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花醉-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撑。。。。”
“。。。。萧都监。。。这。。。。这。。。刚刚那些不是汉人啊。。。。他们真的是达拉玛将军的人。。。。”
“什。。。。么。。。。”
萧二将军俩眼一翻,差点没晕过去。
辰时,石桥以东黄虎村。达拉玛一脸狼狈的看着手下儿郎,仅仅一番交锋。死了三千多人,最可笑的是被自己人射死的。心痛之下,达拉玛捂着脸哭了起来,他这辈子大小仗打过不少,可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这叫他如何跟手下儿郎交代?
辰时中,耶律大石领大部人马赶到黄虎村,听达拉玛将事情叙述了一遍后,耶律大石身子一晃,气的暴吼道,“萧老二。。。。蠢夫。。。。蠢夫。。。。。”
耶律大石出了名的爱兵如子,以前打仗能少死一个就少死一个,现在倒好,本来好好地围堵汉人兵马的机会,变成了自相残杀。耶律大石知道错不在达拉玛,每次达拉玛都会先行喊话确认身份,可那个萧老二也不知是抽了什么风,连身份都不确认就下令射杀。
不久之后萧嗣先和所部几名将领也来到黄虎村,一见面,耶律大石劈头盖脸的就骂了起来,“萧嗣先,你到底会不会打仗?不会打现在就滚回上京,本帅麾下好好几千儿郎,还未到武州城下,就先死在你这蠢夫手中,你该当何罪。。。。该当何罪。。。。”
耶律大石双眼赤红,怒火攻心,若不是因为陛下的缘故,他现在就一刀斩了这个萧老二。
萧嗣先还郁闷呢,所部上京将领面对耶律大石不敢反驳,但是他可不会被耶律大石吓住,梗着脖子哼道,“耶律大石,你少把所有屎盆子都往萧某头上扣,当时那么黑,再加上之前汉人有冒用过几次达拉玛将军的名号,你让萧某怎么办?”
“蠢货,你派一个人去对面验明身份不就行了?还有,你打仗不派斥候的么?一路朝石桥跑,你觉得汉人会脑袋被驴踢了,往石桥东边跑?你。。。你。。。。”
一连几个你字,耶律大石顿时什么也说不出了,好好地剿杀汉人的计划,没想到凭空死伤那么多人,达拉玛损失惨重,上京方面的万余大军更惨,直接死伤七千多人。这可真是闹了天下奇闻了,还未攻城,自己先折了万余大军,一下锐气尽失。
被耶律大石一通问,萧嗣先哑口无言,他确实没派斥候,不过追着汉人屁股揍,还需要派探子吗?
砰砰砰,萧嗣先后背遭击,整个人趴在了地上,达拉玛红着眼睛,举拳哭声道,“萧老二,今日老子就弄死你个狗娘养的,你还老子的兵。。。。”
打打萧嗣先出口气还行,可看达拉玛这架势,是想要萧嗣先的命啊,韩德祥、古纳烈等人赶紧上前搂腰的搂腰,抱胳膊的抱胳膊,好不容易才将达拉玛拖了下去。被达拉玛一顿胖揍,萧嗣先心中多有怨恨,他心胸一向不宽广,回头恨恨的看了一眼达拉玛的背影,心中暗衬,这个莽夫,等回了上京城,早晚把他整死。
萧嗣先想对付达拉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此人乃遥辇第一勇将,当年追随耶律南仙,后耶律南仙封成安公主联姻西夏,临走时才将他托付给萧干,一年时间,此人随萧干平定中京叛乱,屡立战功,才被调任西京守备处飞廉营统领。萧干一时半会儿是整不垮的。可要整死达拉玛。还是易如反掌。
五月初九。当辽兵自相残杀,死伤万余的消息传到武州城后,城内定**上下士气空前高涨,还未战,就以大胜挫其锐气,这可是一个好开端啊。赵有恭虽然也是高兴,但还不至于太过骄傲,能取得这么大战果。也实属借了天色以及敌将太愚蠢的光,如果昨夜月色明亮,亦或者领兵之人不是萧嗣先,就算刘錡能成功挑起辽兵内斗,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战果的。听说萧二将军愚蠢,可蠢到如此地步,也算让人大开眼界了,赵有恭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杀萧二将军的,像萧老二这样的人物得留着才行,说不准下一次。这位辽国友人还会送一份更大的礼呢。
