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陈汉总后勤部的主导者,在这个部门拥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而总后勤部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又是如何的强大,那是每一个对中**政有所了解的人,都能心知肚明的。
陈权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六十好几的人了都,也就比宋王陈惠小三四岁,但他现在的身体还很好,依旧稳坐国防军总后勤部长的位置。
驻华大使馆,作为日本幕府外交部的次一级存在,朱瑾亘还兼着幕府外交部的次长。日本幕府现在也学着中国的很多做法,至少从形式上完成了自己的政治革新。
而日本对中国的重视从朱瑾亘的职务上,也可见一番。但要对比起真正的份量,作为日本幕府外交部次长的朱瑾亘,似乎比陈权只矮了一级的朱瑾亘,在陈权跟前屁都不算一个。
在陈汉准备跟西班牙打一次新美洲战争的时候,日本人就渴望着积极参与。他们可以派出自己的正规军来给中国打下手,只要中国政府出钱出军费,日本一切都可以‘卖’。
可惜,陈汉直截了当的拒接了。
德川幕府还一度摸不着头脑,中日之间的‘友谊’并没有拉远,怎么一下子就把日本隔绝了呢?而且连挺身队和治安队都所要不多。
这个疑惑直到美洲的细节战报被传到中国,被传到日本。在日本上层统治阶级直到了中国的两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出现在了美洲的战场上,这才明白日本为什么被早早的隔绝。
而日本亲眼见到米尼步枪和六角炮,还是在西海泄密事件被爆出之后,中国最新式的火枪,那种威力巨大的火枪竟然被俄国人无耻的给盗走了。
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已经传到欧洲了,但是在东方世界却闹得沸沸扬扬。但是,日本、暹罗等属国也由此得到了一个光明正大的得到米尼步枪的机会。
这真的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
前装滑膛枪跟它一比,就像原始人和武装到牙齿的封建士兵。
然后日本人就再度燃起了热情,因为不仅美洲在吸引着他们,印度也在吸引着他们。这回是位于迈索尔王国南方的,来自马杜赖的泰米尔纳德邦王公。
马杜赖从六百多年前开始,就是邦迪耶王【泰米尔纳德邦】的都城,现在那里的印度土著王公有点担惊受怕了,他们向中国祈求保护,因为迈索尔的铁普苏丹在与英国人签署了和平协定之后,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对于‘能征善战’的迈索尔王军来说,马杜赖就是那待宰割的猪羊。
但是中国从‘大局’出发,并没有答应马杜赖的请求。而马杜赖又实实在在面临着迈索尔军队的威胁,他们在无奈之余想到了日本人。
既然中国可以组建日本人组成的挺身队和治安队,马杜赖有钱,他们是不是也可以组织起一支由日本武士组成的治安军呢?
之前已经说了,为了钱,现今的日本什么都可以‘卖’。
德川幕府的高层们动摇了,那闪耀着金色的条块物是那般的迷人。可是德川幕府还没有彻底被黄金迷昏了脑子,他们还很清楚自己头上压着中国这座大山。
如此事情,日本必须征得中国的同意。
而如何让中国尽快的同意这件事儿,这自然就成了日本驻华大使的第一要务。
朱瑾亘是七天前收到的日本来训,然后他用两天的时间‘制定’了攻关计划。这总后勤部就是重中之重。
美洲战争的持续和对天方世界的运输占去了中国太多太多的运输能力了。日本要想拿到马杜赖的‘保镖’订单,就必须要考虑一个运输问题这个时候还能挤出至少一万人运输力的船队的‘人’,只有中国朝廷的总后勤部。
其他的,移民局、运输公司等等,全部不值一提。他们的船只已经全用在了美洲和天方上了,另外还有中国那强大的‘内需’。
朱瑾亘可忘不了江户给他的命令,要在半个月内敲定一切幕府觉得中国不会拦着他们,不让他们去赚这笔外快的。耗时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天!
朱瑾亘就开始谋求见一见陈权,以望能够与国防军展开更深一步的友谊。马杜赖当然提供不了日本治安军所需要的武器,如果这支治安军真的能顺利成立的话,武器来源只能是中国。
日本现在所有的军工系统都在全力以赴的制造米尼步枪,他们自己的胃口都填不饱呢,可没兴趣招呼印度人。至于日本正规军淘汰的大量滑膛枪,那可以用来武装日本的警察啊。而且日本人要到印度去吃肉啃骨头去了,怎么能不给中国交一笔过路费呢?
