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的解剖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弑杀同胞手足,罪业难销,不能入六道轮回。随我往地狱去吧!”
张二郎惨叫着,扯着锁链。但他是个弱小的生意人,我这具躯体再不济,也是练过的,对他来说已经是神一般的孔武有力了。他就那样给我扯着,迷迷糊糊地一直拽到了布景地。
“造红莲业者,入红莲地狱!”我用居高临下,带点电波状的声音对他说。
我觉得他是真信了,因为他吓得像筛糠一样哆嗦着。而我们的布景地是如此出色,演员们是如此卖力,一下就把他搞崩溃了。
屋里搞得一团黑暗,照明做成了鬼火状,绿幽幽地燃烧着。屋里非常非常冷,也不知他们堆了多少冰块在这才弄得这么冷,害得我这个鬼差也冻得直发抖。而地上的群众演员更是敬业,他们穿着破烂不堪,皮肤是全是纵横交错的假伤口,鲜血淋漓,不住地哀号呻。吟着。
这时有一个身缚铁锁、满身是血的“怨鬼”哗啦啦地爬过来,伸手抓住了张二郎的脚腕,抬起血淋淋的脸,神情狰狞地惨呼:“好疼啊!赦了我的罪吧!!”
是蔺九!这演技!看不出来,他简直是用绳命在演戏啊!
红莲地狱,是个让人听了名字容易会错意的名词。都说红莲业火,所以红莲地狱容易被误认为是大火燃烧的烈焰地狱。其实,红莲地狱是八寒地狱之第七,是一个冰的世界。称为红莲地狱,是因为堕入此处的人因为极寒,被冻得皮肉分离鲜血直流,宛如红莲花。啧啧,听上去就是很残忍的。
张二郎明显很懂这些,所以他才显得格外恐惧。他口中喃喃地念着:“莫要捉我,莫要捉我,我没有犯红莲业,我没有……”
这时,身后上场的男主角给了他致命的一击。有人在张二郎背心处使劲一推,他便踉踉跄跄往那“红莲地狱”跌了过去。当倒在地上的张二郎扭头看时,一个全身烧得焦黑的人黑压压地立在身后。
“还……我命来……”面目全非的黑炭嘶哑着说。
“大哥!大哥!……你别过来!我对不起你,不要来找我!我也不想杀你的,可是爹他……”
我本来觉得这一出挺雷的,可是信鬼神的张二郎竟然当真吓得屁滚尿流,把什么都说了。聂秋远趁热打铁,把他提上大堂,让他写了供词,签字画押。一直缓了四五天,张二郎都还是精神恍惚,没能搞明白这些场景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个案子,居然用这样的方式了结了,总是让我觉得啼笑皆非。
“流萤,没想到,你做得这么好,沉稳大气,很有那种感觉!”骆大春夸奖我。
聂秋远坐在不远处,轻勾着嘴角,好像在微笑。
就是说,我看上去很恐怖么?我叹了口气。虽然张二郎招供了让我觉得很安慰,可是我这样做,究竟划不划得来呢?
这时忽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蔺九推门进来,递上了一封加急书信。一看这信上的印章,聂秋远和骆大春的神情就凝重了。我也跟着定睛一看,居然是河南道巡察使递来的信件。
不是洛州牧,而是河南道巡察使,这是跳了一个大级别的。唐代初年,xx道,都是监察区划,而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划。是皇帝觉得有必要的时候,才会派中央大员下来巡察。河南道管的地方可就大了,除了河南、山东全境,还有苏北和皖北。
这,会不会是出了什么大事?
拆开信一看,两位哥哥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十分疑惑的神色。
***大唐长安晚报“笑劈你”栏目***
今日笑话
哥们儿的女朋友跟高富帅跑了,我问他,那个人到底有钱到什么程度?哥们儿想了想说:喝酸奶不舔盖的那种…………我靠,那尼玛真的是富到一定程度了啊!喝酸奶怎么可以不舔盖呢!!!
记者菌:哎呀,那边坐着一个人在舔盖呢!我们去采访一下。……咦?……呃,幽夜公子你好。公子?
幽夜公子:嗯?哦!(站起)不好意思啊,我在这专心舔盖呢,没听见你说话,不好意思啊。
记者菌:(汗~!)请问……为什么要舔盖呢?这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您能形容一下么?
