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超品-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至今日,城外大部分的土地都姓“范”了,军户们实在活不下去,就悄悄的带着家人逃走。
正军日益减少,现在不足原来的三成。
余下的士兵们家中所剩的土地也不会太多,他们迫不得已天天到地主家为他们打长工以维持生计。
果然不出百户所料,大部分的士兵都在给范家做工呢!
“各位,将手中的活计都停下来,段千户有令,命令你们即刻回军营去!”。百户当场宣读了命令。
士兵们正在整理沟渠准备灌溉呢,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范五爷也在田家监督他们做事,他此时却不高兴了:“王百户,大家都认识,你可不能拆我的台啊,让这些士兵修整水渠我可是花了钱的,你一过来就要将他们带走,这样不好吧!”。
范五爷仗着自己和段副千户有交情,他根本不将百户放在眼里。
士兵们为自己做工,他付工钱,即便是苗千户在的时候也是怎么做的,怎么能随便更改规矩?
只是这次范五爷却想错了,一向对他恭敬有加的王百户却没有给他面子。非但如此,他还想借范五爷的影响力招募两千青壮。
“我们副千户说了,这次李凌可能会来军营里视察,若是让他拿到了错处,我们一个也别想跑掉,大家都要死!”。王百户的态度非常强硬:“这件事情你必须要办好,否则你那点事儿若是被抖出来的话,不但你要死,就是你们全家也要受到牵连!”。
这是真正的紧要关头!
范五爷的身上的冷汗立即冒出来了,若是他以前所做的事情被揭发出来,大明朝就没有范家的立足之地了!
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帮助段福招募民壮。
范家向佃户们承诺,这次去军营只待几天而已,事成之后每人每天按照十文钱的工钱结帐,绝对不会拖欠。
有钱能使鬼推磨,范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两天之内居然真的往军营里送了两千余民青壮。
段福很高兴,虽然这些都没有经过训练,上不得战场,但是凑一下数量还是可以的,只少现在的兰州卫士兵数目和帐册上一样。
万事俱备,只等着李凌过来检查了!
同知钱明突然死去,府衙的事情全部都压到了李凌的头上,将他忙的团团转,待他将衙门的事务处理好的时候却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
“是时候该处理一下兰州的军务了!”。李凌自言自语道。
对于一个边疆重镇来说,抵御外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若是因为军备松弛而让敌人有了可乘之机,麻烦可就大了。
李凌所带领的四千骑兵并没有和原来的步兵在一起安营,而是选择在兰州城西的一片开阔地上修建军营。
李凌要去步兵营视察,为了以防万一小八请求多带一些士兵过去,他答应了。
两千骑兵一起到步兵营不是为了显威风,李凌另有其他的安排。
虽然段福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李凌过来的时候他心中依然很忐忑。
李凌端坐在马上,身后却是数千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士,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可怕的杀气。
“段千户,本官暂代兰州卫指挥使一职,一直公务繁忙,没有到步兵营里看过,还望赎罪啊!”。李凌谦虚的说道。
他打眼向军营中望去,里面尘土飞扬,喊杀声连天,仿佛真的在训练士兵一般。
“李大人请进,我这家让人拿出花名册让您核对!”。段福居然主动要求核对士兵人数,这与李凌想像中的情景大相径庭,他还以为对方一定遮遮掩掩,不肯就范呢!
大家进入了营地,许多士兵正在操练,他们一个个表现的有模有样,似乎真的是卫所当中的士兵!
“大人请,我这就通知三十名百户进帐参见!”。段福胸有成竹的说道,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当能将李凌糊弄过去。
先是有小兵将高达半米的花名册搬到了李凌面前的桌子上,紧接着三十余名百户依次进了营帐。
段福站在李凌的下首,他偷偷的和王百户相互望了一眼,两人开始轻松起来,只要李凌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核对名字自然不会出现问题。
李凌随意翻了翻花名册,册子的纸张已经很旧了,很显然册子是很早以前就造好的,但是上面的内容竟然没有做过任何的改动,他翻了好几本都没有发现新的笔迹。
难道这么多年兵员竟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吗?
