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窃以为,吴超越虽未见异心,然湖北境内匪患已然肃清,仍将之留在湖北,未免太过浪费他的才干。吴超越请求亲征江西,臣先斩后奏代越权允诺,原意是想顺水推舟,为主子创造把他调到江西的机会。然吴超越畏惧文俊报复,临阵退缩改请杨文定统兵,臣措手不及,只能再次应允,以免着于痕迹……。”
“……幸得杨文定弱于军事,虽有湖北抚标强兵之助,九江之战是否能一帆风顺,尚在未知之数,若九江战事不顺,臣定当怂恿吴超越亲赴九江。届时主子若有意用吴超越取代文俊,正可名正言顺……。”
回忆到了这里,咸丰大帝和吴超越有得一比的干瘦丑脸上露出些微笑,暗道:“朕当然愿意用吴超越取代文俊那个废物,弹劾文俊又在江西立功,改调江西巡抚名正言顺,把他放在最危险的江西替朕冲锋陷阵,也才最能发挥他的作用。湖北现在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也是该换个满人去当巡抚了。”
…………
咸丰大帝的如意算盘看来是要破碎了,他无耻窃占皇位第七年的第一天,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杨文定靠着左宗棠的全力帮助,指挥湖广各路兵马合力猛攻九江城,终于还是成功的杀入了城内,迫使九江太平军弃城东走,逃往九江最东端的杨家场渡湖逃命,清军成功光复九江城后不肯罢休,又在左宗棠的指挥下全力追击,力争全胜。
如果不是左宗棠刀子嘴豆腐心禁止湖广军队滥杀无辜,追击战绝对能够演变成一场大屠杀,斩首过万都是轻而易举。然而就算左宗棠拦住了吴军精锐和矢志复仇的湘军,故意给太平军的妇孺老弱放了一条生路,九江太平军的逃亡场面还是凄惨得让人不忍卒读。
丝毫没有停歇的枪炮声中,乱糟糟的人群象潮水一般的涌向东面,争先恐后间互相践踏推搡不断,呼儿唤女的哭喊声音充斥田野,掩盖了枪声炮声和江水声,大大小小的包裹和各种各样的杂物扔得到处都是。尤其是在越过湘军此前挖掘的深壕时,不知多少老人孩子摔落壕沟,不知多少妇女儿童被生生践踏而死,壕沟的边沿迅速被踩塌,泥土和尸体塞满壕沟,即便吴军和湘军始终没有开一枪放一炮,数以千计的老弱妇孺就已经惨死在了逃亡路上,鲜血也迅速染红了白雪皑皑的大地。
见此情景,已经算是心狠手辣的杨文定难免都有些看不下去,忍不住低下头,左宗棠更是早早就背过了身体,哀叹道:“这还只是开始,一会陈家场那边只会更惨。”
这时,太平军的主力战兵也开始了成建制的出城逃命,结果这一次吴军和湘军都不再手软,太平军刚冲进射程范围之内,吴军马上就在侧翼扣动扳机,把子弹成排成片的打向太平军人群,一边高喊投降不杀的口号,一边拼命的寻找罗大纲和林启荣等太平军带队将领。而湘军更是直接迂回到太平军的前方,结阵拦截太平军主力战兵的逃亡道路。
招架不住吴军的快速射击,无数的太平军士兵跳下堤坝沿岸东逃,更多的太平军则在混杂在士兵密集人群中的罗大纲率领下,径直杀向湘军阵地,湘军将士红着眼睛迎上间,一场刺刀见红的近身肉搏激战也就此展开。不过看到这样的情况,左宗棠却十分恼怒的说道:“难怪曾国藩比不过他的学生,他带出的兵将简直和他一个德行,个个都是蠢到极点,从不知道动脑子打仗!”
“季高先生,胡贶生他们正面拦截做得不对?”杨文定好奇问道。
“不是做得不对,是犯傻!”
