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老师在此-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钚ⅲ∧忝撬奈欢际侵悄敝浚退悴惶杆饺饲楦校衷谝灿Ω锰柑甘裁词牵何娜怂磊伞⑽浣勒桨桑俊
“纪灵将军!徐荣将军!你们二位与我相交不深,我本没有理由要求你们去救荀彧,但是我现在只说明一件事情!荀文若从来都是戍守后方,供运粮草、为你们这些将军能够打胜仗做着充分的准备!
我们与袁绍的大战一触即发,现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误,都会导致我军的失败!而一旦失败的话,你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居安思危而已!”
所有人都疑虑重重的从这里走了,不知道心中在盘算着什么,后来的毛玠、满宠、甚至是典韦等人他都劝说了。。。李煜说再也不管曹操的事情,可真的会是这样吗?他能真的不管吗?
再怎么说荀彧与他也是君子之交,再怎么说他的生死也会关系到曹操将来的发展,再怎么说他的生死直接或间接的都会影响到李煜的切身利益,而利益就是仁义!仁义本就是利益!
曹操的案头摆满了各路重臣、大将的劝谏书简,无一例外都是在为荀彧求情,而在此之前没有人敢冒着触怒自己的风险为荀彧求情,曹操想到了李煜,只有他才有这份影响力,而现在这份影响力让曹操有些心寒,有些复杂!(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死脑筋
即使李煜与曹操决裂,他的影响力犹在,很多事情他都能插上手脚,而这种行为让曹操觉得自己的统治出现了问题,所以他的“疑心病”又发作了;
无数的帝王都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一点李煜比谁都清楚,所以他是最不想荀或死的那个人,荀或的死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即将于袁绍的大战,也会为将来曹操拿他们开刀埋下伏笔!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刘邦当初是怎么对付张良、韩信等人的,他们在最初“创业”的时候那是何等的关系?还没有功成名就就要发生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让人心中发寒:
而且这件事情也与李煜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李煜抢了荀或很多“戏份。”让他在曹操麾下的地位并不是那么显赫,也不是那么重要,再加上他与曹操在政治上的分歧很严重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如果荀或的作用还与从前一样那么重要,以曹操的性格即使是与荀或有很大的分歧也会隐忍下去,一直等到他不需要荀或的时候再下手!
许昌大牢当中,李煜拜托好友满宠、满伯宁将来带来,一向公事公办的满宠这一次都徇私了,可见这件事情对大家的影响都很大,要知道这家伙一向是谁的面子都不给的,以至于曹洪现在还记恨他:
十几天的时间当中荀或已经不再如同翩翩君子一般与一般的囚徒无异,他这个身有异香的“香君”也臭的不像样子了,李煜示意满宠打开大牢门,进去:
满宠看了一眼李煜李煜点了点头,他不在忧虑,打开牢门放李煜进去,自己则是走到大牢外守备;
“真没想到!来看我的竟然是你!李怀德!。”荀或有些心灰意冷,他有今日也怪不得别人要怪就怪他自己,他的性格太直白了,也太过理想化了!
李煜也没有厌恶这里的脏乱,在荀或面前端正的做下了:“今日我来,不是来救你的!不知道你听没听说,我因为你的事情,与他已经决裂了!我现在只是赋闲在家的平民百姓我找你来只是与你聊一聊,怕你闷得慌!”
荀或并未吃惊,想来来探视他的族人都已经告诉他这些了,荀或起身拜了一拜:“是我连累了你啊!谢了!世态炎凉啊!肯为人出头的太少了!”
看来他也听说了无人为他求情的事儿,就连郭嘉这个他的少时好友也没有,或许他还没有抓住机会,或许他的顾虑太多了吧,荀或是这样想的:
“这些都不重要!文若兄!你跟说说你的理想吗?。”李煜眨了眨眼睛,有些漫不经心似的问道:
荀或沉吟片刻:“我一直以为曹丞相是个英雄我辅佐他就希望他有一天能够辅佐天子,匡扶汉室!我也希望汉家天子能够光明正大的以德服人,以威立人�
李煜沉吟了一阵子,抬起头来:“这就是你心中的想法?真是可笑的要死!儒家的询问博大精深但有些东西确实挺害人的!你这是断章取义!害人害己!”
