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原时空的历史也已经证明,日本对孙大炮的支持可以说是它自日俄战争来的最英明之决定!

    辛年后,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数十年,这几十年间别说是发展工业了,连清末时都不如。而日本人却从中上下其手,获得让它整个国家都疯狂的巨大利益。

    而在如今的这种原因下,中国驻古里的领事正式要求面见辛格。辛格内心里的感觉是很不好的。

    可是他没有想到,那位领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我国愿意提供贷款和军需给尊敬的殿下!”

    ……

    今日中国与迈索尔【印度】的关系可跟原时空中日之间的关系大不一样了。

    原时空里的近代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可以说是无比复杂,总体方向而言甚至都处于敌视状态!可以说,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它就开始把中国当成了潜在的敌人!日本海军最初的建军目标更是鲜明无比的直指北洋水师,而甲午年间的一场战争,就是日本发奋努力几十年的最好回报。

    从此中国成为了日本的‘奶妈’。不管是市场还是工业原料,日本从中国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渡过了早期那最危险的阶段。

    要是没有中国这个无底洞一样的局大市场支撑着日本那些劣质货的销售,日本的经济凭什么转型?凭什么发展的这么快?

    十个朝鲜也没有一个中国对日本的‘帮助’大。

    而为了让中国变成最符合日本利益的状态,支持孙大炮就成为了日本的一个国策。或许日本也没想到孙大炮会在十年的努力之后,在中国真正的掀起了一场埋葬清王朝的大革命。或许他们最初的本意不过是为了给中国制造麻烦,拖绊着中国的后腿而已。

    可现在的迈索尔王国和中国不会是这样的关系。

    中国现在就像英国培养欧陆上的老二一样,让迈索尔王国一点点变强。而不是一味的把迈索尔当成一头现金奶牛,中国对迈索尔是真正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压榨。那不管是最初的普鲁士,还是后来的德意志,跟英国人之间都有过一段如漆似胶的甜蜜生涯不是?

    迈索尔跟中国之间也有过一段蜜月,虽然中国的主动后退让这段蜜月期宣告结束,可这并不意味着迈索尔人都痛恨中国了。

    而在很多迈索尔人的心中,包括在辛格的心中,中国人支持的都是根正苗红的巴哈杜尔。当初铁普海边遇刺,消息传到塞林伽巴丹,巴哈杜尔是赶忙带人去海边,而那时候的塞林伽巴丹,整个都城就一片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巴哈杜尔人不再塞林伽巴丹,但却能最终压的辛格和古尔扎里‘逃之夭夭’,靠的就是中国人。

    那些当初留在迈索尔的中国人,全部支持巴哈杜尔。也正是如此,塞林伽巴丹才没有变色,巴哈杜尔才没有丢掉自己最大的根据地。

    可是现在中国人却告诉辛格,他们要对辛格贷款和交易军火。辛格第一感觉觉得自己的耳朵进水了。

    古里的陈汉领事姓黄,黄领事看着辛格一副见鬼的模样,问道:“殿下,谁跟你说的我大汉就支持巴哈杜尔殿下了?这变故才发生了几天时间?南京的回复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

    现在陈汉在迈索尔的人手那就是一个一盘散沙,公使还没有复位,不管是塞林伽巴丹还是古里,那都是领事,六品官衔,谁也不比谁大。

    自然也就各有各的倾向了。

    以眼前的黄领事来说,他有一百个自信相信,帝国是不会愿意看到巴哈杜尔横扫辛格、古尔扎里如席卷的。所以,适当的给辛格一些帮助,增强辛格的信心,增强辛格的实力是很有必要的。

    黄领事走了之后,辛格依旧有好一阵没缓过神来。

    梵天大神在上,辛格在接到黄领事前来拜访的第一瞬间,脑子里想起的全是:这一定是给哈巴杜尔当说客来的。哪里想到人家是送银子送枪炮过来的?

