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抄录给道长!”

    杜士仪明言记不起其他,孙太冲虽有些遗憾,可那金针拨障八法的珍贵之处,饱读医书的他自然清楚,想想也就不再奢望其他,当即和颜悦sè地说道:“杜小郎君也不用过于逼迫自己,你毕竟身体才好,还是好好休养才是正理。对了,你且让我再诊一次脉,从前你吃过的那方子也该换了。”

    自从自告奋勇去登封县署揽下捕蝗事之后,嵩阳观就再也没人登过门,如今孙太冲既是再次主动提出来,杜士仪自是坦然伸出了左手去。孙太冲诊过脉,便微笑说道:“jing血渐足,经脉也强健了许多,不用再吃那些补益元气的药了,我给你开个方子再调理调理,ri后就不会留下病根。唔,对了,此前杜小郎君写的那防风散和羚羊角饮子,我也让僮儿炮制好了,待会便请卢公服用吧……”

    卢鸿术后需得静养,孙太冲出门之际,自然是卢望之亲自相送。为了行针,今次卢鸿一大早就被卢望之挪到了自己的草屋,眼下得知金针拨障术一举功成,草屋外头围着的入室弟子和求学士子一时欢呼雷动,从草屋出来的孙太冲也不知道收获了多少感激道谢。须臾,却是从屋子里出来的裴宁用招牌的冷脸和冷言把兴高采烈的众人给压了下去。

    “不许喧哗,卢师还要静养数ri!”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后,见众人终于安静了下来,他又对孙太冲毕恭毕敬举手一揖道,“太冲道长针到障除,我卢门弟子将终生感激不尽。”

    见孙太冲含笑还礼,他又淡淡地说道:“但今次若不是小师弟抄录了金针拨障八法以及相应的汤药方子,卢师也不会得以重见光明。我知道此前于卢师收下小师弟的事,尔等之中有人颇有微词。捕蝗事是否顺应天意,有利于否,自有天意民意评判,但小师弟令卢师得见光明却是实。今后若有学术之争无妨,但若有再鄙薄小师弟品行的,那就不用再呆在这卢氏草堂了!”

    裴宁这番话,屋子中盘膝坐在卢鸿卧床前的杜士仪听得清清楚楚。这几ri他和卢望之最熟,而从前争得面红耳赤的四师兄侯晓,还有那位爽朗的二师兄宋慎,他都混了个半熟,只有裴宁整天冷冷的不好亲近,却不想今天竟然是这个冷面人撂下了一句最回护自己的话。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平躺在那儿的卢鸿轻声说道:“三郎就是面冷心热的xing子,你别看他如同管家翁似的将谷中上下人等管得严严实实,但实则最关心人的也是他。他兄长裴宽是刑部员外郎,这铁面无私的习气,他和他兄长真是一脉相承!”

    杜士仪听着卢鸿这评判之言,不禁笑道:“三师兄为人看似冷,其言行却正,正是君子。”

    “君子坦荡板正,你读书若有惑,尽管去找他。”

    “是,弟子明白了。”

    “至于你大师兄……”卢鸿说着竟迟疑了片刻,旋即才笑道,“你和他住在一块,千万别只学了他的随xing不羁。他从小为我抚养长大,但xing子却和我大不相同,即便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却不愿扬名,每成一诗一文即立时毁去,连我也对他无可奈何。”

    杜士仪想到卢望之平ri的丢三落四不着调,可接待外人的关键时刻却翩翩君子之风,忍不住也笑了起来。陪着卢鸿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见人渐渐睡了,呼吸声也逐渐均匀,他这才悄悄站起身来。他的通身大汗眼下早已经息了,可身上那种黏糊糊的感觉依旧,寻思着今天解决了老师的眼疾,他可以抽空回去见见杜十三娘,他少不得快步出了草屋。可还不等他找到裴宁知会一声,却发现那边通往外头的山路上挤了好些人,随即起了一阵不小的sāo动。

    不多时,崔俭玄排开人群,竟是一路飞奔径直跑到了他的面前,来不及站稳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杜十九,那个朝廷派下来查看各地蝗灾情形的御史来了,说是既来嵩山,务必想拜访卢师。是我家七叔陪着他一块来的!”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二十七章 婉言辞御史

    read_content_up;

