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花醉-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他有好处,如果受不了,那就怪不得别人了”拓跋轻云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年轻人有傲气那是很正常的,齐周荣也有傲气,但人家为什么一言一行能收敛锋芒?说到底是平日里林冲太过宠信樊文苑了,偶有错误,也不惩罚,久而久之,才养成了樊文苑一身的臭毛病,站在这里,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樊文苑才是摄政王呢。

    齐周荣与樊文苑一同进的步兵科,后来有一起进的定****,所以算得上很好的朋友了,等走出老远,樊文苑还在闹着。“你们住手,放开老子。”

    齐周荣可不会顺着樊文苑,挥手示意亲兵走开,他瞪着眼怒道,“樊文苑,你叫什么叫。你还有理了,知道你刚才在跟谁说话么?那可是王妃,就算王妃说错了,跟你有什么关系,轮得到你来插嘴么?你倒好,劈头盖脸这一箩筐的话,王妃已经手下留情了,要真砍了你,谁敢说半个不字。不是。樊文苑,我就不明白了,你这么多年的学问都到哪去了,学猪身上去了?人家林将军都没说什么,你跟着着什么急,哼哼,林将军现在被王妃斥责两句你就觉得不爽了?你知道个屁,这驻守赤峰口的任务可是你们的职责。殿下定下这条计,又从虎牢关调兵。放弃了我们唯一的筹码虎牢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灭掉宋江,一方面是除掉一个祸害,也给老将军报了仇。为了给你们赢得时间,我们的兄弟有多少人葬送在了这里。可你们呢,竟然让宋江溜走了,如此大的罪过,林将军作为军中主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林将军吃点苦头。是没有坏处的,否则等到回了长安,面对那么多文武大臣,一番讨伐下,就算殿下,也没法护着林将军。你呀你,说你什么好,呼延老将军那么跟你使眼色,你都看不明白,你说你是不是一头猪?我跟你说,这马夫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你要是还敢胡说八道的,齐某人第一个不答应。还一口一个老子的,你是谁老子,不改改你这臭毛病,以后有你受的。”

    被齐周荣一通数落,樊文苑倒是听进去了,他挠挠头皮,挖挖耳朵,这时候也知道自己理亏了,也不再吵闹了,只是有点郁闷的说道,“行了行了,我去还不行么,这叫什么事,老……我还以为干了件好事呢,没成想倒成了里外不是人了。”

    知道就好,齐周荣白了樊文苑一眼,挥挥手让他赶紧滚一边去,虽然现在战事已经结束,可扫尾的工作还很多呢。就说拓跋轻云和林冲忙活了那么久,最后却放走了林冲,自然是一肚子火气,不过拓跋轻云也有些佩服宋江,那宋某人也算一代奸雄了,却能干出装死逃命的事情,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可宋江的行为已经有点不择手段没有原则了。宋江,一定得除去才行,一个如此能隐忍的人,一有机会,就一定会跳出来搅风搅雨的。再说宋江和吴用,躺在地上装死尸,算得上一条妙计了,不过在过了赤峰口,还是碰上了不少小股的定****,这些人自然不认识宋江和吴用的,但还是追了上来,毕竟人头就是军功。一连碰上好几茬少量定****,一路走一路打,等逃到夏镇境内后,二人身边只有三名亲随了。一路逃过来,早已是筋疲力尽,宋江坐在地上歇息,吴用却没有坐下,他瞭望一下东方的曙光,喘息道,“哥哥稍歇,弟去镇上看看,能否弄些吃喝来。”

    当年随着晁盖等人一路逃亡的时候,这借宿找吃喝的事情都是吴用办的,该因为吴用长相不俗,一看就是一副学究模样,说话也和气十足。待吴用走后,宋江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也没人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大约半个时辰,吴用终于回到了休息的地方,他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面带喜色。运气十分不错,走到第一户人家就借到了吃喝。只是,来到休息的大柳树下,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儿,吴用赶紧加快了脚步,却见三名亲兵姿势不一的躺在坡下,唯独没看到宋江,吴用心急之下,丢下篮子疯狂的找了起来,终于在一块大石下找到了宋江。只是此时的宋江胸前被划开一道口子,肩头也在流血,吴用抱着宋江,几乎哭道,“兄长,你怎么样?”

