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汉军的四十架投石机则吱吱嘎嘎拉起来,等待敌军进入射程,在投石机身后,八千汉军士兵已经准备就绪,在地上摆放着十丈长的牛皮幡子,用木杆高高挑起,会临时拼成一道巨大的牛皮屏障,使曹军的火球无法射入汉军大营。

    曹军的投石机越来越近,巨大的木轮在平地上缓缓滚动,每架投石机由两百人推动,这两百人同时也是操纵投石机的士兵,曹军共投入了一百架投石机,全部用来发射火球,夏侯惇很清楚汉军的反击力量,他只能用数量众多的优势来赢得发射得机会。

    曹军投石机终于进入了汉军投石机的射程范围,士兵们齐发一声呐喊,加快了投石机的前进速度,而就在这时,汉军大寨内发出砰砰的闷响,紧接着天空出现了数十个小黑点,发出奇异的啸声,向曹军头顶上呼啸砸来,曹军士兵惊恐大叫,纷纷躲在投石机后面。

    只听一片轰然巨响,十几座投石机被巨中砸中,顿时支架断裂,皮带崩断,高大的身躯轰然倒塌,巨石还翻滚着砸进曹军士兵人群中,血浆四溅,惨叫声不断,千余曹军士兵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恐惧,纷纷大喊大叫向后奔逃。

    汉军的第一轮进攻便造成了曹军十五架投石机被摧毁,但曹军士兵却利用汉军投石机短暂的发射空隙,又重新推动投石机继续前进,行走不到二十步,天空一片怪啸声,又一轮巨石呼啸着向曹军士兵头顶砸来

    就在南面双方展开投石机大战之时,张辽终于等来了出兵的时机,他低声大喝:“出发!”

    两万曹军骑兵骤然发动,黑压压的骑兵从树林内奔出,向含龙岗奔去,尽管战马四蹄都裹着厚厚的麻布,但两万骑兵奔跑发出的巨大能量,依旧使大地颤抖起来,立刻惊动了东面军寨的守军。

    东面军寨约有一万守军,由大将蒋钦统帅,蒋钦得到哨兵的禀报,月光下发现大批曹军骑兵,他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地震动,蒋钦一方面派人去向汉王禀报,另一方面他命令汉军士兵准备弓弩防御,同时部署在东寨的三十架投石机也开始启动。

    曹军骑兵如狂潮般铺天盖地冲来,汉军投石机也率先发作了,一块块巨石抛出,砸向奔跑中的曹军骑兵,曹军骑兵的机动能力极强,拼命躲闪头顶上呼啸砸来的巨石,巨石轰然落地,激起一片尘土,但曹军骑兵太过于密集,还是有骑兵被砸中,或者被翻滚的巨石掀翻,战马惨嘶,骑兵坠地。

    不断呼啸投来的巨石阻拦不住曹军骑兵的步伐,他们高举盾牌,冲进了暴雨般射来的密集箭矢之中,骑兵纷纷被箭矢射翻,死伤惨重,但大量骑兵还是将一袋袋泥土抛入山岗下,很快便形成了一座土丘,数百名曹军紧贴着山岗,这里倒是一个汉军进攻的盲点,他们负责整理泥袋,将散乱的泥袋堆积成型,渐渐地,一条狭长的坡道渐渐出现在含龙岗的东面山岗之下。

    与东面曹军的进展相比,南面的投石机大战却令人沮丧,短短百步距离内,汉军密集的巨石摧毁大部分曹军投石机,最后只有十三架曹军投石机进入了发射距离,在曹军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十三颗巨大的火球骤然腾空而起,划出十三亮丽的曲线,扑向山岗上的汉军大营。

    八千汉军士兵纷纷举起了皮幡,拼成一面高十丈宽百丈的皮幕,遮蔽住了后面的汉军大营,小山丘上,夏侯惇被突然出现的巨大皮幕惊得目瞪口呆,原本充满期望的眼神又再次黯淡下来。