    看到崔俭玄一面说一面嘿然而笑的样子,杜士仪立时明白了这小子的目的,无非是撺掇他趁机表现一二。想着崔韪之倘若知道这侄儿竟然拆长辈的台,那张脸会何等难看,他便干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卢师刚刚才行了金针拨障术。”

    “大师兄也已经对那位御史禀明了,可人家仍是不管不顾坚持要见。”崔俭玄一面说一面往后看了一眼,见那边厢仿佛毫无进展,他方才鄙薄地哼了一声,“我那七叔多年仕途蹉跎,现如今好容易因为你的建言而赌对了一次,必然趁机表现。听说这位捕蝗御史留在登封县署期间,他整ri寸步不离,真是什么风骨都没了,也不怕别人知道了笑话!”

    两人没说两句话,就只听外头sāo动更甚,紧跟着便是几人排众而出。

    为首的那男子大约三十许的年纪,一身绿袍,白皙容长脸,身材瘦削,容貌秀挺,再加上下颌的三缕长须,颇有几分清逸之气。而在他身后的,除了几个明显从者服sè的人之外,便是他曾经见过的登封令崔韪之以及那位钱少府,余者两三人,多半也是登封县的属官吏员等等。

    他们后头紧跟着一干卢门弟子,平ri里从来一张和气笑脸的卢望之此刻面sè微沉,裴宁那张冷脸更是如同结了冰似的,反而是那些附庐求学的年轻学子们,有的露出了兴奋激动的表情,有的不以为然,也有的则是满脸的殷羡。

    行至草屋近前,那绿袍男子便开口问道:“卢公在此么?”

    这时候,落后一步的卢望之立时对崔俭玄和杜士仪解说道:“十一郎,十九郎,这位是本次巡查河南府一地捕蝗事的刘御史!”

    绿袍男子见崔俭玄和杜士仪站在门口,又听卢望之那称呼,哪里还会不知道这亦是卢鸿的弟子,一时笑容可掬地微微颔首。见对方态度客气,杜士仪生怕崔俭玄再犯老毛病胡说八道,当即上前一步长揖行礼道:“原来是刘御史!还请刘御史恕罪,卢师眼疾多年,今ri才刚由嵩阳观的孙道长行过金针拨障术,服药之后尚在屋内静养。”

    待到直起身时,他便看见陪在来人身侧的崔韪之微微眯起了眼睛,仿佛不以为意,可一旁的钱少府却表情紧张,仿佛生怕自己在对方面前拆穿底细抢功劳似的。就连他们身后的一众卢门弟子学子,不少也都在打量自己。在这些各式各样的目光中,和他距离最近的那个刘御史则是审视的眼神倏然转厉,仿佛要在他脸上扎出两个洞似的。然而下一刻,那种让人很不舒服的目光又一下子犹如冰雪一般消融无形,转而变成了温文和煦的笑容。

    “哦,为何卢公眼疾多年,却在今ri方才金针拨障?”

    “金针拨障毕竟是于双目之上行针,危险xing显而易见,故而民间大夫罕少能有十足把握。此番我正巧寻得金针拨障八法,孙道长有了把握,这才全力施为,针到障除。如今正值行针之后不到半ri,还请刘御史明鉴。”

    见杜士仪挡在门口一动不动,刘御史不禁眯了眯眼睛,随即又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却是我来得不巧了。不知小郎君名姓,郡望何方?”

