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奥西维森少将所在的位置是相当靠近的,在一线侧后方一处山坡的北面,他要‘亲临一线’鼓舞手下士兵的斗志么。以至于现在他都能很清晰地听到了幕府军队的喊杀声。
坚固隐蔽的观察哨里,奥西维森嘴角挂着嘲讽的冷笑,举着望远镜打量着远处那些穿着黑色军装的小个子东方人,真是矮小啊,这么点儿个,肉搏的话,奥西维森觉得西班牙士兵能一个打他们十个!
作为一个刚来到美洲不到两年的新人,奥西维森也有听说过日本兵的凶悍,可那只是听说。现在看到真人了,奥西维森怎么也不相信矮小的日本人会有传说中的那么凶悍。要是中国人还差不多!
但这些日本人至少很勇敢,很无畏,他们能顶着枪林弹雨亡命冲锋,他们是中国人最合格的炮灰。
“可怜的日本人,看上去像孩子一样。中国人只是在拿他们当炮灰。”奥西维森有些同情又幸灾乐祸的说道。
“阁下,日本人只是看上去弱小,实际战斗中真的很凶悍的。”奥西维森的副官犹豫了一下,小声的在奥西维森的耳边说道。日本人虽然个头很低,但他们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下肢粗壮,力量很足,训练更是优良。无论是突刺还是格挡,手臂上都带着一种超强的爆发力。相比之下,人高马大的西班牙人却显得有些笨拙了,更重要的是不够凶悍。
副官没有跟日本人真正的交过手,但他接触过不少从北方扯下来的爱国者,后者对日本士兵的评价很高,并不比中国人差。
“要压下一个队的日本兵,我们至少需要投入一个营!”这是那些在北方的山地里跟中国人打过残酷的游击战的爱国者们,评价起肉搏战中的日本士兵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而且现在西班牙士兵的斗志和勇气完全不能跟国防军里的日裔士兵,或者是挺身队的日本士兵相比。
奥西维森的副官说出了跟奥西维森想的完全相反的话,前者觉得自己这是尽心尽责,但这无疑让奥西维森非常的不高兴。可事实证明,后者说的话是正确的。
当穿着黑色军装的幕府士兵呈散兵状态,在后方强大火力的支撑下冲上西班牙人防御的山头的时候,双方开始了一场刺刀对刺刀的残酷肉搏。结果奥西维森吃惊的看到,足足两个连的西班牙守备驻守的山头阵地在一个连【队】的日本士兵冲击下分崩离析,他们只坚持了二十分钟,甚至还不到,就抱头而窜。
挺身队出现的年头已经超过三十年了。
早年的肉搏战时还喜欢挥舞着武士刀的日本士兵现在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日本人在从小时候就开始练习‘枪术’,而不是拿武士刀劈人。
是的,枪术。日本人把刺刀训练叫做‘枪术’。越来越多的日本武士家族抛弃了武士刀,练起了射击和枪术,这一传承按照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持续不了太久的时间的,但短时间内真的让日本的军队兵源素质有大大的增高。
“班载!中国大皇帝班载……”
当冲锋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南下第一兵团第一支队【五千日本兵】第五营一队队官板仓胜显,第一个跃出了战壕,然后将手中挥舞的武士刀笔直指向了前方。随后就看见六七十名穿着黑色军装的小个子士兵从堑壕里翻出来,人手一支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呐喊着跟在板仓胜显身后,在大炮的掩护下,开始新一轮的冲锋。
这个时候的板仓胜显不再是福岛藩主板仓胜长的嫡孙,他只是大军当中毫无分量的一名低级军官。
五千日军里头有很多从日本本土快船赶来的带兵军官,因为挺身队和治安军里的不少军官都不愿意重新回归日本,前者很可能已经拿到了中国的国籍,而后者至少也拿到了黄本本。他们可以不要命的给中国作战,却不能在日本的旗帜下为中国作战。
所以日本幕府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了一批本土军官,用颠簸的飞剪艏战船送到了美洲来。板仓胜显是其中的一员,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日本贵族子弟,包括一些德川氏子弟。
板仓胜显这个队今天已经冲了两次,夺取了西班牙殖民军的一条战壕,两次冲锋和西班牙人打了两场白刃,从这点可以看出来西班牙人要不行了。之前日军都充不上西班牙的防御阵地的,而现在他们每次进攻都能冲上去。
板仓胜显队毙杀的西班牙官兵超过了五十人,他们自己也有十四人牺牲,二十人负伤。不过现在的第三次冲锋仍然劲头十足!
