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此时正处于行军状态,舰船之间拉开了很长的距离,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敌人冲散成数段,被各个击破。
唐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第三百五十四章 海上遭遇战二
程处默和刘仁轨简单地商量了一下,认为敌人太多了,唐军应该尽量集中起来,避免被敌人分割歼灭。
刘仁轨负责指挥已经到达战场的战船,采取守势,呈一字横队迎敌,阻挡敌人的冲击,为后续部队赶到争取时间。
程处默负责指挥后续部队的集结。
刘仁轨、薛仁贵和秦怀道下了旗舰,乘坐游艇分别去执行任务。
刘仁轨是到最前面去指挥的,薛仁贵不能干涉他们的指挥,没事干,就跟着刘仁轨到第一线作战。
唐军有火炮的23艘楼船除了旗舰以外,其余的22艘战船因为沿途训练,因此并没有排在行军队列的前面。秦怀道是前往这支船队的。
天智国王是有备而来的,他已经将部队分为两队,一队正面进攻唐军,另一队直插唐军行军大队的中间。
战斗开始了。
唐军以先头的一艘楼船为中心,迅速向两边展开。倭奴人早有准备,他们的动作很快,当唐军的阵型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战船已经进入了弓箭的射程。
刘仁轨和薛仁贵登上了一艘楼船,立即升起旗帜,作为临时指挥舰。
他们观察后发现,此时唐军阵型最前面,仅仅只有不到20艘战船,要抵挡数百艘倭奴战船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看到两艘战船的中间有很大的间隙,后面的战船还没有赶上来,干脆指挥着自己的这艘船驶了过去。
此时的战场形势,如果从空中俯瞰,就可以看到,唐军的舰队就像一条细细的长蛇。倭奴人却像一把巨大的剪刀,分别对准唐军的头部和中间一段。
双方开始交火了,此时的海战远射武器主要是弓弩、抛石机,对对方的伤害不大。主要的作战形式,还是要靠近战肉搏。
薛仁贵手持弓箭,和唐军士兵们一起作战,他箭不虚发,赢得了士兵们的一阵喝彩声。
唐军装备的武器中,还有火油弹,由于抛石机的精度太差,加上倭奴战船数量太多,虽然烧毁了倭奴人的一些战船,但是阻止不了他们的接近。
士兵们对于燃烧瓶的威力信心满满,他们握住燃烧瓶,等倭奴战船到了只有十几米的时候,点燃了瓶口的油布,朝着倭奴人的战船扔去。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唐军士兵扔过去的燃烧瓶竟然大部分掉下了海里。他们仔细观察才发现,倭奴人在船头支起了渔网,燃烧瓶扔到了上面,大部分被弹开了,掉到海里。
有些燃烧瓶掉到了船上,但是地面上还有一张网,燃烧瓶完好无损的掉到了网上。倭奴人捡起来直接扔了回来。
原来,倭奴人早已研究了唐军的作战特点,预先做好了准备。
就在唐军郁闷的时候,倭奴人已经靠了上来,短兵相接了。
薛仁贵握住一把陌刀,狠狠地砍向了一名倭奴士兵。
倭奴国王天智对于这次海战做了充分的准备。唐军的舰船高大,还有火油弹和燃烧瓶等武器,这些他也都预先做了准备。
他的战术是首先将唐军的舰队,截断成两部分,然后再向心冲击,将唐军再继续分割,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将唐军各个击破。
开战以后,战场的形势,基本上是按照天智的预想发展的。倭奴人成功地将唐军分割成了几段。
天智国王看到自己遮天蔽日的庞大舰队,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刘仁轨和薛仁贵所在的战船,被四艘倭奴人的战船包围了,倭奴人拼命地往上爬来。多亏了楼船高大,唐军居高临下,勉强阻止住了倭奴人的进攻。
刘仁轨指挥着战船边打边退,尽可能的将唐军战船靠拢在一起。
程处默的情况也差不多,他和部分唐军的战船也陷入了倭奴人的重围。
再说秦怀道,他在倭奴人分割之前,赶到了唐军的炮舰舰队。他把22艘炮舰排成三列,每列相距200米左右,平行前进。这样便于充分发挥炮舰的侧舷火力。
炮手们是第一次将火炮用于实战,心中难免有些紧张。在最右边一列最前面的一艘炮舰,首先接近了敌人。
对方是一艘两桅杆的海秋战船,长14丈,可以装载220名士兵,是倭奴人的主力战舰之一。