    十三颗火球砰砰击中皮幕,弹跳着又从山岗上滚落下来,竟然没有一颗火球能突破皮幕,夏侯惇长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失落,曹军投石机在连续两轮进攻后便偃旗息鼓了,剩下的十三架投石机全部被汉军摧毁,同时被摧毁的还有曹军抱以巨大期望的火攻计划。

    一夜的战斗,曹军临时打造的一百架重型投石机全部被摧毁,跟随投石机的两万曹军死伤三千余人,最后却只有一颗火球突破皮幕射入了汉军大营,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火球被汉军士兵扑灭了,这让夏侯惇明白了一个事实,火攻对汉军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不过火攻虽然失败,但东面的张辽率领的骑兵队却获得了成功,在伤亡一千余骑兵后,东面山岗前出现了一条宽五丈,长二十余丈的坡道,曹军终于打开了一个进攻的缺口。

    。。。。。。。。。。

第二卷江夏 第1129章汉魏决战(下)

    最后的汉魏大战正朝着预定的轨迹发展,汉王刘璟率领的十万大军拒不应战,在常山郡高邑县拖住了夏侯惇率领的曹军主力,赵云和文聘率领的十六万大军随即包围了邺都城,同时,滏口陉杀来的五万汉军在刘虎的率领也赶到邺都,加入了对邺都的包围。

    黄忠和甘宁率领的八万汉军则部署在邺都以北的邯郸一带,负责拦截曹军主力返回邺都,汉军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邺都城破的一刻。

    目前邺都城内还有三万曹军,他们都是一个多月前新募的士兵,被称为新军,由夏侯惇之子夏侯楙统帅,夏侯惇虽然没有接受郭淮的建议,将张辽留下守城,但他也知道儿子统帅能力不足,便将善于守城的臧霸任命为副将,同时将谋士辛毗留给了夏侯楙。

    三万曹军经过张辽和臧霸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一盘散沙,而且装备先进,全部都是正规的曹军装备,远远望去,还颇有几分杀气腾腾的气势,但训练出的精锐和战争磨练出的精兵是两回事,在真正大战面前,在生死关头,新兵很容易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崩溃。

    此时,城头上的曹军望着城下密集如蚁群般的汉军士兵,二十万大军将邺都团团包围,营帐铺天盖地,一眼望不见尽头,所有的曹军士兵都望而生畏,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他们的家眷都在城内,不过是为了几石而从军,现在粮食已经到手,还能指望这些曹军士兵信守承诺,把自己性命也贴上去吗?

    在东城头一角,数十名曹军士兵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一名年轻的曹军士兵正绘声绘色给大家讲述长安的见闻,“我只是一名酒馆伙计,可我每个月能挣七千钱,斗米六十钱,一个月我就能挣十石粮食,一年就是一百二十石,还有余钱去逛逛青楼,喝杯花酒之类,日子逍遥啊!”

    “长安有那么好吗?”一名黑大个瓮声瓮气道。

    年轻士兵顿时急了,“骗你我就是王八蛋。”

    “应该是真的!”

    另一名士兵小声道:“我叔父也在长安,他来信说长安很好,让我父亲去,父亲说故土难离,结果我就从军了,哎!早知道我就去长安了,也不知这次能不能活下来。”

    年轻士兵压低声音道:“大家别傻,打起仗来咱们就逃,脱掉盔甲躲回家去,谁知道谁啊!”

    “说得对,反正死了也是白死,好日子享受不到,不如逃掉,等着过好日子。”

    众人纷纷赞成,逃脱之心在他们心中生根。

    而在城墙另一边,也有士兵在煽动曹军士兵放弃抵抗,不要为曹氏卖命,要保住自己性命,这些人都是汉军在城中的斥候,足有百余人之多,他们在城头、在军营,在街头巡哨队伍中,到处散播谣言,瓦解曹军的士气,鼓动士兵趁乱逃跑,说的人多了,曹军的军心便渐渐开始动摇了。

    夏侯楙虽然不算是纨绔子弟,也能读书习武,但比起他父亲夏侯惇,他确实要逊色得多,胆识不够,经验不足,虽然学了不少谋略,但从未上过战场,只是一种纸上谈兵。

    不过夏侯楙也算是比较卖力,带着随从士兵在城头来回巡视,查看防御的部署情况,所有的防御部署都是由臧霸一手策划,由夏侯楙来发号施令,他也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臧霸的各种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

    走到东城楼时,后面一名士兵追了上来,大喊:“夏侯将军留步!”

