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大林询问林俊的意见,他是当头一盆冷水。

    “为什么?你不是扩军的最坚定支持者吗?”

    “斯大林同志,我军目前实力最强的满员坦克军也就是600辆坦克左右的编制,机械化军就要求1000辆坦克~初步方案看,光突击生产两万辆新式坦克就无法完成。”

    突出“初步方案”是为给老爷子有台阶下,而常常下地方视察,熟知基层生产能力的林俊当然比让些只会写写书面文件的家伙有实际发言权:他将苏维埃所有坦克制造厂的实际生产能力往那一放,斯大林就要再次好好的考虑考虑。

    kv…1到今年年4多不会超过30辆,如果要按照初步扩军方案,那就需要将国民经济不顾后果的立刻转入战争状态,但按照林俊的看法,目前要做的是要逐步开始做战争来临的准备,而不是一下子来个“大跃进”,那副作用将是难以承受的。

    坦克的生产实际都已经这样,作战飞机更是如此:一切只能逐步增加生产能力,这样从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和转型来看才较为现实。

    “斯大林同志,我们起码还有两到两年半的时间来应对有可能爆发的战争,按照目前的生产增长指标,到时我们就已能有极为强大的技术装备力量,不切实际的搞快速跃进反而会坏事,装备质量不能保证不说,整个工业体系也可能向着畸形的方向发展。”

    “安德烈,这话也只有你敢这么说。”

    斯大林正在建设无敌军队设想的兴头上,也只有林俊敢这么扫他兴。

    林俊傻傻的笑了一下,“我这里有一份相对实际的扩军的方法,不仅能大大加强我军的作战能力,还能合理的刺‘激’军事工业的发展。”

    要否定一样东西,那就必须拿出一份更合理、更有说服力的方案。

    。。。

第一百七十章 集 团军

    。”

    林俊的话无疑是对的。如果未来强大的方面军是个能够横扫战场的大扫把,那一支配合熟练的集团军就是一把尖刀,关键时刻十万人数的集团军也能独挡一面。

    斯大林要扩军,林俊要是不在某种程度上配合一下也说不过去,一点不给老爷子面子的事他还吃不消做,而且红军也是需要适量地扩军。

    “斯大林同志。将在1940中旬前新组建的机械化军数量先定为个,每个机械化军新式坦克数量限定在三至四百辆,直接编入新组建的集团军内,而其它新式坦克换装到现有坦克军与坦克师内。将一线不满员的部队编为满员师,三个7000人地缩满员师,形成拳头一般地有力重拳。”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有新组建的9个机械化军,林俊现在这个计划如果斯大林能够接受,相比实际的工业能力还是不算太离谱。

    “飞机制造方面立刻将现有伊15和伊16生产线全面转产新式战斗机。轰炸机与攻击机生产线开始压缩现有机型生产,节约贮备原料预留给即将投入生产的新式机型。”

    斯大林一直关心新式飞机的研制情况,但林俊这个主管人更清楚,也得斯大林的信任。

    “安德烈。新式轰炸机与攻击机研制进度跟的上换装要求吗?”

    “跟得上,设计师与工人同志都是好样的。”林俊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个厚厚的讲义夹‘交’给斯大林:“这是目前所有已经投入实际生产的新式战斗机生产状况与研制阶段飞机研究进度的报告。”

    “斯大林同志。我们现在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军用机机群,这还是前几年我们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生产的数量。按照目前的生产扩张情况,不做大得调整,不包括其它机型,新式战斗机40年中拥有六千至八千架,结合原有型号我们还是世界第一航空大国,而且战斗力不是现在能够相比的。如果适量扩大生产,新式战斗机换装数量甚至可以达到一万架。”

    林俊这是给斯大林画个的“大画饼”,一个苏联能够承受的画饼。

    一万架新式战斗机是什么概念?——历史上德军进攻苏联时放在东线的飞机还只有3000多架,现在质量优

    种一天就被报销一线百分之七十空军力量的事情也不

    “斯大林同志,这就是我们航空与坦克工业目前能承受的极限,如果再扩大生产势必会引起国家经济体系的巨大变动,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适合。”

