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十年里,欧洲人不断对中国进行研究,到现在很多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流露出了真相来。
对比欧洲,中国真的很幸运。他们有一个魄力气度远迈历史上许许多多君王大帝的皇帝,一个伟大的皇帝。
他用一个宏伟的目标吸引住了内部统治阶层的注意力,而且他并不是空画大饼,不管时间的长短,陈鸣画下的那些大饼,他现在不一一都实现了吗?
还有人觉得灯塔国和南美的葡属巴西、西属阿根廷等能抵挡的住中国人的进攻吗?
欧洲却是没这么的好运。在欧洲,那些工商业者在有的时候可不只不会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反而会阻挠阻碍先进技术的推广。
经济利益的吸引力是具有两面性的。比如最初的珍妮机,比如牛顿的蒸汽机。
四十多年前,珍妮机的发明人j。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别人合资开办一家纺纱作坊,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高超的效率让哈格里夫斯的生意利润不错,“珍妮机”的消息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可就在哈格里夫斯夫妇畅想着日后富裕的生活的时候,他们家的大门被粗暴地撞开,一群怒气冲冲的男男女女冲进来。他们不由分说,将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机”通通捣毁,叫嚣着:“让你制作的害人机器见鬼去吧!”然后放火点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把他们夫妇俩被赶出了兰开郡的小镇。
如此的原因是什么呢?应为当时的英国刚刚打赢七年战争,占领了印度作为殖民地,印度生产的棉纺织品价廉物美,热销一时,引发了英国本土棉纺业的繁荣。但是,织布需要的棉纱,织布机的效率已经在提高,可纱线却还是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所以棉纱供不应求,收购价格较高。珍妮机的发明使棉纱产量上升,如此织布厂收购棉纱的价格就会下跌。那些没有使用珍妮机的纺纱工人不但产量低,而且棉纱又卖不出好价钱,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而内中更是有着更黑暗的大手在操纵。
因为之前贫穷的哈格里夫斯没有钱去申请珍妮机的发明专利。
如此例子在欧洲大陆已经不止三五次的上演。每一项先进技术在社会上的推广,总是要经历挺长一段时间的积蓄和磨练的。
但是在中国,再先进的技术都能得到飞快的推广,比如说轮船和火车。这是交通方面的超级大变革,在英国,有人都拉出大炮来轰击火车了,截断铁轨,扒开铁轨,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中国,却听都没有听说过。
难道君主专职真的要比议会制还优秀吗?
每一个欧洲的政治人物都相信,中国如此快捷的发展中有着陈皇帝巨大的作用力。
虽然中国有很多不同于英国的情况,比如说他们的皇帝一直在玩‘分封’。这种已经被中国人抛弃了一千多年的旧制度,在陈皇帝的手中起死回生了。
美洲的土地成为了他钓着陈汉权贵们胃口的胡萝卜,凝聚陈汉权贵人心的**宝,中国的这一优势是英国所没有的。
大大小小几百名权贵齐心协力汇聚起来的力量也的确大的不可思议。
但集权、专职这两个词,也不可避免的在很多欧洲人士的耳朵中流传。
就比如说查尔斯,他就对陈汉的体制和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感兴趣。
对比英国600年前就有了大宪章,中国皇帝的权利似乎从最初诞生的时候,就强大的不可思议。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为了皇位而争斗的血腥惨事,父子亲情,兄弟之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全都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中国虽然也历经了信仰狂热时代,但信仰始终位于皇权之下。
在集权和专职两个特性下,中国虽然陷入了三百年一轮回的怪圈,可当有明君英主在位的时候,也能飞快的发展起来。
这一点对比欧洲各国内部,君主和贵族和议会的矛盾重重,你吆喝我咋呼来,的确是高效率。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两边的优点统一的结合起来呢?
