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淘宝大唐-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十分聪明,马上察觉到李有事情要跟自己说。

    李看到武如此机灵,不禁哑然一笑,心道:“武是历史上一个算得上英明的皇帝,当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局长,还不是玩一样。”

    他说道:“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现在呢,有一个关系大唐命运的工作,这个工作难度很大,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不知道你能否胜任?”

    武明知道他用的是激将法,也不说破,笑着说道:“你说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工作?”

    李说道:“皇家内政调查局,是朝廷反颠覆势力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这个职位,需要一位对皇家绝对忠诚,心思缜密,有极强组织能力的人来担任。

    不知道有你没有兴趣?”

    武骨子里就有不服输和好斗的劲头,皇家内政调查局权力极大,工作充满了挑战性,这个正适合武的个性。

    她问道:“周局长呢?不是他一直负责这件事儿吗?”

    李说道:“周攀勇武忠诚,才智不足,他主动提出要担任副局长,请朝廷派一位才能出众的人,来担任正局长。

    在我身边,符合条件的,最适合的人,就是我的儿了,大唐是咱们家的天下,捍卫皇家的地位,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过,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你的。”

    武眨巴眨巴亮晶晶的眼睛,说道:“大哥哥,如果你信得过我,这个局长我来干。”

    李拍着自己的脑门儿,欣慰的说道:“太好了,这下我就高枕无忧了。还得靠我的儿宝贝儿。”

    武笑道:“谢谢大哥哥的信任,臣妾一定不辱使命。”

    李伸手抱过她的身子,放到了自己的腿上,亲吻着她白皙的脖颈,满嘴的胡茬,蹭的武咯咯直笑。

    武十分乐意接受这份工作,这里面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她随时有机密事情要向李汇报。第二个好处,她的局长办公室,就在李的隔壁。

    这两点,能够增加她跟李的密切接触,在自己的姐妹们中间,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

    武上任以后,雷厉风行,很快就在全国州以上官府,建立了直属工作站,将全国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建立了个人的档案,随时可以监控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动向。

    在武完善了组织机构以后,李交给她一项任务。让她配合土地部,展开全国土地普查工作。

    土地普查工作,对外是由土地部负责的,武的皇家内政调查局,只是负责暗中监控,调查那些在土地普查工作中设置障碍的官员和勋贵。

    土地部长王焕兴可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这项工作,还是应该由武局长牵头为好。

    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武是皇妃,在她的领导下,无论出了什么问题,都用不着他这个小小的土地部长来顶雷。

    太极殿,调查局长办公室。

    土地部长王焕兴恭恭敬敬地说道:“武局长,这时土地部拟定的这次土地普查的方案,请您过目。”

    说着,他双手捧着一份计划书,递给武。

    武问道:“你们还留有副本吗?”

    王焕兴说道:“有,这份是专门为您誊写的。”

    武接过来,放在桌子上,说道:“王部长,皇上说了,这次土地普查,以你们土地部为主,我们调查局负责配合,咱们互相通气,把皇上交代的这件事情办好。”

    王焕兴说道:“卑职一定尽心尽责,在工作中,还请武局长多多指导。”

    武说道:“王部长不必客气,遇到了什么难处尽管来跟我说。在这次土地普查中,请你务必要求属下,不可私舞弊,免得让我为难。”

    王焕兴心道:“有你这位皇妃大人在旁边监督着,借我十个胆也不敢呀。”

    王焕兴说道:“一定、一定,卑职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属下,全心全意完成皇上交给的土地普查任务。”

    王焕兴心中已经打好了主意,在这次土地普查过程中,自己一定要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不能够让这位调查局长,抓到自己的一点儿把柄,遇到事情多向她请教,扎扎实实地完成好这次土地普查任务。

    如果在这次普查任务中,能够在这位皇妃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自己将来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王焕兴做出的决定十分明智,在以后的土地普查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事情,让他深深的领教了这位皇妃大人的手段。

