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

    既然有德国原来的炮手们在。这熟悉‘性’能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不能让那些德国炮手这会就送到西伯利亚去开矿。至于会不会配合和熟悉‘性’能时的安全问题,这个不用多‘操’心,内务部那些人有的是办法。

    红军铁道炮部队一定会非常高兴得到这两‘门’德国列车炮,k可是真正的宝贝,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性’能极好!

    这k5列车炮在林俊记忆中可谓大名鼎鼎,也被称作k5e列车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制约。被禁止发展大口径火炮,但在各国列车炮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情形下,德国巧妙地利用了以发展海军为借口继续做研制大口径火炮的计划。

    1933年,德国开始进行一连串搭载超重型火炮的列车炮研制计划,其中老牌的克鲁伯公司提出利用现有的载具搭配上283口径火炮的计划,在35年经过测试,由于测试出来的效果在所有设计中最为显著,被德***方所采纳,并且定名为k5(e)leopold列车炮。于1936年服役。

    该炮与之前生产所有列车炮相比。‘性’能无疑是最好的!

    k5(e)有着简洁、经典的设计,效率高地***搬运设备还有‘精’密的装弹机构。加上细长的炮身,使得k5(e)又有个h(苗条的贝尔莎)的昵称。到1940年时,至少有8‘门’k5(e)已经投入战场。

    k5e列车炮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个炮身结构由前后两辆板车来承担,板车设计特殊,拥有六轴车轮,每轴车轮可以承载18吨。而整部列车炮,则是由火车头、乘员车厢、补给车厢、***车厢构成。

    在战场上,k5可以通过两种发‘射’模式来发挥它的威力,一种是直接在铁道上进行‘射’击,另一种是在特殊设计的铁道旋转盘上进行‘射’击。

    而在k5e服役的过程中,一共研制出了3种炮弹,1940年研制生产的gr35式榴弹最大‘射’程6公里,这会被缴获地炮弹都是

    由于优异地‘性’能,k5e驰骋各战场都深获德军好评。

    1940年,刚刚配备了gr35式榴弹的两‘门’k5列车炮被秘密运到法国多佛尔海峡沿岸,对海峡对岸地英国本土进行炮击。对岸的英国人虽然也有口径超过300毫米的列车炮和海岸炮,但是以它们的‘射’程根本够不着k5,只能干挨打,没有任何办法!

    在大西洋墙,这会k5被德国海军部队使用,用来阻止预想的盟军穿越多佛海峡的行动。

    历史上k5列车炮参与的战役最有名的莫过于1944年的安琪澳战役,当时由美国卢卡斯将军所指挥的登陆部队在意大利安琪澳登陆建立滩头堡,但是卢卡斯却只顾著把更多补给运上岸,而部队却是停滞不前。

    而另一边德军在发现盟军在登陆后停滞不前的情况后,紧急利用战前安排妥当、顺畅无阻的铁路系统调派k5列车炮抵达意大利进行支援。

    由于k5列车炮有‘精’准的‘射’控系统,异常准确的命中率将美军压缩在小小的滩头堡达四个月之久!

    还有两‘门’k5参加了东线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后来又参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早期阶段作战,而这会在林俊眼前的这两‘门’k5应该就是历史上到东线作战的那两‘门’,只不过没想到完好无损的被自己给缴获了!

    加上那‘门’“多拉”和早就被发现并被摧毁的“卡尔”,德军拥有的巨炮中的牛鬼蛇神在明斯克都几乎到齐了!

    。。。

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朋友

    根据杜捷尔斯基的建议,一个专‘门’负责铁道炮研制的设计局于1930年成立。苏联当时建造的铁道炮均采用现成的舰用火炮,口径有130毫米(最大‘射’程235公里)、152毫米(最大‘射’程308公里)、180毫米(最大‘射’程378公里)和356毫米(最大‘射’程312毫米)等几种。

    最早的苏联铁道炮主要是为海防服务,建造铁道炮计划的目的是要同现有的或将要建造的碉堡和海岸火炮配合,守卫苏联漫长的国境线。由于铁道炮必须与海军舰艇协同作战,因此‘波’罗的海舰队首先装备了新的铁道炮,然后是远东舰队。

    不过到二战爆发前。苏联地铁道炮在数量上还是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到二战开战前夕,苏联拥有11个铁道炮兵连,共37列铁道炮。

