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圣秦霸途-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不希望日后的秦国,再有诸如曾经的老秦系,以及楚系!”
荀况微微低下了头,不知心中在想着什么,只是声音沙哑地说道:“臣,明白了。”
曾经的肴东系,之所以会成为嬴政的臂膀,繁荣至今,起最根本的的原因便是他们的权力尽皆来自于嬴政,他们只能站在嬴政的一边,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底蕴。
或许,对于顶尖的世家而言想要撼动极为艰难,但是,仅仅只是中小世家的话,却是要简单得多。
嬴政治学,花费如此大财力人力,费劲如此多的心思。同化六国万民为一,为帝国汲取源源不断的兵源为二,最为重要是要制造出新兴势力与老牌势力的对抗,以防世家做大,成为不思进取,只知依靠祖辈余晖,却又趴在帝国的嵴梁之上,源源不断吸取帝国血液的恶虫。(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风声
嬴政制下的治学,自然不可能真的会好心到做到教化万民,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几千年后都不一定能很好实现,归根结底还是在为帝国服务。
“另外,朕还需要司徒以自己的名义,向天下征书。”
“征书?”荀况苍老的额头上,皱纹又多了几分,“这恐怕不大容易。”
如今的书,极为稀少,大多都被百家以及贵胄珍藏着,想要征书,无疑是极为艰难的。哪怕是依靠荀况的名望,也是不容易。
“所以,朕还需要儒家藏之中书。朕,要用藏之中的书,和那些贵胄们,换书。”嬴政盯着荀况说道。
荀况低着头,沉默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说道:“臣明白了。”
嬴政脸上露出了满意地笑容,说道:“另外,换书的时候,朕希望,能够用上纸质的秦篆。”
“遵命……”荀况拱拱手说道。
嬴政再度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装过身,向着大殿之上走去。
“臣告退……”
正当荀况以为嬴政要继续处理政务准备离开之时,嬴政却是又开口制止了他。
“司徒留步,朕还有些东西,想要司徒过目。”嬴政手中拿着数份逐渐,眼神之中,略带着一丝威严地说道。
而这次,嬴政并未如同先前一样亲切地走到荀况身边,反倒是轻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赵高。
赵高当即会意,弓着腰,将嬴政手中的竹简,递到了荀况面前。
嬴政的动作,荀况具皆一丝不漏地看在了眼里。心中,也是隐隐有了一丝不安的预感。
虽然如今他任职帝国司徒,乃是嬴政的臣子。但是,嬴政一直以来都待他颇为客气。
甚至,在这段时间之中,还提拔了不少的儒家门人为官。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也足以证明嬴政的诚意。
可是,现在嬴政的态度,显然是对自己有些不满了。
略微思索了片刻,荀况还是没有想起自己的门人之中,有何反事之人。摇摇头,接过那最上方的一卷竹简。
竹简之上,内容很多,洋洋洒洒,旁征博引,看起来辞藻颇为华丽。
然而,在看到竹简的第一刻,荀况便是皱起了眉头。原因很简单,竹简之上,通篇之文,皆是齐篆。
等到看完全篇具是为叛逆求情之语后,荀况握着竹简的手,不由自主地紧了几分。
而最后的署名,更是令荀况恨不得立刻将手中的竹简甩在地上。
轻轻放下手中的竹简,荀况又拿起另一份竹简。
粗略地看了一眼内容,再看署名,好嘛,又是儒家的,还是如今颇有地位的淳于越。
荀况一手抓着淳于越的竹简,一手再度从赵高手上拿起另一份竹简。
又是儒家之人!
“不知,司徒对此事,是否知情?”
嬴政的话,冷冷冰冰,显然,对于儒生在这叛逆为乱的关键时刻,和帝国唱反调极为不满。
“臣,并不知情……”
“那朕,希望司徒,能够好好开导开导这些儒生,莫要辜负了朕的好意。”
“遵命……”
这次,嬴政没有再留荀况,挥了挥手,语气也略微放缓了几分,说道:“赵高,替朕送送司徒。”
“喏!”赵高微微躬身,而后笑着对荀况说道:“司徒大人,请!”