    当皇帝真不是轻松的活,每天都是没完没了的麻烦。如果是抱着只管自己享乐,哪管自己死后洪水滔天的想法,大概还是能够轻松下来,可是,李不是那种人,他受不了自己良心的拷问。

    这天上午,李批阅了数十本的奏章,头晕眼花,他对中书令岑文本说道:“我今天感到不太舒服,下午就不来上班了,有什么事情你就处理一下吧。”

    岑文本说道:“好的,这里的事情您就交给臣吧。”

    李出了门,对杨康说道:“杨康,最近长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咱们去散散心。”

    杨康望望武的办公室,低声说道:“皇上,咱们外边去说。”

第四百六十五章 剑舞

    李笑笑,跟着他来到外面的走廊上。

    杨康说道:“王爷(私下里,杨康还是称呼王爷),城东56坊,新开了一家娱乐城,名叫青云楼。

    这个青云楼的‘青云’二字,取自平步青云的意思,里面经营些琴棋书画,也卖茶卖酒,也有歌舞,但是风格和大世界不同。

    小人打听过了,是邳国襄公长孙顺德开的。”

    长孙顺德是长孙太后的叔叔,原任洛阳军区司令,不久前退休了,回到长安担任了总参谋部顾问。

    李问道:“风格和大世界不同,有什么特点啊?”

    杨康说道:“其他的也没什么,只是那里流行一种舞蹈,叫做剑器舞,领舞的两个女子长得不错,舞蹈也很好看,和大世界的那些大腿舞相比,另有一种味道。”

    李笑道:“行,正好心烦,咱们就去散散心,你派人叫上李旦和杜荷,先到弘德楼吃饭。

    都穿便衣好了,别搞得那么张扬。”

    杨康说道:“小人这就去安排。”说着,走了。

    李正要往外走,武开门出来了,她说道:“大哥哥,你要回家吗,我跟你一起走。”

    李说道:“这个,儿。我今天不回去吃午饭了,我约了李旦和杜荷,出去吃个便饭。”

    武笑道:“也是,你们兄弟有些日子没聚聚了,那我就自己回去了。”说完,她也走了。

    杨康派人去通知李旦和杜荷,然后来到周攀的办公室,让他派人暗中保护皇上。

    李等人吃完了饭,就来到了青云楼,这时是中午两点,正常时间,青云楼的歌舞表演还没有开始。

    李是皇帝,平时露面很少。李旦和杜荷平时也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他们现在是微服私访,别人看不出他们的身份。

    但是,青云楼经理看到了杨康,最近他来过几次这里,经理就认出了他。看到杨康陪同的几位客人,个个气宇轩昂,他马上就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果然,杨康看到他以后,对他说皇帝陛下要欣赏这里的歌舞,嘱咐他不要声张。经理大喜,急忙前去张罗。

    来到了舞厅,在舞台下最前排的位置,李等人等候演出开始。

    不久,演出开始了。

    剑舞又称剑器舞,中国古代传统舞蹈之一,是手持短剑表演的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并传入日本与朝鲜。

    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打令)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另有同名音乐曲《剑舞》。

    李看了一会儿,对于剑舞的本身,兴趣不大,可是舞台上那两名领舞的女子,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两名舞女,身穿亮银甲,内衬蝉翼轻纱,雪白的双臂、高耸的酥胸、圆润的**,柔美的身段,当然还有漂亮的脸蛋儿,都令人眼前一亮。

    她们挥舞着宝剑,扭转着身躯,舞姿刚柔并济,美轮美奂,和平常那些文雅的女子相比,别有一番韵味儿。看着李心里有点痒痒。

    李用眼睛余光,看看李旦等人,发现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那两位美女,就差流下口水了。

    李比起他们要感觉差一些,毕竟他的身边有契乌云和阿史那晴,她们都曾经是带兵的武将,曾经穿着铠甲和李一起战斗过。

    李旦和杜荷都很羡慕李,身边有练过武的美女夫人,亲热起来一定是不一样的感觉。

    看到他们的样子,李想起当年三人向田甄献殷勤的样子,心中一阵好笑。

    演出刚一结束,不等李赏赐,李旦和杜荷就抢先打赏。

    看完了演出,李等人来到了包房,青云楼的经理站在门外伺候。

    李问道:“二弟、三弟,你们感觉如何?”

