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定睛一看,可不就是赤兔马!吕布殒命后,赤兔就被曹操夺去,又转赠给了关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如今,怎么被高远带回来了!

    高远与吕慕蝉下马,后者迫不及待对众人说出了前后过程。

    陷阵营中能够幸存下来的勇士,顿时对高远刮目相看。以往,高远怕事,他们也是因为他的身份,才勉强称呼少主。今日,听到他力战关羽夺回了赤兔马,两年来一直压抑的心,陡然高涨。众人跪拜在地,激昂呼道:“少主!”这一次,实心实意。

    虽然只是夺回了一匹马,但在众人心中,不亚于一次大胜。随之而来的,高远开始真正被这些吕氏旧部认同。

    貂蝉望着赤兔马,流下了眼泪,而看向高远的眼神充满了欣慰。一生命苦的貂蝉,当她来到许都后,人生已经进入到了黑暗的底层。但此刻她看到了远处的明亮,因为这个家,重新有了支柱。后辈终于成长起来,这是太夫人貂蝉最愿意看到的。

    这件事情,就像一剂强心针,极大鼓舞了高府上下,众人拥簇着高远来到大厅。

    而貂蝉擦干眼泪,转身进了后堂,不一会的功夫,费力的捧出来一副盔甲。

    战神的盔甲!

    今天太夫人终于拿了出来!

    不用任何言语的交流,众人喜气洋洋,从太夫人手中接过盔甲,七手八脚就为少主高远穿戴了起来。

    只是一转眼的功夫,高远的模样大变。他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两根一米长的雉尾翎子半空中左右摆动,手持方天画戟当厅站定,真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

    恍惚见,众人看到了战神重生,只以为自己花了眼。

    貂蝉压在心头两年的忧愁,一瞬间全部爆发了出来,跌坐在榻上泪如泉涌。

    吕慕绮抱住了自己的夫君,留下了热泪。

    四周的陷阵亲卫也是热泪盈眶,两年了,他们终于又活了过来,这来自于高远的巨大改变。

    高远感到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身边的人,他必须要有所成。然而,有志的他突然又感到身单力孤,若是张辽能够帮助自己……。

    他见众人睹物思情,便脱下了盔甲,宽慰众人一番。

    这时,一名陷阵亲卫进来说道:“少主,张辽将军来了。”

    感谢:书友150701080206093,风家123青春,天行53,三位兄弟的打赏。

第五章 名将张辽

    高远来到这个时代有一段时间了,这许多天里,他能够看出太夫人貂蝉,深深的忧伤,又能够看出吕慕绮忧伤中的仇恨。试问,谁又能够忍受生活在仇人身边的日子。而且还是寄人篱下,还要看杀父仇人的脸色。

    而府外的人,全是冷漠,对失败者的冷漠。

    高远思考了很多,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他熟识这个时代的历史走向。他绝不会像之前的那个高远一样,苟且偷生去过寄人篱下的日子。他会用掌中的方天画戟,用领先这个时代的认知,开创属于自己的大业。

    “张辽来了……。”高远眉头一皱,思咐起来。

    太夫人貂蝉看高远这般模样,语重心长的说道:“孟严,若不是张将军时常接济我们,这个家早就散了,你可不能再冲他大发脾气了。”

    高远一愣,心思突然活泛了起来,他说道:“太夫人,依我看,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不过也罢,不如咱们全家寻机离开许都……。”

    他掷地有声的说,“凭我手中戟,一定在这乱世立下一片基业,让太夫人和慕绮能够过上新的生活。太夫人看,张辽将军会不会帮助我?”

    高远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往日里他总是怕事沉默,然而如今终于变了。貂蝉和吕慕绮留下了眼泪,她们一直期盼高远能够继承先父的大志,她们终于等到了。

    望着变得刚毅坚强的高远,貂蝉欣慰的说道:“孟严,大事我们女人不懂,你可以与张将军商量。无论你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誓死追随主公!”以高雅为首的百名陷阵勇士拜倒在地,早已经厌倦了如今生活的他们,当听到高远这激昂的话后,群情鼎沸。

    随着貂蝉母女返回后堂,高远就让高雅去带张辽来见自己。

    没一会的功夫,厅外就传来高雅底气十足的声音,“张将军,主公正在厅中等候。”

    主公?张辽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一进府,就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气氛。往日里死气沉沉的府邸,变的生机勃勃。平日里丧气的陷阵亲卫,生龙活虎起来。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十分愿意看到这样的变化。

    当张辽抬步迈入大厅的时候,高远主动相迎,笑道:“张将军!”

