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宏图-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此物以白蜡木为身,檀木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鹿筋扎丝为弦。长四尺两寸余,宽近两尺。正中央横着一个木板,上刻四个凹槽。凹槽末端外部,则用烙铁轻轻地烫了几个数字,六十、七十、八十、一百。

    凭着经验,他可以判断出,自家养子所献,应该是一把弩弓。然而军中即便最轻便的擎张弩,也远比眼前之物笨重,且一次只能一发。眼前之物,却有四个深浅不同的凹槽,很显然,可以同时填四根弩箭就位。

    “此为武侯弩,五胡乱华时便已经失传。子明在沧州却根据书中所载的只言片语,又给做了出来!”早就料到会让自家义父见猎心喜,柴荣用手在弩弦上探了探,带着几分炫耀回应,“可以一次安放四支弩箭,然后选择单发或者四支齐发。最远可达二百步,有效射程大概是六十到一百二十步。”

    “图在哪里?可,可否让工匠赶制?”眼前仿佛出现了自己一方朝着敌军万箭齐发的场景,郭威站起身,继续哑着嗓子追问。

    “在这儿!”柴荣后退半步,从怀里摸出一个带着体温的鲸鱼皮小包,连同里边的图纸,用双手递到了郭威面前。“据子明说,造价在朱漆弓的二十倍之上。但好在材料都可以直接拿来用,不必像造角弓那样,花费三年时间养材!”

    “好,好,好!”郭威双手将图纸和皮包接了过去,雪白的胡须,在胸前上下颤抖。

    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造一把合格的角弓,前后耗时高达三年。虽然可以大批量养材,不断轮替,但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始终是个庞大的数字,令地方藩镇个个望而却步。

    所以自打李唐覆亡以来,军中所用的角弓就一代不如一代。唐末官制的朱漆弓已经成了大将专用的重宝,而普通弓箭手,则多是用桑木弓对付,威力小不说,射程和精度也非常令人头疼。

    忽然有了一种射程高达两百步,可以连发,并且可以大批量赶制的连弩摆在面前,半生戎马,熟知作战窍要的郭威,怎么可能不感觉喜出望外?虽然时间和财力,都不允许他在短时间内,将此物大量装备到麾下军队,但至少让他感觉到自己距离年少时的理想又近了一步,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越行越远。

    “除了造连弩的图样之外,包里还有一件的东西,比图样要重要百倍。孩儿刚才没有说,父帅看看就知道是什么了。”柴荣却得意地笑了笑,故意卖了个关子。

    “哦?”郭威又愣了愣,笑着摇头,“你这孩子,唯恐给老夫的惊喜不够多。”

    养子这些天来,千方百计安慰自己的举动,他都刻在了心里。所以哪怕接下来看到的东西,不如武侯连弩远甚,他也会努力做出一幅老怀大慰的模样。无他,在汴梁那场惨祸中,柴荣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也被刘承佑的爪牙杀害。如今他们父子两个,都是孤苦伶仃,货真价实的相依为命。

    皮包轻轻地被他信手打开,一叠标记清晰的图样,从里边露了出来。每一个相关部件都画得极为齐整,旁边还用细笔写出了具体数据和尺寸,只要工匠头目能识字,肯定可以将连弩完美地批量打造出来。

    图样之下,还有另外一叠淡青色桑皮纸。已经被装订成了一本书模样,看上是极为精致。郭威信手翻了翻,当目光与书的封面相遇,又是微微一愣,“练兵纪要?郑子明写的?”