    夏侯楙勒住战马回头问道:“什么事?”

    “臧将军有急事找将军商议!”

    “臧将军在哪里?”

    “在北城门处!”

    夏侯楙调转马头,向北城门处奔去,臧霸急着找自己,必然有大事发生。

    不多时,夏侯楙赶到了北城门,正好遇到怒气冲冲的臧霸,他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臧将军为何如此恼怒?”

    臧霸一指身后被捆绑起来的十几名士兵道:“军中出现了逃兵了,这些逃兵被巡哨士兵抓住。”

    夏侯楙一惊,连忙问道:“逃了多少人?”

    臧霸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道:“大约逃了一千余人。”

    夏侯楙顿时吓一大跳,“这么多吗?”

    “嘘!将军小声。”

    臧霸压低声音道:“此事千万要隐瞒住,连亲兵也不能说,会严重动摇军心。”

    夏侯楙连忙点头,又看了看被捆绑的士兵,“那他们怎么办?”

    臧霸冷冷道:“将他们就地斩首,用人头警告士兵,谁敢逃跑,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夏侯楙虽然觉得不忍,但他也不敢反对,只得点点头道:“臧将军看着办吧!我没有意见。”

    半个时辰后,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便挂在城头和军营门口,警示全军,谁敢逃跑,这就是下场,臧霸的果断狠辣虽然制止住了士兵逃跑,但也使士兵更加惶惶然,对死亡更加畏惧。

    夜幕渐渐落下,在城楼一角忽然有火把亮了三下,紧接着一支带着信的射下城去,早有汉军巡哨士兵发现,飞奔而来,捡到了地上信,立刻返回军营禀报。

    大营内,赵云正和文聘、刘虎商议攻城之策,刘璟只给了他们三天时间,今天是第一天,汉军还没有开始发动攻势,此时站在一旁的庞统微微笑道:“三位将军不用担心,邺都不过是三万新兵守卫,三天时间足以攻下城池。”

    赵云苦笑一声道:“我也知道三天时间足够,关键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攻下城池,最后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就在这时,帐门有士兵禀报,“启禀都督,城头有一封信射下,是给都督的信件。”

    赵云精神一振,连忙接过信,打开看了看,对其余人笑道:“是李孚派人送来,他说曹军军心已动摇,建议我们制造声势,震慑曹军士兵。”

    文聘顿时笑了起来,“要说最好的声势,就是用火攻了!”

    刘虎也点点头道:“用投石机攻击,火烧邺都城头,吓破曹军士兵的胆!”

    赵云又问庞统,“军师以为如何?”

    庞统捋须笑道:“各位都是独挡一方的名帅,这种事情就不必再问我了。”

    一更时分,汉军的三百架巨型投石机开始对邺都城发动了火攻,上万桶火油被抛上东城和南城头,南城和东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烈火吞没了两座城楼,燃起的火焰高达十余丈,浓烟更是笼罩了大半个邺都城。

    邺都城的军民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住在南城和东城的民众纷纷扶老携幼向城北逃命,士兵们也同样惊恐万分,纷纷从城头逃下来,从军营内奔出,混进了人群中逃难。

    大街上乱作一团,民众哭喊连天,士兵丢盔弃甲,拼命向家中奔逃,白天的十几颗人头已经无法压抑住他们恐惧的内心,军心严重动摇,在汉军斥候的煽动之下,由数人逃亡引发百人逃亡,百人逃亡引发千人逃亡,曹军内部很快便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逃亡潮,臧霸连杀数十人也止不住士兵的溃逃,臧霸只得扔掉长剑,仰天长叹,“这是苍天要灭曹魏啊!”

