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鹰扬拜占庭-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清楚面前的年轻貌美的哈里发,自小在维齐尔老师抚育教导下长大,早已在心中产生了对对方的不正常迷恋艾弗德勒离开宫殿的这一两年,哈里发简直整日六神无主,思慕欲狂。
事情办妥后,哈里发心中喜悦,一面叫阿绍特退下,一面掏出了钢制圆镜来顾影自怜,希望能给归来的老师最风华绝代的印象。
转身离去的阿绍特,踏在宫廷拱廊间长长的织锦地毯上,一步又一步,手捏着剑柄,嘴角时不时泛起一阵冷笑。
数日后亚实基伦港里,大维齐尔的临时官邸中,艾弗德勒讶异地展开宫廷的来信,“这孩子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叫我回宫廷里商议?到底是什么原因。”
可因为是哈里发的亲自请求,艾弗德勒也不好坚拒,便要求港口的舰队司令官阿尔。鲁米准备船只,“送我去开罗”。
当艾弗德勒在一个礼拜后,进入到开罗的街道处,他骑着匹马,在侍从和文书的簇拥下,经过通往鸦宫的那条笔直的大道,缓缓向着爱姿哈尔大清真寺走去,在那里前庭蓄水池两侧,各矗立着座光塔(呼扎塔),其洁白如雪,顶端各悬挂铁制的公鸡,不断摇动指示着风向。
忽然,光塔间,一只黑色米粒大小的鸟儿掠起,转瞬在艾弗德勒的眼睛里闪过,那是只乌鸦,喊着凄怆的声调,扑扇着翅膀,朝着蚁穴般密集的平民聚居区飞去,不久就在鳞次栉比的屋顶和塔端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50章 哲兰
哈达卜门塔当中,原本哈里发接受臣民信徒觐见的那面“先知窗户”前,奴仆的尖叫声和军靴的错动乱影当中,艾弗德勒脸色惨白捂着血不断涌出的胸膛,倒在梯道边的墙壁上,几名亚美尼亚禁兵面色冷峻无情围着他,其中一位提着的马刀,刀刃上沾满了大维齐尔的血。
起事前,阿绍特和其他各族宫廷卫队军官完成串联,他诓骗着所有人,“艾弗德勒在亚实基伦港坐拥百艘战船和数万雄兵,此次来觐见哈里发,就是企图引亲信统率他军入宫来取代诸位。”
于是乎许多哈里发的执剑侍从或警卫队长大多是来自埃塞俄比亚、苏丹、马格里布或叙利亚的异族或异教人士,因为法蒂玛政权为了压服埃及占据人口大多数的逊尼派正统信徒(它是什叶派),特别喜欢引入外来人士来服役和当官他们很快和阿绍特沆瀣一气,定下了刺杀大维齐尔的计划。
“老师,老师!”就在现场的哈里发穆斯塔阿里跃下肩舆,哭喊着从更上面的台阶奔下。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他先前和维齐尔在爱姿哈尔大清真寺,和许多阿訇、臣民一起聚礼,因为法蒂玛的统治者是什叶派信徒,故而大清真寺习惯先宣讲什叶派教义,而后再宣教逊尼派的:先结束仪式的哈里发便提前来到这里,而逊尼派的艾弗德勒后来一步,在门塔下入口处即忽然遭到刺杀。
谁想仅仅相隔了半个时辰。。。。。。
墙壁前,盘膝坐在那里的大维齐尔喘息着,抖动胡子拼尽全力将哈里发像自己孩子般搂在胸口,对他低声说,“不要管我,不要管我。。。。。。别回头,擦干泪水,上窗户那里去,若无其事地面对所有臣民,他们便不敢当众弑杀你。。。。。。活下去,离开我你也要活下去啊!”
