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契高娃的美貌同样引起了王子们的惊叹,不过,这次他们很小心,首先打听了她的底细,发现这位美女也早已经被三害之一的李旦拿下了。
几位王子心中无比愤恨,心道:“怎么好事都让三害给占了?!”
铁勒部王庭。
和李猜测的一样,契乌云真是遇到了麻烦。
原来,大唐朝廷和铁勒部以前达成的协议里,铁勒部不再保持自己的常备军,铁勒部驻地的防务交由大唐阴山都护府接管。
铁勒部的驻地现在属于苏定方的阴山东路行军道管辖。
长久以来,大唐官兵和草原民族都是处于敌对状态,双方结下了很深的仇恨,不是朝廷一纸命令就可以平息的。双方都对对方十分防范,矛盾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不久前,双方就真的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第一把六十二章 截杀
铁勒部王庭。
契乌云刚刚回到王庭,大长老契章、丞相真德南、长老胡尔勒、契哲罗等人,就向她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在斡难河中段,铁勒部的一个部族驻地,唐军的一个守御所千总(从五品)赵猛,奉命到该部族驻地修建守御所营房,准备在此地长期驻扎。
由于长久以来的民族之间的积怨,他们和当地牧民的关系不很融洽。
有一天,几名士兵因为一点小事,和当地牧民发生了冲突,唐军士兵打伤了一个牧民,结果被大群的牧民抓住,殴打。
守御所千总赵猛接到消息,带兵前来救援,又反过来抓了不少的牧民。这下,就捅了马蜂窝,成千上万的牧民包围了守御所,让他们交出被抓的牧民。
阴山东路行军道总管苏定方接到报告后,一面紧急动员备战,一面亲自赶到铁勒部王庭,求见大长老契章,紧急磋商。
契章一面派人追回契乌云,一面接待苏定方。
契章和苏定方经过简单商议,决定各自约束自己的人马,对双方参与斗殴的人员,自行处理。这样,就暂时平息了事态。
然而,事情绝不止这么简单。
苏定方认为,既然朝廷已经规定了铁勒部不再保持自己的常备军,那么,牧民手里的兵器就应该上缴。他也就这么向契章提出了这个意见。
苏定方这样考虑,也有他的道理。毕竟牧民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器,始终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契章把苏定方的这个意见,同部族长老们一说,立即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此时,铁勒部的牧民们,对大唐还不信任,苏定方这种缴械的做法,令他们十分担心。
苏定方一方面做好了武力解决的准备,一方面将情况上报给了都护府的大都督李绩。由于路途遥远,此时,还没有接到李绩的答复。
契乌云是铁勒部的可汗,她首先要维护铁勒部的利益,她决定立即武装牧民,如果苏定方强行缴械,就武力对抗。
这件事十分严重,如果铁勒部的事情处理不好,整个草原民族都会失去对大唐的信任,这样,突利部和薛延陀被打散的部族都将和大唐敌对,草原上将永无宁日了。
苏定方听到铁勒部进行战争动员,担心受到攻击,马上组织军队备战,双方的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
此时,李正在马不停蹄地在草原上狂奔。
于此同时,阴山都护府大都督李绩,接到了苏定方的报告,吓了一跳,他一面派人飞马禀报朝廷,一面亲自赶往铁勒部王庭,此时,他也在草原上狂奔。
在打垮了薛延陀部可汗夷男以后,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原薛延陀部王庭总管孛贴,他不是薛延陀贵族,职位并不算很高,可是此人极有心计,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在夷男被擒获的那天,孛贴看到夷男大势已去,于是在半路上就带着自己的亲信偷偷溜走了。
他在担任薛延陀部王庭总管的时候,贪污了很多钱财。他取了这些钱财,投奔了西突厥(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带〉)可汗利失。
利失眼看着大唐正在逐步控制草原,知道下一步,目标就会针对西突厥了。他不甘心出现这样的局面,正准备破坏唐朝统一草原的进程,孛贴的到来让他如获至宝。
利失任命孛贴为持节副使,专门处理与草原有关的事务。
薛延陀兵败之后,部族四分五裂,大部分部族首领就臣服于大唐,接受了唐朝给予的官职,加入了阴山都护府。还有一些跑到大漠边缘,甚至越过沙漠达到西域。
孛贴潜入草原活动,成功地为西突厥收拢了部分薛延陀部族,加入了西突厥,总数达到了1。2万余人,受到了西突厥可汗利失的赞赏。
