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秦霸途-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息危机

    安东尼的野心令扶苏有些意外,然而,更令扶苏感到意外的,却是罗马共和国那些高层的态度。

    当扶苏将万王之王阿尔沙克病重的消息告诉安东尼之后,安东尼立刻精神大振。随即,立刻派出了人,返回罗马。

    而扶苏也是趁此机会,向安东尼举荐了李斯。

    安东尼本就早想和秦国缔结盟约,所以,也极为乐意替李斯开道。

    仅仅只是十多天过后,罗马便再度传来了消息,而这消息也是极为简单。

    “尽快和秦国结为同盟。”

    当然,这个同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军事同盟而已。在商业之上,也是同样如此。

    与秦国,或者说华夏这样的以农为本的国家不同。罗马,可以说有着相当繁华的商业基础。

    而这次,罗马高层之所以这么快便同意了安东尼的建议,除了最高执政官急需战争扩大自己的声望之外,掌控着大部分商业资源的元老院,同样希望尽快得到极富商业价值的秦国丝绸。

    利益,使得原本还有分歧的执政官和元老院之间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面对罗马高层的态度,扶苏自然是喜出望外。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地便与安东尼之间缔结了所谓的同盟。

    扶苏的爽快,令安东尼感觉有些变扭。只是使者的扶苏,有这么大的权力决定两国之间的战事吗?

    不过,扶苏身为长子的身份,令安东尼将心中的那一丝疑惑最终还是埋进了心里。

    得到了同盟的扶苏,立刻着手安排了无情带着数名将士,开始连夜前往秦国的安东郡,也就是之前的马尔基安纳行省。

    泰西封之中,作为安息帝国的首都,这里的繁华程度,虽然比不上咸阳,也比不上罗马,但是,却同样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城。

    城内,来来往往的行旅商客络绎不绝,似乎在享受着这难得的太平盛世。而这一切,几乎都来源于他们的万王之王,阿尔沙克。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这位开国万王之王,早已病入膏肓,卧床不起已经整装大半年了。

    而这半年之内所有的政务,几乎都落在了他的长子也就是未来的阿尔沙克二世的身上。至于军务则是被薛西斯当之无愧地领了下去。

    不过,相比于老成的薛西斯,阿尔沙克二世显得还是有些稚嫩。

    或许也正是因为阿尔沙克一世的锋芒太过,使得他的儿子得到的历练太少。这点,倒是和秦国略有相似。

    虽然阿尔沙克二世在薛西斯的帮助之下,将自己父亲病重的消息牢牢地控制住了。但是,还是有不少高层知道的。

    在这些高层中间,便不乏野心勃勃之辈。而这个人,便是阿尔沙克一世的弟弟,梯里达底。

    “踏!踏!踏!”

    安静的王宫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使得正在处理政务的阿尔沙克二世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早就下令,不允许王宫之中的人发出太大的声音,违反者就会被处死。

    “殿下!殿下!不好了,东面的那个秦国,开始进攻马丽亚古王朝了!”一个奴仆模样的男子,一见到阿尔沙克二世便跪倒在地说道。

    “让薛西斯将军进宫!”阿尔沙克二世脸色一变,不过,却并未曾太过慌乱。

    很快,薛西斯便来到了王宫之内。与秦军一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原本就已经苍老至极的薛西斯,已经逐渐露出了枯容。

    东面大败,令他的威严损失不小。加上那段时间阿尔沙克一世彻底失去了神志,梯里达底乘势想要夺取他的兵权。

    好在薛西斯积威已久,梯里达底也不可能真正对他造成太大的威胁。

    “殿下。”薛西斯看着越来越老,但是,声音却是越来越洪亮了。

    “将军,你应该也知道了,秦人又开始进攻了。”阿尔沙克二世的语气虽然凝重,但是还不至于太过慌张。

    “这是早有预料的。他们劳师远征,又在马尔基安纳修建了那么多的建筑,必定是想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秦人我还不是太担心。虽然他们战胜了我们,但那是由于王朝对东面的掌握力太弱,兵力也不够强。况且,东面太过贫瘠了,丢了也就丢了。

    我担心的是,若是秦人和罗马人联合起来,到时候,两面作战,才是整个安息最大的危机。不论如何,安息决不能两面开战!”