    “正是!”柴荣笑着点头,“前几天会操,孩儿见父帅对三弟麾下士卒的军容颇为赞赏。便要他抓紧时间去把练兵的心得和具体过程都写下来。好在他动作够快,赶在明天开拔之前,恰恰完成了最后一段。”

    “好,好,没等出征,他就接连给老夫献上了两件军国重器。其心可嘉,可嘉。老夫向来不白拿别人的东西,这……”郭威心里愈发感觉高兴,手指敲打桌案,斟酌着夸奖。

    乱世当中,哪个领兵的武夫,没有一些独门绝技?拿了他们的这些绝技,就等于摸清楚了他们的命脉罩门,最差情况,也能照葫芦画瓢,让他们无法继续凭着此技在世间称雄。

    所以光凭着献弩之功,一个三品将军的职位就是跑不了的。再加上一份更为珍贵的《练兵纪要》,郑子明的沧州防御使,也应该往上再升一到两格。防御使之上便是节度使,沧州原本隶属横海军,横海军之上……

    猛然想起王峻先前的警告,郭威眉头微微一动,笑容立刻变得有些僵硬,“出征在即,也来不及给他升官了。这样,等此战结束,老夫定然不会亏待了他!”

    “不急,不急,我们三兄弟之间,原本也不分什么彼此!”柴荣对自家养父郭威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熟悉,本能地就察觉到对方的反应有些古怪,笑了笑,低声宽慰,“况且当初他练兵之时,我就跟他说过,全力支持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新军。而若有所成,则可以交给父帅全力推行。”

    “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你今后……”郭威本能地,就想提醒自家养子,现在与当初情况已经完全不同。然而,话说了一半儿,看看柴荣那纯净的面孔,竟不由地心中一疼。叹了口气,把剩下的言辞全都吞回了肚子里。

    自己跟****之间的恩怨纠葛,折磨自己一个人就足够了。荣儿还年青,未来的路还很长。

    “是王伯父,刚才跟您这里胡说了些什么吧!”柴荣的心脏,也是瞬间微微一痛,笑了笑,低声道,“这个鼠目寸光的家伙,自己心里头一团漆黑,就容不得别人眼睛里有半点儿光明。”

    

    【公告】客户端特权,签到即送vip!

    【专题】畅读热播剧同名小说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九章 长缨 (六)

    第九章 长缨 (六)

    “你,你胡说些什么?你,你王伯父气量虽然差了些,料事却向来极准。对你老子我,向来也忠心耿耿。”瞬间就听明白了柴荣话语所指,郭威双眉倒竖,虎眼圆睁,红着脸大声呵斥。

    然而,他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至少,现在还不是。因此这番勃然作色,不觉透着三分底虚。没等柴荣出言辩驳,就自行将目光挪开,侧着脸,大声补充:“你王伯父,还不是为了你打算!那郑子明不到二十岁就手握重兵,万一将来……”

    “孩儿不需要王伯父为孩儿打算!”柴荣缓缓后退了半步,铁青着脸摇头,“父帅,您春秋鼎盛,且有大恩于天下黎庶,待给娘亲和几个兄弟姐妹报完了仇,再娶两房妻子,不愁老天不赐下子嗣。孩儿作为兄长,今后也足以为弟弟在外边遮风挡雨。犯不着这么早就忌惮别人,免得寒了天下壮士之心。”

    “胡说!老夫已经年近半百,又曾经多处受伤,气血早就不再充盈!”感觉到义子心里头流淌着一片赤诚,郭威收起怒容,轻轻摇头,“况且人到七十古来稀,即便为父能再养下孩子,也看顾不了他长大成人。因此,为父手里这点儿家底,你看得上也好,看不上也罢,都必须交给你。否则,日后主幼臣强……”

    “父帅!”柴荣大声打断,心中感动得无以名状。“孩儿可以发誓,此生不会对家业有窥探之心!如有违背,五雷轰顶而死!”

