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临天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屹鞅ǎ 

    文聘已经意识到,曹军很可能要撤退了

    天渐渐黑了,曹军大营内,三千曹军已列队就绪,盔甲鲜明,刀枪闪亮,一片杀气腾腾,他们准备出营作战了。

    曹军出战并不是为了攻克襄阳城,恰恰相反,他们是准备撤军了,张辽也得到了斥候的急报,刘璟率领五万援军正向襄阳城杀来,前锋已过了房陵县,最多两天,五万汉军就会杀到襄阳城。

    这个消息让张辽十分紧张,他紧急派人渡江去向丞相禀报,很快便得到了丞相的答复,连夜渡江撤军,其实张辽也很清楚,五万援军加上城内的两万军队,汉军的总兵力将达七万,近三倍于自己,他无论如何难以抵挡,撤军是必然选择。

    只是该怎么撤?张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文聘必然也知道刘璟支援大军到来的消息,一旦自己撤离,他很可能会出击,拖住自己,使他无法渡江,最后面临全歼的命运,所以他必须保证自己能全身而退。

    张辽拍了拍李典的肩膀笑道:“一切就拜托曼成兄了!”

    李典点点头,“将军请放心,我会尽力而为。”

    李典翻身上马,一挥手,“出发!”

    李典带着三千军队了出了西营,向西而去,这时张辽望着士兵们走远,他又转身注视汉水,汉水上黑黝黝的一片,隐隐可以看见一艘艘敌军战船在江中巡弋,张辽点了点头,回头令道:“三军准备撤退!”

    在大营猎猎火光中,只见曹军士兵在迅速整理各自的武器装备,至于营帐和部分粮草之类物资,对渡江不利,他们都一一放弃了,每个人都尽量精简装备。

    而另一种极为重要的物资却被士兵从营帐里搬了出来,用绳子成卷捆绑,那就是数千只羊皮筏子,这将是他们渡江的工具,也可以说这是曹军顺利北归的秘密武器。

    在征讨马超时,曹军在杨秋的大营内缴获了上千只羌人用来渡河的羊皮筏子,实际就是将羊脱浑,得到完整的一张羊皮,然后再制成皮囊,将数十只羊皮气囊绑缚在一起,吹气鼓胀后便形成了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放气后轻巧而便于携带,是胡人出征的必备之物,曹操便是在羊皮筏子上得到启示,让张辽军队携带羊皮筏子渡江,虽然他们渡江的浮桥已经被摧毁,但张辽还是可以凭借羊皮筏子渡江返回北岸。

    同时用羊皮筏子渡江还可以警告刘璟,汉水已经挡不住曹军。

    时间渐渐到了亥时,军营大门缓缓开启,两万余曹军列队涌出了军营,他们动作迅速,离开军营便向隆中方向行军,襄阳城外的江面上部署着两百余艘战船,对他们渡江威胁太大,而隆中渡口一带只有三十余艘战船。

    就在曹军刚刚离开大营,便立刻被城外的汉军斥候发现了,他们立刻奔回襄阳城汇报,文聘闻讯奔上了北城,向城外眺望,这时,贾诩也匆匆赶来,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文聘一指曹军军营道:“刚刚得到斥候禀报,曹军主力已经离开军营向西去了。”

    贾诩眉头一皱,“难道是去隆中?”

    “应该是!”

    文聘又道:“卑职怀疑曹军去迎战州牧的援军了,从时间上算,州牧的援军最快明天晚上就能抵达隆中,张辽会不会是去伏击州牧呢?”

    “有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张辽是想从隆中码头渡江北归,不过他们没有船只,渡江的可能性不大,其实最大的可能是诱兵之计,引诱襄阳守军出城追击,然后被他们反戈一击,最后在混乱中夺取襄阳。”

    文聘倒吸一口冷气,他正是想出城追击,贾诩这样一说,他才意识到自己轻敌了,“那我们该怎么办?”他又问道。

    贾诩想了想说:“可派五千军队尾随,若真是伏击州牧,五千军队可以从背后进攻曹军,使他们功败垂成,如果是曹军诱兵之计,五千军队便可以及时撤回,至于隆中渡江,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还是要防备曹军从对岸派船来接应;必须防止曹军真从隆中渡口逃走,应该增加隆中江面上的战船数量。”

    文聘点点头,“我亲自率五千军队尾随,战船安排,我会立刻派人通知沈将军!”

