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为一个国家代理财政业务,可不是一半的金融客能担负的起的重任。
因为美国人背后有英国人在背书。而英国人的强大是不需要多说的,所以美国的债券在市场上的销售并不困难。
梅耶罗斯柴尔德是一个有着强烈进取心的银行家,他在去年派出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卡尔罗斯柴尔德前往美国以开拓家族的生意。
在欧洲金融界已经崭露头角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能算是一个新锐,他们还远不足以独自担负起一个国家的财政代理。这个家族在原时空最鼎盛的时候也远没有后世的某个脑残者写的那么强大。虽然那个宋脑残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他变成美国人了,可想着还是觉得丢人。而且让陈鸣十分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金融小说却可以在中国混成‘著名的金融史学家’了呢?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对之深信不疑。
就像韩国人认为孔老夫子是韩国人一样,认为伟大的大韩民族的先辈曾经把自己的国界延伸到了中国内陆一样。
唉,那也是叫人醉了。
卡尔也怀着一种强烈的期望来到美国,他希望自己能像自己的三哥内森那样在遥远的新大陆打开一片天地。不管是土地面积还是发展前景上看,美国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可是北美局势的发展让他失望了,深深地失望了。
战争发展的趋势让卡尔都看不到战争胜利的希望。
中国人的军舰游弋在华盛顿、费城和纽约海面,美国人那可怜的小海军已经在陆续的碰撞中,损失殆尽了。现在的美国海军,那就是一群穿着美军军服的英国人。
可就算如此,英国人也不能保障纽约、费城都沿海重要城市的安全。
卡尔并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但在经历了两次中国陆战队从纽约的侧面登陆,兜袭纽约没有得手的战争之后,他也对美国人的未来失望透顶了。
就在他决定返回欧洲之前,他已经向欧洲派出了信件,他建议家族的银行减少对美国政府债券的代理份额,尽可能的早日同美国脱钩。
现在的美国完全是靠英国人在背书,而他们自己的力量又实在难以战胜中国人,这样的一个美国的政府债券,太危险了。
卡尔在抵到纽约不久,就经历了一次中国人的兜袭,那个时候的卡尔还没有对美国彻底的丧失掉信心,但他也没有再接着继续寻找合适的银行驻址了,他选择了观望。
然后卡尔历经了中西的停战,西班牙人无耻的当了逃兵,缩回了全部的力量反击阿根廷了。在卡尔看来,这绝对是一个愚蠢的决定。难道中国人解决了葡属巴西和美国之后,还会对着阿根廷手下留情吗?
如果不是这当中中国遇到了麻烦,他们在西班牙岛的和婉手段遭遇了失败,必须要述之武力,而西班牙岛上的那些黑人又很不好对付,卡尔可能早就对美国的前途表示失望了。
不过卡尔最终还是选择了返回欧洲。身在纽约的他,感受到了人生威胁,他可不想最后里都离不开美洲。
英国人现在插手北美战局的痕迹是越来越明显了,卡尔很担忧,有朝一日中国人会忍不住跟英国撕破脸皮。而他更怕中英双方只维持着一个表面和平,实际上,在广袤的大西洋上却已经开始你死我活的厮杀了,那他连坐船回欧洲都变得生死未卜。
卡尔现在唯一能够确信的就是,中国人吞并美洲的野心十分强烈,而美国人和英国人都很难组织中国的脚步。谁让欧洲出了个拿破仑,一个拿破仑牵制住了欧洲九成以上的精力,也杜绝了英法两大强国联手应对中国的可能性。现在,伦敦能够为美国提供再多的物力财富,却不可能派出几十万精锐部队增援他们。而只凭美国的力量,即使他们有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也不可能抗衡中国。
这就是卡尔的判断。所以,卡尔觉得还是远离灯塔国为秒。
……
