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穿越时代-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平洋西部,东经一百五十一点八度,北纬七点四度,加罗林群岛,特鲁克环礁

    一个风平浪静的美丽泻湖,如同一汪最纯净的翡翠,被环抱在郁郁葱葱的珊瑚礁岛屿之中。

    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说,加罗林群岛一直是菲律宾群岛的附属岛屿。它最初附属于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当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大败亏输,丢掉菲律宾之后,就把这些无法维持统治的岛屿卖给了德国人。

    特鲁克岛是一个四周由珊瑚礁环绕着的火山岛,位于加罗林群岛的中央,呈三角形,每边长六十四公里,中间是一个直径三十至四十海里的礁湖。在礁湖的中心,耸立着十二座火山岛,尽管高度只有三百至五百米,但悬崖峭壁、峥嵘挺拔。令人感到气势不凡,因此又名“云中之山”。

    这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天然停泊场,外面风浪再大,云中之山依然风平浪静,它可以容纳众多的大型舰只停泊,又有六条航道可供舰只进出。特鲁克岛还是加罗林群岛的核心,位于中太平洋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要据守住特鲁克,东可以随时前出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迎敌,南可以搜集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的资源,西可以守护帛琉至菲律宾群岛一线,北则成为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乃至于日本三岛的屏障。

    简单来说,特鲁克所在的加罗林群岛,北面是马里亚纳群岛,包括著名的塞班岛、关岛和提尼安道,西边是帕劳群岛,东边是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著名的塔拉瓦环礁就在吉尔伯特群岛之中。南边是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的新几内亚和新不列颠岛,东南方是所罗门群岛,其首府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再往东南方就是以努美阿为首府的新喀里多尼亚岛。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浩瀚蔚蓝的洋面上。

    这些岛屿和岛屿四周的海域,都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首先,这片貌似蛮荒的海域,其实是世界最大的金枪鱼产地,这里的金枪鱼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世界大约有50%的金枪鱼罐头产自这一片西南太平洋地区,此外还盛产对虾和龙虾。而农业虽然因为陆地面积较小而受到限制,但热带地区的农作物生长迅速,依然至少足够供养上千万的人口,还可以依靠便利的海运,在本地种植椰子、可可、咖啡、棕榈等热带植物作为交易品,然后从菲律宾、印尼进口稻米,从澳洲进口小麦,从新西兰进口肉类和乳制品。

    接下来,从工业的角度来看,新几内亚是优质铜矿的产地,还出产石油和天然气。所罗门群岛有巨大的铝土矿,新喀里多尼亚的镍矿品质堪称世界第一,几乎是铲掉一层表土就是绝佳的镍矿。而且相当一部分岛屿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可以直接使用地热来发电,并且到处散布着日本人非常喜欢的温泉……

    虽然因为环境、人力、技术、资金和政治上的原因,这片群岛和海域的丰富资源,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更不用说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但是,若是有朝一日,某个民族或势力能够统治这片广袤的蛮荒海疆,然后克服炎热气候和热带疫病的考验,并且掌握足够的技术,将这些沉睡的资源开发提炼。那么,在这片丰饶的海域上,还真的有形成一个工业化强国的可能性!

    而在这片西太平洋的战略地理上,特鲁克就相当于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央,占住了“中原”的位置。只要在这里布置一支强大的机动打击舰队,就能轻易掌控四周一大片极为广袤的群岛和海疆。

    因此,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政府把特鲁克岛从德国手中接收过来之后,就立刻将这里划为军事禁区大兴土木,在咸水湖中修建了码头,在礁湖的深水处建立了浮动船坞,礁湖则变成了舰队的停泊点,岛上修造了修理工场、兵营、大型仓房和洞库,山头上构筑了要塞,岸边则布满了战壕和碉堡。

    在岛上的生活区,还有电影院、军人商店、青楼、酒馆和医院等完善的日常设施,俨然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随处可见忙碌的士兵和工人,以及成千上万来这里谋生的日本移民,尤其是军人家属。乍看上去,仿佛给人以一种回到了日本的感觉。其实它足足远离日本三千二百公里,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之中。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特鲁克就已经是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前出南太平洋的主要锚地,被日本海军骄傲地称之为“太平洋上的直布罗陀”和“日本的珍珠港”。