    “文都督可要小心了,当心被敌军在半途伏击。”贾诩又笑着提醒道。

    “卑职会小心,襄阳城的防御就拜托军师了。”

    文聘当即下城,点了五千士兵从西门出城,也向隆中方向行军而去,他很谨慎,远远地跟随着曹军

    甘宁率军赶回江夏后,襄阳江面的四千水军便由校尉沈弥统帅,一共大小四百余艘战船,封锁了从房陵到宜城县上千里江面,但重点却是襄阳、宜城和房陵三地。

    尤其是襄樊一带江面,曹操南北两支大军就驻扎襄阳和樊城两地,沈弥亲率两百艘战船在江面上巡弋,昼夜防范,严阵以待。

    就在张辽向西撤军的同一时刻,江北岸的曹军也有了动静,数万曹军手执火把出现在樊城码头一带,俨如点燃了一片火海,他们将四百余艘小船从陆地拖入江中,战鼓声隆隆敲响,摆出了大举渡江的架势。

    沈弥随即布了拦截大阵,两百艘战船部署成三道防御线,同时派出十几艘五百石战船进攻码头,企图摧毁曹军小船,但数万曹军在码头上向江中放箭,箭如密雨,逼迫水军战船无法靠近。

    沈弥见无法靠近岸边,便喝令道:“不用再上前了,保持阵型,让他们渡江!”

    既然曹军一定要渡江找死,那他就成全他们,江面上钟声大作,十几艘战船又缓缓退了回来,就在这时,一艘小船靠近了沈弥的千石战船,小船上有军士喊道:“沈将军可在?”

    沈弥快步走到船舷边,探身问道:“什么事?”

    “军师令你派一部分战船加强隆中江面防御,南岸的曹军主力向西去了。”

第二卷江夏 第629章 渡江突围

    沈弥眉头一皱,他还正想将隆中的船只调来,军师却命他派船去隆中。

    尽管沈弥有些不情愿,但贾诩的命令沈弥不敢不从,他回头对一名牙将令道:“周将军,可率本部赶往隆中码头,巡防江面,立刻就去!”

    牙将周信答应一声,下了大船,率领五十艘战船脱离了防御阵型,向西面数十里外的隆中码头而去

    文聘率领五千士兵一路追赶,军队距离檀溪还有数里,远远发现前方有火光,文聘心中疑惑,立刻派探子前去查看,不多时,探子奔回来禀报,“启禀将军,是檀溪大桥被曹军放火烧毁了!”

    文聘一愣,又探首向南面望去,只见十几里外,隐隐也有火光冲起,那是另一座大桥,也被曹军放火烧了,这使文聘心中不由恼怒起来,当即喝令道:“立刻砍树搭建浮桥!”

    檀溪宽只有数丈,用大树便可以直接搭建浮桥过河,数百名士兵迅速砍下十几棵岸边垂柳,向河边拖去,不料刚到河边,对岸忽然一阵梆子声响起,四周密集的箭矢迎面射来,士兵们措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后面的士兵吓得回头便逃。

    “将军,对岸有曹军埋伏!”一名军侯急向文聘禀报道。

    这个消息使文聘立刻警惕起来,曹军居然有埋伏,他想了想,回头对部将张岩令道:“带一千弟兄架桥过河,当心对方冷箭!”

