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老师在此-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习李煜全部的知识、风格、意志···
‘‘‘‘‘‘‘‘‘‘‘‘‘‘分割线
ps:鉴于书友对“张宁之死”的怨念太深,小弟只好先透漏一下,其实····您们还是往下看吧!
第八十九章 慢消息与快消息
曹操纳降青州黄巾百余万众,被迎为兖州州牧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以袁氏兄弟袁绍、袁术最为恶心,徐州牧陶谦最担心;
本来还指望曹孟德与青州黄巾纠缠几年呢,好嘛!这两伙人简直就是蛇鼠一窝,一个从前的小混混,恶劣的卑贱之徒居然窃取了中原要地!
还有那些讨厌的青州黄巾贼,他们怎么就投降了呢?他们不是一直宣称要推翻大汉王朝吗?怎么还回到大汉子民的行列了?这也太没立场了吧!
袁绍与袁术一边愤愤的骂着曹操这个恶劣的流氓,一边盘算着怎么应对曹操;而与兖州接壤的徐州牧陶谦顿生警惕之心,这曹孟德可不是什么好鸟,不仅如此还是一个有着雄才的坏鸟;
他本就是一匹狼,而且比狼更加残忍可怕,而这个天下正是狼的天下!
一股不安地情绪油然而生,陶谦深深地感到了危机,民广粮多,富甲天下的徐州就是一块肥肉,曹操不会见了肉还不下口的;陶谦深感自己身体上传来的讯号,他已经垂垂老朽,怕是时日无多,怎么应付兖州的曹操是他目前的头等大事;
那先前借出的二十万粮草因为他一时的冲动,不仅没有得到曹操的好感,反而招致怨恨,此事不能善了···
曹操在诸侯讨董之时建立的巨大声望也即将爆发,井喷式的爆发,巨大的声望、暴强的手段、一块不大却位置极为重要的地盘,曹操已经掩饰住了自己出身不好的劣势,成为了非常有潜力的诸侯势力;
他身边的人才还不算很多,竞争并不激烈,这一切都注定曹操要迎来事业上的高峰期···
···············分割线
相比于曹操霸占兖州的消息,董卓死去的消息就传的极慢,慢到让诸侯们冷眼相看的地步;
王允、王子师计出国贼得到了众多忠于汉室的帝党的交口称赞、欢庆异常,诸侯们却更想看看那个闭月羞花的貂蝉长得什么样;就在这勤王救驾的时候,诸侯们都是喊声大,动作小;
距离最近的上党太守张扬,兼并了王匡的河内,那里距离长安最近,他倒是有动作,无奈在荥阳一代遭遇徐荣强有力的打击,寸步难行的前进着,很快就因为兵锋软弱退军回去;
然后又是一条消息,这条消息倒是传得快,不过几天就传到了各地诸侯的耳朵里;
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反叛,攻杀长安,太师王允就义,帝难逃魔手,从新回到了凉州兵的控制下;大喜大悲的帝党心腹们哭的是肝肠寸断,可惜!无济于事啊!
反倒是那些野心甚高的诸侯们暗自称快,若是那小皇帝从长安出来,你是迎接还是不迎接?你是听从于他,还是不听?这些事情可是好生让他们嘀咕,故而他们只是冷眼旁观,没有动作;
从包括曹操成为兖州牧这三条消息来看,利于或者与自己有很大关系的消息在诸侯间才会传得快,才会在他们麾下的子民中传得快,与他们关系不大的消息,哪怕是有关于大汉天子的事情也会被他们自动过滤出去!
············分割线
任凭外面风吹雨打,我自怡然自得;得到兖州当地豪族支持的曹操飞快的发展自己的势力,种田、筑城、练兵忙的不可开交,这两条关于皇帝的消息并没有激起兖州内部的波澜;…;
曹操不在意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兖州目前需要的是安定,兖州的富豪不在意,那是因为无论谁当皇帝,只要保证他们的地位就可以,他们本身也不是依靠皇帝的帝党心腹;
“怀德,你怎么看这两条消息?”,曹操身边就剩下李煜可以与他商议事情了,臧洪被外放做地方主管,毛玠擅长治理,并不善于这种形势讨论,虽然他大局观不错;戏志才···嗨!一时间曹操又想起戏志才了,他有些伤感的怀念···
李煜重新恢复了原本的打扮,也不再去干农活了,因为曹操太需要他的宽解与分忧了,好在播种等重要的农忙阶段已经过去,剩下的李煜交代一下就行;
“毫无实质的两条消息,不值一提,现在谁还在乎皇帝的生死···不过在此先恭喜主公了!”,李煜笑道;
“哦?喜从何来?”,曹操兴致勃勃的问;
“诸侯都知道主公被表为兖州牧,一些大才焉能不做出动作?我想不过数月,就会有贤良之才蜂拥而至!也许我们永远也比不上袁本初,至少也会比其他诸侯要好上许多!”,李煜笑眯眯的回答着;
“嗯!呵呵!”,曹操笑了笑,表示很高兴,李煜这一记侧面的马屁拍的他很舒服!