幽夜公子:啊?喝酸奶还有人不舔盖吗?甜的啊!蒙牛真果粒,大块黄桃哟,真真家里的呢。而且,我发现,舔盖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可以全神贯注地想问题。
记者菌:请问您刚才全神贯注地想什么呢?
幽夜公子:我?我在想:喝酸奶怎么可以不舔盖呢!!!
记者菌:(汗~!)哎,哎~!!!别舔了!盖要被你舔秃噜皮了!
No。51 白马寺(1)
“你觉得,这样的事情,可能吗?”合上密信,聂秋远抬起头来,目光投向一旁的骆大春。
“河南道巡察使啊,不至于是在开玩笑吧!”骆大春面上带上了不知是什么的表情,“我猜收到这封信的,恐怕不只咱们一家吧?”
“到底写的是什么嘛!”我终于耐不住性子了。旁边的蔺九使劲压抑着脸上的好奇神色,他是绝对不会出声询问的。
骆大春转过头来,正色道:“洛阳白马寺,听说过么?”
我点点头。那是一个旅游景点,直到我生活的21世纪都还保留着。
下面请容我copy一段百度百科: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怎么样,晕了吧?其实,你完全可以略过这一段(作者菌:不好意思,这是我在注水凑字数)。总而言之,很厉害就是了。
尤其是在大唐初年,李世民是如何崇敬佛法的,我们在西游记中都有所了解。
“是白马寺,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提起这种旅游景点,我的脑海中跃入的第一种案件类型就是群体性踩踏事件。
“十五日之前,白马寺的全体僧人,当着一百二十名证人的面,在一瞬间全部消失了,一个也没有剩下!”骆大春十分严肃地说。
“这怎么可能!”我脱口而出。这不是案件,这是恐怖灵异事件啊!
“一百二十名证人的证词,可是一模一样的。现在白马寺已然成了一座空寺,所有僧众至今都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这以正常人的思维来想,怎么看都是不科学的。
“那到底是让你们做什么?”他们是县令,又不是跳大神的。
“着伊川县县令聂秋远,携得力部属,速赴洛州协查此案,不得有误!”骆大春从密信中念了一段,“信上说,这件事已经惊动皇帝了,皇帝极度重视这案子,甚至派了房玄龄大人做巡察使,会同洛州牧、洛州刺史一同办理此案,这么大的声势还真没见过呢。”
房玄龄大人!多么有名的历史人物啊!
我接过密信,从头看了一遍。从措词上看,这显然是一封群发邮件。这么说,被召去协查的,不止是伊川县令?
协查嘛,不可能是只找一家的,也许,是一次“会诊”也说不定!我心里十分兴奋,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河南道全体名侦探的联合办案,也意味着“聂秋远”作为伊川县令,办案能力是得到了上峰肯定的。
“这样,伊川的政务,就交给金智和媚兰处理。大春、蔺九,你们跟我去一趟洛州。”聂秋远思索了一阵,开口说道,“流萤,现在隆冬将至,安置流民的事情到了紧要处,媚兰怕是走不开。委屈你随我们去洛州,替我们料理一下日常事务可好?查案时可能会很忙乱,许多事都无暇顾及。”
“一切听从哥哥安排!”我掩饰着内心的激动,连忙应承下来。这个案子太诡异了,好想知道答案!好想亲自去看现场!
