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公冶先生但请放心!”

    杜士仪立时反应了过来,连忙满口答应,眼见得人再次回屋,大门关上,他拉起不明所以的崔俭玄转身就走。待到完全离开了塔林的范围,他方才松开了手,盯着崔俭玄怀中的那两个实心铜胆轻轻吸了一口气。此裴旻应当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裴将军……今天这一趟还真是来得值!

    “喂,杜十九……”

    不等苦着脸的崔俭玄把话说完,杜士仪便笑着说道:“放心,这不是为难人。此物于练手极其有效,总而言之,咱们回去再说!”

    尽管崔俭玄很不乐意杜士仪的卖关子,但他更知道这家伙年纪小鬼主意多,想想也就暂时不问了。然而,等到他们从塔林出来,去精舍用过素斋后一路往山门出去,却在半道上发现此前见过的那位义宁大师正送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出来。

    那少年外服麻衣,显见还在孝期,背影略显瘦削,待到转身面对他们俩的时候,便只见眼角狭长,双颊微丰,眼睛倒是黑亮幽深,搭配在一块颇有些福相。他倒也罢了,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却不想崔俭玄诧异地咦了一声。

    “我还说是哪个姚家大郎,竟然是他……咦,他怎么穿着孝,他家里谁故去了?”

    杜士仪闻言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你认得他?”

    “我家和他家虽说交往不深,可他和我年纪差不多,在东都倒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崔俭玄眼神微微闪烁,随即便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杜士仪道,“你知道他是谁?他是当朝姚相国的长孙姚闳,他那父亲便是姚相国长子,爵封虢县开国子,之前拜光禄少卿的姚彝。”

    崔俭玄正低声解说着,然而下一刻,他就看到那姚闳朝自己二人这边看了过来,显然也认出了自己。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四十一章 故人相见未从容

    read_content_up;

    ps:第三更求推荐票!

    嵩山少林寺自唐初得太宗文皇帝赐田封赏,并刻碑为记,平时来来往往的贵人也很不少,但姚闳身为当朝宰相姚崇的长孙,从前只是偶尔奉母亲前来拜佛,此来捐出重金,意义自然不同。主持义奖送出来,容易让外头俗人瞧见,义宁身为执掌俗务的首座,见姚闳说着说着,突然脑袋转往了其中一个方向目不转睛地看着什么,不禁也望了过去。认出杜士仪和崔俭玄,他不禁笑问道:“姚郎君认得那边二位郎君么?”

    姚闳从洛阳快马加鞭赶到少林寺,一则是洛阳城中寺庙虽多,但他身份不同,来往其间极其扎眼;二则是这隆冬腊月,想必到少林寺礼佛的百姓即便不少,能够认出他的人却应该没有。所以,正在孝服中的他代母亲送了一笔极其丰厚的香火钱之外,还在佛前供上了一份极其虔诚的愿书。

    如此就算回头此事被人发现,对外头可以解释说,祖父姚崇极其不相信佛道,家训便是不许崇佛敬道,倘若得知他大老远跑少林寺来敬佛,必然会大发雷霆。这真实地目的却可以隐下,因为他趁着此次出来,最重要的是还要去见一个人。

    现如今祖父姚崇身患疟疾,至今还在皇家礼宾馆中养病,而外头的风声又很不好,父亲姚彝又是八月故世,他在私底下甚至听到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说法。他的父亲和二叔父似乎为天子厌弃,连带得祖父也已经圣眷不再了!

    此时此刻,他看着那边厢的崔俭玄,佯作若无其事地说道:“只认得其中一个而已,只是在东都时常见的家中世交。”

    说到这里,他就索性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去,对着崔俭玄微微颔首道:“崔十一郎,久未相见,想不到你真是在嵩山求学。”

    “这不是姚大郎吗?”崔俭玄本打算相见不如不见,躲开也就算了,不料想平日眼高于顶的姚闳竟然会主动来和自己打招呼,也只好装作是才看见似的,恍然大悟地拱了拱手道,“我到嵩山都大半年了,听说少林寺雪后风景不错,所以今日和同门师弟一块到这里赏玩。倒是你这大冷天不在东都拥裘围炉赏雪,大老远跑到这儿来,好兴致啊!”