    宋江悠悠转醒,抓着吴用的衣襟,目光中有泪花闪动,看上去很激动,“兄弟,都是那些关中贼子,刚刚竟碰到了几个搜捕到此的关中贼子,弟兄们力战不敌,呜呜……”

    宋江的话落下,吴用的心里却已经翻起了惊涛骇浪,吴用或许手上本事没有,可是那双眼睛是很毒的,他有着不同常人的观察力,根本没有关中贼兵,从地上的血迹就能看出来。那三名亲兵不是死在关中贼兵手中。而是死在宋哥哥手中,是宋哥哥亲手杀了他们。吴用何等聪明,稍微一寻思,就明白宋江为什么要杀掉这几个誓死拼杀出来的护卫亲兵了。装死逃命,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问题,可对一个立志建立一番功业的枭雄人物来说却是致命的。一旦传扬出去,他的名声就完了,还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同样,这种事也会是宋江心里的病,是他最为屈辱的经历,是见不得光的,就算那三个亲兵忠心耿耿,不会说出去,可是宋江也不能留那几个人的。因为一看到那三名亲兵,就会想起这段不愿回忆起的往事,那几个亲兵就是宋江永远的心病,与其看着难受,不如杀了一了百了。不过,他吴用跟那几个亲兵又有什么不同呢?他知道宋江更多见不得光的事情,那么最终结局会如何呢?

    吴用知道宋江的秉性,看似平和。实则心如虎狼,计害晁盖。毒杀卢俊义,全都做的不动声色,只是这些事,吴用并不是太反感,因为成大事者必须做这些事,仁慈的人是当不了雄主的。就说赵有恭。他能走到今天,手中沾染了多少人的血,汴梁皇族赵佶一脉全都毁在了赵有恭手中。可是,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吴用想到了自己。现在那三个亲兵已经死了,那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呢?恐怕宋哥哥功成名就那一天,就是他吴用身死之日吧。天下多得是刘邦那种人,却少有赵有恭以及李世民这样的雄主。

    再看宋江的时候,吴用已经有了一些心思,只是他很聪明的没有说破。宋江同样也知道吴用已经看破了一切,但二人都没有说破。或许,以后吴先生再也不会尽心尽力的出谋划策了,但宋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走到那条路上去,就回不来了,那三个亲兵如果战死在赤峰口该多好?

    宋江与吴用各怀心思,却又看似亲密,一对复杂的主仆。中条山一战,除了宋江与吴用逃出生天,余下的人几乎全军覆没,当消息传扬出去,最受打击的当属柴永浩以及柴进了,这两个柴氏大将,就像吃了一块臭****一般。其实他们也知道宋江的中条山攻略计划,这么大的事,宋江可以不理吴亮,但不可能不知会柴氏大将的,只不过二人就当没看见,进攻中条山,最后要是成了,大家都有好处,败了吃亏的是宋江,但谁也没想到战事结局会是这样的,宋江需要败得这么惨么?全军覆没,那中条山的压力将荡然无存,拓跋轻云和林冲的兵马必然会补充到风雷镇以及风陵渡口一线。柴永浩要比柴进冷静多了,人家定****连虎牢关的兵马都调过来了,宋江要是还不败就没有天理了,不过这败得太惨了,直接造成风陵渡进攻计划延后。接下来该怎么打,柴永浩已经没法做主了,只能发信回洛阳。