五月初九酉时末,大辽西京三路兵马集聚武州城外围。其中庞赫领兵驻扎北门,耶律大石亲自领兵围住东门,西门则留给了高星月和萧干,至于围困南门的,则是那位赵小郡王一直记在心头的辽国友人萧嗣先。
哎,耶律大石当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算计啊,说是四面围城,南边却是相当于摆设,就萧嗣先所部那点战斗力,还不是一冲就垮?事实上耶律大石也着实希望城内汉人能出来冲一冲,那样也能趁势掩杀,说不定能趁乱攻进城中呢。耶律大石一番好算计,可算是白费心思了,耶律大帅哪里知道南门已经被焊死,而且还是每道门焊了三层厚铁板,就南门的防御力度,别说撞门进来了,就是赵小郡王自己想从南门出去都得颇费一番功夫。
拿着自制千里镜,赵有恭不断瞄着东面耶律大石的军营,帅帐居中,两侧分寨互为犄角,外围三道警戒,四角有简易箭楼以作瞭望之用。军帐之间隔着一丈距离,从城头上望去整个中军大营就像一个圆,看上去似乎是平常的圆形大营,可赵有恭还是看出了一点端倪,辽人军帐相互交错,又拉开一段距离,一遇敌袭中军后退,配合两翼穿插围剿,这可真是于平淡无奇中暗藏杀机啊。至此,赵有恭也断了偷袭耶律大石的念头,就耶律大石的大营,去多少送多少。
头疼,赵小郡王实在不想老老实实地守城,一旦陷入鏖战之中,损失可就大了。赵有恭头疼,耶律大石更头疼,才十几天时间而已,他发现武州城变化很大,原本又高又厚的城墙上层位置多了两排斜向下的铁棍,那些铁棍前头很尖,向下的坡度很大,一根根铁棍挨在一起,远远望去,武州城墙就像一个蜷成一团的铁刺猬。呼,这个赵有恭可真不好对付啊,有了这两排铁棍子,大辽用成攻城时一旦刮着蹭着,可就捞不到好处了。其实耶律大石离得还是有点远了,如果他离得在近一些,就会看到这些铁棍头部都有着向上弯的钩子,只要掉在上边保准划出一道血口子。
辽军四面围城,耶律大石并未记者进攻,反正汉人不敢出来,倒不如大辽勇士好好休息一番,待明日精神充足之下,再对武州城发起猛攻。
武州将军府内,赵有恭面色沉重,手指一直敲着桌面,咚咚的响声,就像敲在心头,弄得十几个将领慌慌的。
“于莱,本王让你多准备石灰和粪汤,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于莱本来低着头的,听赵小郡王这话,他忍不住就是一哆嗦,吞吞口水干笑道,“殿下放心,都准备好了,石灰不是太多,不过粪汤想要多少有多少。”
一提到粪汤两个字,于莱胃里就有股酸水往上涌,这两天他领着人把武州城各家各户的茅坑都给掏干净了,目的就是为了响应殿下的粪汤大计。掏的大粪太多,于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有一股子臭烘烘的味道,也不知道这粪汤能不能派上大用,要是没用的话,他于某人这两天的活不是白干了?
于莱脸色灰白,看上去应该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不过这也能理解,被茅坑熏了这么久能有食欲就见鬼了。东方大官人最为气人,估计是想起什么了,看着于莱眯眼直乐,这下连带着一向最沉稳的韩世忠也跟着偷笑起来。赵小郡王这两天一直琢磨着守城的事,也不知道城内发生了什么趣事,只能转头对木女侠问道,“婉儿,这些人在笑什么?”
