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落花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是夏宫,其实不过是一座普通的行宫,一切吃穿用度跟宫里是没法比了,但是这里凉爽。白日里不在日头下便不觉得热,而晚上凉风习习,真是个绝佳的避暑之处。
到承德的第一夜,我便睡了入夏以来最好的一觉。早晨醒来,微微恍惚之后便是饱眠的餍足之感。磨蹭着梳洗完毕,康熙身边的小太监已经进了院子,“皇上赏花楹格格白色蒙古小马一匹,赏花楹格格红色骑马装一套,着四阿哥教授格格骑术。”
小马!我跪在地上惊喜地抬头,对上四阿哥带着笑意的眸子。
在听雪和望月的协助下换上康熙赐的骑马装,我在镜子前面左右环顾。红色的锦缎骑装,流动着若有若无的光泽,暗色金线细细提着小朵的牡丹,水红和白色锦缎交织的领口袖口,腰上束一条绣花的缎制腰带,脚上一双白色的小羊皮短靴。
听雪和望月笑眯眯地站在一旁,我看着镜中神采奕奕唇红齿白的自己直乐,原来我们满人的骑马装竟是这样美丽的衣裳!我照了一阵又有些踌躇,转头问望月,“真的好看吗?”
听雪和望月相视而笑,听雪笑嘻嘻地开口道,“普天之下最好看的人穿着最好看的衣裳,格格你说好看不?”我红了脸,啐道,“死丫头净会埋汰你家主子,宫里这么多娘娘和格格,若说漂亮,哪里轮得到你家主子!”听雪听出了我话中的意思,只是吐吐舌头,笑道,“奴婢可不敢了。”
手中握着金色短鞭有些腼腆地走出屋子,目光盈盈地看向四阿哥。四阿哥正负手立在院中,目光看向我,不由愣了一下,脸上接连闪过不可思议和赞赏的神情,半晌他才微微叹了口气,略带怅然地道,“花楹,你真是长大了。”
我微微红了脸,竟有些找不到自己的伶牙俐齿,可是一颗心却不知怎么地就忽然飞了起来。
跟着四阿哥上了马车,不多时便到了木兰围场。我扶着四阿哥的手跳下马车,马上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放眼望去,几朵白云衬着高高的蓝天,蓝天下一片绿油油的草原,深的浅的绿色交相呼应,绿色的绒毯上星星点点的野花肆意绽放;不远处的草地上逶迤着清澈的小河,大片的绿色绵延开来,一直跟远处的山林交接。我完全说不出话来,只觉得震撼而激动,原来梦想中的草原,竟是这般美丽,这般令人心旷神怡!
我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小太监已经牵了马过来。四阿哥的马是一匹深褐色的高头大马,体态高挑俊逸,毛色油光发亮。那马儿见了四阿哥,低声呜咽一声,竟亲热地凑了过来。四阿哥伸手温和地抚mo着马儿,丝毫没有平日的冷峻,一面给呆呆的我使了个眼色。
我不解地转过头去,竟看到小太监牵着一匹白色的马立在边上。这匹马体型比四阿哥的马小了许多,比起一般的蒙古马显得修长而秀气,一双乌黑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宝石一般熠熠发亮。我也学着四阿哥伸出手,轻轻地抚mo着它,粗粗的触感挠得手心有些痒,我心里一下子涌起不可思议的喜爱,连身体里的血液似乎都在瞬间沸腾了起来。
还在怔忡,小马的鼻子已经轻轻嗅到了我的手上,冰凉潮湿的气息一下一下喷在手上;我的心麻麻的,便不由自主地伸出双臂抱住小马的脖子,又把脸贴着它的头,而它也温顺地和我靠在一起,而我能够轻易感觉到心底里的愉悦。悦儿,对,我要叫它悦儿,它竟是属于我的呢!我微微转头,四阿哥正静静看着我,神情有些恍惚。整个草原在这一刻似乎静谧了下来,天地间的一切好像都消失了,只有他、我、两匹通人性的马。
过了许久,四阿哥终于静了清嗓子,慢慢走到我身边道,“马儿都是有灵气的,你对它好,它自然有感觉。”他的嗓音和平时不大一样,微微有些沙哑,却又好像含了蛊惑的意味,让我有些迷惘。
四阿哥见我心不在焉,显然有些不悦,不待我说话便一把把我抱起来。我在自己的惊呼声中坐在了马上,四阿哥看着我紧张的神情,这才又露出笑容,慢慢道,“我牵着马走,你只管坐着感觉,和马儿熟起来之后再学骑术就好办了。”
四阿哥言罢便牵着小悦慢悠悠地走在草原上,他的马很乖地跟在边上,完全看不出是血统纯良的战马。我渐渐都掉了方才的紧张感,放松身子坐在马上,脑子里出现一个恍恍惚惚的画面。美丽的风景、温顺的马儿,四阿哥和我,如果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似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
走了一会,忽然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远处两人骑着马急驰而来,转眼就到了跟前。我定睛一看,十三和十四都穿着白色骑装,英姿飒爽地坐在马上。