    杜荷说道:“领舞的两个小妞不错。”

    李旦点点头说道:“还不错,那小腰够柔软的。”

    李说道:“这样吧,把她们叫过来聊聊,如果你们看上的话,就每人挑一个带回去吧。”

    李旦和杜荷都很高兴,说道:“那就谢谢哥了。”

    杨康不等他们吩咐,推开门出来,对青云楼的经理说道:“去,把那两个领舞的叫来。”

    青云楼的经理急忙跑步下楼去了。

    不一会儿,那两个女子来了,她们仍然穿着蝉翼轻纱,只是卸去了铠甲,雪白的肌肤,曼妙的身段,一览无余。

    她们的长相并不是特别出众,在女子中也算是漂亮的了,再配上这丰满健美的身段,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出众的。

    李旦和杜荷每人拉过一个,坐在自己的身边,问她们的姓名出身。

    两个女子的口音有些怪异,她们说自己是高句丽人。

    李喝着茶水,听着她们聊天,一直没说话。

    李旦看到李的样子,担心冷落了他,就说道:“这是我们大哥,你们给我大哥倒酒。”

    两个女子打开了桌子上的葡萄酒,殷勤地为李倒酒。

    李笑着点头。其中一个女子倒上酒端给李,嘴里说道:“这位公子,要不要叫一位姐妹过来陪你?”

    李坐直了身子,点头说道:“啊里嘎到。”(日语谢谢)那女子很自然地摇头说道:“一一诶……”随即她意识到了什么,睁大眼睛做出很无辜的样子,说道:“这位公子,您说的是什么?小妹听不太懂。”

    李说道:“我说,你就去叫吧。”

    那女子就对门口的青云楼的经理说道:“请您给这位公子请一位姐妹过来吧。”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女子陪着李。

    三害就在包房里喝酒聊天,打发时间。

    到了晚饭时间,三害离开了青云楼,又随便找了一家酒肆继续喝酒。

    李问道:“你们觉得这两个女人如何?”

    李旦说道:“不错。”

    杜荷说道:“很好,很舒服的感觉。”

    李说道:“可惜,你们只能玩个一夜情什么的,娶回去当小妾或者包养都不行。”

第四百六十六章 倭奴女人

    李旦和杜荷都有些纳闷,李旦问道:“哥,有什么不对吗?”

    李说到:“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们不是高句丽人,而是倭奴人。”

    杜荷问道:“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说道:“她们自称是高句丽人,可是高句丽人一般的长相,扁平脸,塌鼻子,眼角微微上翘。

    倭奴女人大部分鼻梁较高,眼袋较重,单眼皮,笑起来眼角向下弯。她们两个就是这样。”

    李旦说到:“我想起来了,这两姐妹还真是这样的。不过咱们大唐女子这样的也多得是啊。”

    李说到:“还有,你们与她们谈话时,是不是感到很舒服,她们总是点头同意你们的意见,让你们觉得她们赞成你的观点?”

    杜荷说到:“确实是这样,我当时觉得她们很有教养,很会说话。”

    李说到:“倭奴人的语言习惯是,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是’,‘嗯,是吗?’包括这种话语,以及点头哈腰姿势等,据调查观察,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生一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说得对’,‘明白了’这种肯定含义,有些只不过是‘啊,是吗?’‘有那么回事?’等,仅仅作为听了对方的话之后做出的一种反应而已。

    与有这种习惯的倭奴人接触,要是认为‘他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倭奴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反之,习惯与随声附和的倭奴人,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外国人,则感到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

    倭奴人即使持有自己明确的意见,他们也避免‘我也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表达的话语,而采用‘恐怕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认为呢?’这样婉转的措辞,明显的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在语言表达时明确的表明,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显示出在听取对方的反应后,再表示自己主张的一种姿态。”

    李旦说道:“原来如此啊。”

    李说道:“因此,我那时试探着用倭奴语言,表示感谢。那个女子没有防备,顺嘴说出不用谢,但是话没说完,她就反应过来了。”

    李旦好奇的问道:“哥,你什么时候会说倭奴话了?”