左宗棠怒道:“从九江东门到杨家场二十几里的路程,他们想怎么打都对,就是不能正面拦截!这么开阔的地形,拦得住不?别说他了,曹炎忠都做不到!长毛狗急跳墙,困兽死斗,正面拦截长毛能不拼命?胡林翼的伤亡能不大?在安顺剿几股百把人的土匪就自以为文武双全,厚着脸皮写什么《胡氏兵法》,夜郎自大!坐井观天!”
不幸被左宗棠言中,胡林翼手下那几百人果然无法拦住拼死突围的太平军将士,不但拦不住从两旁开阔处夺路而逃的太平军,相反还被无路可走的太平军杀得死伤不小,节节败退,回过神来的胡林翼看情况不对,也只好赶紧带着湘军往南面撤退让出道路。而杨文定也乘机对左宗棠说道:“果然被季高先生料中了,季高先生,湘军伤亡过重难堪再用,此战过后,我有意把他们派回湖北重新整编,也让我那孙女婿好好调教他们一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你是主帅,这些事你说了算。”左宗棠想不想就把一大堆人才送给了吴超越,还又说道:“而且这帮人我还真看不上,让他们去跟吴超越学学也好。”
还是被左宗棠料中,湘军让开了道路之后,清军的追击战反倒好打了许多,吴军从侧翼开枪,压缩太平军的队列横度,间接迟滞太平军的逃亡速度,湖广联军从背后掩杀,咬着太平军的尾巴穷追猛打,光是抓散兵杀掉队都刷到不少人头和抓到了不少俘虏。湖广联军继而再联手大步追击时,太平军的败兵不但没有任何机会余力反击再翻风浪,同时还得面对接下来的在杨家场的登船过湖问题,跑得再快都没用,都没办法甩开湖广联军的追击,全军覆没的危险依然很大。
安排好了留守营地和肃清城内残敌的军队,杨文定和左宗棠迅速快马追上了联军主力,也迅速给各军将领安排作战计划,命令王国才、曹炎忠、萧启江和刘坤一诸军追抵杨家场后,不得立即发进进攻,要先整队再依令出击。然后左宗棠又亲自找到了胡林翼,也没责备胡林翼之前的头脑发热,只是命令道:“贶生,到了孙家竹林后,你带湘军上鲍超的船队过江,攻打梅家洲,收拾那里的长毛驻军和炮台,我会安排吴超越的水师掩护你们登陆。”
“季高先生,我……。”
“贶生,九江这里的长毛,没有参与灰山之战。”左宗棠打断胡林翼的抗争,淡淡说道:“梅家洲的长毛隶属于湖口长毛,上面很多人参加过灰山大战,你到了梅家洲想怎么打,我不拦你。”
咬了咬牙,胡林翼还是接过了左宗棠的命令,迅速联络李续宾收拢湘军残部,然后匆匆赶赴孙家竹林登船过江,左宗棠也早早就派人命令吴军船队掩护鲍超运兵过江夺取梅家洲不提。
运筹帷幄一个晚上攻破九江城,在已经奠定了足够威信的情况下,左宗棠的命令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湖广联军各部人马都没有急着冲锋抢功,刚到杨家场就立即停下脚步重新整队,任由太平军水师用大船小船抢运九江太平军过湖,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待更好机会发起总攻。
湖广联军越是这么的从容不迫,太平军就越是慌张慌乱,谁都知道湖广联军的总攻在即,也谁都知道湖广联军一旦发起总攻,再想登船逃命就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再加上此前就已经出动的姜家湾绿营兵正在旁边的敲敲打打的拣便宜,太平军上下更是个个心慌意乱,不断出现不听指挥抢先上船的士卒,也不断出现因为超载而船只自沉的情况,有序渡河已成奢望,毫无任何可能出现。
还是得表扬一下九江太平军的素质,情况都已经危急到这个地步了,一部分太平军的主力战兵仍然还是争分夺秒的修筑了一些临时工事,借以迎接清军即将发起进攻。然而,一个比天还大的难题,却又放到了太平军主将罗大纲的面前——谁带兵留下来送死?
