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气温越来越冷,几万人的大迁移已经开始。
方琴带领着曾经聚集在苏州城边、寻找希望的苦人以及信徒,押送着从苏州城带出来的粮食,开始了长途跋涉的徒步。
高方平有过严令,那些从苏州勒索而来的粮食不是这些灾民的,而是整个江南东路的。所以高方平给方琴的任务很严峻,这些人群,需要饿着肚子长途跋涉的带着粮食,去到江州。
如此大的一股灾民洪流在移动,是绝对的严重事件,途径任何地州,就算方琴携带着高方平的关防文书,也都被远途官府如同防贼一样,派人严密防范、驱赶。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大意,无一不是如同送瘟神一样,只想急速把这股恐怖的洪流驱赶出自己辖区。
这个时节,早晚的天气已经很冷,路途之中挨饿受冻,又不能放开吃手里的粮食。不停的有人饿死冻死,病死,或许是被野兽袭击而死。
尽管死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对大家精神上的摧残却也非常大。
也有方琴的死忠教众提出建议:“咱们带着从苏州押运的粮食跑吧?”
方琴当众演讲的时候拒绝了,言及:“能跑去哪?这些粮食又够咱们吃多久时间?请大家相信我,相互帮助,咱们就能去到梦想之地,身边的粮食会有吃光的一天,但是在哪梦想之地,却可以周而复始的一直活下去。”
方杰也来报,一个核心死忠也不行了。
方琴便急忙去看望,这汉子乃是因为季节交替时节、饥寒交迫下导致旧病复发,瘦的眼框也深凹了下去。
他看方琴的眼神有些责怪,有些不甘,还有些心愿没了的意味。
看着他的眼神,方琴越发的有些责怪方腊了。
“你不让咱们造反,咱们信了你。眼看着我是不成了……”汉子断断续续的说着,把旁边一个头发枯黄的八岁小丫头推了过来,气息急促的道:“带,带小迷糊回,家……”
然后他就断气了,叫做“小迷糊”的丫头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方琴不觉得还有什么家,依照方腊给他们的那不切实际的希望的话,哪有什么回家,他的小女儿也会死于战乱之中。
这么想着的时候方琴觉得底气足了起来,对围观的大家说道:“我会带大家去新的地方,重建家园,以前的想法不切实际,那是破坏家园。去到江州一定会有家的,小高相公他答应过我。”
言及此的时候,方琴眼睛有些发亮,拥有比较强大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这样的气氛,自然而然能够传染她的信徒。这就是能够维持几万人聚集而不乱的原因。
然而方琴的信心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依据的。
她觉得以往的小李纲并没有对高方平言过其实,小高相公他真的是个奇人,做事的风格绝对有别于其他的官僚。
以往方琴不懂这叫什么,而小李纲说这叫仁者无敌。
最大的证据是,高方平此番进苏州谋划,好处未见多大,相反得罪了些人,他自己承担了一些政治风险。其实若依照一般路线,他高方平能得到消息后早准备,等东南大乱的初期,临危受命,进兵两浙路平乱。
这不但出师有名,也是真正的大功劳。这其实就是官场通行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就是法制的初形。
然而高方平的打开方式是被迫害妄想者,事发初期就自带饭盒的进苏州压制了。
如此导致了许多的事件消灭于无形,他自身却没有功劳。因为这些都是离经叛道的违法乱纪事件,他和刘正夫取得了投鼠忌器的平衡,是不能公开拿出来说的。
尽管读了好多书,但目下其实方琴也不懂多少大道理,苏州事件结束后,大魔王猥琐的逃跑之前,方琴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为什么”。
大魔王说了,东南地区是国朝之命脉所在,目下国朝财政形势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任重道远。西北形势又开始紧张,于此情况下倘若真的东南起乱,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坑,两年内绝对别想恢复生机,不但无法从东南收取一颗粮食的税负,还要在雪上加霜的时候支出大笔的钱粮,用于东南平乱。
