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等愿誓死追随吴丞相!”在场所有的太平军将领振臂响应,一起大吼道:“讨伐叛徒杨秀清,扶天王复位!”

    强硬归强硬,吴如孝也不是一味蛮干的莽汉,毅然决定起兵讨伐杨秀清的同时,吴如孝又在第一时间派出大量信使,联络各地太平军将领,出示杨秀清叛变通清的罪证,告诉他们自己起兵讨伐杨秀清的决定,也力劝各地太平军将领效仿自己起兵讨杨,救出洪秀全,把洪秀全重新扶上领袖地位。

    再怎么被污蔑为野蛮土匪,能够从广西桂平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到一度占领中国半壁江山,如果说太平军的队伍里没有真正的忠勇义士恐怕谁也不信。所以当吴如孝的起兵檄文传开后,在派人亲临江阴亲眼看到了杨秀清的通清叛国铁证之后,率军守卫镇江的叶芸来立即成为了第一个起兵响应吴如孝的太平军大将。

    叶芸来第一个响应吴如孝起兵的原因除了距离最近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历史上正是叶芸来在湘军重重包围下坚守安庆两年之久,直到粮尽城破都没有半点动摇,誓死不降,他的麾下将士也宁死不屈,或战殁,或投江,壮烈殉难,几无一人投降。

    意志坚定至此,得知杨秀清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反清大业,甚至试图不择手段的重新挑起与吴军强敌之间的战火,帮助已经奄奄一息的满清朝廷延命续气,叶芸来和他的麾下将士自然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反杨大旗!

第四百二十六章 喜极而泣

    为了预防万一,在紧张布置北伐安排的同时,吴超越也早早就做好了两线开战的准备,决心以山西吴军和河南吴军负责北线战事,又让吴军曹炎忠兵团和吴军水师秘密开始了远征准备,以便在杨秀清突然翻脸动手时发起东征,武力疏通必将被太平军封锁的长江航道。

    两线开战当然对吴军的经济、工业和后勤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即便有晚清头号理财专家阎敬铭帮忙经营,吴超越也不敢说有这个把握两线开战,两线取胜。所以吴超越也不得不准备了一个应变计划实在不行的话就暂时停止北伐战事,全力疏通长江航道。

    吴超越很不愿意准备这个应变计划,更不愿意重蹈历史覆辙,带着汉人军队和汉人军队打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白白便宜蛮夷异族。可是没办法,长江航道对吴超越和吴军将士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不管是吴军将士还是吴军控制地的百姓士绅,都绝不能容许长江航道被太平军切断。

    没有长江航道,湖广四川生产的丝绸茶叶等土特产就无法出口换钱,吴超越就没办法征收赋税供养军队,湖广四川的经济民生也会受到巨大影响。没有长江航道,吴超越就没办法从海外进口机器设备,武器原料,工业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同时被太平军重重包围的上海吴军,也将陷入孤军苦战的危险处境。

    所以,杨秀清如果真的翻脸封锁长江航道,吴超越就没有任何的选择,只能是立即挥师东进,和控制长江下游的太平军拼一个你死我活。

    两线开战的危险本来就已经让吴超越忧心忡忡,吴超越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关键时刻,吴军竟然又冒出来了第三个潜在的敌人捻军!

    主要活动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处的捻军五旗原本与吴军交接不多,还因为陈州、归德和汝州三府一直被清军控制的缘故,吴军与捻军之间仅有的几次接触都是以合作为主,那怕是捻军叛徒李昭寿几次主动挑衅滋事,都没能引起吴军和捻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逐渐变了,与满清朝廷失去直接联系后,陈州、归德和汝州三府的清军团练在别无选择之下,纷纷选择了主动投降归顺,还大都是选择了向有法度纪律的吴军投降。而再当吴军大破清俄联军的消息传开之后,三府境内的清军团练残部更是争先恐后的投降吴军,再没有任何信心等待满清朝廷反攻救援。

