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花醉-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诔≈耍唤翟蛏保 

    语声清淡,却给人一种无穷的压力,一言出,万人死,这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枭雄。杨再兴手持长枪,迎着杨惟忠扑了上去,行走间,高声大喝,“河北的兄弟们,殿下无意与诸位为敌,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既往不咎。”(未完待续。。)

第417章 杀个暖日斜阳

    第417章 杀个暖日斜阳

    也许现在杨再兴的话没有作用,可当定**将杨惟忠的人马挤压到一起后,便有人选择了投降。从一开始,就没人愿意打这场仗,尤其是河北子弟刚经历了伐辽之战,他们痛恨辽人,如今朝廷让他们对自己人下手,哪里提得起精神?众人投降,杨惟忠并没有阻拦,他也不想平添伤亡,只是,他还要好好斗一斗这杨再兴。

    早就听说定**大将辈出,其中这杨再兴更是勇武不凡,乃是年轻一辈儿之翘楚。一把厚背刀,一杆亮银枪,刀如狂风,枪如游龙,几十个回合过去,杨再兴瞅准时机,往后一撤,枪尖猛点杨惟忠小腹。杨惟忠本能的持刀去挡,他未想到那把银枪却猛地旋转起来,刀背遭击,右手虎口一麻,厚背刀差点落地。而杨再兴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长枪一抖,猛敲杨惟忠左肩,巨力之下,杨惟忠一声闷哼被敲倒在地,周遭定**士兵立刻扑上去将杨惟忠绑了个结结实实。

    小岳峰大寨西侧最先开战,最先攻入大寨的却是北边的杨再兴。进寨之后,分出人手去帮西边的人,余者皆随着赵有恭朝中军大帐扑去。此时大帐附近已经兵力空虚,偶有人上来阻拦,也被定**挥刀杀散。童贯坐在帐中,心神不宁,他知道自己这次是躲不过去了,那赵有恭会如何对他呢?

    临近辰时,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帐外已有杀声传来。不需童贯吩咐。亲兵统领景括已经抽刀走出大帐。景括身材魁梧。立于掌门前,头盔早已卸下,他面色清冷,宛若那个护主身亡的典韦。看到赵有恭领人杀过来,景括冷哼一声,提刀迎上,杨再兴将亮银枪交到亲兵手中,抽出佩刀迎了上去。景括终究不是杨再兴的对手。十几个回合后,被杨再兴一拳轰在小腹,趁着他伏身的时机,杨再兴手起刀落,砍下了景括的头颅。

    景括之死,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杨再兴高声大吼,那些守在大帐附近的官兵全都匍匐在地,丢掉了手中兵刃。杨再兴扫除一切障碍后,定**士兵挑开帐帘。将整个大帐布于掌控之下,赵有恭面对黎明的霞光长长地呼了口气。随后才迈步走进大帐,看着那个坐于书案前的男子,往日一幕幕浮上心头,记忆有如潮水一般涌来。

    赵有恭看着童贯,童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几年未见,他发现赵有恭变了许多,眼神变了,气势变了,这个年轻人像极了年轻时的哲宗皇帝。那时候的哲宗皇帝还不满二十,就已经有着狂傲的魄力,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杀的西夏人低下的高贵的头颅。如果说哲宗皇帝是一把皇室宝剑,而这个年轻人则像一把带血的刀,他比先帝哲宗更英勇,更刚强。几千匆匆而过,汴梁依旧繁华,可是世上的人早已不似当年,如今的赵有恭除了那副英俊的相貌,其他地方早已变成了另一个人。

    “童枢密,多年未见,你老了。。。”对于童贯,赵有恭并没有多少恨意,此人以太监身份统领大军,要手腕右手腕,要魄力有魄力,要狠劲有狠劲,如果他生于永乐年间,也许就是另一个郑和了吧。

    童贯唯有苦笑,抚摸着额头乱发,他轻声道,“是老了许多,殿下也成熟了不少。当年殿下可是好手段啊,竟瞒过了天下人。”

    “童枢密过奖了,并非本王手段有多高超,而是你们从未将本王放在眼里而已。人有轻视之心,便会迷了心窍,心窍被堵住了,又能看清多少事情呢?”