    不说航空工业,光坦克生产需要的钢材一项,如果坦克工业无限量的需求,那其他工业部‘门’势将受到重大冲击,斯大林应该能够明白这点。

    “安德烈,你的建议很好,但重新组建集团军需要中央政治局同国防委员会开会后决定,到时候你做旁听发言。”

    林俊心中呼出一大口气,“大跃进”又被他的一张嘴皮子挡住了一半,但也意味着自己将来的日子不会好过——斯大林的语气很明确: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这组建新式集团军的工作就有你的份。

    斯大林默认了林俊的“扩军”计划,而这个计划谁都看得出来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量扩军”,新兵并不会比去年有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在增加部队的战斗力上。像集团军就是各兵种部队的组合,而不是像农业文明战争时期那样临时征召个几十万农民当兵充数。

    苏维埃的工农业建设正在关键时期,如果大规模征召士兵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劳动力不足。现在不是林俊记忆里的卫国战争时期,那时后方的人能一个人当几个用,一切都是为了前线;现在严格说来还是和平时期,还是循序渐进的转变为好。

    、、、、、、

    “安德烈,我看你很疲劳,要注意身体,年纪轻轻身体出问题可不行。”

    斯大林留他在克里姆林宫吃晚餐,看到手下爱将一脸疲惫,用父亲般的语气发话。

    “我不累行吗?!那么多事要我亲自去‘弄’。”林俊心里这么想但不敢说:一般的领导干部都是命令下面的人去做具体的事,但林俊就像是辛勤的蜜蜂般到处飞——他不放心呀!自己多数设想与命令都是超越时代的玩样,如果按照惯用的方式去管理,下面的人很可能走弯路,事事都要自己去看着。

    要是有人告诉林俊会把自己给累死,他一定相信:当个干部简单,但要当个认真负责、对得起良心和责任的干部难之又难!

    为什么要如此拼命?熟知历史发展的他要让苏维埃尽可能的少受战争摧残、信仰***主义的人民少受伤害——为了这个目的,就是把自己累死也值了。

    “我会注意的,尽量多‘弄’点休息的时间。”

    休息?林俊感觉自己都已经忘了什么是星期天节假日,因为所有日子都在忙碌,不办公室里有看不完的公文,有没完没了的视察计划。给自己休息时间这话不过是应付斯大林的好听话而已。

    “对了斯大林同志,我有个提议您是否可以听一下。”

    他想到了设计师同志们的贡献问题。

    斯大林一听是提议设立“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立刻就说:“这提议不错,既然你们一线军人已经有了“苏联英雄”称号,其他为苏维埃勤奋工作的人也应该有机会获得对等的荣誉。”

    林俊仔细的将自己对于这一称号的各种设想在餐桌上说给斯大林听,斯大林后来干脆找来速记员记下来作为提‘交’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讨论的参考。

    因为很多军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非一线军人都不大可能符合授予“苏联英雄“的要求,他们将和普通平民一样被划入新的荣誉人群范畴里,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被授予”苏联英雄”同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人群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主要是看具体情况。

    “两种荣誉获得者将获得相同的待遇,两种荣誉平级。”斯大林这算是一锤定音,“安德烈,一旦这个提议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你将是第一个被题名的军官。”

    被斯大林的话憋得半天说不出话:“斯大林同志,我享有的荣誉已经无可附加,这我不能接受。”

    林俊是正经八百的说这话,但斯大林根本就没把爱将的“抗议”当回事:“在技术装备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同志将被授予新的荣誉称号,你要是能说出一个在这方面超越你的同志来我就收回自己刚才说的。”

    。。。

第一百七十一章

    、、、、、、

    二战前苏军对于军队编制最大地一个问题就是每一级单位的编制变动过于频繁。导致指挥员不能很好的熟练指挥手中地部队,林俊要借这次重建集团军的机会将苏军编制基本确定,免得再朝定暮该。

    重新组建集团军对于大部分苏军高级指挥员而言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基本都是从当年的集团军中出来的,对“集团军”这个名词有着深刻的感情,提议在第一次会议中很简单地就获得通过。但到了具体的实施时问题就一大堆。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最先重组哪几个集团军,第一批重组几个?

