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老蔡那种大奸佞也是有用处的
于是出卖军备资产,换取老蔡在政策上的支持,只有先这么拉扯着过了……
童贯始终躲着,不敢来见高方平。
在他的层面,不服气的心思始终是有的。原本皇帝已经定论让他此番出使辽国。现在也不说是更改这个决定,却听说高方平这犊子打算活动添加变数,其后竟是张叔夜亲自召见童贯谈话,说让老童勿要多想,此番由于各种原因,高方平难说会同他一起使辽。
童贯想死的心都有了,早有了皇帝定论我童贯乃是使臣。然而妈蛋,张叔夜单方面来这么一手,以他小高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一起去,还有我童贯说话的份吗?
然而那些谈话只是张叔夜的意思,而不是皇帝的。于是童贯今日一早,他不打算等高方平的消息,自己进宫找皇帝辞别。
这是一种政治小心思,童贯也不提及高方平。只是故意装傻走个过程。早前皇帝钦点他为出辽使臣,这种事不会有什么真正出行日期,在短时间内、童贯想什么时候走就可以走,那么走的时候肯定要找皇帝辞行,而皇帝也会给予最后交代和送行词,那么这个时候皇帝的送行词,等于定调、等于出使的最后命令。
也就是说这个太监绕开朝议、自己以内臣的身份去找皇帝辞行,等皇帝亲口说出送行词后,他就无需再鸟高方平和张叔夜,就可以咬着皇命为理由自己上路。
无奈的在于赵佶是个迷信的人,今日虽算黄道吉日,然而童贯进宫的时候却不算吉时,于是赵佶吩咐:等两个时辰才让他出宫……
“速速闪开,咱家有事要面见小高相公。”
梁师成来高府“报信”的时候这么尖叫着,就闯入了进书房来。
高方平忙于理顺一些和蔡京谈话的心得,正在把以往的策论,扩写为更为系统性的金融知识,打算将来在皇家书院首先传播。
所以现在的小高还真有几分文人范,拿着笔在写。
“小高相公啊,咱家可是有大消息来报信,您就不能停笔听我说话吗?”梁师成郁闷的道。
高方平这才抬头问道:“什么消息?”
“童贯那厮,早前一刻钟进宫找官家辞行,那代表马上会形成‘旨意’让他离京的。”梁师成道。
高方平恼火了,啪的一下把毛笔扔桌子上,喃喃道:“这个死太监又调皮了,敢耍小心思,明知道我想去,他却来这手。”
他骂童贯没问题,童贯也是内臣,老梁的竞争者。然而这么当面说“死太监”,梁师成便黑着一张脸,尴尬死了。岔开道:“小高相公,这可如何是好,他这是对您将军……”
高方平抬手打住道:“我知道他在干什么,无需你来我和他之间挑拨拉仇恨。”
老梁只得赶紧闭嘴了。
第789章 梁师成的奸计
高方平起身,背着手走来走去的寻思。理论说童贯虽然有点小心思,毛病却也也不那么大,任何人都会有这想法的。既然定调了让他出使,他急着领功上路也是对的。
但因高方平自身还有一些事务,要等着了清后才放心的上路。
也就是先把枢密院的债券给打包卖了,支付了北方转运司,北方转运司又支付了高方平自己的钱,然后高方平又支付了钱庄的贷款,之后重新再找钱庄贷款,把资金用于拨付给江南船舶工程院、采购第二代轮机装船使用。
这些都是急切等着理清的地方。
当时陶志明真没开玩笑,现在因张商英断了项目的资金,江南船舶工程院处于无米下锅的节骨眼,第三代轮机的论证已经结束,却等着钱启动项目。这方面指望张商英走后门是没办法的。那是个连蔡京都不怕、一心想着不放错名留青史的老棒槌。
除非高方平的大笔资金进入,订购很多的二代轮机,让匠作监现在就看到利润前景,张商英才会在部委层面上启动三代轮机的项目。
要把这些事情给处理,已经基本和蔡京谈妥的现在,也不用太多时间了,再给高方平半个月就行。然而偏偏童贯现在已经开始逼宫,马上就要出行?如何能让他自己去,他一去,大宋联合女真坑辽国的政策绝对就开始运转了。那时候撤销了政策也没用,因为已经强势伤害了辽国和女真的感情。并且能让他们看到大宋自己内部的政治混乱,这很不好。
见高方平皱着眉头走来走去的,老梁便开始发挥大奸臣天赋,嘿嘿笑道:“卑职有一计,定可叫那童节帅吃不了兜着走。”
“说来听听?”高方平道。
梁师成道:“早前定论这个事的时候,御史台官们有不满情绪的,因他们不喜欢太监。只是说童贯的《北方策》被蔡相公和张叔夜相公一起看好,都给予支持,张克公也想要燕云之地,童贯也算我朝兵法名家,于是御史台官才不说话的。现在若高相您需要拖童贯后腿,您只需去趟御史台,找言官提及:宦官出使会坏我大宋名声,恐让辽国小瞧大宋无人。”
顿了顿老梁道:“以您今日今时的地位和威望,乃是比童贯强十倍的第一兵法名家,所以必有言官响应。若御史真对皇帝如此提及,这就成为了全体士大夫的问题,官家也就不好扭着性子来了。”
“你……”高方平一脸黑线的看着这个老奸佞。
梁师成便被吓一跳,急忙退后了两步,非常尴尬。
老梁觉得没道理啊,老子这么好的谋略,既打压了童贯那个奸贼,也成全了你小高的利益,有什么不好的?
