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晟更看不起眼前的陈梦彦了。“真是个蠢货。都不知道是谁把你提拔到眼下的位置上来的。”这个时候了还敢妄想饶命,真是一壳猪脑子。
“陈梦彦,本官可以告诉你,你死定了。但如何死倒是可以选择,你的家人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那也可以选择。该怎么说话你是知道的。”
高士达说话慢声细气地,“好好地想一想,是不是准备要整个家族都跟着你一块下地狱,一块万劫不复?”
“你自己都往外面拿了些什么,慢慢的想,慢慢的说,全部说出来,想仔细了,可别忘了。”高士达负责财政部的反间谍示意已经半年多了,现在终于挖出陈梦彦这个大老鼠,可真心不容易。
南京的天气依旧很热,陈梦彦整个人却若突然来到了寒冬,人还掉进了冰窟窿里一样,浑身刺骨的寒冷让他整个人都崩溃了。
“我说,我说。小的都说。只求大人能放过小人一家老小。”
第八百一十三章 通天路!
后世的中国有一句被亿万大众所熟悉的话:曝光一个查出一家,抓到一个扯出一窝。
官员犯罪贪腐,很少有孤零零一个人作案的。他们总是不缺乏‘志同道合’的基友。
陈梦彦也是如此,在他的心理防线被彻底砸破之后,大把的事实就被交代了出来,顺藤摸瓜,在告破了火箭弹泄密案的同时,一串蛀虫也被挖了出来。
总数并没有突破两位数,数量还是很少的,只有六个官员被拉下了水。然后根据这些人的交代,国安方面又迅速逮捕了英国人罗斯史密斯,葡萄牙人安东尼塞德里克,和法国人雨果马夏尔。
这三个欧洲人和意大利人莱昂纳多马斯丁同属于一个组织,他们是外围成员,专门跑腿的,只是他们的头儿行踪不定,行为神秘,连名字也未知,只有一个很令人生出歧义的代号黑桃j。国安根据四个落网的欧洲人交代的联络方式去尝试着联系这个神秘的黑桃j,可对方根本没有上钩。
陈鸣拿到了国安兼内务大臣陈光递上的案情报告后,‘黑桃j’这个代号不得不让他联想到扑克,而想到扑克的那么多牌,他又不得不打开自己的脑洞,这个‘黑桃j’是不是一个大情报组的一分子呢?
意大利人莱昂纳多马斯丁、英国人罗斯史密斯、葡萄牙人安东尼塞德里克,和法国人雨果马夏尔,他们可没这样的代号。
他们只是纯粹的外围成员,如做一份工作一样,与线上的蛀虫们分头联系,最后的情报却要反馈给黑桃j。
可要是这个外国组织内部真的是一副扑克牌,那规模可就真的很大了。
“情报部门还需要努力!”
陈鸣看了报告后这样说。
响鼓不用重锤,陈光当然知道皇帝说这句话的意思,虽然到了明年他就要从内务大臣的位置上走下来了,该轮到陈亮坐上去了。但陈光负责国安,主打国内,是这方面的no。1,这事儿的重头还是压在他的身上。
要知道,现在情报部门甚至不能通过已经侦察到的信息来来判断这个组织究竟是属于哪一国的。英国的嫌疑最大,可证据却只是罗伯特在上海领事馆晚宴上蹦出的几个数据,除此外是再多一点的证据也都没有了。
但只凭这一点证据就像‘定罪’,那是不可能的。罗伯特完全可以推脱是自己花钱买到的情报。他可以随随便便的把这件事安排到某个不存在的人身上。
六个被查出来的奸细也并不是全都在南京当官,但他们全都在南京当过官,六个人对比一下人生经历,要么是科举同年,要么是在一块工作过,或者是私下里的朋友。
或许前世的那一句话还真的有道理:世界上的每个人只要通过6个人就能联系在一起。
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官,官职最高的才一个从四品。但是这六个人事发之后的影响力却很大。
当一些被《中原日报》、《法制报》等曝光之后,引发的震动波及全国。
如今陈汉旺盛,这个时代里真的很多很多的中国人是瞧不起欧洲人的。而现在竟然有当官的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通敌卖国。这在很多国人百姓眼中,完全是不可思议。
“脑袋都给驴踢了?”
