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淘宝大唐-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往骊山的道路,不是交通要道,较为狭窄,只能错开两辆普通的两轮马车。李的四轮马车十分宽大,正常错车是不行了。
梁王的马车上的饰物,明显的就是贵族的标志。车队旁边20多名顶盔掼甲的卫士,也表明了主人的身份。按说对面的百姓,应该早早避让才是。
然而,面对着杨康的呵斥,对面马车旁边的护卫,却充耳不闻,毫无惧色。只有那个国字脸的大汉低声对马车里的人说着什么。
随后,那辆马车就下到了路边,给车队让开了道路。
杜荷回到车上,对李说道:“那辆马车有点邪门,一个商人的护卫,比起你的卫队还要威风,那些人一看就是练过多年武功的。”
杜荷的话,勾起了李的好奇心,他就从车窗探出头去,要看看杜荷说的情况。这时,他觉得身子挤得慌,低头一看,李凝儿也好奇地伸出了小脑袋往外探望。
此时李的马车正好经过那辆马车,那辆马车的窗帘也探出了两张脸来。看来好奇心人人都有啊。
李看到那两张脸,不由得吃了一惊。那是一男一女,年龄和李相仿。女孩儿看上去还要小一点,比李凝儿大一些。女孩生的很好看,和李凝儿有得一拼。
令李吃惊的是那个少年男子,一张俊脸面如冠玉,五官十分精致,实在是太漂亮了。李自负英俊,见到人家,立马感到自惭形秽,恨不得把镜子砸了。
他呆呆地盯着人家,目不转睛。
对面的男子看到他这副傻样,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十分佩服,人家那长相,就是瞪人也那么英俊。
马车过去了,李坐回车里,心里有些不平衡,说道:“人妖,一定是人妖!”
杜荷好奇地问道:“什么是人妖?”
“人妖……”李刚要解释,发现李凝儿和采纱也盯着他看,想搞清楚什么是人妖。李就不能往下说了。
李凝儿不干,问道:“梁王哥哥,你说呀,什么是人妖?”
李为难了,他想了想说道:“就是刚才那个男的,好好的一个老爷们,长得像个女人,那就是人妖!”
杜荷说道:“什么呀,那叫二夷子!”
采纱岁数大一些,听明白了杜荷话中的意思,小脸泛红,把头扭向一边。
李凝儿不屑地说道:“梁王哥哥,你真笨,那个人原本就是个女的,你这都看不出来,笨死了。”
李惊奇地问道:“不会吧,你怎么知道的?”
李凝儿说道:“男的哪能长成那样?我看见了她的手,细细长长的,皮肤那么细。还有,她的耳朵上还扎着耳洞呢!”
李大为叹服,说道:“你这是什么眼,也太尖了!那么小的耳朵眼,你都能看清楚?!厉害。”
这下,他心里平衡了,心道:“难怪呢,那小妞就像他原来那个时空里的一位女明星,只是年纪更小,长相更漂亮了一些。”
李带着众人在骊山游玩,跟随他前来考察的工部将作监少卿(从4品下)王挺,以及将作监的官员们,都不知道梁王这是在考察什么,他们觉得梁王很神秘,就这么欣赏风景就能考察水泥厂。
“要是水泥厂能够建在这里,我一定要设法来当厂长。不说别的,就只为看风景,也值了。”好几个将作监的小官都开始盘算起来。
游览完了骊山风景区,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一点了。他们下山,找了一处树木参天的地点,在一条小溪旁边,准备野炊。
埋锅造饭这类事情,自然有仆役们去做,李等人就在溪水边歇息。
小溪大约4…5米,水深不足一尺,溪水清澈,是一条银链,镶嵌在如茵绿草铺就的地毯中。
李凝儿和采纱在溪水中嬉戏追逐,洒下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李、杜荷、程处默三人坐在小溪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双脚放进溪水,吸着烟聊天。
说笑了一会儿,李想起了那个女扮男装的少女,恼怒瞪人的样子,实在是好看。他想到:“那小妞要是穿上女装,粲然一笑,一定会美翻了。”
他问道:“处默,路上遇到的那些人,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来历?”
