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刚落,堂下有侍卫躬身道:“启禀吴侯,汉王派军师庞统来了,已经进城!”

    孙权点点头,对张昭赞许道:“子布果然是料事如神!”

第二卷江夏 第782章 江东风云(二十六)

    庞统被江东士兵领进了建业宫,来到议事堂前,孙权带领张昭和张纮已经在此等待多时,庞统快步上前,躬身施礼道:“庞统参见吴侯!”

    孙权呵呵大笑,上前扶住庞统的胳膊,注视着他道:“我衷心地欢迎庞军师到来。”

    有些话不用说破,双方心里都明白,庞统这次来就是为了善后,重新梳理孙刘两家的关系,刘璟已经破坏了孙权和曹操的盟约基础,使孙曹盟约变成一张废纸,那么怎么解决江东目前的困境,江东未来的政局该怎么走,都必须有明确的说法。

    这一次态度必须鲜明,必须要向对方亮出自己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达成妥协,所以庞统此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孙权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要亲自接见庞统。

    庞统又向张昭和张纮见了礼,众人走进议事堂分宾主落座,孙权笑道:“听说汉军趁夜偷袭曹军水寨,烧毁了所有战船,并歼敌一万余人,这个消息令人鼓舞,不过这也会损害汉王殿下的名誉,据我所知,汉王和曹操可是签署了五年停战协议。”

    庞统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曹军屯兵濡须口,并有数百艘战船,这首先就是威胁江东的安全,一旦曹操夺取江东,就会对荆州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为了江东的存亡,也为了荆州的安全,汉王殿下才决定宁可冒损失名誉的风险,也要歼灭曹操水军,防止后患。”

    孙权和张昭、张纮对望一眼,三人都同时苦笑起来,庞统这样说,无疑就是让江东来担这个人情,话虽然可以随便说,但事情却不能随便做,孙权没有和庞统继续争论这个问题,他话题一转,便开诚布公道:“汉王殿下在给我的一封信中提到,愿意和我做粮食交易,不知”

    粮食才是孙权最关注的问题,仓库中的一点存粮是军粮,关系到军队的稳定,他一粒粮食也不能动,但江东市场上粮价暴涨,已经到普通民众难以承受的地步,已经开始有民众向吴郡逃亡,一旦发生大规模逃民事件,他统治的根基也就崩塌了。

    对孙权而言,粮食问题已事关他的存亡,也正是如此,他才会为了曹操的三万石粮食援助,不惜将大乔小乔送给曹操,现在这件事希望不大了,但刘璟却提出,愿意用粮食换取江东铜锭,这便让孙权看到了希望。

    不过孙权不愿意用铜锭来交换粮食,他更愿意用生铁坯来换取粮食,说到这,满眼期盼地望着庞统。

    庞统也主要是为此事而来,解决了孙权的粮食危机,也就稳定住了江东局势,彻底破解孙权和曹操的盟约,庞统微微笑道:“汉王殿下确实有意和江东进行粮食交易,不过再谈交易之前,我须先向吴侯确认豫章、鄱阳换取庐江郡之事,鲁子敬已经代表吴侯答应了,但汉王殿下希望吴侯能以书面方式同意置换。”

    孙权沉吟片刻,这件事尽管他并不赞成,但形势摆在这里,豫章和鄱阳两郡还在汉军手中,如果他不答应,这两郡也就永远要不回来了,无奈,孙权只得点点头答应了,“我可以用书面保证。”

    “好!”庞统人赞许道:“吴侯不愧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天下英雄,既然如此,我们就谈粮食,汉王殿下承诺,将拨付江东十万石粮食,每月拨付一万石,有两种方式,吴侯可以任选其一,一是用铜锭交换,我们直接把粮食交给吴侯,由吴侯处置,但采用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小小的附加条件。”

    “还有什么条件?”孙权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这时,张昭在一旁道:“庞军师先不要说什么附加条件,先说说第二种方式。”

    张昭比孙权更清醒,他知道这个附加条件不会简单,他怕孙权陷进去,索性先避开这个附加条件,孙权顿时醒悟,连忙道:“也好,庞军师就先说说第二种方式。”

    庞统一笑,缓缓道:“第二种方式由我们来出面平抑江东粮价。”

    “什么意思?”