    十多年前所有的集团军虽然都已经解散,但光荣的称号仍在所有人的记忆中,为了让哪几个曾经光荣的单位重组就值得好好讨论一番。

    林俊在第一次会议中作为提议的发起人,就被正式任命为“重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委员会”委员之一,而主任委员就是伏罗希诺夫。一个骑兵出生地元帅担任主任委员,这对林俊来说不知道是不是好事,还好伏罗希诺夫同志只提出了一个具体要求——新的集团中必须要有骑兵编制:一个骑兵师或骑兵军。

    元帅的要求倒不过分。目前的作战条件下集团内编入一定地骑兵部队也是需要,再说30年代末的苏军集团军编制内一般都有骑定:主要用于攻坚地集团军单位编入一个骑兵师,而野战为主的单位将有一个骑兵军

    曾经在国内战争时期路立战功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集团军重新组建,而当年的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因为其特殊的地位暂时不予考虑。

    十四支集团军除第十五集团军位于远东和位于外贝加尔军区的第十六集团军外。其它十二支集团军全部位于西部几大军区。

    其中归属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有第三(在原有的维捷布斯克军队机群基础上组建。)、第四(在原有的博布鲁伊斯克军队集群基础上组建。)、第十、第十一集团军、

    归属基辅特别军区的有第五、第六、第十二集团军

    归属列宁格勒军区的有第七、第八(在诺夫哥罗德战役集群基础上组建。)、第十三、第十四集团军。

    第九集团军在敖德萨特别军区组建。

    从苏维埃的地图上一看就会明白,目前的集团军重组的具体分布就是为了应付眼前可能出现的威胁。将主要突击兵力放在最重要的部位——威胁来自西边和北部。

    接下来的就是烦琐的军队重组(每个集团军具体所辖部队的问题)、指挥员任命,而指挥员的问题是重点中的重点,要知道这里面有“各派系”的原因,国防委员会的大佬们都希望自己那些战功卓著的老部下能担任集团军司令员,而林俊不怎么去参合其中,只提议总参军事学院学习时的兄弟罗季翁…雅克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担任第11集团军司令员。

    马利诺夫斯基现在正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教学,可以说是闲人一个,林俊也得让他去担当重任,而且相信他也能胜任这一职位。

    对于林俊的提议其他委员都没意见:安德烈同志有一个题名也是应该的。而对于伏罗希诺夫来说马利诺夫斯基也算是“自己人”(曾经担任过骑兵第3的参谋长),他也不会反对这个题名,再说马利诺夫斯基曾经长时间在白俄罗斯军区工作,对于那里的情况也相对熟悉。

    就这样,林俊的

    单题名就让马利诺夫斯基一步登天,直接跨过军级单炙手可热的新式集团军司令员,历史上他可是又担任了多年地步兵军军长。而从林俊看。在新地职务上他应该更能发挥才能。

    “重组委员会”的前期工作一直到7月中旬才算有了一定的成绩,至少司令员地人选和部队编成已经确定,林俊这时才去伏龙芝军事学院找马利诺夫斯基。

    现在的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正在每天和教学材料打‘交’道。给一帮子前来进修的营团级指挥员上课。一名一线指挥员要静下心来教学是“痛苦”的,一般人离开自己的部队一天就会难受,更不用说是几十年都呆在一线部队的指挥员,但马利诺夫斯基不是普通人,任何工作都能做地井井有条。

    这个想回部队的一定的,更不用说前段时间老在一起的罗科索夫斯基现在已经是列宁格勒军区的副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不会去核别人攀比。再说罗科索夫斯基是斯大林同志钦点的任命,他没去想过自己能被这么重视。

    现在军事高层都已经知道中央在重组集团军,这让他有些心痒痒,希望那位手握重权的“重组委员会”委员安德烈兄弟能想到他,让自己到新的集团军里担任个军长什么地职务。

    但如果没自己的份也没关系,现在的教学工作也是苏维埃给自己的工作,而且培养中级指挥员也非常重要,他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自己的问题。只要能为苏维埃服务就行。

    715,正上完课地马利诺夫斯基还在回答一些学员的问题,这时他看到了自己最想见到的人来了。

    知道林俊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来找自己:“安德烈,是什么事?”