以至于连承天十年的科考的风头都被这个突发事件给抢了。
自从陈汉开科举以来,到现在一届又一届的科举依旧源源不断地为之输送着官员。
对于宋明清三朝,科举在陈汉政治社会当中的地位虽然在逐渐下降,可眼下才短短的十多年,科举哪能就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了呢。
就算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也要有一个时间呢。
每当科举到来,南京城就会陆陆续续的涌入数以千计的考生。
可陈汉开科的时间,从最初的晚春三月,也一点点的调整到了现在的中秋节后。
叛国官员的余波渐渐消散。
只有少数正义感过溢的南京居民,才会在偶尔的时候,对着陈梦彦等官员发起讨伐。
现在,南京的百姓,俱都被两件事情,吸引住了。
其中一件,是朝廷下诏,在中秋前举行廷推,定下来年第三人内阁大臣的名单;
这事儿万众瞩目,不仅南京城的老百姓一个个做起了‘组织部长’,就连来京参加本届科考的举人们也对此兴致勃勃。
要知道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官员啊。
按照陈汉的制度,考中了秀才就要进来做公员。他们都已经是举人了,很多人在官场都已经混了六七**十年了。
《中原日报》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陈汉官场的游戏规则,以第一科进士的‘成材’比率来宣扬‘进士’的高官低能论,、降低新科进士的品阶,师从唐时故旧,让进士打小官做起。步步高升,如此方能‘宰相起于州部’。
这叫‘重点注重基层的磨砺和实践锻炼’,又叫‘人才是从基层培养的。’
这些年里进士的含金量是一点点的在下降。
授官还是七品,但陈汉的七品能跟明清时候的七品相比吗?这个七品距离县老爷的五品还差的远呢。而且参加进士科考的生源举人们,都早进入了官场,一些能力出众的人都已经做到知县老爷,甚至是越过了这道坎了。
进士除了名头的吸引力来,实际价值已经大大打了个折扣。
宋明清时期,朝廷以科举取士为官员的主要来源,于是座师、同科、同年、同窗、同乡等等关系在官场上编织出了好一张大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陈汉的官比起以‘冗官’而出名的北宋怕都要多出很多。科举虽然年复一年的为陈汉输送着大批的官员、公员,同科、同年、同窗、同乡等等关系虽然依旧存在,他们上头却没有了‘座师’这一层关系。
而且秀才、举人任职都是在当地,就近选择。他们彼此之间或许有情谊关系,但也面临着竞争关系。
有的人很快举起,飞黄腾达;有的人却常年徘徊不前,已经难望项背。
如今前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还是有不少人是奔着七品官而来的,因为他们的职务距离七品官都有那么一段距离。而这样的人,就算考上了进士,做上了七品官,将来又能有多大的前途呢?
陈汉没有了翰林院,但‘翰林院、庶吉士’这一传统却以另外的形式保留着。科举靠前的一批进士,会被选入中央政治学院进修,这也算是加了一层buff了。
本届科考跟往年没有什么区别,考中的进士绝大部分还是要从地方小官做起,能进入中央政治学院,能留在京城各部委的人,总是少数的。
但,这次录取的规模,将空前的庞大。
根据小道消息,这次科考,皇帝要录取各科千人以上的官员。以用来充实南洋、南明州、北美之地。
一个很明显的预兆就是,前不久,内阁下来命令,免了各地‘支边’指标。这所谓的‘支边’,就是到千里、万里之外的新扩之土去当官。
但后者总是要有人的是不是?
什么人去呢?
很显然,那就是这一科的进士。
所以说,承天十年的科举,有不少人如见蛇蝎,唯恐避之不及;也有不少人如看到了天堂,趋之若鹜。
前者是冲着‘进士’带来的新起点而来的,他们当中可没几个人愿意去几千里、万里之外的荒蛮野地去当官。
可这对于很多求之而不得的人来说,对于那些没什么根基,也没什么背景,更无靠山的凡人们来说,对于那些徘徊不前,久不得志的人来说。只要能到七品,做个乡镇头首,就不错了。
五品、从五品是正县,六品、从六品是副县,以及财政、公安和司法这三个关键部门的一把手,那么七品就是乡镇的一把手了。
能当个乡长、镇长有什么不好?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有什么可怕的?
万里之外怎么了?