曹操在去陈留的臧洪建议下已经向现在的“朝廷”递交了一份自荐表,自荐自己做兖州牧,这种厚脸皮的行为原本挺无耻的,担忧关东诸侯的李傕、郭汜在贾诩的鼓动下却同意了这个自荐;
其意很明显就是为了交好曹操,分化关东的势力团伙,让他们无忧虑的过活下去;
曹操现在也是正经的“大汉朝廷”任命的一方高官,身份合法,潜力巨大;
很快就有一大堆人被吸引来了,还是组团来的···
··················分割线
ps:又是一个月了,凯子在此先感谢众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盗贼吉布老兄,上帝是淫棍老兄,名字就不一一去说了太多了;
也许凯子写的并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新人诸位的包含与鼓励是凯子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啦!
中秋、十一马上就要到了,祝愿各位书友都有一个愉快的节日假期···
第九十章 组团来的贤良之才们
当这么一伙人站在某一个地方时,他们会让那片土地为之颤抖···
颍川郭嘉、郭奉孝,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达,东郡东阿程昱、程仲德,淮南成德,刘晔,刘子阳,山阳昌邑,满宠,满伯宁;武城,吕虔,吕子恪;泰山巨平,于禁、于文则;
当这八人齐齐的站在曹操的州府门前,可想而知曹氏的势力必将强盛;
“好你个李怀德!没想到你小子居然早早的就投效曹公了!你不是说静待时机,等待明主脱颖而出之时在做打算吗?”,程昱看着出迎的曹操,还有他身后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李煜爽朗的笑着;
李煜只好捏着鼻子走了出来,嬉皮笑脸的道:“仲德老鬼,你不在东郡去哪了?我还拜托夏侯妙才、华子雄找你呢?”
“少打岔!你个小毛孩儿!我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
程昱与李煜相交有几年了,当时程昱助东郡郡丞击破袭扰东郡的黄巾众后,游历四方于谯郡许家庄遇见李煜,李煜年龄不大却教着上百的学生,且教学方法让程昱新奇不已,上前攀谈;
仅仅盘亘数日,程昱便折身离去,后从于刘岱,刘岱死后他便销声匿迹,不知何往,李煜与他一直有书信上的来往,两人关系相当的不错;
“这不是生活窘迫不得不早点出来嘛!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李煜摇头晃脑的说着:“吾敬佩曹公的壮举,当然要来相助与他啦!”
“哦?怀德与仲德公相识?”,曹操问道,他尝闻程昱德贤之名,今日一见,其人身长八尺三,美髯,威仪深重,顿时心有好感;
“哈哈!”,李煜与程昱相视而笑,不约而同道:“何止相识耶?”
“早就想向主公推荐仲德了,苦于不知他身在何处,今日相见,实乃天意也!”,李煜大笑不已;
“听闻曹公壮举特来相投!曹公可不要小视某家年老体衰啊!”,程昱像说玩笑一样表达自己的来意;五十岁出头的程昱可以与李煜这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相谈甚欢,可见他是个人老心不老的老家伙,一个有意思的人;
曹操欣喜道:“仲德公谬言了!孟德哪里有嫌弃的意思,高兴还来不及呢!”