战乱、饥荒、疫病蔓延之下,会死上百万人。
因北方相对紧张的形势,北方地区能够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四川盆地沃野千里,然而限于蜀道难,无法如同东南地区一样可以依靠运河把血液有效运送出来。那么一但形成不良趋势后,朝廷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加重盘剥,用于填补临近崩溃的财政窟窿、以及平乱经费。
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小迷糊”面临饿死,而是所有的小迷糊都没有饭吃了。
说这些,兴许那个大魔王他在危言耸听。但是不影响方琴有些脑残的觉得他高瞻远瞩、觉得他是个伟大的先知。
高方平还给她的兄弟姐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将来把一种叫做铁路的东西修进成都府路,依托那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地,大家买到的粮食便会更加的便宜。
方琴麾下的傻子们没啥大愿望,其实也就希望手里的粮食多些。并且他们要求将来做工吃粮,去修那传说中的铁路……
第515章 形势终于小好了
老常始终还在纠结于高方平的违法乱纪行为,整天就在寻思着找高方平的晦气。
然而这也并没有什么用,现在高方平整个的躲着他,老常根本找不到高方平。
与此同时,依托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那些地方官主政并不敢真的违背高方平的“运粮军令”,从各地陆续运进江州来的粮食,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然后作为补充,高方平从京城方面组织的运粮队伍也已经开始进江州了。
特别是苏州方面,刘正夫全面剥夺了应俸局船运名额后,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到岸江州码头。
这些情况若是发生在别处,并遇到了一起,仅仅收粮入库都是个绝大的问题。但是在江州,目下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力,唯一不缺的就是次序。几十万人上阵参与收粮入库的情景,让那些押运粮食过来的各地差人直接傻眼了,话说他们从未见过这样高效宏大的场面。
尽管是依托抢劫勒索方式弄来的粮食,不过总归手中有了粮食,高方平心中也就有底气了。多管齐下之下,现在江州的粮食形势,比之前高方平预估的最乐观形势还稍好些。不出幺蛾子的话,这个危机就算过去了。
于是大观二年十月中旬,有了底气的高方平于江州发布政令,全面启动了首期大建设:在城外划好的社区里,全面建设“公屋”。
这在其他朝代的话会显得很蛋疼。
不过在大宋的确有“公屋”制度。当然受益的群体数量、执行的效力几何有待商榷。但它的的确确和安济坊、居养院制度一起,作为福利政策存在于大宋。
事实上虽然不算多,但是江州本城内哪怕在蔡倏时期,也保有一定数量产权属于官府的公屋。
当然了,在蔡倏时期那些公屋经过了捣腾转手后,一般被捏在许洪刚这类违法乱纪的家伙手里。现在那些家伙中、一些被高方平捉去宰了,一些被开除了,公屋也就空了出来。陈小娅和她娘就分到了一个迷你型的小院子。
不过目下江州的人太多,外面那些流民也不能永远驻扎露天或者帐篷。这个时节也没有什么粮食生产可以搞,所以高方平的政令发布后,江州外围就变为了一个大工地。
高方平批示,土地由德1化县无条件划拨,劳动力由大家付出。建设出来的社区产权由官府所有,但是高方平承诺了,这些公屋盖好之后,按需分配给这些参与建设的灾民使用,从此以后他们的户籍也迁入江州,就算江州人了。
汗,得知盖好房子后自己住,并且算是江州住民了,于是这些家伙基本疯了,不用谁去监督也干得热火朝天,基本上十二个时辰都不停工,在那只汴京来的专业工程队骨干的带领之下,昼夜赶工,三班轮换,进行着在古代前所未有的大建设……
“大家吃饭啦!”
