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鹭号的马力550匹,航速8节,顺风并张开风帆的话可以跑出10节的高速度,从明轮改为螺旋桨后,白鹭号的最高航速依旧能达到10节,但要是处在逆风或是纯蒸汽动力下的航速只有7节左右。另外这艘排水量达到了2000吨级的战舰载炮只有五十四门,船员三百余人。
白鹭号的舰长就是关天培,大副是一个叫张保的年轻军官。据关天培所知,这位也没有什么大背景,祖上是粤省新会人,跟建国初期显赫一时的郑家略有牵连。但时过境迁,郑家早就从军队里脱身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经商上面,仅有的一些军中子弟也在之前的大册封后被抽调一空。这张保与郑家的联系肯定不紧密,不然张保人已经到美洲去了。
白鹭号清晨大早就拉响了汽笛,其余的两艘机帆船也相继鸣响汽笛,作为三艘诱敌的军舰,它们现在就驶离海湾,去会一会欧洲人的海中精锐了。
清早六点三十分,东方升起的太阳照射海面。两千名水师官兵已经齐齐的正装屹立在四艘风帆战舰的舰桥甲板上。从蔡牵以下,所有的人都目送着白鹭号等三艘机帆船缓缓加速,驶离海湾。
可能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今日在场的很多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甚至这支舰队可能都不在了,但这不能让他们恐惧。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陈汉培养水师已经十个‘千日’都绰绰有余了,现在是他们展露身手的时候了。
十一艘主力战舰,四艘巡洋舰,位于埃斯塔多斯岛中部位置的欧洲分舰队早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已经生好了风帆,向着岛屿的西部扑来。正如蔡牵他们之前预料的那样,欧洲人在岛屿的西部、中部都部署了观察哨,他们白天用烟柱的大小和数量,黑夜里用烟花和灯火来传递消息。欧洲人早在昨夜就已经接到了消息,但是黑夜里他们不可能升帆。
而第二天到来之后,属于欧洲海军的时刻就到来了。
但让他们不爽的是,欧洲人停在了埃斯塔多斯岛的北部,这防止的中国人贴着岛屿的海岸线向西来,虽然德雷克海峡的北部比较风高浪急,但距离海岸线近啊。那样的话,中国人肯定会走火地岛与埃斯塔多斯岛之间的那条30公里宽的勒美尔海峡的。可蔡牵分舰队却从岛屿的南部而来……
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六章 分瓣梅花(上)
“蔡牵!”原时空历史上的大海盗。纵横闽浙海面,打死过时任浙江水师提督的李长庚,还有满清的多位总兵、副将,称王建制,是举起过‘反清复明’大旗的牛逼人物。而现在他是美洲舰队的提督,是李长庚的同僚,是此次先前舰队的指挥官。
“关天培!”历史上第一次阿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比之林则徐也仅仅逊色上一筹,名气比坚守吴淞的陈化成,战死定海的三总兵似乎都要高上一级。
而现在他是先遣舰队里的副指挥,陈汉水师里的明日之星,兼职白鹭号的管带。他的副手叫张保,粤省新会人,一个被陈鸣怀疑是张保仔的人。
张保仔可是满清中叶时候的大海盗,主要活动地在粤省洋面,历史上牵连的有六旗帮、红旗帮、郑一嫂等等人物,再细细的关系一下可不就是郑家的人么。那红旗帮的老大郑一就是郑连昌的儿子,前任老大郑七是郑连福的儿子。这张保仔是郑一的干儿子,在郑一死后跟郑一嫂搅合在了一块,看时间几乎是跟蔡牵同期的人物。但对比称王建制挑起了‘反清复明’大旗的蔡牵,自沉坐船,全家人死无葬身之地,张保仔却在几次大胜满清水师乃至澳门的葡萄牙船队后选择了投降。