    丞相府内,曹植怔怔地望着冲天的烈火和滚滚浓烟,此时北城外的铜雀宫已经被汉军占领,现在汉军用烈火攻城,让曹植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末路来临。

    旁边刘晔叹息一声道:“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啊!刘璟用自己为诱饵,诱引夏侯惇北上,其实夏侯惇根本就不在意邺都的存亡。”

    曹植却异常冷静,问刘晔道:“子扬觉得邺都保不住了吗?”

    刘晔摇了摇头,“这只是汉军的警告,如果我们没有反应,他们就会从四面一起火攻,恐怕北城的邺宫也保不住了,两天之内,邺都城必然被汉军攻破。”

    曹植低低叹息,“为我一人,却让全城民众陪葬,何其之不幸也!”

    刘晔欲言又止,这时,曹植的侍卫首领杨恩快步奔来,对曹植施礼道:“启禀丞相,守军已爆发大规模逃亡潮,听说士兵已逃亡了六成以上。”

    所有在场的官员都呆住了,竟然逃亡六成以上,邺都城怎么可能守得住?曹植依然很冷静,又问道:“夏侯将军什么态度?”

    “夏侯将军好像已经动摇了,他问我,丞相是否愿意再守下去。”

    曹植冷冷笑了起来,“这就是夏侯惇的儿子吗?真荒唐!”

    曹植回头看了众人一眼,“大家的意思呢?我们还要抵御下去吗?”

    所有人都没有吭声,默默低下了头,很显然,众人都不想再打了,曹植点了点头,对刘晔道:“烦请子扬出城和汉军谈判,就说我愿意投降汉军,我可以一死殉国,但希望汉军放过所有的邺都军民。”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初十,邺都守军在汉军强大的威压之下全线崩溃,一夜之间,三万新兵逃亡了两万余人,曹植下令投降,夏侯楙和臧霸听从曹植之令,下令放下了武器,率领尚存的八千士兵出城投降。

    天亮时,曹植手捧印绶,率领百官出城投降汉军,赵云接受了曹植投降,随即下令五万汉军入城接管邺都,随着邺都被汉军攻占,意味着曹操纵横数十年建立的曹魏社稷终于走到了尽头。

    只剩下夏侯惇率领的九万曹军依旧在和汉军主力对峙,曹魏的最后一刻也即将来临。

    。。。。。。。。。。

第二卷江夏 第1130章四面楚歌

    夏侯惇对汉军大寨的进攻已经到了几乎疯狂的状态,此时夏侯惇已经得到邺都城破的消息,他像一只即将被困死的野兽,对汉军发动了拼死进攻。

    中午时分,位于军寨东面的曹军发动了又一次疯狂攻城,由曹军主将夏侯惇亲率三万大军进攻,军寨东面不仅有一条坡道,而且山岗高度稍低,用土制的攻城梯可以攀上去,另外东面地形平坦开阔,可以排开进攻大阵。

    跟随大军进攻的,还有数百架用大树简单制成的攻城梯,夏侯惇已孤注一掷,派出了最精锐的士兵。

    三万大军排列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间相隔百步,就俨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在大地上起伏前进,军队杀气冲天,他们从两里外向山岗逐渐靠拢,汇集成了一片军队的海洋,鼓声如雷,号角连天,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夏侯惇骑在战马之上,用战刀一指城池,大喝道:“前进!”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天地,曹军队伍中间竖起了十几座粗糙的木制斗蒙,这是用来抵御汉军飞石,伴随着木制斗蒙下的巨大轱辘声,以及数百架攻城梯,队伍开始缓缓向山岗杀去。

    汉军军寨内也鼓声大作,大将蒋钦眼睛通红,吼叫声连连,尽管曹军主要以进攻东面为主,但汉王刘璟并没有给他增加守军,他手下还是只有一万三千人,这便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十架巨型投石机吱嘎嘎的拉开了,黑黝黝的投石机矗立在山岗上,就俨如三十尊魔兽,百斤重的巨石放进了弹兜,百余人拉拽着二十根手臂粗的皮带,等待着发射的命令。

