空、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继任。

    一连串的朝廷部门改制,尤其是将兵部改名为军部然后撤换职权,将其职权全部赋予新设立的所谓参谋总部,然后将参谋总部设立于朝堂之外,明目张胆的将军权从朝堂剥离了,明眼人立刻注意到,皇帝是在把军事权力转移到朝堂之外,这,这是军政分离啊!

    被选任的官员一脸的古井无波,而世家大族官员却一无所知,众人立刻明白了,这是暗中的政治博弈!侯君集等于原封不动,还是一样的权力,而且得以独立于朝堂之外,成为真正的李二陛下以下之军方第二首脑,李世绩也是将军,原先是虚职,现在被实授左次长一职,而右次长高士廉也是李二陛下的心腹,还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证婚人。

    接着李二陛下宣布了参谋总部参谋的选拔对象制度、相对应的工作等等,以及军中从团一级部队开始设立参谋制度等安排,把整个朝堂又给弄了个外焦里嫩,不过让一些中立的大臣们一头雾水的是,世家大族官员集体保持缄默,对于李二陛下的一系列动作尽皆默认,只管接受,一些聪明人立刻注意到了不对劲的地方,闭上嘴巴,低下头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是一场李二陛下大获全胜的政治博弈,一下子夺得了大量的权力,大大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并且将军权完全剥离出朝廷,也就等于从律法制度上把世家大族参与军事的权力剥夺了,因为参谋总部人选的要求是至少有五年以上的戎马生涯,若要加入高级管理层,没有十年的戎马生涯就别想了……

    朝堂上的大地震和苏宁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这一切都是苏宁暗地里面策划的,不过现在的苏宁还是在老老实实的读书写书,闭门不出,朝堂地震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苏宁这一反常举动竟然没有被立刻注意到,苏宁得以获得了一次难得的静修的机会,尽情的享受岁月静好的意境,期待着下一次风云突变……(未完待续。。)

四百五十七 国策

    炎热难耐的夏季和硕果累累的秋季匆匆走过,如今距离朝堂改制已经过去整整八个月了,如今,是贞观六年的十一月份,冬天到了,冰冷的风吹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也吹在某些人的心上,这些人,不说也罢……

    对于世家大族如此容易的就放李二陛下通过了参谋总部设立的决议,这一点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真正的当事者却知道这个决议的通过是建立在一个交易之上的,这个交易就是李二陛下所掌握的范阳卢氏的一些秘辛和他们之间一些肮脏的交易,当然,也少不了军事大学纵火案的决定性证据。

    据说范阳卢氏家主卢澧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吐了一口血昏迷过去,好一会儿才醒过来,几大家族立刻进行了紧急的磋商,研究出来的结论很让他们感到绝望,但是同时李二陛下也感觉到一次性把他们铲除是不太可能的,工作量很大,需要分步骤来,第一个打击坏事儿最多的卢氏是最好的。

    卢氏被迫付出很多的代价,比如朝堂上的耳目口舌被干掉,被迫失去了参与军机的权力,而且范阳周围还被大量的李二陛下直属官员占据,一系列的大清洗随之展开,卢氏损失惨重,暂时陷入了颓势,而其他大家族也因为卢氏的事发被牵连到,损失了不少东西,并且迁怒于卢氏,于是在李二陛下的狂风暴雨过后,卢氏又被几大家族联合打击。进入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状态……

    与此同时,清河崔氏发现他们麾下一支比较重要的触角家族不知踪影,这是负责与北边蛮族做马匹毛皮等重要生意的家族,一番清查之后才发现他们已经举族迁移到了长安郊外,并且宣布加入西突厥商队,与此同时依然做着马匹毛皮的生意。

    清河崔氏大怒,但是对于西突厥商队这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难以下手,更别说那个妖孽的三原侯苏宁和军方的巨大力量在保护着西突厥商队,崔氏思来想去。咽下了这颗苦果。只得重新任命一个家族接替生意,但是正如齐老爷子所说,人家认人,需要重新打开局面……