    杜士仪在一旁冷眼旁观,见姚闳的笑容本就有些勉强,听到最后一句话,更是连嘴角都下垂了,立时明白崔俭玄那口无遮拦的揶揄恐怕得罪了人。然而,他和姚闳素不相识,如今补救也晚了,索性也就装傻充愣不做声。果然,就只见姚闳眉头紧蹙,长叹了一声道:“家父新丧不久,虽说祖父不信佛道,但我身为人子,总想尽最后一点孝心。”

    崔俭玄固然天生刻薄嘴,但姚闳既然说是父亲殁了,他一愣之后,不禁有些不自然地深深一揖道:“这……实在对不住姚兄,我着实不知令尊之事,请节哀顺变。这雪天路上难走,还请姚兄返程路上多多小心。”

    这赔礼和客套的话从崔俭玄口中说出来,怎么都仿佛是语带双关似的,就连一旁的杜士仪听在耳中都觉得有些不顺。因而,看到姚闳极其勉强地点了点头,随后和义宁大师说道了两句便匆匆告辞,他不禁轻轻蹙了蹙眉。等到义宁送了人回来,对他俩告罪一声便匆匆回转寺中,他才轻叹一声道:“我说崔十一,你刚刚说的话,恐怕得罪人了。”

    “我又不知道他家父亲殁了!”崔俭玄没好气地挑了挑眉,随即闷声说道,“这小子从前也是嘴上不饶人的主,我今天对他说话算客气了!”

    “我看他的样子,应该是特地到少林寺来的。如果我没记错,洛阳之地佛寺极多,要尽孝心,何至于腊月冬日大老远地到这少林寺来?”

    被杜士仪一说,崔俭玄也觉得其中颇有古怪,一路往外走时,少不得攒眉沉思。可他素来不善于这些费脑子的事,到了山门,和两个在外头看着马的家仆会合,他也就懒得去想这些麻烦事了,翻身上马之后便无所谓地说道:“管人家想要干什么,反正和咱们无干!咱们既然见着了人,那就赶紧回卢氏草堂去,哎,这大冷天的,圣人应该又幸温汤了吧?嵩山什么都好,可怎么就没个温汤,也好让咱们松乏松乏……”

    想想姚家有什么打算与自己确实无干,杜士仪不禁自嘲疑神疑鬼,因而也就丢开了此事。一路打马返回,才到半途,天上便纷纷扬扬飘下了雪花来,继而越下越大,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两个崔氏家仆不敢怠慢,慌忙策骑上前拦住了杜士仪和崔俭玄的马头。

    “郎君,杜小郎君,这雪越下越大,再加上草堂前头那条山路崎岖不平,积雪之后只怕行马更加难走。咱们不如先进登封县城,明日再回草堂如何?”见杜士仪和崔俭玄有些犹豫,这年长的家仆又开口说道,“若是二位郎君担心卢公有所记挂,我这就赶去悬练峰报个信!”

    “也好,你去报个信,若是风雪大,就在那儿宿一夜,不用赶回来!”

    崔俭玄点了点头,见那家仆立时打马飞驰而去,他方才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杜士仪,似笑非笑地说道,“杜十九,看来你除了抄书读书学琵琶练那两个铜胆,回头还给再给你加上一项……多练骑马!要不是你这一路实在是太慢,咱们早就回去了!”

    仅剩的那个崔氏家仆是才刚刚从东都永丰坊崔家过来替换一个老仆的,今日还是第一次见杜士仪,只知道两人乃是同门。此刻听崔俭玄这说话很不客气,他本还生怕杜士仪会恼羞成怒,可让他分外惊异的是,杜士仪竟只是没好气地拢紧了风帽:“别说废话了,今天本就是你硬拖着我出来的!这骑马我回头自然会加紧练习,可你别忘了你答应我的抄《汉书》!”