“胡说!。”荀或猛地站了起来:“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忠乃忠君是也!身为臣子自然要忠君!匡扶汉室!是我等本分!这有扬帆启航☆星夜无伤什么错吗?曹操身为汉家子民不也应该忠君吗?”…;
李煜同样站起身来,用手指着荀或:“那都是屁!儒家的学问就是这样教你的吗?孟子、公孙丑之下篇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大汉王朝吧!从桓帝到灵帝,再到现在的这这个还有什么君可言?”
“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之!身为大汉臣子不行教化之道,不传播忠君爱民的思想,反而放纵他人诋毁王道、动摇国本,这岂不是在成人之恶?这是小人行径!”
“荒谬!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君子之道在于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李煜怒声道,他今天一定要与荀或分出个高下,要用他的思想击败他,不然即使救了他今后他也还会是老样子,不如不救!
荀或大怒:“你说的有所为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看大汉江山现在的样子吧?就是你们这些酸文腐儒造成的局面!灵帝在位的时候,你也是朝中官吏,为什么那个时候你不敢以死纳谏?那个时候的忠君就不是忠君了吗?说啊?荀或!我今天要让你心服口服!”
“哼!孟子离娄上,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没有了伦理纲常,没有了社会秩序!有成什么国家?曹操这样做形同谋逆!。”荀或不甘示弱:
“你忘了!为人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现在的天子你从哪一点、上可以看出来他能力挽狂澜?他凭什么去打败河北的袁绍,西川的刘备、刘璋,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配谈仁!只有强者才是仁者!而现在曹孟德就是强者!”
“够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荀或大声说道,声音传出了很远、很远:
“放屁!子曰:朝代的更替是一计自然的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而且任何人也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李煜词穷,只好说出这么一句话;
;“子曰,?谁说的?哪个子?”:
“老子!就是我!我说的怎么样?。”李煜口不择言:
“你…流氓!文化流氓!李怀德!就算你救我我也不会念你的好,我也不会改变我自己的初衷!我没有错,所以我不该!。”荀或道:“天、地、君、亲、师,是儒家不可颠灭的伦理纲常,所谓君臣有别,长幼有序!曹孟德所做的是我不敢荀同的!”
“死脑筋!死脑筋啊!。”李煜靠在大牢的墙壁上喃喃道:“你真的就这么固执?不能做出任何退让?大汉王朝就真的这么值得你留恋?平心而论,就算现在曹孟德将手中的权力交给天子了,你认为他能真正的恢复汉室的江山吗?”
“如果将权利教了出去,你认为我们这些人有几个能够活下去?荀文若!醒醒吧?太理想化了你!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曹孟德不动手,说不定某个人就会宰了小皇帝!这不是你想要看到的吧?
曹孟德再不济他这辈子也不会逾居大位的,如果你还想这个名存实亡的大汉江山能够稍微长久的在存留一段时间,如果你还想让那位小皇帝在多活上几十年,如果你真正的有忠君报国的想法,不要再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了!”
荀或沉默了良久,没有说话:ps:感谢玉十指兄台的打赏支持,感谢天天下雨耀天星兄台的推荐票支持,求票子,求订阅啊!
稍后还有一章加更,为本书的舵主司马雪兄台贺喜! 。)
第三百零一章 最彻底的理想主义者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这就是荀彧最后说的话,代表着他真的已经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了;
李煜起身,打掉身上的灰尘,有些自嘲的一笑:“看来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是多余的了!男人应该为自己的理想灌注毕生的心血?荀彧,再见了!”
理念上的不同,思想上的出轨,文化上的冲突,荀彧与陈宫是何其的相似,与曹操反目的过程何其的相似?然而,他们所追求的结果又是不同的,陈宫所追求的是‘仁’,他认为曹操一错再错是为不仁,是滥杀无辜;
而荀彧所追求的是‘义’、‘大义’,不是对于哥们儿弟兄的义,而是国家大义,君臣大义!
陈宫被杀了,那荀彧呢?