    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日军的节节胜利,特鲁克岛和周边岛屿已经从日本海军的前沿壁垒,变成了安全的后方腹地,并且借助发达的水运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轰轰烈烈地兴起了又一波大建设的热潮。来自国内的移民和来自朝鲜、中国的劳工迅速蜂拥而至,让特鲁克和整个加罗林群岛的人口迅速激增。

    ——就像美国的西进运动一样,成千上万的日本贫民或是被生计所迫,或者听从了军队的号召,纷纷渡海南下,赶赴传说中无比富饶的“新日本”,去建设属于大和民族的新天地。

    尽管这个“新日本”的大部分领土还处于原始的待开发状态。蚊虫肆虐,饮水的洁净难以保证,雨水和台风频频造访,热带疾病泛滥,还经常被火山和地震所困扰,但日本人满不在乎,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习惯了狭窄的住处,粗粝的饮食,习惯了在亭子间似的工场里干活,在鸽子笼似的房间里生活……能够在庄稼一年三熟的南洋顿顿饱餐甘薯和糙米饭,时不时来一条上好的金枪鱼打牙祭,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顽强的日本移民充分发挥了其民族固有的勤劳与智慧,与大自然展开了艰苦的战斗:砍伐树木,开垦荒地,修筑堤坝,播种水稻、蔬菜和甜瓜,饲养猪和鸡,捕捞贝类和鱼虾……伴随着无数的血汗甚至是尸骨,一个个水稻农场,甘蔗园,烟草种植园,橡胶种植园,家庭农场,晒盐场,农产品和海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商行货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

    从浅海大陆架底下奔涌而出的石油,为这片土地的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炼油剩下的沥青和油渣则可以直接拿去筑路,就地支援了热带雨林地区的大规模公路建设。

    数不尽的财富从这片丰饶之海里喷薄而出,让特鲁克的港口得到了极大的扩建,尽管依旧戒备森严,巨炮林立,却已经是军民两用,渔船、远洋货轮和油轮整日汽笛长鸣,出入不断。最近这几年里,特鲁克不仅新建了更多的深水泊位、货栈和港口铁路,并且通过填海造陆,将岛屿的规模大为扩张。

    而在特鲁克四周各个资源丰富、航运便利的岛屿上,一系列现代化的工业、矿业、造船业和渔业城镇,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地而起。明亮电灯的闪耀和各种机器的轰鸣,彻底打破了热带荒岛的寂静。

    澳洲和印尼的铁,新几内亚的铜,婆罗洲的石油,新喀里多尼亚的镍,瑙鲁的鸟粪石肥料,各个火山岛的硫磺……沉睡了无数年的自然资源,被日本移民和东亚各国的劳工苦力们开发出来,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新兴的岛屿工业基地,变成数量惊人的各种工业制成品,也让特鲁克岛上的人口,如同吹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和式木屋和水泥洋楼,随处可见被篱笆或铁丝网圈起来的建筑工地。

    短短几年之内,特鲁克就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座军事要塞,而是成为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繁荣港口城市。

    或者说,一个新兴海上帝国的伟大首都……

    ——眼下的日本民族,正处于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他们占领了相当于日本列岛几百倍面积的广袤土地,实现了千百年未曾实现的帝国梦想。他们的版图从南到北纵贯整个亚洲和大洋洲,从东到西横贯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他们打败了从欧洲到美洲的一切西方列强,让大和民族的旭日照亮了半个太平洋和半个印度洋!他们的舰队被公认为这片浩瀚大洋的绝对霸主,让主宰大海几百年的西方人威风扫地、闻风丧胆!