哈里发抬起蓝色的双眼,还是号哭不已,不愿离去,他虽然二十三岁了,但在孤寂堂皇的宫殿里,面对来来去去的宫女、宦官和禁军,除去老师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信任他人。
“请上窗台吧,维齐尔已经得到他应有的惩戒。”许多披着铠甲的亚美尼亚、突厥禁兵,回站成队列,低首带着甲片的摆动声响,向着哈里发请求道。
“你们这群罪人、屠夫!”最终,穆斯塔阿里还是回头,流着泪高声控诉起来,“我诅咒你们全部下火狱里去,你们把这座都城和这个国家带往万劫不复的境地。”
“国贼是艾弗德勒。”所有禁兵齐声。
“是,我是国贼,但。。。。。。”艾弗德勒哀叫着,手还在不断推搡着哈里发,叫他去窗台那里。
但哈里发却尖叫起来,拔出了镶嵌钻石的腰刀,冲着那群杀人的禁兵奋力劈砍去,刀刃折了,就喘着气挥舞拳头殴击着。直到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一把剑深深刺入了哈里发的腹部,他美丽的蓝眼睛大张,睫毛战栗,嘴角的血潺潺流出,浑身颤抖着看着面前那位脸色还带着些惶恐的出手禁兵。。。。。。
“埃及,开罗完了,那只奠基的乌鸦从我眼前飞走!”艾弗德勒痛苦地用后脑勺撞击着墙壁。
大约又过了个时辰,哈里发年仅五岁的弟弟,穿着翡翠绿的丝绸长袍和缠头,吓得背脊不断抽动在刚才血腥的杀戮当中,他被保育宦官塞入到浴室的空炉灶当中,然后被一群禁兵找到扯出来,被宣布了新的尊号“长寿者”,拉到了哈达卜门塔的窗户前,面对着下面数千还不明所以的信徒群众。
方才于门塔的入口处,这位“长寿者”看到了横躺在那里的,导师维齐尔和哥哥血淋淋的尸体。
回想到那个情景,五岁的长寿者哈里发顿时怕得想哭。
但他肩膀很快被只大手摁住,那是阿绍特的手,其本人遮挡在铁盔下的脸毫无表情。
消息随后也在鸦宫当中被放出来,“原本哈里发暴毙,大维齐尔企图篡位,被忠诚的禁军卫队诛杀。”
随后阿绍特派遣一支柏柏尔骑兵队伍,驰往亚历山大里亚城,准备诱杀舰队司令官阿尔。鲁米,鲁米提前预感到不对,急忙下令舰队拔锚朝亚实基伦港逃路。
不久后,整个埃及陷于大混战当中,亚实基伦港处的军团也分崩离析:一部分船只和士兵由阿尔。鲁米和艾弗德勒儿子带领,投奔去耶路撒冷王国;另外部分干脆窜入了阿拉比亚沙漠里去当了马匪,还有部分接受新政权的号召,继续驻屯在亚实基伦守护国家的东大门,然而实力已然大丧。
耶路撒冷王宫里,意气奋发的鲍德温国王亲切接待了来降的艾弗德勒旧部,并立即向开罗方面发起声讨檄文,称宫廷禁军无端杀害哈里发和大维齐尔,即将面临我的正义惩戒。
于是鲍德温一面继续在热腊鸭、比萨舰队帮助下围攻阿卡城,一面要求全国包括阿达纳等地区积极筹备将来对埃及的征讨。
整个黎凡特地区战火再起,但诸塞尔柱国家置身事外,主要是高文方进攻的黎波里,鲍德温方进攻阿卡,这两者基本是和法蒂玛的较量,而博希蒙德则死死围着安条克城,则属诺曼人的内讧。
不过在塔尔苏斯宫廷当中,高文和他的妻子儿女,却难得享受了段平静无征伐的岁月。
初秋的林苑当中,空气是潮湿的,一串排开齐整的枝叶垂挂在花墙之上,高文立在树影之下,陪睡官和陪酒官都伴侍在他的左右,他笑着鼓励着卡勒阿迪欧斯和赫利斯托弗,“马上抓住机会就得上啊!”