而同样是已经进入冬季的亚洲,一个消息正在日本的本土上迅速传播。
签于日本士兵在美洲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中国将要在非洲和印度割出一些土地来犒赏日本。
这个消息众说纷纭,谁也不敢笃定是真是假。
但是对于德川幕府的上层人物们来说,这个消息半真半假。中国不是要从印度和非洲各各分割出一块土地给日本,而是让日本选择是从印度寻求殖民地,还是从非洲寻求新的领地。
中方的代表把话说的很清楚,印度的土地很大可能是殖民地,殖民地可不是领土,因为印度有影响力巨大的信仰和风俗文化,很难被日本同化,当然那里非常富庶。而遥远的非洲呢,距离上那确实是遥远了一些,而且较印度来甚是贫瘠,但是那里前景广阔,地广人稀,日本在未来的时间里未尝不能把那里变成一个新日本。
这对于德川幕府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两个选项都具有极大地诱惑力,舍弃任何一个都让他们肉疼不已。而这也更刺激着他们更加努力的为陈汉效力了。
陈鸣给出的‘赏赐’可不小。印度是西南的阿勒皮地区,那里靠近天方海的贸易重镇科钦,土地湿润平坦,不管是农业还是商业都相当喜人。
而非洲的土地这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当地的部族根本就不是陈汉南非远征军的对手,而相对强大一些的梅里纳王国,深受臣民崇敬的老王刚刚病逝,而且它的控制区域也更集中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中心部位,那临海的西南部,当地的萨卡拉瓦人以及别扎诺扎诺人的领地可都是拒绝服从梅里纳王国统治的。
日本人如果这个时候进入马达加斯加岛,那正好可以趁虚而入。而且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没有在岛上建立港口、定居点,英法、荷兰、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与马达加斯加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奴隶贸易而已。
后世的马达加斯加虽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这里足够的大,几乎能顶的了两个日本的大小。而且资源丰富,这儿森林面积广大,矿藏储量巨大。
非洲的国家普遍都矿藏丰富,这地方贫穷和落后是因为非洲人自己水准低,他们开发不出来,而不是这地方真正贫穷。日本跟非洲人可不一样!
两个选择各有千秋。赞同殖民印度的是因为印度那地方富得流油,而且印度人’老实本分’,容易剥削、压榨。赞同马岛的是因为那里可以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整个马岛估计人口不到百万,这对比人口已经三千万的日本来说,完全是天堂福地。
那里可以催生出一个‘新日本’!
虽然马岛也处在地震带上,这一点让日本人略感到不满,可马岛是一整片土地,而不是东瀛列岛这样的群岛模式。
可不管怎么样,在日本的高层阶级,他们对陈汉的感官更好了。
这老大够意思,没有让日本只出力不拿钱,老大不仅给钱了,而且给的还不少,日本人满意极了。如今的日本不怕打仗死人,就怕没有回报。
只要有足够的收入,别说现如今美洲的两三万日本兵了,就是二三十万人,日趋庞大的武士阶层也能凑得出来,而且不用费太大的力气。
陈鸣站在一边看得清楚,现今的日本依旧保持着‘武士’阶层的特权参军入伍。军队让平民走开。这样的日本显然不利于自身的强大,可陈鸣却乐得看到日本维持自己的传统。因为如此这样的日本是永远也不会对中国构成威胁的。
陈鸣可不知道日本历史上的西南战争,那就是一场武士的‘维权战争’。
掌控日本政治权利的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要废除只属于武士的参军特权,大规模的征召平民入伍,而西乡隆盛为首的一批人却同情下层武士的艰难生活。
哦,我活的本来就很苦了,现在你还要把我的饭碗给炸了,扯犊子吧!