    在投石机中间是七千弩兵,他们半跪在地,列为三排,举弩对准了越来越近的曹军。

    在弩兵身后则是三千弓兵,他们手执长弓大箭,一支支四尺长的粗杆箭已经搭上弓弦,手指粗的箭杆,锋利的箭尖呈流线型,四边有放血槽,冰冷的箭尖指向天空。

    敌军已渐渐地进入了投石机射程,蒋钦下达了射击的命令,他嘶哑着嗓音大喊道:“射击!”

    红旗挥下,众军奋力,只见三十尊魔兽的长臂挥出,三十块巨石凌空飞射,呼啸着向山岗下砸去。

    曹军士兵一声呐喊,纷纷向斗蒙下躲去,但还是有大量的士兵无处藏身,他们叫喊着四处躲闪,巨石砸下,‘嘭!’的一声巨响,尘土飞扬,几名士兵躲闪不及,被巨石砸成肉酱,巨石余劲未消,继续向前翻滚,一连撞翻数十人,才停了下来。

    一块巨石砸中了斗蒙,‘咔嚓’巨响,斗蒙被砸塌,百名士兵连滚带爬从下面钻出,石块却被斗蒙反弹,又向前弹出了二十余步,冲进了人群中,一片惨叫声响起。

    尽管汉军的投石机给曹军带来了近千人的伤亡,但它根本无法阻挡三万余大军的进攻,随着曹军后阵中催战的鼓声加快,士兵们开始奔跑起来,数以万计的曹军士兵如蚁群般铺天盖地地向山岗冲去。

    鼓声再度敲响,汉军的箭矢一齐发射,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奔跑而来的曹军士兵,一片片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着扑倒在地。。。。。。

    刘璟站在哨塔上冷冷的注视着曹军进攻,他并没有把曹军士兵的进攻放在眼中,就算曹军攻上山岗又能如何,难道就能击败自己,恢复曹魏江山吗?

    这不过是夏侯惇的困兽犹斗罢了,近七天的激战,曹军伤亡超过两万人,而汉军伤亡不到三千人,兵力对比已经失衡。

    更重要是,刘璟看出了曹军士气的逐渐消退,现在进攻的三万军是曹军最精锐的军队,这说明什么?夏侯惇在孤注一掷了。

    刘璟给赵云下达了三天攻破邺都的命令,他相信赵云的能力,从时间上算,邺都应该在两天前就被攻破了。

    那么夏侯惇这次进攻,就是鱼死网破的最后挣扎,想到这,刘璟回头令道:“命令徐盛率八千投矛手支援防御!”

    “遵令!”士兵快步跑下哨岗。

    东山岗下的死尸迅速堆积,血流城河,从尸堆中渗出,染红了大地,随着徐盛率领八千汉军投矛手赶来支援,汉军的反击愈加犀利。

    远程有投石机的轰砸,百步内有一万弓弩手的密集射击,而在三十步内,八千投矛手发挥出强大的杀伤力,一根根短矛密如雨点般射下,山岗前的三十步内,很难有活着的曹军士兵。

    曹军士兵的伤亡迅速增加,短短半个时辰,曹军的伤亡便超过了五千人,而除了利用斜坡进攻外,曹军攻城梯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曹军士气遭遇重挫,渐渐变得低迷起来。

    夏侯惇的心也渐渐绝望了,他知道曹军根本不可能攻下汉军大寨,只会给曹军造成更多死伤。

    这时,郭淮骑马疾奔而至,大喊道:“大将军,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死伤太惨重了。”

    夏侯惇的脸庞一阵抽搐,无奈地下达了命令,“退兵!”