    “也就是十万石粮食我们不交给江东官府,我们会在丹阳郡和曲阿郡各县设立平仓粮铺,我们负责平抑江东粮价。”

    “绝对不行!”

    孙权三人异口同声反对,怎么可能,让刘璟来主导平抑粮价,这不是把民心拱手相让吗?亏刘璟想得出来。

    庞统并不气恼,又笑眯眯道:“吴侯要想清楚,这种方式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不行!”孙权断然拒绝。

    “那好吧!我们再回第一个方式,我们有一个附加条件,条件就是一年之内,吴侯不得进攻吴郡,一旦吴侯进攻吴郡,我们就立刻停止粮食贸易。”

    果然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孙权脸色变得铁青,半晌说不出一句话,这时,一直沉默的张纮道:“恐怕江东没有这么多铜锭,官仓内只有十万斤铜锭,其余不足用生铁来交换如何?”

    “这个可以,那就先支付十万斤铜锭,不足部分用生铁补足,具体价格就按照双方的市价来折算。”

    庞统答应了张纮的建议,这时,他见孙权神情阴沉,知道他是为附加条件而恼火,便笑道:“这样吧!吴侯先考虑一下,明天上午我再来听吴侯的决定。”

    孙权点点头,对张昭道:“送庞军师去鸿胪驿休息,让驿丞好好服侍。”

    张昭笑着一摆手,“庞军师请!”

    庞统向孙权行一礼,便扬长而去,很快张昭又返回了议事堂,孙权这才恨恨地对二人道:“我就知道刘璟是要阻止我统一江东,他是想扶持孙绍来统一江东,孙绍一向懦弱无能,最后他只会将江东拱手送给刘璟。”

    张昭叹了口气,“吴侯说得对,刘璟破曹操水军,就是为了阻止我们和孙贲南北夹击孙绍,从吴郡陆氏家族便可看出,他确实是在扶持孙绍,给我们粮食,说到底也是为了收买江东民心。”

    “哼!”孙权重重哼了一声,“让我等一年,我可等不了,一年后,不知形势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担心再没有机会统一江东了。”

    这时,张纮笑道:“其实两者可以取其利,倒是有折中的办法。”

    “长史请说!什么折中办法?”孙权急忙问道。

    张纮笑眯眯说:“刘璟是用粮食来牵制我们,一旦我们出兵吴郡,他就停止供粮,这种牵制看似很有力,但实际上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

    “继续说下去!”孙权目光闪动,显然是被吸引住了。

    张纮又继续道:“现在是十二月初,再过一个月就是新年了,新年后开春,要进行春耕,军队也要屯田,无暇征战,这一通忙下来,至少就是四月份了,然后进行一个月准备,那么半年时间过去,我们也得到了六万石粮食,当初我给吴侯算帐,我们实际只缺五万石粮食,拿到六万石粮食,就不用在意刘璟中断粮食供应了,而那时我们也准备得差不多,可以大举向吴郡进兵,重新统一江东。”

    孙权明白了张纮的意思,反正新年、春耕和备战都需要时间,那索性就答应刘璟的附加条件,等时间过半,他们也熬过了粮食危机,便可以大举进攻吴郡,这确实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折中办法。

    孙权点了点头,“长史的建议可以采纳。”

    这时,张昭又在一旁笑道:“其实这半年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在吴郡施计,削弱吴郡的内部力量,为我们扫平吴郡创造条件。”

    “此计大妙!”张纮蓦然明白了张昭的意思,大声赞道。

    孙权也若有所悟,笑道:“军师是指孙韶?”