一场西南战争让小鬼子付出了两三万人的伤亡,军费开支超过4000万,代价不可谓不大。而现在的日本没有经历过‘尊王攘夷’运动,掌权的德川幕府和地方大名全是士族的代表,武士阶层的这一特权短期内是看不到被废除的可能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日本的无危害了。
现如今这日本的陆军就好比英国人的龙虾兵,精锐是很精锐,但数量太少。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结果
在陈鸣穿越前的时代里,在已经步入21世纪的地球,战争依旧是维护一个国家利益和尊严的最可靠手段。虽然真正的大战已经远离世界几十年,可地球上的局部战争依旧不见间断。'国家的尊严是靠军事实力及战争胜利创造出来的'这一认知却依旧被数以亿计的人奉为真理。
而在眼下这个时空,中国也正是以战争改变了自己在西方人眼中的旧有形象,日本也是以战争改变了自己在西方列强眼中的小矮子形象。
不再是大而不强的中国,强大的国力能让它单挑整个欧洲。但中国的军队却不能说是因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而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加耀眼。西方人关注中国的第一点永远是中国那强大无匹的无敌国力,而不是中国士兵的战斗力。虽然中国国防军在对俄战争中表现的很出彩,可强大的国力始终掩盖了军队的光芒。但日本却不是如此,对比中国,狭小的日本才是以'强兵'让西方人真真意识到他们的厉害的。
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日本在中国跟前是渺小的不值一提,可是日本的块头和人口要是放到欧洲世界那绝对是一强国。
地盘面积比之英国只大不小,人口更是不逊色于法国。老天爷是不喜欢日本,要是把日本送到了欧洲,就日本现如今的块头也能算得上是堂堂一列强了。
而现在呢?待在了东方世界的结果就是……日本两千年来始终是中国的小弟。
这些身高很矮……对比欧洲人……的家伙,跟欧洲士兵站到一块就像小孩子一样,可是他们生性勇敢,打仗凶悍,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视死如归,不惧怕死亡。
从一开始的不被欧洲人重视,到现在视其为精兵精锐,日本只用去了二十年的时间。
从荷兰人到西班牙人,再到俄国人和美国人,现在整个欧洲世界谁还敢轻眼蔑之呢?日本人在战场上打出了自己的声威和名头,尤其是与俄罗斯和几次美洲的战争。日本的士兵表现出了第一流的水准。
欧洲地界现在甚至都有一股声音在流传,当初日本与中国势头略有矛盾的时候,西方国家就应该立刻插手……英国、荷兰,给予日本支持。以今日日本士兵的表现来看,日本是有资格成为中国近在咫尺的一个安全隐患的,就如中国历史上的倭寇之乱,这样必然能很大程度上拖扯住中国人的后腿。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日本早就彻彻底底的上了中国的战船!而且更主要的是,他们在日本国内已经掀不起半点的风浪风波了。
躺在东京驻屯军总医院的田中五郎,对此就丝毫没有半分多余的感触。日本与中国敌对有什么好处?那半分也看不到。欧洲人的这种心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拿日本人当刀用。
年纪22岁的田中五郎是田中家族第三个走上美洲战场的士兵了,他的大哥和二哥曾经以治安军的身份登录美洲,可始终没有进到墨西哥等游击清剿区,只在东京和汉津负责港口治安,最终退出治安队的时候只取得了中国的长期居住资格。田中五郎跟随他两个哥哥的脚步,再度以士兵的身份登陆美洲,但他的身份不再是陈汉的治安队,而是日本的幕府军队。
作为沐浴在‘中国霸权’之光中长大的日本新一代,他的心中根本就没一丝儿要挑战中国的意思,对于当年日本与中国闹矛盾时候的悲剧萨摩藩,更多的认为是当时主政萨摩藩的岛津家族的愚蠢,不自量力。何况他已经接到了梦寐以求的那个红本本了。
田中五郎是一名优秀的炮手,在受伤的那一战中,他所在的炮组击毁了四个美军炮位。他是一名受到过战火考验的神炮手!
“嗨。田中铭记您的教诲……“田中五郎拒绝了在幕府军队里成为军官的机会,而选择了这个红本本。
“呵呵,五郎啊,今后你就是中国人了。做中国人,就要改掉日本的那些习惯,这会让你更好的融入中国的社会。“来人是驻屯军日裔士兵管理处的一名右校尉军官,他说话语气很温和,但话风言辞却犀利的让人受不了。“你不会是想要在中国做一辈子的日本人吧?“
“是。阁下放心,我一定更改。誓死效忠中国大皇帝陛下!“
在战争中挖掉日本、暹罗等属**队的基层骨干,这是陈汉军方的一个长远实施方略。又不是挖他们的军官,顶多是士官,地位不高。所以,这些人也必须表现的真正的优秀。
田中五郎'神炮手'的名头不是一场战斗打响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战斗中积累的。