查尔斯在欧洲的时候如此的想,现在离开火车站的时候还如此的想。
“看报啦,看报啦。有西北战事的最新消息……”
坐上在火车站外等候的马车,查尔斯刚刚从硬纸盒中抽出一根带烟嘴的香烟,火柴还没有划开,就听到外边的小报童的吆喝声。
查尔斯立刻对着秘书说道:“去买一份回来。”
虽然西北的战争并不怎么关系他的任务和责任,但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查尔斯上一次留意西北战局的时候,康斯坦丁这位欧洲世界的怪异大公,正带着十几万俄军援军气势汹汹的扑向阿斯特拉罕。
……
“………,在完全漆黑一片的夜空当中,西方的天际突然亮起一片赤红,一道道火红从天空划过,就像是燃烧的流星。然后就是一片暴风似炸响的雷电!沿着战场,从西到东,几百个几千个闪光样儿的‘光团’将黑暗驱散、照亮。大地剧烈的颤抖,闷雷一样的轰响传来!…………”
这是伏尔加河西部决战战场的一次火箭齐射。
巨大的轰鸣声已经响成了一片,在国防军阵地上形成了飓风刮过一般的呼啸声音。大地剧烈地颤抖。虽然单颗火箭弹的威力很有限,但几百颗几千颗一起爆炸,那炮弹爆炸后的风浪能裹挟着尘土直上云霄。
国防军随即发出反击。两军的阵地上面都要腾起了一片片爆炸的火光。炸点几百个几百个的同时出现。大大小小的闪光以没有间隔的频率在两边的阵地上面连续爆发。
火箭这东西是不存在精确地。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漫天齐射,只要求落到对方的头顶上就成,那就非常犀利了。犹如无数的燃烧的流星从九天之上猛然落下,将一片片阵地淹没在了火海当中!
这甭管实际作用如何,光是从场面上来看,那是很给力的。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资政院搞事——官员罢免权!
陈鸣和很多很多人的目光还在盯着西北战场。
对于国内的事情,他已经放手了不少。最近资政院和内阁的权利都在迅速扩大,大都督府的军事预算和情报部门的财政预算方案的审核权第一次被划到了内阁名下。而资政院也在紧锣密鼓的酝酿着什么!
很多很多的大人物的目光已经转移了。
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新近被提拔上高位的,因为之前的大册封让陈汉高层空出了很多的位置来。这些人‘初来驾到’,还没彻底掌握住手中的权利,现在那还有心思朝外面望?
内部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资政院酝酿的事物还没有暴露出来,但荡起的波浪已经在外面引起了很大很大的轰动。
现在整个南京城里,会馆随处可见。虽然这个时代,伴随着九州商会所主导的‘连锁酒店’的面世,民间旅馆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民办旅店设备少、服务差,有的简直破烂不堪,不像人住的地方的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会馆这种古老的场所并没有立即就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顽强地在这个时代变革的冲击下生存了下来。
毕竟,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关系,会馆作为各地国人同籍人士的聚集之所,这里的老乡关系可以在某些时候起到重要作用。
21世纪的中国不也有各种各样的同乡会啥的么。
出门在外,最希望的就是有人照顾,‘同乡’显然是一个很靠得住的关系。毕竟中国人都是很要面子的,谁要是坑了老乡,那在会馆里传开了可不仅仅是在外面丢了名声,而是直接臭到老家了。
而会馆无疑是同乡最多也最适合交际的地方。关系都是处出来的么。
因此,虽然现在各地会馆的热闹程度虽然已经没法与以前相比,但会馆也渐渐的从‘旅馆业’脱离了出来,而单纯的向‘服务业’转变。其所需的运营资金更多是来自同乡们的捐献,以及会馆自身的产业、金融投资等等。所以面对新式旅馆的激烈竞争,会馆反而优哉游哉的轻松生存了下来。