“上帝啊!这些该死的日本人怎么那么能打!他们为什么那么忠诚的为中国人卖命?”奥西维森这个时候终于知道日本士兵的可怕了,他一万个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军队会那么卖命的为中国人作战?他根本不知道非洲的土地对于日本有着多么强烈的诱惑。
之前的日本可是只把自己人当做佣兵投入到印度去,如此得到了中国的允许,都感恩戴德了。而现在中国是要在黑非洲寻一块土地给他们,让他们完全自由自主的支配。整个日本都沸腾了。
所以,半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硝烟还没有散去,黑色的大队日本士兵就好像潮水一样的涌上来。看的这位西班牙陆军少将的手都快把望远镜攥出水来了。这些日本士兵和他认知中的印第安人完全不是一码事儿,别看他们都是黄种人,身材都不高大,可日本人真是太勇敢了,勇敢的都有些不像话。
一次次的进攻,冒着凶猛的炮火,冒着密密麻麻的子弹,一次次仿佛不知疲惫的冲锋。他们在自己受伤的时候敢拉手榴弹和自己的敌人同归于尽,这真的是疯狂到了极点!
而且他们单兵素质也高,无论是射击还是拼刺,都比正规的西班牙士兵要强上不少,那些殖民军就更不是对手了。
最可怕的是,这些人居然敢在己方大炮发射炮弹的时候就发起冲锋,直到他们冲到西班牙阵地前百十米远的距离上,大炮才会停止射击,似乎一点不在乎误伤。而大炮一停,他们的射击和冲锋中携带的火箭弹就雨点一样丢过来了,真是压得西班牙连头都抬不起来。
“轰轰轰……”西班牙人的火箭弹也在全力的还击。浓浓的硝烟不断的从战场上升腾。
但是西班牙人的阵地在不断地丢失,他们的防线在不断的向后退缩,这样的结果持续的久了,那就是整个城外防线的崩溃。
“阁下,少将阁下,快离开这里,转移到麦德林城内去吧。”
并不被奥西维森喜欢的副官建议着说道。而这个时候,一个少校也气喘吁吁跑到了奥西维森跟前。大声叫喊着撤离。这里已经不安全了,整个城外防线崩溃在即。
三天不到的时间里,他们损失了超过一千五百人,城外的防线,尤其是西侧的防线,已经无法继续。
“什么?那么快就守不住了?”奥西维森震惊之余,额头上都流出了汗水。
要知道麦德林是一座谷地城市,它位于中科迪勒拉山脉西麓的阿布拉山谷,麦德林河畔。整个城市因为地势的原因山谷地带,外边的山头丘陵,如果一层外壳,里头是谷地平原,东西狭窄,南北较长。麦德林河从城市中央穿过。
中国的军队从西海岸登陆,直接出现在了麦德林的西侧,如果有这条有着几座山头丘陵做掩护的西郊防线都只能支撑三天,那么没有了这层外壳的麦德林城又能支撑几天呢?
要知道麦德林城的东西纵深真的很短,奥西维森直觉上就觉得不靠谱。
中国人在西侧取得了战略主动后,他们就能顺着麦德林城的边往南去,一旦麦德林河被中国人切断,麦德林城再守不住的时候,他就只能带着残兵往北边的边地要塞撤退了。这可是自寻死路!