    “京兆杜士仪,见过刘御史。”

    听了这个陌生的名字,那刘御史微微一愣,而他身侧的崔韪之和钱少府全都为之松了一口大气。而在场的卢门弟子学子,因为柳惜明此前的广泛宣传,无人不知杜士仪就是那自告奋勇担下捕蝗事的杜十九,此刻听其隐去了那人人耳熟能详的字号,一时嗡嗡嗡议论了起来。就在旁边的崔俭玄怎么都不明白杜士仪为何非要藏着掖着,才刚想张嘴,却见族叔崔韪之对他连连眨眼,他只得不情不愿地别过了头去轻哼了一声。

    “没想到杜小郎君倒是助了乃师重见光明。”

    刚刚卢望之和裴宁以及其他弟子都说卢鸿刚用过金针拨障术需要静养,如今杜士仪也是这么说,而且还道出了嵩阳观那个道人的名字,刘御史踌躇片刻,最终决定不再坚持求见。他漫不经心地褒扬了杜士仪一句之后,便又似笑非笑地说道:“既然卢公如今已经能重见光明,我回京之后当上书禀告圣人。卢公隐逸高士,宇内闻名,也该出山了。”

    见卢望之裴宁也好,其余侯晓宋慎等弟子也罢,甚至不少学子都为之遽然sè变,杜士仪想到卢鸿的为人心xing,当即再次长揖谢道:“刘御史厚爱,然卢师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尝言只为传道授业解惑于诸生,而治国平天下之重任,朝廷自有肱股担当。如今飞蝗再起,如刘公这样不辞辛劳奔波各地监督捕蝗灭蝗,正是能够担负重任的朝廷肱股。”

    刘沼原只见杜士仪年少,有些轻视,此刻听见这样一番让人听着很舒服的恭维话,走了这么多山路却最终落空的那股无名火不知不觉消解了大半。对于这位皇帝征召不应的隐士,他心中本就颇有不以为然,想想卢鸿也就只是名气大一点而已,自己来过表达过尊崇的意思也就罢了,人家既然不乐意出仕,他却没必要回去多嘴。因而他又打量了杜士仪一眼,这才矜持地说道:“卢公高风亮节,实在是让人佩服。只可惜今ri我来得不巧,缘悭一面。既如此,我也不打扰,就此告辞了,替我多多拜上卢公。”

    眼见得对方转身而去,崔韪之使了个眼sè让钱少府等人赶紧追上去,自己却上前两步含笑对杜士仪点点头:“贤侄这份情,我记下了!”

    刘沼一到便在乡里转了一圈,当然也曾听到过主导灭蝗的杜十九之名,可登封毕竟在得到朝中确切消息之后,县署一众属官差役立时全力捕蝗,于是那些属官口口声声只把杜士仪说成了京兆府一个在都畿道游历的热心士子,再加上事事顺着刘沼,很顺当地就把此事揭过去了。他虽说知道此中名堂,却也没理论。即便他出自名门,可要是单靠他一个人,这还是撑不住登封县这片天的!

    “明公言重了。”杜士仪看着那一行人远去的背影,突然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位刘御史看来颇具威权,不知道是……”

    “这是监察御史刘沼,不过正八品下,狐假虎威罢了,还不是仗着后头有姚相国!否则,他一个最好女sè的,如何能得御史之职!”

    监察御史才正八品下,崔韪之这县令却是正六品上,这些天却得忍受刘沼的颐指气使,肚子里早就憋了一口气。忍不住一吐为快之后,他见崔俭玄似笑非笑看着自己,杜士仪倒是面sè如常,他便轻咳一声,端着长辈的架子语重心长地告诫道:“十九郎,捕蝗之事朝中非议极多,你撇清也是好事。须知此前谏议大夫韩思复奉旨巡视蝗灾各地,回去之后奏说飞蝗成灾,当修德以弭之,姚相国这才把这位刘御史给派了出来。总而言之,十九郎如今既然拜入大名鼎鼎的卢公门下,不如一心钻研学问的好!”

    “七叔倒是好盘算。”

    崔俭玄这一声轻轻的嘀咕顿时让崔韪之老脸微红,而杜士仪便仿佛没听见似的,泰然自若谢了一声。见此情景,这位崔十一郎懒得再理会这么多,直接纵身从草屋前头的高台上轻轻跳下,随即拍了拍双手,又冲着不远处尚未散去的学子们喝道:“都散了都散了,让卢师安安心心静养!”