孛贴为了巩固自己在新主子心目中的地位,就像一个阴魂一样,在草原上游荡。他四处煽风点火,寻找机会,破坏大唐与草原部族的关系。铁勒部出现的这个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了。
阴山都护府,是孛贴重点监视的目标之一,李绩前往铁勒部的行动,没有逃过他的眼睛,他马上部署对李绩的截杀。
李绩担心铁勒部误会,不能带领大军前往。随身就只带了200名骑兵,赶往铁勒部王庭。
孛贴手下有一百多名西突厥武士,他联络了一个准备投奔西突厥的部族首领,从他那里借兵500名,前往截杀李绩。同时,他派人前往铁勒部去散布消息,说李绩正在率领大军前往铁勒部,要血洗铁勒部。
这天中午,烈日当头,草原上十分炎热。
李绩等人一直奔驰,在经过了一条小河之后,他看到前方是大片的蒿草,足有一人高,顿时心生警觉,放慢了马速,掏出李世民送给他的望远镜,进行观察。
李绩是大唐军中出来大将军李靖以外,能够和侯君集并列的第二人,要单论智谋,他还在侯君集之上。他少年时就曾经杀死欺负他父母的官员,被判流放,途中逃走,上了瓦岗寨。
后来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经验十分丰富。他对危险有种天然的预感,正是这种预感,多次救了他自己和同伴的性命。
这几天,他隐隐约约地感到有人跟踪,此时看到前面的蒿草地,觉得危险在迫近。
他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他仍然十分小心地派出一小队士兵,前去搜索。
李靖带来的这200名士兵,是他的卫队,全部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兵了。看到大帅如此小心,他们立刻开始戒备起来。
李绩用望远镜,目光一直跟随着前去搜索的士兵,仔细观察他们的情况。
突然,他看到一名士兵中箭倒下了,接着其余的士兵们喊叫起来了:“大帅,有埋伏!”
随着喊声,四面都出现了敌人的踪影。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时刻
草原人不愧是驯马的高手。这些草原骑兵在埋伏的时候,他们的战马能够平躺在地上,安静地等待。这时,这些伏兵拉起战马,上马准备冲锋。
李绩久经战阵,他第一时间就发现敌人的数量远远高于自己的人马,他刚才就已经观察了周围的地形,立即带头冲向小河边上。
小河边上视野开阔,就可以避免被暗藏的敌人袭击。这只是李绩选择这里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是,小河虽然看似不深,但是却可以阻挡骑兵通过,这样,他们就避免了四面作战。可以集中兵力应付其他三面的敌人。
来到小河边上,李绩立即下令列阵,准备迎击敌人。士兵们久经战阵,看到敌人的身影,一个个精神振奋,渴望着厮杀的到来。
“杀啊”,敌人冲过来了,大约500…600名骑兵,挥舞着弯刀,嚎叫着冲了过来。
李绩冷冷地望着敌人的骑兵,不动声色,等敌人进入了100步,他举起了手,70步,他手向下一落。士兵们开始放箭。
这些老兵们各个箭术高超,第一排箭矢射出,敌人就倒下去了一排。官兵们射速极快,瞬间又射出了一排箭矢。
冲在前面的敌人,被射得七零八落,气势为止一顿,士兵们射出了第三支箭后。李靖大吼一声:“冲啊!”带头冲了出去。
唐军官兵跟随着李绩杀入敌群,双方展开了拼死厮杀。
唐军官兵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敌人的人数虽多,但是在接触唐军官兵的时候,却往往形成了被唐军士兵二打一的局面。
敌人毕竟是牧民,虽然勇猛,但是,和正规军这些整天操练杀人技能的专业杀手比起来,逊色得多了。
时间不长,唐军官兵就占据了上风,敌人被杀的死伤了百余人,退了下去。
李绩没有追杀,因为他还要观察,不知道除了这些暴漏出来的敌人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敌人。
他下令退回了小河边,准备迎击敌人的再次进攻。
孛贴十分郁闷,他觉得自己的人数虽多,硬拼恐怕不是唐军的对手,他和带队的头领商议了一下,决定改变战术,仗着人多,用弓箭消耗唐军。
薛延陀人分成了几十个小队,轮流冲向唐军,朝着他们射箭。
唐军官兵看到敌人改变战术,一个个心里直乐。
唐军的弓箭是制式武器,弓身强劲有力,射程远,箭头锋利,箭杆笔直。无论射程、精准度都不是对方粗制滥造的弓箭可以比拟的。
唐军官兵身上都穿着防护力极强的明光铠,重要部位都不是对方的箭矢可以射穿的。薛延陀人却只有少数人穿着皮甲,大部分人都没有铠甲。
双方对射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唐军几乎没有伤亡,薛延陀人又损失了好几十名。
此时,李绩已经看清楚了敌人的实力,准备主动出击,迅速打垮敌人,赶紧赶路。
就在这时,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敌人跑了!
