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一直不开口说话。而上头的命令又不准我们使用极端的方法,所以现在还没有进展。”亚历山大显得有些无奈:他们是什么办法都用了,但就是没辙。
“那个飞行员多大年纪?”
“24。”
“那你明天和我一起去趟你们那的审讯处,我去和他谈谈。不知道能不能让他开口。(还有,就是没德国人的帮助我们也要尽快试飞这架飞机。我们也有好地试飞员。我就不信了,没了屠夫难道我们就要吃带‘毛’猪!”
林俊用什么方式才能让那个德国飞行员合作呢?不过也就是威胁加利‘诱’。德国人应该已经明白:自己被秘密送到苏联后是不可能回德国的。就是以后放他回去,等着他地也将是那些秘密警察和军事法庭。而他一直没有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说明这个年轻人还想活下去。而内务部地策反工作一时没有进展,很大可能是他对于这些人的敌视,其实换成任何人都会这样,喜欢他们的没几个。可能用“共同职业”的人去策反效果可能会好些。
“希望安德烈同志的办法行得通,要是能得到那个德国人的帮助,技术数据的获得会快得多。而且会减少很多危险。”说话的是‘波’里卡尔‘波’夫。
所有地设计师都知道俘获飞行员的事,所以在这里就不需要保密。也不需要担心机库里地其他人会***,他们都有知道具体情况的权限。
林俊询问了拉沃金主持的301航空厂的情况,斯大林向他介绍过:30厂年轻设计师的新设计非常的不错,气动外形甚至好于德国的109b。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整体设计,全机除了必要的部件外,机身和机翼全部采用木材,这样可以大大加快生产速度,而且成本也底。现在正在等发动机研究机构提供合适的发动机,那边的克里莫夫同志正在设计一款优秀的直列发动机,而我们的设计就是逆向‘性’的为这款发动机设计的。”拉沃金向林俊做介绍。
“全木质飞机的抗损‘性’这么样?”虽然知道拉式飞机‘性’能优越,但要自己驾驶“木头飞机”参加战斗,心里总有点怪怪的。
“这个我们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飞机的油箱选用了自封式油箱,相对而言抗损‘性’还是比较优秀的。”
“你们打算用这么样的火力配置?”这点也是林俊非常关心的。
“按照上面的设计指标,我们在新设计上选用的是一‘门’20米“史瓦克”(||l航空机枪。虽然航炮比现有的伊16少了一‘门’,但备弹量增加到了150,而固定在机翼上的两‘挺’大口径机枪的备弹量将有300400发,具体要等新发动机装备后才能确定下来。”
“机炮用协调试的吗?”
“不是,安德烈同志。炮口就在螺旋桨轴里,克里莫夫同志的设计允许我们这么设计。如果以后出现新的航空武器,在设计里也可以方便的改型,我们已经做了技术上的预留。”
这时一直在听林俊和拉沃金对话的‘波’里卡尔‘波’夫‘插’了几句:“拉沃金同志和戈尔布诺夫、古德科夫一同设计的这款飞机的全木质模型我也去看过,确实是非常优秀的轻型战斗机设计。特别他们在飞机结构的设计上有技术‘性’预留空间,以后可以方便的进行修改,到时候对改型需要的设计时间非常短。”
林俊知道这个和飞机自身的容积率有关,比如目前的109b虽然容积率还行,但到后来装备了大口径的武器后就显得比较拥挤。
“轻型战斗机的最大缺陷就是航程较短,拉沃金同志,你们设计的飞机的作战半径有多少?”
“在还有‘交’战预留的情况下使用机内燃油大概在300里左右,做
战斗机还是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的。而现在‘波’里卡尔i的中央飞机设计局最新设计了几款用纸板做的机翼副油箱,这将会大大提高飞机的作战半径,而且使用成本非常低,我们现在正在按照可以携带副油箱的方案进行设计修改。”
“我们现在新设计的纸质副油箱已经在伊16上做了广泛靠‘性’能够满足要求,而且比原有的纸质油箱强度更大,还不容易发霉。我们一共设计了200300500公升三种型号,新设计的飞机身的需要选用。而最新改进的伊16三型战斗机在挂载了副油箱后,航程超过了1200公里。”
说到自己设计局的新设计,‘波’里卡尔‘波’夫有些自豪。
“伊16三型战斗机就是上个月刚定型的那种?”
