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跟樊伟没毛的关系,这更是叛乱集团不敢把事儿做绝。

    此次暹罗发生政变,军情局在事情爆发之前竟然丁点也没有察觉,这惹来了皇帝老子的严重不满。眼下暹罗的军情局人员就担负着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查清楚都是谁参与了这件事;二、全力营救郑信。

第八百零七章 华人不可欺!

    “郑信是通銮手中最重要的筹码。想要营救郑信出来,谈何容易?”

    “朕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没有要求他们一时三刻的就要把人救出来。”

    “朕可以等。”

    “但你们军情局的人必须保证郑信的人身安全。这是第一位的。”

    ……

    陈亮走出了皇宫,皇帝的话还历历在耳。这意思表达的很明确啊,但是军情局能不能做得到呢?

    为什么现在驻缅甸的兵马和南洋水师不敢动真格的?

    那就是怕通銮走投无路了,狗急跳墙,杀了郑信。那样一来,暹罗的残局就变得不好收拾了。甚至这场动乱可左牵缅甸,右连安南,辐射金边万象,波及马来、苏门答腊,让整个南洋骚动起来。

    暹罗就是那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陈亮一头官司的回到府上,然后一头扎进了书房。

    营救郑信不能只靠着昭披耶却克里穆的能量,军情局也要有自己的手段。陈亮已经派出精兵强将赶往曼谷,但究竟能不能真的把人安安全全的救出来,他心里是真的没有谱啊。

    再牛逼的杀手也不可能保证每一次任务的完成,可这是皇帝的命令。

    ……

    曼谷是后世暹罗的第一大城市,在整个中南半岛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这座由华人先民胼手砥足、筚路蓝缕中开辟出来的城市,现在已经被南洋水师的陆战营给整个控制了。

    水师陆战营与吞武里的军队以湄南河为界,这也是吞武里和曼谷政治版图上的地理分割线,曼谷兴起的时间太短暂了。现在两边夹岸对峙,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两边谁也没有真正的发起进攻。只不过是在前线在大玩静坐战的同时,彼此地界里的警备级别却在一升再升。

    吞武里城里,大街小巷都是士兵在站岗。这些人的士气或许不会太高,用来打硬仗是自讨苦吃,可拿来当卫兵用却是好的。同时城外,大批的青壮被暹罗军征调,在湄南河西岸和吞武里城四周都挖掘了大量的战壕。

    而曼谷方面呢,比之吞武里之戒备更见森严。因为港口里停着大量的战船,码头上也有大批的军火物资,这些都是具有莫大的价值的,要是被火箭弹招呼一下了,就是大不美妙了。

    叶廷洋是曼谷方面的总负责人。

    他的年纪并不到,至今也不到四十岁,可以说在陈汉的二代将领中已经坐稳了自己军中翘楚的位置。是海军中生代将领的领军人物。

    “好。”此时的叶廷洋挥舞着手中的译文,高兴地禁不住大吼。

    飞鸽传书递来了十万火急,皇帝的命令终于下来了,可开打了。

    “给我召集众将。”只要有圣命,水里陆上,叶廷洋岂会怕暹罗人的十万大军!

    这些泰族人,把他们放到陆战营跟前,他们有没有勇气扣动扳机还都是要两说。国防军是他们的老师,绝对绝的师傅,暹罗军中上上下下配着上千华人教官,现在这些人虽然被抓捕了起来,但他们在暹罗军队里的威望都是很高的。本来是暹罗大靠山的中国,现在中国却突然的要跟暹罗开打,暹罗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自身又是个‘背叛者’。战争的责任在暹罗人,而不是中国要吞并暹罗,如此暹罗军队的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由这些教官教习,延伸到整个陈汉军,广而推之的结果就是在双边的对峙战中,暹罗军队的士气也在不断地下挫。

    “诸位都看过了一遍。”译文在所有人的手中转了一圈后回到了叶廷洋的手上。

    叶廷洋双手对着南京方向一抱拳,说道:“陛下有命,要惩处暹罗叛逆,匡扶暹罗国祚。我等身为帝**人,就当以陛下的圣命为准,用我们手中的刀枪让陛下的意志得到最完美的贯彻。”

    “此战一开火,不管是湄南河处,还是大海上,都不需要给我留手。”

    “给我狠狠的打。”

