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本就不晓得,欧洲未来二十年中的位面之子早几年就在自家地盘里混过一阵的陈鸣,还一心盼着拿破仑能够出人头地,不然,他是绝不会把米尼步枪‘暴漏’出去的。

    叶戈尔盖达尔满口答应了中国人对于西伯利亚详尽地图的索取要求,且不说战争当中,中国人已经搞清楚了多少西伯利亚的地理地势,只说他们从俄军手中缴获的地图,拼拼凑凑就也不比整个地图缺少多少分量了。

    西伯利亚的河流、山地、冻土、冰原,等等复杂地形,如果只靠中国的探险队一点点摸索,那真的太迟缓了。俄国人在西伯利亚上二百年的经营,这一点上绝对能当中国人的老师。多少年前,俄国毛皮商人就已经广泛的游走在西伯利亚南北,而陈汉如今连外东北的地理地势都还没有搞清楚呢。

    中国谈判的另外一大目的就是在北非谋求一个港口,不是埃及。

    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埃及并不具备陈汉必须争夺的利益。就连吉布提,陈鸣都不打算沾染。

    他知道,接下的二十年中,是英法对埃及发起战争的年代。

    中国如果现在介入吉布提,免不了要跟英法殖民军打一打交道。这绝不是陈鸣希望看到的。

    他现在对非洲没有太大的利益,要说非洲最最吸引他的地方,绝对不是埃及,而是南非,是南非的黄金。

    所以,如今的陈汉就是只需要在非洲的沿海地区开辟几个港口。

    陈鸣倒真的不希望奥斯曼帝国误会,以为陈汉对它的国土产生了兴趣。陈鸣只打算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打开几个缺口。就像之前二三百年中,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等做的一样,建立港口据点,让往来东西方的本国商船能够在途中歇一歇脚,补充一下食物、饮水等。

    这也算是陈鸣要做的一个局。陈鸣要让俄国人,和密切关注这次谈判的英国人都相信,中国对于欧洲本土实在不感兴趣,对于非洲也兴趣不大。

    陈鸣希望这能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让英国人可以放心大胆的拉拢欧洲各国,组建反法兰西革命同盟,给欧洲的全面大战添上一把火。

    按照既定预案,中国最好是能让俄国‘没有后顾之忧’,让俄罗斯认为,中国人打到了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一线就心满意足了证据表现就是‘隔离带’的建立。

    让隐藏在俄国人背后的英国人也相信,中国现在已经吃饱喝足了,就要进入‘休眠期’,要好好地消化一下吃进肚子里的食物。

    配合着中国在印度的一系列作为,要给整个印度王公和英国人,都形成一个中国对印策略完全不同于英国的感觉。

    中国不需要印度地方的确切统治权,相反,中国还会从印度的大把封建王公中选择听话的,有作为的,加以培养。

    中国对印度没有迫切的土地诉求,而只追求经济利益。

    农历的七月七日,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中国与奥斯曼帝国首先达成了一笔数额高达5000万的采购案。

    首先,赛利姆向中国申请了一笔利息极低的‘财政贷款’,数额很可能会达到5000华元之巨。而这笔贷款资金,奥斯曼人将全部用来采购陈汉的军事物资,堪称陈汉建国以来单笔金额最大的欧洲军售案。

    ……

    而中国外交风云就在愈演愈烈的时候,这却并不妨碍国家谘议总局资政院的第一届全体代表大会正式召开。

    全国各省府市的代表汇聚一堂。

    大家的身份有贵族、退伍军人、农民、商人、教师、大夫、记者、演艺界人士,等等,涉及到社会的许多行业。

    就是没有官员,也没有在职的公职人员。

    陈鸣给自己捣腾出的这个国家谘议局起了一个‘老名字’资政院。

    这是满清在玩预备立宪的时候推出的一个机构。

    成员成分近乎等同于英国人的两院。

    世袭贵族、官员和纳税多者,这全都握在满清皇室手心里。剩下的才是各省咨议局推选的民选议员。

    陈鸣摆弄出的资政院则与之完全不同。

    之前老早就说过,这谘议局就是一个消弱版的人大,除了在边疆地区,比如朝鲜施行,内地里这是才刚刚兴起的。

    虽然这东西一旦被上头决定要铺展开来,不管是县谘议局、府谘议局,还是省谘议局,那都被人争夺的打破脑壳了。

    国内的舆论报纸上,还真的有记者把之评价为中国的‘国会’了。

    针对这个噱头,两派人还引经论典的在报纸上大战了一番。

    反对派最拿得出手的证据就是‘国会’非善类,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美国,国会议员的影响力都大的惊人。掉了脑袋的查理一世,在酒泉之下死不瞑目。