“是的,我们对发动机做了修改,动力比原来增加了50力,最大平飞速度达到470里,还改善了‘操’纵‘性’。在火力配置上也做了修改,取消了机翼外侧的两‘挺’机枪,在机头增加了两‘挺’-1协调式机枪,但机枪的备弹量减小为每‘挺’500。因为机翼的空间有了空余,我们把里面的两‘门’航炮的备弹量增加到了每‘门’150,而且机翼油箱的体积也有些加大。总体来说,三型的火力还保持在原有伊16机型地水平上。”
“用毫:_较值,只是我们的飞行员要学会不能在只知道一味的狂扫,而是要一击毙敌。但话说回来,500的机枪备弹量也够了,绝对可以在战斗中让敌人喝一壶的,更不用说我们还有300炮弹!”
这20毫米机炮对现有飞机的巨大杀伤力林俊是知道的,贯喜欢重火力地苏联才会怎么干:德国人的109上到目前为止只有2‘挺’792毫米机枪,就是到了c型也只4~92米机枪。它安装航炮是要发展到e型后的事。人的s406战斗机的原型)虽然已经安装了20毫米机炮,可它那机炮‘射’速太慢、可靠‘性’不高不说才造了两架,离形成战斗力还早得很。苏联现有的战斗机光从火力上来说绝对是傲视群雄地,连美国现有的p…36也只装备了一‘挺’127米机枪和两‘挺’762
“学院里有伊16三型吗?目前新式战斗机还在研制阶段要伊16来保卫天空。”
“原来前几天就要从制造厂运一批过来。但因为它的原因,所以暂时推后了配备给学院的时间。”‘波’里卡尔‘波’夫指着那架109说。
“我看这倒不会冲突,还是让制造单位送几架过来,数量倒也不需要太多。”林俊说。
‘波’里卡尔‘波’夫一指边上的亚历山大:“这可先要我们的亚历山大同志同意。”
他是负责保密的,当然要他点头。
“当然没问题,安德烈同志。只不过这样来送飞机的同志需要在学院里待一段时间。”对于林俊的要求,亚历山大当然是尽量满足。
“不需要那么麻烦,到时候找两位学院里知道这里情况的飞行教员,由内务部地同志陪着去厂方,让这边的同志直接飞过来两架就可以。”
“好地。没问题,参加研究小组的就有几位优秀地飞行员同志。”
“其实现在在厂房里的人。除了亚历山大同志所属部‘门’的人,其他所有人可都是优秀飞行员。茹科夫斯基学院可能缺其它东西。唯一不缺的就是优秀飞行员。”半天没开口的阿尔希‘波’夫一听要自己这边的人去接受新飞机,大大咧咧的说出这么一句。他也不怕那位曾经要逮捕自己的亚历山大不高兴:这几天地接触让他知道亚历山大不是个“小气”的人,而且目前大家地关系也不错。
“那就由阿尔希‘波’夫来安排人手好。要是再年轻几岁,我也想学驾驶飞机,能飞的感觉就是好。”没想到亚历山大这位“契卡”也有成为飞行员的“梦想”。
“又不晚,如果只是想学习一般的飞行技术,我保证你一周后就可以放单飞,当然只限于教练机。”说话的还是阿尔希‘波’夫。
“真的?”
“我以我的党‘性’担保!”阿尔希‘波’夫拍着‘胸’脯说。
“看来我们的亚历山大同志有可能成为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当然指学开飞机方面。”能这样“调侃”他的也只有林俊,“放心。亚历山大同志,到时候我来做你的飞行教官。”
“好,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一有空就会来学院学习飞行,还有,安德烈同志要管饭!”
“得,有多了个来我家蹭饭的好同志!”