    好在齐老爷子觉得崔氏并未过分对待齐氏。所以放弃了和北方蛮夷的联系。放弃了经营三代人的生意。让崔氏多少觉得挽回一点儿损失,正好齐老爷子一家子沉浸在失去齐备的巨大痛苦当中,双方就此罢手。崔氏正面临着李二陛下的狂风暴雨,不想节外生枝……

    数个月的腥风血雨结束之后,大唐才逐渐恢复了正常状态,朝廷正常运转,各地也都开始做事情,秋收之后,就是安排明年的春耕和赋税的征集,很忙,大唐开始遗忘。

    秋收时一次大丰收,关中地区大丰收,种植了高产作物的各地大丰收,朝廷第一次征集到了足够的赋税,而各地百姓也突然发现他们手中的余粮竟然足够食用,也足够来年的春耕,甚至还有富余,这一点在雍州治所三原县尤其明显,雍州刺史王元喜不自胜,今年的收成,又是雍州最高,赋税也最多,整个关中排了第一,年度政绩考核为甲等,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了。

    这一次大丰收之后,朝廷突然发现粮食储备已经足够支持下一次大的战争了,于是被战争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撑大了胃口的主战派文臣武将又开始红着眼睛策划战争,主和派的力量在这个时候变得特别弱小,中立派理智型的文臣武将则认为不应该立刻发动战争,而应该继续储备粮食,言辞之中也并不反对战争。

    李二陛下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快意,一种朝廷里面主战派占据主流的快意,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知道这种主流所依仗的是什么,那是苏宁所献上的高产作物所带来的粮食储备和苏宁策划的劳动改造政策所引发的追捧狂潮。

    高产作物的确不负大唐的期望,第一个季度大丰收之后就开始以三原县为中心向外辐射,朝廷收购种子粮在关中千里沃土上分发,肥沃的土地种植稻子,比较贫瘠的土地种植土豆,这是苏宁的意见,根据实践,土豆产量高,但是很耗地力,所以与其以肥沃的土地种植,倒不如拿贫瘠的荒地种植土豆,种一年休息一年,然后用肥沃的土地种植稻米,每一年都可以种植。

    毕竟米饭才是真正的主食,而土豆这个玩意儿当饭吃是可以吃到吐的,米饭不会吃腻,土豆会吃腻,而且土豆的存放时间很长,可以放着,一年一年的轮着来反而可以保持新鲜感,不至于吃腻吃吐,只有当发生重大灾荒的年份,朝廷才会下达以沃土种植土豆度过灾荒的指令,寻常年份沃土种植稻米,只有少部分朝廷专门定下的沃土地区种植土豆,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或许是大唐的运道已经来了,从贞观四年开始到贞观六年,连着三年风调雨顺,连年大丰收,如今高产作物已经扩展到了关中平原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华南部分地区,江南地区也开始种植稻米,而就实际产量得出结论,江南的土地和气候更适合稻米的种植,而且可以种植两次,越往南种植的次数越多,生长周期越短,这下子就让朝廷对江南起了心思,关中本位国策开始动摇。

    不久之后,房玄龄和杜如晦联袂递上一份《江南疏》,引发了朝堂对于是否开发江南的大争论,吵得那叫一个天翻地覆,主张开发江南的一派和主张关中本位和北方重要论的一派日日争吵,就差撸起袖子干仗了,一如地方州县争夺劳动改造普及优先权的时候一样,那叫一个激烈啊!

    因为农为国家之本,农业生产的产量关乎到战争能否发动。因此军方大佬们也没有袖手旁观,这段时间以来参谋本部的设立和对整个大唐周边形势的分析工作占据了军方大佬们的绝大部分时间,一时间朝堂上几乎完全没有武将存在,完全就是一群文臣在那里吵吵闹闹,争论国策,武将和文职参谋都集中在参谋本部研讨未来战争的可能发生地点和设防,到处勘察地形,制作沙盘,争论战争发生地点,对于政务的兴趣大大降低了。

    对此李二陛下觉得很好。军政分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只要坚持下去,过个几代,这就会是定论,文臣治国。武将打仗。两不相干。军政分开,这是一个政权稳定和成熟的标志,李二陛下两边都逛逛。保持存在感和影响力。

    然而对于农业生产这样巨大的问题,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