    一日之后,洛阳方面得到了柴永浩送回来的急报,不知为何,看到中条山战役的结局后,柴可言并不觉得吃惊,或许在赵有恭身上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奇怪的。赵凌就是赵凌,这放弃虎牢关的办法,也只有他做得出来,没有了虎牢关,定****还能在什么地方再次掌握到主动权?柴可言太了解这个男人了,不仅了解他的身体,也了解他的心,赵凌这个人打仗天马行空,看似冒险,但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既然他敢放弃虎牢关,就一定还有后续的计划。

    放下急报,柴可言依偎在华贵的椅子里,看似慵懒,但一点掩盖不了她的威严,“宫先生,你来看看赵某人的手笔,一出手就弃虎牢关,全歼宋江所部,当真是鬼才啊。据我所知,此人可不像那种为了中条山就放弃虎牢关的人,看来这黄河天险必须尽快突破了。”

    “不错”跟定****打交道这么多年,宫梻可以说深知赵有恭的性子,这个人每做一件事都是一环扣一环,他能放弃虎牢关,就一定能从别的地方另外建一座虎牢关。以前虎牢关就摆在洛阳城外,一目了然,就算虎牢关再强,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总是安全的,可是赵有恭心中的虎牢关在哪里,却没人能知道。所以,宫梻跟柴可言有着同样的担忧,都对未知的虎牢关怀着忧虑,“必须尽快对风陵渡口用兵才行,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打下风陵渡,定****的精力就没法放到别的地方。而且,拖得越久,战事对我方越不利,现在宋江溃败,对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辽东方面,慕容复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如果辽燕被灭,辽东兵马一定会驰援中原的,到那时候我们唯一的优势也没有了。”

    定****的辽东兵团是柴氏最忌惮的兵马了,这些兵马多年驻守北地,战火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多年历练下,这些人绝对是定****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兵马了,虽然赖以成名的古镇骑兵所剩无几,但单纯的步卒也足够扭转中原局势了。时间变得越来越紧迫,逼着柴氏必须尽快动手了。世上很多事情都无法尽善尽美,像宋江那样,老想着奇谋制胜的,最终也不会有好处,真以为处处都有捷径可走呢,很多时候靠的还是实力。

    “宫先生,本后决定明日启程去风陵渡,我要亲自督战,我们能不能打开局面,就看这一战了,到时候洛阳方面的事情,还要请宫先生多多费心了!”

    宫梻并没有反对,而是点了点头,柴可言确实没有必要再待在洛阳了,虎牢关已经无人驻守,轻松可以拿下,没了虎牢关的威胁,洛阳安然无恙。相反,风陵渡却非常需要柴可言,不管柴可言指挥能力怎么样,只要她去了,都会振奋三军士气。(未完待续。)

第876章 对决

    第876章对决

    随着中条山战役的结束,柴氏想另辟奇径,轻松突破风陵渡防线的愿望再度落空,由于经历了一场大战,再加上柴氏要重新控制虎牢关,于是接下来几天倒还算平静。只是天下人谁都知道,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平静的越久,积攒的火焰就越炽热。七月初,骄阳暴晒着大地,黄土皑皑,连绵起伏的关中,再次进入了最为炎热的季节,虽然如今的关中还没有后世黄沙满地的场景,可是由于唐朝年间对关中的过度开发,早已让这片大地变得苍老,好在关中大运河的开通,让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在这种炎热的季节里,定****将士却要在黄河沿岸等待着柴氏的进攻。中条山战役虽然不算完美,但总算断了柴氏一支兵马,可惜让那宋江跑掉了。其实中条山之战第二天赵有恭就来到了风陵渡,站在风陵渡口,远眺东方,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第一次横渡风陵渡的情景,岁月苍苍,时光仓促,风陵渡还是原来的样子,人心却已经斑驳淋漓。古老的关中,千年不断的黄河,波涛汹涌,冲向天空。黄河是苍老的,与长江相比,这里有着更古老的文明,更绵长的血脉。如果说长江是一条经济走廊,那黄河就是一条氏族长河。华夏文明中大多数家族都起源于黄河,从上古伏羲氏,隋唐的宇文氏与独孤氏,后来家族败落了,但是氏族却从来没有在华夏文明中断绝过,一本族谱,记录了多少生生死死,冬夏春秋。