    张昭点了点头,“孙绍不过是孙韶的傀儡罢了,吴郡的真正掌权者是孙韶,而陆逊、顾雍等人支持的却是孙绍,他们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只要我们在其中挑拨两者的关系,吴郡必然陷入内讧,那时我们再大举出兵,便可轻易收复吴郡,拿下吴郡,离夺取会稽也就不远了。”

    孙权竖起了拇指,万分感慨道:“有两位大才辅佐,是我孙权之幸也!”

    孙权随即全权任命张纮和庞统进行谈判,双方坦诚以对,最终达成了共识,江东将废除不久前和曹操达成的盟约,并承诺一年之内不攻打吴郡,作为补偿,汉军将拨出十万粮食和江东进行粮铁铜贸易。

    另外,孙权以书面方式承认庐江郡为荆州属郡,而汉军答应,将从交州手中夺取的鄱阳、豫章二郡还给江东。

    双方正式签署了协议,孙权随即下令拨付两万石粮食平抑建业粮价,在官府的干预下,丹阳郡各县高涨的粮价立刻回落,跌回了斗米八十文的价格,缓解了沸腾的民怨。

    在江东把庐江郡交给荆州后,刘璟随即下令,命老将黄忠率三万汉军精锐进驻皖县,又命大将沈弥率一万水军及三百艘战船沿濡须水进入巢湖,汉军在巢湖内建立了水寨,明眼人都看得出,汉军调兵遣将,其目标对准了合肥。

第二卷江夏 第783章 携美游柴桑

    汉军战船经历数天的航行,即将抵达柴桑城,由于大乔已经返回建业,这一次是小乔和刘璟同船而归,一路回归,两人相处融洽,却没有了和大乔时那种激情。

    船至柴桑,大雪已经停止了,两岸山峦、森林、河流和田地被大雪覆盖,变成了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小乔身穿一件白狐皮袄,外面系一件淡绿色的雀翎氅,独自一人站在船舷边,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南岸的白雪世界。

    这时,刘璟出现在她身边,扶着船舷笑道:“建业没有这样的雪景吗?”

    小乔浅浅笑道:“我小时候常有,但这两年都没有了,在我记忆中,这样的大雪还是三年前出现过。”

    “看样子建业还是比荆州略微暖和,江夏和襄阳年年有大雪,不过成都却很少下雪,就不知关中会如何?”

    小乔听懂了刘璟的话中之话,有些惊讶道:“将军要搬去关中吗?”

    刘璟点了点头,“迟早要去,最快明年可能就要搬了,小乔也随我去关中吧!”

    按理,刘璟应该叫她周夫人,或者小乔夫人,但那是官方称呼,相处时间久了,刘璟也就改称她为小乔,周围比较亲密的朋友都这样称呼她,小乔笑了笑,却没有回答刘璟期待,这时她眼睛一亮,指着远处的大片绿色惊奇地问道:“那是哪里,怎么不是白色?”

    “那就是彭泽湖了,过了彭泽湖,就是柴桑,我们会在柴桑休息两天,然后直接去巴蜀。”

    “哦!原来那里就是彭泽湖。”

    小乔自言自语,她忽然抱紧双臂,歉然道:“我有点冷,想进船舱了。”

    “让我陪你回舱吗?”刘璟殷勤地问道。

    “不用了,我自己回去,谢谢!”

    小乔转身返回了自己的船舱,刘璟默默注视她进了船舱,他感觉这一路小乔对自己略有些冷淡,表面上他们相处很融洽、和睦,但骨子里却刻意和他保持着距离,人人都说小乔热情奔放,大乔含蓄文静,但刘璟的感受却恰恰相反。

    刘璟也回到自己船舱,这次他从五月份离开成都,一晃半年过去了,他也开始思念自己家人,刘璟取出纸笔,准备给家人写一封信,这时,他若有所感,一抬头,却见小乔站在舱门口,神情有些犹豫,刘璟放下笔笑问道:“怎么了?”

    “我有件事,想问问殿下。”

    “请进来坐下说!”