    赵有恭找个位子坐下来,唐刀在手,稍稍一举,笑问道,“童枢密,你可知这把刀叫什么名字?”

    “不知,还望殿下告知!”身陷危局,童贯却镇定自若,也许他被人称之为贼,可他依旧有着普通人没有的心志。

    赵有恭嘴角划过一个诡异的弧度,双眼眯起,两道剑眉微微上挑,“此刀,名曰秦王,童枢密觉得这个名字如何?”

    秦王刀?果然是锐气十足。大兵集关中,黄土漫天下,一刀定中原,此之谓秦王。自秦汉以来,天下王爵数不胜数,唯有秦王最为尊贵,因为秦王者,储君之位,天下之志。战国嬴政,唐时李世民,大宋赵德芳。秦王,代表了关中,不似楚王,不似襄王,晋位秦王者,进则天下,退则身亡。童贯心中满是苦涩,也许早就该想到了,此子从未忘记过以前的事,他想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许他要不到储君之位,可是他能要到秦王之位。一个秦王,不仅是封号,更让人读懂他的志向。

    “好名字,殿下心怀大志,可莫要忘记,刀身太刚则易折,树太高则易倒!”

    “呵呵,只要能杀人成志,刀断,又如何?更何况,本王觉得此刀乃天下至宝,又有何种兵刃能抵挡呢?”话语之中有着一股冲天的傲气,赵有恭很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于骨髓之中,成长与热血之河。他不会败,永远不会,哪怕前路艰难又有何惧哉?

    童贯心头仿佛灌了一壶冰水,好凉好凉,他要当秦王,一定能当得上,因为童贯很清楚,如今伐辽惨败,大军损失惨重,又有民乱四起,大宋已经不可能集起十几万大军征伐关中。灭不了赵有恭,就得默认,更何况,此子心黑如墨,狠辣异常,若真的倾全国之力讨伐,谁知道他会不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呢?

    “殿下,这次你赢了,可否告诉童某,你打算怎么对付童某呢?是杀了震慑朝廷?”

    “不!童枢密为国尽忠,费心费力,本王为什么要杀了你呢?震慑朝廷的手段有很多。不是吗?童枢密觉得三万条人命够了么?”虽然在笑。眼神之中却透着一股阴狠。只是一眼,就盯得童贯打了个寒颤。三万条人命,可怕的赵有恭,他是个疯子么?

    小岳峰大寨西端,西京守备处指挥使荆佛尔手持大戟抵挡疯狂涌入的定**,这荆佛尔天生神力,也因此才被刘光世看重,许多定**士兵已经死在了荆佛尔大戟之下。林冲心头一股怒火,挑飞面前几名官兵,朝着荆佛尔冲去。荆佛尔是认得林冲的,一看林冲过来,他大声喝道,“林子泰,你身为禁军教头,不思报效皇恩,竟身从逆贼,当真该杀。”

    “荆佛尔。闭上你的鸟嘴,林某人做事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哪跟你一般,不辨黑白,做那有眼无珠的瞎子!”

    “你。。。。你这贼子,吃老子一戟!”荆佛尔所用乃是单手大戟,挥舞起来力道十足,也不失灵活,就如同一杆缩短几寸的长枪。林冲枪法出众,运起内力,一个枪花,将大戟罩在其中,荆佛尔暴喝一声,想要突破林冲造就的阻碍。只可惜林冲又非庸手,岂能让他如愿,瞅准机会,身形向前,闪电般穿过,一杆银枪刺破荆佛尔胸口,随后瞬间抽出,鲜血喷涌而出,荆佛尔撑着大戟跪倒在地。

    牛皋冲过去一脚踹翻荆佛尔,瞪着牛眼厉声吼道,“荆佛尔已死,降者不杀!”