闻言,一身银甲玉冠的木女侠翻个白眼,低声耳语道,“还不是怪你,就这两天,于将军就得了个‘屎人’的称号。”
屎人?赵小郡王脸有点黑,怪不得于莱可怜兮兮的,看来不光是没食欲,连精神上也饱受打击啊,几乎本能的,把目光放到了岳飞身上,这下吓得岳飞赶紧摆手道,“殿下,你别看末将啊,于将军的外号可真跟末将一点关系都没有。”
“哼哼,鹏举,咱们定**有什么热闹事还能少了你?别废话,一会儿给本王绕城跑三圈,于莱监督!”
这下蔫不拉几的于莱立马起身吼道,“殿下放心,末将一定监督好岳将军!”
岳飞顿时一点脾气都没有了,这叫什么事啊,明明是高将军扯皮的时候乱说的嘛,怎么又把屎盆子往他头上扣?姓于的也是,不敢找高将军麻烦,专门冲他岳飞使劲儿。岳飞遭殃,真正的当事人高宠却坐得端正,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吴玠心中暗叹,这年头可真是没有不可能的事,想当年高昌克多么爽直的汉子,现在也学会坑人了。
笑闹一阵,转回正题,商议好具体守城策略,又令姚固和钱林率麾下人马维持城中秩序,便散了会。
宣和三年五月初十,武州城外旌旗招展,一场大战正式上演,十二万辽国精锐,将武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从大辽立国以来,就没有过如此攻城战。武州城东,牛角声呜呜响起,随后是隆隆的战鼓声,千余名辽兵扛着一条条木板,没走几步,就会喊一声响亮的口号。
“嚯。。。嚯。。。。嚯。。。。”
起初辽兵前进的步伐很慢,当靠近护城河时,领兵百夫长手持弯刀,突然高声大喝,“搭桥。。。。勇士们。。。。架云梯。。。。”
轰。。。砰。。。。沉重的落地声在武州四周响起,原本做为阻敌用的护城河瞬间变得毫无作用。
云梯重重,杀声震天,大战起,这一座城池,谁能主宰?(未完待续。。)
第376章 无敌铁棍网
酝酿许久的武州大战终于开始,看着那些悍不畏死的辽兵呐喊着冲过木桥,赵有恭并无多少担忧。他感兴趣的是耶律大石好像很沉得住气,即使第一次攻城,依旧如此小心谨慎,仅仅派出十分之一的人手来攻城,是想先试试他赵某人的手段么?千里镜中,辽人本部大营看得一清二楚,既然耶律大石有所保留,那他赵某人也得藏着点才行。
“三娘,吩咐下去,放辽人攻城,先把后边的手段放一放”赵有恭吩咐下去,三娘拱手跑去传令。四面城墙将领听了赵小郡王的话,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了守城,可是准备了不少招数,怎么殿下还要藏着不用呢?
高宠等人也琢磨不透,看韩世忠气定神闲的,便凑过去问道,“良臣,殿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呵呵,昌克,你难道还没发现么?这第一次攻城的人是不是太少了?耶律大石这是有意用这点人试试咱们的守城手段,也好早做应对,以免伤亡过大。”
高宠摸着下巴寻思了一会儿,也琢磨明白了,他点着头,小声嘀咕了句,“这耶律蛮子还真聪明,也好,就先让辽人尝尝高某的刀。”
高宠用的最顺手的还是那把家传银枪,不过站在城头上,着实不方便,他把银枪往后边城垛上一放,转手把副将吴华的凤嘴刀抄在了手中,“兄弟们,放辽人上来,先不要放箭!”
