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鸿都这么说,宋慎本想反对,可却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愣头愣脑地应付着四周围乱哄哄的恭喜声。直到杜士仪把杜幼麟拉了过来,他这才如梦初醒,霍然起身看向了角落中同样瞠目结舌的女儿。可还不等他开口说什么,就只听耳畔传来了卢鸿的话。

    “阿慎,把锦溪也叫过来。趁着我还有点力气,让我看看这两个孩子。”

    情知这是卢鸿最后一点愿望,尽管宋慎对于这桩突如其来的婚事仍然感到措手不及,但不得不依言起身,去把女儿拉了过来。眼看杜士仪也让出了长榻前的位子,让这一双少男少女站在了卢鸿跟前,他从侧面看去,就只见男的俊俏,女的秀美,仿佛般配得很,一时竟是微微一呆。

    “很好,很好。”卢鸿见宋锦溪的脸上涨得通红,而杜幼麟则是已经平静了下来,他便笑着说道,“十九郎能来看我,我很高兴;能够让我看到一桩第三代的婚事,我更高兴。幼麟和锦溪,你们将来也要和和睦睦,白头偕老,和你们阿爷阿娘一样。”

    杜幼麟连忙屈膝跪下,轻轻握住了老人的手,重重点头道:“师祖放心,我会和阿爷对阿娘一样,对她一心一意。”

    对于男人来说,这样的承诺无疑分量极重,就连心中不安的宋慎,听到这句话时,也不禁为其中那种坚定的信念而感动。至于刚刚完全猝不及防的宋锦溪,则是在这时候方才醒悟了过来。她微微红脸紧贴着未来夫婿跪下,看着长榻上这个自己一直当成亲生祖父一般的老人,竟是突然忍不住伏下头来,一时泪流满面。在她的低声抽泣中,卢鸿颤颤巍巍伸手,将左右一双男女的手放在了一起,脸上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将来,草堂就交给你们了。”

    说完这句话后,卢鸿缓缓闭上了眼睛。为之大骇的杜士仪几乎下意识地抓住了他的手,等到发现仍有微弱的脉搏,卢鸿只是昏睡了过去,他才稍稍放心。而这时候,孙太冲已然赶了过来,再次切脉之后,他便环视了众人一眼,摇摇头道:“虽则还撑得住,但大约也就是这一两天的功夫了,你们都得有个预备。”

    尽管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可事到如今也只有默默接受。当众人相继退出宁极堂,把地方留给孙太冲和随行的道童用药调治之后,宋慎就脸色不善地瞪着卢望之和裴宁,没好气地质问道:“杜师弟是今天方才抵达的,他也就算了,大师兄,三师弟,你们俩是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情,就不知道事先和我通个气打个招呼,让我心里有个准备?”

    他话音刚落,卢望之便嘿然笑道:“二师弟对幼麟这个女婿不满意?”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见宋慎被噎得一时哑然,裴宁方才接口道:“说句实话,十九郎自己也是才刚得知这么一件事,算是他先前不问幼娘,就为广元和姜家定下婚事的报应。本来我们是等十九郎到了之后,再和你商量着办,可没想到卢师的身体突然到了这样的地步,既然是肯定能成的事情,也想着借此机会,让卢师能够心无牵挂含笑而去。你也不是第一次见幼麟了,他聪明懂事,刚刚在卢师面前又有那样的承诺,莫非你担心十九郎和幼娘委屈了媳妇?”

    “你们……”宋慎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随即气咻咻地说道,“好,算我说不过你们!杜师弟,你跟我来,咱们单独说!”

    见宋慎不由分说抓了自己就走,杜士仪唯有苦笑跟去。等二人到了草堂之外,天上夕阳已经西下,分明是金灿灿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无甚暖意。宋慎松开了手,好一会儿才低声说道:“京兆杜氏乃是关中名门,显赫不下于韦氏,你如今又是这样的官职,我家女儿却不过寻常寒门之女!”