那可是日本的老大。没有中国在背后乘着,印度的英国舰队敢直接开到江户湾去放炮?问日本怕不怕?
他们怕。开阔了眼界的日本武士,不再是眼睛里只有小小的日本这一亩三分地的土鳖了。他们很清楚自己跟英国人的差距,也清楚日本武士去到马杜赖,那就是在跟英国人作对。
但直到今天之前,朱瑾亘始终不得入门。
许国公府外的客人太多太多了。也或许就是这几日走漏了风声,陈权才特意‘提拔’了朱瑾亘。反正现在陈权终于同意与朱瑾亘见面了。
朱瑾亘也清楚这个可能真的很大。因为陈汉外交部和内阁对于日本的这单生意,并没露出什么反感。
这事儿,最终倒霉的只有迈索尔罢了。谁让那个铁普苏丹太狂了呢。完全自己做主的跟英国人签署了和平协议,还在马拉塔人和英国人之前牵线搭桥,他想干什么?
其心可诛!
第九百四十九章 中国真亏大了
陈权并不是一个军人,别看他身上的军装穿了半辈子,他还是像一个商人更多过一个军人,信奉的就俩字利益!
而就如朱瑾亘预料的那样,陈权既然决定见他,那就是早把一切都摸清楚也考虑清楚了。
在陈汉上层,陈权的人脉远远比朱瑾亘强大。
在朱瑾亘还在为任务苦恼的时候,陈权就已经从陈鸣那儿得到消息,原则上陈皇帝是赞同日本人同马杜赖的这笔生意的。也就是说,皇帝是愿意在印度打开一条门缝给日本人的。
虽然这么一来,似把日本也放进了印度这盘‘利益’当中。可陈鸣想到要彻底的收服日本,让日本彻底的变成一条忠诚的猛犬,那就必须给它喂肉吃。
没好处,哪里开的忠诚?没好处,日本这个小不点又怎么会‘猛’起来?
至于说日本得到了印度的一丁点好处之后,会不会见利忘义,没利益迷昏了头脑,反咬中国一口?
它就不怕被乱棍打死么?
用一句话来表明陈鸣对日本的态度: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的,抢都不许抢。不听话是要挨板子的。
坐到回使馆的马车上的时候,朱瑾亘已经完全平静下来,这是一个优秀外交人员的基本素质。当然,他现在能不能成为‘优秀的外交人员’来评价自己还说不准。但这点定力,他是有的。
日本和中国之间,现在真说不上什么矛盾不矛盾的。
这一回同马杜赖的交易,看似不沾中国的边,实际上却是中国放不放日本沾染印度利益的问题。
就朱瑾亘从陈权那里得到的回应来看,事情的发展绝对说不上糟糕,相反还挺好。中国真的不是要彻底的封死日本,他们在印度那儿为日本留下了一丝缝隙。
朱瑾亘内心里是很激动的。
在他看来,这是日本命运转变的一刻。未来的日本也会有‘殖民’利益的,且哪怕是落不到殖民地,只要能充当东方版的黑森-卡塞尔公爵,那也能让日本的财政得到质的转变。
英国人雇佣黑森佣兵的时候,那些被黑森-卡塞尔公爵从农村和田地中集结起来的农夫们,每天能为黑森公爵提供1先令的财富,一个月下来也就是一个半英镑,这可是五块银元啊。
虽说如此大的收益是因为黑森公爵把英国人给的大部分雇佣金收入了自己的口袋,德川幕府是万万不会干出这样的蠢事的,但日本武士的佣金绝对要比黑森雇佣兵强大。
后者大部分人都是破产的小市民、罪犯和赤贫的农奴,只有军官才是经历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的老,而日本佣兵却都是高贵勇武的武士,军官甚至会是士族,或者是华族。因为东洋安保公司的佣兵都是直接从军队里切出来的。
马杜赖的生意是日本的第一单买卖,日本人会尽全力去做。因为他们要打响招牌!
