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惊讶的看了一眼敢主动搀和进这种事的鬼子六,然后黄胜才把鬼子六的话翻译给了额尔金等人,额尔金等人一听大喜,立即要派人去把奕誴抓来谈判,还要鬼子六亲自给联军士兵带路。鬼子六却摇头说道:“额尔金将军,十分抱歉,我五哥他已经被吓破了胆,不敢出来和你们见面,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就把谈判会场设在我的家里如何?”
低声商议了几句后,急于敲诈勒索的额尔金和葛罗立即一口答应,但又提出条件由英法联军负责谈判会场的安全,鬼子六同样一口答应,这才领着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回家去准备谈判事宜,醇王爷理所当然的要求同行,黄胜和郭嵩焘则被撇到了一边,只能是暂时回到湖北会馆等候消息。
不说黄胜和郭嵩焘的情况,单说鬼子六把洋人公使领到了自家与藏在这里的奕誴见面后,虽说惇王爷奕誴和醇王爷奕譞还是恐惧万分不敢展开谈判,但是在鬼子六的极力劝说下,别无选择的惇王爷和醇王爷还是勉强同意了在次日展开正式谈判。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大喜,安排了一支军队包围恭王府就回去进行谈判准备。
还是在洋人全部离开了恭王府后,惊魂稍定的惇王爷和醇王爷这才坐了下来休息,然后在奴仆的提醒下,醇王爷才突然想起应该换掉被尿浸湿的裤裆。尴尬之余,醇王爷自然又破口大骂起了给洋人带路的黄胜和郭嵩焘,赌咒发誓要让黄胜和郭嵩焘付出代价,也咬牙切齿表示一定会找调教出这种狗奴才的吴超越算帐。
“七弟,别浪费力气了,你这一状告不响。”鬼子六冷冷说道:“皇兄的诏令是让你们和洋人议和,洋人打进了城里,还把紫禁城都给占了,你竟然还躲着不见洋人。要是让皇兄知道了,你还得吃瓜落。”
醇王爷讪讪闭嘴,鬼子六则又说道:“对了,五哥,七弟,有句话我早就想问你们了,洋人军队怎么象是早就知道那些洋鬼子被关在圆明园一样,直接就杀到了圆明园把那些洋鬼子救走?洋人在大清人生地不熟,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准确的情报?”
“九成九是黄胜和郭嵩焘那两个假洋鬼子搞的鬼!”惇王爷怒吼道:“我们一时大意,让七弟带着黄胜去探望那些洋鬼子,又派郭嵩焘去和洋人联系送信,结果没过多久,洋鬼子就直接杀到圆明园了!”
“那有没有证据?”
鬼子六赶紧追问,然而很可惜,惇王爷和醇王爷一起摇头,醇王爷还恶狠狠的说道:“如果有证据的话,那两个狗奴才早就人头落地了!狗杂碎,千万别让本王抓到你们向洋人通风报信的证据,不然本王如果不把你们满门抄斩,凌迟处死,本王就不配做这个醇亲王!”
鬼子六听得一笑,心说干掉两个小奴才有屁用?把他们背后的吴超越也拉下水,才是真正的能消本王心头之恨。而再继续盘算间,鬼子六又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暗道:“如果真是郭嵩焘给洋鬼子通风报信,今天替我传话那个通译会不会知道?嗯,如果有机会的话,花点银子找那个通译打听打听,说不定真会有奇迹出现。”
次日上午,按照约定的时间,布尔布隆和普鲁斯等人在联军士兵的保护下准时来到了恭王府谈判,谈判展开后,坐在北面的英法联军除了提出更为苛刻的不平等条款外,又就谈判团代表成员被清军逮捕、虐待和杀害一事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咸丰大帝亲自向英法两国公使当面道歉,并额外赔偿纹银二十万两。
尽管有鬼子六帮着谈判和解释,奕誴奕譞两兄弟在条约中做出了不少的让步,然而却还是不敢答应让外国公使驻京和开放天津,并断然拒绝了让咸丰大帝当面向英法公使道歉,以及由咸丰大帝亲自与英法公使换约。
讨价还价争执不下,在圆明园里吃够了苦头的布尔布隆听得火大,忍不住咆哮了几句外交官不该说的话,道:“惇,恭,醇,我就明白了,你们和你们的皇帝怎么就愚蠢到了这个地步?连和我们见面换约都不肯接受?如果你们不懂什么叫现代外交的话,可以去问你们的湖北巡抚吴超越,他会告诉你让外国公使驻京,对你们与外界联络有多少好处,又可以避免发生多少无谓的武力冲突!”