李凌冷笑了一声,将帐册放到了一边。
“段福,今天本官到这里不是看你这些烂帐的,不知道士兵们操练的如何了?可否全部上得了战场?”
“没问题,没问题,为了保护城中的百姓,我的士兵随时准备着慷慨赴死!”。
李凌不在纠缠兵员的事情,段福乐得心花怒放,危机解除,他有些飘飘然。
下面的几十名百户面面相觑,他们当中大多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乡里乡亲的为了方便管理段福才给他们一个百户的头衔,他们也只当是一个乐子,哪里真正懂得打仗?
“真是太好了,我就说嘛,堂堂兰州府岂能没有血性汉子?”。李凌抬头向小八吩咐道:“你让马强带五百名骑兵过来,我们演练一下对付鞑靼骑兵,告诉他们要真刀真枪的干,尽量发挥出真实的效果,只要不打死人就好!”。
底下下的农夫们听说李凌要他们和骑兵一起操练,他们吓的全身发抖,刚刚迎接李大人的时候这些人可是看到了骑兵的阵容,士兵们身上都带着杀气呢!
若是一不小心让这些人将老乡们的脑袋砍了,农夫们找谁说里去?
“段大人,我们不干了,你只说让我们过来装模做样的训练几天,可没说让我们和军人厮杀啊,为了那点钱将性命丢在这里就不值了!”。
“用区区几文钱就想收买我们的性命?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了?一匹马还不只这个价钱!”。
“我们不干了,回去,回去!”
农夫们彻底的爆发了,他们甚至将身上的盔甲也脱掉!
营帐里彻底乱套,三十人当中竟然有二十多个露出了本来的衣衫,他们就是一群庄稼汉!
段福和王百户两人相互看了一眼,这下可完了,千算万算两人都没有想到李凌居然会来这一手。
若是落到他的手里,一条条的罪名算下来,只怕是砍头的罪过。
段福一横心,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李凌做掉算了,大不了自己扔了副千户这个职务到城外当山贼去!
他心中被恶念所蒙蔽,打算于鱼死网破,和李凌拼命!
小八见段福一脸的黑气,他就知道形势不妙,他转身站在了李凌的身前:“我劝你们还是放手吧,大昌钱庄遍布天下,即便不用朝廷的力量,你们也是跑不掉的!”。
农夫们虽然不名所以,但是是段福却听范家的人提起过大昌钱庄。
的确,若是动了李凌,他们要还想待在大明朝就只有去穷乡僻壤了。
段福迟疑了。
外面传来一阵马嘶的声音。
骑兵们遵照李凌先前的指示冲进了军营,他们近在咫尺。
段福脸色一白,瘫倒在地上。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欢迎大家前来支持。鞠躬拜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拔出萝卜带出泥
段福刚刚想解决了李凌趁乱逃出去,却发现骑兵已经冲进了军营,他手下的士兵吓的急忙趴在地上,士兵的表现连刚刚被招募过来的农夫都不如。
“大少爷,属下已带两千骑兵进了营地,所有的士兵都已经被控制住,该如何处置这些人还请大少爷定夺!”。马强和几十名骁勇的士兵进了营帐,将段福等人彻底控制了起来。
马强这样做全部都是依照李凌的命令而行,李凌早就看出段福居心叵测,他断然不会如此轻易的让李凌查清花名册当中的猫腻。
他们一早就商定李凌进去一盏茶的功夫马强就将外面的士兵控制下来,以极快的速度拿下段福和他的同党。
即便是段福的嘴再硬,士兵们也不见得个个都对他忠诚,只有有一个人愿意提及军营中的弊端,李凌就能顺藤摸瓜,找出段福以前所做过的歹事。
事实证明李凌完全是多虑了,想找段福的罪证并不是特别困难。
就在他被李凌的人控制之后。百户们坐不住了,他们争相暴出了段福的丑事,希望李凌大发慈悲之心,饶了自己,毕竟百户们都是从犯。
“大人,我知道段福吃空饷的事情,这些年来朝廷一直都是实发三千士兵的饷银,段福和苗千户合谋,将这些银两全部都私吞了!”。
“李大人,段福和兰州城的范五爷密谋抢夺卫所的土地,苗千户和段副千户两人非但不制止范五爷侵吞土地的行为,反而暗中收取他的好处!”。
“段福这群人就是人/渣啊,他们连军中的盔甲等战略物资都敢倒卖,一定要从言处理啊!”。
百户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将段福的罪行都公布了出来,这家伙真是可恶,随意出卖卫所的土地也就算了,他居然连军中的盔甲也敢盗卖,
士兵们不穿盔甲上战场和送死有何区别?