    他虽然不是郭威亲生,并且在刘承佑发难之前,郭威膝下也有自己的嫡亲骨肉。但对他这个过继来的孩子,郭威却与亲生别无二致。所以,无论出于报恩角度,还是出于年青人心中那股子骄傲,柴荣都没想过染指郭氏家业的继承权,哪怕眼看着郭威就要成为一国之君。

    然而,听了他的誓言之后,郭威却喟然长叹,“唉——!你这孩子,让为父怎么说你。为父一手把你带大,怎么可能信不过你的人品?但为父,为父却无法保证自己将来的孩子,也跟你一样正直啊!!老夫两年前可曾想过,要夺了刘知远的天下。可,可最后呢?最后却被刘氏子将全家杀了个精光,不得不起兵杀向汴梁!”

    说到自己的悲惨遭遇,他心中又是一阵刺痛。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而那柴荣,虽然也顿时觉得心如刀绞,却迅速抬手在脸上抹了两把,低声说道:“将来如何,谁又能算得清楚。岂能因为担心他不成器,就把还没出生的弟兄都当贼防着?若人人都做如此想,那天下父母岂不是都只能生养一个,其后再有别的子嗣,生下来就直接溺死!”

    “这……”郭威被说得无言以对,也抬起手在脸上迅速抹了两把,苦笑着说道:“为父之言,听起来的确有些荒谬,。可为父这辈子,看够了主弱臣强的惨祸。为父管不了别人,至少从自己这儿开始,绝不会传位给不懂事的黄口小儿。”

    “父帅您春秋鼎盛,传位的事情,咱们父子至少要等十年后再说!”柴荣不想再惹郭威伤心,笑了笑,果断选择了逃避。

    “你这孩子!”郭威知道,再继续说下去,反倒显得父子之间生分了。嗔怪了一句,继续苦笑着摇头,“从小就是有主意的。也罢,此事老夫暂且不提。但你王伯父今天……”

    “孩儿还是那句话,不劳王伯父操心!” 事关兄弟之间的友谊,柴荣不敢轻易退让。拱了下手,大声抗辩,“子明和元朗当初跟我结拜之时,可不知道我是您的儿子。我也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可相识以来,子明所做之事,没有一件让孩儿失望过。孩儿在他身上花的每一文钱,也都收到了十倍以上的回报。”

    这些都是事实,因此说起来理直气壮,“此番孩儿家中蒙难,他闻讯之后,未待孩儿相邀,便立刻带兵赶了过来。这些日子里,也是他和元朗两个日夜陪同孩儿练兵,演武,吃饭、闲谈,唯恐孩儿有了空闲,躲在军帐里独自伤怀。这样的兄弟,孩儿自问这辈子找不到第三个。”

    “的确,的确如此。可,可老夫当年……”郭威也曾经亲眼看到,在柴荣最痛苦的时候,是谁日夜陪伴在他身边。因为没有力气反驳,只能带着几分愧疚,讲述自己的前车之鉴。

    然而一句话未说完,却又被柴荣大声打断:“父帅,将来怎么样,谁也不能预知。过去子明如何,孩儿却历历在目。所以,孩儿绝不会因为尚未发生的事情,就把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事情,都直接忘个精光。更不会因为尚未发生的事情,去猜忌自家手足。那绝非交友之道,也绝非英雄豪杰所为!”

    “你,你这孩子。”郭威被说得顿时又如坐针毡,红着脸,低声数落,“王秀峰所谋,的确有失光明。可,可他的担心也不是毫无道理。如果完全秉公行事,郑子明二十岁不到,就得受封节度使,并且得出镇上州。待他四十岁时,你拿什么位置来封他?一旦封无可封……”

    “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情!”柴荣笑了笑,自信地摇头,“孩儿不认为现在就需要为之烦心。否则,孩儿以后再用人,就必须遵行两个标准。第一,本事不能比孩儿强。第二,年龄不能比孩儿小。而父帅您,现在第一个要杀掉的是王伯父,因为他比您多谋。第二个要杀掉的是李洪义,因为他比您少壮且武艺高强。然后,从郑伯父开始,咱们爷俩一个个杀下去,直到最后做一对儿孤家寡人?“