惇王爷和醇王爷一起默默无语,鬼子六则心中更是狐疑,益发怀疑吴超越和英法联军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结。同时招架不住英法代表的咄咄逼人,鬼子六只好是拿出了从吴超越那里学来的谈判招数,要求暂停谈判,休息一个小时后再重新开始,布尔布隆和普鲁斯倒是一口答应,双方离开谈判会场各自到休息室休息。
对鬼子六来说很巧,他领着惇王爷和醇王爷回到休息室才刚坐定,英国人带来那个中年男子翻译就来到了他们的休息室,点头哈腰的说道:“两位王爷,六爷,吴抚台的幕僚黄胜和郭嵩焘来了,希望能与你们见面,说是有关于谈判的重要事项向你们禀报。因为当时还在谈判,守卫谈判会场的英国兵就没让他们进来,这会谈判暂停,不知道你们是否想要接见他们?”
有客人来自己家里求见,结果却因为府邸被洋人军队包围的缘故,要外人负责带话禀报,鬼子六心里当然觉得有些憋屈。但是心中暗恨之余,鬼子六又突然灵机一动,立即招手把那个中年男子叫到面前,低声问道:“郭嵩焘去拜见额尔金他们的时候,你在不在场?”
说着,鬼子六毫不犹豫的从腰上扯下了玉佩,塞到了那中年男子手里,那中年男子会意,握住玉佩低声回答道:“回六爷,小的当时不仅在场,还从头到尾都参与了额尔金将军他们接见郭嵩焘。”
鬼子六一听笑了,低声说道:“那他和洋人说了什么?有没有提到关于圆明园的事?还有,郭嵩焘有没有在洋人面前提起吴超越吴抚台?”
那中年男子眼中闪过寒光,微笑答道:“回六爷,提到了,都提到了。”
“具体内容是什么?”鬼子六赶紧又低声追问。
那中年男子不吭声,鬼子六暗骂了一句贪得无厌,又不肯错过这个报仇雪恨的天赐良机,便有些心疼的从右手上扯下玉扳指,举到那中年男子的面前,微笑说道:“前朝陆子冈的百骏图,明穆宗的心爱之物,无价之宝。只要你告诉本王那天发生的事,把关于圆明园和吴抚台的事一点不漏的告诉本王,这玉扳指就是你的了。”
那中年男子笑了,笑得十分的开心…………
…………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已经在恭王府门外等了不少时间的黄胜和郭嵩焘,才在那中年男子引领下来到了鬼子六等人的面前。见面后,黄胜和郭嵩焘恭敬的行礼请安,惇王爷和醇王爷则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只以鼻孔示人,鬼子六则是笑容满面,微笑问道:“黄总办,郭编修,你们二位大驾光临我这个破落皇子的陋宅,有何贵干?”
知道鬼子六等人肯定没什么好声气,郭嵩焘和黄胜也没在意,当下郭嵩焘行礼说道:“禀二位王爷,禀六爷,我们是来替吴抚台带一句话,吴抚台知道,皇上肯定不会允许洋人公使驻京,洋人公使为了与大清朝廷联络方便,也肯定会坚持这一点。”
“鉴于此情,吴抚台为了回报君恩,也为了替皇上分忧,想建议朝廷允许各国公使常驻湖北省城,在湖北省城设立一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职负责与各国洋人交涉联络。如此一来,皇上既用不着担心洋人公使驻京给朝廷带来的困扰,洋人那边也应该能够接受,两全其美。”
郭嵩焘的话还没有说完,惇王爷和醇王爷就一起眼睛亮了——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这可是咸丰大帝对他们的再三叮嘱,绝不容许让步的条款。吴超越自愿揽下这个苦差使,惇王爷和醇王爷当然是求之不得。
惇王爷和醇王爷倒是马上心动了,鬼子六却是直接笑出声了,冷笑说道:“吴抚台可真是忠心耿耿啊,不错,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洋人或许也有可能接受。但是筠仙,这么好的主意,吴抚台为什么早不提出来?”