“臣告退。”荀况行过一礼后,转身向外走去。
……
司徒府内,荀况刚一进门,便将自己关在了屋内。甚至到了吃饭的时候,仆人喊他,反倒是被骂了一顿。
而此时,伏念刚好赶回了司徒府。正欲敲门之时,却是被颜路拦了下来。
“师兄,今日师叔的心情似乎不大好。若是没有必要的事情,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找骂了。”
颜路带着一丝笑意,和煦的声音,宛如阳光一般,令人温暖。
“怎么了?”伏念皱了皱眉头,正欲敲门的手,也是缓缓地放了下来。
颜路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想必是宫中遭遇了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回来便是如此了……”
伏念略微沉思了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不去触荀况的眉头了,摇摇头说道:“既然如此,还是算了。对了,子房来了……”
“吱!”
伏念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开门声给打断了。
“你们,莫不是也以为老夫老得连门外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荀况略微佝偻着身子,眼睛半眯着,看起来怒气冲冲的。
“师叔……”
伏念与颜路相互对视了一眼,目光之中具皆露出了一丝笑意,而后又恭敬地向着荀况行了一礼。
“你说子房也来了?”荀况看了一眼伏念问道。
“正是!”伏念点点头。
自从荀况正是接受了帝国任命之后,显然比起以往要忙碌了许多,诸多事务,单靠伏念和颜路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将他一起叫来,我正好有事情,要找你们商量!”荀况撂下这句话后,又关上了门,仿佛是对二人之前的小动作,表达不满。
然而,不等两人转身,一道好听的声音却是从身后传来。
“看来,两位师兄又惹师叔生气了。”
“子房,这回你可猜错了。令师叔生气的,可不是我们二人。”颜路轻笑一声,对着张良说道。
“让我猜猜……”张良脸上的笑意又浓了几分,略微闭上眼睛,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想必,应该是孔鲋师叔,或是淳于师兄,又做出了什么义举吧……”
听闻张良的猜测,颜路收起了笑意,虽然还是温文尔雅的样子,但是看起来也没有先前那般随意轻松了。
如今儒家虽然是小圣贤庄当家,但是鲁地的孔鲋却依靠着孔丘后人的身份,隐隐之间算得上自成一脉。
而能令荀况生这么大气的,想必,也是他们了。
“子房,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伏念的脸色微微一沉,目色凝重地问道。
孔鲋同样乃是儒门之人,若是处理不好,同样会波及到小圣贤庄。
“倒也算不得是什么风声。”张良摇了摇头,随即却是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如今的临淄城中,普通百姓,可谓已经人尽皆知了……”
“什么人尽皆知?”伏念脸色又凝重了几分问道。
“胡亥公子的贤名……”(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陪都
“胡亥公子?”伏念微微一愣,印象之中,似乎并没有真么一个人物。
“看来,师兄似乎并不关心这些啊!”张良有些感叹地说道。
一旁的颜路略微沉思了片刻之后,反倒是说道:“这个胡亥公子,莫不是那一日在朝会之上,极力劝诫皇帝以罚代死的那位公子?”
如此一说,伏念倒是也有了映象,同样问道:“若是我没记错,这位公子,看起来也就**岁的模样吧。”
“只是这么小的年龄,却能在民间有如此大的名声,恐怕……”颜路话说一半,随即却是生生地止住了。
“恐怕,这位小公子,不是自幼聪明绝顶,便是背后有高人相教!”荀况低沉的声音,从房门之内传来。
颜路略微苦笑了一声说道:“进去吧,莫让师叔等急了。”
“你先前说,民间对胡亥公子的风评极为之好?”刚一进屋,荀况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正是!”
“哼!”荀况轻哼一声,随即冷笑着说道:“有那帮子急于求成之人,不奇怪!”
“师叔是说,孔鲋师叔?”
“除了他们还能有谁!”一提孔鲋,荀况便有十足的怒气,“如今,就连皇帝,都已经对这个名字熟悉至极了!”
“师叔,有这么麻烦吗?”颜路皱眉轻声问道。
“哼!庶民如何,皇帝自然不会管。”荀况背过身,眼神之中满是忌惮之色,“但是,如今闹得满城的庶民人尽皆知,你们以为背后没有人吗?”