    虽然辛格付出了古里海关的控制权,还付出了当地的盐政。

    印度的制盐业很古老,但迈索尔王国不输于盛产海盐的地区,后者主要在印度西北的古吉拉特地区,这一块地区现在控制在马拉塔人的手中。

    所以说,这两项税制还是相当的有价值的。当然,陈汉要想保证辛格签署的协约有效,他们就也必须保证辛格的势力存在。

    之前辛格觉得黄领事是在来给巴哈杜尔当说客的,这并不是他胆小。

    在巴哈杜尔已经同中国签署了军购协议之后,武器上的劣势让辛格政权显得岌岌可危。或许辛格和古尔扎里可以抢先动手,一西南一东南,两面向塞林伽巴丹发起攻势。在中国的军火运送到巴哈杜尔手中之前,先砍掉巴哈杜尔的脑袋。

    但这种可能性真的太小太小了。

    然而辛格没有想到,黄领事竟然是站到自己这一边的。这惊喜来的太突然,也大了。

    “我与塞林伽巴丹的张领事虽然是一国的,但是殿下您与巴哈杜尔殿下不也是一国的吗?”

    黄领事的潜台词就是:谁说的一国的人立场就要一致了?

    这真的是辛格这几天来听到的最让他高兴的一句话。

    甭管中国是准备插手迈索尔内政,还是打算把自己当成他们在迈索尔,在印度的代理人。反正辛格是从了。不从中国,现在他就是前途无亮;从了中国他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这些事儿都是陈鸣接到迈索尔的变故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情。但黄领事对时局判断的很对。

    陈鸣确实不愿意看到巴哈杜尔毫无困难的横扫辛格和古尔扎里,他觉得维持个‘三国演义’更符合陈汉在印度的利益。

    铁普的死虽然让迈索尔这张王牌蜕变成了一个老k,在遏制英国人的作用上大大减小了,但这也更方便中国重返迈索尔,和更深层次的影响迈索尔王国了不是?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未尝不是中国扩大自己在印利益的一个好机会。

    另外他还可以借此从英国和马拉塔人手里谋取得一点好处。

    因为陈鸣无比坚信,英国人和海德拉巴也肯定不愿意看到一个稳定、统一并且不断变强的迈索尔。

第九百七十五章 安置黑人

    墨西哥北部纳萨斯河畔的山地。

    作为一个区域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高原山地的地方,当这里的人开始反抗的时候,那还真的不容易清理干净。

    表皮千沟万壑的核桃总要比苹果难清洗多了。这是一个道理!

    当中西两国达成和平协议之后,或者说当中国彻底的占据了墨西哥这片土地之后,陈汉与墨西哥人的‘联盟’就彻底破产了。

    他们的共同敌人已经消失,随之彼此就成为了对方最强大的敌人。

    这就像兔子和果子,当小本子被打败,抗战胜利之后,兔子和果子随之也就将对方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一场内战不可避免的再一次爆发。

    墨西哥本来有400万人口的。但那是中国人进入美洲之前。

    连绵的战争和内部的纷争让墨西哥人口锐减,尤其是西班牙人在重压之下对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屠戮,以及‘解放’的黑人奴隶对半岛人【西班牙人】,甚至是对墨西哥人【土生白人】与混血儿的血腥报复,以及最后随着败退的西班牙殖民军南侧的白种人,反正等到陈汉入主墨西哥的时候,这里的人口已经顶多剩下300万了。

    中西议和之后,又有大量的半岛人和墨西哥人,乃至混血儿转向了南美。

    陈汉与西班牙有过协定,不阻止当地的西方殖民者向南美或者是欧洲转移的。

    那些滞留在墨西哥的半岛人和墨西哥人,早年未尝就支持西班牙人,但现在他们尝到里苦果,中国人在占据了墨西哥之后,翻脸不认人,那里还有当初走私商货时候的笑脸,对待他们还不如西班牙人在的时候呢。后悔不已的他们纷纷南去,但总有一些人选择了反抗。

    然后因为墨西哥复杂多变的地形,整个墨西哥都是陷入了一片烽火之中。

    美洲驻屯军就有点如侵华日军的模样了,他们的战斗力强大是强大,一个队都能横扫十倍、十几倍的乱军,但是他们的人少,而墨西哥的地盘大啊。

    那些半岛人和墨西哥人,甚至是混血儿,组成的乱军队伍,根本就不同驻屯军正面硬刚,而是只做针对村镇的骚扰偷袭。这一度大大迟缓了陈汉对墨西哥的消化。

    最后驻屯军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同时,大肆的组织印第安义勇军和黑蜀黎义勇军,让他们去捕杀乱军。