可是李绩却高兴不起来敌人全部跑进了前面的蒿草地里,消失不见了。
原来,孛贴看到自己的人虽多,但是不是唐军的对手。他的目标也不是要消灭这些唐军,他只是要阻止李绩前往铁勒部王庭。
于是,他指挥着薛延陀人钻进了蒿草地里,准备在里面偷袭唐军。
和敌军正面作战,李绩完全不惧。可是到一人高的蒿草从中,去寻找地形熟悉的薛延陀人,这可不是他的强项。唐军贸然进去,只有挨打的份儿。
李绩担心敌人还有援军到来,他沉思片刻,带人向原路返回,准备先脱离敌军,绕道前往铁勒部王庭。
孛贴也不追赶,只是派人暗中跟随着李绩。
再说李等人,马不停蹄地拼命赶路。
杜荷有些不理解,问道:“哥,乌云可汗也没有说是什么事情,没必要这么玩命赶路吧?”
李说道:“乌云是在去长安的路上,被临时叫回去的,一定是棘手的大事。否则她没有必要赶回去处理。临行前,我父皇说过,现在草原上的事情,就是大唐最大的事情,关系到朝廷的长治久安。因此,咱们丝毫不可懈怠。”
杜荷等人不再做声,紧跟着他继续赶路。
铁勒部王庭,契乌云的汗帐。
“可汗,不好了,出大事了。”契哲罗的小舅子麻含古晃着头顶的小辫急匆匆地进来报告。他现在是契乌云的侍卫总管。
契乌云问道:“镇定点,到底什么事情,慢慢说。”
“有人听说,大唐阴山都护府大都督李绩,已经率领大军朝着咱们的王庭赶来,他们要与苏定方的唐军合兵一处,强行解除铁勒部的武装。如果铁勒部不从,他们就血洗王庭。”
汗帐里的长老们都炸了锅了,纷纷叫喊着与唐军拼了。
契乌云毕竟年轻,微微有些慌乱,她问道:“大长老,您怎么看这个消息?”
契章久经风雨,他有些怀疑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他问道:“麻含古,你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
麻含古说道:“我是听一个从突利部过来的商人说的,他说很多人都看见了,大都督李绩带着上万的唐军,正在向这里赶来。”
丞相真德南说道:“可汗,大长老。我的意见是,这个消息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咱们这里的唐军人数不多,他们派人来增援也属正常。
现在,不是说他们有没有援军的问题,而是,要考虑咱们如何自保的问题。”
长老胡尔勒说道:“丞相说得对,现在,这里苏定方的唐军有4千人,李绩的唐军就算是1万人,他们也就是不到1万5千人,咱们必须动员3万人以上的力量,防止他们动武。”
契章说道:“也好,咱们先自保,然后等待天可汗(李世民)的裁决。”
长老胡尔勒说道:“现在再去找天可汗,已经来不及了呀。”
这时,已经镇定下来的契乌云说道:“来得及,李绩他们一定会向天可汗汇报的。”
胡尔勒说道:“可汗说得对,我忽略了这一点了。”
契乌云说道:“就这样,立即动员,集结部队。由大长老契章统一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与唐军发生冲突。”
苏定方在军营里,采取的对策和契乌云一样,力求自保,避免冲突。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控
凌晨四点半,李被一阵狼嚎声惊醒,他喊道:“快起来,出发了。”
杜荷揉了揉眼睛,说道:“哥,困死了,能不能再睡会儿?”