“呦!文若!公达!真是贵客啊!速速与我进来相谈!”,曹操一拍脑门表示自己的歉意,他与荀攸、荀彧早就相识,加上戏志才临终的推荐,他急不可耐的将几人请了进去;
在李煜与程昱交谈时,这些人打量了一番李煜,最近李煜的风头不小,一字千金之名世人皆知···
·······················分割线
“曹公仁义之名传四海,我等拜服,这次我等结伴前来就是前来投靠曹公已成大事!还望曹公接纳!”,荀彧看起来是这些人的发言人,没有什么做做,直截了当的表明他们的来意;
“哈哈!有诸公相助何愁天下不平?”,曹操先是大笑,后又是疑惑不已:“只是···是想我曹操不过是阉宦之后,如何能的到诸位另眼相看呢?要知道河北(黄河以北)的袁本初可比我强多了!···”
“曹公太过妄自菲薄了!”,清瘦俊朗,眼神深邃这就是天生郭奉孝,他被好友田丰、荀彧等人鼓动前去投效袁绍,袁绍对他厚礼相待,但不过数日他就察觉袁绍不是天下雄主,于是弃他离去;…;
本来要隐居的他被也弃袁绍而去的荀彧连拉带拽的拖到曹操这里···曹操笑问:“先生为何人?”,郭嘉:“颍川郭奉孝是也!”
“哦?原来是郭奉孝!先前志才还向我推荐汝···”曹操曰;
“志才?可是戏忠、戏志才?”,与戏志才相熟的荀彧郭嘉一起问道:“志才何处去了?”
“正是!····”曹操摇头叹息,面带伤感,没有言语;
李煜也是叹息:“乘风而来,随风而去,过往之处,洒遍大地···”
气氛为之一压,沉默了许多;良久,郭嘉含泪:“志才葬在何处?”
“许昌城外的高岗之上!”,曹操回答;
“实不相瞒,我等在来此之前已经从事袁绍一段时间了···”,荀彧打破了伤感的场面:“嗨!——此人实非明主!我相观,公有四胜,其有四败!”
“哦?正好,我也想说此事,不过我想说的是曹公有十胜,袁绍有十败!”,郭嘉平复一下心情,心中依然决定要相助与曹操;
他相信戏志才的眼光不会错,戏志才曾经说过他要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个最好的明主,如果找到了就算是死也死在他那里,若是找不到,就终老山林,现在看来戏志才向曹操推荐了他,就说明曹操是个明主,值得戏志才效劳,也值得他郭奉孝效劳···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荀彧。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郭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吹捧”曹操·····
“十胜十败”与“四胜四败”在某些方面十分接近:二者都是为了增强曹操战胜袁绍的自信心而作的评议;都以对比的方式列举了曹操的优势与袁绍的劣势;
都提到了曹操在度、谋、武、德四方面(“十胜十败”另有道、义、治、仁、明、文六方面)远胜于袁绍,且所用词句亦是极为相似。
可见两人都是世间良才,或许这里面有些奉承之词,可曹操还是十分高兴,一方面这两人是弃袁绍而来的,证明他曹操还是在个人能力上强于袁绍的,再加上二人的说辞,让曹操信心十足;
在之前李煜也一直给曹操增强自信,但效果显然不如这一次的交谈;
···············分割线
ps:电脑终于修好了,这章发的有些匆忙,不妥之处,多加包涵,给予指导·····
第九十一章 人各有才
或许可以将这八个人分成两种人,一种是文的,一种是武的;
于禁,于文则,吕虔,吕子恪;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良才猛将,弓马娴熟、武艺精湛,相比之下于禁更善于统军、练军、治兵;
吕虔也许比不上他,可他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射箭;
他的箭术很强,至少夏侯渊这个曹营当中最擅长射箭的人自认不如;当然,神射救过卫弘的华雄哥是不敢出来献丑,虽然卫旺财很崇拜他;
亦或者可以将这八个人分成长的帅的,与长得很诡异的;
为什么说诡异?就好比满宠、满伯宁那张僵尸版的脸,太严肃了!而且充满了暴虐的气息,就算他高兴的时候咧着嘴笑那么一下,也会让人感觉到死神的微笑···
不愧是有名的酷吏,端的是杀气身后,兴趣不同啊!李煜总觉乎着这哥们看人的时候脑子里想的绝对不是这个人的长相、人品、才能怎么怎么样;
而是,这个人犯了法后,他会怎么怎么对待这个人···
人家荀彧长得那么帅,历史上被祢衡骂可以“借面吊丧”,意思就是可以借着他的长相供人凭吊,不得不说这是对荀彧长相的侧面夸奖啊!
再看看他的侄子荀攸,这货比荀彧还要大几岁,可论辈分却要小荀彧一轮;一般来讲他们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还挺近,他就不能长得好看点吗?