两人瞪着眼睛瞧了我一阵,眼睛里掩饰不住的惊艳,我微微红了脸。十三看了半晌才笑道,“花楹穿着骑马装真漂亮啊!”十四并没有接十三的话,只是默不作声地瞅着我,过了一阵也笑着点了点头。
四阿哥站在一旁,看着我们三人沉吟不语。
。。。
满人在马上得到天下,血液里流淌的野性上了马便彰显无遗。或许是骨子里的野性使然,跟着四阿哥学了不过两三日我已经能够骑着马自由行走奔跑。四阿哥说悦儿是一匹好马,血统纯良身体结实;更重要的是性子极好,不过这几日,它已经认定我是主人,看到我便只知围着我转。
这日阿哥们陪着康熙骑马,康熙说想看看我的骑术练得如何,便也宣了我。
我穿着骑马装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自然又让众人小小地吃了一惊,康熙看着我赞赏地笑道,“朕的花楹果然长大了。”
骑着马在草原上跑了一阵,康熙渐渐放慢了速度。马背上的阿哥们个个英姿飒爽,大伙一边信马由缰,一边谈笑风生。我悄悄看了看康熙,他举目望着大草原,神色中有自得也有自豪,听四阿哥说平定葛尔丹的乌兰布通战役离这里并不遥远,此刻他一定想到了这次战役。
正想着,康熙忽然问,“前日河北总督上书提议修整长城,你们怎么想?”
太子想了想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这个提议甚好,如今葛尔丹已亡,相信短期内无人再敢作乱,是当趁这个时候加固长城,所谓有备而无患。”大阿哥也附和道,“儿臣也觉得这个提议甚好。”
康熙听了没有说话,看样子是在思考两位阿哥的话。其他年长的阿哥们也没有说话,这时十三忽然道,“皇阿玛,儿臣倒觉得只要大清国力强盛,便不怕外族来犯。皇阿玛与葛尔丹和沙俄的作战皆是如此,所以儿臣觉得这长城不修也罢。”
康熙眼睛一亮,盯着十三和十四坐骑的方向点了点头,十四也朗声道,“十三哥说得对,只要我大清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儿臣们不过做个先锋的将帅,效法皇阿玛当年亲征,定能把贼寇全数剿灭。”十四说得慷慨激昂,十三在一旁不住点头,康熙看着两个尚未成人的儿子,神情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骄傲。
太子这时又开口道,“皇阿玛,两位弟弟其qing动人,其势也可嘉。然儿臣觉得治国并不是凭借意气用事,还须未雨绸缪,若能筑得屏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看了太子一眼,还是雷打不动的端正模样,可是我怎么总觉得他话里带着股酸味?一旁的三阿哥也附和着太子说了两句,康熙不置可否地看着远处,并没有作出结论。
一直沉思未语的四阿哥这时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也认为太子说的未雨绸缪有理,只是这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短期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况且这些年同葛尔丹作战,当地百姓可能早已苦不堪言备受欺凌,如今平定下来,不如先事生产,休养生息吧。”
康熙听了不住点头,赞许的意思很明确。我也微微笑了笑,四阿哥其实心里早有想法,而且和十三十四看法相似,只不过更深思熟虑些。可他却一直按而不发,待到看清状况,再徐徐道来,如此既全了太子的面子,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八阿哥这时也开口道,“皇阿玛常常教导我们: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儿臣赞成四哥的话,老百姓日子好了,修长城也好,朝廷征兵防御也罢,都是顺水推舟的事。”
康熙微笑着道,“说得好。”我暗暗想,原来八阿哥也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呢;才想着,抬头忽然看到太子略带几分凌厉的目光,竟让我在白天的日头下打了个寒战。
康熙看着阳光下明媚茂盛的草原,神色中充满了爱慕,他慢慢道,“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这疆土要保护,老百姓要生息,仗还是要少打。德治天下,对老百姓是这个理,对这些蛮子也是一样,还是要尽量怀柔,流血啊,总不是件好事。”
阿哥们听了都不住地点头,我看着康熙心里忽然生出无限的崇敬,他来到这里并不止是自得,原来还有自省,看着我的时候,他想到了我的大伯伯吗?