    阿尔沙克二世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或多或少的熏染还是有的。

    “殿下的意思,是在此之前,先和罗马人打上一场?”作为安息军神的薛西斯很快明白了阿尔沙克二世的意思。

    安息帝国的东面,大多乃是多山地带。有利于防守,同时也不利于行军。但是,西面,却是平原,不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军队也同样聚集于此。

    反观罗马,虽然大马士革够大够坚固,但是,已经军事化的大马士革,人口和士兵比例严重不足,后勤大多还是靠本土的支援。

    为了避免以后的两线作战,安息主动出军乃是正确的决定。

    “可以。”薛西斯沉思片刻之后点头说道。

    “那我这就用父亲的印章下令!”

    眼见薛西斯同意了自己的意见,阿尔沙克二世还是挺高兴的。

    然而,正当阿尔沙克二世准备下命令之时,薛西斯却是冷不防地说道:“若是王朝的主力都离开了,怎么保证陛下和殿下您的安全?”

    薛西斯的话,令他顿时止住了脚步。

    “秦人没有殿下想象之中的那般不堪。我当初会输的那么惨,也不仅仅是因为东面士兵太过无能。”

    薛西斯仿佛是在揭自己伤疤一般地说道,这令阿尔沙克二世有些懵。

    “如果殿下能平定国内隐藏的危机,这个方法是不错。但是,梯里达底没有除掉,这方法确是不行。”

    “是吗?”阿尔沙克二世有些失望,但是很快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秦人和罗马人一样善战,但是东面土地太过贫瘠,根本不可能长时间支持战争。加上地势的原因,有理于我们防守。

    而且,当初罗马早派人绕过了我们,去了东面。如今,我不相信,罗马人和秦人之间没有联系。既然秦人动了,那就说明罗马人也要进攻了。”

    “可恶的梯里达底!”阿尔沙克二世愤愤不平地说道。

    “不过,我觉得,倒是可以将梯里达底派去东面。”忽然,薛西斯却是微微笑了起来。

    “嗯?”阿尔沙克二世眼睛一亮。

    “梯里达底一直想要从我手中夺取兵权,而且,借着秦人打败我的声势,狠狠地踩了我一下。将他派去东面,抵挡住了秦人,算不得多大的战功,输了我们也不会丢太多的重要土地。还可以遏制梯里达底的发展。”

    身为将军的薛西斯,此时此刻,却是有着丝毫不弱于经年政客的判断力。

第四百六十四章 安息灭亡

    战事一如薛西斯所猜想的那般,仅在秦人花费了一个多月彻底占领了整个马丽亚古王朝之后,罗马人也开始骚扰安息的西线巴尔米拉城了。

    由于梯里达底并不知道秦国与罗马之间的关系,所以,当阿尔沙克二世命令他前往东面和秦军作战之时,他也并没有排斥。

    毕竟,在他看来,这是薛西斯使出的一点小诡计。若是他战败于秦人之手,那么薛西斯的地位反而会得到巩固。

    可是,一个多月之后,当他同时得知秦军那如有神助的进攻速度,和罗马同时犯境的消息之后。梯里达底终于感觉,自己是被坑了。

    然而,即便他发现了也没有办法。大军已经快要抵达前线了,现在根本撤不回去。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轰!轰!轰!”

    一颗颗巨石从天而降,在这多山的地带,秦军的投石机,更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根本无需担心石料耗尽。

    原本,在安息人看来,极为坚固的城墙,在秦军锲而不舍的巨石轰击之下,没用多久便出现了坍塌。

    就算是一些城墙修建的还算坚固,但是,秦军那毫无节制的投石,也使得守城的将士几乎是信心全无。

    一个月的时间,秦军挺进了差不多两百里地,兵锋直抵了安息中部重城番兜。这种速度,在梯里达底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也使得他开始第一次意识到,或许不是薛西斯变弱了,而是对手太过强大了。

    不过,好在梯里达底重视得还算早,而且番兜也的确算得上足够坚固。竟然能够抵挡得住秦军的投石机。

    只不过,每次秦军投石之后,城墙之上,大量的碎石块倒是令梯里达底的军队苦不堪言。

    而借助投石机攻克不了的秦军,也没有急着进攻,竟然就这么在城外安顿了下来。

    看着秦军停止了进攻,番兜城内的所有安息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每日希望每天都去面对那铺天盖地的石块,搞不好自己就被砸中了。