    “想兄弟你了就来看看。”

    “没这么简单吧。我可是听说你最近忙的团团转。说吧,到底是想把我‘弄’哪去。”

    “去白俄罗斯。担任即将组建的第11集团军司令员。”

    林俊的话让马利诺夫斯基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从未想过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别发呆了,给你‘弄’这个职位我可‘花’了不少心思,我相信你能比任何人都干的出‘色’。”林俊猛地一拍他的肩膀:“晚饭你请,我‘花’的功夫不能白干。听说伏龙芝学院的教员餐厅伙食一流。”

    林天林俊不光光是来告诉他新的任命,还有些事要和他详细的谈谈。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教员餐厅伙食果然不错,比装备部食堂还要好,只不过需要教员同志自己买单。而平时大部分教员都是和学员一道在在大餐厅用餐,因为那里的“大锅饭”是免费提供,当然实物品种很少只能管饱,所以一旦有客人来或想改善一下伙食都会到教员餐厅。

    今天林俊和手下的参谋没给马利诺夫斯基客气,餐厅里的好东西那是拼了命的点,林俊告诉古谢夫几个:“不要给他客气,吃不穷他。”

    最好的格鲁吉亚葡萄酒、特供的里海产鱼子酱、最好的小牛‘肉’是一样不少,用林俊的话就是:“吃不了打包回家当夜宵。”

    “痛并快乐着!”一顿饭就要了他一个星期的工资,这样的“好事”与林俊的消息相比马利诺夫斯基是一万个愿意。

    “新的合成集团军的指挥与训练是个相对新的课题,这和我们平时注重的合成部队作战有些不同,你到白俄罗斯后要用全新的思维去工作,这次中央也是这么考虑的,要将集团军打造成部队新的强力核心。”

    饭桌上林俊就开始和马利诺夫斯基说集团军的事。

    “经过综合考虑,那边的步兵第16、第29,23第126第128加上其他一些**炮兵和后勤部队将归属第11集团军,骑兵司令部还将给你在近期配属一个师的骑兵。有件事非常重要,你可能已经听说将要组建键机械化军的事,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中央已经决定第一批先组建5各装备300400辆新式坦克的机械化军,而新的机械化第3组建完毕后就将归入你指挥的集团军。”

    林俊这是下了大本钱,单单配属第11集团军的步兵部队两个步兵军和三个步兵师(当时苏联的步兵师和步兵军在行政上有些并没有上下属关系,部分步兵师直接归属于各军区而不是步兵军,这和我们一般的概念有所不同。),更不用说战斗力明显将强于现有坦克军的新式机械化军。

    马利诺夫斯基一听林俊的话就知道自己将来手中的部队有多庞大:那三个步兵师就都是一万两千人编制的满员师,而不是六千人的“缩编师,这所有部队加起来一算,自己将来手中的部队将远远超过10人,完全是一支具有强大突击能力和防御力的部队。

    “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米哈伊尔…普罗科菲耶维奇廖夫同志已经得到中央的指示,你去明斯克后就向他报到,具体工作的开展科瓦廖夫同志同志会给你具体的帮助。”

    “安德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表示感谢。”

    “有什么好唧唧歪歪的,我们是好同志好兄弟,再说你很适合担任集团军司令员的职务,只不过夏坚科同志对我明目张胆从他这里挖人有些不爽。”

    夏坚科何方神圣?——叶菲姆…阿法纳西耶维奇…夏坚科,时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工农红军指挥人员管理部部长兼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从专管人员任命的同志那里挖他手里的人,这事也只有林俊干得出来!

    。。。

第一百七十二张 “金星”奖章

    。”

    林俊这叫明目张胆,“老子要你个把人你敢不给?!”

    这话有点让马利诺夫斯基有些意外:这有点“因‘私’忘公”的味道,在苏联可不多见——搞小集体可是苏维埃大忌。但他也明白,自己就这样去指挥一大帮子师军级指挥员。没几个用惯了的人一开始有可能工作开展有困难。

    “安德烈。我就是从白俄罗斯军区出来地,对那地情况还算熟悉。”

    “真的一个都不要?下次再要人可不会像这次这样容易了。”这次上头是将人事这道口为了组建集团军有所松动。

    “那就一个。不是还要给我一个骑兵师吗,有个人曾经和我一同在西班牙共事过。是个非常不错的年轻指挥员,现在任白俄罗斯军区担任骑兵师地团长,目前人刚在这里进修。”

    “谁?”

