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行员同志,其它两台手术也已经结束了,比较成功。”医院领导说。

    即刻走出了手术室,刚出门口,林俊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全中国人民都牢记的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就在他的前面。

    深受中国人民尊敬的加拿大**、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医生,在1936年也曾作为国际纵队的成员为西班牙人民服务。

    林俊三步并作两步的来到亨利…诺尔曼…白求恩面前,“啪”的立正,一个敬礼:“您好,白求恩同志,苏联援助西班牙第一战斗机大队向您致敬!”

    白求恩看见一位飞行员打扮的同志向自己敬礼,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还是听出来这是位来自苏联的同志。他已经知道,有大批苏联的空军来到西班牙帮助西班牙人民进行正义的战争,而刚刚接受他手术的伤员,就是在今天保卫马德里的空战中受伤的苏军飞行员。

    “但自己也是刚刚抵达马德里,这位苏军的飞行员怎么会认识自己?”他有些奇怪。

    “你好,飞行员同志。”白求恩用英语说。

    这句话林俊还是能够听懂的,虽然他的英语水平就保持在“你好、再见”的水平上。

    白求恩的翻译将英语翻成西班牙语,再由格利奇翻成俄语,这样林俊才和白求恩建立起了语言上的沟通。

    “感谢你,白求恩大夫,感谢你救助了我们的伤员,您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林俊再次向他表示真诚的谢意。

    “这是一个医生的天职,也是一名**员的责任。能够为来帮助西班牙人民战斗的同志服务是我的荣幸。”白求恩很坦然。

    刚才的那名伤员肺部被两发子弹击穿,送到医院时情况已经十分危及。刚到医院才一天的白求恩作为一名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当人不让的担当起这台手术的主刀医生。伤员的左肺都被打烂了,紧张的手术让这位医生精疲力竭,现在白求恩的脸色还是不怎么好看。

    对于白求恩这位具有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的同志,林俊是无比敬仰的。在1938年初,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同年6月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带领流动医疗队活跃在sxhb两省。他总是不顾危险,亲临前线,就地施行医疗手术,从而大大减少了伤病员的死亡,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同时,他还帮助方兆元等八路军医护人员提高了医疗水平,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从而赢得了根据地的干部、战士和老乡的尊敬和爱戴。在一次手术中,他的手指不慎被割破而遭感染,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白求恩向林俊介绍伤员的情况,只要度过了感染这一关,生命是可以保证的,但这位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拉科夫的飞行员同志左肺被切除了一大半,以后再不能驾机升空了。

    林俊相信白求恩的高超医疗技术,这样一定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对于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拉科夫同志以后的工作问题,林俊已经有了一个打算:可以让他去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搞教学研究,优秀的飞行员到任何岗位都是受欢迎的,而且阿尔希波夫一定乐于接收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到学院的教研室工作。

    另外一名伤员是腹部被子弹击中,在接受手术后已经没有危险,只是短了10多公分长度的一节小肠,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进过1个月的治疗后就可以返回部队。

    林俊不好意思再打扰几位医生的工作和休息,拜托医院要好生照顾伤员后就告辞了。他还要赶回机场,那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去解决。其实不需要林俊多说,陆军总医院也会用最好的医疗条件照顾受伤的飞行员们,但出于礼貌,林俊还是说了一下。

    林俊被医院门口等待消息的大批马德里市民感动了,他让格利奇转告大家,飞行员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感谢大家的关心。医院会用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来照顾受伤的同志,请大家一定要放心,请大家都回去吧,在这里会打扰医院工作的。

    市民们听了林俊的话后才离开了医院。林俊没有说有同志牺牲的事,这是为了让市民们放心。

    就在林俊在医院等待手术结果的同时,马德里机场的雅科夫和格朗其也忙的够呛。他们指挥着地勤人员快速检查飞机,给还能再次升空作战的飞机加注油料弹药,让机械师修理受损的飞机,防止叛军的再次空袭。

    这次空战损失和战果的统计也基本出来了,总共击落敌机76架,自身有8架飞机在空战中损失,而降落后又发现有一架伊15已经没有修理的价值,只能拆开当配件。而击落敌机的数量也基本由地面的友军和西班牙的同志们证实了。

    空战只算空中较量的结果:8比76,无比巨大的胜利,这是在苏联空军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巨大胜利!就是把这个战绩放到任何一场战争中都是巨大的胜利!