    一直想要整个天下。当怀抱中原,瞭望黄河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需要的并不是天下,而是那份属于内心的宁静。终于懂得了恩师说的话,红尘万丈,功名利禄。来来去去,最后又剩下什么,心不安宁,又有何用?可惜,懂得晚了,有些事一旦做了,就停不下来了,身后站着太多的人,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那些人考虑。柴氏,在大宋国土几乎销声匿迹,可当他们重新站出来的时候,竟然如此的惊人。心中也从来没有忘记过柴可言,这个从小便相识的女子,有着许多扯不断的牵牵绊绊。当年的郡主,成了洛阳城的太后,而自己的亲儿子却成了自己最大的对手。自己的女人带着亲儿子率兵攻伐。呵呵,他赵有恭算是赢家么?其实。事情从一开始,不管结局如何,他赵有恭已经输了,因为无论谁倒下,都不会高兴。

    七月十四,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柴氏大军终于有了行动,柴永浩开始率兵强攻风雷镇要塞,虽然风雷镇被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但是风雷镇有着先天性的缺陷,那就是基础太差。风雷镇只是一个小镇子,当初的镇外根本没有围墙,定****虽然紧急修建,但修出来的城墙也不过三丈高。而且最要命的是,风雷镇太小了,根本无法展开兵马,能扑上去的兵马连一半都没有。柴氏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仗着兵多将广,对风雷镇外围进行轮番攻击。至七月十五午时,风雷镇东面被打开了一道缺口,随着柴氏兵马蜂拥而入,缺口越来越大。

    风雷镇战事进行的异常惨烈,当缺口打开后,不知道有多少柴氏兵马涌了进来,萧岿坐镇风雷镇,身上的担子可谓比天还大。此时指挥所一片慌乱的景象,每个人都迈着快速的步子,看上去眉头直皱,不断有消息送来,萧岿则不断做出应对。风雷镇对整个风陵渡防守战来说太过重要了,这可是风陵渡前方唯一一块据点了,就算要丢,也必须坚守七日再丢才行,否则,风陵渡一带的防守根本无法准备好,“萧允武,领着你的人从北边撤下来,去东面堵住缺口,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在今日酉时之前,将叛军赶出去,重新堵住缺口。”

    萧允武领了命令匆匆而去,所部四千多兵马从北城撤下来,全速赶赴东面,当萧允武赶到的时候,叛军已经顺着缺口涌入了东城街道,甚至连中心大街都有了叛军的身影。好在萧允武反应够迅速,他让人从两侧散开,慢慢挤压叛军的空间,渐渐地将叛军全部赶到了缺口处。叛军也知道打开缺口有多不容易,所以誓死守着缺口,双方就在东面缺口前的街道上反复争夺,无数士兵在这条街道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鲜血顺着青石路流淌着,烈日之下,红的让人心痛。双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为了保住这道缺口,叛军真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了,萧允武也没捞到好处,所部四千多人打了两个时辰就折损一半,这恐怕是萧允武这辈子打得最惨烈的巷战了。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姚固率兵赶到,麾下推着几辆铁滑车,顺着街道碾压了过来,但凡挡在路上的叛军全被铁滑车扫到,叛军根本没想好怎么应对这恼人的铁滑车,被一步步驱赶了出去。在丢下将近五千尸首后,叛军无奈撤出了缺口,不过定****将士也不好受,一天下来,伤亡惨重不说,城防也被破坏的七七八八,要不是后来铁滑车的出现,恐怕已经有更多的叛军涌入城中了。而且,战后满城的尸体也成了大问题,现在夏日炎炎,不尽快处理尸体,很容易产生疫病的。劳累一天的萧岿躺在椅子里休息着,半眯着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