“我殿后!丞相你们先走,我殿后!”
“我殿后!我殿后!”
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九江太平军历史上能在九江困守孤城数年绝不是意外,几乎每一个总制以上的将领都自告奋勇留下殿后,林启荣更是直接推罗大纲先走,“罗丞相,你们先走,我留下殿后!”
突如其来的大力把林启荣拉了甩向渡口方向,一边把面前众将拉了甩向后方,罗大纲一边大喝道:“都给老子滚!能带多少弟兄回湖口就尽量带多少,我带本队人马殿后!忘了老子以前是干什么的了,专门在水上吃饭!别说我们的船还多,就算没船了,老子一个猛子也能扎到湖口!滚!都给老子滚!”
招架不住罗大纲的威逼,太平军众将纷纷含泪去了渡口,林启荣却又冲了上来,拉住了罗大纲的袖子,哽咽恳求罗大纲重新考虑,罗大纲则拍了拍他的脑袋,微笑说道:“别劝了,我什么脾气你不知道?快走吧,你还年轻,才三十六岁,还有将来,我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那能让你年轻人留下,让我先逃命?”
林启荣嚎啕大哭着被罗大纲的亲兵架往渡口时,吴军水师船队已然出现在了渡口的视野范围之内,忠诚号和仁义号还二话不说就冲着太平军运兵船队开炮,太平军水师分兵迎击间。已经匆匆吃过干粮的湖广联军主力也敲响了总攻战鼓,吴军主力从正面,萧启江的楚勇和王国才的绿营从两翼,兵分三路杀向太平军的渡口,口号声遮天蔽野,“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公元一八五七年一月二十六日,满清野猪皮九世咸丰七年正月初一,继破城之后,湖广联军又在九江陈家场取得大捷,重创弃城逃亡的九江太平军主力,成功夺取梅家洲并重创岛上守军,吴军水师也在损失很小的情况下再次击败太平军水师主力,取得完胜。
是役,湖广联军阵斩首级仅凭陆上数字就超过两千,俘获太平军士卒及家眷三千六百余人,并阵毙九江太平军主将冬宫丞相罗大纲。——原本湖广联军有机会生擒罗大纲,然而被吴军重重包围之后,罗大纲却断然拒绝了吴军招降,自刎而死。
波澜壮阔的九江大战终于告一段落,规模大场面大,影响则更加巨大,首先就是此战过后,湖广联军打成了与太平军隔鄱阳湖对峙的有利局面,再也不用担心太平军以九江为前进基地,闪袭湖北腹地。而太平军虽然吃不小的亏,却也甩掉了九江这个负担,用不着再被迫到陆地上去和武器装备领先一个代差的吴军陆师硬拼,看似失去主动,实则避免了更大的被动。
更大的影响还在后面,故意不肯放弃九江的杨秀清等的就是秦日纲犯错打败仗,九江惨败的消息才刚传到南京,杨秀清马上就把所有的黑锅扣到秦日纲身上,理直气壮的把秦日纲夺爵削权,罢免一切职务,押回南京城中受审。洪秀全替秦日纲喊冤,杨秀清则当众指出秦日纲此战的最大失误,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秦日纲黑锅背得不冤——没敢冒险提前发起与吴军水师的决战,违背了天父让秦日纲伺机歼灭吴军水师的圣旨!