太平凡了!得亏他那一身价值不菲的黑色素衣衬托他有那么一点文士气度,要是他穿上一身粗布粗衣,还以为他是老农呢!这长相与他的才学真是不成正比啊!
再或者说可以将这伙人分成爱说的,与不爱说的;
刘晔,刘子阳,汉皇宗亲,正宗的光武帝嫡系子孙,可惜现在混得挺窘迫的,这也跟汉灵帝的出身有关;
汉灵帝刘宏本封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因汉桓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刘氏皇亲遍布天下,要不然刘备也不敢自称是汉皇宗亲了,这些皇室宗亲既相互扶持,又相互提防、相互拆台;益州牧刘焉就是个例子,当时他向汉灵帝进言,争取了地方自治的大权,为了自己的私利从而引发了天下大乱,其意阴毒啊···
正所谓皇室宗亲的招牌好用、又不好用,跟婊子的牌坊一样···刘晔混的不是很如意;
天下太平时受到同为汉皇宗亲的皇帝的打压政策,汉灵帝刘宏得位不正,也对这些皇亲国戚很是提防,尤其是才德甚高的人,就像刘晔一样;
乱世开启时各路诸侯也不敢用这样身份的人,处处碰壁之后,刘晔抱着一丝丝希望来到了曹操这里;
没有太大的希望,只是希望讨口饭吃···搏一个好前程而已···也许是因为身份尴尬,再加上本人也不是善言辞的人,这哥们从来到这里只说过一句话,就是见到曹操说的——拜见曹公,之后就一声未吭,只是微笑着观察每一个人;
“子阳还是皇室宗亲?”,曹操微笑着问,心中却暗生警惕,这也是人之常情;假如说一伙盗贼正琢磨偷窃某某某银行、钱庄,这时候那个钱庄的老板的远房亲戚来了,你什么感觉?
刘晔起身施礼:“久闻曹公大名,心生敬仰,特来投奔!”,“惜字如金哥”也不过如此吧!就是说上这一句完整的话也不容易了,太闷了!…;
“哈哈哈!欢迎啊!”,曹操大笑:“某现在还一穷二白的,子阳可别叫苦啊!”
··········分割线
不要以为这些人投奔而来就会真心实意的跟随,他们也在观察曹操的胸襟、气度、才能等等诸多方面的条件,确定曹操是否值得他们效力;
曹操亦如此,虽说他不拘一格的聘用人才,可庸才不在此列,如果只是只会夸夸其谈之辈他也不会浪费粮食供养他们的;
没有人可以在不出力的情况下吃白食,除非···富二代嘛···可富二代需要到他这里受苦受难吗?
呃···你说卫弘,卫旺财,好吧,他是个脑子充满英雄梦的家伙,不在此列;
“曹公选择许昌城做为根基,却是明智之举,这里是中原要地,几乎是天下的中心,安置收降的百万黄巾贼也需要这个地方···”;
是夜,曹操难得大方的宴请了手下的骨干分子为新加入的人开接风宴,荀彧刚刚发言就被李煜不满的打断;
青州黄巾或者是黑山黄巾现在都是李煜心中最柔软的一个地方,并不仅仅是他答应过张宁这个为了青州黄巾不惜一切的女人,会照顾好他们;还因为李煜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也曾因为吃不上饭而成为其中的一员···
张宁确实死了,这是李煜亲眼所见、亲手埋葬的,当时的洞房花烛夜,张宁这样对李煜说:“我在赌!”
她在赌,赌李煜可以帮助到青州黄巾,赌李煜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没有办法,她不想在投靠曹操之后再死,那样青州黄巾的情绪会有很大的波折,无论怎样一旦发生事情,对青州黄巾的伤害必将会是毁灭性的,曹操不会允许手下有离心离德的队伍出现,那结果不言而喻了,青州黄巾会受到残酷的镇压;
无论是她自己还是手下的青州黄巾将领她都舍得,舍得让自己以及他们去死,可她舍不得让青州黄巾众受到损失,当时唯一可以接触到的曹氏集团的人只有李煜,李煜也就成为她唯一可以押的赌注···
或许张宁并不需要出卖自己的**就可以让李煜承诺···也许她想知道成为女人是什么滋味···总之,那一夕之欢就这样发生了;
而李煜的确没有食言,一直谨记那个美丽而有气魄的女人——张宁的临终嘱托!