卷一:郎骑竹马来 第六章 伤逝
在承德的日子悠长而惬意,没有德妃管束的我越发自由自在起来。四阿哥是个好老师,我的骑术每日都有进步,到了承德的第十日,我已经完全掌握了作为一个满人家的姑娘所应具备的基本骑术。
康熙带着阿哥们去围猎,我看不得那些惊天动地血流成河的场面,便独自在草原上信马由缰。眼里仍旧是那大片的绿色景致,可是我却怎么也看不够。草原风光的在每一个时刻都有不同的美丽,清晨的露打青草欣欣向荣,午后的蓝天白云骄阳似火,傍晚的落日熔金流光溢彩,夜晚的繁星点点夜深人静……不同的时间里有不同的景致,却是一样的大气天然;在这里人的心仿佛一下子也变得广阔了,忽然能够容纳很多很多,原先心里搁着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起来,人也就轻快起来。
我慢悠悠地趴在悦儿背上,悦儿也懒洋洋地时走时歇。
忽然听到一个孩童清脆悦耳的声音,我直起身子。一个小小的男孩正往我这边跑过来,后面呼啦啦跟了好几个奴才。是十五阿哥胤禑,生下来便由德妃抚养的,所以跟我十分熟稔。胤禑自小长得眉清目秀,性子也好,是深受康熙和德妃喜爱的,今年不过六岁,也被康熙带到了承德。
“花楹姐姐,我说这边的人是你,可是他们都说不是,我非要看看不可!”胤禑气呼呼地边走边嚷,身后的宫女嬷嬷们都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
我已经下了马,放开缰绳让悦儿自己吃草,一面让那些宫女嬷嬷退下,一面拉着胤禑坐下身来。胤禑跟着我坐下来,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看着我身后的悦儿。我笑着替他擦去额角的汗,胤禑嘟着嘴气道,“原来姐姐也有马了,怎么我堂堂一个阿哥却没有!”
我听了胤禑的抱怨有些啼笑皆非,爱新觉罗家的男人果然个个自视不凡,胤禑才多大,竟也自诩堂堂阿哥了,而且还气势十足!不知为什么,我看着胤禑忽然想起四阿哥来,那样冷淡寡言的他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吗?哦,一定不会,他怎么会这样的孩子气呢……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一面打消自己傻乎乎的念头,一面劝慰胤禑,“十五阿哥再大些就会有马了,皇上今年已经带你来承德了,再过个一两年你就能像哥哥们骑马狩猎了。”
胤禑听了我的话有些神往地看着悦儿,一面道,“也对,皇阿玛没带十六弟和十七弟来,因为他们都太小。我已经长大了,再过两年,我就能像十三哥一样打死老虎了!”胤禑的神情很自豪,十三自从打死去年老虎之后,便成了这些小阿哥们心中的英雄,十四还因此吃了不少飞醋。
“那你是喜欢十三阿哥,还是十四阿哥?只能说一个,不许你朝秦暮楚。”我笑着逗胤禑。胤禑的神情有些尴尬起来,脸孔也微微泛红。他是德妃抚养的,所以跟十四一直很亲近;可是他心里又确实佩服十三,看来是难住他了。
我正笑看着胤禑,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我抬起头来,一人骑着马急驰而过,上了极远处的小丘。我有些疑惑地看着已经没了人踪的草原,总觉得方才飞驰而过的人影很熟悉,好象是十三?