    小小的暹罗,小小的泰族,竟然敢挑衅天朝上国,这是不知死活啊。

    在叶廷洋的眼中,这次的吞武里政变,还有暹罗军队进入曼谷事宜,那无不是在宣示着泰族人对华人的反抗和反扑。

    郑信是个华裔,虽然他母亲是个泰族人,他的义父也是一个泰族人,但郑信亲华的态度十分明显。很难否认这会反对派造反的时候,有没有关系到这一点。而暹罗的军队敢大胆的占领曼谷,这就是对上国的不恭。

    曼谷是华人的曼谷。

    这些年里,曼谷这儿的警察、官员,不要说没有一个泰族人,就连泰华混血儿也没几个。

    这个地方虽然是暹罗的土地,官员官吏警察卫兵等也都是暹罗国人,可说的是中国语言,写的是中国汉字,学的是中国文化,给叶廷洋的感觉跟中土没什么两样。就像河仙、新加坡、槟榔屿等等。

    不管是经济、政治,曼谷就都是华人的地盘。

    暹罗军队竟然敢占据这里,叶廷洋有一种尊严被触犯,老虎的尾巴被只小耗子咬了一根毛去的感觉,震惊之后就是怒不可遏他们就是找死!

    战争并不仅限于曼谷,陈鸣酝酿的大反击不会只限于曼谷,驻扎缅甸的国防军开始越过分界线,进入了原缅甸东部边境之前划给了暹罗么。开始正式进攻暹罗,陈联和汶吗处的战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股大反击就在酝酿当中。

    事态爆发已经这么多天了,陈鸣就算一时间救不出郑信来,也要先控制整个暹罗局势。

    同样是谈判,暹罗大势掌握着通銮手中的时候,是一回事儿;大势掌握在陈汉手中,通銮只得困守孤城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儿。

    第二天天色放白,水师陆战部队的军营里,所有的士兵就都开始了洗刷和吃饭。然后五千余人的陆战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了进攻阵地。

    呜呜的军号声和强节奏的哨声响起,正在营中紧张不安的暹罗士兵身体一震,如条件反射一般的就抓起了身边的步枪,开始在低级军官的组织下列队。

    战争开始了。

    湄南河对岸的炮兵阵地只是小菜一碟,大海上的战船才是弹下如雨。

    暹罗也有水师,只不过那几艘船在南洋水师大驾光临的当天就沉进了水底。现在水陆夹击,吞武里的暹罗军不会笨蛋到以为这儿都是在虚张声势。

    叶廷洋按照道理,在开打之前应该先向吞武里打声招呼的,投降不投降?投降一切都好说,不投降立马就要开打啦。

    可叶廷洋不愿意打这个招呼,这招呼要打也要等到大兵逼近了吞武里城墙之外,那才是勒命通銮投降的好时候。

    而现在,他只想给暹罗人一个教训,让所有的暹罗人都记清楚一个道理华人不可欺!

    连连的炮声在曼谷湾的上空响起,不仅是陆地上,海上的南洋水师也在不停地轰击着吞武里驻守海岸的守军。

    双边间距在六七百米。火箭弹派不上用场了,能靠的就只有火炮。

    所以,两边的强弱都是不需要质疑的。

    暹罗本身是不存在岸防部队的,他们这里就没有海防营这么一说。

    造成这一情况的是最初他们海防意识的薄弱,但暹罗很快就有了一个老大,等到郑信拜了陈汉当老大之后,他们就完全不需要为海岸线的安危操心了水师的投入是高耗费的。

    尤其是陈汉用一次次胜利调教着南洋的时候,暹罗国不要说‘没’那个海防意识,就算是他们有了海防意识了,他们也不敢大张旗鼓的修岸防炮台啊。

    整个南洋都已经是你家老大的地盘了,你还要在这儿修什么劳子的岸防炮台,你这是要防谁呢?防你老大啊。好大的狗胆子。

    这直接关系到一个态度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相信不相信自家的老大能保自己的平安。

    而在东方以中国为主体的宗藩体系中,这‘态度’的恭敬不恭敬,就是中国与它国之间的亲密度的最直观的一个返照。

    为什么明清两朝都以朝鲜为第一属国?那就是因为朝鲜的态度攻恭敬啊。你甭管这态度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人家能够自己做出来,这就是本事。