    李笑道:“我就会说几句。”他说这话还真不是谦虚,他会的日语总共不超过十句。

    杜荷问道:“哥,即使她们是倭奴女子又如何?现在倭奴人也是大唐的子民了,李郡王在长安大世界里,就有不少倭奴女子啊。”

    李说道:“不一样的,他们为什么要隐藏身份?不要忘记了李恪的教训,现在那个黑衣寡妇白智香子还没有下落呢。”

    看到两人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李笑道:“整个大唐的天下都是咱们兄弟的,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李旦和杜荷听到这里,不禁大笑起来。

    第二天上班后,李就告诉武,让她暗中调查青云楼。

    东宫。

    中午,李下班回到东宫,遇见希娜和哈罗德从里面出来。

    “姐夫好。”哈罗德跟他打招呼。

    李说道:“好,你这是要走吗?一起吃午饭吧。”

    哈罗德说道:“不了,我已经约好了朋友。”

    哈罗德走后,李问希娜道:“哈罗德在学校的情况怎么样啊?”

    希娜很高兴的说道:“谢谢陛下了,哈罗德很用功,成绩很好。

    对了,乌云姐姐和晴儿姐姐那里的资料库,哈罗德想参观一下,可是她们说必须要得到你的同意,你看是不是跟乌云她们说一下。”

    李说道:“这件事回头再说,咱们先去吃饭。”

    太极殿,李的书房。

    海外情报局局长孛贴说道:“皇上,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监视调查,臣已经掌握了大量的阿拉伯人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

    以哈罗德为首的阿拉伯人,通过各种途径窃取我大唐的军事、科技和工商业情报。

    最近,哈罗德的住处又新来了不少阿拉伯人,从这些人的举止上看,他们应该是军方的人士,或许他们要采取什么行动。”

    李心里基本上清楚了,这个哈罗德可不像表面那么憨厚,他正在大肆搜罗唐朝的情报。

    李想想,这也很正常,哈罗德毕竟是阿拉伯王子。

    李说道:“你们继续监视,暂时不要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孛贴走后,李和岑文本商议如何处理此事。

    岑文本说道:“皇上,哈罗德等人从事间谍活动,必须制止。否则的话,不仅仅是大唐的很多机密会被他们窃取,还有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会收买朝廷的官员,有些官员经不住诱惑,恐怕会变节,这样下来,朝廷不仅会损失不少的官员,还会带坏朝堂的风气。”

    他遇事冷静,思虑深远。

    李点点头说道:“你接着说。”

    岑文本说道:“这件事比较麻烦,这些阿拉伯人从事间谍活动,如果我们进行抓捕处置。大唐的人在阿拉伯人那里,恐怕也会遭到报复,还得想一个妥善解决的方法。”

    李想起后世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说道:“这件事可以这样处理,现有的已经掌握证据的从事间谍活动的人,可以抓捕。

    是阿拉伯人的,将他们驱逐出境。是大唐的人,那就是叛国罪,从重处罚。”

    岑文本说道:“臣看应该这样,派使臣跟阿拉伯人谈判,两方的人员均不能够从事间谍活动。

    这一次,抓捕的人员驱逐出境,双方签订协议以后,再抓获间谍人员,证据确凿的,双方有权依照本国的法律进行处置。”

    李说道:“这样好,把丑话说在前面。尽管不可能完全遏制间谍活动,起码增强了震慑作用。”

    岑文本有些担心的说道:“哈罗德毕竟是皇妃娘娘的弟弟,这件事让您为难了。”

    李说道:“无妨,我自有办法解决此事。”

    李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没底儿,他和希娜感情深厚,不愿意因为此事,闹出不愉快来。