    “公子。”张辽敏锐觉察出高远的变化,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起来。在他眼中,这位年轻的遗孤,往日里只有忧伤和惊恐。而今日,张辽在他身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

    “公子变了!”张辽露出了笑意,他也愿意看到旧主的后人有起色。

    随后,张辽去拜见了太夫人貂蝉,天色将晚,高远就趁机设宴款待张辽。

    张辽说道:“公子,曹公与袁本初在官渡必有一战,大战不日就起,我军务缠身,不能常来探望了。”

    欲意重振基业的高远,身边没有人可不行。而名将张辽,是不可多得的臂助。他听到张辽这番话后,便感到张辽对故主的旧情是有的,该是说出心中所想的时候了。

    高远心中一动,他起身走到了中庭,望天上明月,黯淡道:“先辈如此英雄,而我今日沦落到如此地步……。”说完,高远不禁落泪。

    四周的陷阵亲卫,回忆昔日追随吕布、高顺驰骋天下,四方群雄退避。如今被囚禁在许都,被世人轻蔑,也是落泪。

    张辽感同身受,起身道:“公子这是为何?昔日二位将军活着的时候,凡事多来找我商议。公子心中若有无法开解之事,可以与我说说。”

    高远立刻收泪,回到席间端起一碗酒,一饮而尽,砸了酒碗,说出了心中所想,最后道:“我打算离开许都,继承先辈之志,重立基业。不知张将军,可愿帮助帮我?”

    高雅率领陷阵家兵拜在堂中,齐道:“愿为主公效死!”

    此刻的张辽十分震惊,他终于知道高雅等人为何改称高远为主公了。

    “公子,三思而后行啊。”张辽没有正面回答高远。

    高远心里一沉,又问道:“张将军不肯帮我?”

    吕布、曹操的身影先后在张辽的脑海中划过,救主对他有知遇之恩,然而新主对他也是不薄。“公子,此事千万不能对别人讲,某也当作没有听到过,张辽告辞了,来日再来探望太夫人和公子。”

    张辽只以为高远年少,意气用事,如今天下的局势已经大不同,四方诸侯已经根深蒂固,想要白手起家重开基业谈何容易。想来过个三五天,他就会改变想法,于是张辽转身而去。

    而高远的心,随着张辽的离去沉到了谷底,他已经将心思告诉了张辽,若是张辽不帮助自己,那么万事皆休。不过想起张辽最后的话,高远多少松了口气,今天的事情,绝对不会从张辽口中泄露出去。

    张辽离去,高远心里没了底,便带上吕慕绮一起去见貂蝉,“太夫人,我对张将军说出了心思,然而他不愿出山相助,看来张将军对咱家的情分也淡了。”

    貂蝉明白了他的想法,道:“孟严,你不能忽视张将军对咱家的情分,这几年,多亏了他接济,我们这全府上下才能够生活下去。”

    一旁吕慕绮看他皱眉沉默,生怕他就此沉沦变回过去的模样,说道:“夫君,有志者事竟成,不要为一时的挫折消沉,无论发生了什么,妾身一定会在夫君身边。”

    其实高远是在思考未来的事情,闻言打起了精神,道:“慕绮说的不错,这几日我也想了些别的,等到官渡战事真的打响,就是咱们的机会!”

    “官渡?”吕慕绮听他说的高深莫测,便追问道:“又会如何呢?”

    高远微微一笑,心中就有了更多的计较,暗咐一声静待天时,“到时候,慕绮就会知道了!

    这时貂蝉大有深意的说道:“曹孟德对张将军也是不薄,张将军的为人,孟严你应该也知道。你不应该轻易放弃,须知有志者事竟成。”

    高远突然发现,貂蝉并不是传说那样只有美貌。对于他来说,若能够请出张辽,未来事半功倍。他听到貂蝉的话后,心思活泛,对于张辽这样的忠义大将,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够得到他的支持。那么,该怎么办呢?他忽然心里一动,就有了一个主意。

    新书求推荐,收藏。

第六章 曹操大宴

    许都,曹操府邸,

    中原霸主曹操,此刻皱眉眯眼听着曹仁的奏报。听到最后,忽然站了起来,长长的胡须一阵摆动,瞪大了眼睛,惊道:“你说什么?关云长将赤兔马输给高孟严了?”