    在风陵渡指挥所,赵有恭紧皱着眉头,看上去很是担心,这才第一天,风雷镇就被冲开了一道缺口,照这样下去,风雷镇还能守多久呢?拓跋轻云、庞赫等人全部都在,为了帮赵有恭缓解压力,东方瑾也从长安跟到了风陵渡。自从风雷镇一天的战况传回来后,大家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必须想办法才行,否则风雷镇撑不了多久的。

    “诸位,虽然风雷镇经过紧急加筑,但底子还是太薄了。这么被动防守下去,恐怕风雷镇是撑不了三天的”东方瑾显然是有了新的想法,落座后侃侃而谈,眸子里还透着一股兴奋,“某家倒有个主意,这个办法还是宋江教的。叛军可以从中条山奔袭黄河防线。我们为什么不能顺着中条山向南,偷袭一下叛军呢?”

    东方瑾所说的办法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不过方启梁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东方先生,此计倒是不错,但我们该进攻什么地方呢?商州距离中条山有些远,函谷关和潼关又是易守难攻,怕是出了中条山,也无法对叛军造成麻烦啊。”

    “嗯。确实如此,可我们既然要出中条山,就必须做出相应的配合才行。我们何不主动增兵风雷镇,做出要在风雷镇咬叛军一口的样子,只要我们增兵风雷镇,叛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否则广平吴亮以及卢定芳的兵马,是挡不住我们的。从目前情况看。柴氏最有可能的就是从潼关调兵,只要潼关兵马有所调动。赶往风雷镇的话,大云村是必经之路,我们完全可以在大云村设好埋伏,等着叛军送上门来。只要这一仗打得漂亮,必能缓解风雷镇那边的压力。”

    东方瑾就是东方瑾,兵马调动。军事奇谋,脑海中转眼就出,这一条调虎离山,半路埋伏的计谋,看上去简单。可实际上包含了太多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种计划,必须对局势有着准确的判断,同时要熟悉中条山附近的情况才行,可以说,东方瑾之前一定做过充分的准备了。

    赵有恭也从来不是那种只知道被动挨打,不懂主动出击的人,说起来,他更喜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众人稍微商量一下,便同意了东方瑾的提议。七月十六不到辰时,庞赫亲自率领两万兵马从风陵渡口出发,驰援侧翼的风雷镇,并在风雷镇与风陵渡口之间驻扎,这样一来,吴亮以及卢定芳就不敢大张旗鼓的对风雷镇用兵了。这个时候在无所顾忌的把兵力扑向风雷镇,搞不好会被庞赫找到机会狠狠地咬上一口的。

    风陵渡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是瞒不过任何人的,柴氏也搞不清楚庞赫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为了保险起见,柴氏又必须做出相应的应对,此时吴亮方面的压力会变得非常大,增兵商州一线已经刻不容缓了。不过从哪调兵,就有点犯难了,身边没了宫梻,一些大主意就只有柴可言来拿了,柴可言也需要东方瑾以及朱武这样的人,可天下间这样的人才太少了,不是没想过将东方瑾或者朱武挖过来,但可能性非常小。东方瑾与赵有恭是穿一条裤子的,铁定分不开,朱武呢?赵有恭对朱武可是有知遇之恩,也不太可能被判。唯一有些机会的就是定****后起之秀方启梁了,但想要拿下方启梁,又哪是那么简单的?

    到底该从哪里调兵遣将呢?思来想去,柴可言还是将目光放到了潼关,函谷关那边要对风陵渡形成足够的压力,同时也守着虢州到风陵渡的路口,是不能调的,商洛那边的兵马要随时扼守商洛道道口,也不能调,此时能调动的也只有潼关的兵马了。想好了之后,一纸调令发到潼关,柴进大略的看了下命令,就有些皱眉头了。让他去驰援风雷镇,不是帮吴亮干活么?柴进和宋江一样,都对吴亮看不上眼,总觉得这个吴亮太过清冷了,目中无人,帮他的忙,哪里能愿意?