“轰轰轰……”
又是一阵火箭弹爆炸的声音传来,中间还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扔手榴弹比拼,不管是山头上的守军,还是山腰下进攻的部队,一团团的火球不断腾起……
第一千零五章 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最干旱的地方,这里经常长年累月的不下雨,东面的安第斯山脉就象一道屏障,挡住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可能形成雨云的湿空气。可就是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旧有人类在这里生存。
尤其是这里的硝石和鸟粪资源被一步步发开之后,这儿的人口和经济迎来了一阵持久强劲的大爆发。
烈阳港作为陈汉在智利北部开发出的中心口岸,这里的人口已经在几年时间里增长到了上万人。一船船的华人和印第安人被送到了这儿,没有水,他们就用一张张稠密网幕,捕捉翻滚过山峰上的浓雾。
阿塔卡马沙漠虽然不下雨,但这里有来自南极的寒流产生了很多的雾和云;
让浓雾在网表面凝聚成水滴,再用管道引来应用。他们凭借这种方法积蓄水源,而且还有蒸汽汲水站,从蓄水层中采集的少量地下水,学习当地的原住民种植橄榄、西红柿和黄瓜。
几年的时间后,一座像模像样的港口城市已经在烈阳港崛起了。
而谁要是对后世的智利有不错的了解,看着如今的智利地图就能发现,这儿的烈阳港那就是后世智利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伊基克。
就在陈汉的大军如潮水一样涌入哥伦比亚,就在第三次中西美洲战争正式爆发的时候,烈阳港的一座官方招待所的二号楼中,一场关乎着南美印第安人命运的大会也正在召开。
会议室内摆放着西秘鲁的图帕克阿马鲁三世、东秘鲁的胡安,和厄瓜多尔的博尔哈三人的画像。以此来表达大会代表对于印第安先烈们的追思和怀念。
阿马鲁三世、胡安和博尔哈三人,在先前的年月里,那是整个南美印第安人的榜样,是他们的民族英雄。这三个人带领着反抗西班牙暴政的起义军,在中国的支持和指引下,沉重的打击了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鼓舞了整个南美受压迫的印第安人的斗志。
纵然他们最后都牺牲了,那也是永远值得被印第安人记忆的英雄。
嗯,以上都是套话。实在点的说法就是,他们都是中国的炮灰。
但就算是炮灰死后剩下的灰有价值,陈汉也是能把炮灰重新抬起来的。随着第三次中西战争的开始,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在蠢蠢欲动。
比如智利南部的马普切人,他们现任的大酋长桑多斯就乘坐着中方的快船来到了烈阳港。
马普切人这几年的日子过的不要太好哦,中国虽然在理法上取得了整个智利的统治权,但中国人对智利南部的马普切活动区却并没有过多的干涉,非常尊重马普切人的权利。只是在马普切活动区内设立了诸多的货栈、庙宇、医院和学校。做生意比较公平,为人也很和气,高超的医术更是让马普切人为之依赖。这几年的时间下来,双方已经建立起了初步信任。
所以桑多斯来了,不仅他来了,桑多斯还来带了四个马普切人群体内比较有权势的酋长。他们五个要是出了意外,马普切人不说就群龙无首了,那也会狠狠地乱搅上一阵。
阿根廷大草原上的乌乔人也来了,还有乌拉圭的查鲁亚人,以及玻利维亚的克丘亚人和阿依玛拉人。
十多个印第安人分支,数十个酋长,齐聚一堂。
陈汉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他们自己动起来,‘为自己民族的幸福生活而英勇奋斗’。
这当中马普切人做的最完美,在桑多斯来烈阳港之前,他们部族就完成了武装化。在陈汉的支持下,马普切人已经拥有了五六千杆火枪和几十门火炮,其中的燧发枪占了至少10%。对比印第安人往日的武备程度,马普切人都幸福死了。
他们在阿根廷城市托莫雷诺的族人,已经与当地的西班牙人展开了对峙。他们在自己的居住区设立堡垒和防御工事,因为托莫雷诺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就连城中都有印第安聚集地。当地的马普切人已经准备好了战斗。
这实在是很给力!
