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老师在此-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仁了,夏侯惇好学、专师,虽身在军旅,也会亲自迎接老师来讲学,夏侯惇14岁时,从师学习。有人污辱他的老师,被他杀死,由此以勇气闻名于乡里;
由于自己读书不多,是以他对那些文人很尊敬,李煜长了一副好皮囊,一看就是风度翩翩的饱学之士;
“咳咳咳!谯郡李煜、李怀德拜见曹公!”,李煜施施然行了一礼,曹操何许人也?虽然很多人骂他,可在历史之中他算是最重英才的一代明君,寒门士子心中的“明君!”
殊不知刘备也号称不拘一格的用人,那却是假的,比如说赵云、人们崇拜的孤单长枪、史上最完美的武将,由于在身份上出身不好,并未真正受到刘备的重用,在刘备死去后诸葛亮掌权时,他才得到表现的机会;
知微见深,这也是李煜无法选择投靠刘备的原因之一;
“李坏的?”,好吧!让我们原谅这个好奇宝宝似的曹仁,看着夏侯惇与许褚对他怒目而视,他只好讪讪的闭嘴不言;
被许褚扶下马车后,李煜一眼就看出哪位是曹操了,他那精光四射的小眼睛、唏嘘的胡茬、短小的身材已经将他深深的出卖,总体来说还不错,气势十足、与李煜想象的差不多;
李煜再环首观察着四周的人,曹操左手边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应该是夏侯惇,右手旁偏瘦的应该是夏侯渊,那个稳重的人应该是李典!那个稍显儒气的应该是曹仁,那个矮而敦实的是乐进?另外那个是曹洪吧!李煜暗自猜测!
“天气寒冷,先生身体抱恙,快快扶先生进去!”,曹操连忙扶着李煜向里面走,不愧是一代枭雄,拉拢人的手段可谓是驾轻就熟,
一路来到曹操所设的“聚义厅”,宾主相对而坐、相互介绍一番后,话匣子就打开了;
查户口的也来了!
不过李煜却先开口了:“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搞得天下民不聊生,家父早亡,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在黄巾之乱中侥幸生存下来,带着老母亲在谯郡的许家庄教书过日子,本以为可以安生的过日子,谁知道现在比黄巾之乱是更加乱!我算看出来了,在乱世之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当然我不是强者,只有依附强者啦!”…;
“哈哈哈!先生妙言!”曹操笑道,就在前些日子他杀了吕伯奢一家,曾对陈公台说过:乱世当中!只有强者才配谈仁义,弱者只有被抛弃,李煜之言虽与他有所不同,意思上却也相近,让他颇有好感!
“乱世之中!群雄并起,那个有能力的不想出头?先生来投,吾欢喜不已!”,曹操说话很有特点,无论什么时候把话说得都是抑扬顿挫,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不知先生拜谁为师过,又可以胜任何职?”曹操很感兴趣的问。
关于这个李煜早有准备:“未曾拜师,山野村夫一名,识得些文,认识一些字,管账还是可以的,当然也可以出些馊主意!”,他不想把自己吹得太高,那样死的会很快;
“切!”,夏侯惇嗤笑一声:“大哥我看他就是来捣乱的,赶出去得了,他一个黄口稚子能有什么本事!”,夏侯惇感觉自己被耍了,他心中饱学诗书的大文豪转眼间变成了乡野村夫,让他心中很是生气,在看到曹仁似笑非笑的表情更是火不打一处来,当即讥讽;
“哈哈哈!”,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等人一起大笑,只有曹操却是未笑,他总感觉眼前这人不简单,一个被那些许家军士如此尊重的人,怎么可能是乡野村夫!其必有不凡之处。
拦下旁边的许褚,李煜笑眯眯地问:“不知这位将军是何许人也?”
“我!夏侯惇,夏侯元让,怎么滴,有什么事吗?”
“匹夫一个!”,李煜瞬间由笑脸转为怒脸,以后迟早要与这些曹氏亲贵一起出兵打仗,绝不能在一开始就被他瞧不起,不然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你怎知道我们有才学,要是你今天的一句话将我气走,安知这不是曹公的损失,古人尚知道,千金买马骨,就算我没有大才,你也不能这样说,曹将军大业刚刚起步,总要招些人吧,收下我,不就是给那些真正有大才的寒门子弟看吗?笨蛋!你险些坏了曹公大事!”