    “这……”郭威再度被说得无言以对,红着脸,在座位上来回扭动。

    平心而论,他本人绝不是个嫉贤妒能之辈。否则,也不会从一个大头兵做到枢密副使。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得到全国一大半儿武将的真心拥戴。然而涉及到自家孩子的安危,还是唯一一个活着的孩子,他难免会一时被王峻的话所迷,失去了原本的磊落与包容。。

    所以,当听到柴荣总结出了的那两条荒谬的用人标准之后,理智顿时就又回到了郭威的身体之内。令他瞬间觉得自己刚才的言谈举止好生龌龊,简直跟自己以前看不起的那些蠢货别无二致。只是,让他现在就亲口承认自己刚才的行为很蠢很低劣,又太强人所难。毕竟老人家好歹也是一国枢密副使,在十数万大军当中一言九鼎。

    “父帅先前说过,咱们中原英雄要一代比一代更强。”体谅郭威的尴尬,柴荣笑了笑,迅速将话题岔开,“孩儿虽然不才,却愿以此言自勉。”

    “好,好!”郭威又被触及的心事,咧了下嘴,手掌轻轻拍打桌案。“我儿理当如此!子明的武侯图样和《练兵纪要》,为父肯定不会白拿。你们兄弟之间的事情,老夫也不会再多置喙。你王伯父,你王伯父和为父,终究还是老了。我儿今日之言行,其实已经强过为父甚多!”

    

    【公告】客户端特权,签到即送vip!

    【专题】畅读热播剧同名小说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九章 长缨 (七)

    第九章 长缨 (七)

    他素来言而有信,第二天去给郑仁诲壮行之时,就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儿,将郑子明所献的武侯连弩和练兵纪要亮了出来。随即,宣布自己会向朝廷上书,举荐郑子明为横海军节度使,云麾将军,捡校兵部尚书。

    “大帅威武!”

    “郑节度威武!”

    刹那间,叫喊声响成了一片。所有武将,无论官职高低,都感觉到兴奋莫名。无他,军中向来凭本事论高低,郑子明年初的战绩和最近会操时的表现,早就都落在了众人的眼里。被授予一个实权节度使职位,理所当然。

    而连郑子明这种身世来历不清不楚的人,都可以凭着本事坐上实权节度使之位。大家伙儿还用担心什么有功不酬?只要在收拾护圣军那群根本没上过战场的雏儿时,使足了力气,就不愁过后没有充足的回报可拿。

    “哼!”一片兴高采烈的面孔中,只有宣徽北院使王峻,气得满脸铁青。在他看来,很显然,自己昨天的一番好心,被郭威父子给当成了驴肝肺。非但未能阻挡得住郑子明加官进爵的脚步,反倒直将此人送上了青云!

    然而,当着上百名“兵痞”的面儿,他也不好再横加阻挠。只能用刀子一样的目光盯着郑子明的胸口,心里头同时暗暗发狠,有生之年,一定要将郑子明的狼子野心拆穿于光天化日之下。让郭家雀儿明白,昔日自己的预料是何等的准确,谏言是何等的英明!

    “嗯?”刚刚向郭威谢完了恩的郑子明,猛然觉得双目之间的区域一麻,本能地侧过头朝王峻所在位置观望。然而,他却什么都没有找到。宣徽北院使在郑子明感觉到敌意的瞬间,就把身体缩到了送行队伍的后排。随即像沙滩上的水滴般,迅速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也许这次升官太快,招人嫉妒了吧!”郑子明笑了笑,随即,便向郭威辞行,转身回到了自家队伍。

    作为几度在生死之间打过滚儿的“老将”,他相信自己对危险的直觉。但是,他却对这种藏头露尾的敌意不太在乎。自从在沧州着手消灭堡寨和士绅以来,他得罪的人太多了。仇家几乎遍天下。再多上一两个,根本无关痛痒。