陈鸣不敢保证这张保就是张保仔,不然只比关天培小了三岁的张保,现在不至于才是个右校尉,而且是刚刚晋升的。
但不管这张保是不是历史上的张保仔,只要在接下的海战里表现出色,陈鸣会的就只有大力提拔。
而关天培这样的重点培养之人,要是在海战中表现的不如人意,陈鸣也不会真的视而不见,依旧一个劲的把他往高位上推。
而至于蔡牵,那是已经在之前的海战中有所证明的人了。
陈鸣仰望着东南,如果时间不差,现在这个时候,海战也就要开始了。
回忆着脑子里的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陈鸣心里竟然没有半点把握。他自信于陈汉的水师战舰不弱于欧洲人,但他惧怕于那儿的惊涛骇浪。
历史虽然是由人来创造的,但很显然,自然风暴偶尔也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像忽必烈的两次征日,就像原时空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274年,忽必烈派蒙汉高丽联军三万余人向日本展开了攻势,初期进展很是顺利,然一夜意外的台风刮翻元军200多艘兵船,元军只得乘剩余船只撤退回国。
七年后,忽必烈聚集了更强的兵力14万大军和1400艘舰船,打算一鼓作气收服日本。可一场持续了两天的台风,袭击了元军舰队并摧毁了大部分的船只。幸存的元军根本无法与相对而言准备得更充分的日本人抗衡。
二战初期,轴心国在各路战场接连胜利。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几近崩溃,三十多万盟军士兵被困敦刻尔克城旁的英吉利海峡。德**队又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英法联军处境堪危。
更糟的是,有效援救几乎无法实现德国空军实力远胜英国皇家海军,前来营救的船只势必难逃被毁的厄运。然而,尽管德军的坦克距离敦刻尔克只剩下了20英里,但温斯顿丘吉尔称之为“神之拯救”就这么发生了。天公作美,当时阴云低垂,暴雨不断,德国空军被迫降落。更妙的是,海面浓雾弥漫,英吉利海峡海面呈现出罕见的平静这一切都对盟军撤退颇为有利。
大自然就是这么的神奇!
陈鸣现在就怕自家的舰队在麦哲伦海峡或是德勒克海峡里遇上一场大风暴,那么陈汉几十年积攒下的海军精锐就毁于一旦了。
船,陈鸣不在乎;人,陈鸣却万分珍惜。
……
埃斯塔多斯岛西部的某个海湾出口,一片帆影慢慢从海平面上升起,然后一溜风帆荡漾,欧洲德雷克海峡舰队的十一艘主力战舰冲出了海湾,迎着朝阳的霞光,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六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四艘四级风帆战舰,再加上外围海面上游荡的四艘巡航舰。
整个德雷克海峡舰队全部到齐,一个个风帆张开,向着西部直冲过去。
但是整个德雷克海峡都处在西方盛行带,这里的水流和风浪全都是自西向东的。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风帆战舰就不能从东向西运行了,那样的话这地方和北边一些的麦哲伦海峡,就也不可能成为沟通美洲东西海岸线的海上通道了。但风浪和水流的确影响到了舰队的速度!