唐军炮舰上的炮手队长,为了保险起见,一直没有下达开炮的命令,直到敌舰距离唐军30米的时候,才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舰艏的一门大炮和侧舷的六门火炮同时开火,这么近的距离,用不着什么精确瞄准,全部命中了敌舰。
六颗炮弹命中了敌舰吃水线附近,直接就在上面开出了六个大洞。一发炮弹打偏了,击中了一副桅杆,直接将桅杆打成两段。
敌舰在风浪中颠波,破口处不断进水,随即开始倾斜,接着就沉没了。
唐军将士们一阵欢呼,接着开始瞄准下一首敌舰,这次是一艘较小的战船,唐军一排炮弹过去,直接就将敌舰打散架了。
20分钟不到,唐军就击沉了30多艘敌舰。其余的敌舰,看到唐军有如此恐怖的武器,全都惊呆了。大部分敌舰调转船头,逃之夭夭。
秦怀道带着炮舰在前面开路,唐军的其他舰船就跟随在他们后面。一路过去势不可挡。
他们不断的救援出被敌人包围的舰船,他们身后的舰队也越来越大了。
倭奴国王天智以前也听说过,唐军拥有大炮,可是他没有想到,唐军已经将大炮安放在了战船上。
就在这时,天智远远的看见,自己的最大型号战船中的一艘,面对唐军的炮舰,一个照面就被击毁了。
天智欲哭无泪,知道这仗是没法打下去了,他无奈地发出了撤退的信号。
这场突如其来的海战结束了,唐军损失惨重,172艘战船被击沉,阵亡士兵多达2700余人。
倭奴国海军的损失更大,619艘战船被击沉,阵亡士兵多达8000余人。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经过了这场残酷的海战,倭奴国拼凑起来的海军,很多邦国都失去了信心,他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从此,倭奴国海军基本上对大唐构不成威胁了。
这次海战锻炼了大唐的海军,程处默等人也迅速成长了起来。
第三百五十五章 作妖
海战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等人的耳中。李治十分兴奋,对于发展海军的劲头更足了。
接下来,薛仁贵等人到了釜山港口,组织了30多万联军,横渡对马海峡,救出了侯英杰等人,朝着本州岛前进。
捷报频传,李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不久前,李接到了岑文本的来信,他建议李尽快返回长安。
长安城此时发生的事情,令李深深担忧。
岑文本在信中提到,李世民进来,性情变化很大,李泰的势力正在抬头。他提醒李不要轻视这件事情,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可估量的危险。
李决定立刻返回长安。
长安城里最近还真是在闹鬼。
自从袁天罡提出了恢复李泰亲王爵位的建议后,因为倭奴国的战事,李世民没有表态。李泰心里不痛快,就去找长孙皇后。
立政殿。
“母后,儿臣恢复亲王爵位的事情,父皇已经基本上同意了,只是因为朝鲜半岛那里打仗,把这件事给耽搁了。您看,你能不能找机会跟父皇提一下?”李泰说道。
李世民最近一段时间对李泰比较欣赏,长孙皇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可是,要恢复李泰的亲王爵位,长孙皇后心里还是有顾忌的。
李泰毕竟犯过很多次错误,深深的得罪了李,他要是能够老老实实的恪守本份,将来也许能够得到善终。可是以李泰的个性,如果恢复了他亲王的爵位,恐怕他会得陇望蜀,又起了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
长孙皇后是个聪明睿智之人,她比较过李泰和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李泰都远远的逊于李。
李泰是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当然希望他能有个好的前程,然而这个前程,不应该是在现在,应该是在未来,由李给与他。
长孙皇后说道:“青雀,母后认为你还是保持现状为好,免得被别人猜忌。”
李泰委屈的说道:“母后,儿臣知道您担心什么,您放心,六弟现在干的很好,儿臣已经没有了那份心思。
儿臣想恢复亲王爵位,只是因为,朝廷中很多人狗眼看人低,他们看到儿臣遭到了贬斥,也敢给儿臣脸色看。
儿子好歹也是您和父皇亲生的儿子,总不能遭这份罪吧?”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泰说的也是实情,人情冷暖,皇宫是表现最突出的地方,长孙皇后深有体会。