我明白,很多披着迷雾外衣的事件,真相却只有一个,查明这个真相的过程一定会很精彩。我心里那么想去,却苦于没有借口。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聂秋远无意中的决定轻松地解决了我的困挠。
媚兰听说她去不了,只能在家里搞红十字会活动,哭丧着脸瘪起了嘴。别看她一幅淑女样子,其实内心挺不安分的。她郁闷的表情令我心头着实畅快,以至于很好心情地安慰了她几句。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本着推理的态度,收拾好了大家的行李,还装上了我认为有可能用上的所有工具。我想,这一次能够用上的,一定还有我的技能,虽然这是秘密的。
因为,有秋的地方,就会有夜。
事不宜迟,我们当天就出发了。我扮成了一名俊俏的少年郎,我们四人一人骑一匹快马,向洛州的治所洛阳县飞奔而去。
在现代,我的驾驶技术是不错的。学校有这个科目,是必修课,我的成绩很好,甚至可以玩漂移。但是到了古代,我只好重新上了驾校,学习骑马。这两门驾驶技术一点都不相通,不过我毕竟还是学会了,而且骑得越来越好。
洛州的治所洛阳县就在伊川县的北边,是相邻的。而白马寺,就位于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总之,路途不远,我们骑马半天就到了。
看来果然是一场集会,因为报到活动都是很有规划性的。虽然没见到上级领导,可是接待相当的井然有序。仿佛现代会议一般地签名领出席证后,就有人在洛州驿馆给我们安排了住宿。宾馆客房一人一间,条件不错,规格很高。
除了相关证件,我们每人还领到了一张请帖,请我们今晚到洛州牧的官邸去吃晚饭。想必今晚的席间,就可以知道许多关于案件的事情。当然,八卦也是少不了的。
大家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离晚上已经不远了。
我们快速地各自回屋整理着衣饰。其实我的身份尴尬,而这种正式晚宴,应当是穿制服出场的。还好我早有准备,提前找人借了一套小号捕快服饰。梳洗穿好,镜子里俨然是一个年轻的小捕快了。当我走出房间的时候,我们的团队成员也依次走了出来。
骆大春身着正六品县令的绿色官服,聂秋远作为县尉,身着正七品绿色官服。蔺九虽然成了聂秋远的心腹,可是年纪太轻,不能直接提拔他当捕头,所以他身上穿的也是普通捕快服装。现在我们的四人团队,两绿两黑,最可贵的是四个全是大帅哥,怎么看都是相当抢眼的一支队伍。
骆大春看到我,微微一笑,说:“我还在想流萤怎么办,这付打扮可真不错,稳妥得很啊。”
旁边的聂秋远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令人摸不透他的心思。
我们四个一起往驿馆外走去。刚走出大门,迎面便撞上了大门外立着的另外四个。
那伙人向我们转过脸来,是一绿,两黑,还有一个青衣便装人。从打扮看,是一个六品文官,一个师爷,一个捕头,一个捕快。基本是和我们一样的队伍组成。
中间那个绿衣文官竟也相当年轻,二十出头年纪,身材极其瘦削,好像随时会被风吹走似的。那人的目光扫射了我们一遍,便向骆大春拱了拱手,问道:“伊川县?”
No。52 白马寺(2)
骆大春只稍微愕然了一下,就拱手笑道:“在下伊川县聂秋远,阁下可是棣州法曹参军事苏离澈苏大人?”
绿衣文官微微一笑,道:“正是,聂大人名不虚传。”
“久仰久仰!”骆大春非常真诚地假笑着说。
双方便“一见如故”地一路说说笑笑,向指定的集会地点走去。
“骆大哥,你们认识?”我好歹抓住时机,满足一下好奇心。
“猜的嘛。”骆大春说,“来之前,对河南道的信息总要大致了解一下的。河南道一府二十九州一百二十六县,断案有些名气的官员统共不过几十人,这个年龄的男子不超过三个,人看上去体弱的就只有苏离澈一个,很明白的事情。他不是一下也猜出我了么?”
原来是侦探们的职业病嘛。不过,骆大春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是我一直以来佩服的焦点。在现代,收集筛选信息,也是经常由专门的人来负责呢。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是侦破活动一切基础的基础。
“这位苏大人可不一般哦!别看他病体虚弱,人可是以心思奇诡著称的。他查案的方式,与一般稳扎稳打的路子完全不一样的。”骆大春笑着,偷偷地背后八卦人家。
我很好奇,可现在又不好细问,只得忍耐着跟在后面慢慢走。
驿馆就在洛州刺史府不远的地方,所以我们步行很快即可到达。路上,又遇见了几拨穿制服的人,大家一团和气地互相招呼,自我介绍,好不热闹。
在我眼中,这应当是一个河南道名侦探的集会,应该像电视里演的一样,每个人都好酷的,而且,极有个性,甚至互相轻贱,唇枪舌剑。但是,根本就没有,他们互相打着哈哈,官腔十足,一副谄媚样,让我看得很厌烦。
不过,经过了解,这次来洛州协查案件的,一共点了十个人,也就是说,这十个人,就是河南道被认定为最有能力的探案专员了。这十个人中,只有“聂秋远”是县令身份,其他基本都是各州的法曹参军,也就是州一级政府分管刑事司法的官员。这十人中,甚至有一个是高级官员,是河南道下辖的密州刺史白千帆本人。
这么说不好对比,我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说,人家都是市公安局的大队长,甚至局长,而我们,就是区派出所的片警而已。
这么一说,以我们的身份,能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还真是很了不起呢!