    “我再怎么官高爵显,总不能不认二师兄吧?”杜士仪想到之前卢鸿那欣慰的笑容,就觉得今次这一趟来得恰当其时。因此,用一句简简单单的开场白,安抚了宋慎显然被前头气得不轻的情绪后,他方才娓娓说道,“再者,婚姻大事,我怎会儿戏?我家里如今都有些什么人,二师兄你应该最清楚,广元如今远去西域,六娘也随着去了,蕙娘已经嫁为崔氏妇,我远在安北牙帐城,家里就只有幼麟和他的母亲了。不用锦溪应付层出不穷的亲戚,也没有那许多麻烦的家务,你说说,还有谁比我家更省心?”

    宋慎被杜士仪这后半截话给说得做声不得,好半晌才叹了一口气道:“我哪是因为怕锦溪嫁过去受苦,我是担心她配不上你家中门楣,应付不了偌大杜家的中馈。”

    “二师兄,你刚刚也听三师兄说了,这个儿媳是幼麟他母亲看中的,自有她手把手教导。”

    面对这样的回答,宋慎顿时无言,尤其是想到杜士仪这一上任,必然无法看到幼子成婚的喜庆,再想想之前娶媳嫁女,杜士仪亦是不在,此次恐怕也一样,他不禁长叹一声道:“你这些年看似飞黄腾达,威风八面,可妻儿和你天各一方,虽婚姻大事也不能参加,实在是苦了你。”

    “所以,就要劳烦二师兄多多包涵了。”杜士仪诚恳地点了点头,这才无奈地说道,“即便已经知道这是代价,可我早已无路可退了。”

    宋慎突然间有些同情杜士仪,刚刚的点滴不快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你若退下来,岂不是让李林甫等辈一手遮天?你放心,哪怕卢师不在,我等也不会废了这嵩山草堂!”

    另一边,如今都可以算得上是闲人一枚的卢望之和裴宁来到那座熟悉的瀑布之下时,师兄弟二人却全都没有开口,最后还是卢望之打破的沉寂。

    “你在河北道连着当了三任官,可下任该去何处,至今也不见消息。你和崔十一不同,你兄长裴宽虽说避过了之前裴敦复那一劫,可终究是李林甫的眼中钉,肉中刺。十九郎虽说看似正烜赫一时,可在朝中腾挪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小了。你有什么打算?”

    裴宁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才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如今孑然一身,已经打算好了,这就因病求致仕,然后对外宣称入山中求仙访道。即便兄长遭忌,也不会有人在乎我区区一个刺史,到时候我便隐身幕后,帮十九郎打理一下那些他不方便交给外人的事务,比如说,那已经规模很大的书坊。倒是大师兄你呢?十九郎节度河东,你就不太方便继续在河东开你的私学了吧?”

    卢望之不想转眼就被裴宁反将一军,顿时没好气地斜睨了对方一眼,紧跟着,他便嘟囔道:“卢师一去,你我不论是谁执掌,官营草堂必定会遭忌,交给二师弟和四师弟,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更何况你说印书,那也得有书可以印才行!否则光是先贤那些经史,只有教化之功,而没有洗脑之效。大不了我写书,你印书,如此一来,方才能潜移默化。”

第1023章 河东之行,节度副使

    长辈们各有各的事情要商量,只剩下了杜幼麟和宋锦溪两人时,彼此都有些说不出的尴尬。到最后,还是杜幼麟低声开口道:“今日之事虽说突然,可临行之前,我就已经隐约觉察到了。如果让你觉得唐突尴尬的话,那就都怪我一人好了。都是因为我前几次从嵩山回京,对阿娘提到你的事。”

    草堂之中都是年轻气盛的学子,几乎没有女人,因此,宋锦溪从前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宁极堂中侍奉卢鸿,偶尔回去和母亲兄长团聚的时候,也都是夜晚悄悄出行,平时并不经常在外抛头露面,以免万一有品行不端的人窥见自己容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只有杜幼麟因为父亲杜士仪的关系,每逢前来探望,卢鸿都会留着说上许久的话,两人常常照面,可总共算起来,也没单独说过几句话,她更不曾生出过什么别的念头。

    那毕竟是节帅公子,两京贵女何其多,怎会看上她?