    但是,正所谓“天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此时信心满满、豪情万丈的日本人,似乎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他们如今这一前无古人的辉煌霸业,会不会在如同樱花般绚丽怒放之后,又如樱花般猝然凋零……

    ※※※※※※※※※※※※※※※※※※※※※※※※

    在特鲁克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后山上,矗立着一座精致而奢华的神社。

    ——红木和黄花梨木建造的日式木屋,高级紫檀木打造的暗红鸟居,庭院里四处装饰着最美丽的珊瑚和贝壳,奉纳箱上镶嵌了华丽的珍珠……神社的四周,被茂密的棕搁树、月桂树、橡树和山毛榉所围绕,还夹杂着一些桃金娘科和柳科的植物。鲜红、纯白、豆绿、金黄色和紫蓝色的热带花卉终年盛开,点缀在随风摇曳的树林和海浪般起伏的茅草之间,仿佛让神社环绕着一片五彩斑澜的祥云。

    这里就是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元帅阁下亲自奠基的“海军神社”,供奉着联合舰队每一艘驱逐舰以上等级远洋舰艇的模型,并且根据新船下水和战损沉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没有人知道元帅阁下为什么要斥资建造这样一座神社,不过这确实符合日本人关于“万物有灵”的宗教认知……既然连旧衣服和破米缸都能变成付丧神,那些威风凛凛的钢铁战舰又为什么不能诞生出英魂呢?

    ——在日本国内甚至还有一座“电气神社”,把爱迪生和特斯拉两位大拿给供奉为“电神”呢!

    自从这座“海军神社”落成之后,就成了特鲁克岛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总是居住着一群年轻美丽、来历神秘的“巫女”,其中某些“巫女”的发色和容貌,甚至明显带着迥异于日本人的特征……于是一时间关于这座神社的谣言四起,有人说这里安置着联合舰队高层将领的西洋情妇和私生女,有人说这是高官权贵们享受歌舞酒色的销金窝,还有人说这里是帝国海军情报机构开办的女间谍培训中心……

    各种绯色的香艳谣言漫天纷飞,却始终莫衷一是。因为,凡是试着摸进这座神社偷窥的好事闲人和各方探子,最终的下场全部都是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成了特鲁克最神秘的禁地。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上述的各种谣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略微沾到了一点儿现实的边。

    ——虽说海军神社的“巫女”们,其真实身份远不止女间谍这么简单就是了……

    这是一个天色阴晦的清晨,浅灰色和紫灰色的云在特鲁克的上空聚集,翻滚,显然是一场暴雨将至。

    很显然,在这样的天气里,不会有人愿意踩着湿滑的山路,去参拜位于半山腰的神社。

    所以,此时这座海军神社里面,只有十几名年龄和发色各异的美丽女性,懒洋洋地待在一间铺着榻榻米的和室内,她们有的穿着作为日本女学生正装的水手服,有的是红衣白裙的巫女打扮,还有的穿着色彩鲜艳绚丽的刺绣和服,每人捧着一个造型古朴的黑陶茶碗,迎着从庭院里吹来的清新海风,各自闭目养神。一阵微风吹来,轻轻地晃动着屋檐下悬挂的琉璃风铃,打破了屋内的静谧,响起阵阵清脆悦耳的碰撞声音……

    如上种种,构成了一幅看上去貌似很有日本古典风情的茶道美人浮世绘画卷……但事实上,她们手中的茶碗中,并不是日本传统的抹茶或煎茶,而是最烈的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和朗姆酒;她们如今之所以歪着脑袋闭目养神,也不是为了感受什么禅意,而是在捕捉和倾听着天空中来回穿梭、无影无形的无线电波。

    在一九四五年的地球大气层内,电波环境远比未来的二十一世纪要更加纯净得多。

    虽然有着云层中电闪雷鸣的干扰,但是经过一番尝试和努力之后,即使身在太平洋西岸的特鲁克环礁,她们也成功地捕捉到了一个万里之外的美国本土电台广播信号。

    “……滋滋滋……接下来是新闻简讯,杜鲁门总统发表重要讲话,坚决否认了之前关于对日秘密和谈的谣言,并且希望全体国民记住珍珠港的耻辱,继续支持这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复仇之战,宣称无论要花费多长时间,付出多少代价,美国人民的正义之师都必将击败这个卑劣而邪恶的对手,赢得彻底的胜利……”