“啊!汝敢骂吾!”,“铿!”夏侯惇拔刀暴起想要伤人,他性格暴烈受不得刺激;
“嗯?夏侯惇汝敢辱我老师!”许褚怒极,古人三尊:“君、父、师!”,侮辱许褚的老师也等同于侮辱他,是以他怒吼一声、拔刀而起:“速给我老师赔礼!不然吾饶不得你!”
“混账!速给先生赔礼!”曹操自小就是曹氏与夏侯氏这些一起长大的人的大哥,夏侯惇看出他真的生气了,也不敢怠慢,当即拜倒:“一时激愤,望先生恕罪!”
花花轿子众人抬,李煜也是老油条了,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呵呵一笑扶起夏侯惇:“元让将军勇武,可为万人之将!”
“哦?先生居然懂得识人?”,曹操大感兴趣,他自己就认为夏侯惇可以成为统兵万人的将军,却不能更进一步,这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汉朝有许多会识人的人;
譬如说“月旦评”的许诏,他看了曹操一眼就说: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而他的话也应验了,曹操果然非池中之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呵呵!不敢说懂,稍些知许!”,他对这个还是很有自信的,最起码他看过历史知道三国当中每一个人的才华、能力什么的;李煜表现的越是谦虚,曹操越是觉得他深藏不漏;…;
“那先生看我这几位兄弟将来可有何成就?”,这是考较啊!
“先说我的!先说我的!”曹仁迫不及待的问,在这些兄弟当中曹仁年纪相比小了些去,事而从小颇受照顾,在老家时曹操几乎是把他一手带大的,他也对这个天资聪颖、善于学习的小弟很待见;
咳嗽两声,李煜紧了紧嗓子,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曹仁的问题,反而从“将”开始讲:“根据将领的才能、品德和个性,把将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我认为大致分为如下5种:三类型说‘上将’,能够得天道、得地利、得人心,且用兵坚定而有气势,是常胜将军,嗯!老板就有这种潜质!”
拍马屁也是门学问,不过老曹确实有这种潜质;
“‘中将’,不知天道、不知地利,但得人心,有气势,是胜多而败少的将领,几位将军就是这样的类型”;
“‘下将’,无坚定主张,性自多疑,‘居则恐惧,发则犹豫’,动辄败北”。
“还有儒将,有武将,有大将。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大将者,深明天地、兼资文武者也。这种划分,不仅根据将领的能力,而且也参考了他们的个性”。
第八章 拍马屁一定要拍的不同凡响!
“哎呀!先生!你急死我了!”听李煜没直接评价与他,他有些着急;
“嗯!说的好!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曹操大赞,顺便赏了曹仁一个白眼,相比于这些人曹操听得更深一些,他在李煜的评价票上又打了一个懂军事的标签,在此之前还有,长得帅、为人谦逊却不乏勇气,不卑不亢、没有一般的豪门士子的盛气凌人,也没有寒门士子的畏缩;
“诺!”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恭敬地说。
没有理会曹仁,李煜自顾说道:“五类型说,将领被分为5种类型:儒将、勇将、敢将、巧将、艺将;就是说,儒将足智多谋,老板就是这样的人;勇将能征善战,夏侯元让、夏侯妙才两位将军就是这样的人;敢将胆略过人,乐文谦、曹子廉两位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巧将长于制造,李典将军就是这样的人,艺将身兼数技,曹子孝将军就是这样的人。”
说到这,几个人脸上都挂着笑意,有人夸奖你你还不高兴吗?