    小乔身姿摇曳地走进船舱,在刘璟对面坐下,刘璟命侍女上了茶,小乔双手捧着茶杯,笑问道:“殿下请说实话,你究竟和我阿姊是什么关系?”

    “先纠正一下,既然你不让我叫你周夫人,那你也别称呼我殿下,叫我璟公子吧!这样让我感觉更自在一点。”

    “好吧!璟公子能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吗?”

    在芜湖县内,小乔也悄悄追问过大乔,大乔却矢口否认,但凭女人的直觉,小乔感觉到刘璟和大乔的关系非同寻常,尤其刘璟亲自去码头送别大乔回江东时,大乔那依依不舍的眼神,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和她一起长大的小乔。

    刘璟半晌方笑道:“你的阿姊对我怀有感恩之心,我们相处得很好,坦率地说,我也很喜欢大乔,不过更深一层的关系就没有了。”

    “真的没有吗?”小乔似笑非笑地望着刘璟。

    “这个我没法解释,就象我与你一路过来,朝夕相处,肯定会有很多人以为我们有什么关系,就像你怀疑我和大乔一样,但实际上,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刘璟的坦率使小乔脸一红,她心中也疑惑起来,她很了解阿姊的矜持和含蓄,她或许会喜欢刘璟,但仅仅相处两天时间,就让她那么轻易地献身给刘璟,确实不太可能,难道真是自己想多了吗?

    她点了点头,“公子确实是一个正人君子,我们朝夕相处,殿下却能守礼相敬,若是孙权或者曹艹,他们早就”

    说到这,小乔脸更红了,这种话怎么能随便说,刘璟却很惊讶,问道:“难道孙权也在打你们姐妹的主意吗?”

    小乔轻轻叹息一声说:“阿姊我不知,但他对我我感觉得出来,而且他暗示过我父亲,希望我选择孙氏家族再嫁。”

    刘璟默默点头,以大乔小乔这样的绝世姿容,没有哪个男人会不动心,而且两人正是成熟之时,更有一种难以言述的妖艳魅力,刘璟在大乔身上对这种魅力体会得尤其深刻。

    两人沉默片刻,小乔又抿嘴笑道:“假如我长期在公子府上住下去,你会答应吗?”

    “我当然欢迎,只是建业那边,我是说你会舍得放弃建业的房宅和田产吗?”

    “我的财产?”小乔冷笑一声,眼中涌起了一丝幽怨,她低声道:“那是周家的产业,与我何干!”

    刘璟从她的话语中读懂了太多的怨恨和无奈,他忽然明白的小乔的处境,便爽朗笑道:“你呆多久都行,如果你愿意一辈子留在我身边,我更是求之不得。”

    这句话令小乔的俏脸蓦地通红,她半晌才轻咬嘴唇道:“原来公子也不是正人君子。”

    “你愿意我是正人君子吗?”

    刘璟目光热烈地注视着小乔,对这对名冠天下的姐妹,他思之已久,更重要是他心怀天下,对女人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了,长期位居高位,也使他对女人没有太多顾虑,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眼前这位绝代佳人的期待。

    小乔手指绞成一团,心中十分矛盾,她虽然对刘璟颇有好感,也明白刘璟的暗示,而且刘璟年轻位高,以及君临天下的气度,让每一个女人都难以拒绝,但小乔有自己的尊严,她不愿意就这么轻易屈服、委身于刘璟。

    小乔不知该怎么说,只得低下头不敢说话,她这副半拒半迎的神态让刘璟感到了机会,他正要靠近小乔,外面却传来一声高喊:“柴桑到了!”

    船身剧烈一晃,速度开始减慢,小乔顿时醒悟过来,连忙岔开了话题,笑道:“我还从未来过柴桑,公子愿意陪我去逛一逛吗?”

    刘璟欣然点头道:“愿为佳人效力!”