    “……刚刚在墨尔本防御战之中取得胜利的麦克阿瑟将军接受采访,再一次对记者公开表示,在澳大利亚击败日本人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他必然会再次带着合众国士兵踏上菲律宾的土地。鉴于麦克阿瑟将军目前的战绩和当前的澳洲战局,现场记者表示谨慎的乐观态度……”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发表最新战报,宣称于本月十五日在中途岛海域击毁一艘日本潜艇。”

    “……罗斯福总统遗孀最近发表讲话,再次呼吁妇女们从家里走出来,用双手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为了维持太平洋前线的战争消耗,下个月美国本土各州的汽油配给额度,将再次下降10%。”

    “……美国红十字会募集本年度第三批志愿者,准备派往南意大利,帮助当地的战争难民。”

    “……西班牙干涉军的先头部队,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遭遇苏联空军的轰炸,一名少将遇袭身亡。”

    “……犹太复国运动组织在耶路撒冷再次作案,爆破了当地一座兵营,导致十名英军士兵死亡。”

    “……驻罗马的前线记者报道,布尔什维克政权对北意大利各大城市的粗暴社会改革和对私人财产的非法没收,导致了一场非常严重的人道主义悲剧,以及数万意大利中产阶级家庭的大规模南逃风潮……”

    “……英国伦敦再次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活动,据称有十万人上街参加了游行。伦敦当局出动骑警对人群进行了镇压和驱散,在现场逮捕了至少上千人……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发表声明谴责了这一暴行……”

    “……今天是夏威夷州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为了感谢夏威夷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去年的今天,国会以压倒多数的投票,顺利通过了将夏威夷群岛提前晋升为州的法案……”

    “……下面是本日要闻。目前陷入倒阁风潮、面临政权危机的英国丘吉尔首相,于昨日赶赴纽约,出席联合国筹备会议,并且不顾旅途劳顿,在纽约机场召开记者发布会,发表了关于欧洲局势的演讲。重点内容包括苏联和赤色欧洲对整个世界的威胁,以及美国对自由世界应当负担的领导责任。现在播放录音……”

第652章 、国之将亡,遍地舰娘(中)

    第十二章、国之将亡,遍地舰娘(中)

    “……我们不能无视一个事实,就是美国和大英帝国的任何公民到处都可以享受的自由,在许多其它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其中一些是十分强大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各种包罗万象的警察政府对民众强加控制,达到了压倒和违背一切民主原则的程度。或是一些独裁者,或是组织严密的寡头集团,他们通过一个享有特权的党和一支政治警察队伍,毫无节制地行使着国家的大权。在这多难的岁月,我们的责任不是用武力去干预那些我们不曾征服的国家的内部事务。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以大无畏的声调宣扬自由的伟大原则和基本人权。这些英语世界的共同遗产,继大宪章、人权法案、人身保护法、陪审团审讯制、以及英国习惯法之后,它们又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得到举世闻名的表现。”

    “……到此为止,我们显然是完全一致的。现在,当仍然奉行这个实现我们全面战略概念的方法的时候,我要讲一讲此行要谈的关键问题。没有我所称之为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有效地防止战争和继续发展世界组织都是办不到的。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现在不是泛泛空谈的时候,我要明确地谈谈。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个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和相互谅解,而且要求双方军事顾问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共同研究潜在的危险。武器的异同,训练的教材,以及在军事院校互换军官和学员的问题。它还应包括联合使用两国在世界各地掌握的所有海空基地,使现有的设施继续用于共同安全的目的。”

    “……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如果还有止境的话。我们理解,俄国需要它西部边界的安全,以免再次遭受侵略。我们欢迎它在国际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我有责任把有关当前欧洲形势的某些事实摆在自由世界的人民面前。”