老梁这奸贼还真没说错,御史言官群体真是一大群腐儒,他们肯定不满阉人代表大宋出使的,他们只因张叔夜和蔡京的压制,也想图谋燕云,在高方平累了的前提下没有更好人选,于是暂时没有大佬支持他们出声说话而已。
这个时候高方平只需去一趟御史台,煽动一下,童贯出使的事基本就黄了。
但高方平不想这样,这太蛋疼了,不符合高方平的执政风格,不利于官场风气建设。这也会让皇帝有些下不来台,童贯毕竟是赵佶的宠臣。赵佶亲口点了他童贯,到时候却因大臣的阴谋要让天子改口,这种事真的少做为妙。
虽然高方平有能力把真相掩盖,不让赵佶知道是高方平在使坏,不过这类事越少越好。
想到这里,高方平很装逼的样子指着老梁的鼻子:“这个问题上我要批评你老梁叔。童贯这家伙有毛病,但总体上他也为我大宋做了些事。这阉货是有些跳,胆子大,但是不论如何从江州开始,我和他的合作还算过得去,在江州时期他帮我稳住了形势,帮我做了些事。其后大名府时期他没给我添乱,我带北方军系赴西北作战时候他没胆小,带区区三千军,在后方保护大名府的工业建设,镇住水泊。”
老梁一阵尴尬,这些事被高方平亲口给数了出来,听着还是很威猛的,却也正因为童贯的这些作为功绩,让老梁觉得自己很没有存在感。
“这些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存在的。对这么一个人,不宜施展这些见不得光的阴谋懂不?”高方平又开启训斥模式。
“是是是,说的都对,只是您的时间……”梁师成到此打住了。
“这是我的事,我想办法和他沟通一下。”高方平道。
梁师成嘿然道:“他这个时候当然会躲着您了,所以您找不到他的,他不会见您。时辰一到陛下就会提送行词,那么他上路就成定局,可别说咱家没通知到您。”
“你这阉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来告诉我这些无非是童贯的作为和存在,让你很没存在感。你要借我的手打压他。”高方平道。
老梁就是这意思啊,于是再也不敢忽悠大魔王了。
见他安分了,高方平也就不多说他了。
这事虽然黄了,但总体梁师成也不急。高方平这样的风格固然霸道了些,不过让老梁放心的在于,能看得出来高方平有点讲义气的,他大魔王会这么护着童贯,那么当然也会这么护着我老梁了。
世事就有这么奇怪,有些人哪怕是敌对的,他也能获得敌人信任。但有些人哪怕是朋友,却相互之间也充满了暗算和猜忌。
“咱家我算是服了您了,当然您这风格也很好,只是您现在找不到他,怎么和他有效沟通?”梁师成关心的问道。
“行了,你就别管了,老赶紧回宫去吧,以后少沾染政务,多关心皇家就行。”高方平摆手道。
老梁离开后,高方平对身边的菊京道:“立即拿我的牌子召见王德旺。”
“嗨。”菊京急急忙忙的去了。
是的大名府那个王德旺也进京了,目下在兵部做一个郎中。
王德旺家和童贯是世交,当时在北1京,就看得出来王德旺和童贯关系很好。
在大魔王的眼睛里,王德旺虽然文绉绉的有些毛病,却也是个不错的人,也是会发挥作用的。只是说他那样的人,注定了是和其他一些官员合不来,譬如裴炎成就不喜欢王德旺哪类人。
当时高方平西进作战时候,定下了裴炎成主持工作的基调,于是难免老裴和王德旺合不来,政策方面会发生冲突。