当然,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会馆也不得不进行改良,规矩的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竞争。
过去,会馆一般只接待本地同乡,但是现在,同乡领进来的‘好友’,他们也会热情的接待。
经常广东会馆里会住着皖北客,山西会馆里住着有广西客。
当然,后者的比例并不多。而且一般来说这会馆的业主也多会跟本省的工商联联系密切,甚至很多会馆都已经被各省的工商联会给拿下了,尤其是在京的会馆。
对此,九州商会也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在各大城市办起了会所山庄了。一切都为了给有钱人制造一个良好的交谊场所。
但是,他们在短时间里还触动不了会馆的霸主地位。至于日后,两者也不会发生啥动摇彼此根基的剧烈冲突。因为前者是以重要的城市商业圈为根基的所在,后者却是以商人的籍贯为根基的所在。除非中国人的人情味大大减退了,不然‘会馆’始终会存在的。
现在,这有位大人物就住在皖北会馆的上房里。这人姓岳,祖籍皖北的五河县,大号叫岳云鹏。
原来岳云鹏是不叫这名的,他祖父就是岳文海,给他改了现在的名。为的是要他长大后能好好努力,在皇帝的功劳簿上能好好的给岳家添上几笔。结果岳云鹏根本就对当兵不感兴趣,他吃不了那个苦。所以啊,岳文海到死,他的心愿也没有实现。
现在朝廷大封诸侯了,岳家顶着一个流爵伯的帽子,在南美也分得了一份土地,面积不大,还不到一府之地【一万平方公里】。
岳家的不少子孙和财富都迁移去了南美,不管那片土地再小,它也是岳家当家做主的土地。
而留在中国的岳家就以岳云鹏这个岳文海的嫡孙为首,岳云鹏眼下是皖北省谘议局的领袖之一,资政院的皖北代表之一,也是皖北工商联里的大佬之一。
岳家早年跟陈聪那一脉结上了亲,自己也位列二品,岳家的发展速度不要太快哦。
只不过随着岳家力量的向美洲转移,岳云鹏眼下的地位已经不牢靠了。所以他积极的参与进了资政院那场酝酿中的大事件。这件事儿只要做成了,他就是全天下商家的功臣……之一,地位是再也不可能被动摇了。
皖北会馆,也可以看做是皖北招待所,或者还附带着皖北驻京的办事处,这里的负责人对待岳云鹏还是很恭敬的。不管怎么说这位爷跟宋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宋王府的俩顶梁柱固然是去了南美了,可这并不意味着宋王府就彻底玩完了。
那俩兄弟可是当今皇帝四五十年的心腹啊。只要陈皇帝还在位,谁敢轻视宋王府?
宋王一系在陈汉政坛上始终是一个大山头,即便宋王老了,这个山头不再那么高耸入云了,那也依旧是普通人眼中高不可攀的‘神山’。
皖北会馆就在京城,更清楚宋王府的份量。
为了招待好这位贵客,皖北会馆服务部的经理亲自带人守在这间上房的门前,岳云鹏但凡是有什么吩咐,都是经理亲自去跑腿,而且还乐得屁颠屁颠的。
这可是贵人,虽然只是宋王府的旁支亲戚岳文海与陈继功是翁婿,继承陈聪王位的是陈继卿,可谁不知道陈皇帝是更亲近陈继功呢。岳云鹏可是陈继功夫人的亲娘家侄子。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够明白这皖北会馆的总经理为什么如此殷勤了。
今天一辆很朴实的马车停在了皖北会馆的门口,会馆门口的服务员自己看了下发黑的车厢,人一激灵就忙奔过去,但他还是慢了一步,那车门和下车台阶已经被车夫摆弄好了。
车上走下两名男子,一名老者,一名中年人。
“两位老爷里面请。”
每一家会馆门口的服务人员那都要特别的有眼力,这俩人乘坐的马车别看没什么花俏,更不是那些大牌子出品的高档马车,可人家的车窗到车厢,那都是紫檀木的。
而离近了再看这两位的衣着打扮,猛一看普普通通,但细细一看,这料子可都非比寻常。
两人刚刚走进会馆,总经理已经感到,定眼看了两人后是急忙打招呼,非常非常之殷勤。
这两位一个是中原名门,另一个是湘南大户,那可都是京圈里的大人物。
年纪大的老人叫郑之信,他的大哥叫郑之伦,那可是当过中原银行总裁,又提点过银管会的大人物。
中年人则是姓陶,陶澍。现年三十五岁,是太子殿下的亲信,份量比郑之信都要大。
得知这两个大人物是要找岳云鹏的,总经理连忙亲自引领着二位来到了岳云鹏下榻的上房。而他自己连房间的门口都没有进。