    可是,这毕竟是自己的家事,跟岑文本商量是没有用的。

第四百六十七章 灾难

    唐军兵分三路攻入吐蕃。

    东路集团侯君集部,仗着装备精良,稳步推进,怒江以东地区已经全部被唐军所控制。

    北路集团兵分两路,一路由苏定方率领,依旧从鹰嘴关南下。

    另一路由高仙芝率领,从安西都护府的河岔口出发,沿着阿克塞钦湖西侧进入了吐蕃西北部。

    这里是今天西藏的阿里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此时在当地的吐蕃人口不足一万,属于吐蕃西北将军府管辖。

    在这一带,只有廓尔城和革吉城各自驻守了一个吐蕃人的千人队,基本上没有设防。

    其实,这里根本用不着大军驻防,恶劣的自然环境,就是藏北高原最大的屏障。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阿里属二类风区,年平均风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风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风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c,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

    狮泉河镇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c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c以下。

    此时,吐蕃大军和唐军正在吐蕃北部和东部作战。唐军如果能够穿过吐蕃西北高原,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向东南进入吐蕃腹地,就可以切断吐蕃和戒日王国的联系,令吐蕃人腹背受敌。

    高仙芝擅长长途奔袭作战,这次他亲率10万大军,经过了充分的准备,进入了吐蕃的藏北地区。

    尽管高仙芝预先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藏北高原的恶劣环境,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喜马拉雅山气候条件复杂,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这里体现。

    唐军一路上遭遇了暴雨、暴雪、大风、泥石流和雪崩,艰苦的情形不必详细描述,仅仅大军平均每天减员不下50人,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经过了一个月的艰苦行军,大军进入了喜马拉雅山一条巨大的山谷,山谷两侧是奇险的悬崖峭壁,峭壁的顶端是皑皑白雪。

    这条山谷长达百里,穿过这条山谷就可以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进入吐蕃的腹地。

    大军行进到这里,将士们知道即将结束艰苦的行军,不禁精神大振。

    在大军前面开路的,是由飞虎军的一个连和唐军一个营的侦察部队组成的先头部队,距离大军十公里的路程。

    在先头部队的前面五公里,还有一个尖兵班和两名向导。

    这天夜里,刺骨的寒冷,令尖兵班的战士们,蜷缩在帐篷里御寒,除了哨兵以外,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

    凌晨5点,一阵剧烈的晃动,把战士们都惊醒了,接着,他们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响声。

    晃动也就持续了二十几秒钟,轰响声却持续了数分钟之久。

    两名吐蕃向导跪伏在地上,喃喃的祈祷。

    尖兵班的战士们,都是挑选出来的熟悉吐蕃语言的人,他们听到吐蕃向导祈祷的内容,大意是他们经过此地,无意间触怒了山神,请求山神原谅。

    尖兵班的战士们,也没有经过这种阵势,一个个头皮发麻,窝在帐篷里不敢出去。

    响声停止了很久,尖兵班的士兵们战战兢兢的出了帐篷,眼前的情景领班他们目瞪口呆他们和大军之间的山谷里,已经被高耸入云的积雪堵塞!

    天亮以后,他们尝试着和大军取得联系,结果发现完全没有可能。

    他们想到,大军是被困在山谷里面了。

    经过商量,战士们决定求援。为了确保求援成功,他们将14个人,两人一组,分成七个小组,沿着不同的方向,向长安、安西都护府、陇右道和青海道求援。

    山谷里的高仙芝,接到了山谷两段的部队的报告,说大军被困在山谷里了。他当时并未惊慌,决定等天亮以后查看情况。

    天亮后,高仙芝派出的各路探路人马,回来后都报告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大军已经死死地被困在这条山谷里。

    高仙芝亲自去查看了地形,终于也丧失了信心。

    高仙芝手里有10万人马,为什么不展开自救呢?