与田中五郎同处一个病房的穆斯塔法阿塔土克是奥斯曼派往美洲来的战地观察团中的一员,在之前的一次战斗中被流弹击伤,被送到了东京的驻屯军总医院。
田中五郎在穆斯塔法阿塔土克眼中就是一个英雄,他能住进总医院是因为他的身份,而田中五郎能被送到条件最好的驻屯军总医院是因为他的赫赫战功。
在战场上,田中五郎一共击毁西班牙、美利坚军炮位二十个以上,是中日两军双料一等功臣,'神炮手'的名号两次登上了《东京新闻》。
这样的一个人不称英雄,谁能称为英雄?即使田中五郎出身不高,也不是军官。
士兵都是敬佩战功赫赫的英雄的,穆斯塔法阿塔土克虽然是奥斯曼军队的陆军少校,身份远远高过田中五郎,他也对之很是佩服。如果他是日军高层,他早就把田中五郎提上军官的位置了。田中五郎至少升任一个炮兵连的指挥官位置。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为了一纸中国的国籍,却卑微的近乎丢失了自己的人格。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是一个奥斯曼人,他没有去过中国学习军事,可他一直都有听闻过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的艰难,也有耳闻知道日本等东亚各国民人,全部极度向往加入中国国籍,渴望成为一名中国人。之前的穆斯塔法阿塔土克还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文化、文明的迥异差距,几乎不存在奥斯曼人主动加入中国国籍的事情。但现在他亲眼看到了田中五郎的这一幕,心中的震撼是极其大的。
是怎样一个国家才能让田中五郎这样的战斗英雄抛弃过往的一切荣誉去追求和投入其中呢?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它的强大,就如同他们对欧洲列强的认知一样。但中国要是只单纯的强大,他可不认为能让田中五郎这样的英雄倾倒膜拜至此。
奥斯曼当年也强大过,从几百年前到现在,奥斯曼的军方高层中经常出现归化的欧洲人。可是每一个奥斯曼人都明白,这些欧洲人之所以愿意归化奥斯曼,那只是因为他们在原来的国家多是受到了压迫、压制,甚至是迫害。他们之所以投效奥斯曼,是因为他们在奥斯曼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利,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他们从内心里认同奥斯曼这个国家。
这跟中国的现象可不一样。
归化中国的外国人可不是军官将军,很多人的身份只是士兵,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很多人都是英雄。
中国似乎有着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这个'强大'并不是力量上的强大,而一种魅力上的强大。中国除了国势强大无匹外,它还需拥有着一种吸引田中五郎这等英雄的因素。穆斯塔法阿塔土克明白,那就是文化、文明、社会发展等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的军职是不高,但他出身伊斯坦布尔的名门,基本见识还是有的。
看着眼前的田中五郎,他觉得中国对于日本的影响力绝对是非常规意义上的征服,这样才能让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毫无抵抗的跪倒在它的面前,就像他本人跪拜真神一样。
奥斯曼人在过去的岁月里也征服了无数国家和民族,但看看奥斯曼的征服和中国的这种征服,同样是'征服',差距却不是一般的巨大。
奥斯曼人的征服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反抗和内乱,而中国人的征服换来的是无比的崇敬和追随。
穆斯塔法阿塔土克对中国的了解太缺乏深度认知了,他要是知道中国在东方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在日本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力,他就能明白现今已经对中国软了脚的日本为何会如此的崇敬的跪拜着中国了。
当初的唐朝在白江口一战彻底打垮了日本的神经,现在的陈汉却依靠着国家层次的武器升级换代,和自己那强大的让人绝望的国力,直接蒙圈了日本。真正的战斗根本没有打起来,日本就选择了屈服。
而且随着中日交流的增加,随着北海道的得手,还有日本自身闹出来的幺蛾子,日本是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也越来越从真心里跟随中国。
因为跟着中国有好处。
先不说劳工方面,就是雇佣军的问题,都给德川幕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实打实的好处面前,日本人从口服心不服,悄无声息的转变成了心服口也服。