那时候没有强力人物坐镇指挥,所以理论上,裴炎成和王德旺其中一个必须离开大名府。裴炎成几乎就是高方平定下的大名府接班人,于是走的当然只能是王德旺。
后来童贯利用对皇帝的影响力,给王德旺活动了一下,帮王德旺在兵部某了一个差遣。
这就是王德旺进京的全过程。
思考的过程,王德旺很快就来了,进门后恭敬的见礼道:“卑职王德旺见过明府。”
高方平笑道:“老王啊,作为你的老领导,回京这个时间也没来得及找你叙旧,算我疏忽吧。”
“其实是下官应该来拜见,只因……当时我灰溜溜的离开大名府,裴炎成那厮才是您的心腹,这让我有些尴尬,便没过来拜见。”王德旺尴尬的道。
“好了这些只是小事,裴炎成的风格容不得你,但说真的,有你在身边给我办事,我还习惯些,所以某个时候我会带你进成都做事。”高方平道。
王德旺这下就来劲了,他最喜欢跟着大魔王在地方上咬人了。说真的,在北1京大魔王不在期间,又没人当他是一回事了。他这样没名气,没政治根基的人目下在京里,更加郁闷了,那是谁都不看他脸色,谁都不待见他的。
王德旺不拿钱又显得文绉绉的书生意气,就如当时梁中书把他排挤在核心圈子外一样,目下他在蔡倏麾下做事,蔡倏会待见他那就是见鬼了。所以目下王德旺水土不服,做梦都在想着离开汴京这个大坑。
“谢明府提携,朝廷还有您这么一位相爷欣赏下官,那就说明下官的做人是成功的,并没有失败。”王德旺笑道。
说的跟真的似的,其实要高方平评价的话,这厮做人总体是失败的,做官还成,只是有点不入流,无能力独当一面。
高方平道:“少说废话,要跟我进成都没问题,现在你进宫去找到童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劝说他打消小心思,就说给我一些时间一起上路,否则我就强势打压他,让他没办法出使。”
王德旺也不知道高方平会用什么手段打压童叔,不过真的急了,他素知大魔王的手段牛逼,整起人来是不会停手的。虽然童贯也是宠臣,但是那得看对手是谁了,对手是高方平那就问题大了。
于是王德旺险些替童贯急得哭起来,抱拳苦谏道:“明府,其实您出不出使的,对您没什么重要,对于童节帅却真重要,他之北方策是确保我大宋利益的良法。”
第790章 报纸治国
高方平道,“我出不出使,对我的政治生涯的确没多少影响,不过对大宋影响深远。我说王德旺啊,知道你为什么不被裴炎成待见?就因为你这家伙好高骛远,好发言不得要领,好读书又不求甚解。不是你的事你偏要管,当时我才到北1京,你就不自量力的提什么《西北策》也不说你了。现在又联合童贯狼狈为奸,搞什么污糟猫北方策,还把蔡相他们给忽悠了?”
王德旺老脸微红,想起大魔王那句空谈误国。
对着高方平容易让人脸红,当时那纸上谈兵的《西北策》,大魔王看都不看就给扔垃圾桶里,也没见大魔王发表什么长篇大论豪言壮语,当时就来了一句:若形势需要,就带兵西进用脑袋顶着。
事实上他真带着北方军系区区两万新兵西征了,十六个月后,大魔王几乎歼灭了西夏所有王牌力量,兵临城下,逼迫西夏皇室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这就是现实。
所以换个人来批童贯的《北方策》,王德旺肯定不服气,但今日今时的大魔王说这句,王德旺也不禁要仔细寻思:难道童叔的策略真的有问题?