    战绩里包括了“秃鹰”的26架亨舍尔…51,24架意大利空军的**…81和弗朗哥叛军的4架cr32、22架容克52。自身损失的飞机中有4架伊15、5架伊16,包括了报废的那架,而己方战斗机有6架是和“秃鹰”的作战中损失的。

    这次空战狠狠地给了德意法西斯和弗朗哥叛军一记耳光,而全世界的空军将会很快知道和记住“苏联援助西班牙第一战斗机大队”这个名字!

    而初步统计的个人战果中,一中队长n…n…科别茨,二中队长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格里采韦茨,三中队长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扎伊采夫,副大队长安德卢普夫和雅科夫都已经进入了“王牌”的行列中。

    雅科夫、谢尔盖和扎伊采夫各击落5架敌机,科别茨击落了6架,安德卢普夫击落4架,加上上次的战绩,他的飞机将会有8颗红五星标记。而所有参展飞行员都有战绩,包括那位迫降没有受伤返回机场的同志,这次出击的飞行员没有空手而返的。但统计出来后,发现有9架敌机的击落战绩无人认领,大家都知道这是牺牲和还在陆军总医院抢救的同志的战果。

    虽然战果巨大,但大家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有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在了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工作,没有战斗胜利之后应有的笑声。

    回到机场的林俊先去看望了在机场医院的3个同志,他们手术都已经做完了。手术很成功,一个月后就可以回到岗位,这让林俊紧张的心放下了一半。

    出了医院,走到正在抢修飞机的地方。机修组长瓦西里告诉林俊,现在有16架飞机可以随时升空,经过抢修,到明天将再有5到7架战斗机能恢复战斗力,但其他飞机和还在等待装配的备用战斗机需要过几天后才能交给飞行员。

    对于这个结果林俊已经很满意,这样自己大队的战斗力基本还在。

    找到雅科夫和格朗其,“我想在晚上开个会,全体在岗的飞行员都参加,总结一下这次战斗的情况。”

    雅科夫和格朗其也想合计一下,既然大队长这么说,开会也是最好的办法。

    下午,共和国政府总理兼陆军部长拉尔戈…卡巴列罗再次来到机场,他对航空队保卫马德里的英勇行为表示感谢,并对获得的巨大战果表示了祝贺,当然还少不了以共和国政府的名义向牺牲和受伤的飞行员表示慰问。

    林俊让雅科夫这位机场军衔最高的苏军领导去应付这个拉尔戈…卡巴列罗,他没心情去应付这个人,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

第三十二章 不能让牺牲的同志受委屈

    1936年10月2号,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看着手中从西班牙发来的电报,这是那个“不安分”的安德烈的战斗汇报电文,上午刚刚送到: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其他同志,苏联援助西班牙第一战斗机大队全体成员在马德里向你们致敬!

    10月1日上午,马德里遭到德意法西斯空军和弗朗哥空军的联合突袭,来犯敌机共有80多架。我大队全体迎战,战斗中自身损失8架战斗机,有5位同志牺牲,多人受伤,其中一位同志致残。同志们在与法西斯的战斗中付出了极大牺牲,但我们成功的阻止了敌军轰炸马德里市区和破坏机场的目的,共击落敌机76架。所有同志在战斗中勇往直前,特别是牺牲和受伤的同志,他们都没有给苏维埃丢脸,也没有给斯大林同志和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其他同志丢脸,战斗中打出了我们苏维埃空军的威名!

    苏联援助西班牙第一战斗机大队全体敬礼!

    大队长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普伦雅科夫1936年10月2日于西班牙马德里。

    在这张电文的后面还附加了一张战果统计表。

    看到电报内容的斯大林连叫了三个“好”!这次空战的结果大大长了苏联军队在世界的威望,这是非常合斯大林的心思的。但斯大林也明白的很,这个小安德烈是来邀功来了,而且还是为那些牺牲和受伤的同志来要政策的。

    “这个安德烈!”