这时候,一个红色的影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说引起我的注意并不准确,因为不注意是很难的,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个红色的影子吸引去了。晚宴设在洛州刺史府的东花厅,那人就在花厅的一株柳树下面,倚着树干,一个人静静地立着。
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这个红衣人是一个女子,太美的女子。
女子大约二十岁左右年纪,挽朝云近香髻,发间饰着明金钗环,左目下颊上贴了金花绘,华美耀眼。女子眉眼五官精致立体,肌肤白若凝脂,一双美目波光流转,妩媚至极。可是那双眼中流露出来的气质,却不仅仅是勾魂夺魄,还有一种更锋利更英挺的东西,让她显得非常特别。
哎呀,我哪来的这么多形容词,这可不是我的风格!可是她实在太漂亮了,我作为一个女人都心动,在她面前自惭形秽,不知不觉就搜肠刮肚地找出词汇来形容她了。
红衣女郎见大队人马走过来,便直起身子,离开了倚着的树干,目光向我们投射过来。
高素质男人们见了这样的仙子,一时间也都色迷迷地说不出话来。还是女子微微一笑,先开了口:“见过诸位,我是颍州总捕若婵娟。上头指的是颍州法曹何勉何大人,但何大人临行前忽然患了急症,只得上书报请,由我这个总捕代替了。”
男人们愣了片刻,便热情地纷纷向前自报家门起来。我心头暗暗惊叹,原来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女捕了,这还没到女皇的时代呢,唐朝的风气真是开放啊!
若婵娟,人漂亮,名字好听,从言谈举止来看,也是个能干的。我注意到,她用词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小女子”之类柔弱的谦词,而是简单地用了“我”,像男子一样,简洁明了。
若婵娟一边与人们交谈,眼光却有意无意地在众人身上扫视,最后落在了我身边的聂秋远身上。我们都是十大杰出青年的从属者,是不上前跟人搭讪的,可是美女的眼神,一下子就精确地锁定了人群里最帅的那一个。
这大概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我的心情,迅速从对美人的欣赏转为了七窍生烟。万一这样的女人来和我抢男神,那可不是糟糕了?这种型的,威胁比圣母还大啊!韩媚兰我可以把她玩得团团转,这样的女人可就不行了,一不小心还会被她搞死呢!
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聂秋远连看都没看她一眼,似乎一点兴趣也没有。
我正心浮气躁,却听见后面有人低低地说了一声:“你快把这个送到夫人手中,快去快去,去得慢了,夫人又要责怪,快去快去!”
我吃了一惊,回头看去,吃惊更甚。在两名绯色官袍大员簇拥下,步履匆匆过来的是一个紫色袍服,佩金鱼袋的干瘦中老年男子。服紫的是三品以上大员,那这个瘦子,恐怕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房玄龄无疑了。
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又紧张,又激动,又崇拜,又好笑,以至于忘了遇上棘手情敌的事。掐指算算,房玄龄今年应该是47岁了,因为他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个人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者,是头功,所以就在今年刚封了邢国公。目前他的官职是中书令,与门下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
由于我学习的内容与司法相涉,所以在初唐的几位宰相中,我最关注的就是房玄龄,因为初唐的法制改革就是以他为主导。在房相的领导下修订的唐律,在大唐存活的几百年间就几乎没有改动过。
那么说,李世民的法治理想,也是借助他的手实现的?
只是,从我听到的那句话看,他还真的像传说中一样怕老婆啊!很明显,来地方办案,还不得不带着老婆,真是忧郁。他老婆卢氏在历史上也是相当有名的,面对帝王强权大义凛然,谱写了“吃醋”这个著名的典故。
“唔,各位都到了!快来快来,不必拘礼,都坐下!”紫衣的大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像个普通的老头一样摆手招呼着,转向身边的洛州刺史,“咱们就快点开始吧,早开始早结束,别太晚了啊!”