。。。。。。。。
。。。。。。。。
出了大牢,李煜便回了家,不在过问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了回转的余地,一个为了梦想的人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命,而他的梦想、理想恰恰是曹操所厌恶的;
李煜探监荀彧这件事情不出一时三刻就被曹操所得知,是满伯宁告诉的,不告诉也不行,因为李煜探监不准阻拦这个命令也是曹操自己下发的,从这个命令上可以看出,曹操并不是希望荀彧死;
荀彧与李煜在监牢当中的辩论曹操也知道了。他不只是应该怎么去做决定,迷惘了,从荀彧的行事上,荀彧并没有背叛自己的意思,也没做过对不起他的事情,这是对他的忠,举荐郭嘉、荀攸等人这是对他的恩;
他们的矛盾来自于思想上的不同步,荀彧总是在思想上出轨;若杀了他,是可以一劳永逸,从此不再担心他会背叛自己。可是自己心中难安啊!可要是不杀,将来荀彧若是将理想化为现实,又当如何去面对?
曹操决定见荀彧一面再做决断,于是荀彧被曹操从大牢中放了出来,在丞相府的书房当中与曹操相见面;
“哈哈哈!文若!这些日子让你受苦了!”,曹操非常有特点的笑声,配合问候的语言,仿佛很真诚的在说这某件事情;
荀彧低着头。闷哼一声也不说话,曹操看着荀彧:“抬起头来!”,荀彧抬头,两人对视很久,曹操轻声问道:“我真的错了吗?只不过是士兵认错了谁射的弓箭,大呼皇帝陛下万岁。你变在一旁唉声叹气?难道我对你的信任、重新还不够吗?为什么?”
“你的心乱了!丞相!”,荀彧皱着眉:“这不像你!说话都前言不搭后语了?看来最近发生的事情不少啊!”
曹操有些怅然:“是啊!父亲去世,怀德辞仕,并州战局节节败退,已经快退回上党郡了!都是大事儿啊!现在你也跟着闹腾!我能不上火吗?”
“这好办啊!”。荀彧笑了,笑的很灿烂:“那就杀了!把我杀了!你就可以少很多烦恼!再把袁绍杀了你就可以鼎立中原,再把天子杀了。。。”
“够了!文若!我叫你来不是说气话的!你这样只会激怒我!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曹操怒道;
“怀德说的对,你变了!”,荀彧小声的像是叹气:“只谈利益。不谈感情吗?”,自古君王多无情,这代表着曹操已经开始向君主转变了,而荀彧对曹操的希望是一个能够中兴大汉的臣子;
“这有什么关系吗?”,曹操反问;…;
“这没有关系吗?”,荀彧又问;
“那好啊!我就和你谈谈利益,谈一谈俗人应该谈的东西!”,曹操咧嘴一笑:“首先谈一谈假若说我让位于天子。我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他!先不说他会不会杀我!就说说这个天下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我,在袁术称帝的时候,这个天下又会有多少人称王称帝呢?你想过没有?现在袁绍雄踞四州之地,河北尽归他属!兵甲上百万,俨然已经具备称霸天下的资本,就连我有这么多人尽心辅佐,我都不敢言胜!倘若我现在将权力交给天子,今后会怎么样你想过没有?”
荀彧沉吟半刻:“再怎么说袁绍也会臣服于天子,就算是裂土封王又怎么样?至少大汉王朝的正统会得到延续!可是你干了什么?扼杀了贵妃肚子当中的孩子,你这是想要汉皇宗亲绝种!”
“哈哈哈!真是可笑的想法!”,曹操不想与荀彧谈论什么人类延续的问题,他要将话题引向外部局势为自己赢得话语的主动权:“袁绍裂土封王之后呢?不要忘了,人的心理就像是上古凶兽饕餮,永远也不到满足!你满足了袁绍,那其他人呢?
江东的孙策那是少年英豪啊!可比楚霸王!荆襄的刘表,人家同样是汉族宗亲,也是高祖皇帝的种,你怎么满足他?益州的刘璋、刘备,同样的道理,禅位于他们当中的一个?这就是你的想法?”
“我承认这些年你干得不错,收拢黄巾,占据兖州,迎天子,灭袁术,伐徐州,但是!这是臣子应该干的不是吗?你现在野心膨胀到了极点,你已经有了不轨之心!你现在已经成为了丞相位极人臣,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了,那你将来势必会称王,称王过后呢?”,荀彧问道;
曹操很严肃的将脸凑到荀彧的面前十分严肃的说道:“你放心,我这辈子也不会成为皇帝!我甚至可以立誓?”
“哈哈哈哈!”,荀彧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充满了讽刺与悲凉:“你的誓言?算了吧!我一心求死,别无他求!”
曹操靠在榻上思考了良久,问道:“真的就不能留下来帮我?为什么?陈宫这样,你也这样?”