这个时空的马普切人生活区智利南部和阿根廷的西南,印第安人的势力可比历史同期大太多了。整个托莫雷诺市区,印第安聚集地的面积占到了四分之一,再有城外的部族相呼应,西班牙人再清楚这是隐患,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托莫雷诺只是一个小城,背靠着齐科河,北边就是中央大高地,这地方生活的可没有多少白人和混血儿。
从托莫雷诺以西以北的大片区域里,遍布马普切人的部落,这个时候,也全都武装起来了。
当然,这里的白人也同样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当地西班牙殖民城市的首府圣克鲁斯,在大西洋海畔,也是齐科河的尽头入海口,这个时候也已经完全动员,还将那里的印第安人都驱逐到了城外。
整个马普切活动区里,如托莫雷诺这座多民族杂居城市这般紧张的气氛者还有几座,现在都是一副马上就要展开巷战的紧张局面。
如同一个填满了火药的炸药桶,只要有一丝明火,那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爆炸。
现在桑多斯他们来到列日港聚会,发动起义这种事儿是一个大前提,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从中国人手里更多地争取到物质。
在如此局势紧张到将要撕破脸皮的时候举行的这样的大集会,怎么可能目的不重要?这里的印第安酋长们谁不知道火器的重要性?枪炮的威力是长矛短弓所不能比的。
烈阳港的印第安人也知道今天的重要性,他们虽然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可想到内陆数量更多的广大同胞,这些印第安人感同身受,纷纷聚集到这家招待所外,将会场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起来。
所有的人都知道将要发生大事,一个个都神色兴奋。
当烈阳港守备张沟伴随着智利都护郑继,还有陈汉美洲驻屯军的副都督兼参谋长沈世英一起走进会场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
郑继微笑着频频向大家点头招手,他是非常享受这一刻的感觉,关于他和张沟的前程,沈世英已经同他俩谈过了,未来南美大都护府的二号人物!
朝廷拿下南美之后,就算是立刻封国,想要彻底摆平南美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这就像当年的墨西哥总督区的设立一样,现在南美大都护府也必须设立。
大都护府下面设立都护府,就像西班牙人的总督区下属都督区一样,只不过陈汉官府体系里总督区不再有了,变成大都护府了。
这可跟当初的南明州总督不一样。郑继在南明州总督的位置上干了整整十年,却也没为郑家某得什么好处,他自身的发展也不是太大。随后他被调入了大都督府,被挂起来了一阵后,又被派来了智利。
这下子他就看得到好处了。
智利的硝石和鸟粪虽然主要供应美洲,但这‘利润’比起南明州的时候已经高出了不知多少。在智利都护的位置上,郑继多次在规则的允许下卖好藩王,给郑家可谋得了不小的利益。
但这都比不得南美洲大都护府的副职,这个位置对应的可是整个南美洲,那要跟国内的多少达官显贵交上关系,扯上瓜葛啊。而且他升职后空出的智利都护由张沟来接任,他俩这可真是苦尽甘来了。
虽然大都护府的二把手不能跟一把手相媲美,但郑继也是知道‘海外封国’示意的主儿。他太清楚这里面的好处了。
那些‘好处’未必都要是真金白银,人情债更能牟利。而且这不会是一个两个人情债,而可能是十个、二十个、三十个的人情债。他郑家要发达了!想到这里,他高高举起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听沈世英沈参座讲话。
“在场的诸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帝国的军队已经攻入了麦德林,半个哥伦比亚已经被帝国的军队所夺取。当地的奇布查【印第安】人踊跃参与到推翻西班牙人暴政的战斗中来……”
下面已经是一片欢呼声音,不管是真的高兴,还是应景的呼喊,‘印第安人应该用斗争追求明天更美好的生活’已经被中国人叫喊了好几个月了,现在终于到了实现的时候了!
“各位尊敬的酋长,一个属于我们大家的,美丽、富饶、辽阔、安宁、和平的国家就要出现在我们所有人的面前了!印第安人再也不用受到西方人那样残暴的压迫和剥削。”因为中国取代了西方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沈世英在心理面放声大笑,美洲不是欧洲人的美洲,它也更加不是印第安人的美洲,而是中国人的美洲。
用不了多久,一个个华人国家就就会在南美大陆上遍地开花,而这当中就有他沈家的一个。
不过在口头上,沈世英在继续忽悠着印第安人:
“印第安文明是一个伟大、光辉的文明,所有的印第安人都应该享受自由的生活。你们应该像主人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尽情的享受着美洲的资源、土地、财富,享受这儿的一切!
但‘自由’是不会凭空而来的,受到了西方人三百年压迫的印第安人应该明白‘自由’这个词那沉重的份量。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用付出就可以收获的自由,从来就没有不经过斗争就可以获得的解放,印第安人为了自己更够更好的生活已经与白人斗争了那么多年,现在就是大家为了最后的胜利而斗争的时刻。
拿起你们的武器,攻打那些毛孔里头渗透着肮脏和污秽的西方人!向全世界,向中国大皇帝证明,印第安人的勇武!战斗吧,为了明天的幸福,战斗吧,为了更好的生活!”