    而暹罗的位置就远没有朝鲜来的重了。要是在过去,满清多半是不会搭理的。可是陈汉不一样,陈汉的水师能随时进攻吞武里,陈汉开国皇帝的‘气度’也不比针眼大多少。

    而且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这位万岁爷的‘武功’不是一般的盛大,远在万里之外的一场大战他都敢打了,更不要说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了。何况在家门口打仗,他们还有那么多的帮手。暹罗人敢打赌,如果陈汉真的要打暹罗,安南、金边一定会欣喜起兵,积极响应上邦号召,以来分一杯羹。

    就像之前缅甸战争中的暹罗‘开疆扩土’一样。

    中南半岛太小太小了,小的容忍不下任何一个想要建立霸业的国家。不管是哪一国强大了,都会损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湄南河东岸的水师陆战队炮群,在不惜炮弹的往对岸轰,就是想拔一个头筹。

    水师陆战队虽然附属于水师部队,但他们跟单纯的战船水兵之间也是有利益矛盾的。

    如今这几年,水师陆战队的兵力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他们在水师内部,在中国大都督府里拥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强大起来的水师陆战队当然会追求更大的权利和更高的地位。这无疑就触动了海军的奶酪。毕竟他们俩算是‘同一个兵种’的么。

    谁也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更不想让自己的话语权被分割。

    在海军看来,水师陆战队发展的那怕再强大,他们也是依附于海军存在的一个兵种陈汉的汉军陆战队这时候还不是独立兵种。而水师陆战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坐船的步兵,现在水师陆战队想要反过来吞噬海军的利益,这就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儿子要当老子的家了,这属于大逆不道。

    所以,海陆两边的战斗一打响,都想抢占个先手,压一压对方的脾气。

    湄南河是暹罗国的第一大河,这个时代的曼谷还是一座水上城市,河渠纵横、舟楫穿梭。占地面积当然还远不能跟后世的曼谷相比,所以周边还有大批的坑洼水泽。

    但是现在这些河渠和坑洼水泽却成为了水师陆战队进攻部队的出发点。

    一艘艘小船,一艘艘竹筏飘扬在河面上,上头全是荷枪实弹的水师陆战队士兵。他们都在等待着信号弹的打响,只要三颗信号弹升上天空,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舟筏就会齐渡湄南河。

    顺便着说一句,这些水师陆战队手中拿的全部是火帽枪,不怕雨水的,现在的暹罗已经步入了雨季。

    暹罗军队士气底下,但是他们人多势众,而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另一个优势他们可以征发大量的劳工。

    湄南河对岸的暹罗军就征发了吞武里城内外数万百姓丁壮,在贴着湄南河一溜摆开的防线上构筑了好几条堑壕,但战争又岂是单单的几条堑壕组成的?

    没有了上千名华人教官教习为暹罗军队勾画行军线路,排定调遣秩序和时间,设计防线,调度后勤,参谋一切军机,整个暹罗军的行动速度和执行力上就下降了老大一截。

    挖堑壕是通銮早早定下的策略,但是通銮连弹药储备和伤兵安置地都不知道该布置在哪里合适。又因为堑壕临近江畔,地下水高,而且监管不严格,堑壕挖掘的很是浅薄。

    如此一支士气低迷的军队沿着波光粼粼的湄南河西岸展开的防御线有多么的坚固?就很值得思量和考虑了。

    炮击自早上九点开始。一直到十一点方结束。两个小时的炮击,暹罗军队的炮兵阵地被摧毁了七七八八,胸墙、栅栏都给打的七零八落,在热气球的指引之下,水师陆战部队的炮兵打的不要太准了。

    暹罗军的火炮一开始的时候也在不停的还击,也很喷出了不少的炮弹。

    比弹药数量,这些暹罗军比进攻中的水师陆战部队都要充足。

    但这没个卵用。

    没有了教习、教官计算炮击坐标,暹罗人的火炮只是叫人听一个响。

    终于熬到了炮击结束,信号弹升起,数百艘舟筏齐齐向着一塌糊涂的湄南河西岸划去。

    从校射气球上看,整个曼谷当面的湄南河河段,十几里的宽度上,千舟竞渡啊。

    也万幸湄南河现在是刚刚进入雨季,河水流量只是有所增长,还没有到最高峰,不然水师陆战部队根本就不用想着顺利过河。

    对岸的暹罗军还在一片混乱之中。那连天的炮火中,一线担负指挥的旅长不知道是被炸死了,还是临阵脱逃了,反正是找不到了。

    “殿下,殿下,中国人开始渡河了。蒙銮大人找不到啦……”

    依刹罗颂吞很快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情报,气得他是破口骂娘。

    通銮是暹罗国的摄政王,也就是王爷了。依刹罗颂吞是他儿子,当然也就是‘殿下’了。

    在外面落下的炮弹开始稀疏了的时候,他开始让人整顿手下的预备兵,他就知道前线的部队不顶用。但到现在二十分钟了,预备部队还没整顿结束。过去的暹罗军一排散乱中紧急集合可是连十分钟都用不了的!

