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大家稍等,我做点准备工作。”林俊说完走进了厨房。
一会他就出来了,手里拿了个小布袋。
“安德烈同志,按照你的命令,我已经通知了学院全体人员到大礼堂紧急集合。”
“好的。同志们,所有人和我一起去大礼堂。”
现在的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大礼堂是坐满了人,气氛非常的紧张压抑,没有一点声音。所有人都已经知道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人到学院逮捕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两人的事,都有点人心惶惶。但没想到,才一会功夫,阿尔希波夫又以党委主席的名义命令全院紧急集合,这下更加心中没底了。
看见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全家和那位“苏联英雄”一同走进了礼堂,后面还跟着一帮明显是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人。而那位安德烈同志是全副武装,表情非常的严肃。
林俊看到全院人员已经集合完毕,而主席台上已经放上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亚历山大、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三位同志和我一起到主席台上来,肃反特别委员会的同志们留下十个人等候,其他人负责大礼堂的安全,防止有破坏分子搞破坏,其他同志请到下面就坐。“林俊有条不紊的做着安排。
集合到礼堂的人都听到了林俊大声下达的命令,更加不明白将要发生的是什么,心中更加没底。
林俊站主席台的前面,根本没有坐下的意思,拿起话筒说:“全学院的所有同志,今天我就简明扼要的说一下集合大家的原因。今天肃反特别委员会的同志来学院逮捕反苏维埃政权嫌疑人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同志,我认为这两位同志是好同志,所以直接向斯大林同志汇报了情况,斯大林同志命令我负责重新调查。现在我就需要全学院同志协助调查,调查的方法非常的简单。”
说道这林俊停顿了一下,正了正腰间的手枪,“我认为他们是好同志,原因非常简单,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两位同志常常会为了研究工作废寝忘食,连到餐厅吃饭都会迟到,一个会为了国家的重要研究而常常吃饭迟到饿肚子的同志,绝对是一位好同志,不可能是机会主义者。而这两位同志吃饭常常迟到的事,在坐的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因为你们也都是在餐厅吃的饭。”
说道这,除了林俊自己外的所有人都傻巴眼了:吃饭常常迟到的同志就是好同志?
“为了保证调查的公开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过会我会让肃反特别委员会的同志分给每人一颗黄豆,然后大家按座位号码依次到主席台上投票。投票的方式也很简单,认为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两位同志是常常为工作而吃饭迟到的人,就把黄豆放到那个大的玻璃瓶里,其他情况的就把自己的手里的那颗黄豆放到小的那个玻璃瓶里。为了这次投票的权威和公正,我和肃反特别委员会执行处的亚历山大同志会监视投票的全过程。”林俊说完,又再次正了一下腰间的手枪。
这下所有人是下巴掉了一地!
“好,请肃反特别委员会的十位同志把黄豆发下去,每个人一颗。”林俊把自己准备的那个布口袋交给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人,给自己也留了一颗。
五分钟后黄豆分发完毕,留下的黄豆袋子又回到了林俊手里。
“我也是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的一份子,而这件事是我负责调查。为投票的公正,我,”苏联英雄”,空军少校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第一个投票。”
林俊说完,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那颗黄豆,慢慢地放进了大玻璃瓶中。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林俊的动作,那颗黄豆在透明的大玻璃瓶里滴溜溜的打转,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下台下的人要还是没有明白林俊的意思,那他一定是个白痴了!虽然这个安德烈说的所有话都是冠冕堂皇,但绝对是**裸的威胁和包庇——谁要是在我面前投反对票,别怪我不客气!
调查过程果然“公开又透明”!
而这边的亚历山大和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人也是服了这个“苏联英雄”了,“这也行?!”但不管行不行,命令是要执行的,谁也不敢有反对意见,人家的后台硬呀!
林俊就站在玻璃瓶边上,右手就按着枪套上,“好了,同志们,现在按照座位,依次上台来投票。”
所有人都按照林俊所说的方式走到主席台投下了自己手中的”票”,不出林俊的预料,所有黄豆都放进了大玻璃瓶。
能不放大玻璃瓶吗?边上的安德烈就按着枪、一张能吃人的脸就放在那。再说全院的人本来就知道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是好同志。不就是说明他们是不是为了工作而吃饭迟到嘛,本来这就是事实情况!