沈世英和他身边的郑继、张沟,身上的鸡皮疙瘩已经掉了一地。
第一千零六章 南美新世纪
印第安人沸腾了,整个烈阳港也就沸腾了。
烈阳港上万人口,印第安人就占了一半还多,人人都把战斗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就连当地的很多华人在气氛的激励下也随着印第安人一起叫嚣起来。
不过在这座狂暴起来的城市当中,还是有那么几个头脑清醒的人,但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是印第安人。
沈世英站在烈阳港最豪华的烈阳大酒楼五楼的栏杆前,俯瞰着偌大的烈阳港,眼睛里闪过一抹炙热的火花。智利可是一块风水宝地,西班牙人16世纪在智利发现金矿,17世纪发现银矿,18世纪又发现铜矿,而干旱的阿塔卡马大沙漠更是一座挖也挖不完的金山。
其境内的中、北部的斑岩型铜一钼一金矿化带中,走向南北延续超过4000里,北起安第斯高原山脉向南延伸到中部圣地亚哥以南的海岸山脉,再向东延伸到接近阿根廷边界。中国的矿业勘探队经过了数年的辛苦,证实了这个地区所隐藏的那丰富到极致的铜矿资源。智利的铜矿带相当于智利领土长度的二分之一之长,位于安第斯斑岩铜矿带,经初步探查,已发现的矿床就超过二百个,其中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就有五个居多。
而在智利北部那广袤的沙漠之中,在沿海高原的后面,巨大的硝石矿带绵延过千华里长,宽达五十华里以上,离地面却只有少少的0。5~2米距离,埋藏着足足1~3米厚的硝石层。那吨位多的无可技数!
在现代化学刚刚起步的1808年,沈世英是想不出火药没有了硝石后的可能的,战争离不开它。巨大的硝石带被开发出来后,那是不逊于铜矿资源的丰厚利润,而且这里还有那么多的鸟粪资源。
所以,别看智利这鬼地方环境恶劣的足以让鸟都不下蛋,但无数人都对之趋之若鹜,都希望皇帝能把这块土地封赏给自己。可惜皇帝是不可能把这块土地分封出去的,圣地亚哥以南地区还有可能,资源丰厚的中北部更大可能是被朝廷死死地握在自己的手心中。
就像当年的陈岗,有消息说皇帝对太上许下了诺,会把巴拿马封给他。
那巴拿马可是一块风水宝地,西边的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彻底搞定,内阁就开始策划者巴拿马运河了。
但结果呢?
太上一死,皇帝就另一副面孔了。现在陈岗倒是被封在了中美地峡,但那不是巴拿马。巴拿马被皇帝直接收了,就像北美大陆上的东京和汉津一样。听说过不多久,巴拿马就变成巴拿马市了。
烈阳大酒楼五楼的豪华贵宾间里,沈世英凭栏而立,站在他旁边的人就是郑继,配合的除了张沟外,还有两个便装的华人,一个四十来岁,另一个年纪轻一些,大概三十来岁。
四十来岁的人是当地的华商会长,那三十多岁的人却是法院的**官,据说还是国内的法学大拿朱世海的学生。
“将军,我从来不怀疑帝国能彻底的征服美洲。但是这里有上千万的印第安人,我们又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把这里变成真正的汉土呢?”法官目光复杂地看着下面正在编组队伍的印第安人,眉头却紧紧拧着,也不知道在为谁操心。“欧洲人用了三百年也没把印第安人给杀绝,我们要同化上千万的印第安人……”那想想都是一个让人恐惧的事情。
沈世英还没说话,张沟却噗嗤一笑,摇摇头道:“不一样,大不一样的。印第安人是黄种人,他们更容易融入我们的社会。而且他们的文化、文明已经被西方人彻底摧毁了。现在不是三百年前,如今的印第安人剩下的大概只有传统和习俗了。西方人用三百年的时间彻底的摧毁了印第安文明。然后他们又拒绝印第安人成为同他们一样的‘人’。可以说是人为的制造了矛盾,激烈的矛盾。”
“但我们能用怀柔的手段让他们做‘人’,让没有了文明文化,甚至连语言都没有了的印第安人重新做‘人’。”
“至于印第安人的顽固保守,你也太高看印第安人了。”美洲的印第安人之所以同欧洲人保持着那么剧烈的矛盾,这完全是欧洲人首先拒绝了印第安人,是欧洲人自己把印第安人推到了对立面。
张沟不知道后世的美洲,不过说真的后世的美洲对比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但是,基督文明在后世成为了南美洲的普世文化,那现在与印第安人没什么深仇大恨的华夏文明更容易成为这儿的新生文明。华人也可以取代白人后裔和混血儿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
“千万别小瞧了国内勋贵重臣们的能量。陛下的海外封国如果彻底展开,从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南美的华人不会是几百万,而会是几千万。”
建国已经快三十五年了,陈汉在中土得势更是有小四十年,这已经是两代人的时间了。那些建国时候的功臣勋贵们,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依赖着权利可以发展起来多大的势力啊?