过去当官不也要有个回避制的么?就算现在,爬倒正县的时候,那也要外调,出不出省不一定,出府却是一定的。而爬到了六品,那就一定要出县。
都是离开家乡,有什么不同吗?
还挑三拣四做什么?
……
这是很多‘凡人’们的‘自我调侃’,那当然是有区别的了。可他们别无选择不是?
反正,如今的南京城,可谓是人满为患。
如曹振庸这等背景深厚,盯着中央政治学院位置的诸世家子弟,和能混个七品官职就心满意足,哪怕是要被发配到天边当官呢也好的草根阶层,纷纷云集南京。
一时间,南京城之大,都有点拥挤了。
各条街道,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摩肩接踵,车水马龙。
一辆辆马车穿梭往来。一家家店铺的招牌,迎风招展。
整个南京,到处都有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士兵,以及巡逻的部队。
是啊,谁来到南京不好好地逛一逛呢?
就跟后世到了燕京和大魔都一样,就算兜里头没钱,只过个眼瘾也好啊。
来自天南地北的举人们,往来穿梭,拉关系的拉关系,走后门的走后门。
比如曹振庸,这个原时空位面里被道光帝最是倚重,生前为官五十二年,仕途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的首席军机大臣,死后谥‘文正’的汉员,如今仕途走的却有点不顺畅。
他老爹是曹文埴,乾隆二十五年(1760)传胪,选庶吉士,在北京为官近十年。但目光长远,虽没有早早的投效陈汉,却也早早的辞官归乡。在陈汉大势掀起的时候,投入陈鸣麾下,先后在监察院、文教部和顺天府任职,后转入财政部,如今年尚不满五十,就已经是财政部最靠前的副部长了。仅次左右侍郎,很有可能在来年内阁换届后再进一步,跨入侍郎层次。
可那是老爹曹文埴,曹振庸本人的仕途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出身科举世家的曹振庸,立志要考取进士,虽然因为陈汉的规定,他早早的进入了官场,但做的都是闲职。他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补充知识。
所以这些年里他的职位就没怎么动。当初跟他一块步入官场的人里,都有人坐上了从五品的正县了。他则还是一个八品芝麻官。
更悲催的是,陈汉科举与明清完全不同,曹振庸精通的四书五经排不上太多的用场。而他自己又一心要走各科中前途最远大最光明的政治科。
本来因为天下变革而潜伏家中多年的曹振庸就已经耽搁了一些时间,而前两次参加进士科考的曹振庸又都倒在了考场上,现在他的年龄已经小三十岁了。
所以这一科,曹振庸不能再退了。他的期望当然是标准了政治学院,但没能名列前茅,发配到海外当官他也认了。总比没被取中的好。要是再名落孙山,曹振庸就无脸见人了。
曹振庸的文采不是没有,缺陷是在庶务处理和判断分析上。陈汉的江山稳固,科考就越发正规,试题的难度不断提高,这可比‘考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考经、史、时务策五道’难多了。
‘进士’头衔的整体含金量在不断下降,可新科进士们的政治素养却比当初鲁山取士的时候高出了不知几番。
这也是一个不好笑的‘笑点’了。
而‘凡人草根’们就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了,不管走没走的通门路,都舔着脸上前套个近乎,刷下脸。其间滋味令人‘回味无穷’,有人坚持了下来,也有人选择了放弃。可最终还是要在科场上论英雄的。
对很多很多的中国人来说,考举,都是一个美梦,一个改变他们人生未来前途的机会。
千百年来,自‘科举’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那一刻起,一种打破门楣,改变人生的光明大道就出现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底层寒门子弟的面前。
这是一条通天路!
是地位低下的寒门子弟跃居青云之上的通天大道。
多少家无余财的贫困学子通过科举步入官场,主宰一方?
它的积极意义不需要多说。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南宋名臣陈俊卿大殿上回答宋高宗的这句对奏,就是‘科考制’最完美的诠释。
第八百一十四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夜色中的乾清宫里。
东暖阁被一盏盏风灯照的亮如白昼,窗户大开,凉凉的夜风吹送到屋子里,隐约的还能嗅到一股子桂花的味道。
陈鸣捧着今年科考数科的考题在慢慢的细揽着,这是文教部拟定的考试题,眼下朝廷绝对的机密。
长长的试卷印了两个册子,一个被陈鸣拿在手中细揽,另一个被李小妹颇感兴趣的翻开在看。
“某校对学生行问卷调查。受调查之学生中,预参加会计师考试者63人,参加中级外文考试者89人,参加建筑师考试者47人,三科皆试者24人,择两科而试者46人,不试一科者15人。问受查之学生几人?