两个孩子穿着贴身的狩衣,站在距离高文十尺开外的地方,趴在块林苑的大石头后,其中赫利斯托弗似乎还有点害怕,不时回头看看老爹,希望能汲取到力量似的。
一阵鹿的鸣叫,在石头的那边响起:那是只从印度买来的“哲兰”雄鹿,这鹿背脊是黑色的,所以印度那里也称其为“黑鹿”,但肚皮是纯白色的,雄鹿角上的枝桠要比其余的种类更多更大,十分醒目。
现在这只哲兰足上缠着绳子,而绳索尽头被悬着块铁锭,这让它无法自由活动,急得发出呦呦的叫声。
第51章 上岸
沙沙声响起,这头哲兰的叫声引来了几头林苑里其他的普通雄鹿,其中一位“头领”认为这哲兰发出如此骚气的叫声,是准备在他的地盘上求偶来着,不由得怒气勃发,迅速逼近,而靠近后看到这哲兰头上的角被自己大得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便俯下脑袋,挺着自己的角,咔擦咔擦地与哲兰缠斗在一起。
结果互相顶了几个回合,那头头鹿即发觉上当哲兰的头顶和树枝间,悬着带着小铃铛的丝网,它去拼角的瞬间就被这网给缠住,无法脱身。
铃铛铛铛铛响起,高文立即拍着手掌,喝到“上去,上去,干掉这头被引诱的鹿!”
陪睡官温若明娜也单手圈住嘴唇,“殿下殿下,上啊!”
结果赫利斯托弗还在犹豫的时候,卡勒阿迪欧斯直接从石头后面冲出,举起锋利的匕首,直接扎入了那头被骗的鹿脖子上,那雄鹿满身抽搐几下,就垂死在丝网边,瞪得大大的眼睛流出了悔恨的泪水。
而那头哲兰也遭受到了惊吓,原地不安地跑着圈子,但足上拴着的铁锭让它无法远离。
“这小子和我一样,够果决。”高文踱步而来,拍拍卡勒阿迪欧斯的肩膀。
接着他又看了看还提着没染血匕首的赫利斯托弗,对方怯生生看着父亲,指着那边不忘解释了句,“我害怕,那边还有很多鹿。”
高文转眼望去,确实还有三四头雄鹿在那里,亮着锋利的角,只是它们看到高文走过来,才害怕得退走,假如单单是这两个孩子,它们肯定是会发起凶悍的复仇攻击的。
高文便摸摸赫利斯托弗的脑袋,沉声训导说,“嗯,你也得明白两件事。一件是可以设置陷阱来猎取动物,一件是动手前观察周边或后继的局势永远是无错的。”
这时候,木扎非阿丁与几名女官走来,鞠躬对高文行礼说,“随即马格努松、波特兰的船队即将停靠在新保罗港口当中。”
“消息可靠吗?”高文抬起手,在陪睡官送来的盆里洗濯了数下,询问道。
“塞琉西亚军港连夜送来的情报,应该无误。全是威尼斯和西西里人提供的船,两人麾下的士兵足有近万。”
“那好,这里交给你了。”高文甩甩水珠,对胖宦官嘱咐道,随后便在陪睡官和军仆一行伴同下,往着宫殿方向走去,“不管如何,都是东征的同伴,必须得接待呢!”
圣保罗新港处,西西里和威尼斯船只甲板上,船员们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威尼斯人水手们都坐在划桨长凳上,顶着阳光秩序井然,而船长们则惊叹地看着克莱奥帕特拉门和风车灯塔,及带着警惕不安远望着更里面城墙后的大船坞,在那边还有看不清楚的作坊群,烟囱冒出的林立浓烟暴露了它们的身份:绝对是不亚于威尼斯大兵工工坊的存在,里面定然是日夜不息锻冶制造着各种火炮、火铳、弓弩、皮革铠甲和盾牌。
而西西里船只上的水手船员,更是来自于不同的国度,有安特卫普人,有撒拉森人还有摩尔人,有的穿着带着钉子的水手皮甲,有的则戴着高高的红帽子,浑身都散发着鱼腥味,他们大部分人则提着酒瓶,惺忪的眼睛看着塔尔苏斯新城,于大船坞和码头间的繁华商埠区和集市,在那里也是聚居各种国家来的商人,阿勒颇、特拉布宗、伊科尼乌姆、士麦那、热腊鸭、比萨、马塞利亚、亚美尼亚、波斯、开罗,里面真的是可以买得到“全世界最好的货物”。
