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那淅淅沥沥淅淅沥沥的春雨,像一个文静的女孩,悄悄地织着如烟般的薄纱。江南的春雨和着柔柔的风,从蒙蒙的空中如飘逸的秀发般轻轻洒落。

    风托着雨,雨载着风。

    玄武湖畔,一排排柳树隐没在靡靡细雨之中,像消失在了雾里一样。每年的这个时节,就是高晋高昭德兴致勃发的时候,他爱煞了春雨中的清秀江南。

    作为两江总督,作为凉州总兵高述明第四子、大学士高斌之侄、乾隆帝慧贤皇贵妃的堂兄弟,高晋的喜好那就是两江官场的风向标。这两年高晋在任期间,玄武湖水波岸边总会时不时的多出一些园林建筑,比如重修湖了神庙,增建了湖心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等等。【玄武湖在满清时候叫元武湖,因为要避讳康麻子的玄字】

    但是今年的春天,乾隆三十三年的春天,高晋却再也无心游赏留恋玄武湖了。因为陈鸣的大军已经打破了澎湖县,距离安徽省城安庆只有一步之遥。而江南提督黄正纲带领的以江苏绿营为主力的一万多人马现在距离安庆还有几百里。

    高晋是怕武昌陷落之旧事落到自己头上啊。前湖广总督定长完全白死了,朝廷一点抚恤优待都没有,要不是伊尔根觉罗氏在京的族人多番活动,很可能连个谥号都没有。高晋也今年六十有三了,只比定长小两岁,可不想落得定长这般凄惨。

    江宁将军容保已经督江宁驻防八旗里的京口副都统傅良所部旗兵,连同苏松镇、福山镇两镇的水陆丁勇进抵贵池,但高晋在江宁城里待了多年,对于江宁旗兵和苏松、福山两镇兵马的战斗力知之甚详。

    江南太富了,也太安逸了。市井繁荣,风气奢靡,铁打的军队撂进这个富贵窝里,用不到多久也会生锈腐朽。清廷为了保证驻防八旗的战斗力,三番五次的下令整武,甚至要求江宁的驻防八旗每年都要派出一部分旗兵前往茅山行围演练,京口、江宁两个副都统以及将军本人,皆悉数前往。可是,然并卵。

    在局势日益紧张的乾隆三十三年开春,高晋已经奏报北京,要求复征原京口【镇江】驻防汉军旗3300余人重新入伍,并不是说要这三千三百多人重新入旗,而是要他们重新入伍。

    乾隆二十八年,清廷强令京口的驻防汉军旗3300余人出旗,而调江宁城里的蒙古八旗两千人入驻京口。这事儿在当时引起了好大一阵波涛,但再大的波涛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到乾隆三十年后就风平浪静了。现在江南正在被战争的阴云笼罩,高晋又想到了那3300汉军。

    陈鸣大军过九江、湖口而不攻,而是首先拿下了彭泽县东的马垱镇。然后回师彭泽县长江航道的江中岛,在县城西面的芙蓉墩,在那里用小船载士兵登岸。

    江西绿营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九江和湖口,彭泽县只有些许民丁练勇,面对复汉军的杀到,他们全部抵抗之力。陈鸣在芙蓉墩登陆大部队,扫荡了彭泽县城后,就大举向湖口攻去。

    高晋现在对湖口之战就担忧死了。

    如果陈鸣打赢了湖口之战,江西委矣。江西的九江镇和南赣镇两镇绿营的主力都在湖口九江一线,包括三个水师营,之前陈鸣率大军直过湖口的时候,汉口、岳阳、湖口三营水师缩进了鄱阳湖。他们也算被复汉军堵在了安庆以西了。都不用担心湖北的汉口水师营,湖南的岳阳水师营,被赶到江南去了。