    况且这横海军节度使的职位,原本在年初的时候就该属于他。现在才拿到手,已经是迟了。至于云麾将军散职,兵部尚书加衔,则完全属于锦上添花。除了理论上可以向朝廷多要两份俸禄之外,起不到任何其他作用。

    带着几分如愿以偿的快意,半个时辰之后,他与郑仁诲、柴荣等人一道上马出发。穿贝州,渡漳水,过刑州,风餐露宿,辛苦赶了大半个月,终于抢在辽军之前,抵达冀州城下。

    此刻冀州,已经跟边境上的深、祁两州失去了联系。二地的文武官员,据说遵循着以往官吏,又是一箭未发选择了投降。因此在赵州和冀州之间,大部分险要都被辽国的前锋幽州军所掌握。平原之处,也到处都是骑着高头大马辽国的斥候,纵横往来,如入无人之境。

    高怀德见状大怒,不待自家体力恢复充足,就向主帅郑仁诲请了一道将令,带着百余名亲信杀出了城外。沿途遇到辽国斥候,也不管对方是契丹狼兵还是幽州鹰犬,弯弓便射。

    靠近冀州城外的几伙斥候,被杀了个措手不及。转眼之间,就被他收拾了个干干净净。而那高怀德,却还没杀过瘾。抬头看看天色尚早,立刻派了一名心腹带着敌军的人头回冀州城内交差。自己则带着其余亲信家丁,沿着破败的官道径直向北杀了下去。

    不多时,前方又出现了一支斥候,大约二十余名上下,个个都剃光了头顶毛,露着淡青色的头皮。见不远处好像有一支中原骑兵向自己快速靠近,顿时喜出望外。齐齐打了呼哨,策马弯弓迎战。

    也不是他们托大,自从二十余天之前挥师南下,一路上,无论是城池还是堡寨,个个都望风而降。除了偶尔有几伙不服气的绿林好汉跳出来螳臂当车之外,正式的抵抗,辽军根本就没遇到。因此,众契丹斥候习惯性地,就把高怀德当成了又一只不自量力的螳螂。

    此外,高怀德的表现,在众契丹斥候眼睛里,也实在太过于稚嫩。明明人多势众,却不去利用,偏偏一马当先地冲在了最前头。明明还隔着**十步远,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骑弓,根本不管骑弓只有五十多步的有效射程。

    “呵呵呵,你们都靠后,老子去生擒了他,然后让他家中长辈拿钱赎命!”斥候头目萧野狐大咧咧地朝着身边同伴摆摆手,冷笑着吩咐。

    那个白马银盔的半大小子,显然是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连骑弓射程远不及角弓的常识都不懂,居然敢向自己这边瞄准儿。且让他瞄,只要他胳膊不觉得酸。还有六七十步远呢,这个距离上,即便被他射中,羽箭也只能给本大爷挠个痒痒。

    然而,这个痒痒,挠得却有些狠。没等萧野狐狸脸上的笑容散去,“铮,铮,铮”,弓弦响声已传进了他的耳朵。紧跟着,三道寒光彼此沿着不同方向,直接戳中了他和他身边另外两名身材最为显眼的斥候哽嗓。从前到后,瞬间戳了个对穿。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喉咙被射穿的萧野狐一时半会儿却不能死去,松开缰绳,双手捂住半截箭杆,在马背上来回摇晃。策马冲过来的高怀德却对他看都不愿多看一眼,猛地将左手在腰间一抹,又将三根羽箭从箭壶里抹了出来,直接搭上了弓弦。紧跟着,微微侧身,手肘连续后拉,“嗖!嗖!嗖!”,又是一记三箭连珠,将另外三名目瞪口呆的斥候射了个对穿。