    秦军大帐之内,众多校尉以上的将官,齐聚一堂。而正中心的,正是武安君白起。

    这么长时间过去,安东郡在秦国不遗余力地支援之下,配合上公输家以及墨家的机关术,早已大大变样。

    如今的安东郡,耕种甚至都开始使用上了造价昂贵的机关兽。使得秦军的后勤可以得到保障。

    所以,现在的秦军,完全可以和安息打持久战,而不像薛西斯所猜想的那般,后勤压力大。

    “君上,我们需要等那些罗马人多久?”一个中年校尉语气有些不善地说道。

    不仅是这位校尉,其余的诸多校尉也是同样愤愤不平。

    虽然投石机所取得的效果不是太大,但是,秦军如今有着众多方法可以一举攻克眼前的番兜城。

    然而,为了等待那个所谓的罗马共和国,竟然要延后这么久。这不是耽误他们争取军功吗?

    “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安息人果然还是更为重视罗马人。陛下想要一战而下安息,同时又想削弱罗马的实力,我们必须等待!”白起面无表情,毫不留情地呵斥道。

    “喏……”

    眼看白起有些生气,众人不敢再过多言语。

    “诸位无须担心,最多只需三个月,到时候,不仅你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战功,陛下的目的也能达到。”这时,一身素袍的鬼谷子,笑呵呵地说道。

    听了鬼谷子的话,原本略显失望的校尉眼神之中又带上了一丝期待。

    白起默默地看了一眼鬼谷子,却是没有说什么。

    他乃是军中核心,保持威严是必须的。但是,鬼谷子只是嬴政派来名义之上的监军,如此倒是能够使得一众秦军将士不会失去热血之心。

    能够教导出众多人才的鬼谷子,仅仅只是一句话,便可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虽然安息人在东面面临了巨大的危机,但是还是不得不说,安息人同样有着极强的战斗力。

    二十多万的罗马人,与同样差不多的安息人对峙之下,基本讨不到什么好处。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由于秦军的不作为,使得安息的东面压力减小了不少。

    此消彼长之下,罗马人的压力同样大了起来。加上两国交战的地点,大多乃是平原,所以,大规模的战事几乎就没有停过。

    也正是因为这样,罗马与安息的战事是越来越深。

    又是两个月过去,白起承诺三个月的期限,也已经到了。

    突然发起进攻的秦军,几乎是将家底都用上了。不仅仅是投石机,云梯,井阑,攻城车。甚至,九头勾玉,机关白虎应有尽有。

    这些,除了井阑之类乃是秦军临时打造的之外,其余的,都是从西域郡调集过来的。

    秦军这些机关兽和攻城器械刚一拿出手,便将梯里达底的人彻底打懵了。

    机关白虎还好,可是那些体型巨大又灵活多变的九头勾玉,却是可以沿着城墙而上,根本就是刀枪不入。

    庞大的番兜城,甚至都未曾能坚持下一个上午的时间便彻底沦陷了。

    仓皇出逃的梯里达底,畏惧的同时,更是将薛西斯和阿尔沙克二世心中来回诅咒了个遍。

    东线出乎寻常地溃败,即便是薛西斯也未曾想到。那可是安息中部的重城啊,就这么半天的时间就失守了?

    薛西斯心中同样大骂梯里达底的无能。番兜城失守,这样的损失,已经触碰到了薛西斯的底线了。

    “再往前,安息就只剩下阿帕麦亚一座屏障了!”山岭之上,白起远远地眺望着西方说道。

    “既然如此,我也差不多,该去完成我的任务了……”一旁的鬼谷子轻声说道。话音还未落下,人便已经消失不见了。

    泰西封之中,由于东线大败,阿尔沙克二世立刻就对梯里达底在泰西封之中的留守力量展开了大清洗。

    血淋淋的人头,使得原本就人心惶惶的泰西封之中,更是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不管是百姓还是贵胄,具皆人人自危。

    天空之中,鬼谷子俯视着底下辉煌的宫殿,眼神之中没有一丝变化。

    安息东线大败,西线同样吃紧。外患未除,阿尔沙克二世心急之下,又挑起了内乱。可以说,阿萨息斯王朝对安息的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