“吴抚台此前没有想到。”郭嵩焘如实回答道:“还是在送我们上船时,吴抚台在码头上突然想起了这个办法,就让我们带了口信。不然的话,吴抚台肯定早就上折子向皇上提议了。”
“好个突然想起来,怕是吴抚台担心皇上会把议和重任交给他,所以才没敢提前提出来吧?”
鬼子六嘲讽的冷哼,郭嵩焘赶紧摇头否认时,鬼子六突然提高了一点声音,冷笑说道:“还有,吴抚台提议在湖北省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怕是也想方便随时和洋人干杯,和洋人一起祝英国女王身体健康,祝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陛下身体健康吧?”
郭嵩焘惊讶抬头间,却见鬼子六脸上的笑容更加狰狞,狞笑道:“还有,也方便郭大人你和洋人干杯,祝洋人的女王和皇帝陛下身体健康,对不对?”
郭嵩焘脸上变色,又突然心中一动,赶紧扭头看去时,却见那个英国人雇佣的中年男子翻译就站在房中,还在对着自己微笑。郭嵩焘顿时脑袋又是一晕,心中惨叫道:“糟了!我向洋人告密,说洋人使节团被关在圆明园时,这个通译也在现场!”
“圆明园!”鬼子六突然又提高了一些声音,恶狠狠说道:“还有圆明园的事!你郭筠仙如何解释?!”
郭嵩焘面如土色,知道自己被那个中年男子出卖,也知道即便现在鬼子六不敢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将来自己也肯定跑不掉杀头之罪。
“郭先生,别怪我,我也是大清的子民。”
那中年男子终于开口,嬉皮笑脸的说道:“如果你记不得那天发生的事了,我现在给你复述一下。”(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最好办法
“郭先生,你可别不承认,额尔金将军他们接见你的时候,可是一再向你打听圆明园的情况,还直接问过你大清皇帝是否有可能逃到圆明园?”
“当时你虽然拒绝回答,但是洋人又问你圆明园是不是皇上的行宫,你是不是说了是?还说有时候皇上会住在圆明园里?”
“还有,洋人又拿出了京畿一带的地图,要你指出圆明园在什么位置,你再次拒绝,洋人还因为这点非常不高兴,有没有?”
“另外,在你面前,洋人先后三次提起圆明园,第三次干脆问你圆明园里是不是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你说你不知道,有没有?!”
听着那中年男子的厉声喝问,郭嵩焘和黄胜一起的目瞪口呆,一起的瞠目结舌,打破脑袋也想不通那中年男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问出这样的问题?——这那是告密出卖,简直是在帮郭嵩焘正名啊!
最后,还是鬼子六的拍案怒喝,把郭嵩焘和黄胜从梦境中拉了回来——鬼子六咆哮道:“郭嵩焘,这么重要的情况,你为什么在回京之时,没有向惇王爷和醇王爷禀报?你知不知道,如果惇王爷他们提前知道洋人早就盯上了圆明园,提前做好准备,洋人那来的机会把圆明园里的洋鬼子抢走?!”
又看了那中年男子一眼,见他笑得颇是狰狞猥琐,仿佛真象是个告密得手的卑鄙小人,郭嵩焘这才向鬼子六拱手说道:“六爷恕罪,下官当时太过紧张,忘了。”
“忘了?!”
那边惇王爷和醇王爷一起怒辫冲冠,嚷嚷道:“狗奴才,你等着朝廷治罪吧!这么重要的军情大事,你竟然敢不向我们禀报,让朝廷错过了把洋鬼子提前转移走的最后机会,你的渎职之罪休想跑得掉!本王不但要参你失职,还要参吴超越用人不当,失察失职,请皇上把他一并治罪!”