城外牛角隆隆。鼓声阵阵。城头上却异常的镇定。辽兵一路冲过去,几乎没碰到半点阻拦,从过护城河,到架云梯,顺利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攻城的辽兵也有点转不过弯来,以前攻城铁定得碰上弓箭招呼,到墙根底下,也是碎石滚木。这次倒好,没人阻拦也就罢了,城头上一些汉人还杵着长枪朝着城西招手,有的人还挥着手操着半生不熟的契丹话高声大喊,“契丹狗儿,快上来,爹爹等你们许久啦。。。。”
懵,不仅懵,还很气,汉人如此嚣张。是觉得契丹男儿的弯刀不利呼?耶律大石起初也派了一些长弓手在城下准备,就是为了防止汉人射箭的时候。也放箭进行压制,没曾想几千长弓手围在四周,竟一点用处都没有,一开始汉人都躲在城垛后边,等到大辽勇士爬云梯了,为了防止误伤,长弓手也不敢放箭了。上百把云梯架在武州四周,辽人一个个往城头爬着,城头守兵也不拦着,所以爬的很顺利,等过那两道铁棍网时,就出了问题,由于缝隙狭窄,铁棍头部又太锋利,所以辽兵必须得探着身子躲开,倒有一些不怕死的,直接双手去抓铁棍,结果一抓铁棍,就被上边隐藏的刺钩划破,好多人惨叫一声,直接从云梯上滚了下去。
云梯下的人根本没看明白那些掉下来的同伴是怎么回事,有百夫长黑着脸问道,“怎么回事?好好地怎么掉下来了?”
一个摔断腿的辽兵脸色苍白,打着哆嗦回道,“铁棍上。。。有刺,就抓了一下,就划出这么大的口子。。”说着那辽兵摊开自己的双手,百夫长低头看去,只见辽兵双手手心都有一道深深地伤痕,看上去就像用刀子割出来的,皮肉外翻,鲜血淋漓。
百夫长大大的皱了下眉头,不得不下令让手下士兵不要去抓那些铁棍,最好躲着点。同样的命令也在其他各部下达,这个命令也是为了避免辽兵出现无谓的伤亡,可要躲着铁棍,往上爬的速度立刻受阻,而那两道铁棍网则给攻城辽兵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辽兵好不容易爬上城头,等待许久的定**士兵也开始了反击,他们有人持刀堵住城头,砍杀那些露头的辽兵,由于用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长柄刀,挥砍时与辽兵隔着五尺的距离,辽兵就是想拼命都没机会。阻敌之时,还有人手拿很粗的绳索,往云梯两边一套,接着每根绳索有二十几个人一起用力往后拉。辽人攻城用的云梯大多是木制的,两边为脊,中间一条条横木穿着,就连钉横木的铁钉都很少用,两股巨力左右一扯,云梯顷刻间散了架。
没了云梯,爬上来的辽兵瞪着眼往下掉,那些爬到一半的还算好,掉在地上顶多受伤,倒不至于摔死,可那些爬过一半,尤其是那些越过两道铁棍网的可就倒大霉了。当初辽人把武州当做了西北门户,所以将武州城墙休得又高又厚,总高度约有十二丈,爬到一半也就是六丈(约十八米多),如此高度,除非有轻功傍身,否则摔下去死不了也得受重伤。至于那些爬的更高的,自不用提了。
“啊。。。”好多辽兵掉在铁棍上,强大的冲击力直接撞得身体剧痛无比,由于铁棍倾斜向下,辽兵的身体直接沿着铁棍滚落,这下那些倒刺就发挥了威力。如今正是暖春,身上衣服穿的很少,那些尖锐的倒刺直接刺破衣服,划破肌肤。
砰砰,一个个辽兵像断了翅膀的鸟,哗啦啦的掉在了城墙下。从城墙上掉落,再加上辽兵早在城下垫了下草堆等软物,所以真正摔死的并不多,可受伤的却不少,大多数都是骨折,那些被铁棍倒刺划过的辽兵最惨,深约一寸的伤口,搞得他们痛苦难当,只能躺在地上不断翻滚。第一次攻城,派出了上万人,结果不到半个时辰,耶律大石就鸣金收兵。等攻城人马回到大营后,各部清点人数,最后回报道大帐,耶律大石看了一眼,眉头一阵狂跳。
仅仅一次试探性攻城,汉人还没怎么发力,就伤亡一半人马。耶律大石这辈子还没打过如此窝囊的仗,将那些负责攻城的百夫长们叫到帐中,耶律大石沉着眉头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伤亡如此之大?”