    斯大林紧急召开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最后研究决定:授予n…n…科别茨、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格里采韦茨、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扎伊采夫、安德卢普夫和雅科夫“苏联英雄”称号;苏联援助西班牙第一战斗机大队全体飞行员授予“红旗勋章”(包括牺牲、受伤和没有直接参加战斗的后备飞行员)。还要大队长安德烈拿出一份地勤人员的嘉奖名单,视情况进行嘉奖。

    “苏联援助西班牙第一战斗机大队”作为一个集体,授予“列宁勋章”。而对于牺牲和伤残的飞行员,苏维埃还将做出合理的抚恤措施。

    上述的表彰决定在苏联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极少出现的,但从战绩和影响来说,这个表彰决定还是合理:苏联政府就是需要全世界知道苏联军队的强大,而第一战斗机大队做到了。虽然和二战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飞行员相比,n…n…科别茨、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格里采韦茨、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扎伊采夫、安德卢普夫和雅科夫的战绩还是偏少,但这是苏联空军沉寂多年后的第一次爆发,而且除了安德卢普夫以外的4名飞行员都是在一次战斗中获得“王牌”的战绩,这就是在一战中也是极少出现的情况,而安德卢普夫是在两次空战中各击落4架敌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也是说的过去。

    表彰中对于牺牲和受伤致残同志的抚恤附加条款也非常优厚,是按照苏军的最高标准——而这一点才是林俊发出“邀功”电报的第一目的。

    其实在林俊进行第一次空战后的当天,斯大林已经知道了他和僚机获得的胜利,但由于林俊在嘉奖方面已是“封无可封”,而且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也已经授予其“共和国捍卫者”勋章,所以斯大林也就没在嘉奖手下的这名“爱将”。但这次这个安德烈又取得了巨大的功勋,再不嘉奖也说不过去,而且他也已经是共击落9架敌机的“王牌”,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斯大林和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们商量半天也没有什么好结果,总不能再次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吧,人家都是双料的英雄了,其中一次还是秘密授予的。

    最后还是斯大林发话了:“就先委屈一下安德烈同志,就和其他的飞行员一样,都是授予红旗勋章,功劳先给他记上,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那到底怎么说?”委员们在想,“算了,既然斯大林都这么说,我们要有什么意见。”

    由于苏军参加西班牙内战是以志愿军的方式,所以第一战斗机大队的同志们暂时还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勋章,要等到回国后才正式颁发。

    “邀功”电文是林俊在前一天下午写的,当时刚刚把拉尔戈…卡巴列罗丢给了雅科夫,自己一个人跑到宿舍里拟定的。

    当天晚餐后,会议按照惯例在机场餐厅召开,所有在机场的飞行员都参加,连在机场医院的三个“病号”在得知会议要讨论内容的大体方向后,也一定要让战友抬着病床来参加,这也让列席会议的人员多了一名医生和护士。

    “同志们,今天我们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我很高兴,因为我们让敌人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今天开会的议程就是:我们绝对不能让牺牲的同志受委屈!”

    林俊开门见山的说。

    “我们有5名好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还有一位同志要留下伤残,再不能驾机战斗。我们不能抛下他们不管,只顾着自己数打下敌机的数量。当然我知道,在场的所有同志里没有一位同志会这么想。我已经询问过两位在陆军总医院养伤的同志,他们的具体战绩我就不在这说了。我已经想好了,这次多下来的9架战绩就由牺牲和致残的同志一人一架,还有三架就算这些同志集体击落,我就这么报上去。抚恤方面的事我会向克里姆林宫去要求,你们怎么看?”

    这根本就不是询问和讨论,根本就是命令!但所有飞行员都没意见,谁都知道自己大队长和高层的良好关系,而且他一贯照顾下属和朋友的作风是“名声在外”,他是绝对不会让同志们受委屈的,大家当然没意见了。

    看着同志们都赞同,林俊说到了下一个议题。

    “同志们,刚才我和雅科夫同志还有安德卢普夫同志商议了一下,我们认为要让牺牲的同志们能回到祖国的土地上安葬,所以决定对烈士的遗体进行火化,你们来讨论一下。”

    其实今天下午拉尔戈…卡巴列罗来机场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烈士的遗体能安葬在西班牙,还要为烈士们进行盛大的“国葬”,但这个提议雅科夫可不敢做主,就找林俊商量。

    结果安德烈同志一口拒绝了:“烈士们希望回到家乡的土地去。”