“下官该死,下官一时疏忽,的确忘了向二位王爷禀报洋人已经盯上圆明园的情况,下官情愿领罪。”郭嵩焘嘴上连连请罪,心中则冷哼说失职又怎么样?了不起就是罢老子的官而已,反正老子这个翰林院编修只是挂名,一个大子的俸禄都领不到,当不当根本无所谓。
小丑一般的叫嚷喧嚣了一番之后,惇王爷和醇王爷这才撵郭嵩焘和黄胜滚蛋,已经完成任务的郭嵩焘和黄胜也立即告辞离开,临走时,郭嵩焘又悄悄回头看了一眼那中年男子,却见他已经把耳朵贴到了鬼子六的耳边,正在接受鬼子六的耳提面命。郭嵩焘心中好奇,暗道:“这人究竟是谁?为什么没出卖我?”
心中好奇,又受过那中年男子的恩情,到了傍晚的时候,郭嵩焘和黄胜当然带了一份礼物到联军司令部拜访那中年男子,当面致谢也顺便打听原因。结果也是到联军司令部一打听,郭嵩焘和黄胜才知道那个中年男子名叫龚橙,是英国公使兼英国驻沪领事普鲁斯在上海雇佣的幕僚,还甚得普鲁斯的尊敬。
在司令部门前等了不少时间,那中年男子龚橙才出来与郭黄二人见面,互相寒暄了几句后,龚橙对郭嵩焘和黄胜使了一个眼色,郭黄二人会意,忙随他入内,到了他的住处坐下,然后郭嵩焘才向龚橙拱手说道:“龚先生,大恩不言谢,今天你算是救了在下一命,倘若你把那天的情况真的告诉六爷他们,不光在下的人头难保,在下全家和吴抚台恐怕都得受牵连。先生恩情,在下铭记在心,今后若有机会,在下一定结草衔环,回报先生的恩情之万一。”
“不必客气,说起来,我还有点对不起你。”龚橙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玉扳指,微笑说道:“六爷拿前朝陆子冈的百骏图玉刻扳指收买我,我一时眼热,就给你背了一个失职之罪,对不住你,也对不住赵惠甫。”
“龚先生,你认识赵烈文赵师爷?”
郭嵩焘和黄胜一起惊喜的问,也隐约猜出了龚橙倾向自己的原因,果不其然,龚橙虽然没有开口回答,却微笑着从随身的行李中翻出了一道书信,递到了郭黄二人面前,郭嵩焘和黄胜赶紧接过观看时,见书信是吴超越在文职方面的头号帮凶赵烈文写的亲笔信,收信人也正是龚橙。而内容则是赵烈文极力邀请龚橙到湖北一游,并表示想要把龚橙举荐给吴超越,言词之间对龚橙还十分尊敬,字字句句都对龚橙尊称兄长,对龚橙的才干学问推崇之至。
“筠仙,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和你见面时,不知道你是惠甫的同僚,所以对你有些言词冒犯。”
龚橙开口,笑着主动向郭嵩焘致歉,郭嵩焘忙说自己毫不在意,又好奇问道:“龚先生,既然你和赵惠甫交情如此深厚,又精通洋文,正是湖北所急需之人才,那你为什么不接受惠甫的邀请,到湖北一试呢?”