程处默今年17岁了,他13岁就跟着他父亲宿国公程咬金在云中州边境打仗,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说道:“殿下,那些人不是中原人。他们虽然是汉人打扮,可是他们的马却不是中原的马种。
即使中原人有漠北马种,或者西域马种,可是他们的马匹的的头饰以及马鞍的样式,都和咱们唐人有着区别。臣断定,他们应该是来自草原的。”
“哦?”程处默的话,引起了李的兴趣,他问道:“草原上那么多部族,能知道他们是那个部族的吗?”
程处默摇摇头,说道:“这不好说,臣对草原上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此时,杜荷插嘴道:“这些人不简单,我觉得就是马车旁边的那个领头的护卫,我感觉有可能打不过他。”
杜荷一贯在武学上不服人的,他的话更引起了李的好奇。
“噗通”,随着一声石头入水的响声,一团水花在他们面前飞溅起来,弄得三人身上都湿了一片。接着传来了一阵咯咯的娇笑声。
三人一看,李凝儿正站在不远处望着他们在笑,一副偷鸡贼得逞的样子。
“你这个小妮子!”三人都站了起来。李笑着弯腰撩起水,向着李凝儿泼去。
“啊!”李凝儿尖叫着逃跑,笑得她快喘不上气儿来了。
在场的工部官员和卫队的士兵们,看到这笑闹的一幕,都感到很温馨。
过了一会儿,一个仆役过来禀报:“王爷,东西都准备好了。”
李说道:“好,现在就让你们看看王爷我的手艺。”
第七十七章 又见人妖
李是个会享受的人,他好不容易穿越成了王爷,可不想委屈了自己。他这次出来考察,原本带上两辆马车就行了,加上工部的马车和杜荷的马车,四辆马车也就够了。
这次出门,他们一共出来了9辆马车,多出来的马车上装满了生活用品,什么帐篷、雨具、炊具、桌椅、食材、调料等等,有点像搬家一样。还别说,这会儿就知道多带东西的好处了。
李站在一个烧烤架子前,正在烤羊肉,烟熏火燎的,他却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李凝儿就站在他的对面,眼睛死死盯着他手中的烤肉串,哈喇子都流过了下巴,要往下滴了。
采纱看到她那副样子,心中不禁有些小得意。
李在原来的时空就喜欢吃烧烤,来到这个时空以后,也叫人打造了一个烧烤架子,要亲自试试。
看人家烤是一回事儿,自己来烤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得有技术,不是一两天能够掌握得了的。
李为了练好技术,怕别人笑话,就关起门来偷偷操练。采纱是他唯一的“顾客”,什么焦的糊的、老的嫩的、咸的淡的,她可是被虐待了很久,终于陪着李练就了一手好技艺。
李翻烤着手上的鲜嫩羊肉,在上面抹点油,撒上盐,放上孜然,香气四溢。
李凝儿催问道:“梁王哥哥,好了没有?”
李说道:“快了。”
十秒钟后,李凝儿又问道:“好了吧?梁王哥哥。”
李终于烤好了手中的羊肉串,首先递给了李凝儿三串,说道:“慢点吃,烫。”
李凝儿不傻,问道:“等多久?”
李笑道:“吹20下吧。”
李凝儿就张开小嘴,在羊肉串上吹气,一口、两口,速度越来越快,接着羊肉串已经进了嘴里。
“烫死了。”李凝儿小嘴张着,直哈气。李皱着眉,咧着嘴,替她嘴疼。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吃的速度。
李把手里的羊肉串递给杜荷几串,剩下的就递给程处默。
程处默伸手刚接过去,就听见李凝儿说道:“梁王哥哥,还有没有?”眼睛却盯着程处默手上的那几串羊肉。
程处默笑笑,就将手里的羊肉串交给了她。李凝儿嘴上顾不上感谢,边吃边抛了一个媚眼给程处默,算是表示了感谢。
跟随李前来考察的工部官员、工部将作监少卿(从4品下)王挺,以及将作监的官员们,看到这一幕,都十分吃惊。
“君子远庖厨。”在古代,厨子是下贱的职业,男人是不会下厨房做饭的。李身为堂堂的大唐亲王,这样行事,令人匪夷所思。
对于这位梁王,现在是大唐的传奇人物,他曾经是恶名昭著的三害之首,即使是现在,也时不时地演出街头斗殴的闹剧。
可是,梁王又是个才智超群的大才,为朝廷解决了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解决的难题,令人惊叹不已。工部官员是最熟悉他的了,也是最喜欢他的人之一。
这位梁王爷,对勋贵豪强们十分强硬,因为打架得罪了不少的大人物,可是,他对于下属,尤其是对低级官吏,甚至是工匠、仆役,态度却很好。
因为梁王的出现,工部的经费大大改观,福利也提高了不少。尤其是直接跟着梁王干活,什么加班费,过节费,差旅费,名目繁多,绝对是美差!