    尽管崔俭玄这个族侄实在不讨人喜欢,但为了对东都那边有个交代,崔韪之扭头看了一眼已经快到那边路口的刘沼,少不得又对杜士仪说了几句务必照应崔俭玄的话。面对这托付,杜士仪少不得对崔韪之拱了拱手道:“明公放心,我和十一兄如今既是同门,自然风雨同舟共进退。”

    “那我就放心了!我这些天需得陪着那刘沼,请十九郎替我向卢公问候一声!”

    等到崔韪之匆匆离去,草屋前头终于完全清净了下来。杜士仪索xing径直盘膝坐下,随即支着下巴出起了神。

    那刘沼一看就是倨傲难以容人的xing子,对这种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听崔韪之的意思,朝中似乎还在因捕蝗而角力,这么说大名鼎鼎的姚崇,近来似乎不是那么顺当……不过话说回来,眼下的他还远远不够资格去蹚浑水!

    不多时,去送刘沼一行的卢望之就和裴宁一块回转了来。看到杜士仪满不在乎地盘膝坐在草屋门口,卢望之不禁笑了起来,赶上前两步就挨着人并肩坐了下来,随即亲昵地说道:“小师弟,今天幸好有你这随机应变,一番恭维堵住了这刘沼的嘴。卢师尝言,隐逸山林就该有个隐士的样子,若视隐居为终南捷径,谈何隐居,不过沽名钓誉而已!所以之前虽朝中持币礼征辟数次,卢师一直都坚辞不愿往。今ri也是天意,若没有金针拨障,卢师总不能一味把人拒之于门外。”

    “为何不能?此人眼神不正,显然心术也不正。”裴宁看着并肩席地而坐的卢望之和杜士仪,犹豫了片刻,一身白衣的他还是没有效仿两人。见杜士仪听了自己的话面露微笑,他不禁皱眉问道,“十九郎,你笑什么?”

    杜士仪可不想和裴宁这冰块抬杠,当即一本正经地说:“没笑什么!过几ri等卢师的眼睛养好了,我打算回去看看十三娘,还请二位师兄准我一天假。”

    请假要趁早,尤其难得冷面裴三郎心情好!

    卢望之想都不想就点点头道:“卢师之前就说了,你要回去只须言语一声。对了,让四师兄带你走山路,虽累些,到底近得多。”

    裴宁想了想,也最终颔首说道:“到时候只需记得早去早回。”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二十八章 一舞剑器动四方

    read_content_up;

    登封县城坊市中,原本高挂免战牌的那些米行粮号,如今都敞开了大门。

    此前官府态度暧昧,他们自然可以囤积居奇等着粮价上涨,然而,现如今那位朝廷派到各地巡查蝗灾情形的监察御史就住在登封县署,县署已经让人下了死命令,让他们务必保证米面供应,谁敢真的和官府作对?好在如今登封各地捕蝗进行得如火如荼,今年收成瞧着仿佛能够保住,他们敞开卖了几天的粮,原本大排长龙的人群就不见了,价格也微跌了一成,一时这些米行粮号掌总的人也都出了一身冷汗。

    幸好没在高位囤积太多,否则万一米价一路下行,这可就亏惨了!

    而对于杜十三娘来说,曾经听竹影说过米面难买,听田陌形容过那一ri跟着杜士仪到坊市听到的抱怨,现如今看到坊市热闹喧哗,那些米行粮号门前秩序井然,她忍不住满脸高兴的笑容:“阿兄,这回你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呢……对了,咱们这样出来,会有人认出你么?”

    “你夸我的话已经说过几百遍了!你阿兄我又不是名满天下的人,我在登封县城里头可没露过几回面,哪有这么容易被人认出?”

    偷得浮生半ri闲,这天杜士仪跟着四师兄从山路回了草屋,正巧牛车载了杜十三娘回来。得知峻极峰下的草屋早已被崔韪之令县署差役全部翻修了一遍,为此还把杜十三娘给接到县署住了两ri,如今那青翠的竹林配上焕然一新的草屋,里头的陈设也都换了一遭,甚至还在田陌那棚子里养了一只看门狗,再不复此前的寒酸气了,而杜十三娘此前进城却没机会好好逛过,他索xing带着杜十三娘又进了一回登封县城。

    此时此刻,见杜十三娘娇嗔地摇了摇自己的手,他少不得再次审视了一番她今ri的打扮。如今的他还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可行头早已换过了,一身白sè圆领衫整洁而朴素,又不打眼。而杜十三娘身上的衣裳则是此前住在县署时,崔韪之的正妻王夫人请裁缝量体新做的,圆领白罗衫,绿sè荷叶裙,脚上是一双簇新缎鞋,两边小巧可爱的垂髫缀着一对可爱的鎏金银蝶,双腕上戴着一对鎏银臂支,越发衬得她肤白如玉,就犹如塘上新莲一般。

    “阿兄?”