“文若此言差矣!现在没有所谓的青州黄巾‘贼’了,不是吗?”,李煜冷冷的说道;
这个荀彧出身贵族世家瞧不上青州黄巾这等草根群众,一时口误可以谅解,但还是要适可而止,若不然···想到这里,李煜的目光已经阴翳的许多;
荀彧不愧有着良好的修养,也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起身施礼:“一时口误,望怀德休怪!”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煜只好回礼,意味深长的说道:“同为大汉子民,文若还是嘴下留情的好!这乱世之中穷苦百姓也是不得已才做出造反这等勾当;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望诸君共勉之!”
“好!”,曹操拍着巴掌,一下又一下,眼见着曹老大鼓掌,这些人不管懂与不懂都跟着拍着巴掌,细细品味下,这句话还真是有内涵的一句话,顿时李煜的身影高大了许多···
第九十二章 许昌城引发的纠纷问题
气度很重要,不仅仅帝王需要广阔的胸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气度,荀彧并没有因为一句话就嫉恨李煜,而是听李煜的一句话后,对他另眼相看,万分佩服;
“人常言,曹公帐下的李怀德是天下名士,如此心怀天下百姓疾苦的气度,我自愧弗如!曹公能有这等贤德之士相助何愁大业不成!”,荀彧大声赞美着;
说的李煜脸都发红了,摸着微红的脸颊,李煜心中嘀咕:我有那么伟大吗?
“其实文若的本意是要说这许昌城的位置,有好也有坏!”,郭嘉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从年纪上来说比李煜还要小一两岁,可就是这么一个弱冠之年的年轻人,却生着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什么东西一点就透;
“大汉十三州,靑、幽、并、冀、徐、交、荆、杨、兖、豫、凉、益(蜀)外加一个司隶,历代帝王都会根据一些事情进行调整各州属地,许昌城就目前而言,它还属于——豫州管辖范围!”
郭嘉一语就洞穿了荀彧的想法:“而豫州目前是后将军、豫州牧袁术的属地,我们公然吞占他的土地,试想,结果会如何?”
“靠!”,李煜一拍脑门,不仅是他,曹营将士一起拍着脑门,包括曹操在内一起;这些日子什么事情都太过顺利,以至于李煜当初提议将青州黄巾安置到许昌城竟然没人反对;
李煜哪知道现在这些属地的划分,不过是因为许昌城后来成为“许都”从而有了这个提议,他们这可是公然的扇了袁术一巴掌,袁术比袁绍更加好面子,他能不惊?能不怒?
许昌城从前荒凉破败了许多,虽然袁术更专注治理豫州南方富庶的地方,更向往扬州那种鱼米之乡;可本质上来说,袁术更像现代的“愤青”,我的东西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好嘛!你曹操一句话不说就占了我这么大一块地方,虽然说老子不住这里,可你也不能随意的用我们家的东西吧?我的面子放在那里?
再说说袁术,此时他坐拥豫州富庶之地,麾下汇聚孙坚的旧部,孙策、黄盖、韩当、周泰,自己招揽的纪灵、雷薄、陈兰、阎象等众多贤才,占领着包括人口可以在整个大汉江山首屈一指的南阳郡的豫州之地,兵马数十万;
袁术可谓是兵强马壮,荆州刘表也只能仰他鼻息,荆州已经被袁术渗透了不少地方,扬州也是唾手可得的地方,袁术隐隐有南方霸主的样子,风头一时无二,就连他的兄长袁绍此时也许都不能与之相比;
得知曹操占领兖州,本身忙于收服扬州的袁术并未太过恼火,只是稍微有些嫉妒,嫉妒曹操这个只配给他当奴才的家伙这么好命,居然得到了中原要地兖州,他还并未将曹操放在眼里,只要收服扬州回头就可以收拾掉曹操;
等到曹操侵占了属于他的许昌城后,他就淡定不了了,一边继续对扬州的渗透收拢,一边还要好好教训一下曹操,他遣纪灵为中军大将,雷薄、陈兰为开路前锋,韩当、周泰、黄盖为随军,点齐兵马十万兵发许昌!
········分割线
兖州目前又步入了风雨飘摇的地步,不光是袁术有了动作,就连徐州的陶谦也看到了机会,一个将曹操扼杀在萌芽的机会!