    而陈鸣在湖口要是打不赢,可以肯定,他一定会沿江而下去攻夺安庆和皖南。这对江南的威胁更大,而他高晋的打击一点也不比丢了湖口小。安庆是安徽的省城啊。

    再一个,今年的正月里,浙江突然搞出来一个割辫案。

    浙江德清县石匠吴东明、郭廷秀承揽了一宗建造城桥工程,开头一切均很顺利。时至月末,工程进入了打木桩入河的繁重工作,由於水位高,打桩比较吃力。就在此时,一个谣言开始在当地广为流播:城桥下桩用人的头发缠桩即可打下,若用女人头发,便害女人脱发,若用黄豆数把缠紧头发,可致小儿痘伤。同时有人编造歌词到处传播:石匠石和尚,你叫你自当,先叫和尚死,后叫石匠亡,早早归家去,自己顶桥梁。随即德清县周边便发生怪事,数百人辫子被剪,人心恐惧。并且这风波迅速从浙江传入了苏南。人们纷纷传说有人欲剪万人发辫,摄魂造桥,用纸剪成人马,黏入发辫,念咒点血,人马便能行走,可以取人财物,甚至勾人魂魄。

    乾隆三十三年的江南被就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因为荆州旗人之事,满清的统治根基已经被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割辫案意义非同寻常。江南的广大下层民众自然对这种与巫术有关的谣言深信不疑。因为关于纸人纸马的谣言对於民众有三个吸引力,一是可以摄取别人财物;二是可以作为护身符之用;三可以杀人。

    高晋听说了这事之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刻向北京禀报,但他被身边的幕僚拦了下。幕僚提醒他,想一想这个时候皇帝的心情,还有割辫对于满清统治的冲击。这种事儿,他最好别去挑尖冒头。

    现任杭州城里的杭州将军还在,这是正牌子的满人。他不也没向北京上报么,否则高家早就把消息传给高晋了。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方判定妖术或邪术的标准主要视其是否有叛逆色彩,凡是反抗官府和朝廷的就是妖术。而在满清统治下割人发辫,这显然是反清的。中国历史上百姓起义的倡导者多半采取篝火狐鸣,符命图谶等手段。这件事如果报上去,会掀起一场大案的。

    要是太平年景,起大案也就起大案了。现在不是不太平么。

    “德公是什么身份?两江总督也,兼任江苏巡抚,再兼河运总督,执掌军政漕粮大权。位高权重,对皇上对大清的忠诚,天日可鉴。

    今陈逆进犯,德公夙兴夜寐,忧心战事,安得有暇再去顾虑他事?”

    ……

    视线转到江西。

    湖口,只要对中国地理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重要地理优势。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此汇合,西与九江互为犄角,东与小孤山共为安庆咽喉;北滨大江,南控鄱湖,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长江下游水道的起点线,为“江西水上北大门”,“江湖锁钥,三省通衢”。

    在这里,前后鄱阳湖大战,后有湖口九江之战,朱元璋、陈友谅、石达开、曾国藩,一个个雄杰围绕着这块土地上演着一次比一次精彩的画面。等到民国建立,李烈钧湖口誓师,最后日本侵华时候的马当湖口之战。全是围绕着这片土地。

    现在陈鸣要做的也是征服这片土地,他手下的军队和守卫湖口的江西绿营,在陈家桥,在棠山,在龙山、法官尖、双峰尖,在石山、老台山、盐破山,你攻我挡,你来我往,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

    一日两三战是低烈度,最巅峰的二月初五,龙山、法官尖、双峰尖,复汉军与江西绿营一日之内大小战九阵。频繁而激烈的战斗中,陈鸣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彻底击溃了湖口守军,攻占了湖口县城。

    南赣镇被打的落荒而逃,北上的四千士兵连同赣南地方的丁勇,还有南阳城守营的两营兵,被复汉军打落了全部的军心斗志。

    现在摆在陈鸣面前的阻碍就只有九江。

    江西就这两个军镇么,九江镇全力防御九江府,把对岸的湖**给了南赣镇北上兵马负责守卫。现在南赣镇在湖口败得一塌糊涂,如果不是受到地理限制,甚至南赣镇的残兵想跑都难。