    “我家十三娘长大了。”杜士仪突然笑了起来,随即轻轻舒了一口气,“难得见你打扮得这般俏丽,阿兄看呆了,将来也不知道哪个俏郎君有福气!”

    “阿兄!”杜十三娘一时俏脸绯红,然而不过片刻功夫,她便转嗔为笑道,“阿兄不娶,我也不嫁!我还要替阿兄好好挑一位嫂嫂呢!”

    这大大方方的话噎得杜士仪顿时一愣。想想这是盛唐,女子能顶半边天,哪会一说到婚嫁就羞涩,他不觉笑呵呵得摇了摇头,随即方才带着杜十三娘继续往前走。如今家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不缺,穿的行头也不用置办,手头活络了许多,这一路走去,但凡杜十三娘稍稍流露出喜爱神情的小玩意儿,他一概都痛快买下,即便如此,这一路也不过花了几十文钱,最后还是杜十三娘拉住了他的手臂。

    “阿兄,够啦,再买竹影就拿不下了,再说我也用不了这许多,别浪费钱!”

    “这最后一句才是你想说的吧。”见杜十三娘笑得眯起了眼睛,却也没辩驳,杜士仪看了一眼身后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袍,腰佩承露囊,脚踏小蛮靴的竹影,活脱脱一个从者,一时莞尔。既然杜十三娘说是够了,他也就不再当散财童子,又逛了一小会儿,他遥遥望见远处仿佛聚集着很多人,间或还有犹如雷动的叫好声,他便笑着说道,“那边厢大约有人表演,彩声雷动,咱们也去凑个热闹!”

    “嗯!”

    主仆三人快步上前,这才发现围观人群竟是里三层外三层,别说挤进去看热闹,四面八方还有更多的人涌过来。不消一会儿,他们就被前后看热闹的人给紧紧贴在了中间,一时竟动弹不得。此时天气炎热,酸臭的汗味四处都是,杜士仪不得不伸出臂膀护了杜十三娘,一不留神一脚踩在了前头那人的脚跟上,险些把人鞋子给踩下来。就只见那汉子愤怒地转过头来,对着杜士仪骂出了穷措大三个字,随即便一时瞠目结舌,老半晌方才结结巴巴地叫道:“杜……杜……”

    杜士仪前些ri子东奔西跑,走了登封县所辖的不少乡里,此刻他隐约记得对方那张脸仿佛是宋曲的村民,连忙干咳一声道:“我也只是带着舍妹来瞧个热闹,别惊动了外人!”

    那汉子正懊悔把恩人给骂了,一听到杜士仪如此说,他立时眼睛一亮,慌忙开口说道:“小郎君来得正好,今ri是赫赫有名的公孙大家带着徒儿来登封县,咱们来得早,回头就什么都看不着了。你带好小娘子,咱们挤进去!”

    听到公孙大家四个字,杜士仪先是一愣,但只听杜十三娘喜上眉梢地惊呼一声,“是公孙大娘”,他立时醒悟了过来。眼见得那汉子不由分说就奋力往里头挤,杜十三娘连忙使劲拽了拽兄长的袖子,杜士仪闻弦歌知雅意,立时跟在后头一路往里头挤,紧随其后的竹影就没那么好运了,四周那些人被前头一挤的怨气全都发泄在了她头上,她也只能低垂着头当那些骂骂咧咧不存在,直到踉踉跄跄撞在了一个人背上,她才慌忙抬头,却发现杜士仪就在身前,他们这一行竟然已经到了人群的最前头。