之前的美洲派遣军只是个小意思,一个个a家军、b家军、c家军的,一个个a家庄、b家村、c家寨的,那都是整个权贵势力的冰山一角。
要知道,这四十年中,当今的皇帝陛下可没怎么动手敲打下面的权贵世家。虽然后者也很知趣,一个个的身心都被一个‘分封海外’给吊着了,并没有无限制的去追求在本土的影响力和势力,但建国所需要的海量金钱驱使着他们一头扎进的商海,并且很快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代理人’。
总之,这几十年下来,他们所能串联起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当南美的封国真的展开之后,海量的资金化作无尽的人力、物力,源源不断地从大陆流往南美。那巨大的影响力对陈汉如今的经济规模都堪称是十级大地震。
那是多么巨大的力量,陈鸣都说不准,沈世英都查不明白,张沟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但他们都知道那会是超过自己想象力的巨大。
千万级人口的大转移是不是很荒诞,很不可思议?
但是在中国不久后的将来,却真的会展开,或者说是注定要展开。
与这个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一幕相比较,‘黑王国’计划就显的是那么渺小了。
朱世海的学生是刚刚知道陈鸣‘南美封国’的那个大计划,张沟却是早好几年就知道了。也因为知道的早,他知道了更多地秘密,所以他才明白那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
张沟和郑继一样,对于汉化南美的信心十分充足。“对比那股可怕的力量,上千万的印第安人也不值得可怕。”
沈世英认真的点着头。情况的确是这样。勋贵重臣们这些年里积累的实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
就以他们沈家为例,已经签署的移民家庭已经超过了两万户,那每一户可就不是简单的四五口人,签署了移民协议之后的家庭有一个重大的任务,那就是全力以赴的生儿子。
两千三百年前的勾践,十年生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而沈家握到手中的移民家庭,奖励生育之力度可以说远比当年的勾践要大。
英雄母亲不再是一个无所谓的称呼,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生一个儿子奖励一条鱼、一只母鸡,一袋米,外加华元100块;而女儿一样奖励一条鱼、一只母鸡,一袋米,但华元只奖励50。而要是生一男一女之后,还有第三胎,两条鱼、两只鸡、一袋米一袋面,除了这些基本奖励外,还有实打实的钞票。三个孩子就奖励三百,四个孩子就奖励四百,以此类推。
沈家光是握在手中的移民,没有二十万也有十五万以上。而再加上别的呢?比如沈家下属的各类工厂企业的员工,还有那些家里穷的然后被沈家个诱惑的,整个沈家轻轻松松的就能往南美运去二十万人。
至于最终的人口,沈世英估计着三十万人也有可能。
因为沈家会给出优厚的让很多人都无法拒绝的条件,或者说所有南美封国者,都能给出优沃的远超朝廷移民政策的移民政策。这是他们已经统一下的一条共同协定,所有人都签了字,防止有人为了拉拢移民无底线的让利,破坏了规矩。
免税三年,半税三年。一人十亩地,不分男女老幼,不要一分买地钱!
这政策轻轻松松的吊打朝廷。
而沈家的准备虽然很充分,沈世英却不认为沈家能在所有勋贵重臣中独占鳌头。就他所知,一些陈姓宗室在封国还没确定的时候,就已经同九州商会和各大银行签署了一连串的‘卖国协定’。那之后的结果绝对能完好沈家。所以,在整个勋贵重臣当中,沈家的这种程度只能说是中等靠上吧。
只不过他们这些新建属国都会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工业发展的劳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