    矛盾因此激化,豫东南的清军团练不但与捻军激战多年,彼此互有切齿之恨,还有在地方上有着十分激烈的利益冲突,那怕是在投降易帜之后也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河南吴军与捻军之间的武力冲突次数自然激增,规模也迅速扩大,甚至还爆发了好几次千人规模的军队交战。

    当然,也不能完全怪捻军各旗鼠目寸光,不懂民族大义,吴军方面也有责任,统帅豫东吴军的曾国荃是个宁死不吃亏的主,麾下将领更是个个喜欢拼命占便宜,不喜欢忍让更不喜欢委屈求全,自然也就没有大力约束地方军队,减少避免与捻军之间发生冲突。同时在大量收降了地方清军和团练之后,吴军的纪律严格程度也有所下降,又在与捻军存在着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河南吴军真是想不和捻军爆发战事都难。

    结果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河南吴军与捻军之间的尖锐矛盾突然大规模爆发,为了争夺归德府高辛集的控制权,刚换了旗帜的归德吴军和捻军正白旗主力大打出手,南下接管归德府的吴军大将蒋益澧也亲自率军下场参战,和捻军正白旗主力直接交战。

    捻军正白旗的旗主龚得树本来就被吴超越亲自出手抽过,这会又和吴军开战当然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不但毫不让步还马上派人向张乐行等其他捻军旗主求援,再加上李昭寿坚持不懈的挑拨离间,周边的捻军便纷纷出兵增援龚得树。而曾国荃收到蒋益澧的求援要求后,也毫不犹豫的派遣舒保率领满蒙骑兵南下增援,再等吴超越收到消息时,河南吴军和捻军在归德府境内早就打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唉,烦啊,这不是给我添乱吗?”

    看完了曾国荃的公文报告,吴超越愁眉不展,赵烈文和戴文节等人也是眉头紧皱,全都无比担心河南吴军会因此与捻军五旗全面开战,影响吴军的北伐大计。还是唉声叹气了不少时间后,赵烈文才无可奈何的对吴超越说道:“慰亭,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调聂士成的兵马东进增援,让捻军知难而退。二是叫杨秀清出面调停,争取和平解决这次冲突。”

    “聂士成的兵马不能轻动。”吴超越摇头,说道:“张乐行和龚得树那帮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徒,看到我们调动河南主力东进,不会知道什么叫知难而退,只会和我们把冲突更加扩大。”

    “那就只能找杨秀清帮忙了。”赵烈文更加无奈的说道:“不过就现在杨秀清的立场态度,这么做恐怕更危险,他如果铁了心要给京城乱党围魏救赵,这就是个挑起战端的好借口。”

    吴超越点了点头,也知道杨秀清很有可能会利用这件事向自己发难,乘机挑起太平军与吴军之间的武力冲突。然而盘算了许久后,吴超越却下定了决心,咬牙说道:“派人联系杨秀清,叫他出面调停,他如果乘机挑事,咱们就和他奉陪到底!”

    “慰亭,这么做是不是太卤莽了?”戴文节有些担心的问道:“北伐在即,这时候我们能避免和长毛重新开战,还是尽量避免的为好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吴超越卖弄了一句名言,冷哼说道:“如果周文贤带回来那道匿名信不假的话,那么杨秀清不管找什么借口,都一定会在我们发起北伐时封锁长江航道,拖我们的后腿。既然如此,与其做无用的忍让,倒不如把重新开战的借口送给杨秀清,让他直接表明态度立场,这样还省得我们天天提心吊胆!”