    在战争爆发后,就半年时间内又紧急生产了70‘门’铁道炮,组建成29个炮兵连。而且‘波’罗的海舰队武器库中储存的100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炮和原准备装在新造舰艇上的火炮。基本上都被安装在列车上与其他火炮一起参加战斗。

    但就是这样,在漫长的战线上,红军对于铁道炮地需要还是需求大于供给。多家车厢工厂把能够搞到的旧式大口径火炮都往车厢上装,弥补巨大的供需缺口。在乌克兰。“土造”的列车炮还参加了敖德萨保卫战;在立陶宛东部和拉脱维亚,也有“土造”列车炮地身影。

    现在这两‘门’k5列车炮就像天上掉的馅饼。而且铁道炮兵同志们不用为那不同地轨距担心………显然这两列列车炮专是专‘门’为东线准备,用的是苏联宽轨距车轴:一直到这会,布列斯特至明斯克的铁路大动脉还是宽轨,德国人就像历史上一样效率不高!

    在接近捷尔任斯克城的公路两侧,到处都能看到被击毁的德军装备。林俊没有继续往西的打算,车队返回明斯克城。

    在城区西南,看到一处巨大的“坦克坟场”。那是古德里安部队地归宿之地。正有些红军士兵和技术人员在检查德国装甲车辆,将彻底被毁坏和还能修复利用的那些分la'

    部队消耗非常大,缴获的德军装甲车辆也要被利用起来,东拆零件西找***,加上苏联燃油、坐进苏联坦克手就能战斗。当然。要给这些德国战车加上红军标志,不然会挨自己人炮弹的。

    各师各军都有自己的“缴获堆积场”,一切能被利用起来地德军装备都不会被‘浪’费。如果时间容许,连那些废铜烂铁都需要运往后方的炼钢厂回炉:做不了坦克大炮,当手榴弹外壳还是可以的!(比如德国坦克装甲板质量很好,但对苏联而言简单的回炉后浇筑自己坦克的炮塔就行不通,因为制造工艺不一样。装甲钢制造工序和工艺非常复杂,像德国的表面硬化渗碳钢回炉后,钢铁的特‘性’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第49集团军所属民兵第四师缴获物资堆积场,一队来自坦克第13军的“***国际”拖车正在拖曳几辆德军坦克。林俊的车队正好经过看到那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

    天气‘挺’冷。但发动机轰鸣,大声地吆喝不断。同志们地干劲丝毫没被这严寒的天气干扰。眼尖地林俊看到远处那些德国坦克大部分都是新式四号坦克,而有几辆样子很特别,照理它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布琼尼需要返回自己的指挥部,而林俊决定在堆积场再做下停留,于是分道扬镳,林俊过会坐他的“装甲专车”回去。

    那几辆外形特别的不是坦克:林俊在这里竟然看到了三号突击炮,还是长身管的!

    对于德国的三号突击炮林俊可是非常熟悉,而且它也是大名鼎鼎二战中不管是红军,还是英美军队,都吃过3号突击炮的苦头!

    3号突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对德军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没有炮塔,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的数量相对来说非常高。

    三号突击炮最出名的是它的反坦克能力和战绩,但一开始它并不是当做“坦克歼击车”设计,而是作为步兵机动支援火炮:甚至它的成员不称为装甲兵,而是属于炮兵。

    1936年6月,德军要求开发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的步兵支援车辆。在36至37年期间,埃克特alkett公司制造了试验‘性’的0系列:它一共制造了辆,使用的是pzkpfwiiib型的底盘和低强度钢制的上部结构,装有24倍口径的75ukl/24火炮。

    林俊知道短管的三号突击炮会出现在这会地东线,在1940年1月。它就投产了。早在法国战场,早期型三号突击炮优异的表现就得到了德军肯定。

    作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那会三号突击炮在攻击时的主要目标是碉堡、机枪阵地、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其他障碍物。开始时,三号突击炮是编成突击炮营,后来编成突击炮旅。一般作为**部队配属给集团军一级,而只有‘精’锐的国防军部队和武装党卫队才在师一级编有突击炮旅。

    不过显然那几辆突击炮上的火炮身管超过了24倍口径,照理从1940年1月到1942年3月,德国人只制造了5种型号地3式突击炮(a/b/c/d/e型)。它们都装备24倍口径的75毫米短管炮(75ukl/24)。并一直在前线服役到1943年中期。