“师叔的意思是孔师叔再替这胡亥公子宣传?”伏念同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眉头也是皱了起来。
“只怕,还有不少世家参与在了其中啊!”荀况再度一叹。
自从荀况当上了司徒这个位比三公的职位后,鲁地的孔鲋一派同样是水涨船高。借着荀况的声势,与不少朝臣世家走近了。
而今日,从荀况听了嬴政的治学制度之后,他便已经明白。这位皇帝陛下,对世家,有着天生的反感。
加上如今他们已经入了帝国这潭浑水,自然需要无时无刻不小心朝堂之上的暗流。
“师叔,你打算怎么做?”张良盯着荀况问道。
或许,孔鲋最近和某些世家之人走得极近,但是,没有什么重要官职在身的孔鲋终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
做依仗的,还是荀况的声望罢了。若是荀况表现得支持嬴政的决定,那么孔鲋等人不论说的再怎么花哨,那些世家也必定不会理睬。
然而,这么做同样有风险。那便是,需要牺牲荀况的个人声望。弑杀,毕竟不是一个多好听的名声。
“该断不断,反受其乱。”荀况一狠心,当即说道:“也是时候给孔鲋提个醒了!”
……
行宫之中,嬴政同样没有小视这件事情。
与荀况想的一样,嬴政同样是怀疑那些原本已经安分下来的齐郡世家,是否又暗中再度联合了起来。
桌案之上,嬴政并未曾给荀况看的是,还有一堆更高的竹简。那上面,尽是所剩下的大小世家的进言。
所有言辞,几乎是如出一辙。其中更是有再度担当齐郡太守的陈道。
或许陈道自己本人也没有想到,胡亥在劝说了他之后,更是暗中派人,借着他的名义,说服了不少世家。
“陛下,诸位大人到了。”一名太监恭敬地向嬴政禀报道。
“传!”
没过多久,冯去疾,李斯,冯劫,尉缭,具皆站在了大殿之中,这几人如今可谓是朝堂之中最为核心的几人了。
“你们下去吧。”嬴政挥挥手说道,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冯去疾等人商量。
“喏。”
等到太监宫娥们一一退去,嬴政才开口说道:“今日,朕召诸位爱卿来,乃是谋划关东各地之新政。”
嬴政开门见山,但是,却令众人略显疑惑。
新政?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却是具皆看见了其余人眼中的诧异。显然,大家都不知情。
嬴政给众人略微反应的时间,随后继续说道:“帝国幅员数千里,而咸阳地处关中,虽然富庶,但是却不利于帝国对关东的掌控。诸卿,有何意见?”
嬴政话音一落,没有准备的众臣便陷入了思索之中。
“陛下,不若大兴官道,驿站,一旦有紧急情况,便可直达咸阳。”见过山中直到的李斯,率先说道。
“方法是好方法,但是,如此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会不少。”冯去疾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
“这次数郡虽然掀起了叛乱,更有不少六国余孽降而复叛,但是幸得陛下庇佑,兵败只是迟早的事。修路,可用这些叛逆之亲族。”李斯继续说道。
“人,还是少了!”不等其余人开口,嬴政首先说道。
叛军加起来,不过十多万,亲族出去女眷,所剩男子,最多不过十万。相比于帝国这千里之地,显然还是太少了。
李斯略微顿了顿,犹豫了片刻之后,又建议道:“可再征调叛乱之郡的庶民,充以劳役。”
“如此,恐怕陛下这十年来的努力就白费了。”冯劫显然也不大赞同这个观点,皱眉反驳道。
“叛乱既然生于这几郡,陛下施以惩处,也是理所当然。一来以示君威,二来,日后也可警醒其余诸郡。”
李斯的话,令所有人都眼睛一亮。
嬴政同样略微沉默了片刻之后,点头说道:“可!”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此计可行的时候,一向不大说话的国尉尉缭却是提出另一个问题。
“但是,陛下,需要征发多少人合适?人少了,直道修葺起来便极为缓慢,若是征发的人多了,那么这几郡的人心,就彻底收不回来了。”
嬴政一皱眉头,显然,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大殿之中,顿时陷入了安静之中。
众臣也开始思索,是不是除了这几郡之外,再征调其他几郡的劳役。
大殿之上的嬴政,也是同样沉默了许久,然而最终却是说出了一条令众人震惊的话来。
“朕,打算将临淄,作为陪都!从今往后,临淄便有帝国直接治理!”