    资政院的权益与谘议局的权限差不离儿。

    但总比工商联要强多了。工商联的代表名额都有人抢的不可开交,这谘议局议员的身份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了香馍馍。

    可中国国内闹了这么大的事儿,却跟紧锣密鼓的进行的三边谈判,仿佛是两条永远平行的直线,永远没有相交的那一刻。

    作为苏丹领导下的奥斯曼帝国,皿煮这个词汇与之是毫无半点重合的。而俄罗斯也是欧洲范围内君权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两边的人对于谘议局完全不感兴趣。

    瑞典人倒是有点自知之明,这阵子也不黏糊外交部了。很多时候,那使团内的几个主要人士就待在瑞典驻南京使馆内,静静地等候着会谈的消息。

    “……从高大人发来的外交备忘录内容来看,奥斯曼帝国方面接受我们在保持中立的同时对波斯王国开放若干经济和军事援助的立场。”西海的事儿,波斯王国真的是帮了大忙了。

    虽然当初中国承诺了绝对不同波斯王国有任何的官方接触,但奥斯曼帝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让伊斯坦布尔不得不默认了中波交集的产生。

    在对俄战争上,波斯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音乐同盟。

    当初为了拉中**队进入里海的西海岸,伊斯坦布尔什么都能答应。只不过是现在他们的局势好转,于是奥斯曼人就觉得有点小不甘了。

    可是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没有对中国反悔的能力。

    现在的他们就也只能看着中国与波斯王国走进,并且双方的感觉迅速升温。

    “停战协议签署之后,俄罗斯希望我方尽可能快的释放战争中的战俘和平民。另外,他们希望我方能够立刻交还鲁缅采夫为首的一干俄军高级将官的遗体。”

    “俄罗斯人坚决不同意以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为分界线,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太多的损害掉俄国的利益,他们位于乌拉尔山一线的钢铁生产基地将完全丧失。这是圣彼得堡绝对不能接受的条件。

    俄国人反复强调了鄂毕河。

    高大人认为就此问题,我方也必须表现出适当的强硬态度。”

    陈鸣听完汇报后,沉默了良久。

    俄国人咬着牙不认同乌拉尔河~乌拉尔山分界的提议,这说明这个提议真的是伤到了他们的根基了。但是高彦明这家伙就以为陈皇帝他就不需要强硬么?

    如果前线的部队能够有足够的战争物资储备,他现在就能给西北军区下命令,让陈启、郑宏宇带兵继续西进,越过乌拉尔山,去进攻喀山。

    只是这谈何容易啊。

    乌拉尔山绵延两千多公里,虽然山势不高,山的对面就是东欧平原的东部,但在军事上也是难上加难。国防军现在连乌拉尔山以西的俄军城市都还没有彻底扫荡干净。

    几个大城市是攻占了,但还有很多的小城镇和流窜于当地的反抗军,还没有肃清。

第八百八十六章 陈汉的权‘二代’们

    承天十八年,八月初八。这是陈汉的‘建军节’!

    早在承天元年的时候,这个节日就彻底的被内阁敲定了。

    当时在野的旧儒派和在朝为官的旧儒中人,还纷纷上书陈鸣,恳求陈鸣收回这一决策。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样的政策对陈汉朝一直来文轻武重的现况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更加增强军队的影响力。

    但事实证明,十八年过去了,建军节的影响力经过了高峰,也落入过低谷,如今热度平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一样平平。

    不要说跟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这些传统节日相比,就连陈鸣的万寿节,还有国庆节,那都远是不及。

    也就是军队里真正的把它当做一回事儿。对于全体官兵来说,这一天就是他们共同的‘生日’。

    已经晚上10点了。新加坡军港码头,火光的照耀下,秦始皇号和汉武帝号两艘西式一级风帆战列舰并排停泊着,在它们的外侧则停靠着王翦号、司马错号、和李广号、霍去病号四艘三级风帆战列舰。