    “确实如此。”曹仁说到这里,刚毅的面庞爬满了不可思议,“关将军与那高孟严赌斗三刀,谁知那高孟严接下了三刀,并且还反攻了三十招……。”

    “这怎么可能!就凭高孟严那个贪生怕死的小子?”曹操一屁股坐了回去,就算是中原霸主的他,在听到这样的事情后,也难免震惊。

    曹操的面容一阵乱颤,突然抚掌大笑,然而眼神中满是杀气,“好一个高孟严,藏得如此之深……。”

    堂下一名消瘦英俊的年轻人,起身说道:“主公,明日就是庆功宴,不如请高孟严前来,详细打探。若他真有手段,至此用人之际,不妨……。”

    曹操杀气陡然一收,笑道:“奉孝所言甚是。”

    关公,名震天下,掌中青龙偃月,胯下赤兔良驹。然而现在马没了,被赤兔马真正的主人夺回去了。这消息以无法想象的速度飞快传播开来,一时间,许都各处流传。

    关公是什么人?威名满天下的大将。高远又是什么人?家业衰败到底的“小儿”,一时间全城皆惊。

    “力敌关羽夺回岳父吕布的赤兔宝马!”

    “虎父无犬子!”

    “以前的高远只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随着许都几十万百姓的流传,高远就此名声大震,并向天下传播了出去。

    另一方面,张辽府。

    “将军,高公子送来了礼物。”亲卫捧着一个大大的礼盒到来,双臂托底,显然一定是“重礼”。

    堂上的张辽急忙放下手中的兵书,起身道:“公子人呢?”

    亲卫说道:“高公子已经走了,他说:感谢老爷这么多年的照顾,若是有机会,一定报答老爷的大恩大德。”

    听到这话的张辽心中一痛,叹气道:“我哪里用他报答我的恩情,我这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旧主的恩情了。”

    他走下堂,亲手接过高远的礼物,便发现十分沉重。高远家没有收入,都是靠以前的积蓄支撑。张辽心中一愣,急迫要看看高远送的是什么,若真是重礼,他说什么也是要还回去的。

    当他打开礼物后,顿时愣住了。金冠、百花战袍、唐猊铠甲、狮蛮宝带。张辽抚上去的手微微颤抖,他的眼前已经浮现出旧主身披宝甲驰骋沙场的身影,那个时候,他张辽始终不离左右。

    “主公……。”刚毅的张辽眼眶红了。

    “将军,大消息!”这个时候,又一名亲卫跑了进来。

    背身的张辽紧忙抹了把眼睛,转身道:“什么大消息?”

    亲卫匪夷所思道:“高公子从关羽手中夺回了吕将军的赤兔马!”

    张辽眼中爆出一团精光,“夺回了赤兔马?快详细给我说说!”

    亲卫兴奋起来,叽里呱啦一通,比茶楼说评书的还带劲,“三十招,高公子力敌关云长三十刀,关云长赌斗失败,只能奉还了赤兔马!”

    张辽震惊了,这还是记忆当中的那个高孟严吗?然而他大声说道:“好,主公后续有人,好,好!”

    亲卫也是旧部,明白张辽说的是旧主吕布,亦是欣喜不已,道:“没想到公子平日里柔柔的,原来这般了得,真是大吃一惊。现在全城都传开了,都说公子继承了吕将军的衣钵,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好,太好了!”张辽想起高远的大志,眼睛明亮了一下,然而很快黯淡了下去,“哎……。”他叹了口气,他转过身去,盯着吕布的铠甲发起呆来。

    ……

    高远府。

    陷阵家兵聚在一起,慷慨激昂中诉说着外面对高远的传闻。这些本已经意志消沉的陷阵勇士,恢复了昔日骁勇的模样。个个摩拳擦掌,只待追随新主,重开大业。

    “主公,主公!”而这时候的高雅来到堂中,就见高远、吕慕绮、太夫人貂蝉三人正在聊天,行礼后,捧出请柬,道:“主公,曹孟德派人送来了请柬,邀请主公参加明日司空府的大宴。”