    ‘当!当!当!’退兵钟声敲响,士气低迷的曹军如潮水般向后奔逃,队伍混乱仓促,早已没有了刚开始进攻时的气势。

    山岗上的汉军士兵的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

    。。。。。。。。。

    当天晚上,曹军大营内悲声凄凉,连续进攻失利使士气愈加低迷,与此同时,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在大营内传播,邺都已被汉军攻破,曹植投降,曹魏已经灭亡。

    这个消息令所有将士都感到万分震惊,尽管让人无法接受,但却没有多少人怀疑它的真伪,谁都知道,汉军在黄河一带有数十万大军,现在曹军主力都被带到北方,邺都只有几万新兵镇守,他们能守得住城池吗?

    就算士兵们消息闭塞,不知底细,但将领们却个个清楚,曹军将领们都开始惶恐起来,毕竟大部分人的家眷都在邺都城内,如果邺都被攻破,他们该怎么办?

    很快,中军大帐前聚集数百名军侯以上的将领,他们心中焦虑,纷纷要求夏侯惇出来澄清事实,而在大帐内,夏侯惇、郭淮、张辽和曹彰四人也在紧急商议对策。

    这时,张辽低声建议道:“不如给将领们说清楚,邺都没有失守,这只是我们的诱兵之计,然后我们佯作南撤退兵,诱引汉军主力前来追击,这样我们便可反戈一击,在败中求胜。”

    郭淮摇了摇头,“现在军心动摇,只要我们南撤,恐怕立刻会引发士兵逃亡,现在不能轻易撤退,必须要先稳住军心。”

    旁边曹彰一直沉默不语,他的两万幽州军遭到夏侯惇一步步吞噬,一万骑兵被借去堆砌斜道后便没有归还,被张辽控制住,他心中早对夏侯惇恨之入骨,暗暗后悔自己不该来邺都,现在邺都被攻破,他曹彰又该何去何从?

    夏侯惇瞥了他一眼,问道:“彰公子的意见呢?”

    曹彰不想让夏侯惇看出自己的心思,他连忙收回思虑,恭恭敬敬道:“回禀大将军,卑职赞同郭将军的意见,现在我们确实不能轻举妄动,而且我们粮食还能坚持半个月,当务之急应该是犒军,激励士气,澄清谣言,等军心稳定下来,再考虑诱兵之计也不迟。”

    夏侯惇此时进退维谷,虽然张辽的计策可行,但郭淮也说得有道理,如果不先稳定军心,只要军队一撤退,必然会有大量将士逃亡,夏侯惇只得叹口气道:“大家先回去稳定军心,军心稳定后,再考虑下一步对策。”

    众人也知道夏侯惇其实束手无策了,都心中暗叹离去,守在大营外的数百名将领在张辽、郭淮等人的劝说下,也纷纷离去,整个夜晚,曹军大营内都充满了不安和悲观的情绪。

    三更时分,夏侯惇忽然被亲兵推醒,“大将军,快醒醒!出事了。”

    夏侯惇本能地坐起身,急问道:“出了什么事?”

    “刚才东营来报,彰公子率领一万军队冲出大营,向东去了。”

    “啊!”

    夏侯惇顿时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早已怀疑曹彰有异心,只是需要军队稳定,所以才迟迟没有对曹彰对手,而是采取了逐步吞并他军队的办法,没想到这混蛋在关键时刻竟然跑掉了。

    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夏侯惇一怔,顾不得曹彰之事,快步走出大营,只见几名斥候在大喊:“有紧急军情,我们要立刻见大将军!”

    “发生什么事?”夏侯惇大喝一声道。

    几名斥候急道:“禀报大将军,军营以南十里外,发现了无数汉军,大约有十余万人,正向我们军营杀来。”

    夏侯惇向后退了两步,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在地。

    刘虎三万军据守邺都,而赵云和文聘则率十八万大军疾速北上,终于赶到高邑县,但赵云还是晚到一步,曹彰率领一万军队突围而去,随着赵云大军的到来,刘璟也改变了策略,不再固守军寨,他下达了反攻的命令,十万大军冲下含龙岗,迅速从北面包围了曹军大营,近三十万汉军将曹军大营团团围困,此时曹军兵力已不足六万,士气低迷,军心动摇,军队灭亡在即。