    “……从冰天雪地的挪威峡湾到多佛尔海峡南岸的加莱,一道隔离欧洲大陆的红色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道铁幕的后面,坐落着无数光辉璀璨的历史名城。华沙、柏林、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贝尔格莱德、雅典、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邪恶的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些地方在克里姆林宫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下,只能虚弱地喘息着。在整个欧洲,只有英格兰和半个意大利,还在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这里的平民还能地自由地决定他们的前途。”

    “……在远离俄国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听从于苏联人的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它绝对服从来自莫斯科的指令,完全协调地工作着。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这是任何人都应该记住的一些黯淡的事实。如果我们不趁还来得及的时候正视这些事实,那就太不明智了。”

    “……对于困难和危险视而不见,不能解决问题;袖手旁观,也不解决问题;采取绥靖政策,也无济于事。现在需要的是作出解决问题的安排。拖得越久,就越困难,对我们的危险也就越大。

    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呼,但是人们都听不进去。近至1933年,甚至1935年,或许还能把德国和法国从后来落到它头上的可怕命运中拯救出来,使我们大家都免遭希特勒和斯大林强加于人类的苦难。我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可是那时候,人们被一次大战的苦难蒙弊了双眼,对和平的过分渴望,导致绥靖政策的出现。同样由于对战争的过分畏惧,导致了法国的迅速沦陷。”

    “……在人类全部的历史之中,没有一次战争比最近使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同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而德国本来可以至今是一个强大、繁荣、受尊敬的国家。但是,谁也听不进。于是所有我们这些国家,一个接一个都被卷入可怕的漩涡中了。”

    “……悲剧不应当重演,红色的铁幕已经降下,欧洲大陆处在漫漫的黑夜之中。在漫漫的长夜中,唯有屹立于新大陆的美利坚合众国,还象暴风雨之中的灯塔一般,在这漫漫长夜中散发着光明与希望。”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如果拒绝、忽视、或浪费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美国的能力加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的。”

    ……

    听着广播电台里,丘吉尔首相在演讲中对“美英联合,共抗赤俄,光复欧洲”的畅想,特鲁克岛日本海军神社的茶室中,某位捧着满满一陶碗特等红星伏特加的黑发丽人,不由得在嘴边绽开出一缕嘲讽的微笑。

    ——这是一位相当漂亮的美人,拥有一张线条优美的鹅蛋脸,一头柔顺的漆黑长发,以及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仿佛是雕刻出来的一般,肤色像北欧人一样白得仿佛奶油,肤质却犹如东亚女性般滑嫩得宛如丝缎,可以说是兼具了东方佳丽和西方美人的优点,让人看了就舍不得移开目光。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啊……时间似乎提前了呢!真是的,为什么就不肯乖乖趴下认输呢?”

    黑发丽人低声地嘀咕着,同时低头看着摊开在榻榻米上的世界地图,“……哎,约翰牛的骨头也实在是太硬了吧!我都已经这么死命折腾了,连核弹都丢上去了,居然还妄想保住世界霸权!真是疯了!”

    ——从这张地图上来看,战前遍布全球的英联邦殖民帝国,如今的情形真是处处惨不忍睹。

    印度这颗“大英女皇王冠上最珍贵的钻石”,已经差不多只剩了德里一座孤城,而且连个港口都没有,想要送援兵和物资过去都不可能。无论韦维尔总督再怎么神通广大,也支撑不了多少时间。除非尼赫鲁和甘地这两个态度明显不够坚决的伪革命者,突然转而和英国殖民者合作……但这差不多就等于是政治自杀了。

    澳大利亚除了东南角落的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岛,基本都已经易手了。而且,负责澳洲攻略的日本陆军也不知是出于天生的残暴,还是为了给自己民族清理和扩大生存空间,始终在用各种极端凶残和血腥的手段,不断屠杀甚至是虐杀着白人移民,光是万人坑就已经搞出了几十个,整个澳洲的人种属性已经有了变化。

    新西兰成为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之间的格斗擂台,几座港口城市都在炮击和轰炸中化为了灰烬,沿海地区的工农业和畜牧业几乎濒临崩溃,而内陆地区还是毛利人土著在当家:二战前后的新西兰,开发程度还远不如后世那么高,相当一部分地区依然保持着蛮荒本色,只有探险家偶尔光顾。