寻思了一下,王德旺抱拳道:“兴许明府您的想法有道理,但真需要这么不待见童节帅吗?您无论如何要看在他曾破羌人的功绩上,善待他。”
王德旺这个侄子也算做的有孝心,这让高方平很无语,其实大宋官场中王德旺这种人已经不多了。
他这么为童贯说话,那是因为童贯的确对他王家有恩。
当时的宋夏之战,大将高永年战死,那家伙是高方平的亲戚。于是当时高俅和皇帝一起大怒,鉴于大宋一向薄待武将的政策,加上奸臣老爸进谗言,于是赵佶真的打算处死几十个将领责任人的。
不过当时的主帅王厚、也就是王德旺他爹,主动把所有责任和黑锅扛下,说是不关别人事,乃是我王厚一人指挥不利的责任。
童贯当时是监军。那个时期的大太监胆子很大,也有些担当。于是童贯没推卸责任,主动对皇帝说是我童贯监督不利,不关其他人事。
这种事若出现在范仲淹身上是正常的,但出现在童贯这奸贼身上倒是有点难得。换一般官僚思维,童贯理应把责任推到下面,杀掉一批军官祭旗,这叫弃车保帅。
不过是的,王厚和童贯这两棒槌愣是这么把高永年战死的责任给扛下了,王厚是蔡京的人,童贯是赵佶的人。鉴于这么尴尬的局面,高俅老爹虽然护家,也就不方便在咬人。赵佶也就不方便处理童贯了。
汗,要是随便就追究宠臣责任的话,赵佶他还能叫昏君?赵佶就这德行,他不会随便薄待他宠爱的臣子。于是高永年死了白死了,那次愣是一个责任人都没追究。
童贯和王厚的名头就这么打出来的,这就是后面童贯也对西军有影响力的底气。
说来好笑,童贯这奸贼就有这么固执,胆子这么大。冲大哥扛责任他做过,违反赵佶命令、抓住时机进兵取得胜利的事他也做过。
现在这个阉人虽然不做大哥好多年,但为了他自以为正确的《北方策》,他便也敢和高方平耍小心思、和高方平对着干了。
童贯他肯定是个蛊惑圣心的奸佞、贪赃枉法的大蛀虫,这毫无疑问。但高方平当年答应让他站在安全线上,刚刚又怒斥梁师成不许对老童以阴谋迫害,也是认真的。
高方平真没多讨厌童贯。论贪污,比童贯吃相难看的人多了,论奸佞,梁师成、梁子美包括高俅老爹也不比童贯弱。但童贯真做了些他们没做的事。
其实童贯的贼名那么重,一大原因是,写历史的文人多数不待见太监,其次是他的政策引入了金人。这是最大的历史败笔。
yy完毕,高方平拍拍王德旺的肩膀:“去吧,去劝说他。我之所以找你王德旺去说服童贯,而不是去御史台找言官弹劾‘阉人出使有损国格’,只为两个原因,一,皇帝对我有恩我不想给皇帝找麻烦。二,童贯往前的一些作为,尤其和你父亲王厚合作时候也算有担当的人。在他放出不可饶恕的错误前,我仍旧愿意把他看做一个堪用的国朝将领对待。”
“王德旺,你明白我的用意吗?”高方平最后道。
王德旺心理咯噔的一下,寻思:算好大魔王还有点底线,他要真找御史言官说事,那真可以毁了童贯的出使任务。这样看起来,大魔王要跟随童贯去出使,是害怕童贯犯政策错误,而不是想打压童叔呢。
想这么想,王德旺又心虚的道:“明府,您这么警告童节帅,真不是为了当年您亲戚高永年战死的事吗?”
高方平给他后脑勺一掌呵斥道:“妈的说到这事我就恼火,也替我奸臣老爹恼火。你们竟敢不给高家面子,把高永年给弄死了……”
王德旺捂着后脑勺不服气的道:“不是咱们官僚弄死的,乃是西夏人弄死的,您打到了西平府也算报仇了。”
高方平指着他的鼻子道:“休要狡辩。你记住,如果我记仇高永年的事,我不会找童贯,当年主帅是你父亲王厚,我就算要算账拉清单也只会找你王德旺,然而你看老子是那么小气的人吗?在北1京时候我给你小鞋穿了吗?所以此番我真不是要整童贯,就事论事,我要一起出使是有原因的,让那个太监给我等着,和我一起上路,他就仍旧是正使,我在幕后,外交成果算他的。若是你此去一个时辰内,听不到他打消今日出行的计划,那我也不给任何人面子了,让他等着御史言官弹劾就行。妈蛋你以为这是让我戴绿帽那么小的事啊,这个问题上谁惹我,我就整死谁。”
“明府别急,下官这就去见童节帅晓以厉害。”王德旺一溜烟就跑了。
这次不是心理战,老童那阉货若不收手,高方平就关门放御史去咬死他。放高俅老爹去找他清算高永年战死的旧账。
这是原则问题,他自己出使,铁定弄出和女真人联合的幺蛾子来,打了萧的里底的脸,那么辽国带路党就哭瞎了,辽国带路党哭瞎,大宋爱国党当然也哭瞎了。都是利益惹的祸啊。
所以呢,高方平等的同时,去了御史台。
暂时什么也不说,和张克公大眼瞪着小眼的对坐着。
“纪委的同志们”也不知道大魔王来干什么,如履薄冰的样子寻思:老子们部门最近没找你大魔王麻烦好吧,这么来守着有意思啊?