    于是,此刻听着杜幼麟的话,宋锦溪只觉心中泛起无数涟漪,好一阵子方才讷讷开口道:“杜郎君怎会无故对夫人提起我?”

    “阿娘一直都知道,阿爷最惦记当年呆过的草堂,所以我每次来,她总要事无巨细追问许久,那么多大男人,却唯有你一个女子,我自然多提了你几句,阿娘就记住了。”杜幼麟说着顿了一顿,又仿佛此地无银三百两似的添了一句,“阿娘还让我给你捎过礼物呢,你不记得了?”

    这么一说,宋锦溪方才想起,杜幼麟确实每次来,都会给卢鸿和相熟的长辈们捎带礼物,她也不例外。有时候是样式朴素的银簪,有时候是暖耳,还记得有一条皮毯,虽然未必珍贵,可如今想想,每次仿佛都是挑选过的。意识到这一点,她不禁面上越发露出了难以褪去的红晕。

    “夫人……不,大帅他……”宋锦溪接连两次开口都觉得不对劲,到最后不禁咬咬牙,这才抬起头径直问道,“你之前在师祖面前说的话,真的没有勉强?我也希望师祖走时,能够不带遗憾,可如果只是为了安慰他,那就……”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你要让我当个背信弃义的人?”杜幼麟认认真真地说出这句话后,这才倏然又上前一步,和面前的少女只隔了短短不足盈尺的距离,“锦溪,我实话告诉你,阿爷看似显贵煊赫,长安杜宅看似富丽堂皇,但今后一定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我希望能有个坚强而又能干的娘子,和我一起携手,帮着阿爷阿娘度过那些难关。你如果不愿意,现在可以告诉我。”

    刚刚是宋锦溪暗示杜幼麟,如果只是为了安慰卢鸿,那么此前的承诺可以当作没有。可她没想到,下一刻,杜幼麟就把同样的问题抛到了自己面前。她张了张嘴,见他的目光始终不闪不避地看着自己,她突然只觉一颗心跳得飞快。

    “我……我没有不愿意。”

    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这一句拐弯抹角的话,突然只听得旁边传来了一个笑声。吓了一跳的她转头看去,却只见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和杜士仪一块回转了来。发觉自己的话很可能被长辈听去了,她不禁把头埋得低低的,却不想下一刻就听到了父亲开口说出了一句话。

    “只要你们两个都愿意携手共度将来,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阿爷……”

    杜幼麟见杜士仪走上前来双受压着自己的肩膀,他知道父亲恐怕已经洞悉了自己的心意,不禁低声说道:“阿爷,谢谢你,还有阿娘……”

    “既然有动心的人,娶回家当媳妇是最好的选择,有什么好谢的?”杜士仪说着便笑了,继而温和地说道,“你从小就比你阿兄阿姊懂事,这点心愿我若是还不成全你,那就枉为人父了。记住你的承诺,否则回头我也不会护着你。”

    听到杜士仪如此教子,宋慎只觉又好气又好笑,心里却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得意。自己的女儿能够让杜士仪的儿子一见倾心,不论怎么说,也是足以自豪的事。于是,他对女儿颔首微笑之后,这才对杜士仪道:“十九郎,你这次既然已经探望看过卢师,就不用在这里守到最后。世人都说忠孝不能两全,卢师也不会希望因为他而被人说你是因私废公。你留下幼麟,赶紧去太原府吧,这里有我们就行了。”

    杜士仪本待陪着卢鸿度过最后这几日,可他也知道,漠北情势看似风平浪静,却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任何变化,更何况他此次兼领河东,还需接见河东文武。于是,他盯着那座宁极堂看了好一会儿,最终点点头道:“好,我明日一早就走。”