    “啊——!”剩下的十四、五名斥候,这才发觉遇到了杀星。惨叫一声,拨马边走。高怀德哪里肯放他们离开?双腿轻轻一加胯下的卢的小腹,人和马如同一道闪电般从后边追了过去。一边追,一边继续弯弓放箭,将跑在队伍末尾的斥候们,像摘柿子般,一个接一个从坐骑上给射了下来。

    “将军,跟我们留几个尝鲜!”其余高氏家丁根本不担心高怀德的安危,策动战马,大喊大叫着追上,遮断自家少主的身后和两翼。在路过垂死挣扎的斥候们身边的瞬间,挥刀砍下这些入侵者的头颅。

    前后不过半柱香功夫,这一小队奉命到冀州城外刺探军情的契丹斥候,就只剩下的三头丧家之犬。他们更加没有勇气掉头迎战,上半截身体如同膏药般,紧紧贴在战马的脖颈上。两条短粗的狗腿,则拼命朝着战马的肚子上狠磕。

    可怜的坐骑,被刺激得两眼发红。嘘嘘嘘发出数声悲鸣,将全身的力气,都毫无保留地送到了四蹄之上。转眼间,就又跑出了七八里,令后面的高怀德无论如何加速,都无法将彼此之间距离,拉近到手中明月弓的有效射程之内。

    “无胆鼠辈,原来只敢欺负平头百姓!”高怀德追得额头见汗,却始终无法将最后三名一心逃命的斥候结果。猛地把骑弓朝身后一插,迅速又将一把木制了连弩端了起来。

    这是他用了大半套高家祖传枪法,才从郑子明手里换到的利器,还没用熟,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根本想不起来使用。而此时此刻,却成了他最后的依仗,很快就端得与胸口齐平,目光透过望山,死死咬住了一名契丹人的后心。

    “叮!”扳机被迅速扣下,一支没有尾羽的弩箭,呼啸着扑向目标。九十余步的距离,只花费了不到一个弹指。未等弩弦的余韵散去,被瞄准的契丹斥候,已经应声而落。

    

    【公告】客户端特权,签到即送vip!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九章 长缨 (八)

    第九章 长缨 (八)

    “啊,啊啊啊啊——“另外两名契丹斥候中的一个,嘴里忽然发出狼一样的长嗥。猛地拉住坐骑,掉头回扑。

    即便迎战也绝无侥幸获胜的可能,从开始逃命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早已清楚彼此之间的悬殊实力差距。然而,如果此刻他依旧像先前一样只顾着埋头逃命,今天出来执行任务的这一整队斥候,便会全军覆没。

    在生死之间做选择很难,但选择做出之后,一切却瞬间变得无比轻松。骑在已经跑脱了力的战马上,契丹斥候高高地挺直了胸膛。就像自己在部落里第一次参加狩猎时那样,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与骄傲。

    沉重的铁锏被他举过了头顶,就像举着部落里的狼头战旗。两眼盯着追过来的中原将军,他以最快速度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只要逼得对方腾不出手来装填弩箭,他就有希望为同伴赢得活命之机!

    “蠢货!”高怀德不屑地撇了撇嘴,瞄准高速对冲而来的契丹斥候再次扣动了右手食指。随即,双脚轻轻磕打金镫,策马避开正在下坠的尸体,将武侯弩对准了最后一名逃命者。左手推开弩身上方的限位机关,右手的食指第三次果断回压……

    “嗖——!”第三支弩箭,闪电般飞了出去,正中目标的后心。

    “将军威武!”左右两侧跟上来的亲兵们,嘴里发出一阵骄傲的欢呼。全歼!初抵战场,就全歼了敌军一整队敌方斥候!并且全都是契丹人,如假包换!

    “带上贼人的首级和坐骑,咱们收队!”欢呼声中,高怀德微笑着挂好武侯弩,横枪立马,大声吩咐。

    “遵命——!”众亲兵挺胸拔背,一个个回应得格外宏亮。都说契丹人骁勇,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以前他们所向披靡,那是因为没有遇到高家军。今天遇到咱们高家军,转眼间就被打回了原型!