如果以现在速度全开的白鹭号为例,后者三艘机帆船的速度是足足是欧洲德雷克海峡舰队的两倍。
而海战上,跑得快总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属性的。打不过你,我还可以跑。
在三艘航速已经挂到了十节这一档次的机帆船快速向埃斯塔多斯岛西端‘冲刺’的情况下,双方实际上没有多久就碰头了。毕竟整个埃斯塔多斯岛也才一百华里。十节的时速则超过了三十五华里一小时。
关天培看了一下手表,上午的9点18分。
当海面上两方军舰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而关天培他们距离出发的时间才强强过去了一个小时。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我舰马上就要进入敌舰射程!管轮注意等我号令,准备加速。各炮位做好准备”关天培大声喊道。
这时他已经能清楚的看到敌人的全部了,而看一下时间,9点35分。关天培心情很紧张,这一战对于国家对于他自己的意义,都极其巨大。他紧紧攥着拳头,手指上的关节都被攥得发白,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管轮注意!我舰进入敌方射程,听我号令,等我数到十,立刻加速右满舵。”机帆船就这点好处,直接转向后的速度虽然会从巅峰上滑落,却也不会一落到底。而且陈汉的就帆船现今都是硬帆,本身就比软饭更便易调整,也更适应不同的风向。不需要去辛辛苦苦的拉动风帆,再能把速度提上去。甚至于风帆船突然变动方向还会因为风帆受力的原因让船体压力骤增,崩断绳索,摇动船身,那都不是虚妄的。而硬帆船呢?顺风顺水下的速度虽然不够快,也就是帆面受力小,但那在船身突然转向的时候,风帆对于船体的撕扯力也自然变小。再加上调整角度迅速,硬帆比软饭副作用要小的多了。
用两个词汇简单的来表示一下,软饭就是极端,而硬帆则是中庸。
“前主炮注意,准备开火!一!二!三……”关天培眼睛紧紧盯着一艘已经进入了2000米间距地美**舰,每一声数数都好像是在拼命的吼叫。
德雷克海峡舰队里并没军舰飘着英国人的旗帜,后者都变成了灯塔国人了。
“轰!”的一声,白鹭号左边四五十米处的海面上升起了一朵巨大的水花,此时关天培刚刚喊到六。通过望远镜,他看到对面的美**舰上那门口径很不小的船艏炮的炮口还没有消散的青烟。
在六角炮大量的普及开来之后,欧洲人的军舰上也纷纷替换下了老旧的滑膛炮,包括船艏炮和船尾炮在内。他们与陈汉欠缺的只是炮塔!
敌人的炮火没有大乱关天培的节奏,当他喊道十的时候,整个白鹭号如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向南方拉开了与敌人军舰的距离。
“开炮!”关天培大吼。
欧洲人的大炮已经奏响,陈汉的大炮也随之发出奏鸣。
虽然以六角炮的精准度,间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距离,这能否打中移动中的目标确实要看老天爷的心情,但两千米以内的间距也确确实实进入了六角炮的射程。
白鹭号他们的移动速度是10节/时,也就等于每小时18000米+,也就是每分钟能跑300米。在现在这个打一炮的时间都要以分钟来计算的年代里,这可是一个非常非常可怕的速度,开炮之前连提前量都需要先准备好。
而陈汉机帆船的航行方向是呈现‘s’曲线行进的。这就更给命中增添了难度。当然,机帆船如果暴露在了敌人战舰的侧面,几十门六角炮一同开火,机帆船就是跑的再快也会被命中的。
所以,机帆船现今的战斗模式就是尽可能的占据‘t’位,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利用自己的转向灵活优势,就如同磨磨一样,一点点的将敌人给磨灭了。如果是两边战舰单挑的话。
否则,就如现在这般,敌人大小战舰15艘,己方才区区3艘,用3艘机帆船去‘磨’15艘大小不一的风帆战舰,那就等于一个小小的黑驴在拖着一个十吨重的大磨盘。
所以,在打最后的海战之前,以梅花分瓣之计调敌分兵,就是必须要做的事儿了。
所以炮声响亮了起来,但彼此谁也没有命中,双方都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到对付的速度和移动规律的,双方一千五百米以上的距离,那巨大的一级风帆战列舰看上去也只是一个苍蝇好不好。这时开炮真心没有准头。
在光学仪器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之前,打炮靠的还是眼睛。