    要到1942年3月,装备了火力更强的40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uk40l/43)地f型才开始生产。而到1942年9月。新的f/8型代替了f型地生产,它装备的是‘性’能更好的40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显然,德国佬已经加快了它突击炮的研发装备速度。

    看着那辆欧宝车和布琼尼的卫队启动,林俊才转身往路旁的堆积场走。被履带压过地雪地非常滑,走路都有点一跳一跳的味道。

    公路上这支特殊车队的动静吸引了堆积场上人的注意,远远的看到地战士们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虽然看到挂着苏联元帅旗的轿车已经开走,但留下那么一列车队和一个头戴高筒皮帽、一群警卫伴随的高级指挥员。还是来个立正没错远远看见高筒帽就立正,这也是红军传统之一,意味着至少是个将军过来了。

    靠的近的人已经热血***,因为他们已经看清来人竟然是副统帅,无论是步兵还是装甲兵都向心中的统帅敬礼!

    面对那些狂热的眼神。林俊是一脸肃穆回礼,手举起来走了几步才放下这下是连人都停了下来。

    林俊看到个熟人,一个四十来岁的“老上尉”:对方正面带笑容、一脸惊喜的看着自己。

    “副统帅!”那人再次向林俊敬礼,而林俊已经看了他有两秒钟,因为一下子想不起来他地名字,但记得是在哪里见过他。

    林俊并没有让自己尴尬多久:“扬克罗夫!”

    在自己地哈哈大笑中,林俊狠狠地给了对方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没想到!真没想到在这碰到你!”林俊放开对方后说,“多少年了?37年,都5年了!真快,真快!”

    林俊说话稍显‘激’动。更不用说扬克罗夫了。他已经‘激’动万分!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副统帅,更想不到副统帅还记得自己。而且显然还把自己当做老朋友。

    “是地,5年了,副统帅。”

    林俊微笑着摇摇头,“还是叫我安德烈。”一看对方为难的表情,“就当是个命令。”

    这会边上人都注意着这边,他们都没想到副统帅在这里有熟人,而且还是老朋友;扬克罗夫的部下更是惊奇,没想到自己的连长会是副统帅的老朋友,还从来没听连长提过认识副统帅。

    37年初林俊还是个上校那会,曾经做为装备部的视察员到过乌拉尔视察重工业建设,而扬克罗夫那时是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州州委员会的汽车班班长。林俊从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到下塔吉尔时,两人一起呆过多天。

    林俊还记得那次行程算是一‘波’三折,在路上先是自己用手枪干掉头野猪,然后又被大树挡住了去路,最后不得不在半路的道班里过了一夜。

    “怎么到前线来了?”

    这边扬克罗夫刚要回答,林俊一看边上人的反应,说:“走,找个地方聊聊。”

    林俊已经看到边上有两排房子,应该是办公室一类,可以坐下说。

    “去年动员的时候征召回部队的,原本离开部队时就是连级,就让我当了个新兵连长。”扬克罗夫在前头带路,“原本就帮着新兵的基础训练,去年秋天编入民兵第四师,大概上头认为我还没落伍,就让着进入野战部队。”

    “呵呵,还跑得动?”

    如果林俊没记错,扬克罗夫说过他自己在17岁时错过了19年在古比雪夫同高尔查克白匪军的大战,他的三个兄弟都牺牲在那次战役中。今年他已经40岁,当个连长年纪是有些大,但这会红军中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不奇怪。

    “都能进乌拉尔山打野猪,还能蹦几下。”

    扬克罗夫算是个豪爽人,也没那么多小九九,不然有林俊这么个老友,有点想法的话早就该和副统帅多联系联系了。

    “这是我的临时办公室,部队照顾,就让我暂时管着缴获物资的整理。”

    “我倒忘了,你好像还欠我点东西,不过看着要等到战争结束才能兑现。”

    “到时我准备好猎枪,再上乌拉尔山,呵呵。”

    扬克罗夫没忘,他曾经说过要请林俊去打猎,不过林俊根本就没时间去,一晃就是5年。这会想起来应该算是林俊食言,而不是扬克罗夫欠账。

    就一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办公室,几个凳子椅子和一张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破桌子,加上个火炉就算是办公室兼堆积场会议室:边上还放着张用木头敲起来的“‘床’”,上边有张毯子,估计这还是扬克罗夫的宿舍。

    “这是我37年就认识的老朋友扬克罗夫,老朋友了。”林俊这是才想起来要给自己的参谋们介绍自己的老朋友。两下一熟悉,连坦克13军的一个大尉也被请进了办公室。

    “我记得那次开车的同志是叫皮列加是吧,他这会在哪,是不是还在斯韦尔德洛夫斯克?”