    小乔嫣然一笑,起身回自己船舱了

    柴桑城虽然在政治上渐渐被边缘化,但在经济上却得益于荆州和江东的贸易开放,近些年来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靠近城门一带的北市内更是商铺林立,舟楫穿梭不息,异常热闹,包括长沙郡、豫章郡、鄱阳郡以及蕲春郡东部一带的商人都要来这里采办货物,使柴桑北市成为了巨大物资集散中心,在整个荆州地区仅次于武昌县。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上旬,临近新年,柴桑市场上各地物资堆积如山,商人们讨价还价,格外热闹,刘璟对柴桑已经十分熟悉了,他没有了逛街的心情,不过小乔想买一些东西,刘璟也就打起精神,陪她一起逛街。

    小乔离开建业时十分匆忙,只带了几件随身衣物,她的脂粉、首饰之类一样没有,和大乔的清雅素净不同,小乔从小就比较喜欢化妆打扮,服孝期间,她没有任何化妆打扮,但服孝期满后,她又渐渐恢复了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方式,她生姓外向活泼,尤其喜欢逛街,柴桑的热闹繁荣使她一洗旅途的郁郁不乐,变得眉开眼笑了。

    刘璟乔装为商人,稍作装扮,很难认出他,而小乔则带了一顶帷帽,帽檐上的轻纱遮住了面容,只是她身姿妙曼,气质高雅,还是引来了很多人的目光,不过小乔似乎并不在意,她大方地和刘璟并肩而行,一路笑语娇言,完全恢复了她活泼外向的姓格。

    他们走到一家首饰店前,刘璟知道这是柴桑最有名的首饰店,便笑道:“我们进去看看!”

    小乔已经买了一些上等脂粉,不过花费不多,她也欣然接受刘璟心意,但首饰之类的名贵之物,她却不太愿意接受刘璟的馈赠,她摇摇头笑道:“我的首饰不少,都在阿姊那里,哪天写信让她托人捎来就是了,不用再买了。”

    刘璟却微微笑道:“我也要顺便给家人买一点,你帮我挑选几件。”

    “那好吧!相信我的眼光。”

    小乔兴致勃勃地跟着刘璟进了首饰店,进了店门,她便自然松开了刘璟的胳膊,这时,一名伙计热情地迎上来道:“欢迎贵客来小店挑选首饰,小店是柴桑第一名号,在荆州也排名第三,绝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刘璟见店内客人颇多,不由眉头一皱道:“可有贵客房?”

    伙计眼光很毒,见他们衣着华贵,气质不凡,尤其还跟着几个魁梧强壮的随从,估计不是一般人,他连忙陪笑道:“当然有贵客房,请随我来!”

    刘璟带着小乔走进了贵客房,两人在一张小桌前坐下,一名管事取来放满名贵首饰的玉盒,将十几件名贵首饰一件件摆放在他俩面前,笑着介绍道:“这都是小店的珍品,当年汉王妃的首饰都是由小店供应,汉王妃现在天天戴的一支碧凤钗也是当年从小店购买。”

    小乔掀起了覆面的轻纱,笑吟吟地望着刘璟,意思在问他,‘是这样吗?’

    。。。。。。。。。。。

第二卷江夏 第784章 久别返家

    刘璟有些哭笑不得,从几年前开始,妻子陶湛就开始使用银簪和铜簪,衣裙也大多是细麻为面料,这么多年来一直以身作则,哪里戴什么碧玉钗,这家首饰店为了招揽生意,竟然利用自己妻子来做宣传,这让刘璟心中有些不快。

    但他不会和这种小人物翻脸,只是淡淡道:“不用随便把王妃摆出来,这对你们没有好处。”

    管事这才发现对方身后几名随从对他怒目而视,吓得他浑身一哆嗦,后面的话不敢再说下去,他连忙拾起一对手镯对小乔介绍道:“象这对黄金手镯上各镶有六颗名贵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祖母绿、黄玉和绿琥珀,又叫六星对镯,要价三万钱,如果有诚意买,可以再便宜点,最低两万五。”

    不等小乔开口,刘璟便道:“买下了!”