最大的影响还是在北京城里,九江大胜的喜讯送到京城后,闻知新年第一天就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认定这是一个大吉兆的咸丰大帝在大喜之余,也马上就打消了把吴超越调往江西的念头,还称赞道:“想不到吴爱卿坐镇湖北调动兵马,都能取得如此大捷,调度有方,练兵有术,实在难得。传旨,赏还吴超越双眼花翎,赏戴头品顶戴,鼓励他在湖北多练兵,多为朕练精兵,以便随时调用。”
便宜拣得最大的当然还是把漂亮孙女嫁对了人的杨文定,为了鼓励类似杨文定之流的有过臣子戴罪立功,咸丰大帝批准花沙纳与吴超越联名奏请,准许杨文定继续驻军江西并改调江西担任实职,又采纳了肃顺提出的建议,在同为通商口岸的九江增设九江道,赏杨文定戴正三品顶带领按察使衔,实授九江道兼九江海关监督,坐镇九江整军备战,伺机进取安徽。
当然,咸丰大帝也很清楚,如果没有吴超越在背后支持,杨文定绝无可能打这么大的胜仗。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能打胜仗就行,各省战场处处告急,只要杨文定能在危急时刻打出漂亮胜仗鼓舞人心,对于这种孙女婿扶持妻祖父的行为,咸丰大帝还可以容忍。(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抢生意
“丹初先生,惠甫不在,我的文笔你知道,劳烦你提笔给大冶铁厂总办容闳去道书信,叫他从铁厂的盈利里拿出些银子,去九江把那些被俘的长毛妇女和孩子买回来,分发给大冶的单身矿工成家。”
听了吴超越的吩咐,前段时间才被吴超越奏请调来湖北总司粮台的阎敬铭难得露出些笑容,说道:“世人都说吴抚台顶戴血染,官帽上每根红缨都是长毛鲜血所凝,想不到还能有这份善心仁心。”
“都是爹妈生父母养的,能救一命算一命。”吴超越叹了口气,说道:“她们中间大部分也都是被逼的,官军无能,长毛打到家门口,她们不从贼照样是死路一条。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啊。”
默默的点了点头,发自内心的认同吴超越这句话,阎敬铭这才提起笔替吴超越写信给容闳。信将写完时,吴超越在内政方面的头号帮手赵烈文也捧着一大堆公文来到了房中,直接就嚷嚷道:“慰亭,坏消息,有人要抢你的生意!杨老大人来信,说骆秉章也给胡林翼和曾国荃他们去了书信,要湘军余部撤回湖南整编。”
“撤回湖南整编?”吴超越一楞,惊讶问道:“骆秉章还舍不得放弃湘军?还想重建湘军?他还拿得出钱粮重新扩建湘军?”
“骆抚台拿得出来。”正好写完信的阎敬铭放下毛笔,说道:“自咸丰六年八月后,骆秉章就摆脱了湘军的军饷负担,又重新开征了茶厘,还新开了产地厘,马上就是春茶该上市的时候了,等湘军余部撤回湖南休整完毕,骆抚台就可以缓过气来重建湘军了。”
“这老不死的!”吴超越无比郁闷的在肚子里骂了一句脏话——真要是让骆秉章把湘军余部给拉回了湖南,白白错过一堆得用人才不说,重新组建的湘军马上又能成为抵在自己腰眼上的一把尖刀,继续威胁自己的起兵反清大计。
郁闷过后,吴超越赶紧又向赵烈文问道:“惠甫,那曾国荃和胡林翼他们是什么态度?是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回湖北整编,还是回湖南老家?”
“态度暧昧,没表明立场。”
赵烈文耸耸肩膀,把刚送到的杨文定书信递到了吴超越面前,吴超越接过看了,见杨文定确实说胡林翼等人尚未表态是否接受自己的招揽,一张瘦脸便顿时拉得比驴还长,知道自己想要收编湘军残部的打算不可能象计划中那么容易了。
这时,刚来给吴超越当牛做马没几天的阎敬铭听出了端倪,便好奇问道:“吴抚台,惠甫先生,听你们的口气,你们是早就打算收编湘军残部了?”