    “还在州委员会,我到部队时他是车队队长了。前年冬天他出了个事故,积雪天进山出差,路太滑,伤了脚。”

    “哦。”

    那小伙子人不错,林俊觉得有点可惜。

    老朋友相见总有很多话,林俊简单听了听扬克罗夫到部队后的情况。民兵第四师作为第4集团军的预备队,参加了合围阶段的最后部分作战,就在这这一带算是横扫了没有燃料的德国坦克部队。

    这次四师缴获了超过40辆德国装甲车辆,其中大概有十几辆还能够修复:甚至有5辆完好无损的装备长身管火炮的四号坦克,只要有***和油料就能立刻投入作战。

    。。。

第五百二十七章 突击炮和坦克集 团军

    。就是获得上级补充也短时间内很难恢复齐装状态。那些德国装备也还能凑合。做为补充也是个办法。”林俊想了想。“那***能不能解决?”

    “方面军后勤部在尽量收集我们能用的德国炮弹。现在就已经凑了5个基数。我们的炮兵们看不上德国佬的75毫米炮。就是穿甲弹少点。机枪弹倒非常多。把我们的坦克机枪打秃了也用不完。”

    “古谢夫。让三个方面军的后勤单位各自协调一下。看看各自范围内有哪些缴获的德国装备物资可以协调一下。”

    “是。元帅。”

    统帅嘛就做做决定、指出要点。具体地事‘交’给下边人去办。

    “走。我们到外边看看。”林俊对着扬克罗夫说。“那些德国佬的突击炮有时候比他们的坦克还难对付。”这后半段是对那名装甲兵大尉说地。

    “是的。副统帅。有时候都不知道炮弹从哪飞来的。”大尉站起来回答。

    为什么难对付?因为三号突击炮够矮!

    在林俊面前的这些突击炮高度才2米16。凭借它低矮地外形成为难以捕捉的目标和危险的对手!

    3号突击炮在二战中给红军制造了大麻烦。很多德国炮兵用它获得过骄人的战绩!其中在142年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第244突击炮营地一辆三号突击炮f型(由军士长库特…普弗瑞德纳指挥)在20分钟内摧毁了辆红军坦克。142年月18日。他因此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

    第667突击炮营的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军士库特…克利策。142年2月在北部战线。几天之内击毁了30辆红军坦克。

    而“大德意志”师突击炮营地营长。又一个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上尉彼得…弗朗茨。在143年3月14日。在‘波’瑞斯沃卡地区带领他的营一天内击毁了超过43辆t…34/76坦克!

    历史上截止144年初。据说突击炮手们击毁的坦克总数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0000辆!而它本身的产量、包括各种变形车在内。到战争结束时也就是大约500辆。

    对于红军坦克车组而言。三号突击炮是个非常危险的对手!

    林俊在装甲兵大尉的介绍下详细看了看一辆三号突击炮。大尉认为这些突击炮生产出来最多才半年。还非常新。装备的是4倍口径的75毫米炮。

    这就相当于f型的火力。备弹54发。

    “元帅。这种德国自行火炮的观瞄装置非常‘精’密。如果在防御作战中使用。将会对我们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它太矮了。很难击中也难发现。”

    “我看它不仅仅适合于防御。进攻作战中要是和坦克配合的好也极具威力。我们也需要相同的突击炮!”林俊看了看大尉。“很快。你们装甲部队就会得到装备更大口径坦克炮的自行反坦克炮。”

    林俊知道最晚在二月初。第一批u…85型自行反坦克炮就将运抵明斯克。补充给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3月结束前。所有方面军的装甲部队都将获得自己的u…85。

    人员就地训练。那些u…85将从远在乌拉尔的制造厂货运站直接上装上火车。连同整营、整团需要的配件和少量先期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骨干直抵明斯克。

    德国佬的坦克装甲越来越厚。那些四号坦克的装甲都在加附加装甲;德军地坦克炮达到了能和t34…85型相对抗地程度。根据估计。下一次大规模正面冲突时救将会遇到防护更坚固的德国坦克——到底有多厚?