    “什么人!”王宫之中,一众护卫惊慌地看着从天而降的鬼谷子,喊道。

    然而,回答他们的,只有同伴的鲜血。

    “你是谁!”看着鬼谷子一言不发便出手的阿尔沙克二世,心中不由得恐惧至极。

    就在刚才,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护卫,甚至未曾接近眼前的这个人便已经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还要多亏你清洗了梯里达底的人,否则,之后我们接手还有不少麻烦……”

    阿尔沙克很想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在说什么,但是可惜,他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了。

    安息虽然有着不少小王朝,中央统治极为松散,但是抵御外敌却是同样不遗余力,有些像曾经的周朝。

    但是,就是这么一点向心力,也在秦军摧枯拉朽的进攻之下,摇摇欲坠了。加上阿尔沙克二世的自掘坟墓,甚至,即便鬼谷子这次没有出手,秦军也可以轻松接手之后所占领的国度。

    由于阿尔沙克二世的死,阿尔沙克一世的病情再也隐瞒不住。梯里达底顺理成章地成了新的万王之王。可惜,他的这个万王之王却没能坐上几天。

    因为,作为阿尔沙克二世的忠心军队,薛西斯所统帅的西线得知阿尔沙克二世死后,军心散落,也是败于了罗马人之手。

    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强大的安息帝国,就这么在秦国和罗马共和国的联手之下,变得四分五裂。

    帝国已亡,人心已散。接下来等待着那些小国家的,就是吞并的结局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友谊

    阿尔沙克二世既死,梯里达底真正的根底又被阿尔沙克二世给清洗了个干净,薛西斯由于军心不稳而败于罗马人之手。

    原本中央王朝向心力便不足的安息帝国,瞬间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

    虽然安息除了阿萨息斯王朝之外,还有许多林立的小王朝。但是,这些小王朝即便联合起来,兵力也比不上秦国或是罗马的任意一方。

    何况,这些邻近的小王朝之间同样关系错综复杂。之前还有阿萨息斯王朝镇压着,现在阿萨息斯王朝只剩下了一个空壳,这些王朝也便彻底失去了压制。

    最为直接的就是,如果这些小王朝之间联合起来了,谁担当队伍的指挥?

    结果,各自为战之下,这些小王朝,很快便覆没在秦军和罗马军的手中。

    三国之间的大战,来得很快,几乎是仓促之间,秦国和罗马便发起了对安息的进攻。

    但是,这场大战,同样结束得很快。仅仅满打满算,加上那些小国家,也仅仅只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虽然这场战争是针对的安息帝国,而且,秦国和罗马之间也达成了共识。但是,不论是白起还是安东尼都在暗中较劲。

    秦军大破番兜之后,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却在阿帕麦亚受到了不小的阻击。

    同样的,罗马人在巴尔米拉击败了薛西斯的大军之后,也很快包围了安息的都城泰西封。

    可是,两军同样都被眼前的大城给难住了。好在,阿帕麦亚虽然是大城,但是防守力量比起泰西封而言,还是要差上不少的。

    所以,相比于罗马人,秦军更早地攻克了阿帕麦亚。

    只是,攻克了阿帕麦亚之后,秦军却是未曾继续西进,反倒是向北,目标直指北面的高加美拉和亚美尼亚王朝。

    秦军的举动,令原本还有些担心的安东尼顿时松了一口气。

    安息帝国幅员辽阔,但是,真正的精华还在西面,尤其是地处滨底格里斯左岸的泰西封以及附近的地区,汇聚了大量的人口。

    白起这么做,自然是嬴政授意而为。

    安息太大,秦军真正的底牌还在东面,一旦和罗马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持久战之下,不一定能够战胜罗马。

    而且,秦军劳师远征已经有数年的时光了。异国他乡,虽然有着功劳的诱惑,但是,长此以往还是会使得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所以,等到安息的战事彻底结束之后,数十万大军,会依次接替式地返回秦国修整。接替他们的,会是新的一批训练完成的秦卒。

    半年之后,当战事彻底平定下来后,秦国与罗马的正式外交也算是开始了。

    漫长的道路之上,一行千余人队伍,护卫着两辆马车,缓缓地行进着。

    罗马攻克了泰西封,首席执政官得到了巨大的声望。同样的,元老院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这次,执政官也没有给元老院的人使绊子。直接派出了较为年轻的欧尔诺斯,前往秦国充当使臣。