估计太晚了,宰相大人回去,又要被太太骂了。
No。53 白马寺(3)
侍儿们添酒悬灯,东花厅里就着月色开席了。
说是花厅,其实仍是室内,毕竟天已经很冷了。室内生起了炭火,烛火明亮,席间欢声笑语,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没有忘记今天的来意。
由于是自由选择座位,我们四个就与苏离澈一众四人搭成了一桌。万众瞩目的美人若婵娟未带任何助手,只身一人,显得特立独行。她莲步轻移,徘徊片刻,便倾国倾城地一笑,走到我们桌边坐了下来。
她笑得千娇百媚,我甚至觉得她是笑给聂秋远看的,这让我心里极不舒服。不过她倒再没有什么僭越的举止,只静静地坐下来,与大家一起饮酒交谈。
酒过三巡,房大人终于开始把话引向大家都期待着的正题。
“诸位都是河南道最出色的断案高手,对河南道的事情也都了解。今日请大家远道来此,就是为了前些时候白马寺发生的悬案。此事关系重大,圣上甚为关注,诸位此番,也是为圣上分忧。”房相说话的时候,敛了和悦的笑意,整个人显得肃穆而凝重。
席间所有人在房大人的带领下豪迈地仰脖喝了满杯。我也一仰脖,把酒倒在嘴里,憋了片刻,然后假意端起茶碗饮茶,将大口的酒全部吐进了茶水里。
这是现代酒场上耍赖的惯用伎俩,张扬亲自秘传给我的,以防我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当场现出原形。本来这个是作擦嘴状吐在餐巾上更佳,可古代没有摆餐巾,只好因地制宜了。没办法,谁叫我一杯就倒呢?我怎么能错过了探听案情的绝佳机会?
“诸位大概也知道,白马寺是皇室参禅进修,领悟佛法的地方。可是现在,当今圣上刚登了大宝,竟出了这种事,如不能速速查明,实在是压在圣上心中的一块石头。”房相缓缓地说道。
我觉得有些诧异。想想在碗子山认识的那位木公子,也就是太宗皇帝的霸气为人,就觉得白马寺的案子绝不至于成为压在他心中的什么大石,哪怕这白马寺的案子多么蹊跷多么匪夷所思。除非,这其中另有隐情。
听案件督查组总指挥官房玄龄大人娓娓道来,我终于渐渐地搞明白了这白马寺事件的来龙去脉。
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解厄之日,白马寺大兴法事,为民祈福,是每年的传统,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其实下元节祭拜下元水官,本来是道教的法事,但是唐代风气开放,再加上岁月变迁,下元节已经深入人心,成了民间的传统祭祀节日,所以各大寺庙在这一天也会办法会祈福祉。白马寺是当地最古老,地位最高的寺庙,白马寺的法事就做得格外庄严肃穆。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久负盛名。因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建设的第一座寺院,所以许多代的帝王,凡信奉佛教的,都来参拜过。普通寺庙做法事,就是由人民群众自行前来许愿进香,再由得道高僧给念念经,超度一下。但白马寺不一样,白马寺这一天是闭院了的,不接待外人来访。
当天进入白马寺参与祭祀法会的,只有白马寺的俗家弟子和当地知名的品行端正、信仰佛教的居士,共有一百二十人。简单地说,这一百二十人都是经过了“政审”的,只有经过白马寺认可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这一天的活动。
白马寺的悬案,就发生在这一天的祭祀大典之中。
十月十五,白马寺清早就迎来了一百二十位虔诚的居士。住持了尘大师身披御赐云锦吉祥宝莲纹妆花缎袈裟,将斋戒沐浴三日的众位居士引至大雄宝殿。
了尘大师及白马寺四大长老了悟、了觉、了真、了常登上法坛,寺内僧众及俗家居士于法坛两侧合掌肃立,献供使者与护坛义工跪立恭迎。一时钟鼓齐鸣,法螺合奏,场面神圣肃穆。
由于在场的没有普通人,全部都是佛家修行弟子,所以法会的流程也就跟一般法事不太一样,反而有些像做正常的早课。殿内众人先是诵戒定真香赞,然后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诵经完毕,居士一一上香,然后就进入了拜忏流程。
事情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这一天,白马寺的住持法力似乎格外高涨,在他的宣经引导下,殿内众人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共诵药师灌定真言,很快就成功地入定。本来,是主持诵一段经,就会敲法磬三声,九声之后,诵经结束。众人依例闭目听着主持诵经,知觉中有朵朵莲花飞升上天,心灵受到涤荡,充满了法喜。
法磬敲过六响,恍惚中住持的诵经似乎结束了。然后,众人听得法磬缓缓地、清脆地响完了最后三响。当他们睁开双眼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庄严的大雄宝殿,刚上的香都没有燃掉多少,香烟弥漫在鼻端,供品端放于供桌,漏刻(就是钟表啦,钟表)还显示着同样的时辰,可是,殿内除了一百二十名俗家居士,白马寺从主持长老到普通僧众,居然在这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都没有剩下!