    六艘战列舰的外围是一大波护卫舰,以及夜间依旧巡逻中的小型飞剪艏战船。

    距离军港不远的港口区,一家酒店还在营业当中。来过新加坡的人都知道这家如家酒店,九州商会参与控股的全国连锁酒店之一,另一个大老板是赫赫有名的瘸腿国舅爷李琨所创立的李氏财团。

    这些年来这家酒店的连锁店开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酒店门楣挂着‘如家’的招牌,字写的很平常,但据说那是当今皇帝的御笔题名,就连‘如家’这个名字,那都是当今圣上起的。

    酒店门面装饰简单直扑,可配上了两个当今皇帝的亲笔提名之后,一下子就给人感觉质朴大气,档次一下子上来了。

    新加坡如家酒店在港口区开张了这么些年,至今这里的大厨水准也是新加坡其他酒店的掌勺师傅所不能及的。虽然他们这儿的大师傅每隔两年就会换一茬,但那水准却从没有见有掉落。

    口碑树立起来了,又因为酒店那超乎寻常的靠山背景,这儿就成为了陈汉海陆军官休假和请客时最喜欢的聚居地。当然了,鉴于水陆军之间一些莫名其妙的互相看着不顺眼的现象,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这里的服务员许多时候都会十分善意地引导着陆军军官和水师军官分开就座,拉远距离。

    今日,如家酒店的三楼被水师给包层了,二楼则是被陆军给包层了,给他人留下了一个一层。

    当初为了在’排位’上分出一个高下,海陆军的代表险些在酒店经理的办公室里大打出手。

    最后是两边各退一步。

    你陆军牛,占了第二层,但一样被水师压在脚下。

    而你水师也不要牛逼哄哄,在排位上你们依旧拉陆军一个数。

    反正不是一楼,如家酒店早早就打定主意,不将一楼的场地许给水陆军中的任意一个。

    此时的三楼挤满了年轻的水师军官,这些年纪普遍在40岁以下的军官们,一个个脸色泛红、举着酒杯高谈阔论,在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正在军港休整的南洋水师军官,尤其以两艘一级风帆战列舰为主导的两个分舰队上的军官为多。

    “……哈哈,知道吗,那些英国人看到我们的舰队后,眼睛瞪大了,就如同看见了他们的上帝!”

    一个年轻的水师中士似乎喝多了,一边敲着桌子,一边故意模仿出瞪眼睛的傻样,四周的同僚都应和着发出大笑。与此同时,几个喝多了的水师军官们还基情地抱在一起,用手敲打着桌子面,高声唱着水师军歌。

    两艘一级风帆战列舰分别属于两支机动分舰队,一支刚刚从檀香山返回来,高大的战舰也将当地的土著震慑的五体投地,但檀香山的土著都只是一群刚刚开化的野人,就是把他们震慑的再多,也激发不起舰队官兵们内心的骄傲。

    倒是英国人,另外一支打印度海域刚刚返回的机动舰队,中国海军首次对外亮相的一级风帆战列舰,那真心不比欧洲人的逊色分毫。

    一百一十二门的载炮数量,其中16门35斤短身管火炮,48门20斤炮,30门15斤炮磅炮,18门10斤炮。

    这数量对比英国人的一级风帆战列舰,只高不低。火力似乎还更强大一些。

    虽然火箭弹的威胁让海军战舰间的战斗很难再拉近到一二百米的距离上,列队对轰。而是普遍将彼此的间距扩大到500米以上,这样一来舰炮的射速重要性下降,精准度的重要性却大大增强。

    而威力巨大,但射程不远的短身管火炮的作用在大大降低。

    所以,秦始皇号与汉武帝号为代表的中国海军一级风帆战列舰,所装备的短身管火炮普遍都从巅峰时的二三十门下降到如今的20门以下。

    只不过这个时代,一级风帆战列舰就代表着海军的最高战斗力,数量稀少的好比后世的航母。象征意义更强过现实意义。

    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为首的分舰队出现在了印度海岸,这对英国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当然,在一些个角落里,也有不少军官彼此平静的面对面,身上的桌子上放着低度的勾兑果酒,或干脆就是啤酒,与世隔绝一样,保持着和四周的其他水师官兵截然不同的平静。

    不是所有人都充满激情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对高谈阔论有着无可抑制的兴趣。比如说石易阳和张宇。

    这俩人都出身权贵,石家在官场上和军队里都没有太出色的人才,但人家在皇帝的后宫里有个娘娘,一二十年来还都相当的受宠,底蕴自然不差。

    张宇的表姑姑也在后宫,他的父亲是第一人东南水师提督张球,石易阳的老爹、叔伯甚至是爷爷辈,当年都在张家手下混饭吃。

    也就是石氏进宫后受了宠爱,石家人这才慢慢脱离了张家的束缚,但两边始终没有撕破脸。

    在石氏的儿子早早的脱离了皇位的争夺范畴后,石家与张家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谁让张家的闺女只生了个女儿呢?