    得知杜士仪还要在此留上最后一夜,草堂求学的学子们自然想方设法见上这位朔方河东二镇节度使一面。而且,卢鸿显然已近弥留,有心仕途的人无不希望借助这样的靠山。可一整个晚上,杜士仪都守在宁极堂中,等天未蒙蒙亮便已经启程动身,众学子得知消息的时候已经迟了。此后,当杜幼麟和宋锦溪定下婚事的消息传开之后,更是有人惊叹,有人羡慕,更有人暗自扼腕叹息。

    如果知道杜士仪如此不在乎门第,早在杜幼麟一次次来嵩山草堂探望卢鸿期间,谁不是有希望让家中得一佳婿?

    尽管临行之时,卢鸿依旧未曾苏醒,可杜士仪策马风驰电掣前行之际,心里却已经没有太多悲伤。正如卢鸿所说,此生了无遗憾,这位老人的一生也许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经天纬地之功,却用自己的方法熏陶了很多人。而卢望之和裴宁与他夤夜探讨之事,更让他心里一片滚烫。

    人在世上,能有家人知己,全心全意地信赖自己,夫复何求?

    河东节度使大多兼领太原尹,常驻太原。整个河东节度使府下辖的兵马五万五千人,马一万四千匹,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兵马,便是屯驻在太原城内的天兵军,总共有三万人。其余兵马,则分驻云州、代州、蔚州、朔州、岚州等,总共兵马两万余。杜士仪当年曾任云州长史,但距离如今再到云州,已经快二十年了。当年旧部多半分驻各地,当太原上下文武迎他入城的时候,他几乎没有看到过什么熟悉面孔。

    开元八年他第一次来太原,还是奉旨观风北地,在此初识王翰,又被时任并州长史兼天兵军节度大使的张说赶鸭子上架,安抚同罗在大败于突厥之后,迁徙到蔚州横野军的一支。如今张说业已过世多年,王翰正在西域,为李佺举为北庭节度副使,名扬一方,太原文武深知这些往事,因此太原府少尹还特意带着杜士仪前去王翰家豪宅一游,天兵军上下军将亦是恭敬有礼,操练大阅无不尽心竭力。

    知道这是王忠嗣节度河东多年,带出来的将卒兵马,杜士仪自然不会鸡蛋里挑骨头,在节堂最后一次召见时,他便言简意赅地说道:“今次到太原,所见军容齐整,厩中膘肥马壮,足可见先前王大帅治军齐整,而诸君用心。太原城中文武,并无可以黜陟之处,我会一一如实禀报陛下。”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杜士仪和王忠嗣从前颇有私交,可杜士仪这最后一句话说出来,方才算是人人吃了定心丸。于是文武轰然应喏,无不神采飞扬,而节度判官高适少不得提出,陪侍杜士仪前往代州云州朔州等地,杜士仪一口答应了。

    两人本就是老相识,公务尘埃落定之后,出了节堂方才私下论旧谊,当杜士仪问起高适是否会随王忠嗣前往河陇上任的时候,高适却摇了摇头。

    “河陇情形却又和河东不同,我当年虽在陇右数年,可终究离开太久,对那里已经不那么熟悉了。以王大帅之能,定然会拔擢贤良随侍左右,而我留在河东,反而能够防止旁人胡作非为。毕竟,大帅虽节度河东,却远在安北牙帐城鞭长莫及,总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在此。”

    高适的性子比王昌龄王翰岑参等人全都要精明圆滑,而这番话也说得入情入理。王忠嗣调任河陇,杜士仪虽领节度却不在本地,确实需要一个能够信赖的人坐镇河东,以防人心思变。于是,杜士仪在欣然点头之后,便径直问道:“那么,河东节度副使一职,达夫可有人选举荐?”