    如此,陈鸣的敌人就只剩下对岸的九江了。

    局势进展到这个时候,陈鸣想起了历史上太平军与湘军的那场湖口大战,连败了半年的太平军一战而灭湘军水师,打的曾国藩都要跳河。

    那一战里的情形放到眼下并不适用。因为敌我双方的水面船只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湖口大战中的湘军水师,以快蟹、长龙两种为大型战舰为为驱赶,用以载辎重、粮食、食具、床位等。备以重炮,适合居中指挥,但船体笨重,转柁不灵;另一种是轻巧灵变的舢板,便于冲击战斗、但不便食宿、扎营,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依护才有战斗力。石达开瞅准了机会,利用湖口的地形优势和自己的布置,一举肢解了湘军水师,加鸟去翼,如虫去足,为太平军这一战的反败为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可这都不适合眼前的战事。复汉军的水面船只倒是如历史上的太平军水师一样,几乎全部是民船改建,甚至改建都没有建,直接就是民船拿来用了。负载小,只可安置虎蹲炮。而清兵的唬船与哨船也大哥别说二哥,一样是划入民船范畴的。

    两边的战船水准相当,全不具备承载重炮的功能,那就衬得凸显出了清军在湖口与梅家洲布防的坚固了。江西官府不计成本的往其中投入巨额的人力物力,于口内扎大木簰【木排】一座,小本簰一座。可这不是重点,也排不上大用场。因为湖口口内间距太小。清军布置的重点的是湖口西岸九江城外的那一连串山头山包:狮子山、灰山、茅山头、牛头山、团山、大山、青山咀、鸡公岭等等,皆有绿营民团安扎营寨,安置炮位,并还在梅家洲边立木城两座。高与站等,炮眼三层,周围密排。营外木桩竹签广布十余丈,掘壕三重,上用大木横斜搭架,钉铁蒺藜其上。

    没有猛烈地炮火,这样的防御工事是很难攻克的。那一座座山头高是不高,却相距的很近,远则不过三四里,近则只有一两里,相互间支援方便,仿佛一条锁链牢牢护卫着梅家洲到鄱阳湖大姑塘沿线。

    江西清兵也不怕复汉军打湖口东岸南下,不提湖口东岸到南昌距离上的间距有多么的遥远,只是时间上的消磨,陈鸣就担不起。江南绿营正在向着安庆火速增援,复汉军如果真的南下南昌了,都还打不到江西省城,安庆就有了一万多援兵抵到了。现在的局势对复汉军最有利的态势就是安庆和皖南的空虚。而且陈鸣大军还有一条细细的尾巴耷拉在湖北呢,湖口外江面上又有数百艘大小船只装载着复汉军在湖北绝大部分的钱粮物质收获,是绝对不可丢弃的。

    复汉军再从东岸绕着鄱阳话去打南昌,这是要陈鸣主动把手下的队伍分割成三部分吗?陈鸣脑子残疾了么?来自寻死路。

    就是究于这方面的考虑,九江的清兵甚至都不怕陈鸣打破湖口水卡以后,舍弃九江府去走水路一路南下威胁南昌。

    因为湖口水道太窄太窄了。陈鸣率大军南下鄱阳话后,清军完全可以用沉船将湖口水道彻底封堵住。之前的江西官场就有人提出这一意见,但这一招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天魔解体**,谁也不敢轻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小知县的激愤