    管事大喜,连忙用一只玉盒将手镯收起来,刘璟又瞥了一眼小乔雪白的脖颈,笑道:“我想买一串明珠项链,可有?”

    船舱里,小乔将一串光彩夺目的明珠项链戴上脖颈,这串明珠项链由二十四颗明珠串成,每颗明珠大小如葡萄,晶莹圆润,将她承托得格外俏丽,小乔低低叹了口气,包括发簪、腕镯,还有这串明珠项链,还有衣物脂粉,逛了一次街,刘璟便为她花费了十万钱。

    当然,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刘璟对她的态度,连她侍女都看出来,刘璟对她别有情意了,小乔心中很乱,她也很喜欢刘璟的气度和年轻英武的外貌,更有刘璟对她的一路关怀和守礼,她知道以刘璟的地位想得到她的身体简直易如反掌,就像曹艹打算得到她一样,但他始终如一的以礼相待,这种脉脉温情令她感动,也打动了她的心。

    不过小乔想到刘璟的特殊身份,她心中总有一点犹豫,正是这种犹豫使她对刘璟有一种莫名的抗拒感,不想和他距离走得太近,但小乔又恨自己不够坚定,他给自己买了这么多贵重物品,自己为什么要接受?

    这时,侍女霜儿看出了小乔内心的矛盾,便小声道:“如果夫人不想收,小婢愿替夫人送回去。”

    霜儿是小乔的贴身侍女,服侍她已有十年,两人名为主仆,实际情同姐妹,有什么事情,小乔也不会瞒着她,小乔叹息一声,摇摇头道:“既然收下了,再还回去,会惹恼他,我们以后的曰子就难过了。”

    “可是夫人好像又不太喜欢他。”

    小乔回头瞪了她一眼,“不要想当然的乱下结论。”

    “哦!原来夫人喜欢他。”霜儿眨眨眼,笑嘻嘻道:“夫人说一直想去成都,原来是为了他。”

    “又在胡说了。”

    小乔沉下脸道:“你若再胡说,我就赶你出去。”

    “可是夫人自己说喜欢他。”

    小乔虽然口口声声说要赶她出去,但心中却想向她倾诉一番,她秀眉微蹙,忧心忡忡道:“这和喜不喜欢没有关系,他身份非同一般,将来他若君临天下,后宫不知会有多少嫔妃,我算什么?年长色衰,被冷落在某个角落里,一辈子就这么孤孤单单逝去,还不如呆在周府里,至少我还有自由。”

    “既然这样,夫人为何还要去成都,不如跟大夫人回建业?”

    “她回建业没有事,毕竟身份不同一般,孙权也不敢轻易动她,我算什么?回建业后还是会被送给曹艹。”

    说到这,小乔低低叹了口气,“普天之下,除了他,还有谁能保护我。”

    霜儿低头想了片刻,小声道:“要不,先见到尚香公主再说,听听她的意见。”

    小乔却摇了摇头,神情肃然地注视着霜儿道:“有句话我要先给你说在前面,你绝不能在尚香公主面前透露半点风声,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汉王对我有意,记住了吗?”

    霜儿很少见主人这样严肃,她吓得连连点头,“霜儿记住了。”

    。。。。。。。。。。。。

    新年将至,成都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挑起竹幡,清扫宅院,杀猪宰羊,开始准备祭祀先祖,连汉王官府和军营大门前也各自挂起了十六盏死气大灯笼。

    今天冬天整个长江流域都下了大雪,成都也不例外,一场大雪使成都银装素裹,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使新年的气息更加浓厚,厚厚的雪地更成了孩童们的欢乐世界,到处是孩子的打雪仗,堆雪人,欢笑声响彻城池内外。

    房间里,八岁的刘致正坐在窗前练习书法,但今天他也有点心神不宁,不时偷偷向窗外厚厚的积雪望去,他渴望能像普通孩子一样,能够尽情地在雪地里撒野打仗,堆雪人。

    “哥哥,你快来帮帮我吧!”院子里传来稚嫩的娇喊声,那是六岁的刘珠在呼唤兄长,她小手冻得通红,拿着小铲,已经堆起了一个小小的雪人,但一个人玩没有意思,她就想拉兄长和她一起玩。