    “欧尔诺斯先生,还有十天左右,便可以到达咸阳了。这一路,倒是辛苦你了。”

    马车之中,扶苏和欧尔诺斯相对而坐,显然交谈得很是高兴。

    “皇子殿下客气了,有您亲自作陪,我相信,我们两国之间会处的非常愉快的。”

    欧尔诺斯的关中话说得虽然有些怪怪的,但是,交流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这一路之上,欧尔诺斯同样是见证了秦国这庞大的国家,心中认定,比起秦国而言,他们罗马共和国可能还略有不及。

    但是,欧尔诺斯却也并不担心秦国和罗马共和国之间会在短时间之内产生什么矛盾。

    毕竟,他们走的时间越长,便越是说明,秦国的本土在东边。即便打起来,秦国必定也持续不了太久。

    而且,罗马同样是在战争之中崛起的国家。广袤的国土,充足的人力物力也使得他们并不畏惧战争。

    所以,欧尔诺斯现在所需要考虑的,便是专心和秦国做好丝绸的生意。将元老院的利益最大话。

    咸阳宫之中,比起华丽的罗马宫廷,欧尔诺斯显然有些意外咸阳宫内部的装饰。

    咸阳宫修得很壮观,但是内部真正珍贵的器物倒是不多。这点,和罗马宫廷却是恰恰相反。

    “欧尔诺斯拜见大秦皇帝陛下!”正殿之中,欧尔诺斯面带笑容,恭敬地向着嬴政行礼道。

    只是,弯着腰的欧尔诺斯眼中却是带着一丝丝地诧异。

    年轻,太年轻了。

    以扶苏的说法,眼前这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竟然是他的父亲。

    “尊使前来,以我大秦自古以来的待客之道,岂可无礼?”这时,大殿之中,身为右相的冯去疾率先站了出来,面带笑意地说道。

    “准!”

    大殿之上的嬴政,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地便点头了。

    而欧尔诺斯显然也有些意外,不过,倒是也没有太过在意。几番客道之后,欧尔诺斯也开始逐步将话题将两国的商业来往之上引导。

    只是,不论欧尔诺斯如何苦口婆心地说明与罗马扩大经商有何好处,但是,上面的那位皇帝陛下却是始终无动于衷。

    不仅如此,就连周围的大臣也是这样。

    一时之间,欧尔诺斯都不由得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

    很快,早朝的时间便过去了。双方的第一次碰面,虽然没有产生不愉快,但是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欧尔诺斯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安排自己住下的驿馆,可是,刚一进屋,满地的丝绢却是几乎晃瞎了他的眼。

    “这是那位丞相大人说的一点下礼物?”欧尔诺斯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当然,事实上,这些丝绢虽然很多,但是对于秦国的高层而言却是不足为道。哪怕是最为低等的官僚,也能够拿得出手。

    只是,身为使臣的李斯,不止一次地给罗马上层宣扬丝绸如何如何名贵,这才使得欧尔诺斯有了之前的想法。

    然而,嬴政岂会不知道这点。赏赐给欧尔诺斯这么多礼物,而且只有丝绢,就仅仅是这么简单吗?

    欧尔诺斯是罗马的眼睛,尽管他的主要目的乃是完成与大秦的经商,但是,必定会将沿途所看到的一切,同样带回国内。

    而嬴政要做的,除了要让欧尔诺斯将大秦的“善意”带回去之外。更是要欧尔诺斯因为这些贵重的礼物,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秦国在元老院之中的喉舌。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点,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似乎都顺利得超乎了欧尔诺斯的想象。

    不仅那位皇帝陛下开口同意了经商,之前似乎不大待见他的大臣们,也开始和他展开了亲密的联系。

    看着门庭若市的驿馆,欧尔诺斯暗中点了点头。心中的一丝疑惑也是消失不见了。

    在他看来,显然秦国的大臣最终还是被他的价钱说服了。而且,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人不喜欢金钱呢?