“哦哦哦!”领航船只甲板上,一群水手指着岸边石砌的蹬道上,惊讶地大呼道,他们走南闯北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一头角儿弯曲比普通牛大得多的黑色犍牛,正疾步稳稳地在那里趋走着,而上面居然坐着,三、五、七。。。。。。足足十七八名黑皮肤赤足的人,头顶着华丽的缠头和羽饰,有的合掌盘腿,有的曲膝若飞,在牛背上叠成了倒金字塔形状,毫无颠簸后来从街道北面的塔尔苏斯宫廷当中走出队持着旗幡的仪仗,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是牛背上的是印度德里苏丹的使节团,整个使节团都在上面,而这头叫“水牛”的是苏丹赠送给塔尔苏斯男女凯撒的礼物它能扛住传染和疫病,在稻田劳作里大发神威,并且牛角还是比黄羊角更加优异的制弓材料。
这下一个浪头用来,几艘船只颠簸起来,甲板和船舱里的挪威人还好,但普罗旺斯人都争相呕吐成灾。。。。。。
新城大道的尽头处,白色宫墙和郁郁葱葱的林苑后,是高文和安娜的宫廷了,但在此戍守的民军只允许船队里的领头人物下岸前往宫廷,并且限额为五十人。
其余水手也只能在码头搭棚的摊点上购买物资和商品,不能深入到船坞内墙那边,违者必将会被严惩不贷。
最终,挪威共治国王马格努松,雷蒙德之子波特兰还有侄子乔丹,及西西里的船队统领官一位叫阿布赫的摩尔人(这在西西里王国很常见),作为代表于熙熙攘攘长达五个古里的街道上步行着,走入到宫廷的觐见外厅。
波特兰带着刻骨的怨恨来的,即便他的佩剑在走入门阍处时被高文的禁兵没收了,但他还是想瞪着双眼,记住马上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个凶残无耻的瓦良格屠夫。
阔大的觐见厅融合了拜占庭、法蒂玛、科尔多瓦的风格,据说在建筑期间高文和安娜每月都要在其上投入一千枚拜占特金币:因为这里是实施国家外交的场地,这笔钱是完全不可以省的。
所以各处的使节和商团,无不在走入其间后被震惊。
其中也包括波特兰在内。
他看到层层大理石台阶上,一个高大的棕色头发的王者披着肩带和长袍站在中央,两侧各色盛装的男女臣仆顺着华美屏风列开,有教士、有军人、有女官、有宦官、有御商。
当然这个家伙旁边还依偎着个漂亮高雅的着绣金紫袍的小个子女子,便是安娜。高文,她刚刚从了夫君的姓氏。
“上前来,允许你们与新罗马的帝王、帝后对话。”一名立在前头的白帽胖宦官中气十足地传唤道。
第52章 下水
波特兰和马格努松本听到这话,有点气愤不平地面面相觑,对那宦官的话没有反应。
但那阿布赫是在巴勒莫宫廷里呆过的,彼处也正对“拜占庭风尚”如痴如醉,这位舰队统领官急忙躬身走上台阶,来到了高文所立处,接着矮了半个身躯,与其轻微拥抱,接着亲吻了高文的左胸位置:这算是臣子对帝王的礼仪。
而波特兰和马格努松仍然以不可思议的态度看着这情景,尤其是来自北地的共治国王,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个棕色头发、壮硕威武得和熊般的好汉子,我们的同种海盗,来到希腊之地后就学会了这样的排场和做派?”