    这下拉尔戈…卡巴列罗也不好说什么:对于故乡的情结无论东方和西方都是一样的。

    谁都不知道林俊拒绝拉尔戈…卡巴列罗提议的真正原因,因为他知道:这场战争共和国最后会以失败告终,绝对不能把烈士的遗体留给弗朗哥。

    对于将烈士火化的问题,飞行员们也没多少意见:落叶归根也是应该的。

    谁都没想到的是,林俊的这一决定导致后来在西班牙牺牲的苏军飞行员都“回”到了家乡,而这在后来还成为了一个“惯例”。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决定了,后天我和雅科夫同志作为飞行员代表前往马德里殡仪馆为牺牲的同志送行,具体的事就麻烦格朗其同志安排一下。”说到这,林俊顿了一下:“格朗其同志,你去和政府说说,不要让这件事弄的满城都知道,人太多了不好。”

    林俊知道,要是不先打个招呼,马德里的媒体一定会大肆宣传,到时来为烈士送行的人一定会很多,要是这个时候出现点意外情况可不好。

    格朗其也知道大队长的意思,“放心吧安德烈同志,我会去协调好的。”

    “烈士们的骨灰会由雅科夫同志带往巴伦西亚,在哪里再经海路回国。雅科夫同志,到时候就拜托你了。”

    雅科夫原定这两天就要去巴伦西亚接收新的部队,没想到这次却还要戴上牺牲战友的骨灰。

    “放心吧,安德烈同志,我一定会让烈士们平安的回到祖国。”

    “好了,散会。”

    在莫斯科,当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出来后,斯大林让工作人员将决定拟成电文发往马德里。收到回电的林俊在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给了战友们。

    无比崇高的嘉奖内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竟然一下子授予5名飞行员“苏联英雄”称号;大队作为一个集体被授予“列宁勋章”,这点让所有地勤人员都获得了荣誉,而且全大队的所有飞行员还被授予“红旗”勋章,这是大家根本没想到的,而且对于牺牲和致残同志的抚恤又是如此的丰厚,这让大家都感觉到克里姆林宫对于这次胜利的重视。

    当然,所有的飞行员都明白:能获得这么多荣誉和嘉奖,和自己大队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都记得刚来到马德里时大队长和大家说的第一段话话:这里的仗有你们打的,敌人非常凶残,但你们谁都有成为苏联英雄的机会,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在安德烈队长手下干不会有错!”这是全体飞行员的想法。

    大家对于指挥并亲自参与了这次战斗的大队长只获得一枚全体都有的“红旗勋章”有些不平,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要是没有大队长的正确指挥,胜利绝对不会来的如此巨大。

    林俊知道同志们的心,但他也没说什么,只有安德卢普夫这个兄弟明白:安德烈是封无可封了。

    。。。

第三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1

    1936年10月4日,晚7点一刻。这时的马德里机场上一片繁忙景象,24架伊16整齐的排列在机场已经修复的跑道上准备出击,所有地勤人员正在为飞机做着最后的检查。

    被地勤人员放在担架上的安德卢普夫看了看站在身边的林俊,“安德烈,今天有几成把握?”

    “我有十足的把握,是该让弗朗哥受到惩罚的时候了,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敢在这个时候空袭他的机场,时间还在晚上。”看了看天上的乌云,“月黑风高杀人夜,是个好天气!”

    林俊决定夜袭弗朗哥叛军控制的巴达霍斯机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这个计划林俊是在前天决定的,但他当时没有告诉其他飞行员,而是把后勤机械组长瓦西里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交代了一些事,而且要他保守秘密。

    当瓦西里听到大队长要他做的事时,这位经验丰富的军士长知道:大队长要发飙了!