    ps:继续求订阅,尤其是首订。兄弟们,vip第三章的订阅比首订都要高了,这是要闹哪般啊?/(tot)/~~

    一大一小两座木簰在湖口水道最窄的地方,上面设立的不仅有一尊尊的大炮,还有高高的望楼。虽然是木头搭建的,远远望去却给人一种湖心岛的感觉。

    陈鸣见识少,第一次看到木簰,眼都傻了。实在很难相信,清军能搞出这种玩意出来。

    这也从侧面上突出了他这个历史小白的真正水平。说道起某些大事,记忆清晰,这些事情的具体经过却全然无知。

    在木簰周边,还停靠着一艘艘清军的战船。一大一小两座木簰,连同周边的数十艘船只,这就是湖口水卡了。

    用望远镜去打望湖口对岸的九江府。能够清晰看到对岸梅家洲耸立的木城。那实际上就是一座高规格的营寨。只要它还是木头做的,对陈鸣来说一切就都好办。

    当然,陈鸣解决它的先决条件是能把大炮运上西岸。

    在陈鸣的身前,湖口岸边,湖口之战被俘虏的一千多绿营兵正被驱使着修筑炮兵阵地。水道中心的木簰上,清兵的炮弹接二连三的打过来,却都落在了岸滩和水中。

    木簰之上即便能安装大炮,清军还能把大将军炮安上去么?不过是些千斤以下的小炮。射程都在复汉军五斤炮之下,复汉军的炮队完全可以在清兵大炮的射程之外修筑阵地,然后完全安全的对着木簰一阵猛轰去。

    所以陈鸣从不把湖口水卡的威胁当做一回事。

    他手头的水面船只对于湖口西岸的清军营垒是无能为力,只凭这些船只对于湖口水卡也是无能为力,但复汉军的炮队在陆地上就完全能将湖口水卡给收拾了。

    “打南昌已经来不及了。黄正纲都进入庐州府了。”陈鸣举着望远镜继续看着木簰,口中感叹着时间的紧迫。要抢时间啊!

    庐州府是哪里?庐州府就是后世的合肥,距离安庆只有三百五十里。

    虽然陈鸣要打安庆,顺江而下,从湖口一天时间也就能抵到了。

    但清军要赶到安庆,再慢也用不了十天。

    陈鸣决定用五天的时间扫清九江,之前在湖口,一座又一座的小山头耗费了他四天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现在五天的时间扫荡九江府,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九江、湖口,大部队在安庆即将迎来守军的时候对其发动突然进攻。陈鸣觉得这样或许能让安庆的守军心神大乱,能打安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然就是复汉军现在就放弃九江的争夺,立刻去打安庆。

    这恰恰该是清军最不愿意看到的。守备空虚的安庆,和全力加固城防守御的九江,江宁城里的头头脑脑,显然希望看到陈鸣能死磕九江府。

    ……

    “轰轰轰……”

    炮战在辰时左右拉开了序幕。同一时间,复汉军的水面战船在湖口外集结。经过了武汉三镇的缴获,经过了黄州、蕲州一直到马垱镇的一系列战斗,陈鸣手下的水面战船有多少呢?他手下的水师后勤兵有多少呢?这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反正整个复汉军大部队的船只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艘,其中可用来作战的至少有一半。只是因为船夫水手的人数没有那么多,真正被陈鸣当做战船用的只有一二百艘。

    对于一千二百艘这个巨大无比的数字,一二百艘船只只是一个零头。尤其这一二百艘船只还要分出来一部分拱卫长江水道里的大部队。但当上百艘船只全部集结在湖口外的江面上时,他们也是黑压压的宛若一片盖顶乌云。

    ……

    湖口西岸,梅家洲的大王庙是清军最近的那座木城所在。

    大王庙地理位置很优越,木城立在这里,上可以抵挡来自长江水道的进攻,下可以遮蔽梅家洲的后背,另外它距离湖口水岸只有短短的两里地,完全可以作为水卡的后盾。

    要是复汉军如太平军那样,所有的大炮全部缴获至清军,江西布政使揆义这般布置还真的有三分道理。可惜复汉军的火器质量远胜清军,现在天底下的有心人很多都晓得复汉军兵甲犀利,火器更犀利。

    但是揆义偏偏置若罔闻,坚持在湖口中心设立木簰,布置重兵。江西巡抚吴绍诗是个待同僚好好的太平官,可能是当年栽的那个跟头太狠了吧——发军台效力,以母病许赎,或者是这位巡抚大人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太深了?反正是对待同僚那叫一个不得罪。