这仨大人物要说话,总经理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汪总,您这眼力真的是绝了。没想到这岳家的份量会那么重,竟然引得这两位亲自上门拜访……”服务部的经理在奉承着总经理,一如之前总经理奉承郑之信和陶澍一样。
“那可是宋王的姻亲。宋王府是什么概念?是什么人都能轻视的么……”
“你要好好的记住一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千万别小觑了人。
总经理和经理的对话跟房间里的对话是半点也没关系。在总经理把门关上之后,岳云鹏也把自己的随从和贴身保镖支了出去。人与郑之信、陶澍对视而坐,虽然他的身份很低,份量最轻,这一刻他却没有半点的惧怕和躲避。
资政院里也是有山头小集团的,宋王当年没能进入资政院,岳文海在退休后却进去呆了几年,这也是宋王一系在资政院里的根基所在。
岳云鹏现在是他们在资政院里的头面人物,也深深地参与了那件大事,眼下都已经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时候了,也开始向外透漏一些消息,以便拉拢更多的支持力。
眼前的郑之信和陶澍,一个代表九州商会,一个代表太子集团,一个在资政院里地位显赫,却从来不参与资政院的运行运转,另一个不管地位有没有被‘确立’,就从没主动的掺和进资政院里过。
陈鼎太子的地位一被确立,李氏的发展速度就走上了快车道。在资政院和地方谘议局里也有了根基,但是李氏立足的地区里,那本身就有很强大的本土工商势力,这些人就算面对着李氏,也不会主动的让出手中的权利。
李氏现在就是一条很克制的过江猛龙,因为它的克制,所以它还没有镇服底下的各路地头蛇。这条过江龙更愿意看到那些地头蛇自己主动屈服。
而九州商会则是因为自己的投资规模太大,也太过于分散了,虽然聚合起来是一个令人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但分散到各省各府里,那就呵呵了。
可这两者又确确实实都是前途无量的‘顶级势力’,是资政院里那个酝酿风波搞大事的集团所期望与之联合的。
岳云鹏现在就是一个伸出来的接头人。
“选举权、任免权,资政院还不敢奢望,但是对地方官员的罢免权呢?”
罢免权!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种之争,文明之战……
香风飒来,神清气爽。拿破仑还没睁开眼睛,手臂间绵软如滑脂的温暖触感就告诉他,今儿清早自己的神清气爽是怎么得来的。
昨晚上是一个愉快的夜晚。在和玛丽瓦莱夫斯卡共同给他们的儿子小瓦莱斯基渡过了九岁的生日之后,拿破仑同他喜爱的波兰夫人来了一场淋漓尽致的肉搏战。
波兰夫人还在沉睡中,拿破仑却已经起身了。
拿破仑在去年的惨败之后就有晨练的习惯,他晨起的也很早,外面的天还灰蒙蒙的就晨起锻炼,这已经是他的生活习性了。也是他在向自己的终极对手兼人生目标陈皇帝致敬!
陈鸣一直都坚持早期晨练,这个习惯早在很多年前就在外头传播开了。拿破仑在去中国留学的时候,就对陈鸣的功业感到佩服,等到他也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他和陈鸣之间的地位差距,看似减少了不少,但实际上依旧遥不可及。
尤其是对俄战争的失败,欧陆烽烟再起,虽然俄罗斯被奥斯曼和中国人拉走了,而奥地利在反复的衡量之后拿破仑许诺将加利西亚、新加利西亚、扎莫希奇和克拉科夫,原奥地利占领的波兰领土,全部交还给奥地利。如此再加上莱茵联邦里的一些小邦国,可以说拿破仑是用波兰和德意志的利益让奥地利选择了维持与法国的友谊。而俄罗斯为了让奥地利尽快参战也许诺割让大片的波兰领土给维也纳。
当然,俄罗斯的危局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奥斯曼人在黑海西岸进展神速,若是他们真的在乌克兰站稳了脚跟,那以后奥地利再与奥斯曼开战,他们就要变成两面作战了。这种战略上的绝对劣势,奥地利人脑子瘸了才会视而不见。
而因为俄罗斯和奥地利的缺阵,第六次反法同盟虽然一度在欧陆上如火燎原一般的展开了,但莱比锡决战拿破仑却是赢了。当然,这是一场惨胜!