    。。。。。。。。

第二卷江夏 第1131章定鼎天下(全书完)

    曹彰率领一万军队逃离了曹军大营,一路向东疾行,曹彰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心中充满了懊悔和痛恨,他懊悔自己不该率军南下邺都。

    如果当时他拥有两万精兵之时,能够直接去辽东,在辽东建立基业,甚至还可以攻灭高丽,自己在海外保存曹魏社稷,就是他的一念之差,导致他选错了方向。

    曹彰又极为痛恨夏侯惇的狠辣和刚愎自用,曹魏社稷有一半是毁在他的手上,也包括自己的大部分军队。

    现在邺都已被汉军攻破,三弟和百官投降,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赶往辽东,凭借手中的一万军队再重建曹魏社稷。

    曹彰率一万军一路疾行,天快亮时,他率领军队走出了五十里,前方是一座低缓的山谷,两边都是茂盛的森林,这里是常山郡和巨鹿郡的交界处,周围没有城池,过了山谷便是巨鹿郡。

    曹彰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这时他回头望去,发现士兵皆已疲惫不堪,行军的队伍拉长到五六里,他便停住战马令道:“前军暂停!”

    前军士兵也纷纷停了下来,队伍拉得太长,他必须等一等后面的士兵,此去辽东路途遥远,他不能走得太急。

    就在这时,两边山谷内忽然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只见两支军队一左一右杀出。

    右面一员老将,白发白须,身材雄伟,手中一把金背砍山刀,正是老将黄忠,而左面大将手执双戟,身材高大魁梧,目光凌厉,却是猛将甘宁。

    为了全歼最后的曹军,不留漏洞,刘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西面是太行山,曹军无路可走。

    刘璟亲率主力堵住曹军北上的道路,赵云和文聘大军则堵死曹军南下的通道。

    而黄忠和甘宁率八万军从东面包抄过来,就是为了围堵曹军东面的退路,却正好截住了准备逃往辽东的曹彰军。

    曹彰惊得肝胆皆裂,拨马便逃,黄忠看得清楚,他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拉弓如满月,弦一松,狼牙箭闪电般射出。

    尽管相隔五十步,但黄忠箭术之精湛,曹彰难以逃脱,这一箭正中曹彰后颈,箭尖从咽喉透出,曹彰捂住咽喉从战马上摔了下来。

    八万汉军从四面八方杀来,截断了幽州军所有的退路,杀得幽州军哭爹喊娘,纷纷跪地投降。

    这时,黄忠催马奔至曹彰身边,见曹彰并没有死,还有一口气,他抽出精钢短矛,狠狠一矛刺了下去。

    有些人可以接受投降,但有些人则必须要战死,这是汉王刘璟给各军主将的交代,黄忠久历世事,他深深理解汉王这句话的深意

    六万曹军在高邑县已被近四十万汉军围困了三天,士兵低迷,军心已崩溃,所有将士都知道邺都已城破,曹军将士皆无心恋战,就等待着主将下令投降的一刻。

    入夜,胡笳十八拍凄凉的乐声从四面传来,乐声凄婉悠长,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无数曹军士兵都走出大帐,在月光下呆呆地听着远方传来的乐声。

    士兵们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连守卫营门的数千虎贲卫骑兵也黯然神伤,无心再为夏侯惇卖命,纷纷丢下兵器,返回营帐。

    没有了虎贲卫的阻拦,曹军营门大开,无数曹军士兵脱去盔甲,丢弃兵器,成群结队地涌出营门,高举双手向远处的汉军大营走去。

    中军大帐内,夏侯惇独自一人坐在桌前饮酒,他身旁已丢弃了十几个空酒壶,夏侯惇一杯接一杯地饮酒,他已有七成酒意。

    这时,一名亲卫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大将军,军营已失控,逃兵太多,实在挡不住了。”

    夏侯惇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依旧在一杯一杯喝酒,这时,他的心腹部将赵开奔来高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