“大人,我冤枉啊,我真的冤枉,我也是没有办法啊,这都是苗大人的主意,我不敢不服从命令,这才和他同流合污,还请李大人明察啊!”。
此时段福只的慌了,古代又没有军事法庭,若夫和处理他还不是李凌说了算?
倘若他要杀自己以正军纪,段福怎么逃的掉?在危急罐头他急中生智,将所有的过失全部都推到了前任千户苗大人的身上。
“真是卑/鄙!”。营帐中的所有的百户都开始鄙/视这家伙,段福就是苗千户的军师,千户所做的坏事全部都是他出的主意。
“就算所有事情都是苗千户的错又如何?他现在已经死了,这些罪/孽都要由你来偿还!”。李凌高喝一声说道:“左右,给我将段福和王百户拉出去砍了!”。
王百户平时和段福走的很近,若说他不清楚段福的为人,所有人都不会相信的,一定是他们两个狼狈为奸一起做了坏事!
“你不能杀我,你一个文官,凭什么杀我?”。文武不相互统属,杀人这么大的事情李凌居然一言而决了?
段福有些不相信,他更不甘心就这样死去!
“文官,你别忘了本官还领了一个四品的武职,享有专征之权,兰州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我有权利先铲除你这个蛀虫!”。
李凌摆了摆手,命人将段福和王百户带了出去。
“大人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
人头落地的时候段福才知道后悔,只是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
副千户是步兵营中最大的官,李凌说杀就杀了,在营帐当中的几位百户战战兢兢的站在那里聆听李凌的训示,完全没有了刚来的时候那种桀骜不驯的架势。
李凌杀了段福,但也不想放过这些百户:“从今天开始你们这些人就不再是百户了,和其他士兵一样做个普通的士兵混编入骑兵营,我们兰州卫不要步兵!”。
李凌打算吞并了这些步兵,只要将这些人混编入骑兵队伍,他们就再也无法生事。
磨练一翻以后全部都是好士兵。
将军营中的事情处理妥当,李凌决定缉拿范五,为免夜长梦多,李凌决定亲自带人过去。
“李大人,不可啊,不可!”。一个百户越众而出来到李凌的身边阻止道。
范五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范家原本不是本地人,几年前范五爷只身来到兰州,他开赌坊办ji院,从一个无名之辈迅速的发展成了兰州府的首富。
就连前任知府冯大人都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说有西北军中的高官为他撑腰。甚至有朝廷大员做他的后台。
历届知府和千户都拿他没办法!
“大人,你要三思啊!范家绝对不是那么容易搬倒的,我们一定要谨慎啊!”。百户再次提醒道,李凌大好前程,他以为对方会倍加珍惜的。
“我管他身后有何后台,今天犯到我的手里,就是神仙也难救他!”。李凌毫不犹豫的回绝了百户的提议。
范五爷家大业大,在兰州城置下的宅院自然也非同小可,虽然不如江南李宅那般别致,但是占地面积丝毫不逊色于李家。
最近范五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情,大同本家居然狮子大开口问他要三十万两银子用来接济本家的生意。
说是暂借,周转一下就马上将银两还过来,但是本家掌权人的品行他还不知道?只要进了自己口袋的银子就没有出来过。
三十万两可是他大半的积蓄,若是就这么拱手让人还不心疼死啊!
况且这些银子的用途他已经想好了,在兰州城内在开一间青楼。
西北民风彪悍,男子对女人的需求也比较强烈,军营里的军汉发了饷银哪个不到青楼里乐和一下?