李心中焦躁不安,说道:“三弟,不行呀,赶紧到了,解决了问题,到时候,让你睡个三天三夜的。”
杨康听到了王爷的吩咐,大声喊道:“赶紧起来,整理装具,出发了。”
程处默拉起靠在他身上睡觉的尉迟宝琪,一声不响地翻身上马,到前面开路。
这些天来,他们玩命赶路,官兵们各个都睡眠不足。但是,梁王李贵为王爷,他能够做到,大家自然无话可说,只好跟着狂奔。
天渐渐亮了,远处泛起了鱼肚白。
在前面的程处默发现,那些鱼肚白的下面似乎还有一片鱼肚白,他仔细辨认,确定之后,惊喜地大声喊道:“殿下,前面就是斡难河了,王庭就快到了。
众人一听,精神大振,越发地快马加鞭。
不久,他们来到了斡难河边,沿着河水向铁勒部王庭奔驰。
终于,他们看到了几顶毡房,正要问话,那些铁勒部牧民,却十分惊慌,他们喊叫着,拿着刀枪出来了。
程处默等人一看,急忙也亮出了刀枪,准备厮杀。
李急忙大喊:”不要动手。“
他命令程处默等人退后,独自一人下马,上前问道:“请问兄弟,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牧民们看到来人似乎没有敌意,就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大唐亲王李,是你们可汗的朋友,听说她遇到了麻烦,特地来帮助她的。”
皇室的事情,向来都是人们八卦的热点,在草原上同样如此。契乌云可汗和大唐亲王的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些牧民们也听说过。
他们也不想打仗,打仗对于这些普通的牧民来说,只是灾难,他们简单地商量了一下,为首的一个老年牧民说道:“殿下,王庭里,出大事了。”
接着,他就把事情的经过述说了一遍。
李一听,大惊失色,他说道:“快带我去,必须赶紧制止发生冲突。”
一个健壮的牧民说道:“我带你们去。”
一行人立刻开始狂奔。
唐军的营地是一片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临时营地,官兵们在栅栏后面用马车加固,弯弓搭箭,防备铁勒部的进攻。
在外面,已经有很多的铁勒部的军队集结,人数越来越多了。
此时,天刚蒙蒙亮。
唐军官兵们都已经接到了命令,不准向对方动手。铁勒部官兵也接到了同样的命令。双方都保持了克制,等待着朝廷或者是阴山都护府来人调停。
突然,从铁勒部的队伍里,射来了七八只箭矢,栅栏后的唐军是普通士兵,身上没有昂贵的明光铠,当场就被射死了两人,伤了三人。
原来,这些箭矢,是孛贴的人射出的,他们混进了铁勒部的队伍里,趁着天色尚早,视线不清,趁机挑起事端。
官兵们一看对方动手了,立即开始还击。铁勒部的人也开始有了损伤。这下,已经说不清到底是谁先动手的了,事态已经无法控制了。双方的箭雨都飞向了对方,战争开始了。
此时,苏定方的手下,只有不到6千人马,外面的铁勒部军队不下数万人,他看到事态严重,担心受到进攻,于是组织部队,加强到栅栏边上,加强弓箭手的数量,防备铁勒部的大举进攻,准备坚守待援。
对于事态的扩大,契乌云也感到无奈。她虽然下令保持克制,可是手下的不少长老,原本就对牧民内迁有意见,担心自己的权势地位受到影响,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心中更是对大唐充满了不信任。
契乌云和大长老契章、左丞相真德南等人商量,都认为不能和大唐开战,得罪了大唐,铁勒部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他们说服了部族中的长老们,决定派人前去谈判,请唐军暂时离开铁勒部王庭,等候朝廷派人来谈妥条件再说。
契乌云等人来到了唐军营地的对面。大长老契章下令停止放箭。唐军营地里的苏定方,看到对方停止了射箭,也下令停止了射箭。
这时,铁勒部阵营里出来了一个信使,他来到阵前喊道:“对面听着,请不要放箭。我家可汗要派人和你们谈判。”
苏定方看到事情有转机,马上派人出去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不久,铁勒部长老胡尔勒向阵中策马走来。苏定方也亲自策马向阵中走去。
胡尔勒见到苏定方,单手抚胸说道:“苏总管。”
苏定方抱拳说道:“胡长老。”
胡尔勒说道:“我家可汗不愿意和大唐为敌,可是目前情况复杂,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我家可汗建议,唐军暂时离开王庭,等朝廷派人来解决,再考虑以后的安排。您看如何?”