    历经多次交锋,大多官兵已被定**的悍勇杀怕了,如今诸将荆佛尔已死,又有北边涌来的定**士兵帮忙,余者三千多官兵全都选择了投降。西侧大寨被攻陷,南边的曲奇也是苦苦支撑,高宠之勇猛也绝非曲奇能抵挡得住的,一个不查,便被高宠夺了性命。

    辰时三刻,朝阳初升,阳光穿透云彩洒在清晨的小岳峰上。曾经的小岳峰大寨满是尸体,一夜之间,朝廷兵马死伤无数,清点一下,足有上万人。

    定**胜了,而赵有恭也陪着童贯来到了帐外,看着战后的大寨,满是狼藉,童贯心里早已颤抖起来,赵有恭说用三万条性命震慑朝廷,他果然做到了。一夜之间小岳峰大寨上万万余,昨日攻城死上一万三千多人,再加上几乎全军覆没的刘光世所部,不正好够三万人了么?呵呵,一共五万多人的征讨大军,短短二十余日,送掉三万多人命,这个赵有恭,到底有多能杀?

    传说中,他一口气杀了十几万辽兵,多有不信,可今日信了,因为事实就在眼前。面对困局,他敢杀,也有这个能力去杀。

    迎着朝阳,几个亲兵将王坪押了上来,赵有恭缓缓拔出秦王刀,阳光下,乌黑的唐刀泛着淡淡的色彩。赵有恭要做什么,王坪似乎猜到了,他跪在地上爬了过来,不断哭嚎道,“殿下。。。求你了。。。。求你了,小的愿降,只要饶小的不死,小的愿鞍前马后。。。。”

    王坪说了很多话,也很动情,赵有恭却听也未听,只是长叹道,“王汝林,若你这样的人活着,我大宋还要屈死多少儿郎,若不是你,我河北十几万大军,又岂会变成辽人刀下的绵羊,你该死,早就该死了!”

    话语之中没了往日豪爽,唯有冷酷,唯有无情,败兵之中,不乏一些经历过河北惨败的士兵,如今听着赵有恭的话,有的人已经泪流满面,一个年长的士兵跪在地上,大声哭道,“杀了王坪,杀了王坪。。。。王坪死,小的愿誓死追随殿下。。。。”

    一个人跪下了,两个人跪下了,经久不息的声音中,跪下了两千多人。赵有恭没有迟疑,反握秦王刀,寒光抹过,尸体轻轻落地。

    “将王坪首级割下,布告天下,此等恶徒,朝廷不除,本王除!”

    童贯看着那个持刀而立的年轻人,阳光洒在肩头,带来的却是一片又一片的寒冷,果真是有手腕,有心机,他在杀人,可在杀人的时候也在赢取军心,也许,当这一条消息传遍天下时,大宋军兵再无人反感他了吧?朝廷不除他来除,明显的是要取朝廷而代之,明显的是要做乱臣贼子,可偏偏无人反感,因为他的做法大快人心。

    杨再兴来到王坪尸体旁边,手起刀落,割下了那颗让人憎恶的头颅。

    王坪,历史应该记住这个人,因为他,白沟河被破,因为他,赵明所部溃败,因为他河北十几万大军惨死辽人刀下。

    赵有恭沉醉在欢呼之中,他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醉了,只是单一的想要享受这里。

    这里有暖日斜阳,狂风卷四野,山草尽彷徨,看刀剑起舞,生灵陨落,多少楼兰,多少故乡。渭水遥遥,人在梦里,心在远方,谁撑起一个征程,披风猎猎,英雄盖世,一声呐喊,吼尽男儿豪迈,天有仁慈,人多空想,因为这里柔情不过,这里是一片荒芜成群,杀戮绵绵的地方。(未完待续。。)

第418章 侄儿为汝守关中

    第418章 侄儿为汝守关中

    小岳峰一战,官军一败涂地,也是这一战,让官军知道了定**真正的战斗力。杨惟忠和呼延庆都是征伐过辽人的,他们多辽兵的勇猛知之甚深,而定**比之辽兵精锐,丝毫不差,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一来,谁还觉得定**打败辽军只是侥幸呢?