仔细想想,还是让银子放在自己怀里继续生银子的好,至于主家那里,山高皇帝远,他们管不到自己。
“老爷,大事不好了,新知府李大人带着士兵打上门来了,看样子他们是想过来抄家啊,您还是出去应付一下吧!”。范五正案子思考该怎么和本家交代的时候,管家匆忙走了进来,告诉他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新任知府要找我?他找我何事?”。范五身后有一连串的后台,他根本就没有将李凌放在心上。
这位新任的李大人怎么来的,还要怎么回去!
“李大人!你可别不识好歹,我可不是普通的商人任你随意欺凌,我本家可是大同府的范家,家兄经常为朝廷筹集粮草,也算有点功劳,他和代王殿下关系不错,你要再胡闹,我一定让家兄在代王的面前高你一状,到时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范五冷冷的说道。
这种计策他已经有过好几次了,百试百灵,只要祭出代王这个法宝,无论做何事没有不成功的。
范五期待着李凌小心翼翼的向自己陪罪的样子,到时候要狠狠的教训他一番。
“真是笑话,代王有如何?即便是他亲自过来我也怎么说。我俩相互之间并不统属,他凭什么约束我?”。李凌凑进了范五说道:“段千户都将你的事情说了,你还是乖乖的束手就擒吧!”。
范五的脸色立即变得苍白了,他不知道段福知道多少自己的事情,又告诉李凌一些多少内情。
“将范家所有的人去全部都集中起来,但有反抗的一律格杀!”。
小八带人将范家的人看管起来,而李凌则带着人在整个院子里乱翻着。
范家的确是大富之家,不大功夫就搜出了几十万两的银子。
“带走,全部带走!”。李凌大声呼喊着,这些都是不义之财,自然要全部没收。
“大人,有情况!”。士兵们大声叫喊起来。
士兵们在范五书房的隐秘处发现了几封特许的信件,它们居然是用蒙古语写的。
找了几个精通蒙古语的当地士兵看过才知道,原来这个范五和蒙古人也有交易。
其中一翻信件上还写着他与段福合谋害死了冯知府,他们故意将指挥所的位置告诉了蒙古人,这才使冯大人被蒙古人包围,最后死在战场上。
这些事情同知钱明也有份参加,也是主谋之一,而且在事后得到的利益最大。
事情的起因居然是冯知府对双方进行的交易有所察觉。他们不得已才杀人灭口,想要永远保住这个秘密!
“将信件和钱财带走,范家的人全部都处决了吧!”。李凌恶狠狠的说道。
范五将一些军备物资私自贩卖到蒙古去,这已经犯了大忌讳,李凌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冯知府终于要下葬了,兰州城几乎所有的人都过来给这位仁厚的好官送行。
李凌也来了,他悄悄的走到距离坟头很远的地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段福和范五已经被我所杀,两人的帮凶我已经做了处理,你在天之灵就安息吧!”。李凌默默的祈祷道。
他对着冯大人的坟墓鞠了一躬。默默离开了。
在他身后不远处,冯蘅眼泪婆娑,她父亲真的是被人所害,害他的人竟然全部是父亲昔日的属下。
她恨钱同知这些人,他们死了活该。
李凌揭开了父亲战死的真相又帮助自己报了大仇,他应该怎么报恩呢?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抓权
钱同知、范五等人合谋害死了冯知府,就连看似无辜的苗千户都参与了向蒙古人走私战略物资的事情,李凌突然感觉到兰州这个地方太危险了,所有的人似乎都带着一张面具,他根本就分不清面具下面的那张脸是美是丑。
人心险恶,李凌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他将兰州府内所有的衙差全部都换掉。
只要对方愿意,他可以在兰州城内给这些差役周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要不待在李凌的面前就行。
捕快清一色的是从李家军中找出来的小伙子,而马强却做了捕头,他重新又做回原来的职业。
将身边的人清理一遍之后李凌才觉得安慰一点,他才开始着手处理政事。
在钱同知这些人家中搜出了大量的赃款,即便是看上去很老实的苗千户家里都有十几万两的存银,更并说是有兰州首富之称的范五。
从范家搜出了不下五十万两的白银,他们家的田产更是多达几千亩。
“将这些田产尽快的核实一下,将他们全部都分配给军户们,补充他们手中流失的土地,若有剩余,就将他们补充到军田当中就是!”。李凌向小八吩咐道。
有了这些田产,不但军人的生活可以过的富足一些,军户们也可以安心生产,不必为衣食物忧虑了!