乱七八糟的城外工地上,有个家伙站在高处拿着土制扩音器一喊,于是许多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跑过来领食。
吃的很寒碜,很少,也就比前期粮食更紧张的时候多了半个馒头,粥还是一样的粘稠度。
但事实上因为环境的不同,大家也都很快乐。在他们的记忆中,遇到灾荒之年,不但不被雪上加霜的抢劫欺负,还有官府的人叫大家“吃饭啦”。正因为这个年景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事,所以大头百姓们很珍惜目下这个气氛,这就是他们的利益,他们愿意为此去参与维护,不让别人破坏。
大多数一些人,并不知道这些喊吃饭的官府人士粮食哪来的,人们肤浅的认为:官府天生就会有粮食。
只有少数的一群明白人知道,为了能让时静杰麾下的一个小吏含一句“吃饭”,大魔王的名声在官场已经彻底臭大街,因为有小道传言,他已经不顾吃相的用勒索威胁手段,不但收拾治下,甚至还去毫不相干的两浙路敲诈了近十万石粮食来。
人们都是排外欺生的,越落后的地区和年代,尤其如此。
那群跟着方琴来寻找梦想之地的人,到江州的时候就傻眼了,眼见城外二十几万、数倍于他们的“地头蛇”已经扎根,他们非常的不看好自己的未来。
好在江州从官员到差人都已经是老司机,还有一大群陈小娅都在基层的做工作。于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快,方琴带来的人便发现,这里除了吃不饱之外,其他没毛病。
小迷糊穿的破破烂烂,头发枯黄,又小又瘦弱。她爹曾经乃是意图造反的狠人,但是其实她极其弱小。
她初来乍到,如同个小乞丐一般拿着个破碗,眼见有人含“吃饭啦”后,几大桶冒腾着热气的粥和馒头拉过来,掀开了盖子。但是小迷糊咽了几口口水后,还是有些胆子小,不敢过去。
“小丫头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的去排队。”巡查到这里的富安,见到发愣的小迷糊后给她后脑勺一掌,拖着小迷糊过去放在第一位。
于是,小迷糊稀里糊涂的获得了一碗很粘稠的米粥,以及半个馒头。最惊异的是,还专门给了半个小指甲壳大小的青盐。
天啊!小迷糊震惊了,这是传说中的食盐。乃是有钱人家才能吃到的东西,记得曾经她父亲扬言要造反,就是听说可以有盐吃。
这个时代这个时节,大头百姓对食盐的渴望甚至还超过肉类。
紧跟着,小迷糊一口先把盐巴给吃了,觉得很咸,然后赶紧喝了一大口米粥,却是被烫的哇哇叫。这一幕把周围的人不禁给逗笑了起来。
盐其实并不是真的有多珍贵,它只是作为官府的专卖品而抽取了重税。不过此番高方平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违法乱纪,官府带头“走私食盐”供应。
事实上荒废朝廷盐政,亦是老常在找高方平麻烦的一大原因。
老常找高方平了好一阵子了,但是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带着贾姨太私奔了,总是找不到那对奸1夫1淫1妇。
于是无趣之下,老常也只能暂时扣留这史文恭在牢里调教,其余时间就显得非常蛋疼,因为作为常提刑,就是要过问刑案。
不过江州治下几乎没有什么案件。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
于是老常闷得慌,只有整天到处溜达,到处巡查。
譬如现在看着小迷糊充满幸福感的在狂咬馒头,远远看着大江州城市群以一种新的姿态在崛起。老常也觉得,兴许得对猪肉平的事重新作出一个评估。
恍惚的思索间,听闻小迷糊哭了起来。原是因为她吃的过快,咬馒头的时候太狠,连她自己的手指也咬了。
到此,满脸忧愁的老常也不禁乐呵了。
过去拉着丫头的手看了看,问题不大,至少没被她自己当做肉吃了,于是老常就不在意了,问道:“你叫什么?家人呢?”
“家人死了,我叫小迷糊。”小丫头说道。
“呵呵,你果然你有些迷糊。”老常走开去别处巡查了。
老常一路过,富安也不敢嚣张,急忙低着头像个孙子一样的恭候着。
老常停下,不怀好意的看了富安少顷道:“去告诉猪肉平别丢人了,整天躲着我,他到底是个罪犯还是官员?”
富安尴尬的道:“主要是怕您东问西问的。”
“但凡害怕老夫问的事,就说明有猫腻。”老常又开始好奇的问了,“让老夫奇怪的在于,为何苏州方面会有近十万石粮食运来?这么玄乎的事它总该有个原因吧?”
富安呼噜呼噜的摇头道:“小的实在不知道内情,不过此番江州如此多的人等着吃饭,有粮食总不是坏事。”
老常扭头,看了一眼无数正在吃饭的泥腿子,叹息了一声,一句话不说的离开了。
在老常的世界里,猪肉平绝对不是好人,却是个杀伐决断的能吏。
他在孟州抓捕武松、牢城营平乱,算是初露锋芒,够霸道的。其后陈留县平乱、京城查办张怀案,算是他旭日东升。更是霸气凌然,诛杀近百军官,后来被满朝文武围堵就是他干的事。
来至江州,天子庙口一战,压制蔡党的同时他正在接近巅峰,近乎于一种不能被否定的魔王状态。
在给他一些时间,经过下一个跳板后,或许他小子真能够奠定属于他的政治王朝。
高方平的出现,颠覆了老常对于偶像和英雄的梦想。因为老常已经对历史拥有了一种介乎绝望的不信任,老常不信包拯能把高方平怎样,而没有包拯把这个不良少年撸了,往后他的巅峰路途上、到底还要有多少个“天子庙口惨案”?