    而但凡某个地方出现了乱军,当地的白种人就全部打入劳改营,同时没收一切财产。

    所以在陈汉严厉到极致的铁腕统治之下,越来越多的白种人撤向了南方,可是他们自己走容易,带着浮财走也不难,但是庄园搬不走,田地搬不走,牛马牲畜和奴隶更难走。

    一句话,西方殖民者在墨西哥二百多年经营结出的果实,被陈汉是掠夺中了大半。

    之前的墨西哥四百万人口中,纯粹的白人并不占大多数,印度安人、混血儿也不占大多数,真正的主力军是非洲来的黑蜀黎。西方殖民者的财富离不开这些黑蜀黎的,在这个时代的美洲,西方殖民地里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奴隶。

    奴隶的数量往往会是自由民的5~10倍,就比如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海地】的总人口只有53。6万人,奴隶即有48万人之多。

    墨西哥在后世是混血儿的天下,也是印第安人存世数量最多的地方,那么多的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压榨,他们或是被围捕,整个部落整个部落的沦为奴隶,或者是反抗失败后成为奴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黑奴的输入,后者的价格可并不便宜。

    但这也只是让黑蜀黎的数量相对减少了一些,反映到人口上就是表现的没有加勒比海上那么夸张。

    只不过黑蜀黎对于奴隶主的痛恨却不会因为自身数量的减少而减少。

    法属圣多明各,暴起的黑人义军短短两个月内就把奴隶主的1200个咖啡园和200个甘蔗种植园以及许多豪华宅邸焚为灰烬。墨西哥的黑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也跟西班牙人杀得昏天黑地,他们报复白人的手段就跟印第安人一样血腥和坚定。

    那很多手段放到驻屯军或者是藩军、派遣军身上,都是违反军规军纪的。

    如今这纳萨斯河畔的山地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就正在进行中。

    纳萨斯河位于墨西哥的北部,这里的土地资源不算得丰富,但是林业资源广袤,矿产资源极多,有金、银、铜、铅、铁、锌、煤等。所以这一代的西方殖民者多是以挖矿伐木为产业,而不是搞种植园。

    而自然的,如今这个时代的矿山有多么的‘血腥’,外人想也能明白。那任何一座矿场都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妖怪啊。

    而且在陈汉大军席卷当地之前,西班牙人还有组织的对矿场里的奴隶进行过杀戮,只是事情没有干完这里就被陈汉大军给解放了。从当地矿场解放的一万多身体健康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在被解放的当天起,就成为了驻屯军手里的一把利剑。这些对西班牙人满怀痛恨的印第安人和黑人是驻屯军镇压墨西哥的最强义勇军。

    墨西哥境内的义勇军同阿马鲁他们的仆从军可不一样,前者的战斗意志比后者更坚定。

    如今的纳萨斯河畔,数百汇聚来的义勇军就把一支规模上千人的乱军逼得不得不向着大山里退去。

    陈汉在墨西哥的控制力真心不高,这支上千人的乱军竟然在纳萨斯河畔呆了大半个月,才被侦察部队探查到。这可是很大很大的一股了。虽然义勇军立马就扑杀到了,但乱军也不是一点都子都没的乌合之众。他们也是受到了压迫才暴起的么,也是很具有反抗精神的。

    并且中国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强盗一样的暴君,更是一个无有道义的背叛者。他们的反抗意志也很坚定的。只是他们手中的武器很落后,除了燧发枪就是燧发枪,连大炮都没,线膛枪更是宝贝中的宝贝。

    墨西哥义勇军的数量从最初的一两万人已经发展都现在的三四万人,有没有太大的军费支出,只需要把从西班牙人手里缴获的军械分出一部分武装他们,给他们供应些许军需,粮食布匹啥的,这就足够了。三四万义勇军的耗费连一个团的藩军都不如。

    但这些对西班牙人充满仇恨的义勇军却能大大挤压乱军的生存活动空间。这些义勇军最大的作用不是野战中消灭乱军,而是看护地盘。就像一条条看门狗,当发现贼人的时候,一边示警,一边追上去撕咬,只要能缀着贼人后头,那就是他们最大的作用。

    骨头太硬了不需要他们自己去啃。驻屯军不是白瞎的。纳萨斯河畔的这四五百义勇军就是来自三个地方,当这里的乱军被发现,消息一散播开,以纳萨斯河为中心的三个城市就立刻派出了义勇军,并且随着乱军的挪动,而不是趁着义勇军兵力分散猛烈反扑,三股义勇军很快汇聚到一处,总兵力高达四五百人,这个时候乱军再想反扑已经难了。