荀彧不答话,只是神情坚定的看着曹操,看的曹操心中寒冷;
“罢了!罢了!罢了!荀彧!杀了一个陈宫我已经心中不安,我不想再杀你了!你走吧!回到家中安静的生活下去吧!”,曹操艰难的捂着头,吐出这句话后,大吼一声,显然是头风犯了,疼不可耐;
荀彧没有说话,也没有感谢曹操,猛然跑了几步撞在柱子上,磕的头破血流,曹操心中激动,脑中更疼了,栽倒了过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零二章 奶爸们
“丕儿!你在干什么?说过多少次了!上课的时候不准溜号、走神!去!给我围着院子跑!直到我满意为止!”,严肃的呵斥声在丞相府对面的院子当中想起,那里是李煜的家;
如今他的大门不再与丞相府对门而开,大门早就被李煜封上,从另一边开起了大门,除了曹操的几个孩子经常会攀墙而来上学,李煜与他的妻子与曹操更是形同陌路;
已经三年时间过去了,除了去年李煜的老母曹氏病逝曹操来过一次,他也一直没有登过李煜家的大门,好像这里已经被遗忘了一样;
三年的时间曹操势力除了休养生息,就是休养生息,曹操已经将李煜原来的主动挑起大战的建议忘了一干二净,或许他是有意为之,那场被认为是一触即发的旷世决战也没有如同预料般一触即发,反而是拖拖拉拉的打了三年的局部战争;
整个并州成为了争锋的焦点,你争我夺的拉锯着,双方谁都不想让步,总计投入的兵力多大二十余万,然而曹军是胜少败多,如今只能依靠着上党郡的坚城进行防守;
袁绍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壮大与发展,兵力直达百万,粮草贮存更是不计其数,已然具备了逐鹿中原的资本,而曹操毫无进取,除了恢复治下的民生之外毫无建树;
益州的刘备在进入蜀川的时候姿态放得极低。并且主动要求去益州南部抵挡蛮人攻伐,刘璋拿不准主意,于是派张松去试探刘备到底是何意,结果张松对刘备是“一见忠心”,回来之后就对刘璋说,那是一个仁德的好人;
好人刘备进入益州之后,四处结交士族,并且收下了兵败逃到这里来的张绣为手下,张绣与赵云本就是同门师兄弟,他们还有一个大师兄名叫张任。这家伙是益州现在掌管兵马的人,就凭这关系,再加上刘备的手段,张任决定跟随了刘备;
好人刘备在众人的支持下成功的将刘璋逼下了位置,到了这个时候,好人刘备觉得这成果来的太突然了,谦虚的不接纳,表示一定要为益州人民做点实事儿。他的确也做到了,将蛮人揍得跪地降服,办完这件事后,刘备在益州真正的得到了人心,然后名正言顺的接下了益州这块土地;
江东的孙策也没有闲着,整个江东六郡尽归他手。成功的驱除山越,他现在也是厉兵秣马,图谋天下,纵观天下没有动作的可能只有荆州的刘表吧,就连西凉的马腾、韩遂还与汉中张鲁做过几场呢!
说了这么多废话。最主要的还是李煜,李煜闲来无事,他又闲不住,自己组办了一个学堂,教书育人本来就是他的拿手好戏,可能是曹操授意的。来到李煜学堂上学的人都是他的族亲还有心腹手下的子嗣、亲戚,李煜也没管这些,只要自己高兴就好;
创办学堂,李煜还找来了两个帮手,一个是他的义兄吕布,这厮武艺高强,赋闲在家不也是闲着?不如让他收几个弟子传授武艺,也免得埋没下去。另一个就是荀彧;
当日他一头撞在丞相府的书房当中,命大没死,却吓坏了曹操,荀彧用这件事情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曹操也就不再在这件事上纠缠,放过了他;
小小的学堂开设了三门课程,一为武艺,二为兵法韬略,三为内政,吕布、李煜、荀彧三个导师;
曹丕已经步入了少年时代,十六岁了,李煜对他也是更为严苛,刚刚他因为曹彰这个李煜的假子在身后捅了他一下,回头看了一眼,被李煜抓个正着,因此呵斥他;
第三百零三章 吹牛
袁绍能有今日这种大好的局面,犹如泰山压顶一般的攻打曹cāo,少不得一个人的帮助,那就是田丰,早在灭了公孙瓒之后,袁绍就有意与曹cāo一决生死,他不是一个可以忍耐的人;
他麾下的郭图因为与曹cāo有私仇,暗中联合许攸、审配等人共同上书规劝袁绍,说灭了公孙瓒之后我军兵锋正盛云云的,总之将他们的未来描述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再加上曹cāo在并州的战事,袁绍心动不已,甚至一度已经开始召集军马了;
这个时候田丰因为一些事情从青州赶了回来,当面与郭图等人辩驳,他说其实现在开打利于曹cāo而不利于袁绍,又说现在我们只要休养个三五年灭了曹cāo就如泰山压顶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可这些都打动不了袁绍,最后田丰也赞成了出兵,不过却是局部战争,打并州,让其他三州之地得到休养生息,然后等时间一到撤空并州的兵力,来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直接攻打曹cāo的老巢!