    高远这种败亡诸侯的遗孤,历来都是被各方弃之不理的,他不知曹操请自己去是什么意思。

    吕慕绮恨恨说道:“宴无好宴,夫君不去也罢。”

    高远走下堂,从高雅手中接过请柬,打开随意看了一眼,笑道:“岂能让人小看咱家,去,必须要去!”他心里一动,“张将军一定也是会去的。”

    貂蝉为了高远考虑,说道:“既然孟严打算去,我这就去筹备礼品,以免曹操起疑。”

    吕慕绮露出不悦,显然对于送仇人礼物心存芥蒂。

    高远笑道:“太夫人,礼物就不用为曹操准备了。”

    貂蝉望了这夫妻二人一样,宽慰道:“只是避免曹操起疑对孟严不利,没有其他意思。”

    高远挠了挠下巴,道:“太夫人不必担心,我这心里已经有了主张。”

    第二日,高远便骑着赤兔马,带着高雅等人,直奔曹操府上。一路之上,行人让路,皆指着赤兔马议论纷纷,百姓交口称赞这个家门逆境当中勇敢站出来的年轻人。

    当高远来到曹操府外,就见门前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仆从众多,后世百多辆豪车娶亲的规模都要靠边站。

    “高公子到……。”迎宾大声唱诺,然而一愣,原来发现高远两手空空而来。

    高远吩咐高雅等人在外等候,便在侍从的引领下大步走进了司空府。

    当高远走进宴会厅的时候,热闹的大厅顿时沉寂下来。曹操手下,夏侯惇等内臣一席,许褚、张辽等外臣一席,郭嘉、荀彧等文臣一席,嫡系百余人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高远身上。

    猛然间高远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然而他很快放开了手脚,抬眼望堂上看去,就见一位身穿红袍,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的中年人高坐堂上,束冠下黑白相间的头发,反而为他添了老气横秋的气概。

    这就是曹操了!他洒脱中来到堂中,微微抱拳,“高远见过曹司空。”

    曹操紧了紧身上的披袍,一阵哆嗦,无精打采道:“孟严来了,坐吧。”

    随从引着高远进入门口处的末席,倒春寒的冷风吹来,却是让他精神一振。左右看的时候,熟悉的全在前面就座,四周皆是陌生人,对他爱答不理的模样。

    紧跟着,大厅中传出窃窃私语声,原来大厅东北角有堆积如山的礼盒。然而当高远来到后,没有侍从带着礼品随进。显然,高远是两手空空而来的。

    “阿嚏!”曹操打了一个喷嚏,原来是感冒诱发头风病犯了。打个喷嚏并不要紧,然而一胡子晶莹挂珠就有够丢人的了。曹操擦了擦,脸一黑,暗咐这病来的不是时候,脸色就更加阴沉起来。又见高远两手空空而来,顿时起了疑心,冷眼望了过去。

    堂下一人瘦尖脸,留着两撇小胡子,望曹操察言观色,心中一动便起身,对末席的高远道:“时有不懂敬孝君恩者,似此等粗鄙之人也能登堂入室?家道中落,也是天数。”

    众人闻言,虽然感到此人挖苦的有些重,但也不无道理。

    高远心中冷笑,想让他敬孝曹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摆明是冲着他来的,岂能保持沉默令人小看?他长身而起,道:“不知这位先生,是何方高人?”

    这人一捻胡子,不屑道:“我乃蒋干子翼是也。”

    “干!”高远大声道。

    “嗯?”蒋干猛然想起高远夺回赤兔马的事情,吓了一跳,小心道:“你想干什么?”

    堂上的曹操不动声色,堂下众人静观其变。

    高远欲意自立,他两手空空而来,专门为了一改前身的弱名头。就等着满堂文武百官,有那么一个人冒出来。这边果然冒出来一位,还是个“干”。对于高远来说,干的就是你!他便举手扇了扇面前的空气,微微一笑,“哎呦,这满堂充满了铜臭气,真是有辱斯文,似乎与我准备的礼品格格不入,我还是快走吧!”

    高远一个脏字没说,就将曹操麾下送礼的人全部骂了进去。众人哑然,多数露出怒色。

    曹操一愣,不知高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堂中就座的张辽心急如焚,生怕高远是为了报复而来。

    高远当然不是真的要走,而“干”也不会让他走。只见脸色难堪首当其冲的蒋干,愤怒道:“高孟严,你说我等所送铜臭。那你这斯文之人,又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呢?”