    南非虽然远离战火,却是一群反骨仔在当家,就跟当年北美十三州似的,面对国难当头,非但不肯献出身家性命来报效国家,反而在非洲不停地挖着大英帝国的墙角,心心念念要建立自己的“非洲大帝国”。

    加拿大表面上还算是英王的领地,但实际上早已成了白宫的禁脔。能出钱出兵支援不列颠的战事,主要是看在英语民族的团结和美国的支持上,可是真要对方把老底儿都拿出来孝敬主子,就千万别做白日梦了。

    眼下真正还能让英国殖民者予取予求、肆意聚敛的地盘,就只剩了北非、埃及、两河流域和从法国手上抢来的叙利亚殖民地。虽然远不如印度和南非的油水丰厚,但饥不择食的英国人也只能对这片土地上的阿拉伯人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那片地方几乎每年都在饿死人。

    尤其是在埃及,因为被英军征收了太多的小麦、椰枣和骆驼,开罗和亚历山大的反英暴动已经从每年一次增加到了每月一次。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让英军的屠杀变得越来越顺手了。

    转了一圈,遍布世界的英国殖民地,似乎都已经是四处起火、全面崩溃,可以说是被折腾得没法再折腾了,还要进一步搞事的话,只能直接冲着英国本土去折腾。

    “……难道要玩海上破交和无限制潜艇战,让英国人连午餐肉都吃不上,只能挖树皮草根?可是抄袭德国人的战术,真的挺没意思啊!而且生效得太慢了。或者对伦敦进行战略轰炸,直接丢几颗核弹或者脏弹过去,把伦敦变辐射废土?似乎有点太过头了,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影响也不太好;氢弹一时间还是搞不出来,而且暂时也用不着。不过原子弹好像还有一百多枚的样子……嗯,武器造出来就是为了用的。上辈子那些捏着两万发核弹却一直搞到亡国都不敢放个响的废物家伙,真是弱爆了!嗝儿!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黑发丽人仰起脖子灌了大半碗的伏特加,随即舒爽地打了个酒嗝,“……为了尽快把英国人彻底吓死,建议斯大林同志挑个日子,在泰晤士河口搞一次原子弹试验吧!让伦敦市民欣赏一下苏维埃蘑菇云的风采,教他们乖乖做日落帝国!嗯,要玩就该玩个大的,索性放个二十一响的大礼炮好了……”

    她随手在地图上画了一朵小小的蘑菇云,然后再次眯起眼睛,咧嘴露出了一丝愉悦的微笑。

    ——啊!将大地当舞台,以海洋为战场,把国家和军队作为棋子,整个地球都是自己的游戏场……

    这种傲视寰宇,俯瞰众生,掌控一切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想想当初在东乌克兰战场,被关进新纳粹的集中营,等着被开膛破肚取器官出售的绝望;还有跟另外三个女人一起光着屁股被困于热带无人荒岛,差一点以为自己要变成野人或女版鲁滨逊的沮丧;再看看如今幕后操纵天下打死,颠覆历史,挥斥方遒的威风八面……苏菲的心中一时间当真是百感交集。

    而源源不断涌入身体的信仰之力,更是让这位伟大而无敌的舰娘苏菲同志,感到一阵阵的神清气爽。

    但在下一刻,她却突然感到了一丝异样,不由得睁开了眼睛,然后,就表情诡异地看到了一位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和迷彩服的熟悉年轻人,正有些拘束地站在门口的屋檐下,一脸的不知所措。

    ——原本以为会来到某个炮火连天、子弹横飞的战场,不料却走进了一间铺着榻榻米,环绕着屏风和纸拉门,面对着幽静庭院的日式房屋,四周更是坐满了一群各式各样的优雅美少女。

    如此巨大的反差,让刚刚进入这个二战副本的王秋同志很是困惑。

    所以,在愣了一愣之后,他低头翻了翻《穿越之书》,便赶在诸位少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