    但是在纳萨斯河畔休养了大半个月的乱军也爆发出了一把战斗力。义勇军丢了一百多条人命,狼狈的退出了山地。

    一座山岭下,蒋魁面色阴沉,望着从山上溃下来的义勇军,他知道自己来晚了一步。那群逆匪已经靠着山头构成一道防线了。现在逆匪居高临下,占了地利,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获胜,士气不落,底气更足。自己虽然有六角炮和新式步枪,但仰攻的话,战斗也不想打。乱军只是往下丢石头就足够头疼的了。

    万幸这一次自己是缀上了他们的屁股了。

    “团座,乱军具有地利,白日战斗多有不便,不如咱们等晚上动手吧。”一个营官对着蒋魁进言道。反正要不多久,义勇军就会越聚愈多,到时候看山上的贼兵还如何抵挡。

    而眼下的他们只是来到了两个连。

    “咱们就晚上发力!”

    ……

    这样的一幕还发生在墨西哥南端的洪都拉斯,发生在危地马拉,可以说整个中属美洲的新占土地都不安稳。

    很多的白人,不管是刚刚到的移民,还是土生白人,都如火烧了屁股一样转到了哥伦比亚。但还是有一些人坚持留在当地的。战火弥漫了整个中属美洲墨西哥总督区。

    黄捷作为中属墨西哥的第一任总督,统辖新占的所有北美土地智利归属美洲驻屯军直辖。

    如此的战争当中,有多少白人、混血儿的家庭因之而破败、残缺,黄捷不知道,他也不愿去理会。要得到总要有牺牲。

    这个牺牲落到这些外族人身上总比落到汉人身上要强不是?但是境内的过二百万黑人要怎么解决呢?

    这是个之前没有的问题上一次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土地都是地广人稀,总人口都还不足两三万,与眼下的情况是迥然不同的。

    现在这个问题却必须要认真面对了。

    墨西哥的百万黑人,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这又是百万黑人。二百万劳动力虽然很珍贵,但陈鸣不愿意让他们在美洲生下根。

    但是这二百万人不再美洲,又要往哪里去呢?

    后世的数据显示,整个18世纪,欧洲人往美洲输送了至少700万黑奴。所以后世的美洲,上到灯塔国下到拉美各国,多多少少都有混血儿的存在,也多多少少都不能无视黑人的存在。

    后想到后世黑人的名声,陈鸣是绝不愿意看到自己打下的美洲大陆上有黑蜀黎繁衍生息的。

    “父皇既不愿让黑人污了我炎黄血脉,何不把黑人再送回非洲。从中某一块沃土,安置黑人,……”甚至还帮着这些黑人建立一个或几个国家,让他们当陈汉在非洲的打手呢?

    陈鼎如此的道。

    “大哥莫不是糊涂了?那可是有二百万人?”而整个美洲的黑奴数量更是有500万。陈鼎的小兄弟‘震惊’道。

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胆量!

    陈鼎心里头暗暗嗤笑,自己有没有糊涂,那是自己老爹/皇帝老子说了才算的。

    “父皇,整个美洲黑人怕不下五百万众。”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数目啊,如今就控制着陈汉手里的二百万人,加上整个南美的黑人,还有灯塔国的黑人,真的就有这么多。虽然这个数字还及不上国内一个省的人口,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美洲的华人才能达到这个数量呢。

    “这么大的数字要从美洲运回非洲那自然是需要一笔天文数字的耗费,但再大的开销也要看值得不值得。”反正在陈鼎看来,这是值得的。因为他老爹多半是会认为是值得的,那么他就敢赌一把。

    “非洲大陆广袤无比,那里是很荒蛮落后,但落后不等于就贫穷。”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就不用说了,苏丹地区呢?那可是一块资源宝地。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一带更是有黄金海岸之称,虽然非洲之角【在华泛指索马里地区】的确贫瘠异常,但是其他的地方可都大大的有利可图。

    那个地方至少比天方半岛来的好不是?