不过,长孙皇后认为,这件事最好还是要征求太子李的意见,她实在担心太子李会因此而忌惮李泰,也许将来李泰会有杀身之祸。
长孙皇后劝慰李泰,让他千万不要再提起此事。
李泰心中郁闷,就告辞离开了。他找到袁天罡,请他想办法。
袁天罡已经看明白了,太子李对自己不感兴趣,如果他将来当了皇上,自己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他决心扶持李泰,为自己谋一个富贵前程。
袁天罡笑道:“殿下,您不必担心,贫道自有妙计,接着他对李泰耳语了一番。”
李泰闻言大喜,说道:“道长,此话当真。”
袁天罡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此事不能由贫道提起,否则,显不出殿下您的功绩。”
李泰说道:“那就太感谢道长了。”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泰来找李世民,汇报泰山封禅的准备情况。他说道:“为了更好地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儿臣请求亲自前往泰山,现场监督准备情况。”
李世民看到李泰如此尽心,心中高兴,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不久李泰就离开了长安。
两个月后,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不久前,薛仁贵、侯君集和牛进达从日本列岛传来了捷报:
联军陆海军密切配合,横扫了日本列岛,倭奴国王天智兵败自杀,泉盖苏文10万大军在与倭奴国作战中,损失大半,没有了争胜之心,向大唐表示臣服。
李世民将日本列岛改为大唐东海道,委任薛仁贵为东海道驻军司令,王玄策为宣抚使。
自此,大唐又增加了87个县,人口增加了302万。
李世民的心情很好,他望着墙壁上的一张松鹤延年图,心道:“大唐江山如此锦绣,自己却渐渐老去,要是能够长生不老该多好啊。”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正在这时,李泰求见。
“儿臣参见父皇。”李泰行礼说道。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李世民问道。
李泰兴奋的说道:“父皇,儿臣到泰山之巅看日出,看到一位仙人乘坐在一只仙鹤的背上,飘然而至。
这位仙人落到了山顶后,和一位道士下棋。”
李世民问道:“后来呢?”
李泰说道:“儿臣就躲在一旁观看。直到两个小时后,那位仙人朝儿臣躲藏的位置看了一眼,上了仙鹤的背,然后飞走了。
儿臣正在望着仙人的背影发呆,那位道士朝着儿臣藏身的位置说道:“既然是有缘人,不妨出来相见。”
儿臣战战兢兢的来到那位道士的跟前,只见此人仙风道骨,就向他请教仙人的来历。
那位道士说仙人是他的师傅,是太上老君身边的仆役,至今已经有1270岁了。儿臣惦记父皇,向他请教长寿之术。”
“道士怎么说?”李世民眼前一亮,急忙问道。
李泰说道:“欲求长生之人,必须是人中龙凤,接天地之气,建万世功绩者,才有资格接受仙人的指点。
儿臣马上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皇您符合这个条件。您是太子,屹立大地之上,自然是接天地之气。您开创贞观之治盛世,自然是建万世功绩者。
于是,我就向他推荐了您。”
对于李泰的话,李世民半信半疑,不过他认为李泰不敢骗他,而且他心中抱着一丝希望,他问道:“那个道士怎么说?”
“那个道士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他要当着您本人才肯说,于是儿臣就把他带来了。”李泰说道。
“他在哪里?让他进来。”李世民说道。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丹药
不久,李泰从外面请进来一位道士,这位道士看上去只有30岁左右年纪,身材高大,额头比起一般人要宽阔不少,男人女相,容貌俊美,看上去就令人产生好感。
这位道士见到李世民,就向见到普通人那样,对他作揖行礼,说道:“贫道道号清谷,俗名丁慎明,见过皇上。”
李世民问道:“道长请坐,请问道长何处修行,今年贵庚?”
丁慎明说道:“皇上,贫道生于汉朝建安5年(汉献帝公元200年),自幼被师傅收养,一直行走于名山大川,修行与山间溪谷。”
李世民惊喜的说道:“建安五年,道长今年不是已经441岁了吗?”