胜利后的拿破仑甚至没有力量再去反攻普鲁士了,也没有力量再去阻挠普鲁士那会自己丢失的土地,除了波兰部分的地盘外,其余的那些在《提尔西特和约》中丢失的领土是都回来了。那些土地上的德意志人还是更倾向于普鲁士的。
同时,普鲁士也在紧张的展开军队重建工程。一场莱比锡决战,普鲁士损失了五万军队,这个数字比第六次反法同盟开启之前的普鲁士全国兵力都高。
在鹿特丹,英国人、西班牙人、普鲁士人、葡萄牙人与法国之间的谈判正在进行,俄国人和奥地利人列席会议。
拿破仑心里清楚,他一统欧洲的愿望是不可能再实现的了,之前的危机中那些蹦蹦跳跳的家伙让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统治的薄弱和诸多隐患。
最最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法国人民对于战争的厌倦感。是的,在对俄战争之后,狼狈的回到巴黎的拿破仑虽然用铁腕手段镇压了保王党的混乱和内部的叛变,但他发出的新征兵令,50万征召规模的号召却只为他提供了不到五万人的兵力。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伍老兵!他们的年纪甚至能赶得上拿破仑的老近卫军。
可拿破仑不愿意认输,也不会甘心低头。没办法用武力整合整个欧洲,那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他就在用自己的坚持来提醒自己,千万千万不要忘记了东方的那个大敌!
房间里亮着几盏灯,但光线并不明亮,它们被中国特产的陶瓷灯罩给罩着,光线显得朦朦胧胧。拿破仑能够看清床上沉睡的那个美人。虽然她的年龄已经上30岁了,但依旧是那么的让人心醉。
半小时后,太阳升出了地平线,拿破仑在晨光中跑了四五里路,疲惫的感觉上来了,人气喘吁吁的。
他真切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
当初在中国留学的时候,每天的晨练也是五华里,那跑下来简直是小菜一碟。可现在……
拿破仑四十六了,也快五十岁了。
可拿破仑并不认为自己岁数已经很大了。这个年龄段正是一个上位者的黄金时期,是一个政治家在政治、心智和手段上成熟的时刻。他拿破仑不仅能领兵打仗,玩政治也不是傻瓜白痴。
早起的锻炼之后,拿破仑享用了一份简单的早餐,那后就拿起了侍从早已经准备好的文件和情报。
首先是奥地利与奥斯曼的。
在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的西部地区,属于奥地利】开战之后,塞尔维亚境内的两**队也开始了战争。
这里的局势很相似罗马尼亚,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区属于奥地利控制,中南部则被奥斯曼控制。
奥地利人不是没有打进过塞尔维亚的中部区域,贝尔格莱德他们都占领过三回,但每一次都被奥地利迅速的夺回。
奥地利人向贝尔格莱德发起了进攻,当地的塞尔维亚人也组织起来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呼应奥地利人的‘解放战争’。结果奥地利军队的南下进攻速度比所有人预料的都要缓慢,两万多塞尔维亚武装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只坚持了两天时间,就被一万来人的奥斯曼军队用绝对优势的炮兵火力,犀利的步骑突击,给彻底击溃。
虽然在战场上奥斯曼人没能抓住塞尔维亚人的领导者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却俘虏了上一次塞尔维亚大起义的领导者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这家伙在十年前领到了一次塞尔维亚人的大起义,后来起义失败逃亡了奥地利。没有想到,这一战里却成为了奥斯曼军最大的收获。
然后就是奥地利军队与奥斯曼军队的战争,前者占据了兵力优势,后者却拥有要塞化的贝尔格莱德。
拿破仑是很关注奥地利与奥斯曼的战争的。他希望奥斯曼人能够争一口气,拖住奥地利人,拖上个三两年时间,法国就可以真正的缓过气来了。但今天他却在最后看到了一个关乎奥斯的绝坏的坏消息,伊斯坦布尔发生了军事政变的传闻已经被证实,并且塞利姆三世死在了乱军之中。
这简直太糟糕了!“该死的。”拿破仑情不自禁的骂了起来,所有的好心情全都付之一炬。
而看过了奥斯曼与奥地利的消息后,拿破仑再拿起了奥斯曼与俄罗斯的相关战事情报,没有什么新鲜消息。但是之后的中俄战争却为他带来了由衷的惊喜巴格拉季昂进攻阿斯特拉罕失败,现在全军被中国人紧紧地包围在伏尔加河畔。
“我需要这场战争更详细的资料!”
拿破仑脸上的表情这一刻是流光溢彩的。这个好消息来的简直太是时候了。
10万+的俄军如果全军覆没……,呵呵,奥斯曼政变的影响完全可以盖过,整个欧洲都会为之失声的吧?那个时候自己提议彻底的和平,欧洲各国合力来对付中国人,就会更容易得到更多数人的认同?!