这次跟着梁王出来考察,工部官员们可是抢着来的。
李不辞辛苦,整整站了两个小时,才喂饱了几个贵族吃货,工部官员和每一个士兵,也都吃上了他亲手烧烤的羊肉串。
几十年后,当年的卫士王小三,已经当上了三品的将军,他回忆道:“当年,我吃到了当时的梁王爷,亲手烧烤的羊肉串,那是我一生中,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了。”
李等人当天没有继续行动,就在风景如画的骊山,享受了大自然的温情,当夜就住宿在溪水边上。
当天夜里,典军(卫队长)杨康负责值夜,他似乎听到不远处的灌木丛里,发出了轻微的响动。他没有出声,带着几个士兵,悄悄地向发出声响的地方包围过去。
等他们到了那里,没有发现什么,杨康命令两人一组,在四周查看。
一个士兵说道:“典军大人,您来看看。”
杨康过去一看,发现地上的草有被人踩过的痕迹,顺着痕迹查看,在一处泥土地上,发现了几个男子的脚印,随后消失在草丛中了。
杨康没有继续追踪,他带着士兵们回到了营地,又叫起来几名士兵,弓上弦刀出鞘,加强戒备。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为了不在酷热下赶路,他们起的较早,吃完了早饭,就开始上路了。
临行前,李吩咐掩埋垃圾,尽量恢复原状,给大唐的官员们上了第一堂环保课。
车队进行了。
他们这次的目标是长安城北的七里沟,百度上显示,那里是后世西安市最大的水泥厂所在地,也应该是水泥的原材料基地之一。
从骊山没有直通七里沟的道路。车队首先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行进,然后再转向西北,前往七里沟。
车队正在行进途中,到了一个岔路口,就看见一个商队,这支商队有4辆马车,骑马的护卫不下30人之多,从他们的服饰来看,身上的服装是唐装,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他们的脚上却穿着草原人的马靴。
他们抢在他们前面,急匆匆地拐上了前往七里沟的方向。
李从窗户看见了这一幕,觉得有些奇怪,就对外面喊道:“处默兄。”
很快,程处默骑着马,来到了车窗的前面,他问道:“殿下,有什么吩咐?”
“前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李问道。
程处默说道:“这条道,在前面大约5里处,有一个寺庙,叫做义亭寺,再往前,就是唐国公(礼部尚书唐俭)的封地了,那里有一个农庄,叫做唐家庄。从唐家庄再往前7里,就到了九里沟了。”
车队继续前行,远远的已经看见义亭寺了,就在这时,李又看见了“人妖”的的身影。
第七十八章 义亭寺
李正在车里假寐,忽然听到卫士的喊叫声,接着听到了兵器交锋的叮当声,还有人的惨叫声。
程处默大声喊道:“列阵,保护王爷!”
李对李凝儿说道:“呆在车里别动,说着,和杜荷出了马车。
义亭寺前,“人妖”和那个少女,背靠着破败的围墙,脚下是一个两尺见方的箱子。那名国字脸大汉挥舞着一柄弯刀,和另外几名护卫挡在“人妖”她们前面。
围攻他们的,就是李他们路上遇到的那些草原人。
战斗十分激烈,“人妖”他们人数虽少,却个个武艺高强,“人妖”和那名少女,手中也拿着柳叶长剑,紧紧地护住了那个箱子。
那名国字脸大汉,异常神勇,一柄弯刀上下飞舞,在他的刀下,已经躺下了好几个围攻的人,他的几个手下也十分凶猛,面对着众多的敌手,各个浴血拼杀,死战不退。
围攻他们的人,也是些亡命徒,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不要命地往上冲。
“人妖”他们毕竟人少,时间不长,两名护卫倒下了,那个国字脸大汉也负伤了,他浑身是血,却依然凶猛,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作为皇子,练习武艺是必修之课,就是看上去文弱的魏王李泰,也有不弱的身手。李自小喜欢武艺,又和李旦、杜荷经常出去打架,实战经验丰富。
此刻,他们看着这场惨烈的厮杀,也不禁觉得震撼。
他们在这儿看热闹,打斗的双方也早就看到了他们,可是,他们只顾着拼命厮杀,没人搭理李等人。
忽然,李发现了围攻者脚上的靴子。他曾经和薛延陀的武士打过架,当时就注意过他们脚上的靴子。他明白了围攻者的身份。
李说道:“快,上去帮忙。”
“打谁?”杜荷不知道该帮谁,于是问道。
李说道:“打那些围攻的人。”
程处默有点犹豫,这样上去参战,是要死人的,情况没弄清楚,也许会惹祸的。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才发现梁王李和杜荷已经冲上去了。
程处默没有选择了,他喝道:“杨康保护县主(李凝儿),其余的人跟我上!”