半小时后全院436人投票完毕。主席台上的两个玻璃瓶,小的那个空空如也,大的那个是厚厚的一层黄豆。
“亚历山大和阿尔希波夫同志,请过来,我们一起把这两个瓶子封起来。”林俊拿起了那两张封条。
瓶子打上封条,再在上面敲上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的大印。
“好,同志们,投票完毕。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去我家等候,亚历山大请和我一同去克里姆林宫觐见斯大林同志,其他同志散会。”
。。。
第十三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
前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林俊一言不发,只是在汽车后座小心的护着那两个玻璃瓶。开车的亚历山大那个是佩服这个安德烈,刚才在学院礼堂的一幕已经让这位老资格的“契卡”彻底没想法了!
“这样也行?比我们办事还(雷厉风行)!**裸的威胁加诱导,这个”苏联英雄“没到我们那工作简直就是国家的损失!”亚历山大想着。
一个小时后林俊和亚历山大到达了克里姆林宫。在门卫处出示了证件,林俊又存放了枪支,就快速向斯大林办公室走去。
斯大林接到报告后,通知秘书让两个人一起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时,他还特意看了一下时间,从接到这个安德烈的电话到到达自己办公室,才用2个小时。“这家伙速度还真快!”
“报告斯大林同志,关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反苏维埃政权嫌疑人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经过全院调查,确认这两位同志应该是好同志。肃反特别委员会的亚历山大同志全程监督了调查过程。”林俊大声汇报,话里还顺便把那个亚历山大诓了进去。
“安德烈,速度还挺快嘛!说说看,你是这么调查的。还有,你手里抱着瓶子干吗?”
林俊把玻璃瓶往办公桌上一放。“斯大林同志,这就是调查结果。因为我了解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两位同志一直为了将研究成果能以最快的速度交给国家,常常废寝忘食的工作,从而导致到学院餐厅吃饭常常迟到。一个为了国家的研究工作而常常顾不上吃饭的同志,在我看来应该是好同志。为了证实这一点,我集合了全学院除哨兵和值班人员以外的所有436人,在学院礼堂进行调查。为了调查的公开和透明,也为了遵照审查简洁明了的要求,我让所有同志投票,每人一颗黄豆。认为和了解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同志是常常为了国家的研究工作而常常顾不上吃饭、是好同志的人就把黄豆放进大玻璃瓶,认为不是的就把黄豆放进小玻璃瓶。结果全院436人全部认为这两位同志是好同志。报告完毕。”
“猫腻!绝对的猫腻!投票的时候他可没说(是好同志)这几个字,但——斯大林同志看来很欣赏这个安德烈,对他的这个荒唐调查方法好像一点意见都没,我还是当没听见吧。”边上的亚历山大在几秒钟内确定了自己的站位。
“这个安德烈,这种调查办法都亏他想的出来!有意思,有意思!投票还讲究公开透明,用两个玻璃瓶可真是(公开又透明)!估计他是用我的命令,拿着鸡毛当令箭,还有谁敢投反对票!”斯大林是又气又好笑,“估计这方法也只有这家伙才想的出来。算了,能想出这么天方夜谭的办法的同志还是有水平的,当没看见吧!就让他看着那两个嫌疑人好了,也好再锻炼考察一下他。但过会敲打还是要敲打的,免得他得意忘形了。”斯大林在这边也决定了自己的态度。
“你就是亚历山大?安德烈说的调查过程你都现场监督了,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吗?”