    能叫马利诺夫斯基看重的年轻指挥员一定不是简单人物,而且现在还不过是个团长,要挖人应该不是难事,更不用说人还在白俄罗斯军区。

    “亚历山大…伊里奇…罗季|人可能有点困难。因为他是个名气有些响的“苏联英雄”,但马利诺夫斯基已经不需要说下去了,因为林俊的眼睛都已经亮了起来:“哈哈!当年我可是和他一起在马德里大学城的一条战壕里一起战斗过!”

    “什么?他和你一起在战壕里呆过?在西班牙时从没听他说过这件事。”

    “是个优秀指挥员,当时要不是他的指挥马德里大学城不可能守得住。就靠着手里地几百号人我们就打退了叛军几十次进攻,前前后后一共守了10天,而前面三天的防御完全是他指挥两个不满员、:器临时拼凑的步兵营完成的。记得他是我和支援部队抵达后的第了重伤被送往后方治疗,后来就再没有见过面。”

    谈起前年的那次血战,林俊感觉整个人都有些热血沸腾:“当时在他受伤后我就是那的最高指挥官。在第七天的决战中活下来地不到人,都是好同志呀所以没有和你说过,我也是那次战斗后就被调回的莫斯科。”

    对于当年一个战壕的战友林俊是记忆深刻。而且罗季姆采夫虽然后来地军衔职务也不高,但在苏军中的名气响亮。后世人民常常说:“有罗季姆采夫在阵地就不会丢!”

    在马德里他挡住了叛军地疯狂进攻,而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指挥近卫步兵第13师死守斯大林格勒,以坚韧的防守闻埃——林俊记得住这号人物。

    一见马利诺夫斯基还坐着没动静,“我说兄弟,还不快把他给我去找来!”

    “哈哈,一下子没想到。你等会,现在他一定在大餐厅里吃饭,马上就给你叫来。”

    不到5钟,林俊就看见马利诺夫斯基和罗季姆采夫出现在‘门’口。林俊是站起来欢迎当年的战友,这边罗季姆采夫一个标准的立正敬礼:“您好,安德烈同志。”

    “快坐,我的好兄弟!”回礼后林俊一把拉他坐下,“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伤全好了吗?”

    “去年就全好了。”

    罗季姆采夫没想到“位高权重”的安德烈同志看见自己会这么热情,虽然曾经在一个战壕里并肩战斗过,但再怎么说时间只有几天,而且安德烈同志现在已经是最高层的领导同志。

    势习惯‘性’的大力拍拍罗季姆采夫的肩膀:“记得当时被炮弹炸得像个破麻袋一样给抬下去的,没想到一点后遗症都没留下,好事,好事!”

    “从西班牙回来多久了?”

    “去年下半年回来的,在白俄罗斯军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根据按排来学院学习。”

    “还要多久才毕业?”

    “还有三个月。”

    “三个月?太久了,要是明天就给你准备毕业考试能不能通过?”

    伏龙芝军事学院一般的进修时间为9个月,林俊这是急需用人,等不了3月。

    “现在我也在给他们班上课,我能保证他已经提前完成应该学习的进修课程,完全具备了从学院毕业的条件,只是这样提前毕业从程序上来说会很烦琐,我看再等段时间也没问题。”

    “既然教员都说你行,手续问题我去办。到时候你就同马利诺夫斯基一同回白俄罗斯。我给你‘弄’个你能胜任的职务。”

    林俊这是算把罗季姆采夫的新任务给敲定了,连问一下本人意见地步骤都给省了。

    “听从您地安排,安德烈同志。”

    刚才马利诺夫斯基找他时已经将事情概要的说给了他听。作为一名普通中级指挥员,安德烈同志说什么你服从就行了,不需要有过多的个人意见。

    林俊想了想:“明天你准备一下,我先带你去趟伏罗希诺夫元帅那里一趟,他正在安排配属给第11集团军骑兵师地事,如果可担任团长的那个骑兵师。”

    “是。安德烈同志。”

    “不要这么拘束,想当年我们可是一个战壕里的弟兄,现在又是在饭桌上,不要这么多规矩。”