下面高文也没有生气发怒的表示,他用奥伊语向二位问好,并表示而后的征伐行动,他会完全遵照教廷的指示去做:
我攻的黎波里;
马格努松攻西顿;
波特兰与威尼斯舰队攻推罗;
大家各分营地与边界,互不干扰;
补给上我愿意承担你们军资的三分之一,当作馈赠。
接下来高文转向年轻的波特兰,带着悲戚的语调告诉他,“雷蒙德爵爷在东征途中始终和我情同手足,他的死完全是战场上的意外,我已好好掩埋了他的骸骨,请你不要听任何来自他人的挑唆。对你的征伐,我也会全力协助的。”说完后,高文把手抬起:几名宫廷禁兵自觐见厅的侧门转入,肩膀上扛着长长的修复好的圣矛。
“这是你父亲的遗物,也是他毕生荣耀的见证。我始终好好地保管着,就是希望在这个时刻交还给你。”
“别信这头熊的任何话,时刻都要盯住他的利爪和獠牙!”波特兰身后的乔丹上前,咬牙切齿地提醒道。
“是的乔丹,但我必须得出于外交上的体面而隐忍下来接受圣矛接受他的物资,因为父亲耗尽所有,也未能在东方立足一块领地,我想获得推罗城,而后便能展示拳脚。”
乔丹表示能完全理解,于是波特兰而后走上台阶,也勉强给了高文左胸一个吻,然后他看着美丽的安娜,便询问按照宫廷礼仪是否同样要给帝后的胸脯一个吻?
高文对这位年轻人的抖机灵行为,宽和地哈哈笑起来,说当然不用,因为我本人在入寝后会把你对帝后的敬意,传达给她的。
接着走上前的马格努松,他对高文倒没有什么过节和旧怨,甚至还和高文现在的臣子斯文有亲缘关系,他拒绝了吻,只是和高文与斯文来了个热情的碰拳和拥抱。
“三日后,带着我的馈赠前往塞浦路斯,那里也是我的领地,随后便可以进攻敌人了。”
这时远处海洋的尽头,射出万丈金光,慢慢又沉浸为紫红色,接着又逐渐黯然下来,将圣保罗新港的海面染成如鲜血般的红色,一颗颗星辰浮起来,倒影和浅雾混杂,缠绕在如林船桅之间。。。。。。
宫廷镜室,刚刚接待过客人的高文夫妻,又摇身换上轻便的服装,接待了几名暗藏行踪的客人。
与挪威人与普罗旺斯人不同,他们是取道波希米亚、匈牙利,然后在运作下悄然穿过半个安纳托利亚,抵达这里来的。
客人全是来自萨利安宫廷的。
领头的是亨利第五的心腹,秘书官兼编年史作家奥拉。埃克哈德。
现在高文和安娜也模仿起布拉赫纳宫的外交术来:放着精妙的“拜占庭式的平衡”不用,对于高文这只八爪蜘蛛而言才是无法想象的事。
名贵的器皿、瓷花瓶、象牙雕塑铺满了这对夫妻面前的长桌,让萨利安使节眼花缭乱,同样在他俩身后的侍从们手中,捧着许多卡勒阿迪欧堡出产的丝绸长衣,“这些不过是给你们这些使节的礼物。我还愿意在三年内,每年都给贵国无偿捐赠六万枚金币,或者等值的塔索银币。”高文慷慨地说到。
当埃克哈德对“塔索银币”表示不解时,高文当场递交一枚精美的钱币给了他。
很快埃克哈德的脸色就表露出对这种新银币的迷恋喜爱。
安娜借机深入辩解道:“先前在塞浦路斯岛,杀害现任萨利安凯撒先父之宫廷大元帅的缘故,是由于康拉德此人企图占据萨拉米斯自立为王。”
“我尊敬的殿下,康拉德已经死了,没人再可能关心他,宫廷大元帅的职务永远不缺人。任何国家都得面对未来。”埃克哈德立即直言不讳。
看到对方如此爽直,高文很快就在心底摸索出了方案来。
他知道,亨利四世已经薨去,继位的亨利五世虽然先前遭教宗和玛蒂尔达的鼓动,反叛父亲,但当他登上德意志兰地区统治者宝座时起,便不可能和教廷真正和平共处的:教廷希望把全德意志兰的教堂及其财产给接管过来,并且同样希望取消亨利五世在领国内的主教叙任权,这必然是亨利五世无法接受的。
相对应的,亨利五世也必然继承了他父亲在世时的诉求他想要得到玛蒂尔达的托斯卡纳,想统一萨克森、斯瓦比亚、巴伐利亚等强权地区,更渴望恢复国家对意大利北部的统治权。
这也是教廷不能容忍的。
它们也许会在三年后,或五年后爆发,这是漂浮在意大利上空的一个幽灵,永久的幽灵。
但高文更会抓住先机而已。
一悬着小牛皮制就的意大利地图的木架前,高文停下脚步,接着转身对埃克哈德说道:
“托斯卡纳我不方便做任何的承诺表示,毕竟是你们王朝家族内部的事宜。不过我全力支持而后贵国凯撒前往罗马城后,对波河以北所有城市的诉求,此外我还支持贵国在那不勒斯地区的权益。”