    大帐之中,有着童贯和赵有恭,正如赵有恭之前所言,他不会杀童贯的,杀了童贯谁给赵佶传话呢?巳时刚过,等到了一个温雅大方的女子,看到这个女人后,童贯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他曾经初始辽朝,那时候在上京见过耶律南仙的,只不过那时候的耶律南仙才十四岁而已。如今六年过去,耶律南仙已经脱去稚嫩,变得温尔文雅,美丽脱俗,怪不得所有人都找不到她,原来她竟藏在了赵有恭身边。

    萧芷蕴穿着银色锁子甲,里衬红衣,举手投足间,英姿勃发。看着童贯,她微微笑道,“童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原来是公主”童贯心中的惊讶是无以复加的,甚至有着深深的害怕,耶律南仙若真的从了赵有恭,那赵有恭所说的联辽或者通联西夏也变得更为可行了。所有人都觉得武州城一战定**灭十几万辽军,和大辽结下了死仇。可现在耶律南仙就是个变数,没人敢小瞧耶律南仙在辽朝的影响力,她只要振臂一呼,以自己的名义和辽朝结盟,又有何难度?

    赵有恭希望童贯多想一点。这也是他让萧芷蕴前来的理由。他要让童贯相信。只要他赵某人想和辽朝结盟,就一定能做到。萧芷蕴的身份在那里摆着,由不得童贯不信的。

    稍待片刻,萧芷蕴将早先准备好的信放到书案上,美目轻眯,缓缓笑道,“殿下,这是你的信。我已经替你捎来了!”

    “绰绰,递给童枢密吧”赵有恭微微点头,手指轻点桌面,对童贯说道,“童枢密,麻烦你把这封信带给官家,可一定要小心点哦!”

    童贯苦笑着拿起了那封信,他有点明白赵有恭为甚么不杀他了,“殿下,你真的不杀童某么?你应该知道。打虎不死,后患无穷。”

    “本王就是一位打虎英雄。你信么?”对童贯的话,赵有恭嗤之以鼻的撇了撇嘴,就这个童太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经此一事,童贯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受重用了,朝中还有这蔡京、王黼等人呢,逮住这次兵败的机会,还不狠狠地咬童贯一口?说不准跟童贯穿一条裤子的高俅也得跟着倒霉呢,官场倾轧,到什么时候都避免不了。

    当天,童贯以及呼延庆、杨惟忠还有那些不愿留在关中的近万降兵绕道函谷关,从函谷山道离开崤山。至酉时初,历经近一个月的函谷攻防宣告结束。

    小岳峰上怒斩王坪,此事以快马传檄河北河东等地,到第二日,许多河北子弟大都知道了这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也许人前不敢怎样,可人后所有人都会竖起一根大拇指,晋陵王殿下杀得好啊,敢作敢当,不愧是大败辽军的英雄人物。

    宣和三年六月十六,这一日暖日照耀,汴梁城已经有些炎热了,繁华的汴河街上人来人往,旁边小贩大多撑着大大的伞盖遮光。本该是一个热闹而平凡的日子,一骑飞驰,从西门而入,马蹄不停,横冲而过,好多行人赶紧躲避,生怕被那战马白白踩死。这可是禁军探马,在京中可是具有随意奔驰之权的,便是踩死了人,开封府也不敢管的。

    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调养,赵佶的身子好了许多,再加上最近方腊的势头被压制住,北边宋江也没再攻略城池,他这位大宋官家操的心少了,心情也就好了许多。捏着点心,手抚栏杆,看水中锦鲤游荡,亭子里小刘妃手抚古琴,弹着一首舒缓的曲子。曲声悠扬,附和着此时的心情,让人心旷神怡。

    咚咚咚,一阵脚步声打破了这种得之不易的祥和,杨戬紧皱着眉头,快步走了过来。见杨戬这副神情,便知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了,所以小刘妃自觉地听了琴声,而杨戬拱拱手,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官家,童道夫回来了,先正在正阳门等候。”

    赵佶突然有了种不好的感觉,难道征讨函谷关一事失败了?若是胜了的话,童贯应该早就迫不及待的跑进来了吧?