    言罢他在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随即径直疾驰了出去。崔俭玄一个措不及防,被撂下了老远方才醒悟过来,笑骂了一声便赶紧打马追上。这时候,那如释重负的崔氏家仆方才慌忙也追了上去。然而,随着天上的雪渐渐变成鹅毛大雪,一时三人都不敢再紧赶慢赶,放慢马速徐徐而行。好在终于上了官道,不虞迷失路途,最后一行三人总算赶在城门落锁前进了登封县城。

    时值腊月,尽管接下来还有一个闰月,但登封县城中已经有不少人家开始预备起了过年。大雪之中,路上行人很少,倒是不少院子里那袅袅炊烟中隐隐传来阵阵香味,让中午吃了满肚子素食的杜士仪和崔俭玄全都感到腹中饥饿了起来。后者更是不由分说地说道:“那些旅舍客馆都不洁净,咱们径直去登封县廨,我七叔总少不得咱们一顿饭食!”

    杜士仪倒是并不想再去搅扰崔韪之,人家就算在捕蝗的时候曾经欠他些许人情,可在往峻极峰下杜氏草屋中左一趟右一趟的送礼之下,怎么也算还干净了。倘若不是雪下得实在太大,他恨不得先前不回城,径直赶回草屋去和杜十三娘团聚,也好过留宿县廨一夜。然而,在崔俭玄的再三劝说之下,他最终不得已答应。然而,一到县廨门口,他就看到相熟的差役吴九一溜小跑上了前来。

    “杜小郎君,崔郎君!”

    尽管杜士仪是比崔俭玄小两岁,可每次听到这称呼的差别,他总觉得不自然,这会儿见人主动上来执了自己的缰绳,他就半真半假地说道:“日后把那个小字省了,过了这个年,我也不小了。”

    “杜郎君既这么说,某改了口就是!”

    吴九最是乖觉,当即便立时去掉了那个小字,见崔俭玄嗤笑一声策马走在了前头,他有意落后几步,等见前头崔氏主仆二人已经落下了他们老长一段距离,他方才满脸讨好地说道:

    “杜郎君,某有一件事相求。当初郎君带着我等四乡奔走捕蝗的时候,曾经说过这飞蝗喂猪也好,喂鸭也好,都是绝妙好物,所以大伙儿积攒了几百石的蝗虫。如今我等几个喂蓄养的猪鸭都已经极肥,原本等着腊月过年卖个好价,谁知道那会儿郎君的话传开了来,不少人都照此办理,这年底市面上的肉价跌了许多。要知道,贵人食羊,庶人食豕,可肉价要是一直这么贱,大伙就只能养着猪过冬了!”

    杜士仪顿时皱了皱眉:“那般喂养,三四个月就该肥了,怎么会存到现在?”

    见吴九再不吭声,杜士仪立时明白,这家伙必定是贪图钱财,一茬挣过之后,立时又养了更多的,却不想想市场需求终究是有限的。再加上如今上层士族多半都是吃羊肉,猪肉本就是更多面向平民百姓,市面上猪肉太多,怎么可能不贱?而且从登封运到其余各县去卖,路费就极其不划算。可即便是贱了,以他们之前赚的钱,再加上收进仔猪的时候价格有限,何至于如此来求他出主意?

    尽管狐疑,然而上一次是要人出力,需得给甜头,而这一次,他却不打算慷慨无私地给这家伙指点迷津了,却是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如今课业繁重,也没工夫管这些,再说我也就是今晚上在县廨官舍留宿一晚,明日一早就要回卢氏草堂了。”

    吴九满心期望,可听到这么一句话,他便犹如当头一盆凉水把他给浇得透心凉。然而,此刻已经到了后头官舍的门口,他纵使再想对杜士仪苦苦哀求,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人下马进门,继而消失在了风雪之中。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四十二章 围炉炙肉话家国

    read_content_up;

    ps:大家早,嘿嘿,例行求推荐票,给榜上那些bt甩太远了……

    和前头县廨那些公堂厅房相比,县廨后头供人居住的官舍却有几分小巧雅致。此时此刻,闻讯迎了一行人进来的崔圆亲自打了伞给崔俭玄遮风挡雪,口中却说道:“郎主本就想趁着年前去卢氏草堂探望十一郎,顺带拜上卢公,可巧知道十一郎和杜小郎君一块来了,明公别提多高兴了。”

    他一面说一面转头看了一眼由另一个仆役打伞服侍的杜士仪,又突然用左手轻轻拍了拍脑袋:“看我这记性,好教杜小郎君得知,杜小娘子今早才由我家娘子接到了官舍,谁知道郎君这就来了,这可不是天底下最巧的事?”