    “动作都麻利点儿,人生地不熟,咱们不能耽搁时间太久!”高怀德举头四下看了看,目光明亮如电。

    自打十多天前与郑子明遇上之后,他就始终觉得头顶上盘旋着一团乌云,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情都压抑得厉害。直到此刻,这片乌云才终于散了去,头顶上碧空如洗。

    “收队喽,收队喽!收队回去缴令喽。”

    “这些契丹狗,一点儿也不知道珍惜战马。差一点就把牲口给跑废了!”

    “废话,命都保不住了,留着牲口还有啥用场?”

    “契丹那边人少牲口多。战马不值钱。”

    “……”

    众亲兵嘻嘻哈哈议论着,众星捧月般簇拥起高怀德,掉头朝着冀州城方向回返。

    秋风飒爽,艳阳高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大胜而归的兴奋。然而,才走了堪堪三四百步,被簇拥在队伍中央的高怀德,却猛地拉紧缰绳。

    “嘘嘘,嘘嘘嘘……”与主人一样骄傲的白龙驹扬起脑袋,嘴里发出不满的抗议声。周围的高家军亲兵们,也一个个迟疑着拉住坐骑,满脸困惑。

    “这附近太安静了,情况肯定不对劲!”高怀德用枪纂敲了敲马镫,低声说道。

    “应该,应该是刚才,刚才被咱们都吓飞了吧!”亲兵队正高延福愣了愣,带着几分期冀回应。

    此处距离冀州城至少有四五十里远,万一遭遇到大股敌军,就只能全力突围,根本没机会向自家主力请求支援。

    “如果在老家那边,麻雀即便受到惊吓,也很快就会再飞回来!”高怀德大声补充了一句,随即,策马冲向了左侧的土丘。

    所有亲兵都拔出了武器,策马紧随其后。麻雀那东西最不长记性,为了一口食物,连同伴的尸体都可以视而不见。而在众人老家那边,此刻正是麻雀积攒过冬口粮的时候。甭说马蹄落地声很难让它们一去不返,即便是那种声音震天的药发傀儡,也不可能将它们吓得这么久都不敢回头。

    众人都是高家军中的精锐,虽然作战经验方面有所欠缺,反应却是一等一的机敏。发现情况不妙,第一时间,便跟着主将去抢占有利地形。至于敌军是谁,双方实力对比如何,以及今天是否能平安返回冀州,此时此刻,全都不再去想。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号角声从不远处的树林后响起,宛若寒冬腊月里的北风。发现高怀德等人已经开始警觉,埋伏在附近的敌军也果断采取了行动。大队大队的骑兵伴着号角声从临近两个土丘后的树丛里冲了出来,手中横刀在阳光下耀眼生寒。

    “该死!”高怀德在策马朝土丘顶部狂奔的同时,扭头看了一眼,嘴里发出低低的诅咒。

    敌将是个少见的黑心肠,为了堵住自己的归路,居然对先前那伙契丹斥候的死活不闻不问。而战场上,最难缠的就是这类对手。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根本不会顾及麾下兵卒的死活,所有有助于获取胜利的手段,必用其极。

    “是幽州军,幽州韩家的嫡系!”亲兵队长高延福,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像主将汇报自己观察到的敌情。

    “规模大概是四个营,也全都是骑兵!”

    “他们应该早就到了附近,发现咱们在追杀斥候,却一直忍着没有露面儿!”

    “他们身上都有皮甲,战马的个头和颜色都查不多!队形,队形保持得也,也非常,非常齐整!”

    高延寿、高延禄、高延德等精挑细选出来的家将,也迅速将各自观察到的情况向高怀德汇报,越说,声音越是低沉。

    骑兵的编制比步兵稍低,但是四个营的骑兵,也有一千六百余人。而此刻的高家军,却只是一个亲兵百人队!以一百敌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