甲。120乙。144丙。177丁。192
……
数字推理。细观数列之排列规律,择一最合理项,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排列规律。
请开始答题:
21。1,6,20,56,144,
甲。256乙。244丙。352丁。384
22。1,2,6,15,40,104
甲。273乙。329丙。185丁。225
……”
李小妹脸上一团迷糊,对于数学了解无多的她看着眼前的试题,感觉就如在看天书一般。
1,2,6,15之间有个狗屁的规律啊。
就算是陈鸣,这个时候的他看着这些数学题,也两眼发晕。当初瞄一瞄或许就能瞅出苗头的数列,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头雾水。穿越都二十多年了,太多的知识和记忆被他遗忘了。
“罢了。”陈鸣叹了一声,收起了折子。吩咐张大永道:“后天上午送回文教部。”
作为一个国君,作为一个上位者,那总是免不了要搞一些噱头的。这些试卷甭管陈鸣他看得懂看不懂,他都要用一个时间断来‘’看‘’。
这东西是今天下午才送到的,后天送回文教部,那就是两天的时间。这两天的时间就是噱头。这证明这些试卷,皇帝老子是用心看了的。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虚伪,而这就是成人的社会,就是政治。
陈鸣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这些虚礼本是很不以为然的,但在这个时代二十多年了,他自己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一套,并且把它自然而然的运用到了生活和政务当中。
座钟敲响,已经是十点了,夜色已深,是该休息的时候了。但就在陈鸣要入睡的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一道奏折,这不是别人的,而是他的小兄弟之一老四,邓王陈哙的奏折。
就跟老二得了封,老三、老五急着讨件苦差事一样,老四也谋了一个辛苦的差事,他去北美劳军了。
这个时候陈哙当然不会回到南京,可折子他是能送到南京的。
不仅如此,陈哙此次赶赴美洲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与约翰牛商量以下美洲北部的边界划分。
后世的加拿大,在眼下时候虽然已出现这个名词在魁北克,但泛指的意义却跟后世是两码事。其所指的乃是加拿大大河及圣劳伦斯湾沿岸的土地。
第一个开垦这里的人也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就是到了后世,加拿大境内也是英法双语并行,法国人在这里根基很深很深。七年战争里法国人战败,于是丢失了整个加拿大殖民地。
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脚步还只停留在加拿大的东部地区。在原时空位面里,‘加拿大’这个称呼还要等几年才会被官方正式承认这个词汇这个定义。以魁北克为核心,要等到一鸦爆发后,才会成为加拿大省,而二鸦都结束好几年了,加拿大联邦,也算是一个大英帝国下属的自治领才会出现,地盘也完全限制于东部临海位置。
二战后的加拿大(国家)拥有十个省和三个特别行政区组成,很多地方行政区域都是在如今这个时代百年后才陆陆续续出现的。
所以,陈汉现在不仅可以全无负担的占领加拿大北方地区,还可以占领的名正言顺那是一块无主之地。
要知道,历史上,就连老美与加拿大的界限划分,都是在下个世纪的中叶才进行。而关于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界限划分,更是老美买下了阿拉斯加之后的事情。划分的过程还非常之搞笑!这里不加多说,感情去的可以找度娘。
这些事儿就是在说明眼下的时代,英国人的眼睛里是根本没有加拿大西部的。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大部分国土都是冻土莽原的加拿大,可获利土地真的就只有最南面的临海位置。其东头的魁北克,西头的温哥华,就是到了21世纪,加拿大的人口分布也是东南、西南两个角为重,再加上与老美的国界分割线沿途窄窄的一溜儿,这就是整个加拿大的的人口密集区了。其绝大部分的土地上的人口密度一平方公里连一个人都不到。