丁慎明说道:“正是,贫道虚长441岁。”
李世民英明神武,不是个轻易就能够被别人忽悠的人,他就和丁慎明谈起过往的历史,借机考察丁慎明。
丁慎明就从东汉末年的战乱谈起,对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的历史侃侃而谈。
期间重大的历史事件,风土人情,奇闻异事,丁慎明非常熟悉,如数家珍。
在谈话期间,丁慎明提起的历史著名人物多达百人,其所在的历史年代,和史书上基本一致。
李世民心中暗暗惊喜:此人先不论身份真伪,仅仅这份学识,就非同一般。
李世民和丁慎明整整谈论了一天,心中基本上满意,不过,他不是个能够轻易信任别人的人,当天他并没有表示,只是和丁慎明约好,有空再谈。
第二天,李世民叫来了袁天罡,对他形容了这个道士的情况,说道:“道长,你觉得此人所言是否属实?”
袁天罡听完了李世民的介绍,他表现出惊喜的神色,他说道:“哎呀,皇上,臣听师傅提起过此人,传说此人相貌清奇,学识渊博,道行深厚,得遇仙缘,有长生不老之术。
如果此人真是传说中的那位仙人弟子,皇上能与此人相遇,也是仙缘一段。”
李世民说道:“此事无法考证,就请道长和他谈一谈,考察一下他的来历。”
袁天罡说道:“皇上放心,贫道虽然道行不深,但是自信能够识别真伪。贫道这就去会会这位清谷道长。”
两天后,袁天罡来见李世民,他说道:“恭喜皇上了,此人九成九是传说中的仙人弟子。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指点,皇上长生有望啊。”
李世民大喜,派人叫来了丁慎明,向他请教长生之术。
丁慎明说李世民是有缘之人,他愿意帮助李世民修行长生不老之术。
不久,李世民就在皇宫里修建了一座道观,由丁慎明和袁天罡负责炼制丹药。李世民也按照丁慎明的要求进行修炼。
不久以后,丁慎明和袁天罡炼制出了第一批丹药,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看到这些丹药,形似珍珠,光泽金黄,看上去非同一般。然而,他犹豫半天,不敢服食。
丁慎明看出了他的顾虑,说道:“皇上,贫道炼丹的方子,是仙人师傅传给贫道的,采用数十种名贵药材,收集晨露调制,集天地之灵气,引太上老君炼丹炉之神火。是道家修炼之神妙药。”
说着,他拿起一颗丹药放入口中,吞咽了下去。
李世民看到,丁慎明闭着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袁天罡也拿起一颗丹药,吞咽了下去。
李泰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为您试药,您暂且不要服食,观察几天再说。”说着,也服食了一颗丹药。
李世民看到眼前此景,心中已经信了大半。不过他是谨慎之人,决定观察几天再说。
一周以后,李世民看到,李泰、丁慎明和袁天罡等人,都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反而各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李世民叫来李泰,问他服食丹药的感受,李泰表示很舒服,精力旺盛。
李世民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始服食丹药了。
李世民拿起一颗丹药,放入空中,微微感到有些辛辣,吞咽下去后不久,就觉得腹中热气上升,有种很温暖舒适的感觉。
连续服食了几天丹药以后,李世民的确感到自己精力旺盛,夜间在后宫中的征伐,嫔妃们都夸赞皇上厉害。
李世民现在对于丹药的功效,深信不疑。
为了表彰丁慎明和袁天罡的功绩,李世民允许二人享受一等侯的待遇,赐给了丁慎明一座府邸,赏赐了大批的金银美女。
他不顾魏征等人的反对,强行公布了李泰恢复亲王的爵位。
岑文本每天守着李世民,对于其中的情况了解较深,他认为事情不对,就给李报信,请他立即返回长安。
魏征、李旦等人不了解内幕,比岑文本发现的晚一些,当他们察觉事情不对以后,也给李来信,让他火速返回长安。
袁天罡府上。
丁慎明端起酒杯,对袁天罡说道:“谢谢师哥了,师弟我能够有今天,全靠大师兄举荐了。”
原来,丁慎明和袁天罡是师兄弟。他们的师傅火居道人一共有四个徒弟,袁天罡是大师兄,丁慎明是关门弟子。其余的两个徒弟在贞观元年死于战乱,袁天罡先离开师傅出世,丁慎明留了在师傅身边。
去年,火居道人去世了,丁慎明一直为他守灵。不久前,袁天罡想起了师弟丁慎明,就演出了这一幕。
李泰是第一个被忽悠的人,接着他成为了工具,和袁天罡等人忽悠了李世民。
李世民自从服食了丹药以后,慢慢的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种丹药了,他几乎每天都要服食丹药,因此也对袁天罡等人更加倚重。