火箭弹异军突起的时代,海战上,彼此的间隔距离也只是超过500米,并没有拉到1000米,甚至是1500米,滑膛炮不讲究准头的时候也能打挺远的。但若那样做,海军战舰安全是安全了,战争的效率就大大的打一折扣了。
就连本世纪的后半叶,二鸦之后的利萨海战,两边距离可是靠近到相距900米时,意大利军舰才首先开火,但未奏效。奥地利军舰则驶抵约270米处始回击。可以说除了火箭弹这个bug外,五十年后的光学仪器比之眼下的测距技术虽然前进了一些,但并没实质性的进展。
所以,一千五百米+这个间距上开火完全是碰运气。
炮弹不断在白鹭号等三艘机帆船的周边落下。最近的已经只有二三十米,炮弹落入海中溅起的水花都蓬到了白鹭号的甲板上。但双方战舰的间隔距离始终徘徊在1200米~1500米之间。
每当欧洲舰队要靠近的时候,关天培就会指挥白鹭号为首的三艘机帆船拉开距离,如此战斗都打了一个多小时了,在场的18艘战舰的侧弦火炮,都至少有一半没有发射过。
时间已经走到了11点。
白鹭号也有中弹。
“轰”的一声,船甲板被砸出了一个大窟窿,关天培和张保感到自己脚下的战舰在炮声中剧烈的颤抖了一下,在巨声当中他们还清晰的听到了木壳破裂的声音。
“检查,立刻检查。”
关天培不担心白鹭号被一炮打穿,六角炮再厉害也厉害不到这个程度。但战舰内部结构复杂,鬼知道那颗六角炮弹会落在什么地方。
另一艘雨燕号侧弦接连被命中了两弹,且距离吃水线都不远,紧张的管带对着指挥台里的铜管连声大吼:“快检查损失,快看船舷进水没?”
还有就是白鹭号的前炮塔被击中。那时候关天培全身心的都在雨燕号上,后者刚刚发来信号,且舰船的速度也没有见有迟缓,关天培内心里才大松了一口气,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随即关天培就感觉脚下一震,人都要跪倒地上。就见船艏正前方的主炮塔处升起一团青烟,透过青烟关天培肉眼都能看到那颗镶嵌在主炮塔外壁铁壳上的六角炮弹。
“挡下了!?”更重要的是,在炮塔被命中后不久,关天培亲眼看到,船艏一震,炮塔内部的那门大炮再度奏响了轰鸣声。
运气这么好?不仅硬生生的挡下了六角炮弹,后者对炮塔外壁的撞击也没有让里头的衬垫木蹦碎?
如果衬垫木真的蹦碎了话,关天培不认为炮塔内还能响起炮声。
这是炮塔后门被从里面打开了,两名肩膀上被鲜血染红了的炮手先从里面走了出来,再接着是一个已经闭上了眼睛的炮手被人从中抬了出来。这就是那枚六角炮弹所制造的杀伤,一死两伤。
关天培和张保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都可以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和无尽惊喜。大惊喜啊。
“管轮注意!右满舵,加速向东南方向前进!”
当时间走到11点的时候,三艘机帆船以三角形分布,包裹着德雷克海峡舰队。这是在双方军舰不间断的航行中不得不变化的队形。
欧洲人不断地分出军舰侧袭、包围、兜袭、绕行,以便将中方的军舰逼开‘t’字位。而关天培之前的时间里,关天培已经碰到过这一种情况了。但那个时候,关天培没有选择‘分兵’,那时候战斗才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被迫分兵’显得太假了。但是现在,关天培觉得可以了。
在白鹭号上升起了一溜红绿黄相间的旗帜之后,雨燕号首先挂出了黑旗。与此同时,雨燕号的速度有点变慢。此刻位于东部偏南位置的雨燕号就像上一次一样,开始向右转舵,拉开与欧洲人间距的同时,外超车,赶往前方与白鹭号回合。
但是雨燕号的速度在微不可查的减慢,二十分钟后,外超车的雨燕号在间距白鹭号还不到五华里的位置时,可它正北方向的位置上,一艘西班牙军舰已经距离它只剩下了两华里的距离了。
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七章 分瓣梅花(下)
白鹭号的船甲板上,关天培举着望远镜目送着雨燕号在汇合白鹭号不成后,‘被逼无奈’的继续向右转向行驶。现如今与白鹭号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在雨燕号的身后还跟着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和一艘四级风帆战舰与一艘巡航舰,这三艘战舰就如同闻到了腥味的野猫死追着不放,想必很快的这四艘战舰就会越走越远了。
这就是梅花分出的第一‘瓣’!