    杜士仪正想着吴九所求,此刻乍然听得杜十三娘竟然也在这里,他顿时喜出望外。果然,才入三门,他就看到那边寝堂檐下,杜十三娘正扶着竹影的手站在那儿翘首等待,一看到他,那眼眸中顿时流露出了无比欣喜的表情。

    倘若不是旁边一个中年妇人开口说了一句什么,她差一点儿就忍不住直接穿着锦靴径直踏雪来迎。他见状连忙加快了脚步,待到近前时,就只见崔俭玄对着那妇人长揖行礼,口称七婶。他记得听崔俭玄提起过,崔韪之的夫人仿佛出自琅琊王氏,连忙也上前行礼道:“拜见夫人!”

    王夫人含笑扶起了崔俭玄,又连忙唤杜十三娘将杜士仪也搀扶了起来,这才亲切地说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今日我才刚让人把十三娘接了过来,却不想傍晚十九郎又和十一郎联袂而来,这还真是天意!灶上已经炙好了鹿肉,你们快进屋祛祛寒气,正好是晚饭的时辰了!”

    杜十三娘紧紧握着杜士仪的手,等到跟着拉了崔俭玄的王夫人进了屋,她趁别人不注意,连忙低声对兄长解释道:“阿兄,是王夫人派人多次相邀,我实在是回绝不得……”

    “没事,你一个人和竹影他们几个住在峻极峰下,本就寂寞,到崔家走动走动也是应有的往来之义。”说到这里,杜士仪便轻轻捋了捋杜十三娘左边那小巧可爱的垂髫,这才轻声说道,“本来今天大雪纷飞,我还不想回登封县城,打算去峻极峰下草屋看你。幸好被崔十一给硬拉了来,否则到那儿扑了个空,便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你这一趟来得好!”

    杜十三娘被杜士仪说得异常高兴,忍不住把头搁在了兄长胳膊上。而走在前头的王夫人不经意回头一瞧,却瞥见杜士仪右手还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皮囊,忍不住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下一刻,她就只听崔俭玄一声嚷嚷道:“哎呀,这总算是暖和了……一路跑马吹风,我都快累死了!七婶,二十五郎和十七娘呢?”

    崔韪之虽有庶子庶女,但嫡出却只有一子一女,平素只有后者出来见客。这会儿,王夫人便当杜士仪是通家之好似的,笑吟吟对身边的婢女吩咐了一声,不消一会儿,就只见婢女们簇拥着两人出来。前头是一个大约七八岁圆滚滚的小胖子,长得憨态可掬,上来见礼过后,立时凑到崔俭玄身边一口一个十一兄乱叫,等崔俭玄随手丢给了他一个不值钱的小木人,他立刻如获至宝眉开眼笑。而落在后头的崔十七娘约摸和杜十三娘相仿的年纪,和弟弟相比,她显得有些羞怯,裣衽行礼后,她便躲在了王夫人身后,可仍然不时悄悄好奇地打量杜士仪一眼。

    此刻崔韪之尚未回到寝堂,晚饭自然不便开席,王夫人就吩咐婢女摆上酥酪、乳浆以及四色乳饼。杜士仪虽则饥肠辘辘,可看到崔俭玄二话不说就委实不客气地大吃大嚼了起来,他只觉得没吃就饱了,最后索性只用了半杯乳浆,更多的精神都用在了应付王夫人那些看似随意,实则带着考较的问题上。好在这种不好受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不过一会儿,就只听前头传来了一声“郎主回来了”。不多时,一身便袍的崔韪之便大步进了屋子。