    林俊要他做什么?他要求瓦西里同志带领其他的地勤人员,在2天内改装两架伊16战斗机的投弹系统,要让改装后的飞机能挂上10枚以上的10公斤照明弹,而且可以分开投放。

    大队长的要求是有些苛刻的,要知道这将意味着需要重新修改这两架伊16的投弹系统,很多地方都需要改进,是个大工程。照理这样对于飞机的大改动不是战斗机大队一级的后勤单位能够胜任的,而且林俊要求完工的时间又紧,但对于瓦西里和他的属下来说这还难不倒他们,要不然他们就不是全苏最有经验的飞机后勤人员了。

    当天晚上,瓦西里带着几个老军士把两架伊16拖进了马德里机场的维修间,关上大门开始鼓捣起来。他们在机翼下每边装上自制的5个小型挂弹架,还保留了机身腹部的挂弹架,重新布置了飞机投弹控制电路。这样改进后,飞机可以携带10枚10公斤级的苏军标准照明弹,而中间的挂弹架上还能有一枚50公斤的小型杀伤弹。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投弹的顺序是按一下机炮发射按钮边上的投弹钮就扔一枚照明弹,再按一下再投一枚,而按到第十一次时投下的才是那枚杀伤弹。

    赶了两晚的夜工后,两架改装完毕的飞机出现在了林俊面前。

    “好,不愧是全苏出名的机械师,干得好瓦西里同志!”在了解了改装飞机的性能后林俊非常高兴。看着眼前这几位白天要维修战损飞机、晚上还加班,现在个个疲惫不堪的军士们,“同志们,到时我为你们请功!”

    当天上午他就和科别茨试飞了这两架飞机,还用不装引信的照明弹做了投掷试验,改装非常成功。

    就在瓦西里带着手下还在维修车间忙碌时,林俊把夜袭巴达霍斯机场的决定告诉了所有飞行员,得到了飞行员们的一致支持。

    “同志们,法西斯的空军轰炸美丽的马德里,还要破坏我们的机场。过几天雅科夫同志要把牺牲同志的骨灰带回祖国,有句话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让法西斯尝尝发起战争的苦果的时候到了!我决定,1936年10月4日晚7点30分,全大队出动所有的伊16夜袭巴达霍斯机场!”

    听完林俊讲话的飞行员们都欢呼起来,他们都有夜间远程奔袭的技术和经验,轰炸技术也是过硬,只要计划合理完善,夜袭是极有可能会取得成功。而且从当时的飞机技术水平来说,夜间轰炸的难度极高,事实上有过的夜间轰炸成功的例子也很少,这会出乎叛军的预料。

    整个马德里机场都为大队长的决定动员起来,机场总指挥格朗其提供了最为详细的航空图和地理坐标,资料里甚至有巴达霍斯机场的完整平面图。在机场医院的病房里,林俊、安德卢普夫、雅科夫和三个中队的中队长制定了完善的攻击计划和攻击线路。

    由于这次突袭的距离较远,已经接进伊16战斗机的攻击半径极限,所以当机群回航时将没有做过多纠缠的油料,这就需要有其它的飞机接应。

    接应的任务就交给了雅科夫,到时他将率领留下的十架伊15,在位置靠近马德里150公里处的地方接应空袭机群。驾驶两架挂载照明弹的先导机的是林俊和科别茨,其它的伊16临时编为两个攻击中队,分别由谢尔盖和扎伊采夫带队。

    全部炸弹已经挂装完毕,扎伊采夫中队的十架飞机挂的是200公斤级的燃烧弹,而谢尔盖中队的12架伊16腹部的都是200公斤级爆破弹。整个空袭部所装载的航弹加上各自的机炮机枪火力,够弗朗哥喝一壶的。

    7点30分整,林俊第一个驾机起飞,所有伊16腾空而起,飞向茫茫夜空。

    这次飞行将采取半程无线电静默,在发起攻击前所有飞机都不许发出通讯,其它23架飞机将由林俊这架先导机作为引导。在林俊飞机的背部有一盏航行灯,其它飞机将以它为引导标志,而其它飞机的所有航行灯都是关闭的,以防止被地面人员观察到。

    飞机编队在只有少量星光的漆黑夜空中飞行而不开航行灯是非常危险的,这对飞行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一种考验,而且这次的奔袭单程就需要一个多小时,这要求所有飞行员时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结合上面几方面的特点,这次夜袭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不是一般的飞行部队能做到的,但林俊的手下都是最优秀飞行员,他们根本不惧怕这些困难。

    机群一直将高度保持在4500米的高度,而林俊的飞机位置稍低一些,为的是让其它飞机看到唯一的那盏航行灯。

    漆黑的夜空中只有这一盏灯发出着一闪一闪的光亮,飞行员们透过座舱玻璃只能看到附近飞机的轮廓,耳朵里听到的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外,其它的什么都没有。