18/19世纪的欧洲,‘白人至上,余皆劣种’的种、族决定论和种、族、主、义政策可是很盛行的。之前的英国,英国人一边同中国大作生意,另一边则在孜孜不倦的散播着毁坏中国形象的言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而且这一次中俄战争的规模不同于以往,之前中国的两次对俄战争的胜利,与这场战斗比起来可以说是很小儿科的。而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力,那是要比西班牙和葡萄牙加起来都要大,灰色牲口的震慑力根本不是大板鸭和葡萄牙所能媲美的。
如果说之前的小规模战斗,还能给欧洲人以口舌,让中国的实力只得到欧洲人一部分的承认,而不是彻底的诚服,那么这一战之后,欧洲人的最后一层遮羞布也被扯下来了。
拿破仑很希望看到这一现象,因为中国人这样的胜利能够为这些年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黄祸论’做最好的注脚,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工业实力为基论,散布、传播的这一谣言是有能够成为真实的。尤其是中国人的武力也非一般的强大的时候。
黄祸论亦或是华夏威胁论,黄白肤色的人种之争,文明之战……
中国人对俄战争的胜利简直就是证明、证实这一推论的最好依据和证据。拿破仑怎么能不高兴呢?这为他提供了一股巨大的推动力。拿破仑他已经转变‘思想’了。
他的地位虽然已经从欧洲巅峰跌落到同亚历山大一世、弗朗茨一世等人处在同一位置的水准上,可拿破仑毕竟领略过巅峰的美景,当他的眼光已经从法国一地的利益上超脱出,着眼于整个世界棋盘时,拿破仑在武力一统欧洲的期望破灭之后,该何去何从,也就会有一个很容易的推断了。
但他能不能在这一步上走的通,这却还要看英国、普鲁士、俄罗斯、西班牙等国是否愿意了。
拿破仑有些烦躁的站起身来,这种主动权不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真的让他很不适应。对俄战争的失利让他丢失太多太多的东西了!
像拿破仑这样的人,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这太不符合他们的性格了。
可惜现如今的法国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法国,二十多年的战争和死亡让法国人积蓄了百年、几百年的激情完全得以释放,而没有了这种革命激情,法国士兵的战斗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法国人的参军热情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这给拿破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清楚的认知到这一点的拿破仑也清楚的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带领着一支充满激情、斗志的军队征战欧洲大陆了。
武力统一欧洲的愿望不可能再实现了。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战争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康斯坦丁大公情绪很颓废,这几天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想见。就是往昔最喜欢的漂亮女人,大公殿下也半点都没兴趣了。
亚历山大一世都担心了,自己把自己的二弟给搞废了。还好康斯坦丁大公的颓废没有到酗酒的地步,不然康斯坦丁大公承受不了沙皇陛下给予的打击,每日酗酒如命,彻底颓废的消息绝对会让亚历山大一世身上还算不错的个人形象蒙上一层灰影。
因为战争不利的缘故,康斯坦丁大公身上俄军东线第二方面军总司令的职务已经被亚历山大一世给罢免了。沙皇换上了原俄军南线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的步兵上将米哈伊尔安德烈伊奇米罗拉多维奇接替他的位置,担任东线第二方面军的总司令。
可这根本没用。米罗拉多维奇有再高的战争智慧,他手中没有足够的部队,没有足够的大炮,那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矣,依旧在陈汉坚固的防御线前装的头破血流,也难以再前进一步。
米罗拉多维奇为了弥补俄军在哈萨克地区的劣势,甚至都停止了俄军在北高加索的行动。
普拉托夫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之后,却并不意味着陈汉就能至此掌握着北高加索了。而且返回到俄罗斯地盘里的普拉托夫被亚历山大一世按了一个北高加索司令的头衔,统一搞起了扰骚战,号召当地的俄罗斯人、车臣人、印古什人等起来反抗陈汉的统治。
现在米罗拉多维奇就让担任司令的普拉托夫带着北高加索地区他能够控制的‘俄军’,转到察里津,然后再急速增援阿斯特拉罕前线,可根本于事无补!
反倒是北高加索地区的陈汉军队,压力大减。没有了普拉托夫的捣乱后,陈汉在北高加索的控制力是与日俱增。
现如今陈汉不停的往阿斯特拉罕增兵,俄罗斯的情报部门甚至还收到了一个陈汉的军事计划。他们准备继续向阿斯特拉罕增兵四个整编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