    所以揆义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揆义揽了督战九江湖口的差事,这俩月不知道往自己兜里捞了多少钱,他伙同九江关监督舒善【就是瑭琦之后接手景德镇督陶官的那一位】,九江府知府黄肇隆,和九江镇、南赣镇两镇总兵等人上下其手,真真把江西的藩库都要捞空了。

    吴绍诗视若不见,置若罔闻,心也是够大的。不过这人无作为是无作为了一点,挡不住他有两个好儿子,长子吴垣已经是刑部汉右侍郎,次子吴坛去年也刚刚被升任为江苏布政使。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同为朝官的并不少见,然而父子三人相继为巡抚为侍郎,对刑律都有研究颇具造诣,又先后在刑部任职,却是举世罕有。

    “逆匪纵横,河南、湖北全省糜烂。今兵祸波及赣省,吴中丞【巡抚】不善用兵,调度失措;提镇以下武将以劫掠为能事,遇贼则胆怯,战则屡败。国事艰难啊……”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巡抚也称中丞。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睁眼瞎的。揆义在湖中设立水卡,不至于大炮水师,图费钱响物质,而将军旅处于危境,看不下眼的人多了去了。比如九江府的首县德化知县谢瑚,就对此事深恶痛绝。你揆义想搂银子可以搂,大清朝就这规矩,普天之下没几个真正的清官。可你不能耽误正事是不是?你把大炮战船这些清军守备九江的依靠丢在木簰上是要干嘛?那都是白白送给逆匪的。

    将这些士兵、大炮都加固在西岸阵地上多好??

    梅家洲大王庙木城城头,谢瑚与镇守这里的九江协参将郑文直看着硝烟弥漫的大小木簰都是满脸的痛惜。如果不是揆义瞎扯淡,这么多木头和大炮,废了那么多的人力,西岸上都又能修起两座木城了。

    要知道,河南开战以来,前前后后那么多的清军调动,所需的军饷并不是全部打北京拨出。其中一部分就是各省藩库里直接拿出来的。比如两江清军的调动,比如湖北清军的调动。

    现在河南糜烂,湖北糜烂,江西在九江、湖口一线的布置,靠的全是省里的钱粮,如果这一战输了,湖口被复汉军所控制,江西与江南、湖广之间的粮饷通道就断了。就凭现在空空如野的江西藩库,吴绍诗怎么重新组织军力,招募民勇丁勇?

    揆义这些人现在干的事情就是把江西往绝路上送。他们要是能保住九江不丢也就罢了,否则江西怕也要全省糜烂。

    谢瑚眼睛中闪烁着恨色,揆义这个混蛋,平日说话中一副掩不住的高傲,似乎跟自己一个小知县说上一句话就是天大的恩裳了,江西败就败在他的手中,盲目的优越感遮盖不住他的无知与虚妄。甚至,谢瑚都不晓得揆义那昂扬坚定的自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的复汉军又不是去年夏秋的陈家军?从去年的滚河大战到今年破武昌下两江,陈鸣和他带领的复汉军真心是名震中国,陕西绿营、湖南镇筸兵,各地的精兵猛将不知道多少败在了他的手中,揆义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

    谢瑚百思不得其解。却根本不知道,在这个天地间,在这个大清朝,就是有那么一拨无知、顽固,偏偏手掌实权大权的人。

    揆义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他就是盲目自信,他就是信心百倍,你能怎么着他吧?他才是布政使,而不是谢瑚这么个小小知县是江西布政使。

    中午时分,十多艘清军水师的兵船狼狈的跑到梅家洲,大小木簰全完蛋了。清军的火炮根本够不着对岸复汉军的炮兵阵地,而复汉军的炮弹却能轻轻松松的落到大小木簰上。

    为了尽快的把大小木簰轰掉,陈鸣特意让炮队发射炙热弹。火炉里被烧得赤红的铁弹所过之处能留下一连串的火痕,还几次引燃了火药桶,在湖口水面上放起了好多次大烟花。如果不是炙热弹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只是这么两座木簰,复汉军炮队怕还要忙活上好一阵呢。