听耶律大石如此问。一名年长一些辽将躬身行礼回道,“大帅,城墙上那两排铁棍子太过烦人,上边还有许多倒刺,咱们好多兄弟都是不明就里,被那些倒刺刮中的。”
满帐之中,众辽将都灰着脸,第一次攻城。死的不多,可伤的人不少,而且伤势中的大都是被铁棍上的倒钩割的。其中最惨的是有个辽兵是独自朝下往下掉,直接被倒刺割破了肚皮,等掉到下边的时候,肠子啥的都拖了出来,当时的惨状,吓得许多老兵都打起了颤。
听着那些百夫长们的回话,耶律大石觉得一阵头疼,开始的时候他真没觉得那两排铁棍子能有多大用处。未曾想这一攻城,竟给大辽勇士带来这么大伤害。沉思一会儿,转头对宣威营统领齐格问道,“齐格,可有办法敲掉那些铁棍?”
听耶律大石如此问,齐格很干脆的摇了摇头,“回大帅,起初末将与几位将军也曾想过这么做,可不知道汉人用了什么法子,将那些铁棍死死地钉在了城墙上,想要敲掉铁棍,得拿油锤砸。”
拿油锤砸?几乎没怎么想,耶律大石就觉得这一招不靠谱,首先趴在云梯上和站在的地上不一样,趴云梯上能不能挥动沉重的油锤都是回事,其次,汉人会眼睁睁的看着大辽勇士拿着油锤慢慢敲铁棍么?用油锤等物砸掉铁棍这一招不靠谱,于是众将就一起琢磨了起来,大约半盏茶的功夫,古纳烈说道,“大帅,何不用稻草树皮等物把那些铁棍子包起来,这样那些倒刺也就失去了效用。”
萧干的法子倒是不错,耶律大石赶紧让人去准备,巳时不到,退下不久的辽兵再次集兵攻城,这次辽兵不仅加固了云梯,好多人还抱着一捆捆的串起的稻草等物。城头上,韩世忠看得直皱眉头,那些契丹蛮子想干嘛?没用韩世忠纳闷太久,辽人已经亲自给了答案,和上次一样,辽兵架上云梯一窝蜂的往上爬,最上边的直接把怀里的稻草树皮绑在铁棍上,这一下,那些倒刺就失去了作用。解决了攻城最大的阻碍,辽兵士气大阵,怒吼着往上冲。
韩世忠也不是死脑筋,他长刀手阻敌后,另外派人将后边存着的火油弄上来一些,火油洒下,放一把火,那些刚刚绑好的稻草树皮立刻化为灰烬,火势不停,还直接引燃了辽兵亲自在下边铺的草堆。接下来的事情就方便多了,城头上的定**士兵依旧不跟辽兵硬拼,专门破坏云梯,这次云梯一散架,后果比第一次还惨。许多铁棍都被火烘烤过,变得很热,辽兵掉在上边,被烫的哇哇直叫,灼热的倒刺变得更加锐利。一个辽兵挥舞着双手大声哀嚎着,他想躲过那些可怕的倒刺,于是他用手去握那些铁棍,希望能撑住身形,结果却让身子一翻,肚子狠狠地撞向了铁棍,铁棍顶部太锋利了,直接将这名辽兵刺了个对穿。鲜血喷涌而出,那辽兵的呼喊声越来越弱,到死,都没从铁棍上掉下去,无声无息的挂在武州城墙上。
那些死了的辽兵还算好的,最为痛苦的是那些掉进火堆中的,他们从高处落下,本就有伤,又被火烧,顿时好多辽兵都疯了,一些辽将也慌了,为了就那些被大火侵蚀的辽兵,他们让人起开护城河上的木板,那些饱受烈火煎熬的辽兵几乎本能的跳进了河水中。
河水淹没,火势立刻熄灭,可是好多辽兵还是继续挣扎着,因为他们好多人都不懂水性。没奈何,又要分兵去救那些掉进河里的人,而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定**士兵就不会让辽兵那么舒心了,一声令下,城头箭如雨下,转眼间,好多辽兵都被钉死在护城河两边。两次攻城,定**士兵还是第一次使用弓箭,辽兵有些懵,不过很快辽人就有了反应,在那些辽将指挥下,他们用盾牌挡在身前。第二次攻城,又是没坚持住半个时辰,这一次死上更为惨重。
两次攻城,连城头都没爬上去就被人打了下来,这些年辽兵哪吃过这么大的亏?自巳时末撤兵后,耶律大石再没下令继续攻城,不想办法解决那两道铁棍网,他再不会让手下勇士平白送命了。两次攻城,就因为那两道铁棍网,大辽勇士就付出了上万过万的惨重代价。