    不过命令就是命令,柴进再不愿意,也没法违抗军令,拖延了一个时辰,增兵风雷镇的命令下发到各部。柴进决定从潼关抽调一万五千余人去驰援风雷镇,这也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不过柴进的兵马还没有调动,茫茫中条山已经有了动静,拓跋轻云亲自来到了中条山,并将林冲和杨志带在了身边,共计两万多人从罗家盘出发,抵达赤峰口才停下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军才从赤峰口开拔,悄悄地潜伏到了大云村西面的丘陵地带。这一片丘陵山林茂密,虽然说面积不大,但是藏上四五千人还是没问题的。两万大军全部藏到山林中是不可能的,拓跋轻云让杨志率领四千兵马埋伏在山林中,自己和林冲则率领主力大军埋伏在更远处的地方。只要杨志这边能成功堵住叛军的路,她和林冲就能率兵歼灭这批叛军。

    定****行动迅速,一天一夜时间就完成了兵马调动,从罗家盘到大云村,没有丝毫耽搁。不过潼关方面是无法得知中条山情况的,自从宋江兵败中条山,柴氏就无法插足中条山了,拍了些探子进入中条山,无一例外全部被拿下。更何况定****深夜行军,就算偶有探子藏在中条山,也不太可能发现的。

    柴进麾下不乏猛将,当年乐善好施,养了无数门客,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柴进手中的利刃。其中有一人叫陈东航,原杭州人氏,使一杆方天画戟,力大无穷,又颇有谋略。随军两年,就被柴进看中,积功升到了指挥使之位。为了驰援风雷镇,保证没什么意外,柴进将麾下第一猛将陈东航派了出来。这陈东航文韬武略,颇为厉害,但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好像天下间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将近午时,叛军在陈东航的带领下过了大云村来到了丘陵山林前。在军事中,有句话叫逢林莫入,逢水莫渡,并不是说不能进山林,而是说不熟悉的山林水域地貌,必须先行打探一番再行军才行。可陈东航自大的毛病又犯了,他觉得没那个必要。

    可以说陈东航自大的毛病,致使所部万余兵马没了回转的余地,大军行到林中,就遭到了杨志迎头痛击。如果这个时候及时撤退还是有希望的,可陈东航根本不退,叫嚣着与杨志斗在了一起,这下子叛军算是彻底被包了饺子。(未完待续。)

第877章 隔河对望

    第877章隔河对望

    陈东航自认为勇武不凡,又早就听说过杨志能打,二人见了面,便再也挪不开了。陈东航那是哈哈大笑,杨志也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哪里会怕?之间陈东航攥着方天画戟,双眼放着光,就像在看一个待宰的猎物,“你就是杨志?陈某听过你,听说你很能打是不是,今日就让你见见陈某人的手段。”

    “好个大言不惭的混蛋,当你杨爷爷是泥捏的呢,放马过来,谁跑谁是狗养的”别看杨志暴躁,但有时候耍起小聪明来,也是很厉害的,尤其是陈东航这种人,听了这种话,更是将一切抛之脑后了。能不能打过陈东航,杨志也不清楚,但是他敢断定,姓陈的今天死定了。话不多说,二人叫骂着杀到了一起,此时双方兵马也缠斗在了一起。定****这边站着地理优势,叛军被挤压到中间的丘陵小路上,根本展不开队形,只能被困着打,发挥不了人数上的优势。陈东航不管不顾跟杨志斗得不可开交,自然就忽略了麾下那些兵马,不过副将鲁保国还是保持着一丝清醒,眼见着陈东航找人捉对厮杀,他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陈将军哪都好就这点不好,现在情况如此蹊跷,还不赶紧撤退,找人斗什么斗。鲁保国明显感觉到这片山林面积有限,藏不了太多人,仅靠这些人,定****是没有必胜把握的,那干嘛还在这里死死地拖着,摆明了是有援兵啊。