    “也是。”赵烈文附和,说道:“与其日夜防范,被动守卫,倒不还如诱使杨秀清提前动手,这样反倒要比在我们北伐时杨秀清突然动手强得多。”

    吴超越点头,当即命令幕僚提笔做书,给杨秀清写了一道书信,要求杨秀清出面调停河南吴军与捻军诸旗之间的战事冲突。结果也是凑巧,才到了第二天,杨秀清就主动派人来到了湖北省城,以要求吴超越证明没有背盟之心为借口,逼着吴超越把满清朝廷派到湖北的使者景寿交给太平军。

    听到太平军使者的要求,吴超越也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不是为难,而是吴超越已经可以基本肯定好兄弟杨秀清已然背叛了反清大业,为了权力地位选择了与满清朝廷携手合作,伤感失去杨秀清这个曾经的坚定盟友。

    伤感之余,吴超越甚至都难得叫幕僚提笔做书,直接就对太平军的使者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东王万岁,就说清妖派来的这个使者恰好是我的朋友,对我还多少有点恩情,我不能把他交给你们。还有,我和杨秀清在缔结盟约的时候,也没约定过要互相把清妖的使者交给对方。”

    “吴大帅,我们东王万岁要你交出清妖使者,是要你证明没有背盟之心,给你机会证明继续维持友好盟约的诚意。”太平军使者威胁道:“大帅你如果拒绝,我们东王万岁也许就会怀疑你存有异心,准备背弃贵我两军之间的同盟协议。”

    “随便。”吴超越挥挥手,说道:“下去休息吧,你什么时候想走都行。”

    送走了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和平通好的太平军使者,吴超越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吴军水师和吴军曹炎忠部进入备战状态,同时调动江西境内的吴军兵马,随时准备与长江下游的太平军重新开战。此外吴超越又抓紧时间派遣密使向上海吴军告警,让周腾虎等人做好防范松江太平军突然偷袭的准备。

    末了,吴超越还不得不命令聂士成率军赶赴归德府驱逐捻军,提前做好放弃北伐计划的一切准备,惋惜叹道:“可惜啊,不能抓紧时间赶快动手,等满清朝廷稍微缓口气,再想打下京城就不知道会增加多少难度了。”

    再接下来的时间里,即将与曾纪静正式完婚的吴超越一直都是闷闷不乐,也时刻留心着长江下游的情况变化,然而预料中的杨秀清动手速度却大大超过了吴超越的预料,才仅仅过去三天时间,吴军特务头子张德坚就飞一般的冲到了自己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喊道:“大帅,出大事了!长毛那边出大事了!”

    “这么快?”吴超越先是一楞,然后一想到杨秀清的暴躁脾气,吴超越倒也没怎么奇怪,只是叹息着向张德坚问道:“长毛用的是什么借口?封锁下游的长江航道?”

    “大帅,你这话什么意思?”回答吴超越的,是张德坚瞠目结舌的反问……

    …………

    也来看看满清朝廷这边的情况,对吴超越来说,河南吴军和捻军在归德府爆发大规模武力冲突,当然是一个糟糕得不能做糟糕的坏消息。然而对于满清朝廷来说,这个消息当然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尤其是在已经发现河南、山西的吴军正在积极筹划北伐东征的情况下,这个消息对于满清朝廷来说,更是等同于天降福音。

    “皇天庇佑我大清啊。”鬼子六甚至还直接这么欢呼道:“捻匪和河南吴贼在这个时候大打出手,等于就是帮了我们大清朝廷的大忙啊!这下子,不但河南吴贼再不敢轻易北上了,杨秀清那边也有借口和吴贼直接开战了。”

    更让鬼子六欢喜的还在后面,时隔数日之后,得吴超越允许一直和满清朝廷保持着驿站联系的景寿,又突然用六百里加急送来喜讯,报告了吴超越拒绝把他交给杨秀清的情况。得知了这个好消息,鬼子六更是连懿旨都没请,直接就跑进了慈宁宫对着慈安又吼又跳,“皇嫂,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吴超越那个逆贼,果然拒绝了把景寿交给杨秀清,大清这下子有救了!有救了!”