虽然都是常委,但张克公这老家伙排位在高方平前面,所以他自持身份,也懒得招呼,懒得待见,自顾自的喝茶看报纸。
看报纸就是张克公的工作,他们的部门几乎订阅了目下汴京所有报纸,不论大报小报都有,不论是官媒还是私媒,都订阅了。
这些家伙现在就从新闻报道里去发现问题,然后就开始咬人。这显得很混蛋,但张克公认为他是对的。他说了,他不是刑部,他咬人不许要证据,只要有渠道消息就行。
所以这也需要新闻媒体必须有消息才能报到,否则就算造谣,传阅五百次以上当然就有报纸倒霉了。
是真有些小媒体被张克公以“造谣祸国乱政”名誉给咬死了的。
其实他的工作方式就连高方平也无法指责他,大报小报结合、加上许多论坛言论什么的,还真能一定程度反应出一些目下的风气。所以老张就指挥着麾下用这些去咬人。
事实上当时国战期间查封樊楼,就是张克公这个棒槌的主意,他从报纸上看到有女相扑铁臀碎核桃的广告后,觉得国难期间这么搞很不好,就怂恿张叔夜去拉仇恨了。汗,张叔夜是真见不惯类似的事,弟弟不说的话,张叔夜还不知道汴京目下“前卫”到了这个地步。
于是张叔夜都不找他儿子打听一下樊楼股东都是谁,就带队去没收了樊楼的营业执照、让停业整顿。
整顿个蛋,最终惹出了无数权贵子弟上“千言书”给赵佶的事,赵佶戾气不重又喜欢玩乐,觉得樊楼多有趣啊,于是最终哭瞎的就是张叔夜。
那次幺蛾子其实是张克公“报纸治国”的锅。
一边在心理yy着,高方平摸着下巴看着小老张不说话。
第791章 打一拳给个糖果
一直被他看着,张克公总算受不了他了,拍桌子道:“猪肉平你休要猖狂,来了也不说话,影响我御史台工作,你到底想干什么!”
高方平就是不说话,继续看着他。
张克公想了想,捻着胡须道:“老夫明白了,虽然查下来樊楼的股东名单中没你。但是老夫收到消息,樊楼现在的特色菜谱,有近四分之一是用你高家秘方。听说你丧心病狂到了极限,樊楼卖出的菜但凡是你高家菜谱,你就抽一层对吗?”
“……”
没错这事高方平干了,为此导致了樊楼销售额大幅增加。然而我来又不是为了这事。你小老张也无需说我的是非好吧。
其实我比后世的高通公司靠谱多了,我只是在樊楼售卖的“高家菜”上抽层而已,又没有对整个宴席抽层的好吧。
后世的高通怎么做的呢?只要手机里有他们的芯片,他们就对整个手机销售抽层。论吃相高方平好看得多,譬如现在的车都装配了高方平研发的轴承,但高方平只对轴承的销售通过匠作监抽层而已,又没有丧心病狂到对整车抽层。
见高方平仍旧不说话,张克公冷笑道:“小子你这胆子是越来越大,吃相越来越难看了。老夫都还没决定要不要为了这事找你来谈话,你倒是先打上门来踢场子?不错,虽然查封樊楼是老夫的提议,然而只停业了一天,就被你们这些权贵子弟又开业了,也不至于影响到你很大利益吧?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你为此来我这里静坐有意思吗?”
“你是个老傻子,我都不想和你说话的。”高方平道。
张克公不禁大怒,起身道:“那你来我这里是吃饱撑了,来了又不说话,什么意思?”