这是当天在白马寺参加法会的俗家弟子细述的当天情形。如果是一个人这样说倒还罢了,最可怕的是,这一百二十个人睁开眼之后,面面相觑,目瞪口呆。他们所有的人证明的情形,都是完全一样的。
这场凭空的消失,可见是绝不会有假了!
我也听得目瞪口呆。这样的事情,怎么说都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除非这世上,真的有鬼神!
其实目瞪口呆的人根本不止我一个。虽然大家接到的秘信中都简单地写了白马寺案的大致情况,但细听完案情,在场所有的人都还是感觉相当不可思议。
似乎是,完全截断了我们之前的所有猜测。本来,还以为是案情说得太简单了,其中有些漏洞没有说出来。现在看,好像没有什么可填补的漏洞似的?
就是数百名僧众,在敲了九下法磬的时间里,“嗖”的一下消失到毛都没有剩下。这真的是神鬼莫测的事情,以至于只能怀疑是那一百二十个人说好了一起骗人。
这又怎么可能呢……一百二十人,来自各行各业,彼此都没什么瓜葛,有的互相根本都不认识,说好了一起骗人,能图个啥?
“诸位,案情也说完了,目前掌握的也就是这么多。”房玄龄大人不疾不徐地说道,“圣上希望你们能够尽快侦破此案。现在只想听听诸位的看法,你们是打算分工协作,一起探案,还是打算独立查办,各自为战?”
***下面是作者菌的抽风时间***
作者菌:拜托,你已经穿越了,不是原来的身体了,ok?难道还是一杯就倒吗?
叶流萤:啊?对啊!我忘了!这是个很严肃的科学问题,下次一定找个人一起试一试。
作者菌:请问你想和谁一起试一试呢?
叶流萤:幽夜吧。
作者菌:为什么?
叶流萤:不为什么,就是幽夜吧。
(幽夜公子:这是发好人卡的节奏么,我已哭晕在小黑屋里……)
作者菌:我就纳了闷了,谁说喝酒一定要找个人一起的!自己难道试不了吗?唉,这群人,怎么没有一个不缺心眼儿的呢?愁死我了。
No。54 白马寺(4)
十大侦探中官位最高的密州刺史白千帆沉吟一下,率先说道:“卑职查断案件之时,常有许多怪癖的习惯,举止不雅,昼夜颠倒,协作恐令诸位同僚耻笑,也难免令人生厌。所以,卑职请求独自查办。”
丝毫不出意料的,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单打独斗。在现代也是一样的,虽然侦办案件的时候大家都是分工协作,但办案能力强的人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在一个人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
这些人虽然都以断案著称,却不折不扣的是朝廷的官吏,个个都是玲珑剔透的。我想对于他们来说,打着官腔互相吹捧小心翼翼地相处,比集中精力查办案件费劲无聊多了。我们是县令身份,地位卑微,根本用不着我们表态,前面的诸位大人早已经断然将协办的提案给否了。
没有表态的除了我们,还有若婵娟。
房玄龄大人似乎对大家的选择早就心中有数。他只是波澜不惊地一笑,说道:“既然如此,今夜宴罢,就请诸位早些回驿馆休息。白马寺现在已由洛州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准入内。本官即刻会差人将各种通行文牒送到各位的驿馆,各位可自行安排时间,随意进入白马寺查探。给诸位一个月的时间,将本案查清。一个月后,本官会将查案情况如实奏明圣上,论功行赏。”
这话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