    知道杨秀清肯定会以此为由乘机重新挑起与吴军之间的战火,慈安也顿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泣不成声,“皇天庇佑,大清列祖列宗显灵,这下子大清江山又有希望了。”

    住在储秀宫的慈禧还是在被慈安请到了慈宁宫后才知道这个喜讯,虽然城府远比慈安为深,然而突然听到这个情况,慈禧还是忍不住抹了抹眼角,声音略带沙哑的说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就看杨秀清那个发匪伪王的了。”

    “嫂子,不是只欠东风,是应该已经在火烧赤壁了。”鬼子六微笑说道:“算时间和路程,杨秀清那边这几天应该已经动手封锁长江航道了,吴超越那个逆贼,也应该被迫出兵长江下游,武力疏通长江航道了。”

    慈禧点了点头,又淡淡问道:“老六,以你之见,杨秀清那个逆贼能够给我们争取多少时间?”

    “臣弟估计,最少也能给我们争取一年时间。”鬼子六得意洋洋的说道:“吴超越要想彻底疏通长江航道,就必须得攻占湖口、彭泽、安庆、镇江和江阴这五座驻扎有长毛重兵的江防重镇,同时还得拿下江宁,没有一年时间,吴贼休想做到这点!”

    “不能光靠长毛自己努力。”慈禧摇头,说道:“要防着长毛压力过大重新倒戈,我们也得努力给长毛帮点忙。”

    “嫂子放心,臣弟明白这个道理。”鬼子六赶紧点头,又迫不及待的说道:“臣弟还认为,我们应该把我们向洋人购买到的军火,拿出一部分来援助捻匪,让他们更有力替我们牵制吴贼,让吴贼更加不敢出兵北上。”

    “这事你可以看着办。”慈禧再次点头,又指点道:“不要只顾着援助捻匪,还要试着乘机收买他们,该封官的封官,该赐爵的赐爵,这样他们更卖力,也会有更多的捻匪……。”

    “主子,桂良桂中堂递牌子求见,说是有关于长毛伪王杨秀清的大事禀报,看上去很急。”太监总管安德海小心翼翼的禀报声,打断了慈禧对鬼子六的耳提面命。

    如果换成了是在平时,安德海的不长眼色肯定会让慈禧大发雷霆,说不定还会有被罚掌嘴的危险,然而这次却完全不同,听到了是关于杨秀清的事后,慈禧不但没有半点的不悦,还十分迅速的改口说道:“快,快请桂中堂进来。”

    吩咐间,慈禧的嘴角边还带着欢喜的笑意,鬼子六和慈安则笑得更加的欢喜,还仿佛已经看到了吴军和太平军再次大打出手的壮观画面。

    慈安、慈禧和鬼子六很快就笑得更开心了,因为桂良桂中堂不但是跌跌撞撞的冲进慈宁宫,冲到了慈安和慈禧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后,嘴还没有张开,眼中就已经涌出了泪水,把好好的张口问安直接变成了泣不成声。

    “桂爱卿,哭什么呀?不就是长毛和吴超越逆贼重新开战,有必要这么激动吗?”慈安含笑埋怨,眼角却不由有些光芒闪烁……

    “太后,不是长毛和吴超越逆贼重新开战!是长毛贼将吴如孝发现了杨秀清和我们结盟,率先起兵讨伐杨秀清,长毛诸贼将纷纷响应啊!”