过了一阵才看到十三身边的太监常贵骑着一匹小矮马慢慢小跑过来,常贵见我忙下马行礼,一面焦急地左顾右盼。我一面拉着胤禑站起身来,一面把常贵叫到跟前来问,“你在找十三爷?出什么事了?”
不问还好,一问常贵竟然哭了起来,“格格可有看到我家爷,方才宫里来了信,说……说敏妃娘娘薨了。十三爷骑着马便出了围场,皇上担心爷,让奴才跟着,可是奴才不大会骑马,再说这马哪里赶得上爷的马。”
我听了常贵的话脑子里轰的一声,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反应能力,反反复复只有敏妃平日里温和可亲的笑容浮现在脑海中,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常贵见我抹着眼泪,便也索性低着头哭了起来。
胤禑被我们哭得害怕了,拉着我的衣角怯怯地道,“花楹姐姐……你们怎么了?”我这才清醒过来,摸了摸胤禑的头,抬眼看着前面那个小山丘,又问常贵,“皇上还说什么了?”
常贵哭道,“皇上让四爷准备车马,明日动身陪十三爷料理娘娘的后事。”我微微颔首,一面高声招呼胤禑的宫女嬷嬷来照料胤禑,一面急匆匆爬上马背。胤禑看着我问,“你去找十三哥吗?”我点了点头,想到十三心里更加难过了。
悦儿似乎能明白我的心思,一阵疾驰便到了小山丘上。
山丘的另一边转势而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我骑着马跑下山坡,四下逡巡,到处都是繁茂的树木和花草,哪里有十三的人呢?正在着急,忽然听到一阵嚎啕大哭,是十三!我策马循着哭声地寻找,终于在小树林里的小河边发现了十三。
我翻身下马,静静地看着十三,他正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悲泣声刺破了小树林的寂静。他的哭声那样沉痛那样追悔那样无助,我的心剧烈地疼痛起着,于是流着泪慢慢走过去,坐在十三身边。
十三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看了我一眼,我们含着泪对视了半晌,十三忽然伏在我肩上,我听到他含混不清的呢喃,“走时额娘就病了,我真该死,竟然还兴高采烈地来避暑……额娘……她该多伤心啊”。我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纷纷而落的泪水,伸手拍着十三的背,哽咽着轻轻道,“不会的……娘娘不会怪你的,她是天下最温柔的额娘,只要看到你笑便会笑,她怎么会怪你呢。”
十三还是止不住地悲泣着,我恍恍惚惚地轻轻拍着他。敏妃骤然去世,他不能在康熙面前失态,策马狂奔到这里本来就是为了悲泣,我能做的便只有陪着他悲泣,仅此而已。
也不知过了多久,十三终于止住了哭泣,他的头却仍旧靠在我的肩上,断断续续地讲述着敏妃的事情。讲一阵便哭一阵,我便陪着他一起哭。
“额娘喜欢唱歌,小时候会把我抱在怀里哼好听的歌。”
“奶娘每次要领回我的时候,额娘都会掉眼泪,会用很不舍的眼光看着我。”
“额娘身上有很好闻的香味,说起话来永远是轻轻慢慢的,连责备人都是这样的语气。”
……