这时,“人妖”那边的人,只剩下了国字脸大汉和一个护卫了。“人妖”也加入了战团,这小妮子身手不错,硬是顶住了两名大汉的进攻。
但是,对方的人手太多了,武艺也不弱。忽然,国字脸大汉被人偷袭,他的的腿上中了一刀,险些摔倒,他大喝一声,砍死了那个偷袭的家伙,又一刀砍死了对方的一个头目。
围攻者的大头领,是个40岁左右的黑脸壮汉,他亲自上去加入对国字脸大汉的围攻。
这时,国字脸大汉手下的最后一个武士也倒下了。国字脸大汉浑身是血,刀法开始慢下来了。
围攻的人精神大振,一拥而上,眼看着“人妖”等人难逃一劫了。
就在这时,李和杜荷已经冲了过来,加入了战团。
围攻者此时只剩下了十几名武士,经过了长时间的打斗,已经精疲力尽了。他们看到李等人人多势众,自知不敌,就跳出战圈,向寺庙后面山坡上的丛林里逃去。
程处默问道:“殿下,追不追?”
李对于围攻者的死活不感兴趣,他说道:“算了吧。”
程处默又问道:“殿下,这里死了这么多人,该如何处置?”这件事非同小可,地方官府总要弄清楚情况,然后上报朝廷的。
李说道:“两伙胡人打架,谋财害命,与咱们有关系吗?”
程处默点头说道:“对呀,跟咱们没有关系。臣这就派人去通知泾阳县令。”
这时,那个女孩拿着剑,守护着那个箱子,紧张地盯着围上来的卫士们。那个“人妖”跪坐在地上,满脸流泪,搀扶着倒在地上的国字脸大汉。
那个大汉已经快昏迷了,手里仍然握着弯刀,注视着李等人。
李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说道:“三弟(杜荷)、处默,你们先退下,让所有的卫士也退下吧。”
这时,刚才奉命保护李凝儿的杨康,没有机会和主子梁王一齐上阵,现在已经赶到了李的身边。他说道:“王爷,那怎么行,让臣在您身边护卫吧。”
李说道:“你也下去,去把我的药箱拿来,叫采纱过来帮忙。”
杨康不愿意,说道:“王爷,这可不行,您身边没有护卫怎么行呢?”
李眼一瞪,说道:“别废话,都退下去吧。”
杨康警惕地看了“人妖”等人一眼,不甘心的退了下去。
“人妖”和那大汉原本已经看到了李等人是来帮忙的,但是仍然对他们存有戒心。此时看到李的举动,知道人家没有恶意。那大汉的最后一丝意志松懈了,手中的弯刀掉在地上,人已经昏了过去。
那“人妖”满面流泪,不停地哭喊着,她似乎怕暴露身份,不称呼对方的名字和身份,就只是喊道:“你醒醒,醒醒。”
不久,采纱拿着药箱赶来了,李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原来,李凝儿也跟着赶来了。
李顾不上撵她走了,上前一步,对着“人妖”抱拳说道:“这位兄台。”
那个“人妖”杏眼圆睁,立刻拿起地上的柳叶剑,指着李说道:“你要干什么?”
李的脸上,尽量带着温柔和迷人(他自以为)的微笑,说道:“这位兄台,你的这位仆人,他伤势太重了,要是不赶紧救治的话,恐怕就不行了。”
那“人妖”原本惊惧绝望的面孔,忽然露出了希冀的神色,她说道:“你能救救他吗?”