    喜极而泣的桂中堂终于喊出了自己前来禀报的紧要大事,听到这话,鬼子六顿时眼前一黑,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鬼子六还隐约听到了安德海的公鸭嗓子叫喊,“太后!太后!两位皇太后,你们怎么了?怎么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做表态

    太平军大将吴如孝和叶芸来先后起兵讨伐杨秀清的消息,就象晴天霹雳一样,一下子就震动了整个华夏大地,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内战的局势走向。

    受到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太平天国自身,在太平军各大军头军阀化早已十分明显的前提下,这个事件无疑直接导致了太平军的彻底分裂。虽然大惊失色的杨秀清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矢口否认吴如孝对自己的一切指控,宣称吴如孝和叶芸来为叛逆,要求各地太平军出兵讨伐,然而除了几个杨秀清的死党铁杆之外,大部分的太平军军阀都选择了拥兵观望,也纷纷与吴如孝取得联络,了解事情真相才做出反应。

    很快的,继叶芸来之后,常州的太平军守将黄子潮也选择了起兵讨杨。守苏州的谭绍光和松江的陆顺德再三确认了吴如孝的证据不假之后,也先后打出了讨杨旗号,虽然没有直接出兵给吴如孝和叶芸来帮忙,却也乘机摆脱了杨秀清的控制指挥,正式割据一方。

    目前驻守扬州的杨辅清因为是杨秀清族人,也坚决不信杨秀清会背叛太平天国,选择了南下勤王,帮着杨秀清暂时挡住了吴如孝和叶芸来的军队,也给措手不及的杨秀清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应变时间,忠杨派与讨杨派在镇江瓜洲一带大打出手,厮杀得不可开交。

    乘着杨辅清暂时挡住吴叶联军的机会,杨秀清除了积极备战之后,自然也全力争取上游太平军诸将的支持。结果在杨秀清使者赌咒发誓的保证下,从金田起义开始就一直都是杨秀清嫡系的太平军大将黄文金倒是选择了继续支持杨秀清,然而所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的林凤翔和林启荣却是继续持保留态度,既没有出兵讨杨,也没有继续向杨秀清表示效忠,一起选择了全力争取与吴如孝取得联系,了解事情真相。

    山头林立的北线太平军各大军头也因此陷入分裂,对杨秀清忠心耿耿的李开芳根本不相信吴如孝使者的任何解释,果断选择继续忠诚于杨秀清,还在第一时间亲自率军增援杨秀清。同样对杨秀清忠贞不二的吉文元也是如此,只不过吉文元军肩负抗衡山东清军的重任,没能出兵南下,只能是发声支持。

    让杨秀清十分火大的是,太平军各大军头中曾经与他关系最铁的石达开,这次竟然选择了拥兵观望,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态支持于他,正在跟着石达开讨伐翁心存父子的曾立昌和李世贤部也是如此,还一起表态愿意惟石达开的马首是瞻,抱团观望,隐隐与杨秀清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

    在此情况下,杨秀清的最好选择当然是速战速决,乘着太平军各大军头还没下定决心起兵讨伐于他的机会,赶快消灭吴如孝和叶芸来毁灭证据。为了做到这点,杨秀清也派出了自己麾下的精锐嫡系东进,与杨辅清军联手猛攻镇江,然而很遗憾的是,因为在北伐大战中嫡系损失惨重,再加上久居南京繁华之地战斗力蜕化,杨家军虽然向镇江发起了多次进攻,却始终无法迅速攻破镇江消灭叶芸来,吴如孝军则积极西进帮助叶芸来分担压力,争取时间等待其他的太平军军头做出反应。

    与此同时,杨秀清当然也没忘了吴超越这个最大的上游威胁,在局势已然是危如累卵的情况下,杨秀清自然也不敢再梦想什么联清抗吴,老老实实的派遣心腹候仁宽赶来湖北与吴超越联系,声称吴如孝和叶芸来等人对自己的指控纯数污蔑,自己绝对没有和满清朝廷有任何的勾结,表态愿意与吴超越继续联手灭清,也要求吴超越对太平军的内战保持中立,不要为叶吴叛军提供任何的支持帮助。

    杨秀清的动作明显有些嫌晚,当他的心腹候仁宽还在急匆匆赶来湖北的途中时,满清朝廷此前派到湖北的使者景寿早就开始了劝说吴超越出兵东进,天天都跑到吴超越的元帅府门前请求召见,也每次见到吴超越都极力劝说吴超越趁火打劫,乘机出兵攻打太平天国夺取江南膏腴之地,并表示只要吴超越对太平军下手,不管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