在场的到林俊家吃过饭的人听了这话都笑出了声,而其他还没去过的人是有些不解。
“安德烈同志烧的菜绝对是全莫斯科最好的。”‘波’里卡尔‘波’夫为此还向其它的设计师解释了一下。
“算了,明天请设计师同志们去家里吃饭,反正原料由亚历山大同志提供。”
出现了关于饭局的小‘插’曲后,一群人又回到了今天的正题。林俊还进座舱感受了一下,他发现里面所有的仪表和‘操’纵装置的德文识别符号边都有新加的俄语的识别符号,应该说技术人员的工作非常到位。
关上座舱后的109b座舱给林俊的感觉是有些狭窄,飞行员&然比较糟糕——这和历史中记载的一样。
打开座舱后林俊探出头对外面的人说:“设计师同志们,你们千万不要设计出视线这么糟糕的座舱,要不我一定会带着飞行员同志来找你们的麻烦!我估计你们一定会被英勇的战斗机飞行员掐死的!”
林俊的语气当然比较滑稽,其实设计师们都已经进去感觉过飞行员在里面的感觉:视线不好是大家的统一意见。
林俊的语气又变得有些严肃:“还有,我听说有设计师同志设计的飞机座舱盖只能在机械师的帮助下从外面打开,这可不好:这样的飞机就是‘性’能再好,飞行员同志也不会喜欢的,这会变成飞行棺材!要是我在马德里那次碰上这样的座舱盖,那就‘交’代在那了。当然,在这里我就不点名了,改正就好。”
林俊说的是谁?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他们的米格1的座舱就是这么个关键时刻要人命的玩样。
。。。
第七十五章 策反
。”
做敌人的策反工作不是成功就好、还要给自己“打好预防针”,万一以后有人给自己扣上顶“通敌”的大帽子可就不值了。先向斯大林通个气,这样林俊才能放开手脚干。
和亚历山大一同驱车来到内务部的审讯处,这的情况让林俊稍有些吃惊:它不在市区,而是在莫斯科北边的一个庄园里,环境非常好,根本没有一点想象中该有的“‘阴’森恐怖”。
“内务委员会有几个审讯处?”林俊可没有什么“忌讳”,斯大林给他的权利可以知道苏维埃所有的秘密,这是连中央执行委员会都有几个没有获得的权利。当然很多事是林俊不知道的,因为没人告诉他,他也没兴趣去了解所有的秘密。
“说实话连我都不知道到底有几个,具我所知在莫斯科附近就有三个,这里是条件最好的,审讯的都是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家伙。”亚历山大知道林俊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眼前的地方更像是疗养院而不是秘密监狱。
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林俊在一间宫廷式的客厅里见到了那位伯因哈特…海贝克少尉。
林俊不得不承认这个海贝克少尉长得非常英俊:从西方人的审美观来说,他比自己还要帅。现在他正穿着一套崭新的西服,只是看上去比较憔悴,‘精’神方面有些糟糕。
“这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林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伯因哈特…海贝克少尉已经连续接受3的审讯,但也只是遭受了语言上的“狂轰滥炸”,那些从他看来是“俄国的秘密警察”倒也“客气”,没有动粗,而且给自己这名“战俘”准备的生活条件比在部队里的还好,就像是来度假的。“自己还是战俘吗?!”他常这样问自己。
海贝克知道自己对于俄国人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帝***人的尊严却无法让他“投敌”,而且他也不信任那些“秘密警察”。()
现在看到这里再次来审问他的有3人,除了一个已见过几次的翻译,另两个人还是第一次出现。看年长那个的***,他也应该也是俄国内务部的人,但更引起他注意的是另一个年轻的俄国上校:他绝对不会比自己年长多少,而且还挂满了俄国和西班牙人的高级勋章。
海贝克已经认出他是谁,自己部队里的所有飞行员都曾把能将他击落作为目标。
“请坐,海贝克少尉。“林俊看他被看守带进来后就一直站在桌子对面后说。
通过翻译,海贝克听从了林俊的意见。
“海贝克少尉,我想你知道我是谁。”
“是的,安德烈上校,但在我们知道的资料里您还是一位中校。”海贝克说。
亚历山大心里非常高兴,因为具他所知,这个海贝克在先前的审讯时只是一味的沉默:会开口就好!而且亚历山大也懂些德语,海贝克用的是尊称来称呼安德烈——这是个好兆头。
“我们都是职业军人,还都是战斗机飞行员。今天我来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来做说客,希望你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有斯大林同志的直接指令的,只要你帮助我们达到目地,我们将会给你一个新的身份,在学习了俄语后就到远东地区开始新的生活,没人会去打扰你。而且我们将会提供给你足够的物质方面的保证,你将会以一个富有、还拥有些特权的苏联公民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你和我年龄一样都是24岁,还有美好的生活等着你,你一定要想好了。”
林俊看他还在考虑,看得出来思想上他还在做‘激’烈的斗争,就问“家里还有什么人?”