    林俊完全是按照虎式的‘性’能估计的。在其影响下。这反坦克炮火力那是越猛越好!

    造坦克时间、工时相对自行反坦克炮要费。但自行反坦克炮是不可能替代坦克的。为此林俊做出了个非常“苏联化”的决定:两条‘腿’走路。坦克卯足了劲生产。另一边自行反坦克炮的生产也加班加点——把苏联坦克装甲车工业的生产潜力完全挖出来!

    85比历史提前出现。

    历史上要到143年1月。红军在列宁格勒缴获了1辆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苏联最高指挥部被震惊了后才催生u…85。因为虎式坦克地装甲对于当时大多数红***炮来说实在是太厚了!红军装备最普遍的f…34(t…34…76安装)和zi…5(kv…1安装)型坦克炮。只有在近乎自杀的距离上才能击穿它!

    当时的解决办法是“海选”。最后发现有两种火炮:85的a…1型炮可以对付虎式坦克。这就催生了t34和“斯大林型”坦克。而另一方面。彼得洛夫设计局被指定开发一种新型的坦克歼击车。要求在已经设计的u…122底盘上安装一‘门’85火炮。

    43年5月5日。彼得洛夫设计局开始设计在u…122上面安装13型85火炮。最终彼得洛夫设计局地一种安装有d…5火炮的试验型在比较测试中显示出其优越‘性’。经过改进后称为u…85…ii。被接受并定名为u…85自行反坦克炮。

    85携带48发炮弹。还有1500发乘员使用的冲锋枪子弹。24枚f…1型手榴弹以及5枚反坦克手榴弹。因为它地引擎。传动。以及大量其它部件都是和t…34(无论是76还是85型)通用的。这对于乘员在一线接车、掌握新车使用非常方便。

    后勤上的保障也不难。因为u…85的***同t34…85型通用。加上零部件也具有通用‘性’。维修保养同t34类似。零配件供应也容易得到保证。

    这会由于“斯大林”重型坦克地火炮供应问题。“红‘色’猛犸”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和t34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大量部队希望得到一种比t34…85更具威力的坦克。虽然“斯大林”重型坦克威力无比。但估计到年底最多能提供1500辆。有点僧多粥少。

    再研制一种重型坦克是不可能的。那只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坦克炮工艺要求高导致“斯大林”型产量地限制。等将来工艺得到改进。产量自然会上去。林俊觉得部队是被源源不断能够获得的新装备给“惯坏了”。坚决地否定了某些人的提议。

    赢得战争要靠t34和大量的自行反坦克炮。“斯大林”重型坦克不是当做“四处‘乱’爬”的t34用的。现在能够保证的产量已经足够。不必‘花’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扩大它昂贵的坦克炮生产。

    不过即然部队希望得到更强有力、数量更多的进攻武器。林俊已经让坦克工业部和自行火炮部‘门’给下面发文。设计一种基于t…34坦克地盘。装备一种“容易生产的”100毫米火炮的新型坦克歼击车的指令。

    林俊把设计新式火炮的任务‘交’给了费尔多…费多罗维奇…彼得罗夫。让他组织一个设计团队在海军的100m毫米b…34型炮的基础上搞研究。

    命令很***。除了b34型。其它的100毫米口径火炮都不需要去‘浪’费时间——彼得罗夫在速度非常快。自从去年11月得到命令。这会新型炮已经定型。命名为d…10:还是两个型号。坦克型的为d…10t而自行火炮型的为d…10。这两种型号仅有很小的区别。

    林俊并没有因为彼得罗夫的自作主张、多设计了个坦克用d10t而发火。但让设计局暂时保留d…10t地设计。而准备投产d…10。

    几家工厂反应现在地生产任务已经压得他们快喘不过气。如果这会上马装备d…10型100毫米反坦克炮的u…100坦克歼击车生产计划。那u…85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坦克的制造。

    林俊早就吃过大跃进的亏。于是命令u…100的生产计划暂时压着。连d…10的生产也暂时押后。至于时间。林俊认为最晚半年之后。u…100就会具备生产的先提条件——它的对手!

    对付“虎、豹”们u…85也成。但u…100当然更好!