    因为机会实在难得,吴军内部也有不小的趁火打劫呼声,甚至就连赵烈文和阎敬铭等吴军重臣都建议吴超越不妨考虑一下先灭太平天国,夺占江南繁华之地,然后在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情况下发起北伐。

    是人都有私心,如果说吴超越没有对趁火打劫这个提议动过心那是假的,尤其是在吴军已经秘密做好东征准备的前提下,趁火打劫夺取江南实际上就是吴超越一句话的事。然而民族大义这四个字却拦住了吴超越,也让吴超越在犹豫再三之后,下定了决心决定对太平军采取中立。

    在宣布自己这个重大决定时,吴超越召集了赵烈文、阎敬铭和钱威、王孚等绝对心腹,向众人倾吐了自己的心声,道:“众位,我知道现在机会难得,长毛内乱,互相攻伐,我们出兵东进消灭长毛不但把握极大,还可以获得江南富庶之地。但是,我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机会。”

    已经熟知吴超越性格的赵烈文等人保持沉默,耐心等候吴超越解释原因,吴超越也自顾自的直接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假如我们现在把主要力量用于东线战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首先第一点,长毛肯定会对我们的趁火打劫恨之入骨,即便不会停止内战,没有参与内战的下游长毛军队也肯定会和我们死拼到底,我们虽然占据上风,却未必能够顺风顺水的迅速拿下长江沿途诸城,相反还有可能付出惨重代价。”

    “其次,我们这个时候出手趁火打劫,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杨秀清重新获得长毛军心支持。长毛的各大军头不是笨蛋,不会不懂一根筷子容易被扳断的道理,看到我们大兵压境,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长毛军头,就一定会选择联手抗敌,杨秀清也一定会乘机号召各路长毛齐心协力共抗我军,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凝聚人心。”

    “第三点最关键,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并不是长毛,事实上就算长毛没有内乱,他们也绝不是我们的对手。因为长毛的内政建设一塌糊涂,既不得士绅学子的人心,又穷兵黩武对百姓苛刻过甚,军队和地盘严重虚胖,官职繁杂混乱,大小军头对杨秀清基本上都是听宣不听调,即便没有吴如孝起兵讨杨这件事,长毛分裂内乱都只是迟早的事,我们要想消灭长毛,其实随时都可以动手,时时都有机会。”

    “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是京城乱党,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到现在,北京城已经做了四百多年的中国首都,那怕是深山里的乡民都知道要听京城里的话,乱党现在虽然孱弱,但他们只要一天还控制着京城,就一天拥有中央大义,军心和民心都还会下意识的向着他们。”

    “京城乱党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政治体制完善,只要还在手里的地盘都能够有效统治,能够发展生产收到钱粮,源源不绝的获得军饷兵员,对军队更是如此,此前京城乱党一道命令就能叫僧格林沁乖乖交出兵权,绝无可能出现长毛军队那样的情况,大小军头各自为战,表面强大实际上四分五裂,这样的军队虽然相对比较弱小,实际上却最难对付。”

    “最后一点,京城乱党还有可能继续获得洋人的支持和援助,不但罗刹国很有可能还会继续援助京城乱党,只要价码足够,英国和法国也未必不会考虑支持他们。而且就算洋人不会直接出兵给京城乱党帮忙,只要继续大量的卖给京城乱党武器,迁延岁月,给了乱党大量装备先进武器和学习先进战术的时间,也照样能够和我们在战场上一较长短。”

    滔滔不竭的说到这,吴超越顿了一顿,先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然后才说道:“所以,我们绝不能贪图眼前之利,趁火打劫先对注定必败的长毛下手,只能是把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优先消灭京城乱党,至不济也要拿下京城,获得中央大义,然后再徐徐消灭长毛也为时不晚。”