    高仙芝所部携带的粮食不多了,如此大规模的雪崩,仅仅靠着他们的努力,段时间内未必能够打通道路。

    如果强行打通道路,官兵们体力消耗过大,粮食消耗自然也大,一但打不通道路,他们手中的粮食,就无法坚持到救援到来。

    高仙芝和各位将军们商量,决定立刻管控物资,减少士兵们每日的粮食定量,等待救援。

    时势造英雄。喜马拉雅山是地震断裂带,地震频繁,但也不是每天都发生较大的地震,高仙芝是个倒霉蛋,就在即将走出山谷的时,遇到了地震,并且引发了雪崩。

    高仙芝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召开了军官会议,为了安抚军心,他以轻松的口吻说道:

    “你们回去告诉士兵们,我们前面的尖兵部队,没有被困在山谷里,他们会回去求援的,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得救的。”

    其实,对于尖兵是否受困,他也不清楚,他这样说只是给大家一个希望。他接着说道:

    “我们被困在这里,没有什么,这是老天看到我们这些天来行军太过辛苦了,让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

    为了给咱们获得营救争取时间,从今天起,每人每天的口粮减少到八两,我和师以上的军官,每人每天的口粮,减少到七两。大家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军官们看到将军如此,都很感动,参加会议的所有营以上的军官,都表示和将军一样,每日每天只配给七两的口粮。

    这场地震,大约有五级左右,在长安李并没有感觉到。

    后世的美国人有心理优势,是因为美国的强大。唐军强悍,同样是因为唐朝的强大。历史上有上千年的历史,汉人对于其他民族,都有着高人一等的骄傲。

    这份骄傲就是汉人的汉魂,在唐军中就是唐军的军魂。

    飞虎军尖兵班的士兵们,在和主力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责任感和骨子里的那份骄傲,自觉地拼命完成自己的使命。

    经过了艰难困苦,两名士兵绕道回到了安西都护府。另外一名士兵进入了戒日王国,经过了尼泊尔,来到了岭南道,由岭南道军区派快马将消息送到了长安城。

    其余士兵因为各种情况,全部遇难。

    李靖到前线后,临时负责总参谋部的尉迟恭,接到了高仙芝被困的报告,不禁大吃一惊。

第四百六十八章 紧急淘宝

    太极殿,李的办公室。

    尉迟恭见到李,急切地说道:“皇上,军情急报,高仙芝所部10万人,被困在了喜马拉雅山的一条山谷,现在已经一个半月了。

    按时间推算,他们携带的粮草已经消耗殆尽。”

    这时,魏征、皇甫睿已经闻讯赶来,听到这种情况,不禁大惊失色。

    尉迟恭接着说道:“根据报信的士兵所说,他们派出了三拨人,分路前往安西都护府报告,可能安西都护府已经接到了报告。

    可是,高仙芝所部一共携带了两个月的粮草,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了。

    即使安西都护府接到报告以后,从集结部队再赶到救援,最快也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高仙芝恐怕凶多吉少。”

    魏征焦急地说道:“皇上,这可如何是好?这可是10万唐军啊!”

    皇甫睿也是满脸的焦急。

    李平静地说道:“不要惊慌,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高仙芝是个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受困之后,他自然会采取减少粮食定额等措施,这样算下来,至少可以多坚持半个月。

    即使全部粮草用尽,他们还可以杀马充饥,又可以多坚持半个月。

    这样算下来,他们应该能够坚持到救援的到来。”

    李这么一说,大家的心里都好受了不少。可是,救援能否及时赶到,大家心里也都没底儿。

    李问道:“高仙芝具体地点在哪里?”

    尉迟恭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说道:“在这里,就是这条山谷。”

    李拿起一支笔,走过去,在尉迟恭手指的地方,圈了一个圈。

    他说道:“这件事大家不必揪心,我自有办法。尉迟恭。”

    “臣在!”尉迟恭答道。

    李说道:“为了防止安西都护府没有接到救援的消息,你立即派人直接前往安西都护,督促他们出兵救援。”

    “臣遵旨!”尉迟恭立即就去办理。

    李又派人叫来了财政部长高静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