所谓分瓣梅花之计,那就是打撒群体主实力,采用分散团体实力,以此一对一先各个击破。最后攻入中心,取得最终战略目的。
西游记里的南山大王,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占据隐雾山为王,就曾用分瓣梅花计擒住唐僧,后被孙悟空用瞌睡虫迷倒,死于猪八戒耙下。因为是唯一的一个死在猪八戒手里的妖怪,这南山大王的实力是非一般的垃圾。而与那垃圾的实力成对比的却是人家那充满的大脑。
妖怪都会用的计谋,就是关天培今个要用的韬略。三艘机帆船,除了白鹭号是引着敌人的主力一直往南面去外,剩下的两艘机帆船,就是各自吸引敌人的一部分,与蔡牵带领的四艘风帆战舰回合,以便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敲断欧洲人的一根勒骨。
缺少了受创最重的雨燕号,关天培就只剩下两艘船了,但这两艘机帆船依旧如灵活的老鼠,一圈圈的与德雷克海峡舰队这只笨重的老虎兜着圈子。
为了不让敌人察觉出不对,关天培是真的在竭尽全力的与敌人周旋。尽可能的利用机帆船的高速度抢占“t”字头,尽可能的避免船身暴露在敌人的侧弦火力之下。
但欧洲人的德雷克海峡舰队整整剩下了十二艘军舰,双方战舰差距悬殊,这次欧洲人只用了二十分钟就逼的第三艘机帆船海鸥号不得不与白鹭号‘分道扬镳’。
当三艘巡航舰不管不顾的直冲海鸥号和白鹭号之间后,海鸥号这艘迄今为止一枚炮弹也没挨的幸运儿就不得不跟老大哥说拜拜了。虽然在此之前海鸥号和白鹭号用船尾炮和船艏炮已经好好地修理了这三艘巡航舰,并且成功的让一艘巡航舰的速度减慢了下来。
海鸥号再次成功的带走了四艘军舰,两艘四级风帆舰和两艘巡航舰。白鹭号屁股后头剩下的敌人还有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五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和一艘四级风帆战舰。对比白鹭号的那小身板,这纯粹是牛刀杀鸡仔啊。
这个时候关天培除了往南方冰块更多的地方跑之外,已经不需要再去考虑别的问题了。
蔡牵能否收获战果,那就要看蔡牵的本领了,关天培发挥的已经是完美级的了。
……
当雨燕号朝着斯科舍海【埃斯塔多斯岛东部海域】猛窜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圆润的在海面上划了一个大圈子,方向一掉,直接向着埃斯塔多斯岛拐了过去。
以英国战舰拉布拉多号为首的三艘欧洲军舰,就也跟着绕过一个大转弯,继续紧追不舍的跟在雨燕号的屁股后面。
在欧洲的海战当中,这种追击战多了去了,特别是小规模的海战。就算敌人能借着夜色或是暴风雨、大雾天气躲开掉,追击者也不会轻易地善罢甘休的。
茫茫无垠的大海上,一场‘追击游戏’打上十天半个月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三艘欧洲战舰毫不犹豫的追在雨燕号的屁股后头,一头扎进埃斯塔多斯岛与火地岛之间的勒美尔海峡。这是一道宽有60华里的海峡,埃斯塔多斯岛的北岸就像它的南岸一样,海岸线曲折,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海湾。突然的,四艘打着西班牙旗帜的海军战舰从埃斯塔多斯岛的北岸某海湾中冲了出来,宛如一记犀利的劈斩,截断了三艘欧洲军舰的退伍。拉布拉多号的指挥官安德鲁赫兰德当即就傻眼了。他不记得埃斯塔多斯岛的北岸也有他们的战舰存在啊。
蔡牵所率的战舰兜住了三艘欧洲军舰的后路之后,迅速撤下了西班牙国旗,挂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
赫兰德牙齿都要咬碎了。这种不名誉的做法虽然他自己都干过,现在却也必须破口大骂这真的是很卑鄙的。
敌人有一艘二级风帆战列舰和三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外加一艘跑的很快的机帆船。而他呢?