    “我正想亲自去一趟卢氏草堂,问问十一郎你年前何时能回东都,没想到你就和杜十九郎来了。”崔韪之扶起了崔俭玄,又抬手示意杜士仪也坐下说话,等到自己在居中主位上坐下,他扫了一眼正襟危坐的亲生儿子,又笑道,“今日都是自家人,熟不拘礼,大家不妨随意松乏一些。”

    本就只是勉勉强强跪坐的崔俭玄立刻把一条腿从身下挪了出来,很是随便地垂在了矮座榻的前头,他这么一带头,崔小胖子自然跟着照做,杜士仪自然也乐得换成了盘膝趺坐,只有王夫人和杜十三娘崔十七娘三个女子依旧优雅地跪坐在那儿,仿佛没听见那随意松乏的吩咐。须臾,婢女们便送上了一具具食案。每具食案上都是一套白瓷碗碟,佐料碟子中盛着花椒盐粒等等,但菜蔬却是一样皆无。紧跟着,方才只听外间一阵响动,竟是三四仆妇合力抬着一只串有烤鹿的架子进了屋子。

    东西一进屋,一阵香味便四溢了开来,崔俭玄仿佛是应了那熟不拘礼四个字似的,还使劲抽了抽鼻子,眼睛一时为之大亮。杜士仪则是冷不丁发现,那崔小胖子也学着崔俭玄的样儿闭着眼睛深深吸了两口气,丝毫没发现上首的崔韪之已经眉头紧蹙。使劲嗅了好几下,崔俭玄便看着崔韪之笑嘻嘻地说道:“七叔不在意我先挑吧?”

    “你还真是不客气,也不知道让着十九郎和十三娘。”见杜士仪欠了欠身,杜十三娘亦是笑吟吟的,他方才无可奈何地摇摇头道,“也罢,你自己爱吃那一块,自己挑!”

    “先把鹿鞭割下!”崔俭玄毫不客气地嚷嚷出了这么一句话,见其他人全都为之瞠目结舌,他这才坏笑道,“然后给七叔呈上来!”

    “臭小子!”崔韪之一下子给气乐了,脱口而出笑骂了一声,随即就叹道,“还以为你跟着卢公能够学得文雅一些,居然还是这么信口开河!”

    “卢师讲求的是顺其自然,可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崔俭玄得意洋洋地做了个手势,见其中一个厨娘打扮的仆妇瞅了一眼主人和主母,最终小心翼翼割下了鹿鞭,双手呈到了崔韪之前头的瓷盘中。尽管如此,当面被侄儿当成了打趣对象的崔韪之哪有兴趣当众享用这样的壮阳之物,不动声色将其搁在了一边。

    好在崔俭玄接下来只是要了一块腿肉,自己的儿子崔二十五郎也依样画葫芦要了腿肉,杜士仪要了一块肋肉,至于王夫人则是以主母的姿态,替杜十三娘和崔十七娘各自割了一小块尝个鲜而已。这时候,崔韪之方才示意割了一块前胸肉,挥挥手让人将剩下的鹿抬了下去。此时此刻,便有人上来上了各色菜蔬,不少都是冬日难得一见的时鲜,再加上一小盅鲜鱼汤,各色点心,一小碗白米饭,这便算是都齐了。

    虽说是食不言寝不语,但崔家这一顿饭显然并没有恪守那些古老的规矩。众人一面吃一面谈天说地,大部分时间,女人们都是在倾听男人们的话,而崔小胖子年纪太小插不上嘴,始终都是崇拜地盯着崔俭玄。而杜士仪自然不会在崔家的地盘上和崔十一郎抢风头,除非崔韪之问到自己,否则他轻易不开口。然而,等到崔韪之仿佛不经意地提到一个人名的时候,他一下子便留了心。

    “卢相公十一月去世,源相公虽说刚拜了相,但姚相公又病了,一直都在养病,源相公竟是政事堂和皇家礼宾馆两边跑,忙都忙不过来。”崔韪之一面说话,一面审视着崔俭玄的表情,“偏偏紫微省拟好的大赦天下诏书送上去,圣人大笔一挥,偏偏把那个赵诲给圈了出来,一时上下一片哗然。”

    崔俭玄听得大皱眉头,旋即不耐烦地说道:“七叔没事情说这种朝廷大事干什么?你又不是政事堂那些相公,我也还没入仕呢!”