李凌让小八转告先前兰州卫的士兵,若是他们有以前战友的消息,就让他们告诉逃亡的士兵,只要他们愿意回来,李凌一定既往不究,该发给他们的粮饷和土地都不会少。
“放心吧,只要能够将他们找回来,我一定会尽力的!”士兵们都不容易,若不是没有办法,谁也不会拖家带口的离开家乡。小八也希望士兵们重新回来。
况且这些私逃的士兵若是没有路引,想要离开家乡百里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明朝实行保甲制,就算他们逃脱了,只要在一个地方固定待上一段时间,当地的保长、里长甚至是官府都会来过问的。
即便他们隐藏的好,没有暴露逃兵的身份,可是没有路引而私自逃离家乡也是要治罪的。
若是有返乡的机会,士兵们不会置之不理的。
前任知府冯大人终于下葬了,以李凌为首。兰州城几乎所有的乡绅们都来参加葬礼了。
别的不提,只知府大人死在和蒙古人的战场上一项他就值得人们的尊重。
知府大人葬礼办的隆重,这可害苦了冯夫人母子两个。
这么大的场面不花银子哪行啊,冯夫人一咬牙,就像流水一样将银子花了出去。
亲朋好友所给的奠仪很快就花了出去。
知府大人顺利安葬以后,冯夫人母女两个也安心了。她们在兰州府举目无亲,抬头无故,冯夫人一咬牙,决定回冯大人的老家,虽然她们在那里也没有亲人,但总算是落叶归根吧!
“母亲,我们不走可以吗?父亲的坟墓在兰州,我们为什么不在这里陪着他呢!”。冯蘅有些不解的问道。
她随父亲在这里居住多年,突然间要离开兰州她还真舍不得,更重要的是只要她们一离开,想见李凌就没那么容易,她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誓言呢!
“蘅儿,知女莫若母,你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你可要想清楚,李大人虽好,可他已经有了两房妻子,你还愿意跟着他吗,你愿意做她的小妾吗?女儿啊,你可要想清楚,莫说你爹爹已经不再了,就算是他现在还活着,你也配不起李大人,门不当,户不对啊!”。冯夫人叹息了一声,既然女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还不如现在彻底了断,长痛不如断痛。
冯大人已经下葬,她们母女两个再没有理由待在客栈不走,更何况店家当初说的清楚,这家客栈以后是要改装成钱庄的。
冯夫人不想再影响到别人做生意。
回到家乡以后没了其他人的帮衬,也许日子过的更清苦一些,但是聚居在内地至少没有战乱,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
冯夫人决定无视女儿的请求。
“冯夫人如何说的这般丧气话?莫非一句门不当户不对就要棒打鸳鸯,让你女儿孤单一生吗?为什么不让她试一下?咱家最看不得这种凄苦的场面了!”
母女两人正在收拾大厅时商议的事情被掌柜听到了,他站出来打报不平,为什么冯家的女儿不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咱。。。。。。咱家?您是。。。。。。”。冯家母女大吃了一惊。
虽然已经基本明确了掌柜的身份,但是他们依然很小心的求证道。
“咱家东厂档头,负责侦察兰州附近的消息,同时负责和李凌合作在兰州开办新的大昌钱庄,我虽然官职不大,却是李大人的合伙人,你们放心,若是有我的支持,你们就不用害怕门不当户不对了!”。掌柜用一种柔和的声音说道。
他虽然是太监,但是却向往花好月圆的大团圆结局,看不得苦情戏。
“你们还是留下来吧,想在悦来客栈住多久就多久!”。
冯夫人意动了,若是能给女儿找一个理想的丈夫,她又能在此地长久的陪着夫君,吃多少苦头都认了。
没有过几天就传出了前人冯大人的女儿冯蘅拜了悦来客栈掌柜做干/爹的消息。
大家正纳闷他一个小客栈的掌柜为什么能当此殊荣的时候,又一条消息传了出来:悦来客栈改组成了大昌钱庄分部,凡是要办理银钱相关业务的都可以来此办理。
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十分开心,以后他们在也不用担心兵荒马乱的银子放在哪里都不安全。
大昌钱庄收了银子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自己只要将银票藏在一个稳妥的地方就万事无忧。
从中得益最大的还要数往来于西北和内陆的各种商人,他们再也不用带着笨重的银子来西北购物。