是啊,在我心中敏妃娘娘又何尝不是天下最温柔可亲的女子?我打小见不到额娘,后来疼我的孝懿皇后也去了,虽说养在德妃膝下,不知为什么德妃待我却一直很淡。还是后来十三带我去敏妃那里,我还记得敏妃说了句“可怜见儿的”,就把我搂进怀里。那种淡淡的美人樱香气几乎让我落下泪来,从那以后看到额娘这个词,我心里最常出现的就是敏妃那张温柔含笑的美丽脸庞……
天色渐渐暗下来,小树林变得幽暗而阴霾起来,鸦雀偶尔扑腾着翅膀划破林霭的沉静。远处似乎传来若有若无的呼叫声,我们却恍若未闻,我伸手轻轻拍着十三,慢慢道,“娘娘在天上看着你呢,你得快点长大,还要照顾怡宁和怡然两位公主呢。”
十三的身体又颤抖起来,我知道他又哭了,便继续轻轻拍着他。
“四哥,他们的马在这边。”十四的清亮喜悦的声音忽然划破了原本的静谧安详。我抬起头来,十四举着火把坐在马上,看着我们的神情从惊喜变成错愕,眼睛里还隐含着怒气。
四阿哥的马这时也到了跟前,淡淡地看了我们片刻,平静的声音响起,“十三弟,回吧,明天一早动身回京。”
卷一:郎骑竹马来 第七章 初识怡宁
四个人默默无语地回到行宫,谁也没有开口说敏妃娘娘的事情,也没有人提起方才在小树林里的事情。康熙的神色疲惫而无力,敏妃因为为人谦和温柔可亲而受到康熙的喜爱,她的逝去给康熙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康熙只是静静地看着十三,目光哀悯却没有更多安慰的言语,帝王家的亲情或许只能如此,有时候感觉反而比言语更加真实。“老四,你陪十三回京,负责料理一下敏妃的后事吧。”康熙的声音很低沉,四阿哥忙出来应了,康熙默了一会又道,“传朕的旨,今后老十三由德妃照料吧。”
我默默地站在这间屋子里,看着一屋子的人,都是低头恭谨而立。平日在敏妃娘娘面前也必定恭敬谦和的,如今却没有几个是真正难过的,康熙他看不出来吗?心里忽然就憋闷起来,于是上前两步跪倒在康熙面前道,“皇上,娘娘虽未抚养花楹,但是平日受娘娘恩惠却不少。求皇上准许花楹回去给娘娘守孝磕头。”
康熙默默看了我一阵,叹道,“敏妃倒没白疼你,那就随四阿哥和老十三一起回去吧。”
第二日四阿哥带着十三和我踏上了返京的马车。十三的情绪已经比昨日平稳了许多,但仍旧悲伤而萎靡,常常是我们说着话,他的思绪已经不知道飘到了哪里,竟连我们偶然的询问也置若罔闻。
一路渐渐南行,天气越来越热,到达北京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又是大汗淋漓了。
紫禁城还是那样的红墙绿瓦庄严肃穆,只有敏妃的延禧宫门口挂着白色的灯笼。我们赶了好几日的路,敏妃的灵柩便一直停在宫里。
十三匆忙的脚步这时忽然停住了。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两盏白色的灯笼上黑色的奠字触目惊心,十三的眼睛茫然地盯着灯笼,脸上茫然的神色若隐若现。
这时四阿哥上前轻轻揽住十三的肩膀,轻轻地拍着,十三收回目光缓缓垂下头去。四阿哥的脸色紧绷,似乎承受着许多伤痛,他的眼神中流露着遥远的哀伤。我知道他想到了孝懿皇后。那个在我记忆中也一直温柔慈爱的女人,这些年来那个影像竟渐渐和敏妃的形象重合在一起。我抹了一把不知何时爬满脸颊的泪水,子欲孝而亲不在,上天为什么要让人承受这样的生离死别?