    两家人抱团取暖,而陈鸣后宫里的女人们背后的家族,又起止他们俩家人在抱团取暖呢?

    那出身湾湾的姚氏,也早早就打定主意,让儿子不看着奉天殿里的那把椅子了。

    作为外戚子弟,同时也是东南水师的子弟,石易阳和张宇都是福建水师学院的毕业生,两人甚至还是同班同学,在同一艘训练船上实习。

    但分配的时候,俩人都不由自主的给分到了南洋舰队,因为要避嫌。

    这两个家伙的背景绝对不低,可惜俩人全都没有什么天分。他们都缺乏他们的祖父辈骨子里对大海的亲睐和亲近,对比叶焕和朱世福那种学院里公认的天才,他们俩毕业时候的评价只是一般般。

    两人还曾经羡慕过叶焕和朱世福,尤其是叶焕,叶廷洋的小儿子。他老子只不过是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弃暗投明的,可一二十年过去了,不仅叶廷洋成为了被皇帝信赖的水师大将,连他的儿子也是天才了。

    对比起来,早年就跟随着陈继功入伙的朱家人,这些年来虽然攀爬的速度也快的惊人,但并没有叶廷洋叶家那般收人‘另眼相待’。

    人家朱家背后还有着宋王在呢。

    别看老相国隐退已经八年了,可年年宫廷内的大宴和赏赐的时候,第一等的人中永远就有这位皇帝的亲二叔。

    石易阳和张宇但这些年来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晋升为了上士,并在不久前受到了广州水师学院舰长班的培训通知,明年秋季结业,然后就拥有担任小型战舰代理管带的资格了。

    如今两个人一个在南洋水师的第三机动分舰队服役,去了印度;另一个在第二机动分舰队服役,去了檀香山。

    两人面对面已经坐了很久,石易阳仰头越过玻璃窗,看着外头天空的月亮,而张宇却慢条斯理地端着酒杯,在观看酒店深处水师同僚们的嬉戏。

    喧闹声中,一行人慢慢走向二人,张宇眼睛亮了亮,用手轻轻地敲了一下桌面,提醒着石易阳,然后脸上浮现起一抹灿烂的笑容,站起身整理着军装。

    来者不是朱世福,也不是叶焕,当头的乃是杨栋。内河水师提督杨世金的二儿子。

    虽然陈汉的军队和官场还远没有‘沦落到’阶层固化的地步,但不可否认,不管在任何年代,阶层都是确实存在的。

    如杨栋、石易阳和张宇这样的二代,在陈汉的各大水师舰队当中,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或许在军队里做不到出类拔萃,但只要是和平的年代里,这些人的升官晋级,比不上有背景又有能力的天之骄子,却也绝对比只有能力没有背景的平民草根出身的精英,要快上许多。

    战争是人才进步的催化剂,这句话绝对不假。

    只有在战争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杨栋这般背景的二代们,背后的靠山的影响力才会减弱到最低。

    否则就完全相反。

    这一点上,陈皇帝再是三令五申的严令禁止,也不可能完全做到。

    “哈哈,你小子是长胖啦?脸都圆了。真看不出来哦,你们当兵的日子也过得蛮滋润的嘛!”跟在杨栋身后的一个小年轻,一边向石易阳和张宇散着烟,一边笑嘻嘻地调笑着真的长胖了的石易阳。

    “人家老石这会可是去了印度了啊,那还不是掉进福窝里啊?性福死了。长点肉算什么。”

    石易阳被人接连调戏,也不恼怒。他们这些人如此的小玩笑是经常开的,“我是真奇怪了,这建军节的,你们这群人跑来新加坡干嘛?”