【日本华族,指的是高级公卿公族和武士中的大名;士族,原来的中下级武士和宫庭中的中下级事务官组成,属于原“公务员”身份的阶层。】
英国人给黑森佣兵每人一个月五块鹰洋的价格,但马杜赖人给日本武士的报价却是每月10块鹰洋。
如此的价钱还只是马杜赖的初步报价,只要做通了中国的工作,日本武士的佣金还能上涨到更多。
12块每月,15块每月……
不说跟挺身队彻底看齐吧,怎么着也不会比中国治安队的待遇差啊。
幕府只需要每个月从一个日本武士身上抽取三分之一的佣金,剩下的金额也足够那武士的家人在日本过上幸福充足的生活。而一万日本武士,每月就能给幕府提供四万以上的费用,再加上雇佣方本来就要给幕府结算的酬劳,数额已经不算小了。
这笔财富对于庞大的中国来说不值一提,可对于日本却是至少可养活五千新军的所有花销。何况日本又不是只有一万武士?
就算日本国内的武力要有保障,日本也至少可以向外派出十万武士。
四万鹰洋以上的财富不算多大的数字,可要是十个四万鹰洋以上呢?四五十万鹰洋,这对日本来说绝对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对于日本财政弥足有益。
再看看这件事操办好了后的影响。幕府的新军这里头可都是武士,日本的新军是只有武士才有资格入伍的,无数贫穷的武士家庭日后的佣兵,数以万计的武士家庭得到了利益,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武家天下的根基自然就牢固了,就厚实了。那些在自己脸上涂脂擦粉的公卿们,还是有多远就滚多远吧。
朱瑾亘从陈权这里得到了良好的回应,对于自己完成江户交付的任务,信心陡然暴增。乃至于他都开始遥想起了日本未来的美好幸福了。
至于日本会不会因此而得出一个‘佣兵之国’的名号,他才不在乎呢。
朱瑾亘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脱了陈鸣的眼睛,只不过对于日本进入印度地区的事情,陈鸣是允许的。
这么长时间了,也要给日本一点好处么。
但他拒绝了日本向美洲派兵的要求。印度,他可以允许日本沾染,美洲可没有日本人的份儿。
德川幕府如果聪明,就要清楚陈鸣这么做背后的意义。
陈皇帝不允许日本向美洲靠近一步。
而印度地区,如今法国人从这里退出了,可中国人走进来了,跟英国人依旧是两强对峙。只是英国的利益要怎么掏出来,这对陈鸣来说还是个难题。
因为中英之间巨大的经贸往来,陈鸣始终下不定决心跟英国人一刀两断。而不能这么做的陈汉,又怎么可能从英国人那里拿到他们在印度的地盘呢?
在未来陈皇帝的规划中,印度是要分裂成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的。坚决不让印度这个地理名词变成国家的名字。而想要这么做,英国人就是必须要搬开的一座大山。
且陈汉现今正在非洲的东海岸布局,再过个几年,陈鸣会对南非下手的。
谁让英国人现在还没对南非下狠手呢,南非依旧是荷兰人后裔布尔人的地盘呢,而荷兰在三年前就被法国给灭了。英国人虽然派出舰队进入了开普敦,但布尔人依旧是这里的主人。
陈鸣不愿意放过这么个大好良机,陈汉可以跟英国人达成协议么,把开普敦给英国人又何妨?
布尔人手下的开普敦大体上是后世南非的西开普敦地区,东开普敦布尔人都没有太多涉及,中国可以不跟英国人争夺开普敦,专心经营后世的东开普敦地区,然后向北挺进。
不管是奥兰治河地区【钻石】,还是后世的约翰内斯堡,那距离开普敦都相当远的。
英国人可不知道奥兰治河的钻石和东北瓦尔河上游高地上的黄金宝地,他们窥视开普敦只是为了这里的关键地理位置,顺带也是接受荷兰人的遗产。
陈鸣绝对不愿意错过这个大好良机,眼下这个机会要是错过了,陈汉对南非的肖想可就要推迟个好些年呢。那隐藏在南非土地下的巨大金矿,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陈鸣。
……
“全世界都在打仗,和平的只有中国本土。”
南京城里,牛顿趴在桌案上埋头于自己的日记。
“美洲,欧洲,非洲……”
“法国人完全疯狂了,他们竟然对埃及发起了攻势,他们根本不知道埃及与中国有多么的密切。不要说一支小舰队的覆没,就算是损失了十支这样的小舰队,中国人也不允许法国占领埃及的。”
“这并不是出于他们同奥斯曼帝国的友谊,而是因为他们这几年来的筹谋。中国皇帝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法估计的存在,上帝也测量不出它会有多么大。”
“中国人在谋划着一条运河,一条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一条沟通东方和西方的运河。”
“这一条运河比中国的京杭大运河还要伟大。”
“它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一旦建成,它就会是世界最繁荣的航线。是亚洲与欧洲来往的最主要通道。”
“好望角和开普敦会因此而没落下来。”
“奥斯曼帝国会收获一条黄金铸成的水道。”
……
牛顿在自己的日记中公开披露了苏伊士运河的消息,这并不是他故意在给英国人泄露秘密,而是中国朝堂上已经正式立项。他估计最多一个月,银行就会公开发布苏伊士运河的债券了。
届时,牛顿会拿出自己一半的积蓄购买债券的。这将是他留给牛璞最好的遗产。