董卓死了,皇帝却又落到了李傕、郭汜手上,西凉军与吕布的并州军团火并也没有伤筋动骨,他们实力犹存,这是天下人公知的,正因为如此,陶谦找到了好的借口,联合一些小诸侯、帝党心腹兵发长安,进京勤王!…;
陶谦奉赋闲在家的朱儁为首领,朱儁为当世名将战功卓著,以他的名声为大纛再好不过了;
之后陶谦又联合了前杨州刺史周干、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平原相刘备、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奉朱儁为太师,移檄牧伯,同讨李傕、郭汜等,奉迎天子,一时声势浩大。
看似人数众多,可这里面除了刘备手下有关、张、赵三位绝世猛将可以提供支援,其他人不过是凑数的,就好比孔融,要不是刘备去救他他早挂了,这些人有名声、有名望,却没有实力;
陶谦的本意也没有在乎这些人的实力,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声,完成自己的计划而已;
陶谦的本意是假道灭虢,趁着曹操立足未稳,在兖州没有深厚的根基从而将这匹恶狼扼杀;
内忧外患之下,曹操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各路小诸侯的会盟也引起了袁术的兴趣,也加入其中,远在幽州的公孙瓒也响应了这个会盟,组成了以袁术为首的关东诸侯的集团,曹操的处境可想而知;
而龙凑之战后,袁绍确立了北方霸主的地位,公孙瓒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损失巨大;正因为这场胜利让袁绍与袁术决裂了,形成了兄弟反目的局面;
龙湊之战发生于界桥之后,界桥失利,公孙瓒退回渤海。龙湊位于平原与渤海边,为河津要口。一旦龙湊失手,那么对于渤海郡就无险可守,幽州就像劈开双腿的美女,任由袁绍玩弄,公孙瓒是战场悍将自然知道势必要御敌于郡外。
但是他被袁绍抓个正着,来了个故技重施,又来了个羸兵前诱,袁绍写给公孙瓒的一封有名的“袁家书信”,信中大肆夸耀公孙瓒的威名其中有一句正是:“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
其实袁绍的兵马早就埋伏好了,与公孙瓒对阵的情况下,袁绍的军队溃败奔逃,公孙瓒相信了袁绍的书信,以为凭借幽州骑兵的机动性可以斩杀袁绍,永绝后患;
一直追到了龙凑这个地方,公孙瓒再次被打击了,没有被赵云干掉的鞠义再次成为了主角,八百大戟士的兵锋直接撼动了公孙瓒的骑兵阵;
除了前方不断分散、穿插、分割幽州骑兵的大戟士,还有后面张颌、高览领衔的冀州兵团五万人,真正地万箭齐发下,公孙瓒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平原,联合刘备堪堪稳住军势,与袁绍对峙,可这时候他的本钱真的剩下的不多了!
其实袁绍给公孙瓒的书信,是想与其和解,但好面子的他不愿意明说。公孙瓒也许明白了,也许没明白,就这样与他不死不休的争斗起来,“暴强的袁家书信”再一次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公孙瓒败退!
界桥之战的名声或许更大,但在双方势力的影响力上却远不如龙凑,因为龙湊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失去龙湊直接改变了局面的变化,渤海外尽在袁绍眼前。
此战之后公孙瓒放弃了冀州,退回了幽州。
··········分割线
ps:感谢嘿嘿小正的打赏,凯子拜谢!
祝所有的书友中秋、十一双节快乐!
第九十三章 智者公孙!
广泛的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成就了大汉王朝四百余年的辉煌,成为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而当孔融狼狈的从北海逃往都昌的时候,这句话成就了他;
管亥带领着从青州黄巾中分裂出去的壹万暴徒狂轰滥炸的一路随行杀向孔融,意图绑架他勒索天下诸侯,孔子老先生的玄孙这个身份就够众诸侯出力出钱了;
都昌的守军不过二千人,而且不是什么训练精良的队伍,不过数天都昌就差一点被攻破,当地的富豪大户一方面敬佩孔融的大贤名声,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命,纷纷出钱出力,抵御管亥,可即使这样也不是管亥的对手;
曾经就不是什么好人的管亥,驱使青州百姓攻城,多达三万余人被他们驱赶着去攻城,面对家乡父老这些郡守兵如何下的去手?若不是早年间孔融施恩于东莱太史慈,只怕当时就被攻破都昌,成为被绑的“票”;
太史子义是个大孝子,自小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深知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