    张岩答应一声,率一千士兵向檀溪奔去,文聘全神贯注地注视对岸,如果依然有箭矢袭击,他可以强行渡河,如果没有动静了,他倒要当心了,极可能前方有埋伏。

    这时,汉军又砍下数十棵大树,在河面上搭建了一座极为简易的浮桥,但再没有冷箭射来,似乎射箭的曹军跑掉了,张岩刚要渡河,文聘立刻令人止住了他,他催马上前道:“这是敌军的诱兵之计,路上必有埋伏,不可鲁莽前进。”

    张岩不解,问道:“卑职不明白,既然没有了箭矢,说明曹军只是骚扰我们渡河,应该没有埋伏才对,将军怎么认为有埋伏?”

    文聘冷笑一声,“兵法云,实则虚之,虚者实之,对方是名将张辽,他岂会不知小小檀溪难当我的军队,他偏偏烧毁桥梁,又故意派人放冷箭,就是为了引我过河追击,我若仓促过河,钻进了敌军的包围圈,后路又断,我们恐怕会全军覆没。”

    “将军说得有理,不如先派探子前去探路,无异常后我们再过河追击。”

    文聘点点头,“可以!”

    张岩立刻派出几名斥候去前方打探消息,文聘率五千却不急着过河,耐心地等待斥候的消息,过了半个时辰,一名斥候回来禀报,“前方十里内没有伏兵!”

    文聘心中有些疑惑,难道自己判断错了吗?这时张岩又请示道:“请问将军,是否继续行军?”

    文聘点了点头,当即令道:“军队过河,继续行军!”

    五千汉军渡过了檀溪,继续向前追击,一路追出十几里,这时张岩飞奔过来禀报:“启禀将军,情况有点不对,卑职派出的斥候全部失踪了,都没有回来。”

    文聘大吃一惊,连忙勒住战马,向四周望去,他们已经进入隆中山区,前方两里外便是隆中镇,四周都是高山深谷,极容易埋伏敌人,他顿时意识到不妙,立刻令道:“速速回军!”

    话音刚落,只听两边山谷内鼓声大作,火光四起,一左一右两支军队从两边山谷杀了出来,黑暗中看不清楚人数有多少,火光中只见一员大将挥枪杀出,正是曹军大将李典。

    文聘的行军队伍拉长有几里,一时难以聚拢应战,顿时被曹军一截为二,文聘军队顿时大乱,文聘急对张岩喊道:“稳住军队,突围回襄阳!”

    他柳叶大刀一挥,催马向李典迎去,大喝一声,“贼将吃我一刀!”

    迎面便是一刀劈去,刀势极为凌厉,李典也大喊一声,挥枪迎战,两人战马交错,在官道上激战在一起。

    文聘武艺高强,曾是刘表手下三猛将之一,后来又列为荆州五虎将之一,直到马超和庞德投降,文聘才退出五虎将之列,李典也曹操手下名将,文武双全,极有谋略,断桥诱兵之计便是他的安排,最终把文聘引来。

    不过在武艺上,李典要弱于于禁、张辽等人,也略逊文聘一筹,两人激战二十几个回合,李典渐渐不支,他卖个破绽,调马败退出了激战圈,催马向西面败去,他的败退使曹军的攻势顿时减弱了几分。

    文聘抓住这个机会,大喊道:“弟兄们,突围出去!”

    此时张岩已经稳住了汉军军心和阵型,他们在文聘的率领下,一鼓作气冲出了曹军的包围,迅速向襄阳城撤退,这时,李典又杀了回来,他见汉军已败退,便不再追赶,率领军队向隆中码头方向奔去

    隆中码头要比襄阳码头小一半,对岸是邓县,这一带岸边地势平缓,就算不在码头上也完全可以渡江,可利用的江畔有数里之宽,由于曹军主要集中在襄樊一带,因此隆中的江面便不是汉军战船巡防的重点,只有不到二十艘战船。

    战船主要是防御北岸,在靠近南岸一带几乎没有战船巡逻,张辽的军队已经在距离码头约一里处停下,士兵们吹足了羊皮筏子,很快,数千只羊皮筏子已准备就绪。

    这时,一名探子奔来禀报道:“启禀将军,江面靠南岸没有敌军战船,北岸一带有。”

    张辽更担心的是襄阳的战船赶来,他立刻下令道:“出发渡江!”