作为一个坐着船只经历了好望角的惊涛骇浪后,来到东方,来到中国的英国人,牛顿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可以亲眼目睹如此一个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宏伟工程修建。而更让他吃惊的是,中国出钱出力【当然奥斯曼也出钱出力,但他们出的钱太少了】修筑的这条傻瓜都清楚它那无与伦比的价值的黄金水道,竟然把主权拱手让给了奥斯曼人。
中国人只保留了一定的经营权,还不是全部的经营权,并且有年限限制。中国人可以在苏伊士运河驻兵,但水陆总兵力不能超过两千人,中国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获得了吉布提。
亚丁港是人家中国早就拿到手的,那吉布提就是中国人得到的唯一好处了。
或许奥斯曼帝国还会‘允许’中国扩大自己在也门、阿曼的势力,那算是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但十年前英国人占领了属也门的丕林岛,也没见伊斯坦布尔叫嚣着‘约翰牛滚蛋’。
可能他们还会‘允许’中国进入索马里,但那是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利益真的很有限。可中国从伊斯坦布尔那里也顶多获得这些东西了。
而为了这些东西,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牛顿觉得,中国真亏大了。
第九百五十章 中国的帮助
“侯赛因帕夏,我们没必要去主动跟法国人决战。”
伊拉姆在苦口婆心的劝阻着来自伊斯坦布尔的侯赛因伊本塔拉勒帕夏,但出身名门,又是现任苏丹塞利姆三世亲信的侯赛因显然不是伊拉姆能劝阻的了得。
对于拥有重兵却勒兵不前的伊拉姆,侯赛因表示十分的蔑视。于是,带来了两个旅的增援兵力,本该听命于伊拉姆指挥的侯赛因,却毫不客气的要夺走伊拉姆的兵权,要反过来压倒伊拉姆。
伊拉姆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抉择,“我并不想正面对抗伊斯坦布尔。”伊拉姆还没有做好摊牌的准备,他觉得自己的实力还有欠缺,不管是陆军还是步兵。
但陈汉驻奥斯曼大使派来的秘书却觉得伊拉姆更欠缺的是一股反抗伊斯坦布尔的精气神。当然,从心底里来说他也不愿意看到伊拉姆走到那最后一步。
苏伊士运河即将开工,现在的埃及最需要的是稳定。
但这种‘劝说’的话是绝对不能从他的口中说出来的,那样的选择可意味着伊拉姆要付出很大代价。
“如果能赢得伊斯坦布尔的信任,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伊拉姆不以为然的笑了笑。
他知道,就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中国人已经同伊斯坦布尔达成了协约,所以自己要这个时候起兵反抗伊斯坦布尔,是得不到中国人的全力支持的,至少得不到中国人心甘情愿的支持。眼下这个态势,中国人更希望的是和平,是埃及的平稳。
既然如此,伊拉姆索性就大后退一步。之前他所接收到的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成语让他记忆犹新:以退为进。
后退并不是怯懦,也不是认输,而是更加向前迈进的基础。
缩回来的拳头打人更有力,这‘后退一步’,那就是在‘缩回’自己的拳头。
“我让易卜拉欣带领两万人去跟随侯赛因,马穆鲁克骑兵再出兵五千,这么一来,再加上他自己带领的新军,就能凑到四万兵力。”你不是小看我伊拉姆么,你不是觉得法国人的人头十分容易割下么,那你自己就亲自上前体验体验吧。
法国人,拿破仑,伊拉姆相信他们绝对不是善茬。
金字塔一战,伊拉姆确确实实的体验了拿破仑的不好对付,以及法国人战斗意志的坚毅、顽强。
虽然不想承认,但大队的马穆鲁克骑兵冲不动人数远少于他们的突击纵队,后者可是在进攻状态中的啊,就算有火箭弹的帮助,马穆鲁克骑兵要不是死板的坚守着古老的传统战术,也不可能大队骑兵丁点也威胁不了步兵纵队啊。这种顽固守旧的封建军事集团真的该退出埃及的历史舞台了。
不论是骑兵对战,还是对步兵的攻击,马穆鲁克骑兵全都一败涂地。
“父亲,你为什么不向中国人提议,让他们跟法国人联系联系啊……”一样叫着侯赛因的大儿子对老爹伊拉姆这般说着。
伊拉姆摇摇头,“没有必要。”
侯赛因伊本塔拉勒根本就不会是拿破仑的对手,别看他能拥有比拿破仑更多的兵力,但这没个鸟用。金字塔一战到现在都过去那么多天了,每每回忆起那一战来,伊拉姆都胆颤心惊。
拿破仑真的不好对付。
甚至在那关键时刻要不是穆拉德带着两三千步骑兵,不惜代价的硬怼法国人的预备队,用自己的生命延迟了法国人的增援,伊拉姆能不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能不能逼的拿破仑主动后退,还真很难说。
但伊拉姆的身边,穆拉德那样的忠诚的干将也就寥寥几个,这都是他的心腹肱骨。
“再说了,你以为我们不要求中国人向异教徒传递消息,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坐视吗?”