此番他明显去了苏州,到底又杀了多少人?
这些,都是老常非常想知道、却又没有得到说法的问题。
事实上被打破了对英雄向往的人,不止老常,而是整个江州都如此。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好汉思维一向在市井流行。而现在的江州这么说是要被鄙视的,因为许多东西已经被高方平刺破,人们猛然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就像老常发现:那个包拯除了收拾王爷党的时候猥琐一些、其他的也没那么神一样……
第516章 大魔王被批了
一边是江州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另外一边老常又犯浑了。时静杰还老常给抓起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躲在某个秘密据点和贾晓红干坏事的高方平,一口水就喷了出来。
“为了把我逼出来,他老常也是拼了,他不是真的疯了吧?”高方平问道。
呼噜呼噜,随从差人们纷纷摇头。预感到神仙打架开始了,谁都说不知道怎么回事。
同时小李纲也抱拳道:“相公,江州主城城市群的大建设步伐才刚刚开始,这方面,真的少不了时小衙内的指挥和协调,他看着像个没心没肺的纨绔子弟,其实他协调麾下的时候,是很有些办法的,得去问问情况了。”
高方平点头道:“你说的我懂,我的存在,严格来说不是瞎指挥的,而是保护我麾下能做事的那群有志官员,让他们放开手脚。也罢,我这就去见常公,老躲着他,似乎也不是办法。”
麾下的人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大魔王总算愿意去见常公了……
提刑司的大堂上,常维斜眼看着高方平,显得有些不习惯。一转眼形势已然发生了改变。目下的这个被称为东方不败的家伙,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不是曾经那个小芝麻官、可以在孟州大堂上被骂的如同孙子似的那个人了。
“小高相公总算愿意路面了,来啊,快些拿好茶伺候着,给高大人看座,他是老夫的上司你们不知道吗?”老常阴笑着说道,然后麾下赶紧的行动了起来,给高方平上茶。
这些家伙的茶一向很难喝,所以习惯使然,抬来之后高方平打开茶碗凑近观察,看是否会发现一条肉丝什么的。妈的那种鬼东西就被张叔夜逼迫着喝过,害得高方平事后拉稀拉了三天。
“看什么,难道老夫还会谋害你!”常维在上面拍桌子道。
高方平不喝,放下茶碗道:“你……”
“我什么,猪肉平,你几十条违法乱纪的罪状捏在老夫手里,这里是江南东路最高刑堂,老夫的堂口,难道说什么不说什么,还要看你高兴不成?”常维道。
高方平愕然道:“我真的是日了狗了,常公刚刚不是说了吗,我是你的领导,怎么你一转眼就给忘记了。”
常维道:“有事的时候你就是领导了,没事的时候老夫又不是收账的,你直接不见我?是何道理。”
高方平头疼的道:“行行,你少给本官扯这些犊子了。你直接说,你先抓了史文恭,后又抓了时静杰,这么急着把我逼迫出来,到底要干什么吗?”
“高方平,你的梦想非常不切实际。不过既然民政口不是老夫负责,我也不想说你现在的举动,是非功过咱们将来看后效。”常维念着胡须道,“另外别以为你样貌有多美,别以为不见你老夫就睡不着。我抓史文恭是因他涉及严重问题,他身为永乐军将主,非常时期出现在江州,而又发生了劫持法场事件,并且他出手杀了几个人,仅仅此点,不查清楚老夫绝不放人,就是皇帝旨意来说情,老夫也抗旨到底。”
“你高兴就好。”高方平翻翻白眼寻思,知道你就这暴发户心态,所以老子自始至终没来说情,没来找不高兴。
常维转而道:“抓时静杰是因为他毫无官统,于治下茶坊之内,殴打国朝秀才,被上百人看到。此举有禁止读书人说话嫌疑,违背我大宋国策的嫌疑,既然捅了出来,老夫当然就要过问。难不成但凡你的麾下都不能抓了?”