    听了吴超越这番肺腑之言,又深知吴超越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动摇的狗熊脾气,在场的吴军文武重臣也谁都没有提出反对,全都开口表示支持吴超越的决定。吴超越甚是欣慰,又说道:“好,既然各位都没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我们明天就发表公告,宣布对长毛的内战采取中立立场。”

    “且慢!”最得吴超越信任的赵烈文终于开口,反对道:“大帅,你决定继续先打乱党我支持,但是我们绝不能发表公告,直接表态中立。”

    吴超越和众人一起疑惑看向赵烈文时,赵烈文这才解释道:“我们如果直接发表中立公告,那未免太便宜长毛和京城乱党了。”

    “我们如果这么做了,首先杨秀清那边可以不必担心上游隐患,可以全力对付吴如孝和叶芸来的长毛勤王讨逆军,压力大减之下,说不定他就能迅速消灭吴如孝和叶芸来,结束长毛内战又掉过头来威胁我们。”

    “其次是我们如果发表了中立公告,京城乱党肯定会明白我们是铁了心要对他们先下手,也会集中所有力量用来阻挡我们,增加我们的北伐难度。所以直接发表这个代表我们道德信义的中立公告,我们最多只收到点道义上的美名,实际上却要吃大亏。”

    “但我们如果不急着表明态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说到这,赵烈文微微一笑,说道:“第一杨秀清那边不敢放心背后,已经公开表态支持杨秀清的黄文金也不敢直接东进参战,长毛那边的内战就有可能越打越大,吴如孝和叶芸来也能替我们争取到更多的安心北伐时间。”

    “第二嘛,当然是可以麻痹京城乱党,让京城乱党觉得我们随时有可能对长毛下手趁火打劫,为了促成这点,京城乱党不但肯定会在谈判桌上做出巨大让步,还有可能疏于战备,给我们创造出奇制胜的机会。”

    还是在听了赵烈文的分析之后,吴超越才发现自己还是太过讲道义了一些,忘了利用自己还算不错的公信力谋取利益,也马上点了点头,说道:“惠甫高见,我们的中立立场是不能立即公布,必须得先把嘴巴闭上,对长毛内战不做任何表态。”

    “也不能完全不说话。”赵烈文微笑说道:“慰亭,我觉得从现在开始,你最好不要再接见杨秀清的使者了,不管杨秀清派来的使者怎么哀求,你就是不见面不表态,让杨秀清摸不清楚你的态度立场。”

    “但如果吴如孝和叶芸来派人来求见你,你倒是可以公开见上一见,一是让杨秀清担担心,二是给吴如孝和叶芸来一点鼓励,让他们可以放心和杨秀清死拼到底。”

    吴超越再次认可,又直接问道:“那京城乱党那边呢?”

    “当然要见。”赵烈文笑着说道:“见面之后,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军机大事,不给一句明白话,这样京城乱党才会不惜代价的求你出兵讨伐长毛。”

    吴超越大笑,当场拍板采纳,然后又接受了赵烈文的建议,决定以防范下游战乱危及边境借口的增兵九江,既向杨秀清施加压力,又伪装成随时准备对太平军下手的假象。

    被赵烈文料中,候仁宽赶到湖北请求拜见吴超越遭到断然拒绝,与吴超越关系不错的洪仁求见吴超越也没能成功,同时吴超越还没对太平军的内战做任何表态,这些消息传到了杨秀清的面前后,杨秀清果然打消了调动上游军队东下平叛的念头,提心吊胆的日夜防范吴超越突然下手,不敢把所有力量投入平叛战场。

    满清朝廷这边也是一样,通过景寿的渠道,得知吴超越对太平军内战不做表态,只是以保护边境的借口增兵九江,慈安、慈禧和鬼子六果然马上怀疑吴超越是在准备趁火打劫,也忍不住开始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