“报告斯大林同志,是的,我的全名是亚历山大•;尼古拉耶夫。安德烈同志所汇报的情况完全和现场的调查情况符合。”亚历山大当然不是白痴,看斯大林的脸色,要是自己说个不字,估计就别想再在莫斯科混了。
“很好,你去通知你的人撤离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你也可以回去了,就和叶诺夫说是我的决定。”
亚历山大“啪”的一个立正,向斯大林敬礼后走出了办公室。
这边斯大林半天没说话,研究起了桌子上的那两个瓶子,这让林俊心里七上八下的,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可出乎意料,斯大林半天没发火,只说:“关于那两个人,就还让他们在学院里为国家工作,但职务要先免除,他们的工作和其他的一切也有你来负责监督和调查。其它情况等过段时间会通知学院的。现在你可以走了。”
“就这样完事了?”林俊有些意外,“是,斯大林同志。”
林俊刚走到门口,这边斯大林又发话了:“还有件事,以后在克里姆林宫打电话不要那么大嗓门,会影响其他同志的工作。”
斯大林全知道!
“是,斯大林同志。”林俊在那嘿嘿傻笑,转身撒丫子就跑。
走出克里姆林宫的安德烈发现了一个问题,刚才是坐亚历山大的车来的,这下连回去也成问题了。没办法,只好找克里姆林宫值班室帮忙。里面的同志对于这位年轻的“苏联英雄”倒十分帮忙,立刻安排了车辆。
一个小时后林俊回到家中,大家都在。
“同志们,事情过去了。”
听到林俊的话,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和他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我们是兄弟!”
今天的晚餐破天荒的不是林俊下厨,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再怎么也不好意思再让安德烈当“苦力”了。
三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今天下午的事如同是一个噩梦,幸好已经过去了。
“同志们,为了更好的明天,干杯!“林俊将手中的伏特加一饮而尽。
、、、、、、
晚上,躺在身边的武金斯卡娅问林俊:“安德烈,那个黄豆投票的方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林俊总不能说是10年后由中国鲁东南根据地的老百姓想出来的吧。其实想到用这个办法投票就是因为它的朴素,朴素到会让斯大林感觉好奇和有意思,这样才能分散阶级斗争的严肃性。
第二天,克里姆林宫的工作人员送来了斯大林的命令和一份正式文件:免除阿尔希波夫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党委会主席的职务,除此之外也没有党内处分、行政或军衔方面的处理意见,也就是说他还是军级指挥员。而关于安德卢普夫的问题是只字未提。
以上这些都在林俊的预料内,可出乎他和所有人意料的事是:任命空军少校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为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党委会代理主席,全面负责学院的具体工作。
这下轮到林俊傻巴眼了!
“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党委会代理主席?那可是要军级指挥员以上的干部才能任职的。开什么玩笑!老子除了开飞机什么都不会!”
林俊连忙打电话向斯大林请辞,结果一脚就被踢回来了。
“这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从你处理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事件的情况来看,你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工作。这是中央对你的考验!而且这个学院党委会主席也不是让你白当的,你要做出成绩来。不光要做好教学工作,空军新战术研究方面也要做出贡献来!这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对你的信任,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斯大林在电话里说。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就这样成为了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历史上年纪最轻、军衔最低的党委会代理主席。
“老天呀,请你不要这样折磨我呀!”林俊真想仰天长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我是党委会主席,学院都是我说了算,那就继续让阿尔希波夫和安德卢普夫去处理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我还是过我的日子!”
对于任命林俊为代理党主席的事,学院里的所有人竟然没有一点意见,原因很简单:在一个会冒掉脑袋风险都要保护学院工作人员的人手下做事,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虽然不情愿,林俊还是走马上任了。再怎么说,占着这个位置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实林俊一直想做很多件事,但一直苦于有心无力,现在也可以说是机会来了。
对于目前的航空技术,林俊是非常不满意的,但想改进也不是说该就能改的。比如那个伊…15和伊…16战斗机的组合,这是航空技术错误的发展方向,战争会让这个错误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说实话,林俊除了会驾驶飞机外,其它的所知有限,因为他不是超人。飞行员不可能什么都是专家,不懂发动机技术,也不是武器制造专家,航空动力学也就是了解个皮毛。
一个什么都懂的飞行员那就不是飞行员了,那是小说里才会有的的“超人”。
既然自己不是“超人”,那就做些“普通”人能做的事。手头上的伊…15也就这样了,双翼的,再修改也就是个双翼的。伊…16可能还有些改进余地,因为林俊知道它的一个最大缺陷,而这个缺陷是几十年后的飞行员都知道:它的机身太短了。
林俊走马上任后的半个月,一份标注有《关于伊…16歼击机试用意见》的报告送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上面林俊写上了三条试用后的改进意见:
1,是否可将后机身延长30至50公分,这样可能会以较小的速度损失而达到部分优化飞机稳定性的目的。
2,座舱盖是否可以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改成全封闭型。
3,是否可以在飞机结构及总重允许的范围内,将机翼内侧的两挺机枪换成127毫米口径的大口径机枪,以增强飞机的攻击火力。
接到报告的斯大林大笔一挥:暂调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前往中央飞机设计局,对伊…16歼击机的改进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
第十四章 加大火力
林俊终于明白为什么后来有这么多飞机设计师获得“镰刀锤子”金质奖章”(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奖章,和金星奖章平级,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获得者一般为非一线军人和平民)了,这飞机可不是什么人都造的了的!