武州城头,双龙旗迎风招展,此时的耶律大石有几分钦佩,又有几分憎恨。
真不愧是定**,就今日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当真不容小觑啊,怪不得耶律沙会败的那么惨,倒真想见见那个晋陵王赵有恭。
ps:高二小妹妹五月初十生日?阴历?到时候哥哥给你送个礼。。。。额。。。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377章 杀人越货必备之良药
耶律大石鸣金收兵,而且看上去也没有短时间内攻城的迹象,城头上的定**都长舒了一口气,赵有恭却皱紧了眉头。相比之下,他倒希望辽人能继续攻城,有那两道铁棍网存在,辽人大受阻碍,定**守起城来也没有太多的压力。耶律大石果真是一位难得的帅才,以十二万大军围城,依旧不愿有无谓伤亡。没来由的,赵有恭感受到了一股压力,他知道,当辽人再次攻城的时候,必将比前两次更为猛烈,更为凶狠。
那些定**士兵好多人都兴奋地说着话,他们抑制不住心中的高兴,毕竟,那可是十二万辽兵,从城墙上望去,远处辽兵大营连成一片,就像无边的黑云。面对这么多人,哪怕训练再好,心志再坚定,做为刚刚走上战场的定**士兵来说,总是有些恐惧的。多少年了,大宋面对辽人的时候总是胜少败多,尤其是最近两次惨败,谁心里能没点怕?不过赢了就好,能够打退两次辽兵,定**士兵的信心也增强了不少。
午时未过,赵有恭和众将在城头上陪着士兵们吃了点东西,值此关键时刻,他赵有恭要是不在城头振奋士气,这对新的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新的定**还远远算不上真正的精锐之师,如今的士气就是靠一次次胜利积攒起来的,所以,不能败,一旦败了,定**之中隐藏的许多问题就会一个个暴露出来。一直以来,赵有恭都知道定**士兵对于谋反都持着模棱两可的态度,以前他们为了活命。又有严厉的制度压着。所以还算平静。可一旦兵败,士兵不受控制,到时再有人煽风点火,那一切矛盾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
要胜利,不断的胜利,要用不断的胜利和利益,慢慢将这支新的定**拧成一股绳。
木婉清摘下头盔,弹了弹上边的尘土。见赵有恭坐在旁边不言语,她身子一歪,轻轻碰碰肩头,笑问道,“你说过会儿辽人还会不会继续攻城?”
“肯定会攻城的,耶律大石领兵多年,身边能人不少,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想出破解之法的。”
“瞧你愁眉苦脸的,需要如此么?耶律大石能破解,你难道就不能想新招了。你让那个大官人在琢磨下,他不是惯会出馊主意的么?”木女侠说话一向直爽。爽利中又带着点趣味儿,赵小郡王还未回话,就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哎哟”。
城头无战事,做为狗头军师,东方大官人怎么也得上来了解下情况的,也好为后边做准备不是?好巧不巧的,好爬上城头就听见了木女侠的话,“木娘子,某家当真有那么不堪?”
明明是计谋超群,谋略深远,怎么到木女侠口中就成馊主意了?东方大官人颇不服气,木女侠瞧着嘴冷哼道,“怎么,有错?我问你,上段时间将军府里泡的百坛子雷公藤去哪了?”
这下东方瑾回不上话了,他扒着城头,本能的往下瞅了瞅铁棍子。百坛子雷公藤都让他抹到铁棍子上了,不过这馊主意真不是他想出来的,也只有殿下才能想到往铁棍上抹雷公藤的损招。可殿下就是殿下,身份在那摆着呢,有些黑锅还得他这个狗头军师背着,要是让兄弟们知道殿下这么损,岂不是影响殿下光辉高大的形象?