赵烈文点点头,答道:“慰亭一直认为,湘军这两年来战绩不佳,非战之过,只是运气不好,曾部堂麾下那些文官武将也都是难得的经世致用之才,所以这次曾部堂殉国之后,慰亭马上就想湘军余部招揽到麾下听用。”
“原来如此。”阎敬铭点头,又稍一盘算后,阎敬铭马上就说道:“吴抚台,恕下官直言,如果你想把湘军残部全部收编麾下,毫无可能,你争不过骆抚台。”
吴超越疑惑来看阎敬铭的丑脸,阎敬铭这才答道:“如果抚台大人你想问原因,答案有两个,一是年龄资历,二是乡党。”
“年龄资历这个问题,吴抚台你没办法解决,曾国藩麾下的刘蓉、郭嵩焘、胡林翼、曾国荃、李续宾和杨岳斌这些人,那一个不是大你十几二十岁,很多还是你的长辈,让他们拉下脸皮对你这位少年上官和晚辈俯首听命,自然很难。而骆抚台的年龄已经六十有余,在这方面对你稳占上风。”
“乡党问题更难解决,曾部堂所用之人,无一不是湖南同乡,上下抱团,凝聚力极强。骆抚台虽不是湖南人,却最为重视提拔任用湖南本地人,麾下团练首领,也无一不是湖南本地将领,且供粮供饷,从无怨言。潜移默化之下,湘军众人当然更愿意返回湖南重整旗鼓,在骆抚台的支持下继续以乡党之姿东山再起。——这么做,对湘军众人来说也更容易重新崛起一些。”
哭丧着脸听完了阎敬铭的分析判断,吴超越半晌才无比郁闷的问道:“这么说,我是没办法留住他们了?”
“全部留住当然不可能。”阎敬铭微笑答道:“但是要想留住其中一部分,倒不是没有希望。”
“但是吴抚台,下官认为,你如果想留下一部分湘军余部,最好别用什么金钱美女之类的手段收买笼络,用这类手段收买到的湘军余部,既笼络不到真正的得用人才,还根本不可靠不能放心。因为你今天用银子美女把他们留下,明天别人开出双倍的价格,他们就有可能弃你而去。”
“丹初先生,那我应该怎么办?”吴超越赶紧请教道。
“很简单,让他们知道跟着你走,对他们的仕途将来更有利就行。”
阎敬铭微笑回答,又说道:“吴抚台,之前下官只说了你在年龄资历和湖南乡党这两个方面的劣势,却没说你对骆抚台所拥有的两大优势,一是你年轻,前途远大,跟你走更有希望获得升迁机会。二是你不用乡党,唯才是举,湘军众人可以后顾无忧。”
“下官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下官当初之所以主动请求抚台大人你把我调到湖北任职,除了钦佩大人你的人品才具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人你不用乡党,唯才是举,麾下文武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并没有刻意重用你的广东老乡,最适合下官这种没门路没背景的官员依靠。所以,抚台大人你只要让湘军众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愁湘军人才不会生出投靠你的心思。”
吴超越笑了,向阎敬铭笑道:“丹初先生主动来投,我又多一左膀右臂矣。”
…………
该来看看湘军残部这边的情况了,九江战局基本稳定为隔湖对峙后,先后收到了吴超越和骆秉章的招揽书信时,湘军众将也曾先后两次聚在一起讨论过如何应对。结果很遗憾的是,虽然都很感激吴超越这两年来对湘军的支持,还有对湘军的以德报怨,湘军众文武还是对集体投奔吴超越兴趣不大。
原因无他,除了拉不下脸来听从吴超越这个晚辈的使唤外,已经习惯了以同乡、同门和宗族为纽带建军,湘军众文武已经下意识的很难再接受被一个外省人收编统属,更不愿意失去自主权,替别人打仗卖命挣功劳。
骆秉章虽然也是广东人,却一向重视重要湖南人,给钱给粮更给湖南团练自主权,只在大方向上发号司令而从不过问细节,无论湘军还是楚勇,一旦出省后就可以自主作战,所获功劳战利品也基本由湘军楚勇自行分配,骆秉章从不干涉。同时湖南还是湘军基层士兵的唯一来源,所以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湘军都更愿意回湖南东山再起,而不愿投效对军队管束严格的吴超越。
上上下下都是这个心思,即便谁也不好意思出面拒绝吴超越的邀请笼络,两次会议还是没有讨论出任何的结果,最后还是刘蓉提议道:“要不这样吧,我们先回湖北省城,到了那里看吴抚台究竟是什么打算,也问问我们麾下士卒的态度,然后再做决定不迟。”