过了许久,我们才慢慢走进延禧宫。在一片触目惊心的白色中站定,前厅烛光闪闪,敏妃的灵柩赫然在目!我的泪水一下子又涌了上来,连忙用手抹去,转头去看十三。
十三死死地盯着那个黑色的棺椁,脸上充满了不可置信和悲愤,眼睛里燃烧起了骇人的怒火。我正在思索如何安慰十三,两个白色的身影忽然下从灵堂里奔了出来,冲进十三的怀里,是怡宁和怡然,十三的两个同胞妹妹。十三愣了一阵,眼中的怒火逐渐熄灭,变成深不可测的悲伤。他伸手揽住两个妹妹,轻轻抚着两个悲泣妹妹,兄妹三人在灵堂前抱头痛哭起来。
耳边的哭声哀恸而凄厉,我忽然觉得一颗心几乎要窒息在这排山倒海的悲伤中,泪水好像无止境般肆意流淌着,满心的痛苦却没有地方可以放下。这时四阿哥忽然把我揽进怀里,我懵懵懂懂地哭着抱住他,好像一条被放生的鱼一样忽然又可以呼吸,这是一个宽阔而温暖的怀抱,终于可以让我减轻悲伤和痛苦。
。。。。。
北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炎热。
敏妃的葬礼后我一直蜗居在弄梅小筑里。不知是因为一直帮着忙进忙出,还是因为感染了太多悲伤,我的心情和胃口都变得低迷而乏力。德妃让太医来请了平安脉,太医说是中了暑气。
“好生养着吧,大热的天别跑来跑去了,明日让太医再来……想吃什么让听雪去吩咐御膳房。”德妃淡淡地吩咐着便出去了,我乖乖地应了,眼前却一直浮现着她方才的眼神。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喜怒难辨,好像极关心又好像漠不关心,就像吃了一颗淡淡的果子,什么味道都没有,却哽在喉头,让人浑身不舒服。
下午迷迷糊糊地睡着,却感到有人在推我。我不胜厌烦地睁开眼睛,四阿哥面色沉静地瞅着我,见我厌烦的神情却忽然笑了笑,“听雪望月,看着你们家主子,别让她睡着了,走了困晚上又不睡了。”
四阿哥言罢便掀帘出去了,我呆呆地看着被风吹起的帘子,竟不知道他是真的来过呢,还是我方才的一个梦。
晚膳后弄梅小筑忽然来了一位客人。
我正靠在榻上就着落日的余辉看书。外间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我一面看着书上一面叫,“望月,给我倒杯凉茶水来吧。”
一杯茶递到我的手中,伴随着一阵轻轻的笑声,我诧异地抬头,竟是十三公主怡宁。我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起身,怡宁拉着我坐下,一面道,“不碍的,听说你着了暑气,我便来看看。”
我含笑着随她坐下来,一面招呼望月上茶,一面观察者她的神色。怡宁刚进来的时候脸上尚有红晕,大约是因为走路,但是只过了这么一阵一张脸又白得没有什么血色了。我心里暗暗琢磨,想来怕是有什么不足之症呢。怡宁的相貌像康熙也像敏妃,皮肤白皙,眼睛明亮而有神,只是眼眉间还留着悲伤的神色,但她还是流露出了笑容,一种坦率而真诚的微笑。我从小和阿哥们一起长大,与公主们并不熟悉,但是看到怡宁的瞬间却让我有了想要亲近的yu望。
我望着怡宁微微笑了笑,“原本就没什么病,倒被太医念叨成了病,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我说着冲怡宁扮了个鬼脸,怡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可是笑着笑着眼泪却又流了出来。
我的心里也酸酸的,她是在人前用笑脸掩饰,人后独自咀嚼泪水的吧。于是默默递给她一条帕子,怡宁接过帕子,含着泪笑了笑,含糊道,“你瞧我……”我轻轻地摇摇头,怡宁只比我大一岁,在失去至亲的痛楚之下,她能够这样已经极其不易。
怡宁歇了歇,又慢慢道,“从前同你不熟,但是听我哥说你是极其直爽真诚的女子,今日看来果然不假。这宫里人情淡漠,你却这般真挚……我们哭的时候你也哭,我们无助的时候你帮着四哥哥忙进忙出,我真不知该怎样谢你才好呢。”
怡宁的眼睛亮晶晶的,装着许多的感激和信任。我伸出手抓住她的手,慢慢道,“不要谢我,我和十三从小长大,娘娘又是极疼我的,这点事情原本就是份内的。”说到这里我笑了笑,继续道,“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敏妃娘娘在天上看着呢!”