李说道:“兄台,你放心,我这就救他。”
“梁王哥哥。”李凝儿忽然说道。
李吓了一跳,他假装不知道“人妖”是女扮男装的,生怕李凝儿揭穿他的秘密,就不好玩儿了。他急忙伸手到后背,使劲儿地摇晃,嘴里说道:“凝儿,我现在正忙,一会儿再说。”
不知怎地,李凝儿心里忽然一阵委屈,眼中含泪,细小的贝齿轻咬嘴唇,防止自己哭出来。
李继续上前一步,对那“人妖”说道:“兄台,你能不能先把剑放下?”
第七十九章 唐家庄
那个“人妖”这时才发现,自己手中的柳叶剑仍然指着李,她脸上一红,急忙把剑放下。
李说道:“来,把上衣脱掉。”
那“人妖”闻言一惊,说道:“干什么?”手又去拿剑。
李指着国字脸大汉说道:“兄台,他的伤在身上,不脱衣服怎么行呢?”
那“人妖”明白过来,不是让她脱衣服,就红着脸帮着李,给国字脸大汉宽衣。国字脸大汉,上身的刀伤一共5处,其中两处刀口超过两寸。腿上还有一处刀伤,伤势最重,刀口长达半尺,伤口外翻,骨头依稀可见。
李首先给他处理腿上的伤口。
李不是学医的,他只是在大学生军训的时候,学过简单的包扎。不过,他脑子里有百度搜索,他就按照上面的治疗步骤,对国字脸大汉的伤口进行处理。
至于纱布、各种药品、注射器、塑料针头等等,自从他穿越过来以后,知道大唐的医疗条件落后,早早就淘宝来了,有备无患。这次他出门远行,自然是在马车上备着了。
李为国字脸大汉处理伤口,其它步骤都没有问题,可是再给他打麻药的时候,有点犯怵,他没有给人打过针!
他想了想在医院看到的打针的情形,又看到大家都在看着他。牙一咬,就扎了下去。还好,大汉昏迷着,身上又有那么多的伤,对于小小的针扎,没有反应。
这下,李有了信心,接下来再给他打消炎针的时候,就麻利多了。
这下,不仅是“人妖”姐妹,就连采纱和远远看着这里的众人,都对梁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梁王还会给人治病疗伤!
“人妖”问道:“他不会有事吧?”
李伸手给国字脸大汉号了号脉,脉搏跳动沉重有力。他说道:“没事,有本王在,他死不了。”
接下来,李说道:“不过,他的伤势不轻,需要静养,你们有什么去处吗?”
“人妖”说道:“前面的唐家庄,是我家的亲戚。我们可以到那里去。”
“我们正好路过唐家庄,顺便把你们送过去吧。”李说道。
“人妖”此时已经对李产生了一些信任,她点头说道:“好吧,谢谢你了。”
李喊道:“杨康,把他们的马车赶过来。”
李和杨康把国字脸大汉抬上了马车,“人妖”姐妹也把她们的箱子抬上了马车。
他们的马车夫已经死了。李问道:“会赶马车吗?”
“人妖”点点头说道:“可以。”她来自草原,对于驾驭马匹,十分捻熟。她上了马车,驾着马车先行离开了。
李看到她矫健的动作,暗暗叹服,心道:“草原女儿,比起娇生惯养的中原女子,潇洒多了。”
李等人跟在他们的后面,向唐家庄行进。
车厢里,李凝儿撅着嘴,一直不说话。李一看她,她就把小脸扭到一边去。
李心里暗笑,他就想着如何哄她。忽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一样东西。他从箱子里翻了翻,找出了一块巧克力,先掰下来一小块,放进嘴里,使劲儿地吧嗒着,故意发出咀嚼的声音,说道:“好香啊,真是人间难得几回吃的美味啊!”
杜荷说道:“什么好东西,我尝尝。”他接过来一块,一下子扔进了嘴里。“这是什么,有点苦啊?”他嘴里也有没吃完的,含混不清的说道。
李笑道:“不是那样吃的,要小口,慢慢品尝。”
杜荷照办了,说道:“嗯,是不错。”
李说道:“凝儿,你要不要来一块?”