    刘致叹了口气,他是汉王世子,他已经和孩童的天姓无缘了,刘致只得低下头,又继续练字,这时,刘珠偷偷溜进房间,砰地一下,将一团雪球砸在兄长身上,便咯咯地笑着跑了出去。

    刘致再也忍不住了,他咬一下嘴唇,放下笔,离开位子溜了出去。或许他可以偷偷堆一个雪人,然后再回去练字。

    刘珠早已在树下捏了一堆雪球,见兄长跑出来,她兴奋得大声尖叫,抡起小手将雪球向兄长砸去,刘致纵声大笑,也捏个雪球向妹妹扔去,冲上前一把抓住了妹妹,两人欢笑着滚翻在雪地里。

    就在这时,刘致若有所感,一抬头,却见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正满脸怒气地瞪着他,吓得他慌忙站起身,低头不语,刘珠也吐下舌头,躲到树后,她想跑掉,但又怕哥哥挨骂。

    陶湛慢慢走上前,冷冷问道:“你的功课做完了?”

    “还没有!”刘致小声答道。

    “那做完一半了吗?”

    刘致低下头不敢说话了,陶湛怒道:“从一大早到现在,两个多时辰了,你连两篇字都没写完,你在做什么?你的心思在哪里?你想玩就玩吧!不要吃饭,不要睡觉,随你怎么玩!”

    刘致跪了下来,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委屈道:“孩儿错了。”

    刘珠也在兄长身边跪下,小声道:“珠儿也错了,不该打扰哥哥练字。”

    陶湛叹了口气,对他们兄妹道:“你们起来吧!到房间里来。”

    她走回房间,拨弄一下火盆,使炭火燃烧得更旺,这时,刘致兄妹走进房间,在母亲面前垂手而立,陶湛拉过珠儿,将她搂进自己怀中,这才对刘致语重心长道:“平时你一个上午要写十篇字,但今天为娘只让你写四篇字,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致半响道:“娘体谅孩儿,给孩儿时间玩。”

    “看来你也知道,可是你为什么不抓紧时间,把功课做完再玩,偏偏三心二意,一个上午连两篇字都没有写完,你若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抵抗不住诱惑,你长大后怎么继承父亲的事业?”

    “孩儿知错!”

    陶湛注视儿子良久,又问道:“你既然知错,那你准备怎么办?”

    “孩儿会写完十篇字,一篇不少。”

    “很好,你自己看着办,你可以去玩,也可以去写字,娘今天都不会处罚你,随便你。”

    说完,陶湛起身拉着刘珠的手笑道:“珠儿随大娘去前院,爹爹马上回来了,我们看装灯笼去。”

    “爹爹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刘珠欢喜得跳起来,高高兴兴牵着大娘的手向前院走去,刘致望着母亲和妹妹走远,他叹了口气,又坐下来,稳住心神,开始认认真真写字,这一次他完全克制住了玩雪的**

    陶湛牵着刘珠来到前院,正好遇到孙尚香在指挥下人装灯笼,孙尚香抱起刘珠笑问道:“珠儿,你哥哥呢?怎么不一起来。”

    “哥哥做功课不专心,被大娘批评了,在写字呢!”

    孙尚香哑然失笑,对陶湛道:“难得成都下这么大的雪,大姐索姓就放他一天假,整天写字,要变成小老头。”

    陶湛摇摇头,“我给他机会了,如果他能专心,抓紧时间完成功课,他现在已经堆了几个雪人了,我就生他不专心做事的气,连这点意志力都没有,他长大后能做什么?”

    “大姐望子成龙之心,我能理解。”

    这时陶湛又想起一事,连忙问道:“长安那边有曹宪的消息了吗?”

    十天前,曹艹派人来成都,将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