    数月过后,当他离开之时,有是得到了嬴政的一番赏赐,而且更是言明乃是他的私人物品,欧尔诺斯也可以称得上是满载而归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靡靡罗马

    茫茫大海之上,一支支飘着黑色大旗的船只,无风而行。

    每一只船只之上,一个个身着黑甲,手持长戈的秦军将士眼神严峻地盯着越来越近的海岸。

    自从秦国与罗马通商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六年的时光。

    秦国的丝绸在罗马异常受欢迎,但是,相比较而言,罗马可以同秦国交换的东西,却是有些少的可怜。

    总体之上,可以说罗马的财富正在向着秦国流逝。

    但是,贸易逆差指点,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够注意得到。即便是元老院的人,也只注意到了自己手中的财富。

    毕竟,秦国丝绸的贸易,或多或少都会经过他们的手,而后才会再卖给那些贵胄。可想而知,他们赚的有多少。

    而且,凭借着嬴政这么一个拥有着后世经验的人,配合上姬昊等修士,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秦国更是绘制出了从桑海,到非洲的航线。

    凭借着公输家族以及墨家的机关术,几年之内,海面上,几乎都是往返于秦国与罗马之间的船只。

    海航的出现,使得秦国运往西方的丝绸等物变得更为方便,但是,价格确并没有减少多少。

    “必须修建这条运河,这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少的财富,你知道吗?”

    元老院中,得到秦国不少好处的元老们指着执政官怒斥着。

    “那又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呢!”执政官也不势弱,直接反驳道。

    “那些低贱的奴隶怎么能比的上精美的丝绸?”

    “那也不能由我们来修运河,让秦人来赚钱!”

    “秦国同样会出钱,而我们更多的是出人,一些低贱的奴隶而已!”

    双方的声音,在偌大的罗马宫廷内,回响着。不论是元老院一方,还是执政官,双方都丝毫没有松口的架势。

    而在这争吵的人群之中,却是有着一个看起来五六十岁的东方老者,默默地坐在原地,丝毫没有插话的意思。

    “李先生,你的口才好,还是你来说吧!”

    这时,一个气呼呼的中年人,一屁股坐到了李斯的身旁,带着几分讨好的味道。

    作为如今帝国在罗马之中的代理人,李斯不但成功地打开了罗马对秦国的最后一丝戒备,更是混进了元老院之中,占据了极为特别的一席。

    面对这名元老的建议,李斯却是摇了摇头。

    可是,紧接着,李斯却是站了起来,面带笑容,用流利的罗马话说道:“在苏伊士修建运河,不论对罗马还是大秦都有好处。既然执政官觉得费用太大,那么,我会向武安君建议,资助更多的财物。”

    李斯的话令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愣,但是很快,所有人的脸上都不由得划过了一丝喜悦的神情。

    不论是李斯还是元老院的其他人都知道,执政官之所以不愿松口,其实说到底还是觉得他自己没有好处罢了。

    至于他口中的人力,呵呵,处于奴隶时期的罗马共和国,怎么可能会在意区区几个奴隶的性命。

    如果死光了,那就再抓好了。

    果然,得到了李斯保证的执政官,支支吾吾之下,也就勉强同意了李斯的建议。

    出了罗马宫廷的大门,不论是元老院的人,还是执政官,都带着满意的神采。

    各取所需,一同得利。

    共和制度之下的罗马,可以说就是家族利益的产物罢了。只要能够满足自家的利益,其余的,谁又会去管呢?

    慢慢悠悠走出宫廷的李斯,微微眯起的眼神之中带着一丝不屑。

    商人重利而轻国,身为法家代表之一的李斯,虽然如今已经远离了秦国的政治中心,但是,思想却是没有改变。

    甚至,见识到罗马宫廷之中,那宛如儿戏一般的投票制度,更是使得他坚定了法家的思想。同时,对为商者更为鄙夷了。

    曾经身为大秦左相的李斯明白,何为修养民力。然而,奴隶制的罗马共和国,却是并不在意这一点。

    为了凑够奴隶的人数,掌握着大部分军权的执政官,命令原本驻扎在泰西封的罗马主力回撤非洲以及欧洲本土开始南北并进。

    此时还大多都是部落状态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以及不少非洲部落顿时糟了央。

    甚至,罗马人还将治下的不少经常生出叛乱,曾经的安息城池之中,数以万计的人,悉数变成了奴隶。

    林林总总之下,汇聚到红海沿岸之时,已经有了将近三十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