但是作为陈汉方面,陈鸣却希望早日与英国就‘加拿大’达成协议。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让英国人对陈汉放心是其一;北美大陆的东头和西头,风马牛不相及,相隔的太远太远了。两边共同内进的话,在那一望无际的苍茫冻土上,或许下一个百年的时候才能碰头。而谁占便宜,谁吃亏了,那是要凭借自己的本事的。
但就中英两国的国力来看,吃亏的极可能是英国人。
可现在陈汉主动的联系英国人,与他们商定界线事宜,这自然的就会有一种陈汉对加拿大西部没有土地诉求的野心这一假象了。
要知道,北美的战争已经宣告了暂停,英国人积蓄了那么久的力量玩大反攻,可进度微小。伦敦一看是这副模样,很干净的与法美西签订了停战协约,除了荷兰人外,而接下来的战争条约还在谈判中。
英国人在北美的努力并没有收获伦敦想要的结果,而印度的巨大压力,还有财政上的巨大压力,都让他们不得不低下了头。这事儿还在谈判之中,陈哙却要作为代表跟英国人商量加拿大划界的事儿,这会给英国一点安慰的吧。
美国人肯定也乐意看到这一幕,法国人当然也愿意。
中方释放出的信号,美国人、法国人一样感受深刻。
整个反英联盟里的大输家,除了荷兰就还有西班牙。这两个倒霉催的国家或许能从英国人身上咬下一丁点好处,但他们却被中国人狠狠地捅了一刀。不同于家大业大的大板鸭,荷兰人丢掉了东印度,又丢掉了锡兰岛,那等于被砍掉了一支胳膊啊。更倒霉的是,英国人现在都没跟荷兰人议和。
但阿姆斯特丹也只能受着。
此举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当洋人对陈汉的‘野心’放下心之后,今后几年时间里,陈汉大批的运输移民和物质,开发北美东海岸,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且未来几年里,几个藩国也将在这儿建立起来。
如此可以消除洋人的戒心。
陈汉需要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野心,悄悄地积蓄实力,等待欧洲法兰西的大乱。
皇帝说法兰西的混乱很可能引发整个欧洲的大乱,届时英国人的注意力会大半给吸引到欧洲大陆,那之后才是陈汉在北美发难的最好时候。
而这几年中,陈汉为了让洋人们放心,就需要把重点放到西北和西南了。
俄罗斯是今后陈汉的第一大敌,富庶的印度是今后陈汉利益扩张的主要方向。
不少人对于皇帝的判断保持异议,法国人现在债台高筑,巨大的欠债或许会引发一场债务危机,法兰西可能会混乱一阵,但一个欧陆大国真的就会就此烽火连天,改朝换代吗?
这太让人大吃一惊了。且这场混乱还会引发整个欧陆战争与混乱……
恕他们眼睛目光短浅,满朝文武真的看不出来这种可能。而关于法国人的皿煮启蒙运动的思想,那些东西让朝堂内的很多人可笑的一逼,区区商贾也敢窃取君权?可笑之至。
更有些人直接建议内阁将这等书列入**纲目,鄙夷洋人野蛮粗鄙,不受教化,不知君臣之礼,不知纲常伦理。
但这都没卵用。
皇帝认为的,那就是‘天理’。
所以,陈哙跟英国人关于两者分界的划分,确确实实对陈汉在北美实力的积累有着一定的掩护作用。只不过现在的邓王陈哙,正缩缩答答的躲在木头屋里,烤着火,可怜兮兮的在风雪交加、北风怒号中看着身边的外交部人员跟英国使者唇枪舌剑的‘聊着天’。
陈哙现在待的地方是一个大湖的左岸,当地人的英国人唤这儿‘winnipeglake’,翻译后的名字叫温尼伯湖。
胡泊的面积很大,根本就望不到尽头,但这儿的天气很冷,就像北海【贝加尔湖】一般,才九月当地就风雪交加,苦寒堪比寒冬腊月。湖边冰冻,大雪覆盖下只白茫茫的一片。
冷,这儿真冷。北地风雪,寒风彻骨。
陈哙坐在木头屋里,根本不讲究吃相礼仪的直接端着一个半大的砂锅喝着里头的羊肉汤,只把浓白的肉汤喝完,再把里头的肉块捞吃了个干净,这才心满意足的放下砂锅。拿起手帕抹了一把脸,陈哙向外头喊着亲随的名字:“小五郎,给爷拿热水来。”
听名字就知道这小五郎是日本人,而身边带上一两个日本人,这在陈汉已经是一个挺普遍的想象。
不仅仅是治安队和挺身队,现在很多穷的只剩下一把刀的日本武士纷纷跑来中国讨生活,他们或是给人当保镖,或是给人当随从。
上海、烟台、天津的很多商户,都豢养着日本人当打手。
虽然武士刀会给换成木刀,但这些自幼开始洗练刀法的日本武士,对比普通的壮汉来,确实挺能打的。最主要的是他们便宜啊,而且不是中国人,死了、伤了、残废了,都好处理。
不比国人,不管是出人命了,还是伤了残了,都要主家大出血。搞不好还要吃官司!