    同这会红军大量使用地u…76的设计、使用思路不同…85和u…100可是说完全就是为对付对手的坦克、突击炮而准备。而u…76虽然具有不错的反坦克能力。但其主要任务是对步兵实行近距离火力支援。反坦克作战排在了第二位。

    林俊就要返回城区。临别之时紧紧握了握扬克罗夫的手:“有事就给我打电话。你知道往哪打。”安德烈。打不通怎么办?”扬克罗夫终于用上了几年前的称呼。

    “呵呵。那就找古谢夫。电话基本会从他那过。”

    回到明斯克的办公室时。已经有份来自莫斯科的文件在等着他:如果不是三个新地方面军司令员还没上任、部队整编连开始都还算不上。林俊这会就该返回莫斯科了。

    根据将有可能出现的夏季坦克大战和乌克兰方向进攻作战的需要。最高统帅部决定要组建5个坦克集团军。这可是红军历史上最大建制地装甲突击集群!

    40年那会都认为机械化军都有可能指挥不灵。而现在经过实战考验。更大规模的坦克装甲集群都要投入作战!

    这并不是对完全新的部队进行组建。而是在原有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5个坦克集团军。其中第一和第四坦克集团军将部署在乌克兰。另三个坦克集团军将在莫斯科附近组建。归属最高统帅部。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部署到白俄罗斯。或将其中一个调往乌克兰。

    坦克第1集团军将在目前西南方面军所属第38集团军地基础上组建(注意。红军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被改编为其它番号部队后。原有番号基本不会废除不用。而是再聚集一批部队重新组建。这38集团军就将被重新组建。只不过所辖部队不同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卫国战争中很常见。比如红军卫国战争时期的1个坦克集团军和5个突击集团军基本就是这么来地。)。将编有坦克第13、第28军。步兵第131和第3师。坦克第158旅以及若干炮兵、工程兵和其他部队。

    其集团军司令员的人选让林俊眼前一亮: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炮兵少将。

    那是名优秀地指挥员。非常有特点——脾气火爆崇尚进攻、‘性’格刚烈浑身是胆!让他指挥一个纯粹就是为进攻的设立的坦克集团军。在林俊看来正好是“‘门’当户对”!

    一看他几天前的职务。林俊都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骑兵第六军军长。林俊知道历史上莫斯卡连科在155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但着直接从骑兵军军长担任坦克集团军司令员。这差别也实在有点大。

    林俊不知道。莫斯卡连科“照理”要先担任第38集团军司令员。然后才是坦克第一集团军司令员。但这会在第38集团军司令员位置上的并不是他。倒是有不少高级指挥员对他的进攻思维和作风非常看重。自然有人做举荐。

    要询问骑兵高级指挥员的调动的情况。找布琼尼没错。

    接通电话。“谢苗…米哈伊洛维奇。你那有没有收到统帅部组建坦克集团军的文件?”

    林俊文的直截了当。布琼尼喜欢那样。

    “是的。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就在一小时前。”

    “第一坦克集团军司令员地人选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这人你怎么看?原来是第6骑兵军军长。”

    “果敢、崇尚进攻。虽然不是骑兵出生。但有骑兵一往无前地胆魄。而且富有指挥才能。”

    “谢谢。谢苗…米哈伊洛维奇。我会给统帅部打电话。就确定其担任坦克第一集团军司令。”

    林俊这不是到布琼尼这瞎问。口气是恰到好处:布琼尼能听出林俊的询问口气——人是不是你推荐的?

    没有什么不满。就是了解此人如何。

    要组建坦克集团军的消息林俊早就知道。但并没有去做什么推荐。显然骑兵部队那边向统帅部反映过莫斯卡连科这个悍将。这会就派上用场了。应该只是向上面反映这个指挥员的能力出众。而不是直接举荐他担任什么。

    发给林俊。这人选如果他同意。那统帅部就会立刻任命。而不需要经过什么考虑斟酌——斯大林和林俊都认为这人不错的话。还用考虑什么呢?

    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120年参加红军。126年加入苏联**。毕业于乌克兰红‘色’指挥员联合学校(122)。工农红军炮兵指挥人员训练班(128)和捷尔任斯基军事学院高级指挥人员进修系

    莫斯卡连科参加过国内战争。当时为列兵。曾在乌克兰和克里木对白卫军和马赫诺匪帮作战。在顿河和北高加索同***匪徒作斗争。122年起在北高加索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