田丰也学聪明了,没有急头歪脸、口不择言的去劝袁绍,因为那样只会起到反效果,他这次引经据典,将袁绍比作当年的刘邦,把他夸的跟花似的,袁绍是个情绪化特别严重的人,因此一高兴,就按照田丰的计谋来了!
以田丰的想法最好是五年之后再出兵,只是三年袁绍就忍不住了,郭图等人总是在怂恿他,这还有好?田丰知道劝止不易,也就不再阻挠,尽心竭力的帮助袁绍谋划了这么一出!
以李煜所预料的兵力相比,李煜还是小家子气了,袁绍这次将青州、并州、幽州全部放空,将所有的兵马都聚在了冀州,足有六十多万人,李煜所说六十万人左右也差不多,但是!袁绍还从北方异族借兵十余万!他现在保守的兵力就是八十万!
八十万呐!难怪袁绍刚从邺城出征而来,就开始吹牛:我的大军就是将马鞭都扔到黄河当中,黄河都要断流!吹牛也是要有底气的!这八十万个人,就算是八十万个馒头也够曹cāo啃上十几年了!
可笑的是曹cāo情报不准确被袁绍虚晃了一枪,在并州囤积了二十万军马,而在正面战场上只有十五万人,亏他还野心勃勃的想要一战定乾坤!
许昌之中,李煜看着吕布、荀彧,来回踱步:“文若兄!大哥!你们要帮我一次!就当帮我的忙!行吗?”
望着期许的李煜,二人都受过他的恩惠,怎会说半个不字?吕布重披吞兽铠,重上赤兔马,重拾方天画戟,荀彧没有什么特别只是隆重的换上了一身汉朝廷的官府,束了头发,佩了宝剑;
这里还有一个人很重要,曹丕他现在假传的是他父亲的旨意,按照李煜的交代行事!他现在已经十五六岁了,已经知道利害关系了!这样做无疑会影响他以后的继承权问题,然而,他还是义无返顾的去做了;
曹丕心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我开始会奔跑的时候,我就在全力的奔跑,不敢回头,不敢停下,因为我怕看到你失望的眼角!”
“有没有想要参军打仗的?站出来!。”许昌的监牢当中,李煜轻声问道,声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传出去了很远;
很多人都沉默着,不肯表达,忽然有人哑着嗓子:“我去!只要能活着!”…;
“参军者,杀敌军一人者!免死罪!杀十人者!免去家人罪行!建功立业即在今日!想来吗?回答我?。”李煜还是风轻云淡的在说;
无数囚犯抓着栅栏疯狂的吼道:“我!算我一个!。”“我去!。”“我!”。。。疯狂了!所有人在得到生的希望的时刻全部疯狂了!许昌的大牢囚禁了太多的人!看着这些疯狂的人,李煜笑了笑:“放人!”
李煜组成了这么一支不到三千人的囚犯队伍,每人配备五日的干粮,另外从许昌调动了五千战马,兵甲、武器、弓弩一应俱全!所用的时间仅仅是几个时辰!这少不得四方之人鼎力相助;
负责守备许昌的满伯宁很是狐疑的看着曹丕,看的曹丕心中发虚,低下头来,但是满宠并为反对,甚至是放纵,谁会反叛,他也不相信李煜反叛,况且李煜与他谈话,让他深知曹cāo现在的处境,只不过李煜是把这个私自调动军马的罪名揽过去而已;
皇宫,李煜带人来了!毫不讲理的先杀了几个侍卫,提着带血的剑来了;
刘协惊惧不已,这个男人在他看来比曹cāo更残忍、更狡诈!让他打心眼里害怕!颤抖的指着李煜:“你想要杀死朕吗?”