“父母和爷爷,还有1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这就是海贝克的牵挂。
“我想你也明白,德***队一定已经往你家里送去了你的阵亡通知,你现在已经是一名烈士,而你家里也会因为这个而受到国家的优待和邻居的尊敬。你是回不去了,就是回去,你们的盖世太保会怎样对待你和你的家人?所以,做决定吧。刚才答应你的条件我以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名誉作为担保。”
三分钟后,林俊得到了海贝克的回答:“好的,我可以帮你们。”
林俊走过去,拍了拍痛哭出声的海贝克的肩膀,也没说什么话。
“他这辈子是再见不到家人了!”林俊想。亚历山大同志,下
海贝克去学院。还有,让他给自己重新起个名字,i
“这些我们都会安排好,而且还有完整的身份和生活履历。”
说实话,亚历山大根本没想到安德烈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就策反成功,那些“契卡”的策反专家们都可以“下岗”了。当然他也明白,安德烈的个人魅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他是连对手都会尊敬他的优秀飞行员。“看来我们的有些工作方式可以从这里得到些借鉴。”他想。
“契卡”的工作能力当然是出众的,要不也不会有后来另整个西方世界都闻之胆颤的“克格勃”。这次策反成功只是个比较特殊的特列。
林俊借用这里的电话向斯大林通报了情况,结果当然是得到了斯大林的赞扬。
“其实内务部的同志已经摧毁了他的思想防线,我只不过往上面加了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林俊还是“称赞”了一下内务部的工作,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的去。
、、、、、、
回到学院的林俊把海贝克的事‘交’给了这边的同志,对于109的事还不需要自己过度上心,反正设计师同志会解决,他只要等飞机试飞的时候再去了解就可以。而且现在学院里已经有两拨客人在等他,而且还需要林俊跑个十几公里到一家汽车修理厂去见面(学院戒严):一‘波’是装备部的,另一‘波’是航空炸弹研究所的。
这些人是接到了克里姆林宫的直接指令来请教安德烈同志的高招。
同志们“虚心请教”,林俊也是认证教学。对于凝固汽油弹的设计他当然只能说出构思和一些“瞎编”的配方,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知道凝固汽油弹的具体配方,只能用上“我想”、“估计”、“可能”这一大堆名词。就是这么说也足够了,那些专家们不是笨蛋,绝对可以找到最好、最安全有效的配方。
对于‘鸡’尾酒炸弹的研制就简单的多,林俊在告诉同志们多种配方的同时,还亲自“实弹表演”。
他问修理厂的同志要了些空的伏特加酒瓶和棉纱、汽油、机油、柴油和洗手用的罐装洗衣粉,连厨房里的白糖都拿了些。
林俊亲自灌装了几种“版本”的燃烧弹,其中一种是三风之二的汽油‘混’上三分之一的白糖,另一种是三分之二的汽油‘混’合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洗衣粉,再加上点少量的机油。
“同志们,如果没有白糖,换成红糖也可以,要是舍不得这些好东西,汽油里加些沙子木屑也能凑合,当然效果就没有加糖和洗衣粉好,还有瓶口上用棉纱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用粗麻纤维的布条。我听说西班牙的同志把一种叫做酸的化工原料和糖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燃烧的效果非常好,但化学的东西我不怎么懂,这个配方到底要不要加汽油就靠你们去试验了。”
这个汽车修理厂也是附属于茹科夫斯基学院,所以林俊在试验燃烧弹威力时干脆让同志们拖出了一辆报废的汽车壳子,而工人同志们还准备了大量的灭火器“严阵以待”:一是保证投掷者的安全,第二就是试验配方的抗灭火能力。
林俊“亲自‘操’刀”,点燃了瓶子上的粗布棉纱后投向那个车壳。
效果非常壮观,差不多有2高的火焰不仅附着力非常强、基本没有‘乱’流‘乱’淌的现象,还发出滚滚浓烟和刺鼻的气味。手持泡沫灭火器的工人发现手中平时对于汽油燃烧非常有效的灭火器基本无效。
“同志们,看来一个灭火器对于这样的大火是基本无效。”林俊看到工人同志的努力没有结果后说。
等到大火自然熄灭后,那个车壳已经都烧得变形。
林俊试验了第二个配方,就是‘混’了洗衣粉的那个,结果燃烧后发出的刺鼻气味差点让人窒息。带着口罩、手持新式干粉灭火器前去灭火的同志也是以失败告终。最后所有的十几个灭火器一拥而上才扑灭了大火。
最后的结论是:“靠坦克成员是无法扑灭这样的大火的,而且只需要一到两个这样的燃烧瓶命中坦克的发动机就可以摧毁坦克。”
“安德烈同志,您绝对是个天才!”这是参加试验的所有人对林俊的评价,“我们要把这种简单有效的武器命名为安德烈‘鸡’尾酒燃烧弹!”