    新书求推荐,收藏。

第七章 天下谁人明我心

    曹操麾下群臣,多为一时才俊。似郭嘉、荀彧等高才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高远身上。

    铜臭气,最让有学之士反感,但礼尚往来是要有的,这礼物就难免花钱,就有了铜臭气。他们很想知道,高远没有铜臭气的礼物是什么。

    蒋干胡子一翘,斜视道:“那么,高公子快快拿出来让我等一观。”

    高远观众人说道:“我有诗一首,送与曹公。”

    郭嘉等人顿时来了兴趣,赠诗可不是寻常人能够赠送的。这诗不好,就达不到赠送的效果,并且传出去笑掉大牙,从此名声蒙尘。然而话又说回来,若是有一首好诗,立刻传与天下,声名鹊起。

    九江名士蒋干就露出了不屑一顾,道:“无知小子,在座荀尚书、郭祭酒诸人,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就凭你一个山野粗鄙之人也敢学人赠诗?”

    末席的高远侧立,望着屋顶雕花的横梁不语。

    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大诗人,他颇有兴趣,挥退蒋干道:“孟严赠送本司空诗,本司空十分高兴,不妨说出,我等静听。”

    高远这才转身,微微一礼,道:“曹公领军平定徐州,有大功与朝廷,不才有诗《龟虽寿》送于曹公,聊表寸心。”

    曹操被夸赞,终于有了笑容,他疑心顿去。

    龟虽寿!

    似郭嘉、荀彧这样的高才,也看不透高远的心思,他们只能静观。

    高远娓娓道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他念诗之时目光遍观堂中诸人,尤其在张辽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此诗念完,满堂静悄悄的针落可闻,然而瞬间后就炸开了锅。人们大声议论了起来,并投来惊讶,惊艳,惊叹的目光。

    王佐之才荀彧情不自禁击节赞叹道:“好诗,好一首《龟虽寿》。”

    郭嘉十分惊讶高远的才华,“好意境,此诗足以载入《乐府诗集》,于名家比肩。”

    曹操已经乐的合不拢嘴,头风病竟然也好了一半,连道:“好诗,好诗,颇合我心。”

    此诗之意: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有郭嘉等人解释,众人皆知道了此诗之意,更加赞同。

    这诗,对于高远来说又有另一番含义:我随被束缚,但有雄心壮志。虽然一时衰败,但奋发之心永不止息。我命由我不由天,调整好我心,就能够获得成功。

    这一首诗,高远不是送给曹操的,而是送给自己的,同时也是送给张辽的。这一层的含义,除了高远,没有人领悟到。他人皆从此诗的意境中,去感怀曹操的壮志人生去了。

    然而有一人随后却是领悟到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吕布旧将张辽。他露出惊讶之色,他万万没有想到,往日里文不成武不就的高远,竟然有如此的抱负,竟然有如此的才华!

    郭嘉起身对曹操一礼,道:“此诗道出了吾主的大志。”他又看向高远,敬服一礼道:“只有高公子这样才华横溢之人,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诗来。”

    高远面上微笑,心中冷笑。而曹操兴奋的跟中了五百万彩票一样,然而这《龟虽寿》是曹操晚年做的,高远拿曹操的诗忽悠了曹操,也是给他面子了。若曹孟德得知详情,不知会作何感想,估摸着会把高远大卸八块吧。

    然而此刻的曹操,打死也不可能知道这首诗是高远剽窃自己多年后的版权。他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突然看到蒋干的时候,顿时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冷哼一声一挥手。

    蒋干脸色刷的就白了,急忙躬身,后退出去。退到高远身边的时候,急忙行礼,谄笑道:“高公子大才,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记小人过。”他灰溜溜的离开了大厅。

    众人开始重新认识高远,对于这名家道衰败的年轻人,流露出太多赞叹,而张辽另有所想。

    饱学之士更令人尊敬,曹操是要礼贤下士的,他急忙指着近处蒋干的席位,亲自起身请高远入席。

    高远再次入席,恰巧与张辽相对。张辽颇为尴尬,而高远反而是更加镇定自若。

    庆功宴正式开始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渐渐进入了**。众人诉说战事获胜的经历,期间不免又对高远的《龟虽寿》赞叹。

    席间,郭嘉多次示意曹操借机招募高远加入,正当曹操趁着酒兴有所动作的时候,一阵冷风倒卷。高远随众人一起望去,就见门口黑影一闪,疾步进来一位武将,正是值守的夏侯恩。

    他拜倒在地,举起二卷竹简,大声道:“主公,袁本初兴兵十余万,大军已经进驻黎阳,先锋颜良即将到达白马,延津于禁,白马刘延的告急文书已经传到!”