苏定方也早想离开这个虎穴狼窝,他说道:“我同意,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请你们让开通道,我马上带着部队撤离。”
这下,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于是,各自行礼后,望本阵走去。
就在这时,从铁勒部的阵营里,射出了一支冷箭,苏定方没有防备,一箭射中了他的右肩,这支箭力道极大,射穿了他的明光铠连接处的皮甲,刺入了他的肩胛骨。
苏定方知道受到了暗算,他经验丰富,趴在马背上,双脚用力踢蹬马腹,迅速跑向营地。
于此同时,一只箭矢从唐军的阵营中,射向了胡尔勒的后心,胡尔勒没穿铠甲,他双手一扬,摔下马去。
第一支箭是孛贴的手下射出的。第二支箭,却是守御所千总赵猛的手下射出的。
原来,事态扩大到了这种地步,赵猛知道,时候朝廷为了给铁勒部一个交代,一定会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为他处理不当引起的。他不愿意受到处罚,因此想把水搅浑,只要双方进入战争状态,自然没有人追究他的责任了。于是,他派人向胡尔勒射箭,刻意挑起争端。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战争无法避免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那一骑白马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岑文本等人正在紧急磋商。
李世民问道:“大家都看了李绩的奏章了,都说说吧。”
李靖和李绩“不和”,他指责道:“这个李靖,办事也不牢靠,他是怎么约束部下的。草原上还不稳定,他竟然让苏定方收缴人家的兵器,换上我也不干啊!这不是在激化矛盾吗。”
推荐苏定方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曾经出过力,他看到李靖指责苏定方,有点不高兴了,说道:“苏定方他们身处草原之中,身边有大量的掌握着兵器的牧民,心中有顾虑是正常的,收缴兵器也是情有可原的。”
李世民有点不高兴了,他说道:“关于责任的事情,就不要说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平息草原上的事态。大家都出出主意吧。”
房玄龄脑子就是快,他说道:“收缴兵器是这次事件的起因,朝廷应该立即下达通告,不准收缴草原人的兵器。先平息事态,再说其他的事情。
其次,暂时停止在草原驻军的行为,等完成了牧民内迁以后,再派出驻军。
立刻派人前往草原,重申朝廷的对草原民族的政策,稳定民心。”
岑文本担忧地说道:“房大人的措施是不错,可是,不知道李绩能否及时赶到铁勒部,制止冲突的爆发。如果不能及时制止的话,朝廷就要作出应变的准备。”
长孙无忌也忧虑地说道:“是啊,苏定方和铁勒部一旦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将会影响到整个草原安定,大面积的冲突将不可避免,朝廷必须紧急动员,做好应变的准备。”
李靖说道:“我同意,立即对军队进行动员,做好平叛的准备。”
房玄龄摇摇头说道:“这不是办法呀,一旦对草原人进行镇压,朝廷以前所做的安定草原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了。
不仅仅是草原,将来会影响到大唐和所有周边国家的关系,他们都会对大唐产生疑惧心理,后患无穷啊。”
李世民皱着眉头,一时拿不定主意,终于,他下定了决心,说道:“如果李绩能够及时平息事态,就照房玄龄的意见办。如果李绩做不到这一点,就按李靖的意见办,对草原上的叛乱,坚决镇压。”
这时,李靖忽然说道:“梁王殿下不是去草原了吗,也许他能够起到作用。”
李世民眼前一亮,随即黯淡下来,他摇摇头说道:“梁王是去突利部了,即使他到了突利部,听到消息,再赶往铁勒部也来不及了。”
铁勒部王庭,唐军营地。
苏定方被射中后,唐军中冲出来一队人马,把他接应了回去。
铁勒部这边,把长老胡尔勒也抢了回去。
胡尔勒右胸中箭,箭头射入很深,几乎穿透了他的身体,人已经昏厥过去了。他的亲属和部下全都红了眼睛,请求契乌云出兵。
长老胡尔勒一贯支持契乌云,她把他当做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看到胡尔勒生死不明,还有身边的那些长老和部众血红的眼睛。她心一横,说道:“杀死那些唐军,为胡尔勒长老报仇。”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心中一阵疼痛,不知道今后该如何面对心中的恋人李。