见大官人吃瘪,赵小郡王也有些过意不去的讪笑了下,伸手拽拽木女侠柔嫩的小手,一本正经道,“婉儿,说甚呢,东方先生想这么多办法,也是为了定**几万兄弟着想嘛!”
“咳咳。。。。”东方大官人很识趣的拱着手肃穆道,“哪里,哪里,殿下谬赞了,只要兄弟们少死几个人,就是让某家背再多骂名也无妨的。”
城头上可坐着一群士兵呢,一听东方大官人这话,顿时把一帮子夯货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有几个过于激动的,竟张嘴喊道,“军师,好人啊。。。”
赵有恭心中暗骂一声我靠,大官人还真会利用机会,估计这一番话又给他赢得了不少拥趸。
扯了一会儿皮,跟城头士兵吹吹牛,活跃下气氛,好一会儿后大官人晃悠悠的走了回来,往赵有恭旁边一坐,压低声音担忧道,“殿下,你那招到底灵不灵啊,怎么对面辽人还没动静?”
“你急什么?本王什么时候骗过你?不信你去城中随便抓个郎中,问问他们雷公藤是什么玩意。。。嘎。。。”话说了一半儿,赵小郡王就住了嘴,因为他看到木女侠已经开始翘着小嘴翻白眼了。
哼,就知道跑不了这个恶贼,倒是好奇,那雷公藤能有什么用?
大官人的脸色有点古怪,他左右瞅了瞅,确定没啥夯货留意后,把手放到嘴边,低声嘟哝道,“殿下,你当属下没去问过呢,属下几天前就问过好几个郎中了,可那几个郎中都说雷公藤乃是良药,能治麻风、咳热,具有解毒良效。”
“都是一群庸医,谁说能解毒,就不能毒死人了?平常吃饭吃多了还能噎死呢!当真是不学无术,你们不知道雷公藤能当毒物,那该知道东南那边的黄腊藤和水莽草吧?”
也是见鬼了,大官人和木女侠同时摇了摇头,赵小郡王有点晕晕的,仔细琢磨了下也就了然了,这年头宋慈还不知道在哪个娘胎里窝着呢,没有《洗冤录》,世人自然不知道雷公藤是杀人越货必备之良药了。
雷公藤,又称黄腊藤、水莽草,此物生命力极强,什么地方都能涨,刚从土里刨出来的咬上去还甜滋滋的,所以在山东、东南沿海一带每到春夏季节,都会有小孩子挖雷公藤咬着吃。而民间郎中,也会将雷公藤捣碎。当做药材。这雷公藤无论有无水分。只要捣碎外敷。可治风湿、解毒、消肿止痛之良效。可现在民间还无人知道雷公藤另一个妙用,就是杀虫。后世宋末明清,民间百姓每年都会在院中用水泡上一些雷公藤,只要泡上些时日,那些水洒在庄稼地里,就能起到杀虫之良效,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杀虫农药。泡了雷公藤的水能杀虫,自然也能杀人。不过需要大量吸食才行,少量染上的话,会导致头晕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其症状就像染了风寒。在严重些,还会导致尿血、脱水休克等症状。
往铁棍子上抹雷公藤药水,量那耶律大石有通天之能也想不到的,等到辽军大营出现大批量的风寒症状的人,还不把耶律大石吓得吃不下饭?古代行军作战,一怕没辎重,二怕大规模染疫病。辎重还好说。这疫病一向,要是处理不好。弄得人心惶惶的,士气可想而知。
听赵小郡王解释了下雷公藤的妙用,木女侠捧着脸,很好奇道,“恶贼,你从哪听来的?”
“嘿嘿,家师教的!”赵有恭再次把屎盆子扣到了恩师头上,他也是没办法,总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是神农尝百草吧?他要说,也得有人信不是?
大官人信不信不知道,反正木女侠是不信的,人家少林高僧再不靠谱,也不可能教自己的徒弟怎么下毒的。
五月初十,辽军经过两次攻城后,竟然再没了动静,这一点就连赵小郡王也没有料到。
当夜色降临,耶律大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