    驻守在木簰上的清兵一个个逃的早没影了,在看到复汉军的炮火能够打到木簰上之后,连驻守木簰的军官都跳起脚来大骂揆义搓鳖波。

    还好他们一个个水性不错,即使湖口水面江水湍急,还是有大批的清兵游到了西岸,然后被梅家洲的清军‘收容’。另外的人就是跟着水师营的船只跑到了鄱阳湖里了,最后只剩下了十多艘水师兵船‘回到’了九江。

    收拾了湖口水卡,湖口外江面上的复汉军船队大摇大摆的鱼贯而入。就它们那单薄的小身板去死拼西岸沿岸军寨,那是自己在找死。陈鸣要他们直下姑塘!

    姑塘镇距离九江府城有三十里远。在庐山东麓、鄱阳湖之滨。作为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姑塘的经贸市井非常繁荣发达。雍正元年清廷更是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钞关姑塘分关,是鄱阳湖入长江唯一黄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灯明”是姑塘繁华的逼真写照。

    同时,这里也是九江清军部守防线的最南端。

    “告诉杨世金,万万不可大意。”姑塘作为九江清军最南端的据点,在湖口水卡被破以后,九江清军很清楚复汉军在哪个地方发起进攻最为有益,水师进攻姑塘不是轻轻松松的不战而下,而会是一场苦战。

    陈鸣看着不远的水面上那支正在南下的船队,一艘艘不大的民船挂起风帆,摇动船桨,真的太low太low了。

    杨世金是这支船队的指挥官。他本是排教的一把头,原籍是襄阳人,被卷进复汉军时他和他的家人都在郧阳。现在他那一大家子人已经都到了汝州,杨世金的可靠性有了保障。既然他在郧阳招募的那些水手船夫放排汉当中很有威望,人也敢打敢拼,陈鸣也就大胆的提拔他。(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四章 用武之地【求订阅】

    姑塘距离九江府城只有三十里,但姑塘的守卫实在太严密太严密。复汉军的船队下午大早就赶到了姑塘,可面对清军缜密的守备他们毫无可乘之机。最后传到陈鸣这里的消息,船队在在姑塘以南小二十里地的杜家嘴才真正的落下脚。

    这一下子就把间距扩大到了五十里地。

    “少爷,杨世金说杜家嘴就是个暂时的歇息地。他晚上准备夜袭关山。”临近黄昏的时候,刘武拿着最新的回信报告陈鸣。

    “关山……”

    对九江地图烂熟于心的陈鸣当然晓得关山在什么地方,关山就在姑塘镇的东南,而东南方是姑塘镇集距离距离水面最近的方向,直线间隔只有短短两三里地。关山就是姑塘镇东南的门户,距离鄱阳湖水面不足一里地,本身高虽然也只是百米,却是姑塘镇防御圈的重点之重。

    ……

    当夜三更,九江钞关姑塘分关监督曹传德正欲休息,突然外面杀声骤起。他连忙披衣奔出,就见姑塘码头上枪炮如雷,划着小船的复汉军士兵在火光中来去穿梭,灵活的向停靠在码头内的数百艘大小船只抛掷着火球火弹,照得码头火光通明,如同到了白昼。

    沿江十余里,打青山湖边的上青山、下青山起,一直到姑塘镇大老北的青山咀,十几二十里范围内的清军阵地都受到了复汉军骚扰式的进攻。手榴弹炸响的声势犹如千军万马,事实上却都是干打雷不下雨。杨世金是在虚张声势。