    现在中国人即将发起进攻,前线指挥官又消失了,这是天要亡他啊。

    “告诉皇宫,我需要支援,我要支援。不然湄南河是守不住!”

    这不是单纯的战斗力上的问题,湄南河西岸的暹罗士兵足足有一万多人,他们要面对的敌人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可是内心上的差距让三倍的兵力优势也化为云烟。蛋用都没有。

    依刹罗颂吞只能让人向通銮求援。然后也不管预备兵混乱不混乱,反正把人都拉上直往前线去。

    从防炮洞里钻出来的暹罗军队士兵,一个个灰头土脸好像个泥猴。

    而此时的湄南河面上,千舟竞渡,水师陆战队的士兵虽然不是专门的水兵,可划船的速度是一点也不慢。依刹罗颂吞带兵赶到一线战场的时候,一些速度快的水师陆战队士兵已经临近岸边了。

    放眼望去好似有六七十张舟筏,散布在五六里宽的河岸防线上,而湄南河当中呢,更多出十倍的舟筏挤得河面似密密麻麻一样。依刹罗颂吞第一眼看上去都给吓了一跳。

    “镇定,镇定。佛祖会保佑我们的。现在都给我举起你们手中的枪,开火,开火。”

    依刹罗颂吞歇斯底里的叫嗥着。作为通銮的儿子,他出现在前线上,让混乱中的暹罗兵确实提起了一截士气,人心也有了一丝稳定。可是当枪炮声再度密集响起的时候,当冲锋号和喊杀声响亮在耳边的时候,暹罗军士气再度大挫,刚刚压下去的混乱变得更甚。

第八百零八章 坏我大事!【周一恢复正常更新】

    吞武里的气氛很紧张,就像一个‘坐’在火柴堆上的炸药桶。

    湄南河畔响起的爆炸声就是一个被点燃的引线,无数人眼睁睁的看着引线在一点点缩短,呲呲的火星在燃烧,在一点点向着火药桶去。可是所有人偏偏给人施展了定身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燃,却没能能力去动弹一下,掐灭这个火花。

    黑夜中,整个吞武里亮如白昼,以王宫为中心,一堆堆篝火和一支支火把照耀的吞武里如是不夜城一般亮眼。

    街头巷尾都有站岗放哨的士兵,夜间施行宵禁,任何人无有令牌,不准外出。哪怕是你老婆要生产,要找接生婆呢,也一样不行。

    就连吞武里城内的大小河道上,都有一艘艘船只在巡逻,以防范有人趁乱从水道进出吞武里。给通銮造成更大麻烦。

    不过在眼下这个时代,想要大规模的防患水道还真不容易。

    尤其是几处被下了渔网的地方都已经被军情局获知,如今一队被军情局派出的精英行动小组成员,从城外的河道悄悄下水,带着面罩,透通伪装成芦苇的呼吸管呼吸换气,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城内摸去。

    火光只能照亮河面,可照不透河水。当发现暹罗人巡逻船队的时候,他们就彻底下潜,水下的四周是那么的安静,只能听到船只划水时的声音。每一个行动组的成员都精通潜水技术,闭气五分钟以上是这个小组成员入选的门槛,以至于他们很轻易的就来到了自己一行的目标所在地一座面积并不大,但在暹罗佛教界地位却颇是不凡的佛寺。

    佛寺周边有一队暹罗兵长期驻扎,每隔二十分钟还有一队暹罗兵过在巡查,但这都不是事儿。

    有了内应,再严密的守备也漏洞百出。

    行动组的组长打开了一个由油布包裹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小盒子,里头是一块怀表,但表针和数字都是萤石,周边还镶嵌着一圈荧石,可以让他看清楚时间,现在是夜间的一点四十五分,再有五分钟就会有一支巡逻兵从佛寺前走过。