    宽敞的场地中,两边是两个cāo琵琶的乐师,而zhong yāng一个身穿白sè窄袖圆领衫,腰系蹀躞带,石榴过膝短裙下露出一条紧口条纹裤,脚踏软锦靴的女子正背对着围观人群,淡然若定地蹲着摆弄着地上那皮囊中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剑器。远远望去,一时竟瞧不出这些剑器是否开过锋。听着四周围那些议论声,杜士仪得知旁边的女徒弟刚刚已经表演过了一场,如今竟是轮到公孙大娘本人,他忍不住目光炯炯。然而,待到那蹲在地上的女子站起转过身来,他不期然与其对视一眼,一时不胜诧异。

    仿佛是此前在宋曲有过一面之缘的那女子!

    那一次在昏暗的屋子中,他只是大略窥见其人眉眼,那双沉静而冷冽的眼眸,绝世而du li的风致让他印象深刻。而如今在明媚的阳光之下,看不出年纪年纪的她仿佛一座不为烈ri所动的冰山,只略扫了他一眼便不动声sè地信手高高一抛,手中宝剑竟犹如一道银练似的倏然冲天而起。几乎与此同时,一旁传来了一声急促的琵琶弦响,而人群中亦是有人发出了难以抑制的惊叹,就连杜十三娘都忍不住紧紧抱住了兄长的胳膊,脸上满是紧张。

    一个腾跃轻舒手臂握住了剑柄,凌空舞出了几个剑花,公孙大娘这才稳稳落地。

    然而,随着琵琶声分外急促,就只见她的足尖犹如蜻蜓点水似的在地面轻点,整个人已经是再次腾挪舞动了起来,那一团银光仿佛乍然间爆裂了开来,在阳光下迸shè出无数慑人的耀斑,晃得人群中最前列的人几乎睁不开眼睛,更不要说分辨寒光剑影中那一团矫若游龙的身影。

    杜士仪竭力眯着眼睛试图看清那剑光人影,也只能隐约看到那一袭白sè罗衫。好在那疾若迅雷的动作很快就慢了下来,可即便是剑器绕身极慢,可每次见那剑锋仿佛差之毫厘便会一个不慎伤及那冰肌玉骨,围观人群仍然不时发出了阵阵惊呼。

    极慢之后又是极快,倘若说最初那一团剑光仿佛鸣雷惊电,那么此时此刻的剑势便仿佛疾风骤雨。但只见那一团白衫身影仿佛在翻江倒海一般,在场中四处搅动风云,尤其是站在最前头的杜士仪,几次都能感觉到寒光仿佛就在距离眼前不到数寸许一掠而过。而起初兴奋激动的杜十三娘,这会儿也已经被这森冷的剑势吓得面sè发白,一面紧紧靠着兄长,一面死死咬紧了牙关,而竹影更是连手中捧着的那堆东西什么时候全都掉落一地都没发觉。

    琵琶声渐缓,剑势亦是徐徐再缓,然而这一次,便仿佛暴风雨之后的江海逐渐恢复了平静似的,剑影和人影渐渐都能分得清了。待到琵琶声戛然而止,公孙大娘收剑而立,人群中先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随即便爆发出了漫天喝彩声,一时间再次欢呼雷动,却是比此前那一次更加热烈。甚至有好事的坊间无赖少年高声叫道:“再舞一曲,再舞一曲!”

    刚刚那一幕使得围观人群无不沉醉其中,这会儿附和的声音自是不绝于耳。然而,但只见回剑归鞘的公孙大娘冷淡地叉手揖礼,人群竟是又安静了下来。她行礼致意过后,便沉声开口说道:“奴公孙大娘,本yu从东都往豫州郾城,不料一出登封便遇飞蝗漫天,捕蝗使四处征民捕蝗,因而方返登封献艺。即ri起将在登封逗留三ri,今ri便到此为止,还请诸位看客明ri而来。”

    这极其冷淡的一句话,却让sāo动的人群渐渐平静了下来。见一众人等井然有序地排队,去场地一旁一个敞开口子的钱箱中投入一文钱甚至几文钱不等,虽也有人悄悄溜走,可就连起初鼓噪的市井无赖竟也不出声了,杜士仪着实惊叹于公孙大娘一言九鼎的效应。听到身边似有动静,他低头一看,发现竹影正在忙不迭地捡拾地上的粉盒等物,不禁为之莞尔。这时候,起头豁出去带着他们挤进来的那汉子方才意犹未尽地啧啧称奇。

    “真是名不虚传,名不虚传!没想到竟然能一观公孙大家的风采,死也值了!”