“拿破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甚至比咱们还要重要。中国人是不会看着他折戟在埃及的。”
伊拉姆眼睛里闪过一阵精光。
谁也不是傻子。自己在中国人心里的份量轻重,伊拉姆有谱的很。那些中国人对拿破仑的关注……
“时局还长着呢。”只要英国人始终堵住尼罗河口,法国人就是煮熟的鸭子。伊拉姆倒是真想瞧瞧,中国在后头会怎么帮助拿破仑,怎么来救这支法军孤兵。
现在英国人堵在亚历山大港,法国人跟本土的运输联系都切断了,虽然伊拉姆不能保证英国人会把封锁持续到多久,但后援和后路都没了的法国人,怎么看都是有死无生……
新的战争就在伊拉姆‘低头’的这一刻被决定了,事情也在伊拉姆‘低头’的那一刻起变得更复杂了。
五天后,侯赛因带领着大部队,还有大量被征发的劳力他们做运输,向着亚历山大港反推去。
双方的第一次交战地点在达曼胡尔。
那是布海拉省的首府,1302年地震中遭严重破坏。14世纪末重建城堡,以阻止贝都因人的入侵。中世纪为开罗至亚历山大大道上的商队要镇,繁荣一时。是三角洲西部的主要经济中心,重要农产品集敞地。
“快点,再快点,小伙子们!”
埃及达曼胡尔城前,几位法军炮兵军官不断在阵地前检查准备工作,一边大声的吆喝着给士兵们鼓着劲。从当地征用来的劳力将一箱箱的炮弹和火药从后方转运到阵地上。
斗志昂扬的法国炮兵根本没有大规模的准备掩体,只把炮位周边区域铲平垒上柳条筐了事。但这并不是他们偷懒,而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法国人的火炮根本不用去担忧对面那寥寥几门同类。
根据中国人传来的消息,拿破仑现在相当‘后悔’自己之前对中国感情的伤害。以他现在的脸皮来说,那还有点火辣辣的感觉。但拿破仑不可能决绝中国人的好意。
打来的奥斯曼军队一共四万步骑,他们的轻重火炮数量不会超过一百门,其中绝对没有六角炮这种新式火炮。
而法国人通过自己的渠道,也确认了这个事实。
拿破仑在亚历山大港停留了日子里,他曾经用天方文向当地居民发出了一份宣告,其内容如下:“统治埃及的贝伊们曾长期侮辱法国,伤害它的商人们,他们受惩罚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从乔治亚和高加索买来的奴隶中的这批暴徒,很长时间以来在世界的这块最美丽的土地上实行暴政;但是,这个世界的真神,一切都从属于他的真神已经下令:他们的统治应该结束。
埃及各族人民,你们会被告知,说我是来消灭你们的信仰的,请不要相信这种荒谬的话!事实是:我是来恢复你们的权利和惩罚那些篡夺者的,我比马穆鲁克更尊敬真神,尊敬他的先知和《阿拉经》。”
当时的拿破仑并不知道自己在不久后的进军中会遇到挫折,但出于‘革命’的认知,法国人虽然在亚历山大港也干了不少烧杀抢掠的事情,但面子活都是要做的。
而在法军的刀枪威胁的逼迫之下,也确确实实有那么一些当地人对着拿破仑献上了自己的膝盖。
伊拉姆军团的火炮被侯赛因拉来了一半,剩余的火炮还要留守开罗。
而总数只有一百门左右火炮的敌军活力,确切数量连法国远征军的一半都没有。
达曼胡尔不临近尼罗河,这算是一座内陆城市,发达起来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亚历山大港。一路上的运输全部是依靠人力、畜力的陆路运输,耗费很大不说,速度更加缓慢。以埃及的能力,真的无力携带太多的火炮和配给弹药。就更不要说六角炮这种法国自己都寥寥无几的先进火炮了。