    “哈哈,大概是白天在公堂之上这些消息看多了,一时忘了这不是和属僚在一块。”

    崔韪之自失地拍了拍脑袋,继而只字不提刚刚的话题。及至天色渐晚,他便笑呵呵地留了崔俭玄住在从前的那间客房,却又善解人意地让杜士仪和杜十三娘在外间一个小院相对的两间厢房。等到婢女们把一双儿女也带了下去,他方才若有所思地揉了揉眉心。

    王夫人屏退了婢女,旋即不解地问道:“七郎适才为何要提到朝廷大事?”

    “十一郎就是这性子……如今看来应是我想错了。”

    崔韪之叹了一口气,随即轻声说道,“崔氏从祖上传承至今,最是枝繁叶茂的,共有十支,清河崔六支,博陵崔四支。我和十一郎的父亲是同一个祖父,同属许州鄢陵这一房,到如今十一郎这一代,已经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每一代虽有族长,但执掌族中真正大权的,却另有人在。先父那一代,是十一郎的祖父执牛耳,我这一代,本该是十一郎的大伯泰之为本房之首,可十一郎的父亲在诛韦氏的时候异军突起,奈何后继乏力,爵位虽高至国公,终究比不得四兄泰之稳稳当当一直在中枢。现如今到了十一郎这一辈,若能及早知道这一代本房全力栽培的人是谁,对于二十五郎来说,将来便能少走许多弯路。”

    见王夫人眼睛一亮,崔韪之便叹了口气道:“不过也不用着急,相比从前一度到了存亡关头,如今天下太平,我不求二十五郎将来能执掌本房,只求他仕途稳当,子孙满堂就行了。更何况事情本就不是一定的,六兄谔之,不就是差点越过了四兄?对了,十一郎在东都时,世家子弟无不绕道走,却能和杜十九郎相善,足可见这杜十九郎有些不同。我观其人恐非池中之物,你可知道,崔圆刚刚报了我一件事?”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四十三章 夜半魅影

    read_content_up;

    ps:老调重弹,走过路过留下推荐票,我都变唠叨鬼了……

    尽管这会儿的雪又下大了,天空中尽是纷纷扬扬的雪花,夹杂在寒风中往人脖子里钻,但杜十三娘仍然不想进自己的屋子去。这是在县廨的官舍,不是在自家那虽小却温暖的草屋,她刚刚在兄长的屋子里说了许久的话,此刻却不得不移步回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这才轻轻吸了一口气,招了招手就头也不回地低头进了屋子。门前那厚厚的棉帘子已经放了下来,她搓着刚刚被寒风吹冷的手,呆呆站在那儿好一会儿,突然低声说道:“竹影,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回了樊川好不好?”

    “娘子!”竹影一时震惊得无以复加,“娘子怎会有这念头!”

    “没什么!”杜十三娘连忙摇了摇头,可想想这些聚少离多的日子,尽管她在兄长面前一直嘴上逞强,可心里又忍不住一阵难受,快步进了里屋后,随即就呆呆地抱膝坐在了矮矮的卧床上。每一次见杜士仪,她总觉得兄长仿佛有些不同,哪怕知道那是好事,她却不免有几分患得患失,仿佛一眨眼间,兄长就已经成长得她都不认识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抬起头来,对着满面担忧的竹影轻声说道,“没事,我只是胡乱说说,你可千万别对阿兄提。”

    而同样闭门坐在卧床上的杜士仪,此刻却解开了面前的皮囊,拿出了那一对磨得光润圆滑的铜胆。尽管他对于崔韪之有意透露的那个消息很有些思量,但他更知道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对于如今的他来说,那位青史留名的名相姚崇看似近在咫尺,实则还隔着无数座大山,去考虑人家是不是处在危机之中,对于他并没有任何意义。他轻轻地转动着那一对沉甸甸的铜胆,可不一会儿,手腕就已经油酸又痛,只能搁在膝盖上暂且休息。可不一会儿,他又毫不气馁地开始琢磨其中诀窍,不一会儿便忘记了时间,直到外头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