来到位于莫斯科西北郊的中央飞机设计局第一天,总设计师尼古拉•;波里卡尔波夫只用五分钟的时间就让林俊打消了加长伊…16后机身的想法。因为如果修改,不仅需要重新进行风动实验,还要对整机的设计进行一个脱胎换骨般的设计来保证空气动力学的合理,工作量都可以赶上重新设计一个机型。
在林俊备受打击的同时,波里卡尔波夫也肯定了他关于为飞机加大火力和改进座舱盖的想法,因为他也有这个意思。而且波里卡尔波夫在设计伊…16时,就已经预感到四挺改进型762毫米ПВ-1机枪的威力有所不足,为以后安装更大口径的武器留有载荷上的重量改动空间,不会对飞机的飞行品质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而伊…16的最大速度已经超过了450公里/小时,半敞开式的座舱带来的强大气流不光会损害飞行员的健康,甚至对驾机战斗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点这位总设计师也十分清楚。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林俊协助波里卡尔波夫一同设计了伊…16的座舱,将原来前面的风挡加高了10公分,加了一块前后推拉式的弧形舱盖,取消了后部的小型风挡。这样只要将新加的舱盖往前推上闭合锁定后,伊…16的座舱就和外界气流隔绝了,而且由于小幅度加高了座舱盖的高度,也基本不会影响飞行员的视线。如果在飞行中飞行员为了要更好的观察情况而将头探出座舱,也只需要将舱盖往后推就可以,非常方便。
对于火力改进方面,波里卡尔波夫更加的干脆。他对于林俊所选的127毫米“史瓦克”(wВkА)航空机枪非常了解,它虽然威力可观,但有着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波里卡尔波夫直接选择了最新研制的20毫米“史瓦克”wВkА机炮,威力更大,而且可靠性不错,在重量方面也是可以接受的。
改进后的第一架伊…16在一个月后就推出了车间。总体来说,对于这次的改进,各方面都是皆大欢喜:在制造工艺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小,而伊…16原本就在1935年初才大批量生产,这只是让飞机的投产时间退后了不到一个月,这点是飞机的生产单位可以接受的。而克里姆林宫方面,原来对于歼击机的理解就是伊…16突击敌方机群,一击毙敌,安装了大威力航炮后更让他们满意了。20毫米“史瓦克”wВkА机炮在当时绝对是属于威力强大的机炮,只需命中2—3发就可以破坏敌机的机体结构。
改进后的伊…16原来外侧的两挺ПВ-1机枪保留,750发/分的射速和每挺750发子弹的备弹量让飞机保留了长时间战斗的能力,20毫米“史瓦克”wВkА机炮每挺备弹120发,满荷载的飞机总重只比原来增加了60公斤,在波里卡尔波夫的设计允许范围内。在必要的时候,飞机还可以在机腹携带一枚200公斤的炸弹,充当轻型俯冲轰炸机使用。
林俊自告奋勇做了试飞员,在满载的情况下与中央飞机设计局的首席试飞员交换驾驶改进与未改进型号,进行了几十次空中格斗演习,结果证明改进型号在机动性方面完全可以与原设计抗衡。而到了攻击地面目标的实验阶段,20毫米“史瓦克”wВkА机炮的巨大威力让参加测试的人目瞪口呆!两发穿甲燃烧弹加一发杀伤燃烧弹的炮弹连接组合,把作为靶标的老式的ms—1型坦克打成了一堆废铁!