“本来想去的。”龚橙微笑说道:“人还都到了上海准备坐船去湖北,那知道在上海结识了一个对胃口的名妓,就住到了她的花船上不想再动弹,觉得与其到湖北象赵惠甫一样天天和公文案牍为伴,倒还不如狎妓放舟和诗酒风流自在,就又改了主意留在了上海逍遥快活,一直到银子全部花光,我才进了洋人的领事馆当翻译。”
郭嵩焘和黄胜一起傻眼,万没想到龚橙竟然会是这么一个德行,为了**喝酒,竟然能主动放弃赵烈文对他的举荐——以赵烈文在湖北的地位,龚橙只要到了湖北,基本上立即就是几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龚橙没理会郭嵩焘和黄胜看向他的怪异眼神,只是径直说道:“六爷今天收买我,明面上想找你们勾结洋人的证据,实际上真正目标是你们背后的吴超越吴抚台,这事你们可别忘了向吴抚台禀报,叫吴抚台小心点。”
黄胜和郭嵩焘慌忙答应,再次向龚橙道谢,龚橙则又随口说道:“还有一点,今天洋人和奕字辈三兄弟又谈崩了,好几个条款都谈不拢,那三兄弟虽然提出了让洋人公使常驻湖北省城,但洋人方面并不是很愿意接受。吴抚台如果真的想把朝廷的外交大权抓到手里,你们还得努点力,出面做一下洋人的工作,这样才有希望。”
黄胜和郭嵩焘再次道谢,又和龚橙互叙了一些友情,约定了今后的联络方式,然后才告辞离开。结果在送郭黄二人出门时,龚橙又提醒了一句,“差点忘了,洋人对六爷他们三兄弟的愚蠢顽固十分不满,正在商量要用什么激烈手段向朝廷更进一步施压,京城里恐怕还会有什么大的动静,你们可要做好准备,千万别受波及。”
郭嵩焘点头,那边黄胜却心中一惊,忙问道:“那洋人会不会对圆明园下手?”
“对圆明园下手?什么意思?”
龚橙满头雾水的问,黄胜也这才把吴超越鬼扯的秘密情报告诉给了龚橙,结果龚橙听了眉头大皱,说道:“吴抚台那来的这个情报,我就在洋人身边怎么都不知道?这样吧,这事我放在心上,如果洋人真打圆明园的主意,我马上联系你们。”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在京城治安还相当混乱的情况下,郭嵩焘和黄胜冒着风险来回奔走,穿梭于英法两国的军队驻地之间游说,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还是说服了英法两国公使初步同意常驻湖北,也说服了趁火打劫的美国公使华若翰同意常驻湖北,惟有俄罗斯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断然拒绝,郭黄二人几经努力都没有成功。
又一次在伊格纳季耶夫面前无功而返后,离开英法联军设在宗人府的新司令部时,郭嵩焘和黄胜还看到了一个让他们哭笑不得的画面,一大群读书人竟然在英法联军的司令部门前请愿,请求英法联军举行科举,开设恩科,让他们考试做官,给洋人做官。
对此,留学生出身的黄胜倒只是觉得好笑,一度醉心科举的郭嵩焘却是在苦笑之后又感叹万分,“这就是大清,这就是大清的读书人,大清所谓的忠臣孝子啊。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指望?还能有什么指望……?”
突然拍肩膀上的一只手打断了郭嵩焘大逆不道的感叹,郭嵩焘大惊回头时,却见是龚橙站在了他的背后,郭嵩焘松了口气,赶紧向龚橙行礼时,龚橙却神色紧张的向旁边一努嘴,郭嵩焘和黄胜会意,慌忙随龚橙到了联军司令部对面的中府胡同,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交谈。
“吴抚台的情报很准确。”龚橙劈头盖脸的说道:“洋人的确打起了圆明园的主意,想把圆明园先抢后烧,用来报复大清朝廷和施压。”
郭嵩焘和黄胜听了也是大急,赶紧向龚橙问起情况,龚橙答道:“洋人攻破了圆明园后,因为怕朝廷在谈判桌上要他们赔偿损失,没敢对圆明园里面的东西下手就主动退走了。”(王湘绮的《圆明园词》载。)
“但因为圆明园护军营被洋人赶走,圆明园这些天无人守护,海淀的旗人就成群结队的跑到圆明园偷盗抢劫,其中有个叫李崇年的旗人被洋人抓住,洋人从他身上搜出大量珠宝,问他是从那里来的,他老实说了,还说圆明园里这样的珠宝要多少有多少,鼓动洋人去圆明园发财。”
“结果洋人士兵就动了心,上上下下都要求暂时解散军纪,额尔金和葛罗他们不想过于苛刻士兵,就决定把圆明园先抢后烧,既发财,又向朝廷施加压力,也顺便报复朝廷在圆明园里把两个洋人士兵活活打死的仇。”
“那决定了没有?”黄胜赶紧问道。
“基本上已经定了。”龚橙脸色阴沉的回答道:“洋人准备从明天开始,先把西山的三山五园轮流抢上一遍,然后再纵火烧园,还准备在明天的谈判中把这件事正式知会给惇王爷他们。”
黄胜和郭嵩焘一起叫苦不迭了,忙向龚橙问道:“以拱,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拦住洋人?”