    “我可不相信你们是真的欢迎我和张宇的。”

    杨栋借火点了一根烟,长吸了一口吐了出来,“老石,我们真的是来欢迎你们俩的啊。这一去都半年多了,咱们老朋友么,搞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有什么不对的?你这样说,真的是伤兄弟们的心了。”

    旁边的张宇一脸的嫌弃道:“得了吧。快别说了,说的我都要吐了。”

    “说真的,什么事儿需要你们几个都跑过来?”

    “就檀香木的事儿。”

    “檀香木的事儿?”石易阳和张宇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全都是红果果的不相信。“檀香木的事,说一声还不行么?有必要让你们亲自跑来?”

    “有必要,很有必要。”杨栋和一同来的几个人,齐声喊道。

    几个人入座,杨栋压低了声音对张宇和石易阳道。

    “我跟你俩说啊,这檀香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价格一定会飙升的。”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你总该知道吧?”

    “皇帝亲口说的,一定要保护的民族瑰宝。前些日子在整理修复,清理积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藏经洞。挖出了南北朝到北宋年间的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数万件。”

    佛教在眼下时代的中国,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就算道家这些年有所起色,民间的基础,佛家还是胜过道教的。

    吴承恩的《西游记》影响力太大,以至于很多老百姓都以为天上的如来佛祖最牛逼,天庭的一干神仙都是吃干饭的,他们只会了解那最表面的一层意思。

    而相对的《封神演义》里的很多桥段,是不是对佛家的反击,对《西游记》的反击,那就说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封神演义》在民间的流传程度和影响力是及不上《西游记》的。

    孙大圣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大的生意咱们是没那个本事去分一杯羹的,咱们就从小处着手。只要策划得当,也能收获不小。”杨栋分析了一下佛教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莫高窟藏经洞的宝贝如果被公布了出来,那不知道会在民间引发一场什么样的烧香拜佛的热潮呢。

    张宇、石易阳还是不信,就这么点响动,至于他们这群人如此的大动干戈么?

    “别急啊,我还听了一个消息。有人说,皇帝他老人家准备挖法门寺的地宫了。”

    “法门寺在当年打仗的时候挨过炮轰,那前阵儿,法门寺的真身宝塔因连日阴雨而倒塌,塔内所藏的造像和经卷跌落。经过清理,发现有宋刻《毗卢藏》20残卷,元刻《晋宁藏》579卷,元刻《秘密藏》33残卷,清抄《妙法莲花经》7卷。这其中《晋宁藏》和《毗卢藏》是现今已十分罕见的珍本经卷,价值很高的。”

    “接着那法门寺因为要修建新塔,在清理残塔基时,发现了距地表约一米多的塔下地宫。看那外露的雕刻手法,据说很有可能是唐朝的。唐代皇室多次迎送的佛指舍利去往法门寺,那地宫要真是唐朝的,里头就不知道会供奉了多少宝贝了。这些东西要是全都原封不动地置于地宫里,那可真的非同小可。”

    杨栋脸上全是羡艳,因为不知道的才是最‘好’的,那法门寺在唐朝是多么的显赫,看看史书就能知道了。那要真的是唐朝皇室供奉的宝贝,最主要的是那佛祖的真身舍利,那真真是无敌了。

    “佛祖的真身舍利啊。”

    “现在咱们正在经营锡兰,还拿下了缅甸,暹罗也是小弟弟。这些地盘里,佛教的影响力都是很大很大的。如果咱们能挖出佛祖的真身舍利,呵呵,这诱惑是皇帝绝对不会抵挡的。”

    法门寺地宫最大的意义不是唐代皇室供奉的那些宝贝,而是佛祖的真身舍利,这对于暹罗、缅甸和锡兰具有太大太大的政治意义了。

    对了,还有藏地。

    石易阳和张宇已经不再去问檀香木的价值了,这两项发现如果公布于世,那可真真的是佛门的盛世。光是满天下的佛寺都不知道要用去多少檀香木。

    “这种生意有一定的风险,要是没有挖出真身舍利,效用就减了一半了。而且麻烦,用时长久,赚的还不多,资金周转期很长。

    那些个巨头都看不进眼里,就只有咱们这种人能分上一杯羹。你们兄弟俩可是咱们一伙人里的重中之重,可不能掉链子。”

    “放心。我四叔现在是檀香山的市长。这点小事还搞不定吗?”

    “锡兰总督是我爹的老关系,只要咱们别丢份,不会出差的。”

第八百八十七章 要让土著闹起来!