李煜笑了笑,弓下腰:“怎么会呢?我的皇帝陛下!我现在请您看一出好戏!您不是一直对袁绍充满了期许吗?我这次是安排您跟他会面啊!让您看一看那位神武的大将军!哈哈哈!起驾!进军白马城!”
。。。。。。。。。
。。。。。。。。。
“袁绍竟然有八十万军马?还不算上并州跟我们对峙的二十万人马?。”曹cāo脑袋几乎当机了,他已经得知了袁绍大军的数目,惊声问道;
“的确有八十万人,诈称百万!不过。。。并州那里的袁军只怕早就撤走了,我们与他们对峙的二十万军马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将并州夺下来!。”郭嘉有些苦涩:“袁绍玩了一手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啊!”
“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曹cāo挥着袖子大吼,他到现在也不相信,袁绍竟然隐忍了三年不发,一出手便是石破天惊,直接将他逼在了悬崖边上!
“丞相!现在多说无益!袁绍已经屯兵黎阳,大军以颜良为先锋直接兵出白马城,意图打下落脚点!白马城现在是东郡太守刘延亲自镇守,但是本部军马不过三千,颜良的军马是他的十倍!想想如何应对吧!一旦袁绍在兖州有了落脚之地,那就难办了!。”贾诩规劝到;
“哈哈哈!。”曹cāo突然笑了,笑过之后:“袁绍势大啊!兵多将广,我军别说是士兵,就是各路将军听了心中也会打颤吧?更何谈士气啊!”
“不如这样。。。。”郭嘉附耳在曹cāo旁边耳语了一阵,曹cāo点了点头:“传我命令!让所有人都来帅张,我有话要说!”
曹cāo这次出征,害怕许都有变,决定来一出釜底抽薪之计,将刘协手下的文武大臣全部带来了,怕的就是他们动摇了自己的根本,此刻帅帐之中,文武分立,济济一堂;
“袁绍举大军八十余万伐我!你们怎么看?是战?是降?假使是战,我们是急战还是缓战?假使是降,我们是求降还乞降?。”一开口,曹cāo就说出实情,好不惧怕士气下降,因为他有的是办法提高士气;…;
“在下主降!袁绍兵锋正劲,声势浩大,天下已无人可与其争锋!我们最多也就割地求和。。。。”车技将军董承站了出来,小声说道,还未说完就被曹仁怒斥:“软骨头!别人害怕,老子不怕!在下主战!”
与董承是一个派系的保皇党,无论是太尉杨彪还是其他人都主降,就连自己阵营当中的很多将军也有惧怕之一,曹cāo面色阴沉,走到兵器架前,上边有两把宝剑,倚天,以及问天,那把青虹已经被他送给马超了;
抚摩了一下问天剑,曹cāo想起了李煜,若是他在就会为自己谋划好一切,这些人也会被他骂的屁都不敢放,可惜啊!他现在。。。曹cāo心情复杂的握住问天长剑,在帅帐中走了一圈,所有人都闭嘴了,他才开口;
像是在叙述往事,曹cāo有些怀念:“袁绍老兄!我们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呵呵!在二十岁的时候我还是相当崇拜袁绍老兄的!为何呢?因为他祖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我的祖父却只是一个宦官,我自愧弗如,颇受他的取笑!
三十岁的时候,我们同朝为官,我外表尊敬他,内心其实早已经看不上他了!为何呢?因为就是他将董卓引到了京城,造成了天下大乱,而我早就告诉过他这样做只能引狼入室!自取其祸!
四十岁左右!我们各霸一方,此时此刻我已经是藐视他了!为何呢?因为他身为人主,却心胸狭隘、器识浅薄、外宽内忌、刚愎多疑!身为统帅有谋而无断,色厉而胆薄,兵多却指挥不一,将骄而政令不明!
身为人父,却放任几个儿子拥兵自立争夺世子大位,用亲不用贤,可见我这位老兄无论是身为人主为统帅还是为人父,都是外表光鲜,内里平庸!今日,我且直言!早在诸侯讨董的时候,怀德就已经预料到我与袁绍之间必有一战!
而为了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