    杜士仪当年任代州长史,河东节度副使,等到王忠嗣节度河东的时候,先有副使,过了两年后却又不再设此职。如今杜士仪兼领河东、朔方再加上囊括整个漠北的安北大都护府,则河东不设节度副使的话,就意味着整个河东群龙无首,势必会影响若有战事时的人员调派。故而,高适心领神会地一点头后,便开口问道:“敢问大帅,可记得当年镇守代州时提拔的段广真?”

    即使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可杜士仪哪里会不记得?如果说他在云州是起步,那么代州就是渐入佳境。那时候代州耆老温正义举荐了张兴给他,他离任的时候留下段广真,带走了张兴,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看到杜士仪已经想了起来,高适便笑着说道:“整整十五六年了,段广真业已调出代州,如今官拜朔州马邑郡太守,领大同军使,一直深受王大帅信赖。而除却他之外,金吾大将军裴休贞左迁,任代州都督,此亦河东著姓,深得人心。再然后,陛下母家窦氏,有族亲窦铭官居岚州楼烦郡太守,官声清隆,且与嗣毕国公兼驸马都尉窦十郎亲厚,私底下对大帅推崇得很。大帅若担心朝中非议,只消把这三个人报上去,请陛下圣裁,无论谁人为河东节度副使,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第1024章 念君旧恩情

    能够提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人选,那是运气;能够提出两个有利于自己的人选,那是实力;能够提出三个有利于自己的人选……那就是不可动摇的底蕴了!所以,时隔多年再到河东,高适建议的第一件事,杜士仪就不禁赞叹连连。

    固然河东是有这样三个人在,而能够提出这样三个人作为河东节度副使的候选,而且还能够堵住悠悠众口,足以证明高适在河东的这些年,对人员和局势确实是了若指掌。

    尽管杜士仪之前还带了杜甫回长安,但因为他要改道河东,担心朔方那边不能领会长安的局势变化,就早早把杜甫派回灵州了。而此行既有高适,他也就乐得当个撒手掌柜,将这通举荐节度副使的奏疏交给了高适来执笔。

    不同于之前还回京求取了一个新进士功名,方才回灵州继续安安心心当幕府官的岑参,高适对于科场竟仿佛是死了心似的,王忠嗣几次征询都摇头拒绝下科场。他下笔如有神地拟就了一份奏疏,见杜士仪拿在手中一目十行地扫过,竟是不更易一个字,便吩咐从者立时通过驿站送往长安,他不禁又找到了当年宾主相得的感觉。

    平心而论,王忠嗣和杜士仪都是那种很容易让文武倾心的主帅,这些年他从来不用愁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用担心遭人忌,所有风雨,全都给王忠嗣一手遮挡了下来。如若不是考虑到河东的大好局面不容破坏,他也不会放弃前往河陇,而是留了下来。

    这样一封奏疏送走之后,高适便陪同杜士仪先行启程北上。杜士仪前时微服前去嵩山草堂拜见卢鸿,这一程他是以河东节度使的身份出巡本地,一路的排场自然不同。树纛鸣锣,牙兵随侍,州县官员无不迎出城外,即便他并不喜欢如此,但他今后并不会长留河东,也只能听之任之了。不过时间紧急,迎送之外,他却也并不停留多久,从太原北上第一站,过忻州定襄郡时,他在秀容城内停留的时间便是短短一个半时辰,让太守和县令全都松了一口大气。

    而过了忻州之后,便是代州境内。这里是杜士仪曾经呆过两年的地方,甫一入境就有乡中父老闻讯而来,其中多是这些年供出读书种子的殷实家庭。至于寻常的乡民,则是大多诉说这些年来代州少有恶霸横行乡里,如代州裴氏这样的大族,更是约束子弟,造福乡里,全都是杜大帅昔年训导之功诸如此类云云。即便知道其中有不少是阿谀奉承,杜士仪仍然为之心情一宽,等到代州都督裴休贞前来迎接时,他脸上自是笑意宛然。

    两人初次相见相识,便是在代州,此后打交道也就是在裴光庭去世的那一次。尽管只是这仅仅两次来往,却足以让他们对彼此留下深刻印象。裴休贞调任代州也不过是这大半年的事,却因为王忠嗣年富力强,并没有兼领河东节度副使,因此把杜士仪请入代州都督府后,他少不得和属官另行廷参行礼。眼看日头已经偏西,他便开口说道:“闻听大帅在忻州秀容不过停留短短一会儿,如今天色已晚,总不至于还弃代州军民而去吧?”