    两万余曹军士兵扛着羊皮筏子浩浩荡荡向江边冲去,一只只筏子冲入江中,士兵们纷纷跳上筏子,按照曹军建制,一什一筏,这样有什长率领,便于指挥和分工,四名士兵用木桨划水,其余六名士兵举弓弩负责四周警戒。

    只片刻,江面上便密密麻麻出现了数千只羊皮筏子,奋力向对岸划去,从高处向下张望,只见无数的小黑点在江面上漂浮,声势浩大,蔚为壮观。

    此时已是四更时分,夜色深沉,江面上黑漆漆一片,春寒料峭,疾风凛冽,汉军的战船终于发现了南岸的异常,二十几艘战船掉头向南部江面上冲来。

    隆中江面上的汉军战船以五百石战船为主,也有一艘千石战船,由一名军侯统帅,他看出了形势危急,立刻命人赶去襄阳求援。

    “撞翻他们!”汉军军侯大声命令道,战鼓声在江面上咚咚敲响,二十余艘汉军战船快速向曹军群中冲撞而去,当船只稍稍靠近,皮筏上的曹军纷纷举弩放箭,江面上箭如雨飞,射向迎面撞来的敌船。

    “轰!”一声巨响,为首战船狠狠撞在一只羊皮筏子上,激起的巨浪掀翻了皮筏,在一片惊呼声中,十名曹军士兵纷纷落水,惊恐万分地在江面上求救。

    战船毫不理会,又迎面向另一艘羊皮筏子撞去,战船虽然大多只是五百石,但相对皮筏子还是显得体格巨大,力量悬殊,但在数量上却远远少于数千只皮筏,尽管战船在江面上横冲直撞,但还是数量太少,更多的曹军皮筏冲过了汉水封锁,渡过了汉水。

    张辽位于队伍的后面,他要等待李典军队赶来,这时有士兵来报,李典军队已经过了隆中镇,正向码头这边疾速赶来,张辽这才登了一只大型羊皮筏子,筏子上有他的五十名亲兵以及两匹战马,士兵们奋力划桨,向对岸驶去。

    可就在这时,远处江面上传来的低沉的号角声,‘呜——’号角声在江面上回荡,紧接着鼓声隆隆,数十艘汉军战船的身影出现在江面上,这是水军首领沈弥派来支援隆中的战船,约五十余,他们也知道隆中有军情,正疾速向西驶来。

    此时,曹军尚有一半没有渡江,张辽脸色大变,当即下令道:“命令护卫军迎战!”

    张辽在宛城也训练了一支两千人的南阳水军,相比北方士兵,他们更擅长水性,能在江面上作战,在渡江计划中,张辽并没有考虑和汉军水战,只想尽快渡江,但此时汉军的援兵赶到,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

    ‘咚—咚—咚!’曹军战鼓声也敲响了,激烈而有节奏的战鼓声在江面上回荡,这是出战的命令,正在渡江的两百只护卫军皮筏开始迅速集结,向迎面驶来的汉军战船迎战而去。

    汉军牙将名叫周信,当初在江陵正是他抓住了关羽,也由此从军侯升为牙将,他的勇猛善战得到了甘宁的肯定,特地将他配为沈弥的副将,周信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从没有见过羊皮筏子,他也颇为惊奇,但此时,近两艘曹军怪船从四面八方向他的船队袭来,江面上箭矢如雨,不少士兵中箭,他不敢轻敌,下令道:“用石炮攻击!”