    各处清军阵地都在倾力还击,但显然黑夜中清军炮火的准头差的太多,根本一点用处都没。往来水面的复汉军船只依旧活跃异常。

    火攻时断时续,时停时起,整整闹了一夜,清军沿岸守军将弁连眼也未瞌一下。到破晓时,攻击停止。战战兢兢担心受怕了一夜的曹传德,用单筒望远镜向湖面上眺望,什么痕迹也没有,昨夜的厮杀声就象做了一场噩梦。

    曹传德根本就不知道,清军胡打乱放的大炮已经不经意的给了复汉军水面船队一次重击。

    杨世金在沿途骚扰了大半夜后,就开始着手黎明时分对关山清军阵地的突击,结果清军无意间的一发炮弹正中杨世金的坐船,飞溅的木刺把杨世金扎的活像一个刺猬。同时站在杨世金身边的突击队队官也一命呜呼。他比杨世金还要倒霉,后者虽然被扎的跟刺猬一样,但最重的伤也仅仅是后背上那块小儿巴掌大的木片,斜着插进了杨世金的后背,入肉几乎有一寸半深。而那个倒霉的突击队队官却被一根木刺扎穿了脖子。

    杨世金酝酿的关山突击就此戛然而止,不了了之。消息在天亮后报到陈鸣手里,陈鸣也只能感叹杨世金的霉运了。他自从起兵以来,手下的上层军官犹如神灵庇护,再苦再艰难的战斗中,营级以上军官都没一个战死的,连受伤的都没有几个。如杨世金这样半夜里被没头没脑的一炮打伤,这是绝对的头一遭。

    这一天,黄捷带队,队伍从杜家嘴向下青山挺进。杜家嘴西侧就是庐山,复汉军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杀到九江城下,唯一的途径就是靠着鄱阳湖畔。打下青山往北去,一座山头一座山头的啃下来。

    很麻烦是不是?可谁让陈鸣手下的船只不给力呢。不然船只载着大炮,对准清军湖畔山头阵地一阵猛轰,不说轻轻松松的就能将阵地拿下,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的苦逼。

    第一天,复汉军打下了下青山和上青山,与清军往来冲杀多次。

    两军真刀真枪的干起仗来,九江守军显然不是复汉军的对手。但消息传到揆义那里,这位江西的布政使大人一点也不为两座营垒的丢失而担忧,就像他听到湖口水卡败亡后的反应一样。

    而陈鸣这里,却真正的对大军的进度感到不满了。两天时间,大军在九江已经耗去了两天的时间,却还远没有看到九江的城墙。陈鸣可一共才有五天的时间。

    如此结果几乎宣告了陈鸣九江原计划攻略的破产。队伍要在接下的日子里拿下九江,就不能再按原计划走了,复汉军只有从梅家洲,不,是从九江府城最近的长江南岸直接登陆,才有可能在原计划时间中拿下九江城池。

    “少爷若是要直接攻打九江府城,就应该让黄捷在南面打的更狠些。”船舱内,刘武是随在陈鸣身边唯一的人。见到陈鸣拿定了主意,把矛头直截了当的只想九江府城,不失时机的说道。

    “你去告诉黄捷,不要怕伤亡,不要担心弹药补给。一定要打的清军求援,不住的求援。”陈鸣手中敲着地图上的九江府城。这个地方很关键很关键,只要有一丝可能,他就不想放弃。

    整个九江府的守军有多少人?

    一个九江镇,加上南昌的部分人马,还有江西官府收拢来的民团丁勇,一万人是有的。其中大部分兵都是当地人,作战还有点冲劲。昨天九江城内的暗营传出消息,随着下青山和上青山的失守,九江城内的守军分出了一批兵南下加固沿湖各处营寨阵地的兵力。据暗探估计,城内的守军大概只剩下四千人了。

    “告诉后勤,今晚上的骚扰要把梅家洲和九江府城也算进去。”

    ……

    “大都督这是为何?我们的人手本来就短缺,再把梅家洲跟九江府城算上去,就真的只是骚扰一点威胁都没有了。”

    消息传到后勤,郑宏宇、魏秀志想也没想就通知给了水面战斗部队。在杨世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