拉布拉多号是一艘下水二十年的三级风帆战列舰,西班牙人的四级风帆战舰布兰卡号,以及还是英国人的巡航舰埃尔金号。
这战斗力,比起中国人的那三条船来差多了。
至少那艘该死的机帆船就能单挑拉布拉多号,而剩余的四艘风帆战舰能够轻松写意的布兰卡号和埃尔金号送入海底。
拉布拉多号左侧船舷的火炮已经射击了,但不要紧,拉斜方向,右舷的主炮也能打。赫兰德大吼着,现在他说什么都是大吼着。雨燕号已经彻底缠住了它,利用自己的高速度,一次次占据t字头,逼迫着拉布拉多号只能偏转方向。
勒美尔海峡就像德雷克海峡的风向水流一样,都是自西向东的。而刘裕号为首的四艘中方战舰已经截住了欧洲人的后路,赫兰德想要冲出勒美尔海峡,逃出生天,他就只能向西航行,冲破雨燕号的拦截。
但现在的问题是,雨燕号已经把它彻彻底底的缠裹了起来。
浑身都是木头做的拉布拉多号,可没信心硬抗六角炮的轰击,雨燕号除了前后两座炮塔之外,两侧船舷也各有二十六门火炮,那火力看似比正常的三级风帆战列舰要弱不少,却也绝对不能小觑。
这时又一发炮弹在拉布拉多号的周边落下。这发炮弹几乎就是贴着拉布拉多的船舷落入海中的,但六角炮弹不是高爆弹,除了给拉布拉多船甲板上的水兵洗了个澡外,没有造成任何的损伤。
雨燕号突然加速左满舵,朝着拉布拉多号直线靠近去。双方的距离在飞快拉近中……
在太阳落下的时刻,身上又多出了几个补丁的白鹭号在太阳落下去之前,如期抵到了埃斯塔多斯岛的东北海域,关天培见到了蔡牵率领的四艘风帆战舰,还有正在紧急修护主桅和修补炮塔的雨燕号,但就是太阳彻底落入西方的海平线下,他们也没有等到海鸥号。
关天培心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可是这就叫战争。
整支舰队的身影在最后一缕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没入了美洲大陆东岸的海域中,他们没有在原地等待海鸥号,或者后者并没有沉没,他们只是‘迷路’了,但战争不给他们多余的时间来等待来寻找战友。
很残酷,非常残酷,非常冷血。
关天培又是一夜没睡,这不是他不知道战争是什么,而是因为海鸥号之前是被他所指挥的。如果海鸥号真的被击沉在大海中了,那就等于是关天培亲手把他们送上了不归路。
可是战争不给他们多余的时间来‘等待’战友,战争同样也不会给关天培多余的时间来让他懊恼、怀念和追思,新的命令在太阳升起的新一天来到的时候就交付到了他的手中他要带领白鹭号和雨燕号赶赴麦哲伦海峡的东口,骚扰那里驻扎的欧洲舰队,如果能把炮弹打进格雷克,关天培就是英雄。
同一时间的麦哲伦海峡内,布伦瑞克半岛的东南方,弗罗厄德角的东北方向。一直规模庞大的舰队正在海域中航行,大舰队的先头部队已经驶过了第二狭水道,随舰的陆军侦察兵精锐小心的搜索过第二狭水道两岸的山峦,并没有发现敌人的观察哨,也没看到有人活动留下的痕迹。
麦哲伦海峡最考验人的第一狭水道就在眼前了。第二狭水道,欧洲人是放弃了,那么第一狭水道却绝对会有一场恶战。
能够让陈汉方面平安的走过第二狭水道,这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负责大舰队总指挥的叶廷洋根本不去考虑蔡牵舰队的存在,相隔那么遥远,在两边完全无法联系的情况下,叶廷洋就只当蔡牵舰队是不存在的,鬼知道后者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啊。