    石炮也就是发石机,曹军称为霹雳炮,象一柄巨弩,将石块发射出去,它比投石机小得多,射程最多也就五十余步,但它的优势就是比较精准,尤其适合在船上使用。

    周信率领的战船和隆中巡哨船不同,至少一半是千石主力战船,大多装有石炮,随着‘砰!砰!’的发石声在江面上回响,一块块十余斤重的大石向羊皮筏子砸去。

    ‘轰!’的一声巨响,一块大石砸中了一只羊皮筏子,几名曹军被砸中,发出一串惨叫声,从筏子上栽入水中,大船随即冲撞上去,将皮筏撞翻,五十余艘汉军战船十分犀利,一连撞翻数十只皮筏,江面上到处是落水求救的曹军士兵。

    但曹军的猛烈反击也使汉军战船遭到重创,几只筏子围住了一艘千石战船,筏子上曹军士兵将装满火油的陶罐扔上大船,用火箭点燃了火油,大船开始迅猛燃烧,很快便被烈火吞没。

    曹军如法炮制,一连点燃了八艘汉军战船,江面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在两军激战的江面上,无数曹军士兵拼命划水,密密麻麻的羊皮筏子在波浪中向对岸驶去。

    但很多落水的曹军也找到了求生的办法,他们用刀割开羊皮筏子的绳子,抱着一只充满气的脱浑羊皮囊,奋力向对岸游去。

第二卷江夏 第630章 两军对峙

    天渐渐亮了,汉水江面也恢复了平静,经过一夜生死拼搏,付出了两千余人阵亡的代价,张辽率领的曹军主力终于利用皮筏渡过了汉水,而与此同时,宜城县的于禁也利用羊皮筏子偷渡汉水成功,撤回了北岸,曹军再次汇集于樊城大营。

    尽管这次曹军渡江突袭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曹操的战略却成功了,曹军渡江使汉军蒙受巨大的压力,刘璟不得不暂停北伐,率军支援襄阳。

    北伐虽然只是暂停,但至少要半年后才能再次发起攻势,这就为曹军部署陇西防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南征襄阳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获得了成功。

    就在曹军渡江后的次日清晨,魏延率领五千汉军先锋抵达了襄阳,到了中午时分,刘璟率领的数万主力军队也出现在隆中,这时,文聘和贾诩也赶到隆中迎接刘璟的到来。

    “卑职判断失误,阻截曹军不力,请州牧处罚!”

    文聘十分惭愧,虽然贾诩已经意识到曹军的目的是要从隆中渡江,但他还是判断失误,认为曹军是去阻击汉军援兵,从而没有能抓住追击曹军的战机。

    刘璟已得到禀报,他扶起文聘笑道:“这次曹军南渡及北归,显然事先经过了精心谋划,还使用了羊皮筏子,这对南方军队而言,确实难以想到,这次只要能守住襄阳,我就认为你们没有失职,值得嘉奖!”

    这时,贾诩也走上来施礼道:“说起来惭愧,文将军想不到曹军会使用羊皮筏子可以理解,但我是西凉人,从小就很熟悉这种渡河载具,我却没有想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次让曹军逃脱,责任在我,和文将军无关。”

    “军师就不必自责了,其实我是担心曹军进攻江夏,好在曹操暂无此意,也算是我们的幸运。”

    说到这,刘璟又对众人笑道:“去隆中码头看看吧!”

    他翻身上马,众人簇拥着他向隆中码头而去,此时隆中码头上堆满了曹军丢弃的军资和兵器,汉军士兵正在清理各种物资,刘璟来到一堆羊皮筏前,这是被江水冲上岸的皮筏,足有四百多只,大多被放了气,还有十几只完整的皮筏堆在一旁。

    刘璟仔细看了看这些羊皮筏,回头问贾诩道:“军师见过最大的皮筏有多大?”

    贾诩想了想道:“当年董卓军中就有,其实就是用三十只小皮筏拼接而成,四周绑有巨木,体型十分庞大,最多可载两百余人,但主要是用来运粮,就算是千石战船恐怕也撞不翻。”

    刘璟点了点头,“这次曹军用的是小皮筏,并且尝到了甜头,我很担心他以后会造巨型皮筏,便于运输,对我们荆州的威胁就大了,而且这次曹军渡江,将我们水军防御面狭窄的弱点暴露无遗,今天从宜城县过江,说不定明天就会从安陆郡过江,令人防不胜防啊!”