只要拿着钱庄的银票就可到处通行,比朝廷发现的交子好用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有人不承认。
钱庄门前每天都排门了客人,他们大都都是男人,再加上钱庄的伙计们全部都是男子,冯氏两女在那里住着很不方便。
杨颖毕竟是女子,她心如细发,最先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向李凌提醒道:“不若我们将他们母女接进府中吧,免得时间长了再闹出风言风语。这样对大家都不是很好!”。
为了不让她们两个推辞,李凌亲自道了大昌钱庄。
“冯蘅是个好姑娘,你要好好对她啊!”。钱庄掌柜尖声细气的说道。
他已经彻底查过,冯大人不像钱同知一样外忠内奸,在职期间确实一心为民,两袖清风,没有为妻子和女儿留下多少钱财,冯家的子嗣值得自己帮助。
李凌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他和冯蘅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这老太监就操上心了,况且他拿冯蘅只当妹妹看待,照顾她只是出于对乃父的尊重而已。
“李大人,我们母女两个和您无亲无故,住在府上只怕于理不合吧?况且我们娘俩也不会做杂物,平白住在府上怎么好不意思?”。
李凌过来相请的冯氏反而推让起来,将冯蘅急的直跺脚。
冯氏叹息了一声,心说女儿啊,就算你着急进住进李府也不用表现的这么明显吧,女儿家的矜/持还是要有的,况且你的孝期还没过呢!
“若是伯母不嫌弃的话可以帮我管管家中的下人,杨颖和李言玉两女毕竟年幼,我恐怕他们不能服重,而冯姑娘也可以帮我理一理家中的账目,毕竟我公务繁忙,又要时刻提放着鞑靼兵过老偷袭兰州城,根本不能兼顾家中的事情!”。
冯夫人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凌的这个理由说的过去。
现在李家的下人可不是李凌自己买的,而是朝廷派过来的,它们以前的主母就是冯氏,她管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冯氏做了李府的管家,她将李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家中的规矩还沿用以前订好的,现在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
冯家母女的到来还帮助李凌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知府府第上的丫鬟家丁居然没有一个人懂得烧菜的,丫鬟们做出的饭菜淡的要命。李凌几人根本就吃不习惯。
他们已经忍了很久。
李凌想再招收一个厨子的时候却被冯蘅给拦住了:“让我来试试看吧,以前父母的饭菜都是我做的,想还可以下咽。”
简单的几道菜却让李凌嗅到了大厨的味道,冯蘅的手艺让他们每人多吃了一碗饭!
“何止是可以下咽啊,简直是人家美味,你的做菜的功夫简直比的上京中的大厨!”。李凌由衷赞赏道。
冯蘅在李家又多了一项职责,给几人做饭。
虽然很辛苦,但是她看到李凌狼吞虎咽的样子却很开心。
衙门中的事物渐渐的多了起来,李凌忙的不可开交,偶尔他也会在大昌钱庄门前驻足一会儿,看着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也很高兴。
一个异常熟悉的身影进入了李凌的眼中,很熟悉,但是他又想不起来此人到底是谁。
毕竟他认识的人太多了!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请支持作者,支持正版,作者很需要这份微薄的收入!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冤家路窄
李凌想不到的是他所见到的熟悉背影竟然是自己的书童李三。
当日他将玲珑的丫鬟英莲和厨房的使唤丫头胖丫带离画舫的时候就想着离开应天府。
没有办法,李家的势力太大,以他逃奴的身份根本就无法在本地生存下去。
不出三日,衙门里的差役就会开始寻找自己,若不赶快逃命,他和麻袋里的美女玲珑只能做一对苦命鸳鸯了。
天亮的时候,李三匆匆出了城门,向西走了二十多里到了荒郊的时候他才敢将麻袋打开,当他看见麻袋中装着的居然是胖丫的时候,哭的心思都有了。
自己辛辛苦苦筹谋了一场,非但没有得到自己心目中的美女,反而搬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