想要突破第一狭水道,靠的还是大舰队他们自己。
叶廷洋已经汇聚起了两个团的水师陆战队,他们将在第一狭水道处上岸,从陆路向第一狭水道的东端格雷克抹去。
陆战队无法携带沉重的大炮,就连火箭弹都携带的很有限,火地岛上虽然有印第安人族群里的奥那族等人居住,但他们人口数量非常稀少。而且最近几年,军情局指示归化的印第安人前往火地岛联络,却几次都没有成功,有的更是干脆都找不到人。没有了印第安人做接应,这次的陆路进攻十分的不方便,甚至可以说危险性很大。
但为了顺利通过麦哲伦海峡,再大的危险性,叶廷洋也必须去做。
除此之外就还有水雷,不管是触发式的水雷还是燃香明火水雷,借着麦哲伦海峡的水流是自西向东的,那都能给欧洲人的战舰造成一定的威胁。
是以火地岛北部的地形,军情局这些年收集到的仅仅属于最基本的资料,这里以冰川地形,以湖泊及冰碛为主,岛上的西、南部及周边的小岛为安第斯山脉的延伸,群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但是格雷克周边的地势低平,第一狭水道东部海岸相对地平,虽然很多地方依旧不能驻守军队,但至少格雷克周边有军队驻扎。
不把格雷克拿下,本来就狭窄的水道被大炮封死了一半,那就更难受了。当然,更重要的是,陈汉如果能拿下格雷克,那就将大大的有助以他们突破封锁。
受命前往第一狭水道的关天培可不知道大舰队方面根本就把他们无视了。
关天培带着白鹭号和雨燕号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麦哲伦海峡东入口,时间用掉了整整一天半,而蔡牵指挥着四艘风帆战舰则带着后方紧追不舍的德雷克海峡舰队进入了辽阔的大西洋。
吃了一记大亏的欧洲人是不会放过蔡牵的。他们也说不准中国是不是会再度分兵,但他们自身是不敢再分兵了。吃一堑长一智,两次跌倒同一个坑里的人都是笨蛋。
从埃斯塔多斯岛东海域到麦哲伦海峡东入口,距离接近了200海里,而且越向北海面上越不会再有冰山,正常航速的话,一天时间就足够了。但是在航行中他们还要注意躲避欧洲人的巡航军舰,这就浪费了一些时间。等到他们抵达到目的地的时候,用掉了整整一天半。
时间接近了四点钟,再过三个小时,太阳就要落下去了。但这并不耽搁关天培指挥着两艘机帆船再做一笔生意,他们刚刚抵到目的地,就看到了一艘打着葡萄牙旗帜的商船向着麦哲伦海峡入口驶去。
可以确定,这是一艘纯正的商船,虽然甲板上也安装了几门火炮,但对比正规战舰,它就脆弱的恍如蛋壳。
桅杆上高高飘扬着美国旗帜的白鹭号和雨燕号十分轻易地就靠近了那艘葡萄牙商船,后者远远地看到白鹭号后,先是发出了致敬的旗号,但很快的就掉头往北跑。
关天培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这两艘船是露馅了。没办法,白鹭号和雨燕号全都是硬帆式的机帆船。如果说挂着美国旗帜的软帆式的机帆船还有可能出现在美洲最南端海域,那么悬挂着硬帆的机帆船就绝无可能出现了。欧洲人纵然知道硬帆比软帆来的方便,他们为了骄傲,也为了舰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