林俊直接将改进后伊…16攻击地面目标的杀伤报告交到了斯大林手里,这让斯大林也感觉十分棘手。
第二天,几辆新式t—26(33)轻型坦克、bt—2型快速坦克、t—28三炮塔中型坦克和最新式的t—35多炮塔型重型坦克被拉到了靶场,进行空袭火力攻击测试。
斯大林、加里宁、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叶若夫、雅哥达、日丹诺夫在测试当天都到靶场现场视察。
林俊亲自驾机升空,在500—250米的攻击距离上三次通场攻击,打完了所有弹药,攻击结果让所有在场的重要人物惊出一身冷汗!
目标区排成一行的t—26(33)轻型坦克、bt—2型快速坦克彻底报销,不光坦克顶部、后部被穿甲弹击穿,连正面装甲也有中弹位置被20毫米穿甲弹击穿。t—28三炮塔中型坦克除了正面装甲挡住了五分之四的穿甲弹外,其他部位完全挡不住20毫米穿甲弹的攻击。t—35多炮塔型重型坦克正面35毫米的装甲倒是完全挡住了攻击,但其它部位都被打成了筛子!而放在坦克附近的所有假人,也被机枪子弹和炮弹破片撕成了碎片。要知道,20毫米“史瓦克”wВkА机炮发射的穿甲燃烧弹,在300米的标准攻击距离上能击穿25毫米的标准装甲,而t—26(33)轻型坦克、bt—2型快速坦克装甲最厚的地方就就20毫米,连t—28的正面装甲也只有可怜的25毫米。包括50吨重的t—35,所有坦克的后部与侧面装甲都是20毫米不到,很多地方只有10—15毫米。
在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们看来,t—26轻型坦克、bt—2型快速坦克在这样的攻击下被摧毁还情有可原,因为它们的作战目标就没有要求抵御大威力炮弹攻击。但以“陆地巡洋舰”为设计目标的t—28和t—35多炮塔型重型坦克被20毫米的穿甲弹都打成这样,要是在地面上被更大口径的反坦克炮击中,将毫无生存的可能。
这是30年代苏联坦克设计与陆地战术思想的一次9级地震!当时的苏联和各西方工业强国都认为,坦克应当像海上的巡洋舰一样,拥有大量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因而出现了不止有一个炮塔的“陆地巡洋舰”——多炮塔坦克。而这个错误的思想也让苏联在三十年代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资源。这次的测试彻底摧毁了苏联领导层对于多炮塔坦克的信心和希望,苏联坦克工业的发展也在那一天来了个大转变。
林俊非常满意自己的“表演”效果,其实一开始的攻击地面目标测试就是自己加上去的,照理伊…16的作战目的是不需要进行机炮、机枪攻击地面目标的测试。
第二天,林俊又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关于我军坦克武器的发展方向”的文件交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
报告中最重要的几点就是:
1,设计正面装甲能在较远距离抵御762毫米反坦克炮攻击的单炮塔新型坦克。
2,新型坦克在机动、火力和防御三大指标上应该较为合理平均。
3,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适合大量生产装备。
在报告里林俊还列出了自己所知的t—34型坦克的一些技术数据提供参考。
在前一天紧急召开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后,接到林俊报告的斯大林再一次召开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不仅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们,连红军各军种的将领们都有40多人,还有在莫斯科的所有坦克、飞机与舰艇设计专家。
“我们需要好好检讨自己的作战理论!安德烈同志的报告你们都看了,要不是昨天安德烈同志要求的测试和这份报告,我们将要在军队的建设上浪费多少时间和资源!我们红军将要在与敌人的战斗中经受无法想象的巨大损失!这要我们重新开始思考我们的作战理论,将军队的建设转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斯大林今天非常激动。