    鲁保国尝试着喊了几声,都没得到回应,陈东航面对杨志,压力也是不小。哪里顾得上回鲁保国的话,万一注意力不集中,被杨志一刀砍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陈东航心里也是暗自惊讶,斗了十几个回合,他也是吃了一惊。这杨志厉害得很啊,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如此英雄人物,为何还是个指挥使,与他一同如定****的人,可都统领一方了。以前老觉得,杨志混得不好,肯定是比林冲等人差太多,今日一见。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啊,打起仗来,这杨某人简直就是一头小老虎,唬人的很。杨志每一刀都势大力沉,斗了这么久,陈东航一点好都没讨到,这渐渐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鲁保国可不会猜陈东航的心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急的冷汗都往外冒了。这种狭窄的地形,根本不适合大军作战,只要撤出去,列好队形,就算对方有援军,也是有一战之力的。得不到陈东航的回应,鲁保国一咬牙,揪过身边的传令兵,大声吼道,“别愣着了。传令各部,放弃缠斗,迅速撤出林子,在东面开阔地列阵。”

    “这……陈将军还在”传令兵指着远处打得难舍难分的陈东航,神情畏惧,鲁保国双目一瞪,没好气道,“你管那么多干嘛,传令就好了,出了什么事我来兜着。”

    那传令兵仔细一想,也是啊,就算出了任何问题,也怪不到他一个小兵身上啊,傻子都知道,他一个传令兵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乱传将令的。随着命令下达,叛军依着次序,开始慢慢往后撤,叛军放弃缠斗迅速撤离,倒是让杨志有些不甘心了,娘的,都快半个时辰了,援军怎么还没到,再不来,这些贼兵可就要跑路了。说时迟,那时快,这时听林外一声炮响,紧接着还没撤出去的叛军就哄乱起来,原来拓跋轻云早就到了,只不过她没有下令立刻进攻,而是在林外列好了阵型,等着叛军往外撤,就在快撤出去的时候再悍然发动攻击。这个时间点把握得很好,叛军进不得退不得,又被两面夹击,许多人心理一下子就崩溃了,才一开始就出现了逃兵。慢慢的,叛军军纪不严,训练松弛的毛病就暴露无遗了。柴氏能在短时间内聚拢几十万兵马,那是相当厉害的,但柴氏大军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兵马组成相当复杂,尤其是叶大虎以及田兴茂的兵马,根本没经受过正规训练,虽然后来集中整训过,但一身的毛病还在,平时的时候看不出来,可一旦面对巨大的压力,身上的毛病就全都迸发出来了,每个人都想着活命,都想办法逃出去,这个时候就是陈东航亲自跑过来压阵也没什么用了。鲁保国率领亲兵担当督战队,砍了十几个人也没什么用,反而激起了叛军的凶性,盯着鲁保国等人一阵猛打,搞得鲁保国灰头土脸的。

    其实鲁保国很想哭,这都一群什么兵,人家定****落败的时候,殿后的殿后,逃命的逃命,自己这边倒好,情况不妙了,就乱成了一锅粥,这帮子人连督战队都敢杀,还有他们不敢干的事?还没怎么打呢,叛军就乱的不成样子了,拓跋轻云也没想到战事会这么顺利,不过定****将士可不会仁慈的,组阵包抄过去,乱哄哄的叛军根本抵挡不住,一番厮杀下,除了少数人逃出去外,其余人等非死即伤,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鲁保国力战不敌,选择了归降,陈东航仗着一身本事想要杀出重围,结果碰到了半路等着的林冲,林冲仗着胯下宝马,一枪刺死了筋疲力尽的陈东航。杨志恶斗半天,最后便宜了林冲,想想都觉得懊糟。好在林冲和杨志私交甚笃,林冲指着陈东航的尸体,笑言道,“德昭,送你一份大礼要不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