日本人的文化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
崇拜强者,在强者面前甚至都能表现出一股浓浓的奴性出来,这让日本人面对现如今的中国的时候变得毫无抵抗力,他们就像一千二百年前的日本一样,再次跪倒在了中国的脚下。
原时空的日本,不管是维新之前,还是二战之后,'脱亚入欧'的观点在其国内一直很有市场,那时候他们的奴性让他们跪倒在西方世界的脚下,而现在就是他们彻底的拜倒在中国的脚下。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在渴望着变成中国人,田中五郎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很幸运的已经拿到了那个红本本,但更多的日本人还在为那个渺小的机会在战场是拼命厮杀,并且无怨无悔。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划了一条线……
冬季又一次来临了。大雪铺满了整个世界,硬币大的雪花渐渐模糊了人的视野,很快的,大半个北半球都变白了。
从北冰洋到波罗的海,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到遥远的乌拉尔,从西伯利亚越过短暂的东山海峡【白令海峡】一直延伸到北美的东海岸线,一条条或笔直或弯曲的通道上,都跟旁边的大地混淆作了一团。谁也不能在白白的雪地中分别出哪里是道路,哪里是田野。
光秃秃的树枝上,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全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白的棉绒被子。
冰雪席卷北美大陆,圣劳伦斯河被彻底兵锋,五大湖除了湖心部分外也完全成为了个大冰块。首先封冻的是苏必利尔东北岸,然后是休伦湖的北岸、大半个乔治安湾、安大略湖的北岸,当圣诞节过后,整个五大湖除了湖心部分就只有伊利湖和密歇根湖南部的部分湖岸没有封冻,其它湖岸基本都已经冻上。
可是寒冷的天气却掩不灭美利坚人民心头的热火。在“亡国”这个极度刺眼的名词的威胁下,三十年前的一幕幕似乎再现在了六百万美利坚人眼前,整个美国由此催生出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抗华救国,救亡图存。
就像原时空二战时候的中国一样,美国人在亡国的危险之下掀起了一股炙热的爱国热潮。
几十万妇女走上了工作岗位,工厂、农场、牧场中都有她们的位置,医护、教师和政府内部更是早有大量的女性身影出现。除此之外英国人也想方设法的从欧洲为美国人弄来了一支志愿军,这当然不是英国人,而是一部分黑森人和意大利人,以及荷兰人。但数量总计也只有万把人,而且素质参差不齐。
他们中有一部分是老兵油子,有一部分是战场上的败兵、散兵,还有一些人纯粹是过来吃饭。
但是美利坚在为难之中爆发出的这股力量,还是在战争中起到了不小作用的。不分男女,无论老少,上百万的人无偿走上了工地和加班岗位,用着倾尽一切的努力,加固、修筑着一条条坚固的防线,牢固的要塞群,和生产产一条条步枪、一门门大炮……
这是亡国危机下产生出的民族力量。
这些情况也很快就通过情报系统传递到了南京。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没人在意,陈汉不会因为美国人突然表现的爱国了,就放缓自己的脚步。这一战陈汉要打灯塔国一个半身不遂!战争还要再持续半年的时间。
陈鸣看了情报后更是乐开了怀。“抗华救国,救亡图存……”
曾几何时喊出“救亡图存”口号的只有中国,一场抗战,让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的牺牲,财富、国力损失更是多的难以计算。而现在,这一切属于灯塔国了。
这些涌动起来的爱国激情自然给美国增加了不少的国力,但国家战争,正面交兵,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硬实力,陈汉兵力投入的数量虽少,可战场上依旧占据着很大主动。
此时的南京,葡萄牙人的代表已经抵到了,外交部组织了欢迎晚宴,后者已公开的露了一面。陈鸣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除了内阁一班要人外,需要涉及的一些部的尚书们也纷纷到场。
葡萄牙要服软了。虽然驻屯军的南下部队还没有彻底拿下亚马逊河河口地带,但截止到南京收到的巴西战报显示,葡萄牙人已经露出了不支的态势。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人口劳动力。
巴西作为葡萄牙人重点经营的殖民地,虽然不想西班牙人那样,恨不得修理一个枪炮都要送回本土去,对当地防范的那么严密,但这里的工业基础也显然不如葡萄牙本土。而葡萄牙本土的工业本来就是欧洲的二、三流货色。