“同志们,会议前安德烈同志还和我讨论了一些关于红军各军种的建设意见,特别是空军和海军建设的设想。在座的所有同志,你们不要以为一个年轻军官的意见没什么,要是听了安德烈同志的建议后,你们都会知道,以前我们的思维错的有多么离谱了!好了,下面就由安德烈同志来发表他的建议,在座的都要做详细记录!还有,有意见和疑问可以现场提出来,安德烈同志将会做解答。”
斯大林在上午的时候,已经领教了这个安德烈的厉害!比如,当时他对于陆军装备冲锋枪的意见有不同的理解,结果林俊的一番解释让这位最高统帅心服口服。
“你们的脑袋也会好好洗洗了!”这是斯大林坐回座位时的想法、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时间,林俊概括的阐述了自己对于军队建设的意见。在陆军方面,林俊提出研究新型坦克的同时,还提出要大量研究装备车用电台,以增强坦克作战时的联系能力(因为当时苏军坦克的电台普及率低的可怕,相互联络很多靠的是旗语。)而步兵装备方面,林俊提出需要大量装备冲锋枪——这点建议立刻遭到了陆军方面几大“巨头”的疑问和不同意见:大量装备冲锋枪不光耗费子弹,而且冲锋枪在300米以上的距离没有效果。
林俊回击:“我们全国一年的子弹生产量是多少?部队平时的消耗量是多少?军工厂在战时生产体系的生产潜力有多少?还有我们的库存是多少?具我所知的一些外部情况,现有子弹产量和生产潜力完全可以满足部队需求。当然这方面需要军工生产方面的负责同志来回答。”说到这,在那边稳坐钓鱼台的斯大林让红军总后勤部的人来解答,结果这位可怜的同志一下还回答不上,只是说应该能满足一般的需求。这让斯大林有些生气,责令他回去后写一份详细报告。
“关于冲锋枪在300米以上距离没有效果的问题,我认为对于作战没有太多的影响。因为现在冲锋枪就是大量生产,在5年内装备的也就是一线步兵部队三分之一左右的士兵,其他的士兵装备的还是我们的大威力步枪与机枪,可以满足远射要求。而在近距离上,战士手中的冲锋枪将给敌人以巨大的杀伤。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作战理论是建立在大兵团的机械化进攻上,而不是一战时期的阵地堑壕战。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我们的步兵是在坦克的支援下作战,确切的可以说是伴随坦克作战,以扫清残敌,还要确保坦克不受到地方步兵的威胁。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步兵是在较近的距离上与敌作战,需要的是强大的近距离火力,而冲锋枪2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足以满足要求。关于这一点,我想在座的陆军同志比我应该清楚。”
林俊说的是非常的自信,因为这本来就是事实。
虽然对于林俊的创新意见,在座的陆军将领们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但已经开始接受了。特别是在座陆军中的“大佬”之一谢苗•;米哈伊诺维奇•;不琼尼首先肯定了林俊的建议,这让林俊的理论又多了个强大的支持者。
在说到空军建设方面事,林俊只是说了在生产伊…16和伊…15两种战斗机的同时,需要设计速度更快,好且机动性和火力也突出的战斗机。因为没有实战的检验和接下来一两年内才会出现的各国新式飞机为对比,没有确凿的理论基础,林俊只能这样说。
而海军方面,林俊提出在国力与技术可能的情况下大力研究航母,还要进行新式潜艇的研究,不把只将注意力放在以“大舰巨炮”为代表的战列舰上。
这个提议遭到了海军方面的一致反对。他们对研制和建造潜艇是没什么意见,可30年代各强国的海军作战理论就是建立在“大舰巨炮”的基础上的。
“海军的同志们,我在会议上是无法让你们认同我的观点的。在我看来,今后的海洋将是属于航母编队的。当然,由于航母本身的原因,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护航舰只,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在登陆作战时,我们还需要大型舰只的强大炮火支援。我请求斯大林同志和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同志们批准,在巴伦支海进行一场鱼雷机、俯冲轰炸机与有战列舰为主组成的舰队的对抗演习,由我来担任空军方面的指挥。我想事实会告诉大家一切的,强大的远洋航空兵将决定制海权的归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