    他自己也还沉浸在刚刚那一曲剑舞之中,听到这连声赞叹,也觉得理所当然。就在这时,就只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多时,三五骑人便远远从坊市街道尽头驰了过来。一行人到了近前,为首的人一甩缰绳跃下马背,打量了尚在整理皮囊的公孙大娘和徒弟琴师三人好一会儿,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明公得知公孙大家大驾光临登封,有请过府一会。”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二十九章 诗未过半势已成

    read_content_up;

    尽管仍是背对着这一行人,但公孙大娘早已听到了马蹄声。此时此刻,她不动声sè地整理好了皮囊,随即方才站起身来。见为首那人低头抱拳,状似恭敬,她便侧身退了一步,随即开口说道:“奴不过一介舞者,不敢当大家二字,更不敢当崔明府之请。奴在东都曾经拜会过齐国太夫人,承蒙不弃,赠以琵琶剑器,勉之以jing益求jing。如今剑舞未成,不敢再登大雅之堂。”

    杜十三娘离得近,闻言大为惊怒,咬了咬嘴唇,可还没等她动作,肩膀却被人按住了。抬头发现是自家兄长,她不禁露出了央求的表情。可等到杜士仪冲着她微微摇了摇头,尽管她心中大为不解,最终还是乖乖地站在那儿没有动弹。须臾,她就听见杜士仪低低问了一句:“这几人你可认识?”

    仔仔细细搜寻着在县署住了两ri的记忆,杜十三娘最终有些犹豫地说道:“似乎远远望见过,但应不是崔明府的家人,似乎是那刘御史的从者……”

    “那刘御史人如何?”

    “这……”杜十三娘犹豫良久,这才轻声说道,“听说凡宴必招官ji陪侍,据说……据说极好女sè……”

    杜士仪当即眯起了眼睛,许久方才淡淡地答道:“我知道了。”

    兄妹俩说话间,那来人听到公孙大娘这推托之词,却是毫不气馁,又笑容可掬地说道:“公孙大家实在过谦了。你这剑舞若是不成,天底下还有谁人堪称剑舞大成?明公不敢勉强公孙大家,实在是因为奉旨巡视各方捕蝗事的刘御史现如今正在登封县署,闻听公孙大家竟然到了登封,一时大喜,所以明公方才特来相请。须知刘御史乃姚相国重用之人,只要公孙大家能让刘御史满意,他肯美言几句,便能让大家的剑舞名动天听。公孙大家游历天下,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

    果然,崔韪之那滑不溜手的家伙怎么可能派自己人做这种被人诟病的事,听此人软硬兼施的口气,决计是那刘沼的手下!

    杜士仪见公孙大娘的秀眉终于微微蹙了起来,他方才打定了主意。他轻轻放下了刚刚按着杜十三娘肩膀的手,低声对那看着对面那一幕满脸不忿的汉子低声说道:“这位大兄,烦劳先把舍妹和青衣带出坊市。可以的话,先送她们回去。”

    “小郎君,你这是要……”

    看到杜士仪凝视着那边厢面如寒霜的公孙大娘,那汉子一时福至心灵恍然大悟,连忙点了点头。而杜十三娘闻言大为震惊,眼见得兄长给了自己一个严厉的眼神,她方才咬了咬牙,拉了不明所以的竹影就跟着那汉子走了。然而,才走不多远,她却忍不住又回过了头来,见杜士仪目不转睛盯着那边厢僵持中的两拨人,她只觉得心中满满当当尽是担忧。

    阿兄……

    她咬了咬牙,随即对一旁那汉子说道:“这位大兄,劳烦送我们去嵩阳观!”

    此前围观人群本就尚未全部散去,周遭还有二三十人,见那县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