“……”
高方平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妈的时静杰那小子戾气够重的,这恐怕也是我大魔王的锅了。因为任何一人都会说,是高方平把他带坏了,是高方平开的这种一言不合就打架的不良风气。
高方平决定要对时静杰报以一顿老拳,因为那个小棒槌要学我大魔王没问题,却学的形似而神不似。
为什么这么说呢,动手打人没问题,只要目测打得过,利用机会出其不意,一般是不会吃亏的。然而那得注重影响,也不瞧瞧我大魔王打了几次架,哪次落下不好的名声了?
答案是一次都没有。因为高方平打的都不是弱者,而是更强的人,至少也是旗鼓相当的人。也就是说对方都是官,官位也不比高方平小。那么这种情况下虽然在官场口碑很坏,然而在老百姓的眼睛里,不会有人看低高方平,至少他们也会觉得是狗咬狗,比相扑还好看。
这就是问题所在,时静杰这犊子这次打秀才,那相对于他是弱者,还是最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群体。
这如果是高方平做主,那当然很容易摆平,也没有多大事。然而无奈的在于,常维的职务虽然低于高方平,但严格来说真不是高方平的下属,自他一来后,江州的司法事务基本就是他说了算,他要揪着不放,谁拿他也没有办法。
“觉得理亏了吗?怎么不说话了?”常维呵呵笑道。
高方平尴尬的道:“常公,我能问问他为什么打人吗?”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打口水战打不过人家,然后气急败坏就发飙了,也不知道这种不良风气,他和谁学的?”常维讽刺的样子道。
“不用绕弯,你可以直接说他被我带坏了,没事,我听的多了。”高方平道。
“高大人,少给老夫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常维道。
“答应你嘛。”高方平便收敛了些,抱拳道:“常公直接说,你要怎么处理时静杰。”
常维阴笑道:“说什么呢,老夫还真没权利处理这个不良少年,当然是教育为主,我这又不是抓捕,是请他来我提刑司补课,他似乎律法没怎么学好。让他写一个月的检讨应该没大问题吧?”
“……”高方平知道他言下之意,就是短时间之内要软禁时静杰了,让老子麾下少一个做事的中流砥柱。
妈的这不算刑事问题,当然既然出了事,他要请时静杰来政治学习,也没人可以说他。这套在后世也都非常流行。
高方平转而道,“问下常公,那个被打的秀才是谁,说了什么,时静杰为什么要打他?”
老常惨笑道:“还能为什么,不就因你大魔王目下一手遮天,在江州已经不容许有人否定你,于是那个叫胡市的秀才,写了篇文章,说了你几句坏话,就被按倒在地殴打了。”
一听是胡市,那可是个江州的大名人,叫名士无双也不为过啊。
高方平笑道:“哈哈哈,老子好怕啊,胡大秀才威武。果然,我高方平治下不但是资本主义的最后堡垒,还是保护言论的最后桥头堡,他胡先生,真该去其他地方试试看乱说乱讲有什么后果。对于这种文字流氓,我奇怪的在于许洪刚蔡倏时期他是不是死了?为啥那时候他不写点骂许洪刚的文章呢?”
老常不禁楞了楞。
高方平眯起眼睛道:“常公,看问题就要看全部,断章取义什么意思不用我给你科普。你不要只看到我的官员殴打秀才这个事。问题在于本质,你要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你要弄明白,以胡市为首的这些人,他为何在关键时候不说话?为何在其他地方没有这些人?其实这恰好说明,是我高方平允许他们说话,我在保护他们,他们才敢如此犯浑。在别处,在许洪刚和蔡倏时期,乱说话不是被打,而是会死!”
老常又楞了楞。
高方平淡淡的道:“我当时威胁江州的资本和粮食,导致他们群体性不满,大幅撤离江州。这当然是你眼里的一大罪状。但是常公你有没有去调查一下,其他人的治下为何没有发生这些?因为根本就不会发生,都给抓起来和谐了,当然就没有所谓的资本外逃了。都以为我猪肉平是最大的鲨鱼,嘿嘿,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那些资本粮商逃往其他主政的麾下寻求保护,那些主政是怎么压榨剥削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现在他们叫苦连天,要回这江州来参与大建设,我当时就说过了,来是可以的,只是现在谈,他们的筹码就相当有限了。为啥呢,因为我现在已经有粮,我警告过他们,一但我有粮食又不缺少资金的时候,他们在苦人面前是个人物,但是在我猪肉平面前算什么东西?”