    “如果帝国能在那里扶植起来一个附庸国,那不仅将来可以在非洲抢的一先手,就算日后于埃及,于苏伊士运河处,也皆大有好处。”这样陈汉在非洲利益的保障除了埃及、奥斯曼帝国之外,就更多了一个更加可靠的保障。

    陈鼎的定义是‘长远’。

    从长远角度上看,这自然是笔值得的开销。而且以陈汉现如今的国力,专门打造出一支一二百艘大船的运输队也不是难事。那一艘船上可装载五六百人,一二百艘船一次就可以运行十万人。甚至陈汉还可以雇佣民船运输,总的来说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甚至在此之前还可以对这些黑人坐下许诺,让他们在中国的农场和矿场里老老实实的买力干活,可以给他们一定的生活待遇,以及少量的金钱。大部分的劳动价值以积分的形式体现,可以直白的告诉他们,在未来的时候,在日后他们自己的国土上,这些积分是可以换到土地的。

    而表现最好的人还可以成为日后的贵族。

    那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陈鼎的这个想法让整个朝堂寂静了下来,不管他的那些个小兄弟表面平静的表情下内心是多么的烦躁急切,陈鸣是真正的陷入了沉思。

    陈鼎的办法……,不错啊。甚至可以说是惠而不费。几百万黑人创造出的财富会比不过那支巨大的船队的财富耗费吗?

    且陈汉还可以在非洲建立一个自己的附庸国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打算,可细细一考虑,那未尝就不可能。而且还会有别的不可以现在诉说的妙用。

    那可不仅仅是一个苏伊士运河,一个埃及。从长远处诉说,这甚至可以抵挡西方人对大非洲的侵蚀。

    如果日后陈汉据南,再有一国据于中部,比如说坦桑尼亚,而北部又有埃及和奥斯曼帝国,整个非洲不敢说保全,但非洲的东海岸线是可以保全个七七八八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是不是这半个黑非洲就属于中国了呢?

    “人心真是欲壑难填。有了南洋就想望着大洋洲,有了美洲现在又肖想起了非洲!”

    陈鸣脸色变幻不定,半响摇头,内心里苦笑不已。在他最初的算盘里,非洲是留给欧洲做自留地的,省的欧洲人在彻底丧失了美洲的地盘后狗急跳墙。陈鸣只准备在埃及存在一定的势力,且还不是殖民地,而是一个亲中国的土著王朝而已,可前几年他想要南非,现在他又想要半个黑非洲了。

    南非的金矿很多,津巴布韦的金矿又哪里少了?

    这么一想,只能说陈鸣犯了贪婪,但是他克制不了自己内心的贪婪,他真的想要。并且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要到手。

    陈鼎心里吐出了一口气,他赌的这一把算是赌赢了他皇帝老子的脸色变化已经说明了一切。

    自从他跟大公党有了瓜葛之后,陈鼎就觉得他老爹对他的态度隐隐有点变化了。后来这一猜测成为了现实,但陈鼎已经不能脱开大公党了。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老爹是个什么人,他万万不能见风使舵。

    而现在这一把,他就是在赌博。

    陈鼎的心有些动摇了,这些年嫡长子的荣耀让他不能忍受被自己老爹‘厌烦’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出于政治考虑,也因为个人的感情问题。

    所以陈鼎在远远不至于去‘赌博’的时候,他赌博了。

    政治倾向向陈鸣不喜欢的见风使舵,可是在具体的政务处理上呢?投其所好不也是一种手段吗?

    而现在陈鸣的反应让陈鼎大松了一口气。他也感觉,自己这一次在朝堂上的风头一定会对局势有大大的扭转和影响的。

    ……

    承天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初三。非洲东南部的奥兰治河流域,一片山岭之中。

    陈汉的远征军刚刚结束了一场与当地苏陀族人的激战。

    战事过后,这处无名山岭四下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一个土著名是‘巴莫科特利’的苏陀族分支部落成为了历史,部族居住地的木栅胸墙周遭,满满的都是紫褐色的血迹。

    苏陀族人用原始的弓箭、标枪和少许现代的前装滑膛枪,以及寥寥几门大炮,抵抗着武装到牙齿的陈汉远征军的进攻,他们表现的很英勇,但是没有半点用。

    经过了半年的漂泊,远征军走走停停,终是在两个月前登陆了开普敦。这个时候英国人已经离开,开普殖民地的权利回到了荷兰人的手中,但荷兰人显然无力招架杀来的陈汉远征军。

    只是他们早早就得到了消息,金银牲畜等物资,都已经转移到了南非内陆了。而陈汉在留下一部分人防御开普敦之余,主力就乘船向着开普殖民地的东海岸驶回,在纳塔尔港【德班港】登陆,击垮了当地的姆泰特瓦人部落,还顺带的消灭了一个人数只有一两千人的,叫‘祖鲁’的小部落。