听到这话,湘军众人都是眼睛一亮,心里很清楚几场大败仗打下来,久离家乡的湘军士卒早就是人人思亲,都想尽快回家休息,肯定不愿继续留在湖北当兵。到时候拿士卒不肯依从的借口搪塞吴超越,吴超越也无话可说。当下胡林翼和曾国荃等人马上就连连点头,都说道:“还是孟容先生的主意好,先回湖北省城,然后再和我们的士卒一起商议到底是回湖南,还是留在湖北。”
就这样,抱着其实想回湖南的心思,吃着吴超越的粮食,花着吴超越的路费,湘军以返回湖北省城休整的心思上路了。离别时,吴超越在江西的白手套杨文定亲自到码头送行,也没劝说胡林翼和曾国荃等人接受孙女婿的招揽,只是对胡林翼等人说道:“各位,我那位孙女婿来信,说你们回去路上经过湋源口的时候,务必要到大冶去上一趟,他已经派人在那里做好了准备迎接你们,还有些事想让你们知道。”
很是不解吴超越的这个用意,但是亏欠吴超越的人情实在太多,乘船回到湋源口时,湘军众头目还是乖乖让船队转入了湋源湖,走水路赶到日益繁华的大冶码头停靠,并在大冶码头上和吴超越派来的得力幕僚邵彦烺见了面。
让湘军众头目大惑不解的是,邵彦烺并没有披红挂彩的大张旗鼓迎接他们,即便是接待他们的晚宴也十分简单,除了有酒有肉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邵彦烺也看出一干湘军头目的疑惑,便微笑说道:“各位大人,实在抱歉,晚饭是有点简单。不过你们大概不知道,我们吴抚台家里虽然绝对算得上富甲天下,但是他的日常饮食其实比这还简单,长毛猖獗,天下大乱,吴抚台他有银子也不敢乱花,只能是用来优先供给军队。”
想起以前与吴超越联手作战时,吴超越的确是和普通士卒同饮同食,湘军众头目这才释然,忙纷纷表示谦虚。然后胡林翼又好奇问道:“邵先生,吴抚台要我们一定来大冶走上一趟,到底是为了什么?”
“想请你们参观大冶铁厂和大冶枪炮局。”邵彦烺如实答道:“抚台大人他说,他想让你们看一看湖北新军的真正强大之本,知道湖北新军为什么能在战场上鲜尝败绩,为什么被长毛畏之如虎。”
面面相觑的同时,即便有些怀疑吴超越是在故意炫耀,但湘军众头目的兴趣还是被邵彦烺给成功勾了起来,所以到了第二天一早,湘军众人便在邵彦烺的引领下,满怀好奇的一起踏入了对他们来说无比神秘也无比古怪的大冶铁厂。
在大冶铁厂里,湘军的大小头目首先所看到的,是吴超越花费重金采购来的英国炼铁炉普德林炉,还有大冶铁厂的自行仿造的两座新炉。当得知这三座炼铁炉每个月的熟铁产量就超过湖南一年的熟铁产量时,湘军众头目无一不是张口结舌,惊叫出声,邵彦烺则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不算什么,如果我们愿意,随时都可以再建几座这样的炼铁炉,把产量再翻一番。”
“邵先生,那你们为什么不多建?”刘蓉好奇问道。
“等更好的炼钢炉。”邵彦烺答道:“在英吉利国的肯特郡,有一个叫托利的洋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钢炉,可以把铁矿石直接冶炼成钢水。吴抚台他已经委托洋人朋友重金购买这种炼钢炉,我们自己也正在尝试开发中,一旦成功,我们以后枪炮就不会再用熟铁了,全部改用钢铁。”
让湘军土包子大开眼界的还有大冶铁厂的蒸汽锻压机,当看到巨大的击锤在蒸汽的带动下,大块大块的冲击炽热铁胚,即便不用邵彦烺解释,湘军众头目也知道其中的奥秘所在,更知道了吴军的火炮火枪为什么数量如此众多——产量悬殊实在太大了。
在大冶枪炮局里,湘军土包子第一次看到了金属加工车床,亲眼看到了一块熟铁变成铁条又变成枪管的所有环节,还看到了如何在枪管里镂刻膛线,以及如何生产他们馋涎欲滴的高射速击针枪、米尼枪和柯尔特式左轮枪——虽然产量都不算高,却也足以让湘军土包子眼睛发红。
为了保密,邵彦烺当然没领着湘军土包子参观苦味酸生产线和吴军最机密的武器开发实验室,只是遥指告诉湘军土包子那些建筑里是什么。末了,到了晚上时,邵彦烺又请来以容闳为代表的一大帮广东籍技术员,领着他们和湘军土包子共进晚饭。席间,邵彦烺又主动提出了乡党这个问题,指着那帮操着粤语说话的技术员冲湘军众人笑道:“各位大人,不知道你们发现这个细节没有?大冶铁厂这里的技师,几乎全是我们吴抚台的广东老乡,你们知不知道,吴抚台为什么不让他们这些同乡放马带兵?驰骋沙场?”