沉默了少顷,常维念着胡须道:“好吧你说的这些问题,有些它有一定的道理,老夫对部分事件已经了解过了,我知道你有你的优点和苦衷。”
高方平点了点头。
常维忽然道:“你知道那个叫胡市的秀才说的什么吗?”
“好吧我想听听,这次他有点什么新奇的论点?”高方平就好奇了。
老常道:“这是他写的一篇文章,你拿去看下。”
心腹随从当即把文册送了过来。
高方平看了一下文册外观,得意于大宋的技术,印刷业还算可以了,看工艺,这是他们民间自己印刷出版的一个劣质宣传文册。看着这个东西就恼火,妈的要是高方平做宰相,第一要变法的就是管理出版。
“一个常态之国度,政治责任在成年人,年轻人的兴趣都在风月;而在变态国度,政治**,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存在,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没有文化的青年以及不识大体的妇女身上。”
这句,就是胡市这篇策论的开篇引句。
看到这句的时候高方平双眼发黑了,下面的不用看也知道,胡市在批高方平当时发动的全民战争。因为那次的参战主体,正是没文化的“草根青年”以及“不识大体的妇女”。
第517章 蔡倏仁慈勤政
“咱们这位胡市先生呢,是理学派。开篇就充满了对妇女的鄙视,对草根青年的鄙视,所以他当然不会喜欢我,因为现在大江州城市群的建设重任,我江州妇女近乎承担了三分之一。他胡先生觉得他的地位和威望受到了动摇,甚至他在那次事件中,一部分饭碗被我给砸了。常公怎么看?”高方平台头反问道。
常维道:“他是不是理学崇拜者,饭碗是不是被你砸了,这不重要。老夫问你,他说的是否有点道理呢?”
高方平皱了一下眉头,扯到这个问题,常维的确会挺胡市的,甚至整个朝廷都会挺胡市。因为就算常维和张叔夜,也是大宋固有的“官本位”受益者。胡市所指出的“常态国度,政治是成年人责任”这句,这很明显是指固有的士大夫群体,其他人是没有过问资格的。
这没毛病,至少在大宋是的,文彦博那个棒槌也是直接用这个理论刚皇帝的,因为皇帝要变法。
倘若是大魔王的风格来写这篇文章,那会回一针见血嬉笑怒骂。胡市则写的较为委婉些,说其他人去玩大宋的青楼文化就行,不要干涉政治。他说大魔王需要一群苦人草根妇女来解放农奴的时候,而朝廷诸公又不闻不问,这就是一个变态的国家,极其**的政治,还说这是没有代表民意的机关存在而造成的。
妈的他简单的一句,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啊。
思考着,又听老常道:“别忙着发表意见,你把下面的文章看完再说吧。”
高方平微微摇头,把文册扔在了垃圾桶内道:“不用了,只看第一句话,我已经知道他后面说的什么。事实上我能预知千年,我做了个梦,在九百多年后也有个和他差不多的人,名字也差不多,他叫胡适,他也以文学正统的身份说了差不多的观点。这类人他们有着差不多的思维,九百年后的那个胡先生还说秦桧忍辱负重,岳飞是军阀呢。”
常维半张着嘴巴少顷,紧跟着怒喷道:“你是不是喝醉了,秦桧是谁岳飞又是哪根葱。你怎么就能预知千年了?”
高方平嘿嘿笑着装傻,就当做是说胡话好了。但小高也没有乱说啊,后世的确有这么一个存在的,好在后世的胡先生被泰斗鲁迅批的不要不要的,然而大宋的这个胡先生,也不知道张商英范子夷这样的泰斗,是否会出来批他?
高方平只可以把胡市吊起来,若用文战方式撸他的话,老实说在大宋的文坛,高方平其实并没多少威望,没多少话语权,在文坛,赵明诚都比高方平牛些。
常维道:“高方平你不要遇到不爱听的,就这幅抵触情绪。这位胡先生之思想言论,许多都非常积极向上,他反对暴力暴政,乃是江南有名的泰斗名士。你走出去问谁,大宋文坛最佩服谁,会有人说‘张商英和胡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