李凝儿不理他,可是心里很痒痒。
李说道:“太好吃了,可惜了,就这一块了。”
杜荷说道:“既然凝儿不吃,给我吧。”他也看出来李凝儿情绪不高,故意说道。
“谁说我不吃的,拿来!”李凝儿终于忍不住了,脸上带着泪痕说道。说着,一把抢过了李手里的巧克力。
不久,车队就到了唐家庄。
李下了马车,拿出了一些药品,对“人妖”说道:“这些药品的使用说明,我都已经写在纸上了,你们到了地方,我们还要赶路,就此别过。”
“人妖”此刻,对李十分感激,她想说什么,可是终于没有说出来,最后说道:“谢谢你了。”
李笑道:“举手之劳,不用谢。”说着就要离开。
就在这时,唐家庄的主人出来了,来人是礼部尚书唐国公唐俭的次子唐立东。
唐立东今年28岁了,很奇怪,他一直守在唐家庄,没有出来做官。他接到了庄户的报告,说梁王殿下来了,急忙出来迎接。
唐立东首先看到了“人妖”等人,看到他们的狼狈相,吃惊地问道:“表妹,你们这是怎么了,快进去吧。”说着,让家丁把国字脸大汉抬了进去。
等“人妖”等人进去后,他过来向李行礼,并请他们进庄子做客。
李宛谢了他的邀请,带着车队继续前行。
路上,程处默问道:“殿下,这件事很诡异,两伙草原人为什么在这儿打斗,那个箱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您不想知道吗?”
李说道:“好奇心害死猫,他们打架关咱们屁事儿?救人是一回事,再往下搀和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原本我也是想问清楚情况的,可是人家是唐国公的亲戚。下面的事儿还轮得到咱们问吗?”
程处默点头说道:“您说的是。”
车队终于到了七里沟,这里的环境真的适合做水泥厂,各种原材料齐全,靠近水源,又远离居民点,交通也方便。他们在七里沟驻扎下来,进一步进行考察论证。
再说泾阳县令,接到了梁王府卫士的通报,急忙带着县里有关的人员,随着梁王府的卫士,来到了义亭寺,查看了现场。他们查看了尸体后,认定了是草原人互相斗殴,这就与他们无关了。
“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人报案,官府是不会管闲事的。胡人打架,不会向官府报案。可是,在泾阳县境内发生这么多人死伤的事件,总要向上报告一下。
泾阳县令下令掩埋了尸体,向州里备案,州里向关内道备案。到此为止,就算了了。
转眼10几天过去了,李早已经回到长安城,正常地上下班,对于“人妖”的事情也淡忘了。
这天,李带着杜荷来到了东宫。
第八十章 作死的节奏
这是李为数极少到东宫的一次。李承乾十分高兴,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李承乾四月初已经大婚了,太子妃今年16岁,是台州刺史苏长女,很本分老实的一个女人。她和李承乾一起陪着李、杜荷说话。
李承乾问道:“六弟,我这里你是难得来一回的,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李说道:“臣弟还真是有事情,来求太子哥哥的。”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李在太子李承乾的心目中是个大能人,他惊奇地问道:“六弟,什么事情能够难住你啊?”
李说道:“臣弟是为了我这个义弟杜荷来的。”
原来,杜荷实在是对农工商这些慢节奏的事情不感兴趣,他想从军。杜荷因为父亲的荫佑,一出生就被授予振威校尉(从六品散官),说起来是有军职的人。他自小练习武艺,师从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他父亲杜如晦死后,没人关照他了,就跟着梁王李鬼混,一身的本领全都用来打架了。有一次,他打断了一个二等侯爷的儿子的腿,苏定方嫌弃他总是惹祸,就不再传授他武艺了,三年了,他们没有任何来往。
李现在出头了,有了工业城和农业基地,就想着给李旦和杜荷安排一个好位置。李旦在工业城干的很好,很适应,未来绝对会有一个很好的前程。
杜荷就不行了,他要从军,李没有军方背景,不好给他安排,就来求太子李承乾了。
听完了李的来意,李承乾笑道:“安排他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他年纪太小,到军中任职会有人说闲话。至少在京城里安排不方便。
要是他肯到边境去,那就可以随便安排了。”
“行,太子殿下,臣愿意去边关历练。”杜荷说道。
“不行!”李说道:“你去边关,你母亲怎么办。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走了,谁来照顾她?再说了,我还不同意呢。咱们兄弟一场,我怎么也不会让你去边境冒险。”
杜荷说道:“没事,我真的想去边军从军,不去打上几仗,心里痒痒。我母亲身体很好,我小姨她们经常到家里来,有人照顾。”
“别废话,说什么也不行。”李说道。
李对李承乾说道:“我有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