袁天罡和丁慎明都是学识渊博之人,他们又善于投其所好,李世民和他们谈经论道,觉得很有情趣,因此也和他们更加亲近。
丁慎明小人得志,一时间无比嚣张。他们不仅向朝廷索要大批的财物,还要内府提供美女供其消遣。李世民通通满足了他的愿望。
这天,丁慎明在李泰的陪同下,前来到了大世界娱乐城,在大门口,他看到了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子,眼中立刻就闪现出贪婪的目光。
第三百五十七章 嚣张
李泰看到丁慎明的目光直勾勾的,扭脸一看,只见一名美貌少女正在和人谈笑,举止十分可爱。
李泰认识此人,她是工部尚书皇甫睿的孙女,名叫皇甫睿端儿,今年十五岁,是长安城有名的美女之一,也是户部侍郎周正伦的二儿子的未婚妻。
看到丁慎明目不转睛的样子,李泰有些担心起来。
丁慎明看起来一表人才,可是内心中却十分淫邪,这家伙大概是以前跟着他师傅太久了,一直处于禁欲状态。来到长安后,有了李世民的庇佑,这家伙玩弄了很多妇女,释放出了他心中的魔鬼,一发变得不可收拾。
不久以前,丁慎明看上了一个教育部的六品官员的14岁女儿,说要娶那个女子为妻(道士可以娶妻,金代以后出家的道士才禁止娶妻)。
李泰现在依靠着丁慎明和袁天罡,就派人去找那个六品官员做工作,那个小官不敢得罪李泰和丁慎明,被迫答应了。
这才不到半个月,丁慎明又看上了皇甫端儿。李泰一看为难了,这位姑娘是朝廷大员的孩子,而且人家已经有了未婚夫,这个工作就很难做了。
李泰看到丁慎明还在看,脖子都快扭断了,李泰急忙拉着他走进了大世界。
在包房里,丁慎明没有心思观看歌舞,满脑子都是皇甫端儿的身影。
李泰第一次见到丁慎明的时候,认为他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对他充满了好感,可是没有想到,这货竟然是个这么龌龊的东西。他现在心中对他充满了厌恶感。
李泰正想着去哪里找几个女子,来满足这家伙龌龊的**,丁慎明说道:“魏王殿下,贫道别无所求,就这么点儿嗜好,希望你能够给予满足。”
“这个……”李泰正想着托辞,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丁慎明说道:“殿下,你如果满足了我这个愿望,贫道也能满足你的愿望,你不是就想当太……”
李泰闻言吓了一跳,他紧张的四下望望,说道:“道长慎言。”
丁慎明说道:“殿下,你不必太过小心,这里就咱们两个人,可以敞开了说。”
李泰想听听他说什么,就问道:“道长有何高见?”
丁慎明说道:“咱们这样……”
李泰听完了以后说道:“好,无毒不丈夫,咱们就这么干。”
丁慎明说道:“那我的事情?”
李泰说道:“我替你办。”李泰之所以答应他的要求,还有一个原因。工部尚书皇甫睿是太子李的死党,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打击一下他,也给自己出一口恶气。
从昨天开始,李世民就没有上朝,他要闭关修炼5天。
皇甫睿家的后花园里,一个明艳的少女,正在和几个侍女玩耍,她们玩的是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少女们玩得十分开心,花园里不时传出她们清脆的娇笑声。
这时,一个英俊的少年走了进来,他站在花园的边上,欣赏的望着那位可爱的少女。
一个侍女看见了那位少年,就对那位少女说道:“小姐,周公子来了。”
那个少女看见少年,脚步轻盈地跑了过来,挽住那位少年的胳膊说道:“你来陪我们玩儿。”
那个少年很高兴的说道:“好啊,我来当老鹰。”
那个少女站在前面当老母鸡,侍女们在她后面串成一串儿,提防着老鹰来抓。
那个少年很会逗女孩儿开心,他身手矫捷,动作很迅速,很快就能够追上少女们。可是,他总是在自己快要抓到少女们的时候,出现各种意外,总是扑空,有时自己还会摔上一跤,惹得女孩儿们十分开心。
一个中年男子站在走廊上,望着自己的女儿皇甫端儿和自己未来的女婿,心中充满了温馨的感觉,
突然,管家跑进来说道:“大公子,魏王殿下派人来了。”
中年男子叫皇甫义,是工部尚书皇甫睿的大儿子,现任户部员外郎。他听说魏王李泰派人来了,急忙出去迎接。
来人是魏王府的卫队长,他对皇甫义说道:“魏王殿下有令,清谷道人指定你女儿皇甫端儿侍奉炼丹。
皇上有旨,在他闭关修炼期间,清谷道人的一切需求都必须满足。你这就叫你女儿进宫吧。”
皇甫义早听说了那位清谷道士的淫邪,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前去侍奉他,无异于羊入虎口。
他心中恐惧,说道:“我家小女从小就没有侍奉过人,她恐怕侍奉不了道长吧,换一个人可以吗?”