    “你就是不说,我也总要在代州停留一晚,看看我昔日镇守之地,会一会当年耆老缙绅,军民百姓。”杜士仪见廷下属官无不笑容满面,他便又添了一句,“接风宴丰俭随意,只不要太过分即可。晚上,我和裴使君亲自巡城!”

    裴休贞顿时爽朗大笑,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果然,这一天的接风宴固然并不算十分隆重,但代州裴氏却是宗老悉数到场。

    时隔十五六年,当年被杜士仪请出山,主理代州裴氏事务的裴明亚已经去世,接过父亲手中接力棒的是裴明亚之子裴世轩。他在仕途上不过平平,但比父亲的态度更加强硬,中眷裴氏在代州的产业,他亦是经心得很,但中眷裴氏要派人到代州来主持事务,他却每每坚拒。

    由于王忠嗣看在杜士仪面子上,对代州裴氏颇多优容,中眷裴氏宗堂对此亦是无可奈何。卢望之在此襄助裴氏宗学,又另立私学,惠及裴氏及乡民无数。而通过这些年的沉淀,代州裴氏入仕的子弟比前些年多了一倍不止。

    因此,此刻裴世轩亲自给杜士仪敬酒时,年纪和杜士仪相仿的他竟是热泪盈眶。举杯先干为敬后,他便声音哽咽地说道:“阿爷当初直到过世之前,还不忘殷殷嘱咐我,代州事,代人治,不要辜负了当年杜大帅一片苦心,而这些年来,代州宾贡士子之中所出的明经和进士,较之从前全都不可同日而语,我代州士子亦是学风兴旺,更胜从前。至于农耕,工匠肯用心钻研新的农具,军民肯用心耕种,官府亦善营舟桥水利。这一切,都是当年杜大帅主政代州时的善政,不但我代州裴氏没齿难忘,就是代州士绅军民,也全都刻骨铭心!”

    说到这里,他突然屈一膝跪地,深深俯首道:“今日不意想能够重见杜大帅当面,容我大礼拜谢!”

    杜士仪见满堂一片寂静,连忙上前将人搀扶了起来。好言抚慰把人重新送回座位后,他便亲自满斟一杯酒,团团相敬道:“刚刚裴公这一席话,我虽说听得很高兴,但也不得不说,实在是过分了。代州能在宾贡上大有进益,是因为莘莘学子用心,是因为师长教导有功,不能说都是我的功劳。至于农耕水利,这更是上下一心!代州能有今日局面,我敬诸君一杯!”

    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在座众人中那些熟悉的面孔,当即笑吟吟走上前去,犹如当年一般向众人嘘寒问暖。果然,时隔那么多年,大多数人都没想到杜士仪竟然还会记得代州旧人,一时兴奋不已,哪怕那些杜士仪叫不出名字的,也连忙把父执长辈的名姓报出来,杜士仪竟然多数都能记得。

    面对这一幕,纵使裴休贞一向对杜士仪的评价极高,也不禁有些羡慕嫉妒恨。他到任以来,无论军务民政,也确实很上心,可由于他出身中眷裴氏,又在宗堂中有话事权,代州裴氏这些人总对他隐隐有些提防排斥。而且,他自忖绝对不可能在离任十多年后,还能记得这些无足轻重的缙绅,杜士仪这一手实在是太能笼络人心了。

    “大帅实在是记性绝佳,今夜过后,也不知道多少人会撰文记下今日这番故事,到时候必将传为美谈。”

    等到接风宴后,裴休贞亲自带着杜士仪夜巡代州城之际,便忍不住打趣了两句。他这一年已经六十出头了,论年纪远远大过杜士仪,却没有有些人倚老卖老的讨厌嘴脸,杜士仪遂笑着说道:“什么美谈,险些就把人记混了。不过,觉得亲切是真的。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重回当年的任所,自然免不了百感交集。倒是裴大将军也不用光顾着说我,当年窦钟和姚晔被我挑去朔方的时候,还曾经为你抱过不平,你还不是一样为下属爱戴?”