李煜一看,嗯,效果不错,果然只要一剽窃,定然效果非凡,其实我会个屁啊!都是以前看书备课了解的,当然是看千年以后的书知道的:“六类型说,把将领分成6种类型,并具体分析了各类将领的才能与性格:十夫之将,能够明察是非,发现祸端,为众人所信服,百夫之将,勤劳负责,说话谨慎周密;千夫之将,耿直而有计谋,勇敢善战;”
“万夫之将,外貌威风凛凛,工作热心,体察、关心部属;十万人之将,招贤纳士,严肃谨慎,待人诚恳,讲究信用,宽大待人,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天下之将,仁爱,讲信用,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以四海为家,其中老板可为天下之将,曹仁将军有十万人之将的潜质,剩下的将军可为万人之将”。
曹仁当即大喜:“真的,先生!”,“安静!笨蛋!”曹操拍着他的头盔:“只是有这种潜质,不代表你是!”,其实他自己心里早就乐翻了,一来着,李怀德的看法太精辟了,还会为人,连说好话也是这么别具一格,大才!绝对的大才,二来,自己手上这几个人要是真有那样的潜质!何愁天下不平!
李煜继续:“八类型说,将领分成两类八种:‘其大者,一曰天将,二曰地将,三曰人将,四曰神将;其小者,一曰威将,二曰强将,三曰猛将,四曰良将’”。
“这是从从军事才能、品德和性格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天将,能审时度势,判断吉凶;能运筹帷幄,进退得当;能神机妙算,灵活用兵,以迷惑敌人,战胜敌人;对于战争的胜负有先见之明,行动有度,静居有方,能安定军心,老板有这样的潜质”。
说到这里,曹操已经是惊叹不已了。
“地将,善于打仗布阵,善察地形;能灵活指挥部队,使其进退自如;善于使部队起死回生,也能使部队安然静处,‘动而决胜’”。
“人将,廉洁、节制、无不良嗜好;讲究礼仪,忠于君主,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善于招贤纳士,果敢决断,仁义有度;对士兵宽宏大度,奖惩严明;能明辨是非,使军心稳定;能根据士兵的特点区别对待;在军事指挥上能够待机而动,将计就计,能充分利用有利形势果断进攻”。…;
“神将,能灵活运用天时地利等条件,能选用优秀人才,3种将领(天将、地将、人将)的品性兼而有之,这种人少之又少,可能韩信就是此种人吧!”。
“威将,以自身之威,是敌人闻风丧胆,所过之处,所向无敌。”
“强将,行军打仗时能借助天时地利,能使用各类人才,能使各类官兵‘闻敌而即行,心无疑虑’;能依法治军,使敌人闻风丧胆,战之能胜。曹仁将军有此潜质。”
“猛将,指挥自如,行动变化多端,作战出敌不意,即使单枪匹马,亦能‘使敌失惧而远遁。’夏侯惇、夏侯渊两位将军有此潜质。”
“良将,‘以威为表,以猛为里;以强居中,兼三将而有之。’曹洪将军、乐将军有此潜质。”
顿了一下李煜又说:“九类型说,根据将领的才能、品德、个性等,把将领分成9种类型,即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猛将、大将。”
“各类将领的特征如下:仁将,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感化、教导士兵,以礼节规范士兵的行为,关心、体贴、爱护部下;”
“义将,遇事不敷衍躲避,不让私利动摇自己的决心,以战死为荣,不忍辱偷生”;
“礼将,地位高而不骄矜,得胜而不居功自傲,有才能但对部属谦和,性格刚强但能忍辱负重”;
“智将,善用计谋,变化莫测,随机应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战局危急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信将,行赏公正及时,处罚不分贵贱;”
“步将,身体强健,勇气压倒千人,善于固守阵地,擅长用剑戟撕杀;”
“骑将,善骑善射,进攻时做先锋,撤退时当后卫;”
“猛将,气概横贯全军,蔑视强敌,不屑于打小仗,面临大敌则勇气倍增;”
“大将,见到人才喜出望外,虚心采纳别人意见,性格宽厚而又刚毅,勇猛而又足智多谋。”
这都是某人在网上看到的,然后心安理得的搬出来。
“妙哉!妙哉!”曹操抚掌大叹:“先生大才!”,夏侯兄弟,曹氏兄弟、李典、乐进看李凯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惊叹,同时心里也在感叹,好在自己没有得罪他,有此才者,将来的成就···!
“咳咳!”李煜干咳两声:“索性都讲了吧!除了将领的类型论,还有将领的素质论!”