湘军土包子全都摇头,也几乎都好奇问起原因,邵彦烺则要求湘军土包子自己去问那些广东技术员。结果在胡林翼等人的好奇询问下,一个广东技术员操着半生不熟的官话答道:“带兵打仗,升官受赏,我们当然不是没想过,可吴抚台不答应,他说我们不懂军事,到了战场上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在大冶铁厂里好好搞工业,发挥我们的西学所长,才能对湖北对中国起到更大作用。”
能在清末民初混到无湘不成军的美名,湘军众人当然都智商不低,也都隐隐猜到了邵彦烺故意提起这个话题的真正原因。而知道吴超越目的的容闳也站了出来,冲湘军众人笑道:“我也懂一点西洋军事,但和我一个县出生的吴抚台照样不答应让我带兵打仗,说我一个人到了战场上改变不了什么,要我帮着他建立武备学堂,把西洋的先进战术和先进武器传授给学生,为中国培养更多懂得现代军事的军队将领,大家联起手来改变中**队不如洋人军队的情况。”
“还好,在中国建立武备学堂也是我从花旗国回来的目的之一,汉口武备学堂已经建立了,教材是我和洋人一起写的,我还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那里上一下课,吴抚台也是那里的义务老师,他只要一有空,就会亲自去武备学堂给那里的预备军官上课。你们如果有兴趣,到了汉口以后,也可以去那里参观参观。”
默默无语的结束晚宴,在邵彦烺的陪同下,湘军船队再次扬帆出发,北上返回湖北省城,而当到了汉口时,亲眼看到了吴军水师的蒸汽炮船在江面上驰骋如风的画面。在路上一直沉默寡言的郭嵩焘第一个开口,向胡林翼和曾国荃等人说道:“我不回湖南了,我要留在湖北。”
“筠仙,你下定决心了?”同样在路上沉默寡言的胡林翼问道。
“决定了。”郭嵩焘郑重点头,说道:“回湖南,我们是可以东山再起,再建湘军,但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吴抚台这里无论枪炮、钱粮和军队,都已经甩开了我们鼎盛时期的八条街都不止,我们就算回到了湖南重建湘军,也永远再没机会追上吴抚台的湖北新军,只会被他们越甩越远,永无出头之日!”
“还有。”郭嵩焘神色严肃的说道:“吴抚台唯才是举,用人有方,不搞什么任人唯亲,他的得力将领,几乎全都不是他的广东老乡,我觉得吴抚台这样的做法,比曾部堂的方法更对。胸怀气度,也更宽广。”
没有人指责郭嵩焘对曾国藩的不敬,相反的,湘军众头目还神色各异,重新开始盘算是否应该接受吴超越的招揽。(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心插柳
除了郭嵩焘以外,很识时务的李续宾兄弟也愿意留在湖北,此外知道骆秉章绝造不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