“陛下,临淄可是还在关东,距离咸阳可不近啊!”冯劫出声提醒道。
“朕会在二相之中,择一人留守临淄。若非紧急事务,可代朕先行处理,而后汇报。”
嬴政话音刚落,李斯同冯去疾二人同时心头一跳。
虽然所谓留守可谓是一人独揽大权,但是,以嬴政的性格,又岂会不在这留守的一相身边安插人手?
更何况,如今关中才是帝国根基所在。离开了关中,便也意味着离开了政治中心。
所以,这看似的香饽饽,二人却是具皆不想要。(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匈奴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日的寒风也越来越冷。又是一个多月过去,楚地的叛乱由于有大将军王贲的存在,很快就被扑灭了。
而东郡的叛乱,则由于扶苏亲自监战,以及蒙恬的奋勇作战,也已经是节节败退。
虽然这场叛乱延续了两个多月,但是,对于帝国的影响终归还是有限的。
然而,就在天下人都以为,平息了这场叛乱之后,天下会再度回归到之前的日子的时候。从临淄发出的两道政令却是传遍了帝国千里的国土。
政令不算很长,大体意思,便是对发生叛乱的几郡,加重徭役,赋税。同时,又将这几郡之中的中等世家,尽皆迁入关中。
这样的政令,自然是引起了庶民以及世家们的不满。然而,他们却是别无选择。因为,大秦的兵锋,还抵在他们的面前。
第二道政令,自然便是将临淄定位陪都之事。
而留守之相,嬴政在经过深思熟虑过后,还是选择了右相冯去疾。
原因很简单,相比于李斯。冯去疾还有一个同样有着三公地位的儿子,御史大夫冯劫。
将冯去疾调至临淄,或多或少会令他产生一定的不满。但是,相比于李斯而言,这样的不满必定会小上许多。
就在嬴政大刀阔斧,对关东各地,尤其是旧齐旧魏之地改革之时,一道意想不到的消息,却是从咸阳传来过来。
信,乃是用嬴政如今已经开始发行纸所书写的。然而,那纸张之上的红色标记,却是显得格外地刺眼。
“匈奴击溃东胡三十万大军,实力大增。如今已有控弦之士五十万!”
大殿之内的长明灯,微微闪烁着,令嬴政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太早了,东胡败得太早了,整整早了将近十年!
长城,虽然有,但是漏洞百出,甚至,有的地段近百年未曾修葺过,都已经崩塌了许多。
至于骑兵,哪怕是嬴政在一统之后大力培养,和从马背之上长大的匈奴人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看来得尽快回咸阳了……”嬴政放下手中的急报,轻声呢喃道。
“启禀陛下,王贲将军回来了……”就在这时,一名太监的声音,在嬴政的耳边响起。
“传!”
很快,身着戎装的王贲便来到了嬴政的面前。
未等王贲行礼,嬴政便将刚刚放下的急报再度拿了起来,递到了王贲的面前。
“咸阳传来的急报,看看吧。”
王贲看着纸张之上的红色标记,顿时一愣。这样的紧急标记,在他印象之中已经有十年未曾看到过了。
“匈奴,竟然这么快就打败了东胡!”王贲同样不敢置信地说道。
东胡本就要强于匈奴,两者之间,即便是打起来,也应该是东胡的赢面大一些。可是,没想到,匈奴不但击败了东胡,耗时竟然还如此之短。
“朕也没想到,以头曼那有勇无谋的性格,竟然能够这么快就打败东胡人。”
“陛下,请给臣二十万大军,臣定不让头曼南下一步!”王贲单膝跪下,气势如虹地说道。
然而,嬴政却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若是以往,以你为帅,朕定然丝毫都不担心。可是,以如今头曼的实力来看,身边定然有人在从旁指导,否则,定然不会这么快便打败东胡……”
“但是,陛下,就算我们不去找匈奴的麻烦。恐怕,匈奴打败了东胡之后,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我们了。”王贲有些担忧地说道。
嬴政点点头,面色显然也有些凝重。
匈奴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精通马术。即便是打不过大秦,也可凭借着马匹的优势,以最小的代价撤离,并退守草原。
反倒是大秦,赢了无法扩大胜利果实,输了便要面临匈奴人长驱直入的危险。
不论怎么看,似乎未战,便已经处于先天的劣势之下了。
只有聚而歼灭,才是大秦战胜匈奴的唯一途径。
“不论如何,还是先还都再说吧!”嬴政挥挥手,同时从袖口之中掏出了一块虎符,递到王贲面前。
“你先行还都,朕的车仗起码需要月余才能赶回都城,在此期间,蓝田大营内的兵权暂时交于你手。”
“喏!”王贲愣了一下,随即接过嬴政手中的虎符。
“陛下是否认为,匈奴会在这段时间内有新的动作?”