“嗯!这个我倒是知道些!”,曹操:“早在战国时期孙子就有言,《孙子兵法?计篇》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作为将领必须具备多谋善断、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坚定、明法审令五项标准,后人称之为“五德。当然,这并不能概括孙武对将领素质的要求。”
“他在《九变》篇中还写道:‘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这是从将领性格方面考虑的,补充了‘五德’的不足。”
“‘勇’是美德,但‘必死’、鲁莽就可能被敌诱杀;‘爱人’是美德,但过分爱民则会因掩护民众而导致烦劳;‘廉’是美德,但过分廉洁自爱亦会因受不起敌人的侮辱,而失去理智。至于贪生怕死,一触即发的将领,自然是不堪大任的。这样,孙武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将领应当具备的素质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是这样吧!怀德!”,曹操笑着说;
“啊,是!”,这个我可不知道,李煜在心里补了一句,不过为了老板的高兴也只能这样说了。
“此外还有,战国时的孙膑对‘五德论’加以改变的‘知道五德论’,他将领素质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标准。他认为,将领必须‘知道’,即必须掌握指导战争全局的规律,具有驾驭战争全局的才能和本领。”
“为此,将领要有丰富的知识--‘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要有很高的政治威望--‘内得其民心’;还要洞悉敌情--‘外知敌之情’,精通战术--‘阵则知八阵之经’,灵活指挥--‘见胜而战,弗见而诤’。他还进一步提出为将者必须具备‘义、仁、德、信、智等‘五德’,并分析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义者’,兵之首’;‘仁者,兵之腹’;‘德者,兵之手’;‘信者,兵之足’;‘智者,兵之尾’”。
还别说,曹操虽说在小的时候,与袁绍、袁术这些个纨绔混在一起,花天酒地的,但自从黄巾之乱后,他就开始熟读兵书,所掌握的知识也不一般。
“老板学识渊博!”,李煜这个马屁精当即赞叹。
“当然!自孙子兵法开始世人就对将领的素质争论不休!”李煜:“如‘五材十过’论,《六韬》提出,‘将有五材十过’,即将领必须具备5种品质,避免10种缺点。“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将领应具备的素质。”
“还有就是‘十五律论’,《将宛》一书是专门论述将领的!咳咳咳!”,差一点说漏了!李煜心中暗想,刚想说这是诸葛武侯著的,这会诸葛武侯还是个小娃娃呢!
“《将宛》?我怎么未听说过”,曹操奇道,“啊!这是我小的时候捡到的一本书,可惜连年战乱已经丢了!”,李煜连忙解释,我靠!真险!
“其书上对将领的素质作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提出了‘十五律’的观点。第一,‘将有五善四欲’。‘五善’指:“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指:‘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第二,‘将有五强八恶’。‘五强’指:‘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八恶’指:‘谋不能料是非,理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
“第三,‘将有八弊’,‘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馋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觉,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第四,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十五律’作为将领治军和用兵时必须具备的素质:虑:明察敌情,诘:检查守备,勇:敌众不挠,廉:见利思义,平:赏罚公平,忍:忍受耻辱,宽:能容众人,信:信守诺言,敬:尊敬贤能,明:不听谗言,谨:不违礼法,仁:善待士卒,忠:以身殉国,分:知止知足,谋:知己知彼,深谋远虑。”
“精辟!精辟!”曹操大赞,“这等兵书居然丢了!真是可惜!太可惜了!”,“是啊!”李煜也装着幽幽一叹:“那时许多字我都不认识呢!就不见了!好多内容我都没看完!”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一个时辰了!“尔等也听到先生的高论了吧!以后都给我记住!对先生尊敬点!尤其是你,元让,知道了没有!”曹操指着几个人说。
“是!大兄,将军!”几人齐答道,“惭愧,惭愧,纸上谈兵而已!”李煜连忙谦虚起来。
看来他的马屁没白拍啊!夏侯惇此时已经对自己刚才的鲁莽而感到后悔了,他再次向李煜道歉:“先生学识渊博!刚才吾鲁莽了!还望先生有时间不吝赐教!”