再加上日本人表现的很忠诚。
这种廉价又好使唤的对象,得到了不少商家乃至豪门权贵的喜爱。而陈哙这样的身份的贵人身边出现了一个,也不是多么让人接受不了的事儿。
虽然这个日本随从已经取了汉名,在陈哙的经手下还拿到了红本本,可陈哙还是喜欢喊他小五郎。
虽然这人看脸的话年纪并不大,论起武艺,也不能同外头侍卫中的强手媲美,枪法更是不能比,但有一种东西叫‘眼缘’,他就是合了陈哙的眼缘。
爱田小五郎出身大阪,祖上本来算是一个富商,但他并不是长子,甚至不是嫡子,当他成年之后,看着自己所得的那可怜兮兮的一点财产,爱田小五郎没有任劳任怨的在大阪给主家卖命卖力,而是将所有的东西买了之后,带着媳妇向西来到了中国。
因为同乡人的帮忙,他先是到了邓王母族的府上,虽然地位卑下,但他努力向上,并且努力的矫正自己那一口不流利、地道的南京官话。
最后他见到了来舅舅家玩的邓王陈哙,人生迎来了一次陡然的飞跃。
此刻他在木头屋外的篝火边上跟其他人一起吃烤羊肉,大火让风雪也变得不那么寒冷了。几个人围坐在火堆帮,熊熊的火焰映红了所有人的脸庞。虽然邓王是这趟差事的正使,但到了真正干正事儿的时候,陈哙根本一点权力也没有。
他更像是南京对伦敦表明诚意的一样工具。
看!一个亲王都万里迢迢的来了,你说我们有没有诚意?
他可是当今皇帝的弟弟,受封王爵的弟弟。拿到欧洲那就是亲王阁下。
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地位尊崇啊。
依照东方世界那传统的宗藩关系,陈哙的身份比暹罗王、琉球王、金边王、朝鲜王这些属国都要更尊贵,因为他是一字王。那朝鲜、暹罗、安南、琉球等王位在中国的封爵体系里更是个郡王,哪怕朝鲜王在明时被大明皇帝特许照亲王例,那也是郡王。
这位爷要是去了日本,天皇都要主动见礼,幕府将军都要位居旗下。爱田小五郎已经很满足现在的生活了,要不是邓王一直不让他置地,说日后有好处给他,这两年所得的钱财都够他在江南买上几亩好地,扎扎实实的生活下来了。
听到木头屋里四爷的叫唤,小五郎赶紧提着一大壶的热水进去。
兑好一盆还滚烫的热水,小五郎举着玻璃镜站在前头,陈哙拿着小刀开始给自己刮胡子。
十七八岁的少年,本来是刚刚发须,正是面嫩的时候,可前几年陈哙见识了大人门刮胡子后,自己有样学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成了眼下的模样了。
年纪小小,不仅嘴唇上有了胡子,面颊的胡子茬也硬的扎手。
“娘希匹的,终于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了。”母亲是江浙人氏的陈哙脱口而出一句宁波方言里的国骂。但脸上显露的是满满的喜悦之情。
两边都谈大半个月了,终于把事儿扯捞完了,敲定了协议书。陈哙总算是能回东京了。
而这次回到东京,他就可以坐船回南京了。也不知道过年前,自己能不能抵达?
他为了封地对皇帝请命来美洲劳军,除了海上的风浪外,也没遇到什么危险。不仅去了老二的封地,还去了一趟曼萨尼约。
西班牙人对于北头的土地已经松口了,唯独是曼萨尼约,他们还在咬牙坚持。但皇帝老子显然是吃定了西班牙了,是不可能让步的。
这些行程上都没吃啥苦头,唯独来温尼伯湖,这儿鬼天气真太冷了。
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