“不好意思了,人民委员会主席同志!”林俊在心里在和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名字,叫他的“***‘鸡’尾酒”是为了表达他们对苏联的鄙视。
。。。
第七十六章 升官
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还有件事让林俊觉得有些意思:内务部给德国人‘弄’了个“朱可夫”的姓氏,当然这个姓氏在苏联还是比较普遍的。
林俊原想自己亲自试飞这架109,但全体参与研究工作的同志都不同意,这是甚至还惊动了斯大林。试飞不熟悉的飞机的危险‘性’非常高,为了手下爱将的安全,斯大林也没同意林俊的要求,只是同意他可以在其他试飞员试飞5后才可以驾机。
这下林俊只能看着中央飞机设计局的首席试飞员伊留申科从自己手里“抢”走了第一次试飞109的“荣誉”,没办法,现在自己的安全已经被放在了很高的位置。
两周的试飞后,苏联已经基本掌握109b的一些特‘性’,而林愿以偿”的驾驶109升空。
说实话,驾驶bf109的感觉非常‘棒’,虽然这架已经换上苏联空军标识的109只能严格按照预定航线飞行,但心理上的满足感其他人是没法体会到的:这是什么?梅塞施密特109!
虽然它可能是历史上击落敌机最多的一种战斗机,但还是感觉它缺陷不少:比如这架109的盘旋‘性’就不怎么好,这和它的翼载过高有关。
而这段时间最新的伊16三型也飞到了茹科夫学院。林俊试飞后感觉它的‘性’能有所提高,虽然还比不上109,但看得出‘波’里卡尔‘波’夫在伊16的改进上‘花’了不少心思,它一贯让人头疼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有了很大改善。而且新的火力配置也提高了火力密集度,这对于攻击敌方的空中目标非常有好处。
新的纸质副油箱也运到了一批,林俊对于这批150升和200升两种型号的战斗机用副油箱非常满意,有了它们,以后自己的“‘腿’”就长了一大截。要是在西班牙时就有这些卵形的家伙,自己会直接跑去轰炸塞维利亚机场。
、、、、、、
1个月后,设计师队伍撤离了茹科夫斯基学院,那架109被秘密封存起来,那位“朱可夫同志”则被送去远东开始他的新生活。。”这是林俊送给“朱可夫”的话。
他会去哪?大概只有叶诺夫和具体负责的人清楚,当然那位“屠夫”已经向林俊保证过不会秘密的要他命。对于自己说过的话林俊是非常在乎的:“叶诺夫同志,我用战斗机飞行员的名誉向那个德国人做过他生命安全的保证,所以到时候请您照顾一下。”
“斯大林同志和我说过,你放心,那个德国人会平安无事。”
叶诺夫胆子再大也不敢违背斯大林的意思,听了叶诺夫的回答后林俊才放心。从大清洗开始,林俊对于这位内务人民委员的印象就没好过:他绝对对得起他的“屠夫”称号。
其实对于这个安德烈,叶诺夫也是有意见:安德烈以前的某些动作他是知道的。但他从没想要把这个安德烈怎么样,因为斯大林就放在那里。叶诺夫很清楚:要是自己去对付这个老喜欢在下面做些“小动作”的安德烈,斯大林绝对会直接灭了自己。
“叶诺夫”能有很多个,安德烈却只有这么一个——这点他清楚。而且,半月前发生的两件事也让叶诺夫再次了解了斯大林对于这个安德烈的重视,而这个安德烈也不是“省油的灯”,也会杀人不眨眼!