这回他是心甘情愿的道歉,李煜当即回了一礼:“元让将军客气了!一点浅薄之见,不过是看书学来的!不足论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九章 考较还未结束
“先生为何不评价许褚?”,好吧!又是曹仁曹子孝这个好奇的家伙,而李煜也正想对曹操建议将许家军放在身边当护卫呢!毕竟训练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这个;
“嗨!我这个学生啊!人忠义没话说,勇武有力曾倒拉九牛吓跑贼军,可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然,其天资驽钝,不适合领兵打仗、不懂韬略,是以我认为他适合做曹公的护卫!”,李煜笑道;
“吼!——”众人一片惊叹!倒拉九牛那是何等的力量?就是夏侯兄弟绑在一块也许才能做到吧!
“还有外面的许氏子弟,都是用来护卫的,这也是我训练他们的初衷!曹公将来必非凡人,现在也要考虑一下自身的安全了,这么多英才人物可都依仗着您呢?”
“这···”,曹操犹豫了一下,就高兴地接受了!他也知道壮志未酬身先死是多么憋屈的一件事;
“还望曹公给这只部队赐名!”李煜不失时机的说道;
既然决定让许褚做护卫了,许褚在李煜的眼神暗示下,雄赳赳气昂昂的扶刀立于曹操身后,这让老曹很高兴啊!今日之喜太多了!他笑得脸都出褶子了;
“我观这只部队气势昂扬、如熊如虎!就叫——虎卫军吧!”,果然与历史一样,虎卫军出现了;“方才听说这支军队是怀德先生训练出来的?”
“非也!我只是强调他们的训练重点、保证他们的纪律严谨,实乃许褚监督训练的!”,李煜摇头,曹操都决定将虎卫军放在身边了,再听他豪言壮语的说:是我练出来的!那就危险了!
众所周知的一个人训练出来的军队会很依赖、信任那个人,而虎卫军又是专门用来守护重要人物的,而被护卫的这个人还不是这支军队训练出来的人,这如何能让人放心?
为了安抚曹老大的疑心病,他只好昧着良心说瞎话了;
············分割线
曹操眼珠一转,抚着短须叹道:“刚刚我在讨论,要举义起兵,入京勤王,袁绍、袁本初已经发出邀请,各地的刺史将军哪家没有个几万人马,我们就几千士兵就算去了也占不了一席之位啊!”
“是啊!我们目前共招了五千三百六十人,加上许家军也不过是多出五百人,而且都是新兵,会盟在即,就这些人,也捞不着多大功劳!”夏侯渊抱怨着。
“呵呵呵!”,李煜一笑,你曹操心里一转就是一个主意的主,这点事你还不知道,你自己不是早有主意了吗,这是明知顾问啊!看来考校还未结束啊!这是想试探我呢
“先生为何发笑?”,曹操装的还挺像。“呵呵呵,将军你屈身事贼,刺贼不成逃出洛阳时,当朝皇帝难道没给你秘密诏书吗?”,李凯笑着说眼睛一眨一眨的。
“大哥你有召书啊,那还愁什么?”夏侯惇高兴的说:“还装出一副忧愁像?”“呵哈哈哈!先生大才!”曹操大笑。
“大兄你真有啊?”曹仁说道。“将军说有,他就有!”,李煜。“有,有个屁,先生的意思是矫召!”,曹操笑曰。“假的啊!”,夏侯惇几人不禁愕然。
“假的!有时候比真的!更管用!各地的刺史将军兵马相加至少也要有四五十万,比董卓多出一倍,粮草军马更是无数,将军这几千人马就是去了也没什么大用,将军自然也没有话语权,不过,他们缺的就是名分、大义!只有曹公!有机会!有时间!从汉帝那里得到诏书,也更能让人相信,到时曹公就是皇帝的代表,自然也能占据一席之地!”李煜。…;
“不错,先生的话很对,而且我还给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想我屈身事贼有一段时间了,西凉军的驻扎情况,我都摸得一清二楚,呵呵!”曹操得意地说。这时的曹操看起来还是一心想匡扶汉室的忠臣呢!可惜别人与你想的可不一样!李煜暗想。
“先生大才,我愿拜先生为军师,不知可否?”曹操问道。靠,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李煜还是清楚地,要是总跟曹操相伴,迟早会出事,当然不行。
“将军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更擅长的是算数,管理账房、就可以了!”李煜说道,无他他以前就是教数学的,虽然他对历史、地理这种科目更感兴趣。
“哦?先生还精于算学!”,曹操惊讶地说,要知道当时算数还是很麻烦的,不少人因为麻烦不愿学:“那我可要考考先生!”;
妈的!还要考?李煜暗骂,嘴上还得笑着,谁叫人家是自己以后的老板了!“当然!曹公请”,靠!玩算数,我一后世来的学过加减乘除的现代人,玩算数还玩不过你一个连阿拉伯数字都不懂的古人!