    杜十三娘还带着竹影,但他却婉拒了崔家的婢女服侍,毕竟,他在卢氏草堂也是自己打理起居。记得自己此前说过不希望有人打扰,他不禁皱紧了眉头,可想想兴许是崔俭玄那个多事的家伙,他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站起身来到门前。然而,他才预备去拨门闩,旋即赫然发现外头插进了一把利刃轻轻地拨着门闩,这一惊登时非同小可。他本想高声叫人,可转念一想,当即一手按在了门闩上,又低喝了一声。

    “谁?”

    这一声喝再加上门闩被按住的结果便是利刃拨动再无效果,而他这一声低喝,更是仿佛吓住了外头的人。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方才传来了一个畏畏缩缩的声音:“杜郎君,某是吴九……深夜不告而至,而且图谋擅入,确实是大罪一件,可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还请杜郎君拨冗赐见,某感恩戴德!”

    得知这鬼鬼祟祟摸到县令官舍的人竟然是吴九,杜士仪不禁惊叹于这家伙的胆大,但随即就醒悟到不是有人帮忙穿针引线,就是有人故意纵容,否则摸进县令内宅被抓到的后果,绝不是吴九承担得起的。尽管心下愠怒,但他最终还是捏紧了右手中那对尚未放下的那对铜胆,继而用左手开了房门。下一刻,就只见一个人影飞快地闪了进来,一进门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杜郎君,某实在是走投无路,还请千万指点一条活路!”

    见其连磕了三个头,还来不及关门的杜士仪顿时皱了皱眉,随即便掩了门,只把门闩轻轻搭上了。低头盯着吴九看了好一会儿,他方才淡淡地说道:“不要跪在门口了,进来说话!”

    官舍的客房都是两间,外间起居,内间是寝室,一应布置并不奢华。不过一床一坐榻,一几一架而已。此时此刻,爬起身的吴九进了内室,见杜十九在那坐榻上盘膝坐了,他连忙快步上前,又屈膝跪了下来。然而,这一次他还来不及说出那些求恳之词,就只听杜士仪开了口。

    “说吧,你此前究竟砸进去了多少钱?”

    吴九听到这个直截了当的问题,这才一下子脸色刷白。想想这位年纪不大的杜郎君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可最终总能事半功倍,他咬了咬牙便一五一十地说道:“九月原本全都出手了,那会儿市面上肉价都还居于高位,所以大伙几个,平均每人净赚了一万钱。别人见好就收了,可某瞧着实在是钱好赚,晒干的飞蝗还剩下许多用不完,便连本带利,又问别人赊借了五万钱,收了五百口小豚租了田舍养着……结果如今年关将近,都砸在了手里。若是还不能想到办法,某就只能卖儿鬻女,甚至于自己卖为奴婢去抵债了。”

    见这大男人说着便整个人趴在了地上涕泪交加,尽管觉得他贪得无厌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但杜士仪还是皱眉问道:“举息多少?”

    “这个……”吴九没想到杜士仪一个世家子弟,竟然会看穿自己借了高利贷,迟疑好一会儿,他这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月息……二十分,已经借了四个月。”

    二十分利?也就是一个月百分之二十?四五个月便翻倍?这种高利贷,这家伙也敢下得去手!

    吴九窥见杜士仪仿佛一瞬间面色铁青,慌忙又解释道:“是借的公廨本钱,今年的公廨本钱一百五十万,明公放出去与本县大户徐家,某从徐家直接借的,绝非利滚利。否则倘若再从别人那儿转手,三十分四十分的月息都说不好。”

    尽管杜士仪知道吴九是借了高利贷,但所谓公廨本钱是什么意思,他却不甚分明,当即眉头一挑道:“何谓公廨本钱?”

    “就是……就是官府拿出的本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