    林俊一直注视着自己的仪表盘,对照着航空图做出标记。今天的飞行让他想到了当年在楚科奇海上的夜间救援行动:一样的黑夜,一样的单调。但也有和那次不同的地方,今天他的背后有将要和自己一起去为牺牲的同志和死难的西班牙人民复仇的战友,今天的林俊不再是独自一人。

    夜很黑,但还能看到地面上一些地理坐标的轮廓,那是小小的山丘和一个个发出淡淡灯光的居民点。对照航空图上的指示,林俊知道自己的航向没有偏差。

    对于飞机夜航这一项,林俊一直都非常有天赋,他有非常强的方向感,加上有航空图和仪表的帮助,迷航对他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自告奋勇的担当起领航机的重任。

    一个多小时后,林俊看到远处的一大片灯光:巴达霍斯就在眼前!

    狂妄的弗朗哥叛军和德意法西斯根本没想到:竟然会有飞机敢在这个时候前来空袭!所以根本没在巴达霍斯实行灯火管制,而城市的灯火成为夜袭编队最好的“领航员”。

    按照巴达霍斯城区的位置,林俊已经确定了机场的位置,修正自己的航向后缓缓的降低着飞行高度。后面是紧紧跟随的攻击机群。

    高度300,距离不到5公里时林俊打破了无线电静默:“全体注意,我是大队长安德烈。按照原定计划速战速决,不可恋战。全体攻击!”

    “明白!”耳机里传来飞行员们的回答。就在同时,林俊和科别茨的飞机开始爬升,而其它飞机打开了航行灯,各自按照事先的计划扑向预定目标。

    巴达霍斯机场和和平时期一样的灯火通明,自从叛军占领这里后,就不断的有德国和意大利援助的飞机和飞行员进驻。虽然在10月1号从这里出击的飞机遭遇了惨败,当天出击的54架飞机只回来6架,但有着源源不断补充的叛军现在又在机场集结了40多架战斗机和30架轰炸机,把不大的机场塞的满满的,打算过几天轰炸马德里以报复上次的惨败。

    现在的机场上灯火通明,在停机坪上有地勤人员正在加紧时间对今天刚到的飞机做检查和维护。而有些援助的飞机是以包装箱的形式来巴达霍斯的,这需要重新装配,在机场的维修车间和机库里,机械师们正在完成着这一工作。

    正在所有人加班加点忙活时,有人好像听到空中传来飞机的发动机声。

    “奇怪,怎么这么晚还有飞机在飞?”有人这么想。

    可怜的人呀,刚开始的战争和太久的安逸和狂妄让他们忘记了什么是空袭,这就像“rb偷袭珍珠港时,有美国的海军军官还在抱怨:是哪个混蛋把飞机飞的这么低,我要去好好查查!”一样的可笑。不同的是,rb人在5年后投向珍珠港的是罪恶的炸弹,而这次林俊送上的是正义的惩罚!

    终于有人反应过来,“空袭!是空袭!”这是秃鹰的飞行员,他经历过一战的烽火,还记得当时那些凄厉的空袭警报声。

    可惜他边上的西班牙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个大呼小叫的德国人。

    看着边上西班牙人的一脸茫然像,这名德国飞行员飞快的跑向机场的防空警报。可惜这已经来不及了,空中突然出现一个个巨大的亮点,这是飞机投下的照明弹,带有小降落伞的照明弹缓缓下落,把整个巴达霍斯机场照的如同白昼。

    复仇开始了。

    。。。

第三十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2

    将飞机保持在800米高度,林俊的飞机刚进入巴达霍斯机场上空就投下了两枚照明弹,然后驾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每隔20秒投下一枚。

    机场在照明弹发出的炽烈白光下无所遁形,看到下面排列整齐的一排排飞机,林俊知道今天赌对了!

    扎伊采夫中队的原定目标是飞机修理厂和停机坪,中队十架飞机挂载的200公斤级的燃烧弹对于这些目标是手到擒来。可以说,下面停机坪上那些排列整齐的飞机让他“心花怒放”。中队分成了两部分,四架去“烧”飞机修理厂,已经把铁皮屋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