    曹操吃了一惊,急忙拿来细看。曹操看完后,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感冒和头风病都好了。开始燥热的他扔掉披风,便是曹操,也已经心惊,焦急道:“袁绍大军以动,汝等有何良策对敌?”

    告急文书传与曹操手下重要谋士之间。

    袁绍有十余万大军,粮草充足,而曹操虽然也有不少兵马,但需要防守南面的刘表、孙策,还有西北的马腾,青州的袁谭部。他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二万多人,郭嘉等人皆皱眉,面色开始压抑。

    堂中诸人深知目前中原的实力与河北差距巨大,皆露出忧色。

    此事高远早就猜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然而全在他掌中,那未卜先知快意,令他更加自信。心中哈哈大笑,他的机会来了。

    这时荀攸说道:“袁本初兵马虽多,但不足为惧。我军皆是精锐之士,以一当百。但利在急战,若是拖延时日,粮草不济。”

    “此话颇合我意。”曹操摸着胡子说道。

    高远听到后,心里又是暗笑。这话他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过,但最终怎么样?好汉架不住人多,最终出击的曹操战败,退守官渡。

    他想到这里,不免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而一旁的郭嘉忽然间,就发现高远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难道高孟严已经有了更好的对策?”于是,这位鬼谋便说道:“不知高公子有何高见?”

    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高远身上,想要看看这位能够作出《龟虽寿》的年轻人,是否在谋略上也有建树。

    高远脑筋一转,琢磨一番,便说道:“袁本初兵多将广,初期锐气极盛,曹公虽然兵精,但无法立刻取得优势。若是急战,兵员损失下对后面的战事极其不利。”

    高远上来就将荀攸的主张全盘否定了,众人十分吃惊。

    曹操不动声色道:“那么以孟严之意呢?”

    高远微微一笑,他后世而来深知历史走向,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道:“可佯攻延津,急袭白马,围剿颜良重挫袁军锐气。”他起身遍观诸人娓娓而谈,“河北军虽众,但文武不和,无法全力以赴。明公可以扼守官渡要害,袁本初必定无法寸进。待得袁本初营中有变,便是用计破敌之时。”

    郭嘉与荀彧等人面面相窥,忍不住说道:“此谋甚妙,主公若用此谋,袁本初必败无疑!”

    荀攸脸红道:“听孟严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荀攸险些误主,死罪,死罪。”

    曹操手下的谋士,十分敬佩高远。

    众人立刻对高远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年轻人不但武勇过人,才华横溢,在军略方面也有过人之处。这单项的好找,三合一的天下屈指可数,众人一时间惊为天人。原来高孟严如此有才,之前的他不是这样的,众人又感到匪夷所思。

    高远露出自信的笑容,这便是后来人的优势。即便郭嘉、荀彧这样的当世英才比高远知道的多,但后世来的高远比他们知道的更多,他们也要甘拜下风。

    领先千年的知识,岂容超越?

    “好!”曹操拍案而起,道:“孟严,此番对袁本初获胜,你是首功。本司空不日起兵,孟严可否来帐下出力?”他终于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这般有勇有谋有才的人,作为枭雄的曹操,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然而此刻的张辽,震惊的同时,心中十分不解,“公子是绝对不会投顺曹操的,此策绝不会是晋身之资,那么他又为什么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呢?”张辽便发现,高远太过高深莫测,自己彻底看不透他是如何打算的了。

    高远起身,众人只以为他要做出决定,拭目以待。曹操露出了最和蔼的笑容,心说麾下若有高孟严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何愁大事不成。期盼之色,顿时溢于言表。

    高远遍观众人,似郭嘉,荀彧,许褚、徐晃等英才之士,皆在曹操手下效力。然而一股不服之气,更加涌上高远心头。他最后望了一眼张辽,弃曹操不顾,转身仰天长叹,“天下谁人明我心!”甩袖子就走了

    张辽见到高远并没有投顺曹操的打算,内心深处松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