葡萄牙人顶不住了,他们看到西班牙人都能够同陈汉实现‘和平’,觉得自己与陈汉的仇恨怎么也不能同大板鸭相比啊。大板鸭能够与中国实现议和,葡萄牙没道理就不能。
虽然葡萄牙人不是不知道,中国人之所以愿意和西班牙议和,更大的原因是为了让西班牙调转过头来和阿根廷‘不死不休’。巴西可没有这样的反骨仔,先天就不存在这种基础。
葡萄牙可不是傻逼,他们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依旧赶来了南京。
因为他们对美洲的战争已经不抱希望了,战斗达到眼下的地步,他们更愿意在谈判桌上同中国人‘口枪舌剑’的来战斗,只要中国人没打算一口吞吃了巴西,葡萄牙人就觉得有的谈判基础。
自从奥地利服软了之后,欧洲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
拿破仑在欧路上的地位似乎真的稳固了。就算还有俄罗斯徘徊在拿破仑帝国的势力范围之外,可法奥合约签署了之后的经济发展势头告诉所有的明眼人,人们渴求和平。
这一年的年初,拿破仑开始草拟婚约。婚约一拟好,立即请求奥皇批准。奥皇愉快地接受了拿破仑的求婚。奥地利的经济迎来了一轮告诉的复苏,在很多奥地利人看来,这场婚姻简直是对奥地利这个国家的一次拯救。巴黎的各阶层人是也在热烈欢呼,他们纷纷把这件婚事看成是法奥和平的永久保证,所有人都希望欧路上绵延了二十年的战争能告一段落,休养生息,和平稳定。都希望来之不易的‘和平’再不会被战争所破坏。商人们纷纷购进奥地利的股票,奥地利股票顿时猛涨。
中欧、西欧、南欧恢复了和平,可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压力去更大了。这是很轻易就能判断出的一个决定。
这对葡萄牙来说是一次危机,只是这危险之中却也不是没有蕴藏着机遇。
拿破仑虽然同奥地利恢复了和平,还迎娶了奥地利公主,并且后者很快就为拿破仑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是一个刚刚出生就被封为‘罗马王’的婴儿。一时间法奥之间的联系紧密了好多。
但是法俄呢?
自《提尔西特和约》签订以来,法俄两国皇帝表现出极度的友好和亲热。然而,两人心里都
明白,法俄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并未消除,法俄冲突最终不可避免。法俄矛盾首先表现在争夺奥斯曼上。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深仇大恨就不需要多说了,但拿破仑为了自己的大计划却在不停的拉拢奥斯曼帝国。这一问题就决定着法俄之间的矛盾根本没有消除。
另外,法俄两国在波兰问题上也是矛盾重重。法国虽在《提尔西特和约》中同意不重建波兰,但它把从普鲁士、奥地利手中夺到的波兰地区组成了一个华沙大公国,而且还准备恢复波兰王国的旧疆界,把立陶宛、加里西亚和乌克兰的一部分也合并进去,显然没有遵守诺言。俄国对此十分惊慌,害怕拿破仑会夺走它在三次瓜分波兰中所获得的领土。亚历山大曾用威胁语调要求拿破仑不要去继续加强华沙大公国的实力和重建波兰,拿破仑断然拒绝。
再有就是,拿破仑迟迟不从普鲁士撤军也引起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极大不满。如今这个时期,沙俄在欧洲部分的军事力量早已经伸进波罗的海和波兰,并在多瑙河的下游区域站住了脚,在东方的战略遭受到重挫之后,圣彼得堡准备伸出另一只脚横跨中欧,德意志地区是它们的下一个目标。亚历山大强烈要求拿破仑根据和约从普鲁士撤军,拿破仑却充耳不闻。他甚至不顾亚历山大的强烈抗议,吞并了奥尔登堡,并放逐了奥尔登堡大公,而这位大公正是亚历山大的妹夫。他的妻子就是拿破仑曾经求娶不得的叶卡捷琳娜公主。
另外沙俄对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阳奉阴违同样也激起了拿破仑的愤怒。沙皇曾默许了600艘英国商船装载着英国货品走私进入俄国,这些英国货品又从俄国流入德意志、奥地利、波兰和欧洲
大陆各地,致使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形同虚设。
葡萄牙还从秘密情报得知,俄国正实行新税率。在1811年的1月,新税率将大大提高法国输往俄国商品的进口税,这完全是对拿破仑的挑衅。
葡萄牙高层都相信,拿破仑必然会对俄国的这些行为大为震怒,法俄之间用不了多久就会爆发一场大战,这是葡萄牙的机会。
不断激化的矛盾很快就把两国推向战争的边缘,法俄双方都在积极备战。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很强大,可俄罗斯也不是易于之辈,后者强大的人口基数和廉价的士兵耗费让他们能够‘生产’出无穷无尽的灰色牲口,再加上俄罗斯面积广阔,沙俄的战争潜力极其强大。
葡萄牙认为法奥联盟已经彻底代替了法俄联盟,一场血腥大战的阴影又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