    “怎么回事?是不是函谷关战事有了结果?”赵佶有些迟疑的问着,他希望自己的怀疑是假的,可偏偏是真实的。杨戬从袖里掏出一份急报,恭敬地递了上去,“官家,这是此次函谷关一战的损失情况。”

    小刘妃帮忙接过急报,拆开信封递到了赵佶手中。手里的点心已经落进池塘之中,赵佶捏着那薄薄的纸张仔细看着,原本还算红润的脸庞变得铁青,眼神也变得异常可怖。

    函谷关一战,历经近一个月,时至宣和三年六月十六辰时,征讨函谷关的大军死伤三万有余,这还不包括太华山上被打垮的两万大军。除此之外,随军出征的京兆府兵马指挥使曹酚、指挥使曲奇、王坪相继阵亡,西京防御使刘光世受伤,西京守备处明威将军荆佛尔阵亡。一个函谷关,损失如此多兵马大将,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赵佶首先是怒,其次是害怕,他颤抖着手,一字一句道,“让童贯来见朕,朕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杨戬不敢多言,亲自出去一趟,没多久便将童贯带到了御花园中。赵佶一向温尔文雅的,他讨厌粗鲁,可是这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一看到童贯,抄起石桌上的茶杯。甩手掷了过去。童贯没敢躲。啪啦一声,茶杯落地,摔成粉碎,童贯额头见了血,疼得很,他顾不得这些,赶紧屈膝跪在地上,颤抖着声音哭道。“官家息怒,都是小的无能。。。。。你莫要气坏了身子。”

    可以说童贯太了解赵佶了,他这个时候要是为自己辩解,他八成会让官家更生气,倒不如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博取官家同情。不得不说童贯的法子很管用,看童贯顾不得额头流血,不断磕着头,他心中也有了一丝不忍之心。再加上小刘妃一直在旁边安慰着,怒气也少了许多。他长呼口气,冷冷的说道。“童道夫,你给朕好好说说战事经过,一点都不要漏,要是漏了一点,朕就把你扔到死牢里去。”

    童贯很听话,他说得很仔细,从王坪兵败,再到曹酚兵败写假军报,以及亲自督战攻关,损失惨重,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没有疏漏。这就是童贯的聪明之处,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说谎,什么时候不可以说谎,此战详细情况还有呼延庆、杨惟忠等人知道,他就是相瞒也瞒不住。不过说道最后见赵有恭的时候,童贯撒了谎,他跪伏在地,头抵石面,语出悲伤道,“大军惨白,小人无可推卸,本想与那赵有恭拼命,以谢皇恩的。可有件事,小人必须要转告陛下的,于是,只能苟活了下来。”

    “什么事让你这般苟活着,你倒是说说,朕很好奇呢!”赵佶话中的讽刺任谁都能听得出来,童贯却仿佛没有听到,依旧继续道,“赵有恭给了小人一封信,最主要的是。。是。。。。”

    说到这里,童贯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了,他仿佛很害怕,赵佶眉头一锁,有些急不可耐的哼道,“是什么?快说,瞧你这幅样子,哪还有半点朝中大臣的样子?”

    “小人看到了辽朝成安公主耶律南仙,看她的样子,似乎已经和赵有恭。。。。”接下来的话不用说完,别人也已经能猜到了。赵佶呆呆的张着嘴巴,这位一直以李煜为偶像的徽宗皇帝此时毫无形象的张大了嘴,足可以吞下一颗鸭蛋。耶律南仙和赵有恭在一起?怎么会这样?

    赵佶对辽朝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可对这位遥辇公主,还是知道许多的,当初也曾上书临潢府,希望成安公主能嫁于太子赵桓,以达成宋辽联姻的目的。只可惜这个提议直接被辽帝否决了,之后夏辽联姻还着实让人吓了一跳,未曾想新娘子被人抢走。所有人都觉得此事是南京守备耶律淳做的,到现在才发现所有人都被赵有恭骗了,这个小子早就在打耶律南仙的主意了。赵佶真的怕了,那个侄儿真的是狠,出手不留情面不说,还事事料在前头,他将耶律南仙拴在身边,仅仅是因为那成安公主貌美倾城么?这个理由,谁信?一个楚王世子,一个遥辇公主,这样的组合是何等的恐怖?