    北半球正在逐步向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走近,可是在南半球,在南洋与南明州之间的帝汶岛上,这儿依旧炎热如盛夏,还处于一年中干湿两季的雨季,基本上每天下午必然会下一场雨。

    这个地方在后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可这座面积比琼州岛略大,比湾湾又略小的岛屿,却真真的是物产丰富。

    这里出产红木、青龙木【紫檀】、檀木、桉树木、柚木等珍贵木材,生长有大片的竹海;矿藏已探明的有砂金、铜、铁、石膏、盐和硫磺,狭窄的海滨平原有泥火山和地裂缝,多温泉。

    可以种植玉米、稻米、番薯、西谷、椰子、咖啡、橡胶、烟草、甘蔗、豆类等多种农作物,渔业还可以捕捞海参、玳瑁和珍珠。

    这个在后世被沦落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度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这里资源贫瘠,而是战争和混乱。

    国防军解决了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协商)之后,就占据了这里。将之当做南洋到南明州运输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以,当地的生番土著部落很多都被‘心狠手辣’的挺身队和治安队给料理了。

    这儿的人口还不少,足足有三四十万,印尼和巴布亚人种与文化在此交汇,是以这里的民族和语言翡翠复杂,当地人信奉万物有灵论及祖先崇拜。很多土著部族都保持着猎取人头的习俗,这也成为了国防军对当地生番土著大杀特杀的一大借口。

    身为大陆向南移民路线上很重要的一环,帝汶岛的华裔很多是原身体病弱的移民,半途下船,在国防军控制区内修养着修养着,人就走不了了。他们在这儿有了土地、房屋,自然的就地入籍落户的较多了。

    帝丽港的正式定居人口已经超过10000人,另有不少于5000人的‘劳务人员’分布在帝丽港周边的广袤农业垦殖区,他们包括前来劳务的日本人、吕宋和安南的顺服土著,以及南洋各地那些不驯服的战俘们,虽然被统称为劳务人员,可劳务人员当中也分了很多种。

    帝丽港本来的翻译名是帝力,是葡萄牙人在东帝汶的殖民地首府,被陈汉接受以后就换了个新名字。

    它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临翁拜海峡,遥对阿陶罗岛,三面环山,北濒海洋。气候炎热,终年高温,却又是一个深水良港。

    虽然周边海域中隐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这些东西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需要的。帝丽港周边除了少量的砂金、铜、锡和石灰石资源外,周边的矿产资源较为匮乏,至少缺少煤炭。所以这里别看人口挺不少的,但制造业相当薄弱。

    大部分的居民从事的都是伐木业、农业和捕鱼业,主要的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椰子等,这其中咖啡种植和橡胶种植才刚刚兴起。可以说帝丽港这里,除了能供应往来的船队饮水、食物和基本的船舶维修之外,就连铁器制造、布匹、食盐等绝大多数工业品和生活用品,都完全依赖本土的输入。

    由此一来,经济的单一化使林农产品出口成为了帝丽港最为倚重的经济支柱,特别是伐木业,其价值占据了这儿年经济出口的70%以上。

    帝丽港也始终是日本挺身队和治安队留守的重地,每到干季来临,他们就会从帝丽港出动,向周边地区进行扫荡,这里的移民必须拥有足够的土地来进行耕种,更多的种植粮食,南明州这些年了,始终是缺粮不是?还有畜牧业,这样能发展皮革,寻找煤炭资源,找不到煤炭,就不可能发展采矿冶金业。

    只不过帝丽港居民们的人均收入并不低,因为他们这里还可以从事转口贸易,这里是南洋通往南明州的必经之道,至少在眼下这个时代是这样的。

    而南明州经过这些年的辛苦开垦之后,农业上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粮食依旧无法做到彻底满足,但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太多的人从事着采矿业了,还有那源源不断的移民迁入。

    但是畜牧业在这儿真的有了很大的发展。

    南明州当地不仅出现了一个个的食品加工厂,还出现了皮革制品和毛纺行业,每年都能向大陆运出不少的皮革和毛纺织品。

    更大规模地使用外籍劳工,伐木业和转口贸易,构成了帝丽港的基本的经济运行模式。虽然更高比例的经济成果被本土拿走,但目前来看,繁荣依然是帝丽港的主基调,尤其是对于多年来生活就很贫困的移民家庭来说,只要不去和‘有钱人’对比,这里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幸福天堂。

    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教育事业也在慢慢展开,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