    废话,在林俊面前放得开的人不多,他“刽子手二世”的名号不是瞎掰的。

    “其实从我看来你地专长应该是指挥步兵,但现在的情况相对复杂,所以到时可能需要你担任一段时间的骑兵指挥员职务。而且可能还不是正职,你也知道伏罗希诺夫元帅是骑兵出生。等到时间合适,我再想办法把你调到步兵部队。”

    “安德烈同志,我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

    一场“敲竹杠”般的晚餐由于罗季姆采夫的加入。话题从组建集团军的时到了西班牙的战火,三个主角都曾经身为“国际纵队”地战士为国际主义而战斗。谈到西班牙目前的局势。三人都不看好:共和***节节败退,只有国际纵队在一力支撑,而且共和国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投降派的势利越来越强。

    相对于其他两人的语言谨慎,林俊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那些个投降派都该枪毙,这样纵容法西斯和弗朗哥,到时就是历史地倒退!”

    林俊熟知历史,而且现在西班牙的局势正向着他所知地历史那样变化,而现在他也只能做一个看客。

    唯一让三人有些安慰的是:很多共和国方面同叛军战斗牺牲的烈士家人与后代都已经乘船来苏联,特别是那些***的孤儿在苏联获得了难得的良好成长环境。

    说到这是林俊才去注意一直没有关心的***国际的事务,像莫斯科就有***国际第二儿童院,名气更大的就是离莫斯科300里的伊万诺夫市的***国际第一儿童院。这些儿童院并不是简单的给孩子们一个吃饭的地方,还给孩子们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

    前世的林俊对于目前的***国际除了西班牙战争那一块,更多的是“瞎指挥、‘乱’命令”的印象,所以一直懒得去多注意,但现在:“该做点什么事了。”林俊想到些问题。

    这时林俊拿起手中的杯子:“来,敬牺牲在西班牙的同志们一杯。”

    当天夜里林俊没有直接回装备部或莫斯科城里的那个家,而是去找正在医院里怀着孩子一定要坚持继续工作的妻子,还大电话给亚历山大要他也来一趟。

    “亚历山大,要是有空来趟莫斯科第一医院我妻子这,有点事要找你帮忙。”

    “什么事?”

    “不是什么大事,找个人,电话里说不方便。”

    “好的,我过会就到。”

    林俊要找的是个中国‘女’人,一名姓贺的中国‘女’同志,而她应该刚生完孩子没多久,现在在莫斯科过的并不怎么好,林俊需要妻子和亚历山大出马去关心她们一下。

    “放心吧,知道你对中国的感情,我和你武金斯卡娅同志出马没什么搞不定的。”

    亚历山大向林俊保证。

    “你办事我放心,呵呵。卡娅,那位‘女’同志可是个‘性’格很强的人,你去的时候把林林也带上,不然她很可能会拒绝我们的帮助。”

    “好的,只要亚历山大能

    ,明天我就去。”

    “今晚就能找到,我明天派车来接你。”亚历山大对武金斯卡娅说。

    “这事我不能自己出面,就让卡娅出面,也不要说是我们的内务人民委员同志的安排。亚历山大,你就在背后让人给她们提供好一些的生活条件。”

    亚历山大都快被林俊的絮絮叨叨‘弄’得烦了:“我说安德烈,你什么时候做事变得这么麻烦。我办事还有什么搞不定地。”

    “呵呵。”林俊也知道自己今天地废话太多了。要堂堂的内务人民委员去办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也只有他干得出来,其实知会一声身边地随员就能办的妥妥当当。

    “妻子出马希望能救得了那个小生命的生命。”只有林俊知道自己今天的安排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不能出面。有些事很复杂。

    、、、、、、、

    1938年81日

    林俊一身笔‘挺’的***出现在人群中,而这里有7位同志已经4未一同相聚在一起——利亚皮杰夫斯基、列瓦涅夫斯基、莫洛科夫、卡马宁、斯列普尼奥夫、沃多皮亚诺夫和多罗宁,这可是林俊真正的老朋友,当年他地证婚人,当年一同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七位英雄飞行员!

    斯大林给了林俊一个大大的惊喜: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今天颁布命令:设立授予“苏联英雄”的同名奖章。而四年前第一批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