    童贯适时地将那封信递了上去,他敢对天发誓,这封信他真的没有看过。赵佶这次没让小刘妃经手,直接撕开信浏览了起来,心中所写非常简单,仅仅十几个字而已,可就这十几个字,却让赵佶有种窒息的感觉。

    “得以晋位秦王,侄儿为汝守关中!”

    十几个字,就像血淋淋的屠刀,赵佶仿佛看到那个侄儿正在仰天长笑,笑容中多是讥讽、鄙夷。晋位秦王,就可守关中,那要是不封秦王呢,他是不是就要送关中了?他赵佶真是好福气,竟然有一个如此厉害的侄儿,有狠劲,有魄力。府中大地,乃西北核心地带,宋辽西夏谁不想得到呢?身为大宋郡王,他敢将府中之地送给辽人或者西夏人么?赵佶觉得这个侄儿一定敢,因为他身边有一个辽国公主萧芷蕴,更因为他是个疯子。

    也许,那个侄儿没这个胆子,可赵佶却不敢赌,府中和延安府一失,蛮族铁骑可直通河东平原,抵达西京每一个地方,那所谓的黄河天险又能抵挡几时?

    虽然赵佶什么都没说,可是童贯已经知道了答案。官家终究不是赵有恭,如果赵有恭面对这个问题,他一定会挥兵关中,哪怕乱民不灭,也会集中兵力剿灭叛贼。因为民乱就是民乱,给他十年依旧还是民乱,民乱只能搞得大宋乌烟瘴气,却不可能掀翻朝廷。但朝廷郡王不同,一个有身份右手腕有实力的郡王,无需十年时间,也许五年,就能成长为一个撼动朝廷的力量。赵有恭有一种虽面对十倍敌人亦要杀破迷雾的魄力,而官家没有。(未完待续。。)

第419章 一家之言迷人眼

    第419章 一家之言迷人眼

    小刘妃站在旁边,眼角余光轻轻扫过,那颗心儿就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得以晋位秦王,侄儿为汝守关中”,一句简单的话语,却充斥着满胸豪气和无穷的自信,这就是那个曾经纨绔不堪的赵凌么?在他的话语里,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嗜血、狂傲、勇猛的盖世枭雄。这哪里是要爵位,简直就是抢,给不给,他都要当秦王,他就是要告诉天下人,那个楚王世子回来了,先帝后人,要重新傲立在大宋的土地上。

    不知怎地,小刘妃很渴望见见这个男子,也许以前经常见面,可她又真的认识么?不,不认识的,一点都不认识,那是一个陌生的男人,未见面,已经让人揪心,让人崇拜。与他相比,眼前的官家好差好差,不如他年轻,不如他英俊,不如他悍勇,不如他狠辣,不如他。。。。。

    太多的太多,好像什么都比不上了,本想着此事过去后就与那朱琏挑明断绝来往的,可此时改变了主意,若是能收紧和朱琏的关系,傍上赵有恭这个靠山,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岂不是稳如磐石了么?

    这个世道一直如此,哪怕前后翻过千年,依旧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利益,为了这些,终究会走上不同的路。

    “杨戬啊,去传旨,招高俅、王黼、宫梻。。。前来议事。。。。”这一刻赵佶显得疲累不堪,眉头锁起,仿佛苍老了许多。看到童贯还跪在地上。他挥挥手。闭着眼睛道。“童道夫,你也起来吧,虽然此战败了,可你的忠心朕还是知道的。”

    童贯忠心么?当然一日猛攻函谷关,丢下万余尸体,如果这万余人命还说明不了童贯的忠心,那什么能说明呢?这就是官场,在这个名利角斗场里。一切都是筹码,狂风凝聚细雨,鲜血染红双翅帽。与其说童贯的哭诉救了他,倒不如说那上万死去的士兵救了他。赵佶是个皇帝,但凡帝王,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看中的是忠心,不忠心者,能力再强依旧得不到重用,忠心之人。天大过错,也可保得性命。

    得到宫内太监的召唤。王黼等人来到皇宫,却未急着进去,而是在宫门后等了起来,一直等到宫梻到来后,蔡京几个人才聚拢到角落之中,悄声道,“宫学士,你可知官家找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不知,蔡相难道知道?”其实宫梻问的全是废话,大宋朝有什么事情,还能瞒得过这位手眼通天的蔡相么?