“拦住洋人抢劫,怕是绝对做不到了。”龚橙摇头,说道:“洋人的军队虽然纪律严格,一直都不许士兵乱杀普通百姓,但军队里要求乘机发财的声音一直不断,这会允许抢劫的军令又已经在下达,即便是额尔金和葛罗这些人恐怕也没办法收回命令了。”
“那能不能拦住洋人别烧圆明园?”黄胜退而求其次,说道:“圆明园里的金银珠宝我们保不住,但是那些景观建筑都是无价瑰宝,烧了实在太可惜了。”
“恐怕也很难。”龚橙摇头,说道:“洋人决定烧圆明园,一是报仇出气,二是施加压力,逼着惇王爷那三个蠢货在谈判桌上让步,光凭我们三个,恐怕没办法让洋人收回这个决定。除非……。”
“除非什么?”黄胜赶紧问道。
“除非我们能让惇王爷那三个蠢货赶紧让步,答应洋人提出的条件。”龚橙很是无奈的说道:“虽然是让他们赔款割地,但是事情到了这步,既然赔款割地已经不可避免,又何必要搭进去一座圆明园?而且洋人不但准备烧圆明园,还准备把三山五园一起烧了,这些园子的价值加在一起,可能比朝廷答应给洋人的赔款更多。”
“那我们现在就去找惇王爷他们。”
黄胜抬步就要走,旁边的郭嵩焘却一把拉住他,低声说道:“平甫,不能冲动,且不说我们去劝说惇王爷他们向洋人让步,注定要留下千古骂名,给惇王爷他们乘机把黑锅推给我们甚至吴抚台的机会。就算我们愿意背这个黑锅,也咬紧牙关不牵连出吴抚台,惇王爷、醇王爷和六爷那三个蠢货也未必会为了保住圆明园,答应向洋人让步。”
“为什么?”黄胜赶紧问道。
“因为圆明园是皇上一个人的。”郭嵩焘低声回答道:“不管是惇王爷、醇王爷和六爷,他们都没资格住进圆明园,没资格任意游览圆明园的景观,更没资格享用里面的珠宝美女,山珍海味。”
“所以对他们来说,洋人烧掉圆明园,受损失的只会是他们的皇帝四哥,与他们干系不大。但他们如果为了保住不属于他们的圆明园,向洋人让步签约,那就是千古的骂名,万民的唾骂,皇上说不定还有可能会拿他们当替罪羊,收拾他们给朝野交代。”
“没这么严重吧?”黄胜惊讶的问道。
“忘了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了?先皇为了给天下一个交代,可是赐了他自尽。”郭嵩焘提醒,又苦笑说道:“其实我早就在怀疑,惇王爷和醇王爷那两个蠢货到现在都不敢签约,很可能就是怕重蹈耆英的覆辙。”
黄胜默然,那边同样是八股文出身的龚橙却点了点头,说道:“筠仙高见,我也担心惇王爷那帮蠢货会宁可圆明园被烧也不敢做主让步,说不定他们心里还巴不得洋人赶紧烧了圆明园,这样躲在热河的皇帝才有可能亲自下旨决定让步,让他们不用担任何责任。”
黄胜更无语了,郭嵩焘则又说道:“所以,我们如果要想让惇王爷那帮蠢货赶紧让步保住圆明园,除非能让他们觉得如果不赶紧签约,他们也会受到损失,还是无法承受的损失,他们才有可能背起这口黑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龚橙叹道:“他们又是谈判代表,按照洋人的规矩,他们的生命财产都必须受到保护,没办法拿他们的家人和财产做威胁逼他们签字,否则的话,我倒是可以鼓动洋人这么做。”
坐困愁城,绞尽脑汁间,读洋书长大的黄胜突然灵机一动,忙低声说道:“以拱兄,你能不能在不被外人知道的情况下,劝说洋人换个办法威胁惇王爷那帮蠢货?如果洋人用这个办法,包管惇王爷那三个蠢货想都不想,马上就同意签字让步。”
“联军司令部里就我一个华人,不让外人知道当然没问题。”龚橙问道:“什么办法?”