踱了几步,曹操忽然看到了墙上的书画,露出一个玩味的表情,“那么怀德先生听好了……我曹家欲购有名书画若干,然,查市价得山水挂画为两贯,书帖挂画为三贯,不巧此时家中财物不能周转,仅能出钱五百贯……”
“五百贯还叫不能周转?想我饿的时候,一文钱两个面饼都买不起,!”李煜撇撇嘴,待看到曹操的不善眼神时,尴尬地摆手让他继续说下去。
“……我父亲喜爱书帖,我喜爱山水,然我乃其子,不与父争,父亲所得之物比我多一倍,问,我得山水挂画几何,我父得几何,家中费钱又是几何……”
哟!李煜眼睛一亮,有些诧异地看着曹操,心中嘀咕道,“一下子就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了?不愧是曹操,牛……”李煜的眼神实在让曹操感觉不爽,咳嗽一声问道,“先生可得结论?”
看着曹操脸上的笑意,李煜顿时有种被看不起的感觉,略略一沉吟,低声说道,“你父亲得书帖挂画一百二十四幅,你得六十二幅,余钱四贯……”看了一眼曹操,嘿嘿一笑,“这四贯你可以赏给我……”
“……”曹操此刻的表情极其精彩,看了李煜良久,一声不吭走向书桌,提起笔就开始在纸上演算。
就连夏侯惇、夏侯渊两兄弟,曹仁、曹洪两兄弟与李典、乐进也凑了过去,他们也彻底被折服了,许褚在曹操身后暗想,至于吗?俺们家许仪那小崽子都玩得倍儿转!老师早就教过了!
天气比较寒冷,李煜也凑到火盆前烤火,他这是伤风感冒,一时半会的还好不起来,头现在就有些沉了,只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强打着精神,应付曹操的考校;
不过曹操不愧是智力八十以上的牛人,虽然费时,但是最后还是算了结果,与李煜所说,分毫不差。孰高孰下,一看便知。
曹操看着的眼神也由刚开始像看良才一样的目光,转为像看美女一样了,心中也在大呼,真是走狗屎运了,大才绝对是大才,嗯!还要确认一下,其实他这是好胜心在作祟:“既然这样,现请也先生出一题,先生看如何……”
李煜一看刚才,心想这个来头不小,可是以后的大老板,要是和他闹翻了,那岂不是没饭吃了?想了想,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盘肉,犹豫着说道,“这样吧,恩,我今天吃了二斤肉,明天也是这样,后天也是这样,问这个月三十天我一共要吃了多少肉……”
“请先生以诚待我!”曹操一听便知道李煜放水了,心中更是有些不快。给你面子你还不要?非得求虐?李煜眼睛一瞪,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曹公听好了!”
曹操眼睛一亮,神情肃穆。
“从前有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忽然捡到了一枚铜钱,第二天捡到两枚,第三天三枚,重复如此,问,一年此人共捡到铜钱多少?”
要是有那么好的事情我也去了,何必差点饿死,李煜撇了一眼傻眼的曹操,顾自喝着茶水,顺顺气,刚才吃的有些太多了,也不管曹操满头冷汗。
“一日一钱,二日二钱,三日三钱……这……这……”曹操握着笔,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竹简,实在感觉难以下笔,这如何去算?
切!求虐……那就虐你!
第十章 曹操拜师???
“咳咳咳!在下身体有恙,先行告退,曹公!慢慢算!”,李煜打了声招呼,随即告退;
这时的曹操还没有后来那么老辣,有些事情还是蛮在意的,争强好胜!男人本性嘛!随手招呼一个下人,就带李煜去了,而沉浸在神奇的数算之下的众人竟毫无察觉。
只有许褚想要护送李煜,却被李煜摆摆手阻止,点点自己的胸口,示意他别忘了自己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