    裴休贞不料竟是被杜士仪反将一军,愣神片刻过后,少不得哈哈大笑了起来。十几年的岁月,两人境遇不同,但某些感触却相同,不知不觉拉近了距离。在寒风凛冽的夜晚,两人策马畅谈,从军务民政一直说到了天文地理,谈兴之浓烈,杜士仪都忍不住觉得惊叹。

    幸好没有让大多数人相陪,否则别人就不要睡觉了!

    眼看一圈夜巡已经结束,裴休贞突然开口问道:“大帅此行之后,便要回安北牙帐城,未知可有节度副使的人选?”

    “哦?莫非裴大将军要毛遂自荐?”

    杜士仪自从出了都督府之后,一直都笑着称呼自己从前的官称,裴休贞也不以为忤。他咧嘴笑了笑,这才淡淡地说道:“李林甫能有今天,靠的是我那兄长。可兄长却根本没料到,李林甫不过是利用过他便算了,当初谥号之事就不曾力争,险些让兄长死后受辱。至于他的儿子也不见李林甫照应,以至于英年早逝。至于我那位嫂子,恨得牙痒痒的也不见效用。所以,李林甫岂会容我得意?大帅就不用费这个神了。”

    当年裴光庭当政时,李林甫为其谋主,甚至私通其妇武氏,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李林甫竟是比裴光庭在相位的时间长几倍都不止。故而裴休贞说得这样直截了当,杜士仪也就不提自己的奏疏,而是改口问道:“那裴大将军可有人选推荐?”

    裴休贞哂然一笑,随即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杜士仪,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帅既带了节度判官高适过来,想必他自有人选推荐。但我想说的是,节度副使一职,却还不如云州守捉使一职来得要紧。王大帅数年前雷厉风行,把当年贞顺皇后和寿王安插在云州,趁机借此牟利的家伙连根拔起,其中便有李林甫的党羽。尽管如今云州不再是唯一的互市之地,可依旧利益非小。有个消息大帅未必知道,御史台殿中侍御史吉温从幽州回来,突然往云州云中郡去了。”

第1025章 扫尘相迎,俶尔炸雷

    由于杜士仪决定的是此行最后从云州经都播、仆固和同罗领地,回到安北牙帐城,所以,尽管他对裴休贞的话很在意,仍然没有修改既定行程。去过代州之后,他便改道折往岚州,见了那位高适所说能力卓著的窦铭窦太守之后,他对其人才具军略还算满意,可终究那是和他关系最浅的一个,他也就与其寒暄勉励了一番,许诺了一些让其心动的东西,停留半日便马不停蹄赶往朔州马邑。

    岚州太守窦铭自然早早就给朔州的官府报了信,当杜士仪一行人过了楼烦关之后,就只见前方旌旗招展,赫然已经有人来迎。等到两方逐渐接近,他看清了那个打头高踞马背的人,方才打心眼里感慨时光的流逝。

    当年他为代州长史,河东节度副使的时候,段广真还正在盛年,如今十几年过去,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却是一个须髯苍苍,鬓发霜白的老者。当看到对方在十几步远处骤然跃下马背,而后疾步上前来,竟是径直单膝跪下军礼参见的时候,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同样矫健地跃下马背后,上前把人搀扶了起来。看着对方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他不禁笑着说道:“段将军,多年不见了!”

    按照段广真如今一郡太守的官职,杜士仪直呼其名也可,客气一些称一声段使君也可,可杜士仪却偏偏称呼将军,旁人大多有些摸不着头脑。而段广真本人却只觉心中一热,随即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