    蔡京苦笑着摇摇头,也未隐瞒,一五一十道,“函谷关那边来消息了,童贯大军大败而归,损兵折将,官家找咱们八成是想问问敢如何应对的。这不,我等也商量不出什么,就想听听宫学士的看法,你觉得陛下要问起,我们该如何回答,是继续出兵,还是默认?”

    宫梻心中冷笑,这些人可都是老狐狸啊,他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么?错,其实谁心中也有数,面对将要崛起的赵有恭,唯有再派大军清剿方位上上策,可其中有个风险,那就是万一又败了怎么办?那领兵之人,以及提出这个意见的可就要遭殃了,到时晋陵王殿下以大胜之师威逼汴梁,要求惩戒那些建议出兵之人,官家还敢不听?其中的道理谁都明白,却没人愿意但这个责任,琢磨半天,倒琢磨到他宫某人头上了。

    宫梻对人心之把握,可谓到了极点,他自然不会上当,最重要的是现在官家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又何必逆着官家的心思来呢?微微一笑,宫梻抬绣笑道,“几位大人太看得起宫某了,官家此时早有了决断,又何须咱们费心?”

    蔡京嘴角狂跳,心中暗骂一声宮狐狸,明知道宫梻在耍无赖,却莫可奈何,李邦彦也拱着手呵呵道,“不错不错,官家早已有了主意,又何须咱们这些愚笨之人乱说?”

    宫门处发生的事情,赵佶可是一点都不知道,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几位宠臣还没到御花园呢,就已经商量好怎么敷衍了事了。这就是赵佶的悲哀,每一个帝王的悲哀,同样一个明君也会处理好这种问题。党争,没一个时代都有,每个人都恨党争,却聪明的帝王又会适当的放任党争,朝廷不需要一家之言,有了党争,各方有了制约,平衡方为王道。如同大明朝,万历皇帝算是将党争玩到极致的典范了,他在任时,清流东林党、齐楚折党、阉党三方势力共存,相互制约下形成了一种初具规模的议会制度,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政事有条不紊。可到了天启、崇祯两代皇帝,他们将这种秩序毁坏了,要么是阉党一家独大,要么是东林党一家独大,最后大明朝政事拖沓,在加上内忧外患亡国了。许多人都夸赞崇祯剿灭阉党的壮举,又有许多人说大明朝亡于党争,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剿灭阉党,扶持东林党一家独大,其实这就是崇祯做为帝王在政治格局上的不成熟。朝廷需要党争,因为有党争才会互相监督,政治相对清明,说大明朝亡于党争,非常片面,从某种情况上来说,恰恰是因为明末没了党争,才加速了亡国。

    每个时代,贪污、勾心斗角、官场钻研都少不了,就拿贪污来说,不可能杜绝,只能约束,建立一套相对清明的秩序,这就需要监督,让每一个人时刻有一种危机感,一旦错了,就会有人取而代之,如此一来,做事就会有忌讳有收敛。党争秩序败坏,这就是明末两代帝王期间最大的问题,要么阉党嚣张过头,要么东林党嚣张过头。

    而此时的大宋与后世大明朝优势何等的相像?一个不太出众的帝王,其实赵佶并无大恶。而他的恶。就是彻底打压新党元佑党人。导致朝廷一家独大,甚至连一代铁血宰相章惇也被迫害而死。从这方面来说,赵佶比哲宗赵煦做的差太多了。当年哲宗亲政也打压元丰党人,可他不会一下打死,要么贬官,要么调职,总之朝廷各处依旧有着元丰党人的声音,这就给元佑党人一个信号。那就是要好好做事,一旦有错,随时有人能顶上来。所以,哲宗时期,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