    然后的两个月时间,远征军先后征服了东开普的兰格尼部、恩德万德韦部族和夸卜部族,兵锋向内陆挺进了数百公里,进入到了一片高原山地区域,碰到了苏陀族这个新的敌人。

    对于南非来说,陈汉的深秋时节,这儿则是属于夏日,烈日炎炎,不过是一天的时间没来得及掩埋尸体,尸臭味已经在整个无名山岭左近弥漫开来了。

    大量的附庸军和被俘的巴莫科特利人就在远征军的亲自督促下,开始清理尸体,同时开始建筑房屋。

    带领这支军队的沈世英【从美洲调出】从当地人那里知道了一个很让他好奇的事情,巴莫科特利部落在当地的土著部落中以出产透明的宝石而出名。

    这种透明的宝石在沈世英眼中,应该就是钻石,也就是金刚石。前者是当今的陈皇帝起的名字,据说皇帝手中就有好几个大大的钻石,被誉为稀世珍宝。

    所以沈世英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远征军的半永久性驻地。

    一旁的山坳处,一个个巨大的土坑里被填进去了一具具尸体,这当然都是本地部落的。附庸军的遗体安置在山岭的南坡半山腰上。

    这的一战,虽然是远征军获胜了,但是要比较伤亡数字却比平原战斗要多上一些,附庸军的伤亡更是达到了自身人数的三分之一。

    没有办法,此地距离海边太远,沈世英又有些轻敌了,他要不轻敌就不会只带一个营的远征军和两千人的附庸军,就开始了自己对苏陀族人的征伐之路。

    南非远征军当然没有美洲的人多势众,但一两千人也是可以轻易凑齐的。整个南非远征军可是有五千陆战部队的。

    这一次的战斗就显得很危险。虽然打破了巴莫科特利部,这周遭百十里内的苏陀族人部落就是待宰猪羊了,但沈世英这一仗打的很辛苦的。

    要不是最后时候,沈世英用刺刀逼着附庸军不停的向山上发起冲锋,肉搏了足足一个小时,现在这山寨还依旧在巴莫科特利人的手里呢。

    没有了大炮,在这山地态势下真心不容易再取得辉煌的战果。这些土著人只是一个劲的往山下扔石头都够进攻部队受的了。这些巴莫科特利人手里也有火枪,一些人还能打出齐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连成的。据俘虏交代,他们部落里是有欧洲人的,但战后打扫战场,陈鸣却一具欧洲人的尸体都没发现。

    只不过这巴莫科特利人仅仅是苏陀族的一支,苏陀族的大酋长莫洛米二世手中的力量肯定比巴莫科特利人更强大。

    沈世英不敢轻易的再往南非高原的内陆进攻了,他虽然不知道原时空英祖战争中有过一场叫‘伊散德尔瓦纳战役’的欧洲军队三个半世纪以来在非洲的最大败仗,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他明智的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虽然他很清楚自己还没有完成任务,但理智告诉他必须停止进攻。

    南非高原上的黑蜀黎不下二百万人,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他让人在巴莫科特利人的部族遗址上修筑攻势,建立起远征军的常驻地,可不是完全贪图这里的钻石资源,那还带着防御态势呢。

    他必须等到筹备好后续的兵力,才好继续扫荡苏陀族人。

    同时他也需要放松一下对附庸军的压力,让他们尝到一些甜头。之前的那一战,两千附庸军死伤了三分之一强,伤亡太大了。尤其是好几十个逃跑的人被军法处置,当众砍了脑袋。虽然是军法军规,但到底是有点不把附庸军当人看的势头,如果这要是国防军,绝对不可能一下子砍几十颗脑袋的。

    就算以后在军事法庭上被判罚死罪,那也不可能战场上直接砍脑袋。

    忒狠了,似乎也太让附庸军寒心了。这些人也是人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心的。

    沈世英是带兵的老手,立刻就意识到附庸军的军心有些骚动,但他没有用强硬手段铁血镇压,而是决定放松一些笼头,给附庸军一点好处吃。

    比如说对附庸军之前许下的好处,立刻就给他们兑现了。

    给他们的家人分田地,给他们自己分牛分牲畜。沈世英直接就把巴莫科特利部缴获的战利品拿来当做了奖赏,一时间附庸军的低靡士气和骚动的军心一扫而空。

第九百七十七章 历史小插曲

    东边过来的寒风还在呼呼地吹着,田野上空旷无人,只有树林另一面的村庄,那袅袅炊烟表明,现在正是吃中午饭的时候。

    村庄往东几里地,就是一条小河。但河面已经完全封实!

    这就是哈萨克草原上的冬天,它就是这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