现在那不勒斯是诺曼人的势力范围,很明显高文这个承诺就是想把亨利五世拖下水来。
不过埃克哈德也没过多的犹豫,“鄙国会支持您在巴里、安科纳、福查一带的权益。此外,如果遇到西西里王国的任何敌对行为,两国必须精诚结为军事联盟,共同对付之。”
“当然,我还支持贵国于东界,对波希米亚的诉求。”高文紧接着又把匈牙利拖下水,因为这个国家现在是约翰的后援,也正与亨利五世争夺这块土地。
“鄙国也支持您将来在拉古萨和达尔马提亚的势力范围。”埃克哈德索性把威尼斯也拖下水来。。。。。。
第53章 安塞姆就任
双方而后你来我往,不断在地图上比划着,像是两个商贩在秤盘上不断添加各自的砝码,也在不断把周边的势力拖下水。
对于埃克哈德来说,他出行前年轻的亨利五世就对他说,“这次西西里和威尼斯人的投注是错误的,居然去支援个摇摇欲坠的君士坦丁堡;而我的投注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我在和个冉冉升起的新帝国交好,并且不用任何付出,就可能换取大量的馈赠与领土的利益。埃克哈德,你尽情去谈好了,底线你是清楚的,若是高文是个和之前那些希腊皇帝般斤斤计较的人物,那么就算是我们看走眼。”
当然亨利五世并未有看走眼,高文的慷慨和爽直也出乎意料。
最后双方甚至达成协议:
高文完全承认亨利五世未来的尊号,即神圣罗马皇帝头衔,若是亨利五世在罗马城能得到“伦巴第铁王冠”的加冕当然好,假如教廷发难,你我即协同起来,按照既定计划行事;
而亨利五世也认可高文“新罗马皇帝”的地位,和他君士坦丁堡主人的身份,未来双方可以联合出征意大利地区,不但要“压制罗马城”,分割南北势力范围,其中高文还有权征讨西西里的诺曼王国,相对应的亨利五世亦可出兵镇抚波希米亚等东方地区。
“我用一头哲兰鹿,便能猎得许许多多的其他雄鹿。”事后,高文对安娜便是如此打着比方的。
在他眼中,教廷即是那头黑脊白腹的“哲兰鹿”。
而安娜当然是漂亮小巧的“石松”小雌鹿了,现在正白脊白腹的躺在他的胯下,小巧的足和脚丫抬起,磨蹭着高文的肋骨。安娜头发有些凌乱,浑身香汗淋漓,每当高文顺畅抵入猛刺一下,她的浑身里外都在颤抖搅动着,退出后又敏感地起伏着娇弱的身躯,用种乞怜的眼神仰望着丈夫,似乎在哀求着“猎人”的宽恕,但似乎在说我还要,双手死死抓住了高文的胳膊,白色细碎的牙齿不断啮咬着红唇。。。。。。
这些天安娜完全“吃饱了”,她的脸颊和肌肤变得越来越丰润溢彩,这几乎是她受孕的固定标志了。
“马上雷斯波斯宫要竣工,小翻车鱼就入住进来,你多朝她那里走动走动。”
言下之意是不要跑那么远去吃母牛和雌狐的野食,在自己怀孕期间。
高文爽快答应下来。
这段时间他的宗主教也没停下脚步,不断在给教廷写文书,声称“高文答应撤去原本的帝号,但需要适当时间安抚那些不满的属下”,“高文已调度物资,倾力支援马格努松和波特兰”,“高文已答应派出使节,去调停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的战事,另外也在和君士坦丁堡方面摸索和平”,“高文明年也承诺交纳五万金币的封臣税,希望能成为您的使者”,“高文已新设立了数个主教区,允许我们抽取十一税,用来在未来五年里兴建十座的新公教教堂。高文还答应,会将处于各地,三分之一的大医院庄园逐步转赠给罗马城。”
一封又是一封,在罗马城内塔尔苏斯的宗主教安塞姆之形象几乎在数日内便急速提升起来,“成绩斐然”几乎是公认的评价。连教皇本人也注意到了之前这位不起眼的安塞姆,“安塞姆是个好同工!”这是他对这位宗主教工作的高度赞扬。
很快,安塞姆果然得诏,要他回罗马城担当名阙出来的“宫殿执事”,总算是进入到枢机团的核心圈子里了。
而巴里城的戈特沙尔克,则顺理成章地携带着教廷委任高文为“教宗使者”的命令状,前往塔尔苏斯另外,他本人也得到推荐,成为新的“塔尔苏斯宗主教”“这完全让高文监守自盗,说好的牵制阻遏政策呢!”已抵达克里特岛的西西里王子小罗杰刚准备阻止,但已来不及。
另外面,得偿所愿去了罗马城的安塞姆,用各种礼物大肆贿赂意志薄弱的枢机团成员,拉拢了不少人,开始为自己竞选下一任圣座铺路准备了!