“让洋人威胁去遵化考古!”
黄胜的狞笑回答让龚橙和郭嵩焘一起傻了眼睛,一起低声惊呼道:“让洋人威胁去挖他们祖坟?!”
黄胜点头,恶狠狠说道:“我小的时候,我的家乡香山出现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叫沈志亮的人,突然把当时的葡萄牙领事亚马留给宰了,官府把他抓住后问他原因,他说是因为葡萄牙人修路把他的祖坟给挖了,他为了给祖坟报仇才宰了亚马留。”
“你们想想,一个平头百姓,尚且不能容忍祖坟被挖,惇王爷和醇王爷那两个蠢货贵为亲王,又怎么可能忍得住这样的事?而且朝廷和皇上如果知道是因为他们怕担责任,才把洋人逼得挖他们祖坟,爱新觉罗皇族绝对能把他们的皮剥了!”
“所以我敢断定,只要洋人威胁说挖他们祖坟,惇王爷和醇王爷那两个蠢货肯定是想都不想,宁可背黑锅,也要保住他们的祖坟!”
龚橙和郭嵩焘张口结舌,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一起大力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我们的考古习惯
英法两国向惇王爷兄弟提出的不平等条约,与历史上的《中英北京条约》和《中法国际条约》基本相同,主要内容就是新开包括天津在内的一堆通商口岸,赔给英法两国各八百万两银子,把九龙半岛割给英国,允许热心传教事业的法国人在满清各省购买和租赁土地,自由建造教堂,允许英法两国招募华工出国。
变动最大的一条来自湖北方面的努力,把允许各国公使常驻北京改为了常驻湖北汉口,在湖北省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职负责与各国公使交涉联络,帮助西方各国与满清朝廷沟通交流,处理满清朝廷的一切外交事务。
因为知道吴超越在外交方面好打交道,又熟悉西方的文化风俗与政治制度,与吴超越交流沟通远比与任何满清官员容易高效,英法两国很勉强的同意了改动这一条,但又提出了一个补充条件,就是要由英法两国公使当面向咸丰大帝递交国书。
咸丰大帝迟迟没有下旨让惇王爷兄弟在条约上签字就是因为这一条,但并不是因为吴超越无耻窃取满清朝廷的外交大权——还完全相反,咸丰大帝对吴超越主动献计让各国公使常驻湖北这点非常高兴,连夸吴超越忠心懂事,还早早就决定让吴超越兼任外务大臣掌管总理衙门,替朝廷去和洋人打交道。
真正让咸丰大帝痛恨的是英法两国在这一条提出的附加条件——让英法两国公使向他当面递交国书!咸丰大帝不肯和洋人见面!不愿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洋人拜见他时不会下跪磕头,有损他的威严!二是咸丰大帝担心洋人这么多年来无数次提出想和他见面是不安好心,是想乘机谋王刺驾干掉他!
正因为如此,咸丰大帝才一再密谕惇王爷兄弟,要求他们无论如何要抹掉这一条,否则就绝不允许签约。
惇王爷和醇王爷兄弟巴不得咸丰大帝下这样的旨意,因为谈判一旦达成,在卖国条约上签字的就得是他们这对难兄难弟,留下千古的骂名,所以惇王爷和醇王爷最希望的就是把谈判时间拖得越长越好,拖到咸丰大帝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