“不错。”嬴政的脸色又冷了几分。
“这次叛乱,匈奴人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朕可以告诉王卿,匈奴与东胡交战开始,便是从朕东巡之时开始的!”
王贲一惊,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难不成,这次叛乱的背后,还有匈奴人的影子?”
“这倒不至于,农家的那些人,还不至于自降身份,去联合匈奴人。估计,也只是想趁着朕东巡之际,免除后方之危。
朕起初也没太在意,可是没想到竟然匈奴竟然一战打败了东胡。”
“以头曼的心智,绝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王贲同样附和道。
整个朝中,除了国尉尉缭之外,匈奴之事,也就他最为清楚了。
“若是匈奴趁机南下,王卿万万要小心!”
“喏!”
……
大秦帝国北方,原本绿色的草原,如今已经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一队队口吐白气的匈奴兵,骑在高马之上,一边喝着烈酒,一边高声欢笑着。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百余名身着片缕的东胡人。寒冷的天气,早将这些人浑身冻得发紫。
“哈哈!今年的冬天,可以过个好日子了!”一个匈奴兵笑着说道。
“是啊!还得了不少女人!”另一个匈奴兵,随意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酒渍说道。
“哼!几个东胡女人,就值得这么高兴了?”一个百人将的匈奴人冷笑一声,说道:“南面,那些南蛮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美味!”
“对!对!”
“对!”
“哈哈哈!”
百余名匈奴人具皆大笑着附和着,粗犷的瞳孔之中,充斥着血腥的味道。
“噗通!”
一声闷响,一个看起来不过十多岁的少年倒在了雪地之中。瘦弱的身子,顿时深深地陷入了积血之中。
不远处,那几个匈奴人笑得更高兴了。
而其他的东胡人,却是连看都没有看这少年一眼。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连转动眼珠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这白雪皑皑的天气里,一个少年倒下,便意味着再也站不起来了。
何况,在这雪地之中,还有着不知何时会出没的狼群……
“快走!”匈奴人挥舞着手中的鞭子,高喝道。
“吱嘎!吱嘎!”
雪地之中,再度传来了踩在积雪之上的声音。
第四百章 头曼与神秘的克里昂
天空之中的雪,越下越大。
然而,就在白雪皑皑的草原之上,却是一有着一块占地庞大的地方,丝毫不减白雪的踪迹。
成队成队的匈奴骑兵,在这里进进出出。
回来的匈奴兵,身后不是带着大量的牛羊,便是带着一群瑟瑟发抖的东胡人。
而出去的匈奴兵,则是以羡慕眼光看着那些牛羊和东胡女人。同时,目光深处更是带着深深的欲往。
总之,这里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神情。
这里是匈奴的王庭,除了头曼单于的直属部族之外,更是聚集了十几个顶尖的匈奴贵族。
匈奴与东胡的大战结束之后,偌大的王庭,便成了分赃的地方。当然,对于这些匈奴人而言,同样也是一片天堂。
在王庭的中央,一个比其他帐篷要打上不知多少的华丽帐篷之中,几十名匈奴贵族正大口地吃着肉,大口地喝着酒。
而在他们面前,是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妖娆女子,正裸露着大把大把的肌肤,跳着令人血脉喷张的舞蹈。
“喝!”
王帐的上端,只穿着一层单衣的头曼,高高地举起起一樽骨质的酒器,对着底下的一众匈奴贵族高喝道。
“敬单于!”