就在高方平等的焦急的时候,菊京匆匆忙忙的进来,凑近耳语道:“宫里传出消息来了,说童节帅晕倒,未知原因,然后急忙把他送太医院去了。”
到此高方平放下心来,童贯当然是装病晕倒,那就说明他听了王德旺的劝说,理解了高方平的用意,不扭着来了。
既然晕倒,皇帝又不是大魔王,还能硬逼他今日必须离京出使啊。
于是到此不需要待这个御史了,高方平起身,仍旧什么也不说的离开了。
“嘿,明府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番叫骂,便把来势汹汹的猪肉平给吓跑,最终也没让他在这里撒野。”各级别的御史们纷纷对张克公这么说。
老张捻着胡须频频点头,真觉得是自己的一番叫骂,就来势汹汹的高方平给吓跑了,那小子一定是为了樊楼的利益受到影响就想来撒野的……
离开御史们的地盘后,又见梁师成带来两个大内侍卫来了。
过来后,梁师成道:“陛下急招小高相公您觐见。”
这是必然的,童贯身体“出毛病”昏倒了,而赵佶不爱管其他事,却把对辽外交看的比较重要,于是当然就要召见高方平。
跟着老梁走了许久,来到了皇帝的书房。
进去后高方平见礼道:“臣高方平见过大官家。”
正在画画的赵佶放下了笔,叹息一声道:“刚刚都等不到朕给童贯正式送行出使,他便晕倒了。不知道是什么病因,可不能在如同陶节夫事件一般,损失我国朝肱骨了。此番的对辽出使,乃是辽国主动提议邀请,虽未限定时限,却也不宜拖延很久。朕知道小高卿家才从西夏战场归来没几日,身心疲惫,但目下苦于无可用之人,只有让你再次上阵、代为出使辽国你意下如何?”
“臣出使当然没问题,为官家分忧是臣子的责任。”高方平道:“不过臣这心里估摸着,既已定下童节帅出使的国策,也于国书中这样回复了辽国。现在临时改变人选,多少有点临阵换帅、让辽国小瞧的意思。所谓君无戏言,官家您定下的意思,若非极端情况不宜随意改变。于是臣建议可暂缓出使几日,权且观察童贯身体状况,若他真有患重疾,那时在改人选不迟。若他只是因为较长年纪,一时的气血不调则问题不大,仍旧维持他使者身份,以免各方面胡乱猜测和解读。同时皆因童节帅年岁大了,要于即将的寒冬离京出使,必然会有精力不济之忧,那么臣还年轻,精力足,就跟随他一起出使,无需名分,在一旁帮扶和把关好。”
这下正合了赵佶的意思,他对高方平的好感是与日俱增了。
早先当心小高才从战场归来累了,于是定下了童贯出使的基调。但是鉴于赵佶比较重视对辽外交,现在赵佶最信任的人已经不是童贯而是高方平了,于是心理始终有种下意识要小高去才放心。
却是已经以国书回复了辽国,不好意思更改。在不更改“主使”的时候,当然不好意思让高方平一起去的,因为谁都明白,一但高方平随行,不可能让童贯做主使的。于是这就是尴尬所在了。
现在听高方平主动提议要跟着去,且无需名分,赵佶就放心啦,笑道:“还是小高卿家最为贴心,考虑周到。那就便再叫你辛苦这趟,你关注童贯病情,待合适之日一起上路出使。”
谈妥后便告辞了。
“义气平”的名声看来要打出去了,梁师成觉得刚刚那种情况,高方平只要就着皇帝的话一说,童贯就下马了。
可无奈在这事上高方平对童贯戾气不重,没过河拆桥扔黑锤,还是维持住他童贯主使的名誉。老梁觉得大魔王厉害了,此番估计童贯都会被他弄的心服口服……
作为主使,是可以提议副使的,那么高方平答应了美女太后,刘正夫为副使的事,就需要童贯来名正言顺的提议。
所以威胁了老童帅一番,事后作为晚辈么,是要去医院看望一下他的。
今个菊京轮休,带着梁姐来街市上。
梁红英的原汁原味让人泪流满面,她买了三斤猪肉和两斤鸡蛋,说是看望童节帅要带些礼物,否则不地道。
换别人这么干了,高方平会把东西扔垃圾桶里,但对象是梁姐就不太好意思,于是只有提着去了太医院找老童帅。
太医院的人媚笑着说:“高相来的不巧,童节帅的嗜好古怪,他还看不上咱们诊断呢,转院去医学院了,住在何诗寒先生门下。”
梁姐不懂这是什么性格。然而他们一说高方平就懂了,老童帅是不喜欢一切“臭男人”对他动手动脚的。
高方平早就发现童贯的怪癖了,他就是行军打仗都有洁癖,要带着化妆团队,他是一个很保守的女性思维的魁梧太监,简单说就是“变态”,再有选择的情况下,何诗寒也是名医,他便只找何诗寒看病。
其实张叔夜更希望童贯去找何诗寒。人家老童帅的医药费当然是全额公费,以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