    贾诩苦笑一声,没有说什么,刘璟又对文聘和魏延道:“你们先回襄阳吧!把军队驻扎好,我等会儿和贾军师坐船去襄阳。”

    众人施礼告辞,刘璟和贾诩则上了一艘千石大船,顺水向襄阳方向驶去

    船舷边,刘璟久久凝视着对岸被摧毁的邓县县城,目光中充满了恼怒,这时,贾诩慢慢走到刘璟身旁,半响叹息道:“或许我们要改变计划了。”

    刘璟回头看了看他,不解地问道:“军师这是何意?”

    “曹操已经找到了破解汉水防御的办法,对我们西线的北征就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毕竟曹操的兵力要超过我们很多,如果我们战略重点在西面,那曹军随时可以从东线牵制我们,我感觉这曹军渡江其实就是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不放弃北伐,那么还会有第二次渡汉水,而那时恐怕就不是襄阳,而是江夏了。”

    “这和我们改变计划有什么关系?”

    “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先夺取陇西,在陇右站稳脚跟后再进攻关中,但现在看来,我们必须尽快夺取关中,如果曹军再从荆襄牵制我们,那我们就可以从关中向东威胁并州,甚至可以从背后威胁南阳,这样就实现了对曹军的两面包围。”

    刘璟沉思良久道:“我们可以支持交趾太守士燮,让他有实力抗衡刘备,这样一来,我便可以将江陵的水军及战船全部转到汉水,使汉水的水军防御增加一倍,同时再募兵五万,将荆州的防御兵力增加到十二万,我想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我的西征计划了。”

    贾诩明白刘璟的意思,他暂时还是不想先攻关中,还是要按原计划,在陇西站稳脚跟后再向关中进军,这样也比较稳妥,想到这,贾诩笑道:“或许我还有一策,让曹军被合肥方向牵制,进攻荆州也会有心无力。”

    “合肥?”

    刘璟眼睛一亮,他有点明白贾诩的意思了,如果是那样,倒也是良策,他相信孙权一定会吞下这个饵

    张辽率军平安归来,刘璟也被迫停止西征,前来援助荆州,这使曹操心中十分痛快,趁刘璟军队尚未抵达襄阳,曹操便下令摆宴庆贺这次出兵行动成功。

    大帐内,曹操摆下了酒宴,众人围拢一圈坐下,几名军中力士在大帐内相扑为戏,众人笑语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

    这时曹操举起酒樽对众人笑道:“各位请听我一言!”

    大帐内立刻安静下来,无数双目光注视着曹操,曹操这才缓缓道:“这次渡江的意义,不仅仅是我们成功将刘璟逼来援助襄阳,也不是我们能全身而返,更重要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荆州水军的压迫之下,终于找到了一条对抗荆州水军之路,我们不需要传统的战船,完全可以利用羊皮筏子的便利、灵活来和荆州水军作战,来,这一樽酒我们一起饮了!”

    众人齐声应和,端起耳杯将酒一饮而尽,这里面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曹操最后一句话的深意,张辽却明白,因为有数百名落水的曹军士兵,居然各自抱着一只羊皮囊游回了对岸,这个发现意义重大,这样一来,曹军士兵只要略略会泅水,他们就能顺利游过汉水。

    以前也有人提议士兵可以抱着木头渡江,但毕竟木头携带不便,而羊皮囊则可以叠放在背包之中,每个士兵随身携带,每人带上四个,盔甲和兵器便可以放置在皮囊上渡江。

    甚至可以临时拼成巨型皮筏,运载战马和辎重渡江,正是这个发现,才让曹操欣喜若狂,这么多年来一直困扰他的渡江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当然,长江还不行,但除了长江之外,曹军便不会再被任何河流所困。

    曹操见张辽若有所思,便笑问道:“文远在想什么?可是在想羊皮囊的妙用?”