大长老契章和契哲罗,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可是,眼前的局面,他们也无法阻止了。
此时,聚集在铁勒部王庭的铁勒部军队有3万多人,还有不下万人的百姓,也抄起了刀枪棍棒,他们排列在唐军营地的前面,准备进攻。
唐军营地里,苏定方知道此事已经无法善了了。他强忍住疼痛,紧急部署防御。
这里地势开阔,无险可守,他命令部队做好准备,等打退铁勒部的第一次进攻以后,立即突围。他知道这样风险极大,可是也只能这样了,能够冲出去多少算多少吧。
唐军营地的栅栏后面,士兵们弯弓搭箭,握紧了刀枪,准备迎接铁勒部汹涌的浪潮。
铁勒部的官兵和百姓们高举着武器,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唐军,随时准备扑上去撕碎他们。
这里的草原上,常年有风,一杆狼头大旗在风中“扑啦啦”地响着。
大旗下,契乌云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缓缓地举起了右手,她迟疑着。
契乌云知道,她的手一落下,立即就会是一场残酷的血战,将会有无数的人头落地。铁勒部和大唐的仇恨将再也无法化解了。从此,她和自己亲爱的情郎,再也没有交往的可能了。她的心在滴血。
这时,胡尔勒的儿子喊道:“可汗,下令吧!”
契乌云眼睛一闭,将手继续向上一举,就要狠狠落下。
“等一下!”
正在这时,一匹高大的白马飞驰而来,马上一位年轻的骑士直接冲向两军战阵的中央。
契乌云的眼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是他,是他!”她的心中狂喜,眼泪糊住了双眼。
来人正是梁王李!
李对着唐军的营地大声喊道:“我是大唐亲王,梁王李,唐军官兵听我命令,立即放下弓箭,违令者斩!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走出营地一步。”
苏定方一看,也松了口气,心道:“这下好了,天塌下来,有脑袋大的顶着了。”他下令官兵们放下弓箭。
李看到唐军官兵听从了命令,策马向着契乌云的大旗驰来。
契乌云下令部队放下弓箭,她和契章出来迎接李。
胡尔勒的儿子以前常听自己的父亲夸赞这位梁王殿下,因此也没有对他有什么敌意。
契乌云看到站在眼前的情郎,恨不得扑进他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可是,她强忍住冲动,只是说道:“你来了。”
李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当他得知胡尔勒受伤以后,对胡尔勒的儿子说道:“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现在是当务之急,是给他疗伤。”
他边走边对契乌云说道:“赶紧让你的部队返回营地,另外让将领们约束部队,检查里面的奸细,防止发生意外。”
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血唐军
契乌云点头吩咐了下去,大长老契章、长老契哲罗等人立即照办了。
李等人来到了一顶大帐,长老胡尔勒正侧身躺在里面,他仍然昏迷不醒。
李看到那只箭深深地插入了他的后背,因为箭头有倒刺,因此没有人敢为他拔出箭来。
李来到唐朝,已经多次处理过伤口,这种情况,他也有些头疼。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快去找一支唐军的箭来。”
刚才,唐军射过来了很多箭矢,很快就有人拿来了一支。
李用手里的箭矢和胡尔勒身上的箭矢比较了一下,对胡尔勒的儿子说道:“你看,你父亲中的箭,箭头已经距离胸前不到半寸了,我只能从前面为他取出箭头,你看行吗?”
胡尔勒的儿子看到李是真心救治自己的父亲,于是就说到:“一切由您做主。”
李握住箭杆,用力向前一推,箭头刺穿了胡尔勒的胸部,露了出来。李剪断了箭头,拔出了箭杆。随后,给他消毒,上好了伤药,包扎好,打了消炎针。静等他苏醒。
两个小时后,胡尔勒苏醒过来了。他看到梁王李,知道铁勒部有救了,微笑了一下,又睡过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