李泰的卫队长说道:“皇甫大人,这件事小人做不了主,您有什么话去问清谷道人吧。”
皇甫义知道跟他说没用,于是说道:“请你回复魏王殿下,我要跟我父亲商量一下。”
李泰的卫队长说道:“好吧,你们商量吧,不过,明天早上8点以前,务必要将人送到皇宫门口。”
送走了李泰的卫队长以后,皇甫义急忙到工部去见父亲皇甫睿。
皇甫睿一听也很着急,他想了想说道:“你你赶紧去找李郡王,我去找魏征大人。”
皇甫睿急忙来到中书省。他见到魏征后,急忙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魏征听完后大怒,说道:“这些无耻小人,竟敢如此猖狂,你就不让你的孙女去,我看他敢怎么样?”
皇甫睿担心地说道:“可是,皇上那里?”
最近一段时间,李世性情大变,听不进不同意见,易暴易怒,动辄处置官员,弄得人人自危。
魏征说道:“别管那么多了,明天我到你家门口去,看他们谁敢来强行抓人。”
皇甫睿说道:“太子殿下要是在就好了。”
魏征说道:“我已经派人通知他了,这几天就应该会赶回来了。”
皇甫睿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上上下下都是愁容一片,皇甫端儿更是哭得梨花带雨。看到皇甫睿回来,她哭着说道:“爷爷,端儿不愿意去,您一定要给端儿做主呀。”
她的未婚夫周云路怒火万丈,握着一把剑说道:“他们要是敢来,我就和他们拼了。”
他的父亲户部侍郎周正伦满面愁容的劝道:“孩子,不要冲动,你这样只会坏事,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会连累家人的。”
接着他对皇甫睿说道:“亲家,魏征大人怎么说?”
第三百五十八章 恶魔手段
半个月前,扬州王府。
杜荷看完岑文本等人的信后,心中极其郁闷,他气愤地说道:“我们在外面辛辛苦苦地为大唐打天下,李泰他们却在背后作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哥,这次决不能轻饶了他们。”
李心也极其恼火,他却是在生自己的气。心道:“李,你他娘的就是个东郭先生。”
他自己一时心软,给李泰这种人留下了翻身的机会,真是自找麻烦。
听说了丹药的事情以后,李心中有个极大的隐忧,他担心李世民会出事。历史上李世民就是因为吞食丹药,死于中毒。
他对杨康说道:“我和杜荷马上返回长安,你护卫夫人们随后跟来。”
李简单地跟李治说明了情况,李治听完了以后,也十分着急,执意要跟随他们一起返回长安。
为了加快速度,三人不再乘坐马车,直接骑马奔向长安。
皇宫,道观。
就在丁慎明要霸占皇甫端儿的这天晚上,袁天罡来到炼丹房,看到几个女子几乎赤身**,服侍丁慎明炼丹,丁慎明一副淫邪的模样,在那里和女子们调笑。
袁天罡忽然有些后悔了,他本想找这个师弟来帮助自己,却发现丁慎明实在是太不堪了。可是,现在他后悔已经晚了。
丁慎明有恃无恐,他现在已经等于绑架了李泰和袁天罡,他们只有乖乖配合他的份了。否则,大家一起完蛋。
袁天罡说道:“师弟,你要找女人,女人多的是,你干嘛要找那个皇甫端儿呢,她的祖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