炮衣揭开,炮口一点点开始抬起,有角度炮弹才能打得更远。而黝黑的炮口在埃及清晨的朝阳下折射起一抹抹冰冷的寒芒。
太阳从法军阵地的左侧升起,早晨洁净的空气让人呼吸顺畅,金色的阳光将斜晖和大炮的黑影投射在地面上远方的椰树林,宛如一块雕刻的绿宝石,在地平线上隐约可以看到一条细细的黑绳。
埃及人的大道就从那边树林旁穿过,那里还有一个小村庄。
如今村庄已经变得一个人都没有了,大道上全是法**队。收割后的田地和小树林在近处闪闪发亮。后方、左方、右方,到处都是军队。
法国士兵高卢公鸡一样漂亮的装扮和昂首挺胸的身姿,让军队看起来是如此的庄严壮丽。
达曼胡尔并不靠近尼罗河,这地方连一条上规模的河流都难以看到,侯赛因带领着四万大军黑隆隆的压过来,升腾的沙尘都遮蔽了天空的太阳。
枪炮的硝烟和黄沙混在一起,在朦胧模糊里,到处闪烁着清冽的亮光时而在奥斯曼埃及军中,时而在法军队列中,马穆鲁克骑兵的刀枪,法**队的刺刀。
透过硝烟,侯赛因甚至可以看见达曼胡尔那土黄色的城墙,上面的法军士兵,和火枪、大炮。
但他要跨进那里,就必须解决掉眼前的法国士兵。
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大地,下火一样的热度把空气都烤的沸腾了。
去看远处,所有这一切都仿佛在浮动,是在雾中飘着。
这一带整个空间都弥漫着烟和雾。特别是战线的左前方,在树林、田野、洼地、土丘的顶端,无中生有似的不断地升腾起火箭弹爆炸后的团团浓烟,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成群出现;时而稀疏,时而稠密。
那里地形较为复杂,不但是法军的重点防御地带,也是侯赛因的重点进攻地带。
“去吧,我亲爱的少校,愿主与你同在。”拉纳对站在他身旁的少校说,眼睛并没离开战场。
远处的炮群已经停下了奏鸣。挺着刺刀的法国士兵在迈步前进,越来越多的法军士兵集中在了一座山丘的后头。
手中并没有热气球的侯赛因并不知道一个营的法国士兵就集中在他的一支进攻部队的侧手上方。这也是防御部队的优势之一。依靠着地形地势,他们可以轻易的设计出一个又一个陷阱。而进攻部队要想战胜自己的对手,那就必须用自己的勇武和生命趟平一切。
第九百五十一章 陈皇帝放权
埃及发生的激战影响不到日本人的‘募兵’,东洋安保公司已经崭新登场了。这个由幕府牵头,各地大名入股其中的安保公司,在后世的亚洲可是仅次于黑冰洋安保公司的一号大型安保公司。
其下属‘员工’以忠诚、坚毅、勇武,和不完成任务宁愿去死的‘坚贞’品格著称于世。
当然,眼下这个时候的中国,包括日本的媒体在内,都没有多少人把精力放在‘东洋安保公司’这个大新闻上。他们眼光看重的更多是陈汉内部发生的震动!
苏伊士运河计划正式被公开了。
老天爷!这可是超级大超级大的大事件!
银行发布的苏伊士运河建设债券,只头一天,就被蜂拥而来的,这些事先前已经得到了消息的陈汉权贵和大商贾们购走了整整2。3亿。
在那之后,苏伊士运河计划震惊了整个中国。
每个看过世界地图的人都清楚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那巨大的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意义。它能让东西方的货运航线一下子缩短上万里海路,特别是波涛汹涌的好望角,那就是一道鬼门关,而苏伊士运河能够将其完全的撇过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