    “是!卑职正在想此事,另外,卑职还有点担心合肥,担心江东军乘虚袭击合肥城。”

    曹操呵呵一笑,“我确实得到急报,黄盖率领两万江东从历阳渡江,杀向合肥,但我一点不担心孙权会真的为刘璟卖力,助刘璟击败我们,他有什么好处?对他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曹刘两败俱伤,所以他只会摆摆样子,绝不会真的进攻合肥。”

    “丞相果然是洞察人心。”众人纷纷举杯赞誉。

    曹操又喝了两杯酒,不觉有些半酣,他叹息一声道:“当年穰山一念之差,留了刘璟一命,没想到他最终成为我的心腹大患,以致于今天如此被动,今年我已五十有八,年近花甲,却天下未平,北方流民日甚,烈士暮年,壮志未酬!”

    说完他又举起酒樽,将樽中酒一饮而尽,不觉有些酩酊醉意,站在曹操身后的许褚感觉丞相已经不支,连忙上前低声道:“丞相可要去更衣?”

    曹操点点头,“孤确实要去更衣!”

    许褚扶起曹操,曹操又对众人笑道:“这一去未必再回来了,我知道大家都希望我离去,那我就成全各位,大家畅快喝酒吧!明天我们再商议如何对付刘璟的到来。”

    众人大笑起来,都起身施礼,许褚这才扶着丞相小心地从后帐离去,曹操离去了,众人没有了约束,大帐内再次热闹起来,众人谈笑风声,气氛热烈。

    这时,曹洪端了一杯酒走到张辽面前,似笑非笑道:“文远此战虽败,却败得壮烈,连丞相都赞不绝口,还置酒为文远庆贺,令人不胜钦佩,我来敬文远一杯,聊表心意。”

    张辽听出他话中带刺,心中略略不悦,淡淡道:“张辽只是谨遵丞相之命作战,丞相置酒也和张辽无关,不敢受子廉将军之赞,这杯酒我们还是各自饮了吧!”

    他端起酒一饮而尽,曹洪脸色微变,冷冷道:“文远莫非不给我这个面子?”

    “非也!我只是饮子廉将军的酒,不受子廉将军之赞,子廉将军请吧!”

    “哼!”

    曹洪重重哼了一声,随手将酒泼在地上,转身便走,当面泼酒于地,这是酒桌上极为羞辱人的举动,张辽顿时大怒,一拍桌子喝道:“曹洪,你这是何意?”

    曹洪回头瞥了他一眼,用一种讥讽的语气道:“没什么,我只是在祭奠不幸被将军所杀的无辜乡人罢了,将军何必动怒?”

    张辽立刻明白过来了,就是那个淫辱民女、杀人夺财的军侯,曹洪果然找自己发难了,张辽岂是受辱不语之人,他深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曹洪将军,请你把话说清楚再走!”

第二卷江夏 第631章 荀彧到来

    曹洪停住脚步,回头毫无表情地看一眼张辽,最后冷笑一声,转身走了,这时大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他们二人望来,众人都感到惊讶,曹洪怎么会将酒泼在地上?他们两人发生了什么矛盾。

    这时,坐在旁边的陈群低声问道:“文远,发生了什么事?”

    张辽知道此时不是发生内讧之时,他忍住了这口气,摇了摇头,“没什么,先生请继续喝酒吧!”

    陈群的目光更加疑惑了,别人或许看不清楚,但他坐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分明就是曹洪迁怒于张辽,这两人之间有矛盾,既然张辽不肯说,陈群也不好多问。

    这时,大帐内一片窃窃私语,渐渐地又热闹起来,就在这时,有侍卫在帐门前高声道:“各位将军,朝廷派使者来了,是荀令君!”

    众将纷纷起身向帐外走去,陈群却很惊讶,岳父大人怎么会来了?他不及多想,也起身迎了出去,这时,曹洪快步走张辽身边经过,脚步略听,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加快脚步走了,张辽就当什么都没看见。

    李典也走到了张辽身旁,他歉然道:“下午子廉将军来找过我,问起他同乡被杀之事,这件事我很抱歉,没有能劝住他。”

    “此事和你无关,曼成不用自责,我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张辽也不去营门口,转身返回自己大帐了,李典望着他走远,不由摇了摇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