但是叶诺夫和林峻都不知道,很快他们就会经历一次正面‘交’锋,而这次‘交’锋也许会是场大地震!
、、、、、、
半个多月前,林俊除了要关注学院这边的研究,还一直在忙于“竞选”。其实根本不需要他‘花’什么功夫,而且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只是参加一些会议‘露’‘露’脸:斯大林要任命他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成员。当三月初斯大林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林俊是吓了一大跳,推都来比及。
为什么要推?这个委员会成员最低的军衔都是二级集团军级,而林俊不过就是个上校而已。虽然在前段时间“视察”时有个“工农红军军械部特别视察员”的头衔,但那是非正式的,说白了林俊是个“无实权”的上校。
从这么个“白身”一跃成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的成员,这升官的速度绝对比坐火箭更快、更危险!不知道斯大林是怎么想的?!
可惜林俊的意见立马被斯大林否决了,他告诉林俊:这不只是他的决定,还是***、叶诺夫、加里宁等多名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的提议,而且军方的那几名元帅也是基本赞同:只有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有些意
为安德烈的资历还不够。
“叶诺夫想害我!”这是林俊的第一想法。
“其实你所做的那些工作体现出的成绩已经说明你能够胜任这一工作,而且从行政上来说,只需要提升一级有可以:两年前你已经是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党委会代理主席,正常情况下那至少是军级干部才能担任的职务,你做的不是也很好嘛。”
斯大林的话让林俊彻底没想法了:两年前虽然已经恢复阿尔希‘波’夫的科夫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党委会主席的职务,可自己那个“代理”一直就没有发正式文件撤销,林俊也早就忘了自己的这个职务还没撤消,而且也没人提起过。照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苏联的军队人员任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除非:这是斯大林特意留下的“伏笔”。没几个人会去关心这个“‘乱’跑”的安德烈是否还有什么没撤销的职务,而到了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方便的搬出来堵住一些人的“嘴”。
林俊也只能“认命”:不得不佩服斯大林的“战略眼光”,伟人就是看的想的比常人远——林俊是“打心底”的佩服斯大林的“神机妙算”。
由于林俊的军衔对于那个职务实在太低,斯大林干脆还以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名义提升他为师级指挥员。
那天走出斯大林办公室的林俊手里提着装有师级指挥员***的木箱,感觉自己如同梦游一般——连***都已经做好,绝对是“早有预谋”。
“爷爷,你的俊俊已经是将军了。”他心里默默地对另一个时空的亲人说。在将来,师级指挥员就是少将军衔,安德烈也会以苏维埃历史上最年轻将军的身份载入史册。
、、、、、、
1937年317日刚入夜,林俊在家里还没有吃饭,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的斯大林要他立刻赶到克里姆林宫。
林俊叫上司机、警卫员和自己的机要参谋赶往克里姆林宫。林俊的这些“随从”是两天前刚派给他的,因为现在林俊的身份和从前已经不同:不仅是师级指挥员,更是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很多有这一官衔的高级军官还是各大军区的司令员。
现在的林俊没几个跟班怎么行。
这些“跟班”都是斯大林亲自为林俊挑选的,个个都是政治可靠、素质一流的专业军官,全是斯大林自己“卫队”里的‘精’英,接受过“契卡”最严格的训练。就像现在在开车的司机斯诺尔尼克大尉,27岁,不光开车技术一流,还是“格斗专家”和神枪手;那个29岁的科奇诺夫少校除了保密功夫突出,其它的本事也不少,会英、德两种外语,还是谍报专家,而且估计林俊命令他去炸了德国的国会大厦他都有办法;贴身保护林俊安全的是兰德斯科奇中尉,才25岁,哥斯科奇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军官,这“有意思”倒不是说他‘性’格有多活泼,而是他平时的穿着。除了随身的手枪外还一身的冷兵器:‘胸’前斜的一排皮袋子里‘插’了10几把飞刀样式的匕首,腰上永远挂着战刀,让人一看就知道不好惹,就像是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哥萨克和“***”的警卫员。林俊和他徒手“切磋”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