“敬单于!”
成片成片的欢呼之声响起,哪怕是在这比一个大殿还要大上几分的大帐内也显得络绎不绝。
“呼!”
头曼将酒器之中的酒一口喝尽,重重地吐出了浊气。随即,眯起了他如狼似虎的双眼,仔细地端详起手中的酒器来。
“东胡王!呵呵,还不是臣了我头曼手中的酒器!”
没错,头曼手中的酒器,正是数日之前还同他一同作战的东胡王。
“还是单于厉害……”一双雪白的手臂,挽上了头曼的脖颈,一个妖娆至极的女子,口吐兰香地说道。
“哈哈,美人说的不错!”
美人陪英雄,虽然头曼远称不上英雄,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乃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而胜利者,自然就应该享受一切赞美,当然,还有女人……
“叮铃!叮铃!”
女子那纤细的双手,在头曼身上如同小蛇一般游走着,手上所佩戴的黄金首饰,时不时地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
“单于,想不到,东胡人竟然这么富有,有这么多的宝物。”女子娇笑着,妖娆的嘴唇又近了几分,“可是,奴还是觉得不够……”
头曼半眯着眼睛,显然极为享受。
“不够?”头曼似乎丝毫都不在意那些金银财物的模样,挥了挥手说道:“想要多少,只管去拿。本单于,要多少有多少!”
“可是,东胡的首饰,还是太单调了。来来回回,总是那么几样。奴,想要的,是南面的金银!”女子微微眯起了修长的眼睛,宛如毒蛇一般,露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南面?”原本还眯着眼睛的头曼,顿时睁开了眼睛。
“那些南蛮子,可不像东胡人那么好惹!”
“可是,也不是打不过,不是吗?”女子依旧保持着那妖艳的笑容,说道。
头曼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神情略微有些恍惚,不过,随即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刚刚打败东胡,肉还没吃进肚子呢!”
“南面那些那蛮子的肉,难不成还不如那些肮脏的东胡人?奴可是听说,南蛮子的屋子,漂亮得很呢!”女子依旧没有泄气,继续劝说道。
头曼微微低下了头,陷入了思考之中。
温暖的大帐内,不知是因为酒喝多了,还是火光的缘故,头曼那黝黑的脸上,竟然微微泛起了一阵酱红。
“单于在担心什么?”女子将整个身子都趴到了头曼的肩头,又问道。
“如今,乃是冬日。能打败东胡,还是靠着几分侥幸,若非有一场大雪,恐怕现在做成酒器的就是我了。”
头曼的眼中,泛起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神色,显然,对于这几个月来的大战,他同样是心有余悸。
“咯咯!这可不是侥幸哦……”
女子娇笑着,而后再度伸出自己纤细的手指,指着帐篷内的一个角落,说道:“这可是伯爵大人和神师的功劳。”
头曼一愣,随即脸上竟然难得地露出了几分凝重的神色。
“说的不错!本单于竟然忘了,向两位大功臣敬酒!”头曼看着角落里的两个人,顿时大声说道。
一众原本吃吃喝喝笑笑的匈奴贵族,竟然也是同样难得地安静了下来,神色略显紧张地端起了面前的酒器。
“敬伯爵大人神师大人!”
一向散漫的匈奴人,尤其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匈奴贵族,此刻更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纪律性。
“多谢!”
一个白皮肤的男子,缓缓地站起了身。端着手中的酒,轻晃了几下,随后才一饮而尽。看起来,与毫无修养的匈奴人截然不同。
不仅是外貌和气质,这男子的身上更是穿戴着极为精细的铠甲。头顶之上,还顶着一个像鸡冠一样的头盔。
而这男子身边,一个穿着麻袍的男子,却是依旧闭着眼睛,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不过,那些匈奴贵族却是一丝不快都没有流露出来。因为,那个看起来宛如平民一样的人,却是拥有着改变天气的能力。
没错,这场令东胡人大败的大雪,正是眼前的那个“神师”创造出来的。
匈奴人,不,应该说所有的草原人,无不畏惧雪,而能招来白雪之人,在他们看来,更是有着天然的危险性。
“单于,恕我直言,若是这次不进攻大秦,恐怕您日后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白人男子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