当教廷为塔尔苏斯和安纳托利亚的新成就欢欣鼓舞时,便不免忽略了安条克的内战。
但暗中高文直接派遣了大炮兵团主力,携带了四门攻城重臼炮,外带大量高纯契丹雪,撤去了队伍的旗帜掩人耳目,秘密从阿达纳、叙利亚门走廊潜入安条克城下,要“助博希蒙德爵爷最后的一臂之力”。
总之,要趁着教皇反应过来,并派出真正的特使来勒令罢战前,粉碎掉安条克的城防,扶博希蒙德决定性地取得胜利。
安条克城下,数百座或存或毁的塔楼映入围城者的眼帘,博希蒙德的军队居然绕着诸座城门和石桥,也挖掘了道堑壕,并雇佣叙利亚工匠使用了临时铸造的碗口炮,模仿着塔尔苏斯军队的体制,每日点燃火绳轰射守军和城墙。
诺曼人的内讧居然是如此的无情和惨烈:先前在博希蒙德手中已恢复不少元气的城市,现在又是千疮百孔,达芙妮丛林的树干悬满了受刑者的死尸,乌鸦铺天盖地。狗门前的围城木栅后,博希蒙德钵盂式的发型,和风中翻动的红色乱发,在众人当中格外引人注目,他裹着披风,满面风尘,心情绝没有先前那么轻松。
在他面前,塔尔苏斯大炮兵团的利奥提乌斯戴着伞冠形的将军盔,身后是一排炮手军官,手里提着根短点火杆,语调虽然客气但已然有些不耐烦,“安条克城攻坚战持续的时间太长,想必爵爷的财力、军力也难以承受下去,所以主人叫我们赶来,布设重型臼炮,轰塌狗门这段城墙。请爵爷尽快下决断,因为圣座的特使很快就会到这里勒令所有人停战。”
意思非常明白,就是你行不行,你要是不行我们就上,你要是犹豫那么马上这座城市你再也别想进去。
博希蒙德看了他眼,暂时没有说话,而后转身,望着外墙后位于山上的四姐妹塔,在那里他的外甥坦克雷德始终不愿意投降,好像已经下定必死的决心了。
其实到了现在,接近仇怨和厮杀尽头,博希蒙德还不清楚,事情为何到如此的地步?
第54章 以梅桑德之名
四姐妹塔上,坦克雷德也立在斑驳的主塔窗口,看着壮观的城市和围城阵线,塔下面直到狗门处的街道两侧,躺满了灰尘扑扑的士兵,正在休息,其中少部分是忠于他的诺曼人,大部分是希腊、突厥、亚美尼亚各族的士兵。
他能看到,也能听见高文的那种能轰塌城墙和门塔的炮兵队伍已抵达,只要它们齐齐发射两轮,外墙很快就会垮的,而那样的话他舅父那占据绝对优势的军力便会涌入进来,就算他能凭靠山脊上的卫城塔楼抵抗数日,最终也还是免不得要遭擒获的耻辱。
最起码等不到圣座的调停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