那日后我便同怡宁有了些默契。公主们养在深闺中,进出都有严格的记录,并不能像我这般自在随意,但怡宁还是能找到一些空隙来看我。怡宁喜欢听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稗官野史,喜欢听我说承德围场的草原风光。公主们读得更多的是女训女戒之类的书,所以听到我讲一些话时总是会露出惊讶的神情,可是转瞬便又兴致勃*来。她是善良的女子,想来受到敏妃的悉心教诲,虽然未曾涉世,却有一颗宽大而乐观的心,倒强过这宫里的许多须眉。
。。。。。
窝在屋子里几日,慢慢觉得倒是神清气爽起来。四阿哥有时来看我,却只肯留一会,十三有时来有时不来,只是面上已经逐渐恢复了从前一样温暖的笑容。
晚膳前我正在写字,四阿哥掀帘进来,便静静立在桌旁。我一鼓作气写完最后一个字,连自己都感觉意气风发的,不禁有些得意地歪着头笑睨着他。
他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缓缓吟过去,我静静地听着,他吟罢笑笑,道,“是真名士自风liu!字很好,倒写出了文正的磅礴大气。只是难道还没有疯够?下次再求了皇阿玛带你去吧。”
我笑嘻嘻地摇摇头道,“这是为十三格格写的,她对草原风光羡慕得紧呢!我又想起当年在木兰围场确实同葛尔丹交过手,便写了这首。”四阿哥听了沉吟不语,过了一阵才道,“怡宁未必适合这诗,以后别再给她写这些,也不要再同她说这些没的,移了性子未见得是件好事。”
他说的冠冕堂皇,我心里却不服起来,强道,“对她说这些怎么又不是好事了?同是闺阁幼质,没见过外面的风光,没机会去还不许听听看看!”四阿哥的脸上浮现出一些嘲弄和冷淡来,慢慢道,“你不是她的身份,怎知她的无奈!大清的公主有自己的使命,哪有你这般清闲自在的日子?你以为她由得了自己?”
我听了有些茫然,隐隐约约觉得他的话有些道理,心里却更加气闷起来。四阿哥看着我淡淡道,“你以为每个人都能得到皇阿玛的纵容?若非你大伯伯,要非你是女子,怕是也不会如此自在!”
我听到他说起大伯伯,心里越发闷了。其实不是全无知觉的,康熙因为我大伯伯而要抬爱我家,而我女儿家的身份正好,既全了仁义又防止完颜氏托功坐大擅权,是这样吗?四阿哥看着我气呼呼的神情,笑着转过身。
我看着他又作势要走,虽然气闷,心里却有些着急,嘟着嘴道,“这才来的,怎么又走了?”四阿哥并不理会我的话,转身便出去了,留下淡淡的话音,“我去看十三弟。”
卷一:郎骑竹马来 第八章 寿辰
天气渐渐凉下来的时候,康熙终于率领着浩荡的皇家回到了北京。康熙回来后对十三比从前更加关爱起来,似乎极力想要弥补十三的丧母之痛。
我静静地看着十三喝茶,他的脸上已经恢复了从前的光彩,笑容温暖,只是不经意才会流露出一点失落。可是这已经够了,不是吗?时间是治疗伤痛的良药。
“十四呢?你们不一向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吗?怎么这几天总是你一个人来?”我忽然想起十四从回来之后只跟着八阿哥他们来过一次弄梅小筑,不禁有些纳闷,便随口问道。
十三脸上是迷惘的神色,道,“跟八哥他们出去了。”他见我一脸疑惑的神色,便又道,“我也不知怎的,十四弟在承德就和八哥、九哥、十哥打得火热了。现在都和他们同进同出的,和我反而远了……不过我想,依他那一阵风一阵雨的性子,估摸着这些天碰到什么新奇东西了……等着阵子过了,或许又同从前一样了。”他像是怕我不信似的细细解释,可是末了的语气中流露出淡淡的失落,听着让人有些心疼。
我心里暗暗琢磨着十三的话,从前敏妃在的时候十三和十四一直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