    而再有十五分钟,也就是凌晨两点钟,佛寺里会有斋饭送给在佛寺前的暹罗兵。

    佛教在暹罗是神圣的,不仅暹罗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让佛教成为暹罗国教,僧侣备受各界人等的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就是连生活中种种,都印刻着佛教深深地烙印,比如男子结婚前必须要出家,而郑信就出过家。

    十三岁由义父拍耶节悉为之举行“剃顶髻”,那是暹罗的一种传统习俗,顶髻就是暹罗男子在幼童时期就开始保持的一种发誓男孩头顶留着一发髻,而剃顶髻就是将发髻剃去,即表示男孩已成年;同中国古代的“束发”意义相似。剃顶髻仪式完成后,郑信就落发为沙弥,并前往大城王朝国度城外地去的三殿寺研究佛典与巴利经文。还俗之后,被他义父引入了官场,入内廷充当国王侍卫。

    跟满清的八旗勋贵子弟入宫当侍卫是一个道理,都是步入官场的一条捷径。而事实证明郑信也确实由侍卫迅速起家,在年纪不大的时候就被当时的大城王朝国君视为栋梁。

    但从郑信的人生经历来看,也可见佛教在暹罗巨大的影响力了。

    所以佛寺的斋饭不要说只是一碗米汤了,就是一口凉水,也是让这些暹罗兵受宠若惊的。

    “撒瓦滴克拉……”

    “撒瓦滴克拉……”

    两点钟准时到了,佛寺庙门被打开,寺庙前驻扎的暹罗士兵早已经完全集结在寺门处,在军官的带领下,队列严整的、恭敬的等候着和尚。

    “走走……”

    行动小组的组长小声的说着。一边将盒子重新包起来,塞进腰间的匣子里。

    人数并不多,总共就五个人,篝火将他们的身影照射的清晰无比,如果没有佛寺的斋饭让所有的警卫暹罗士兵都聚集到佛寺跟前,行动组的五人怕是刚窜上岸,没走几步就已经被发现了。

    寺庙的侧门一片漆黑,没有人发现刚刚这儿进去了五个穿着黑色水靠的人,就连石阶上的水印都没有留下,从河岸到寺庙的距离很近,但也有几十米远。几十米的土路早就把水吸干净了。

    ……

    南洋水师的陆战部队没费什么劲儿就打穿了暹罗人在湄南河西岸设置的防线!是水师陆战部队真的勇猛无匹吗?

    不,当然不是。这一战暹罗军一败涂地的原因,更多的因由是暹罗军的斗志低靡!

    在战争开打之前,他们的‘心’就已经认输了。

    所以,战争开启之后,连天的炮火中的暹罗军,当发现他们的火箭弹并不能让南洋水师陆战部队退却,暹罗军被水师陆战部队追兔子一样逃离了湄南河前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整个阵线上的暹罗士兵就都不好了。火箭弹都挡不住的‘人’,他们能挡得住吗?面对水师陆战部队的拼命进攻,一万多暹罗军队是一触及散,投降的投降,缴枪的缴枪,兵无战意,士无斗志,跪倒了一地。

    然后水师陆战部队就再接再厉,继续进攻暹罗军队的二道防线,依旧是一攻即克,一捅即破。

    本着‘宜将胜勇追穷寇’的架势,他们紧接着就追在逃兵败兵的屁股后面直奔吞武里城的东大门去了。那一带的还有不少暹罗军盘踞的据点和吞武里城外的防御要地。如果把这些一鼓荡平,大军就能望见吞武里城的佛塔了。

    ……

    “混账,混账。依刹罗颂吞这不成器的东西,坏我大事,坏我大事!”

    城东的枪炮声已经传进吞武里城,当然也传进了通銮的耳朵里。这才半天的时间,依刹罗颂吞就全军溃散,通銮很是很气急败坏。

    一万多人的大军啊,那是一万多军队。

    就算士气不高,也能坚持个两三天不是?毕竟他们的对手只有五千多人。怎么着也要让中国人添加一次援兵才行啊。这样‘败’也才‘败’的有面子么。可是就这半天的时间,湄南河防线不仅崩溃了,还连累到了二道防线。

    让中国人一口气都打到吞武里城外了。

    按道理,如今的暹罗军队也是跟缅甸人打仗打出来的精干之师。当初在缅甸战场上也历经了不少血战、苦战,那韧劲是有目共睹的,都赢得了南京的称赞。怎么现在一群狼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窝兔子了呢?

    休说依刹罗颂吞手下是一万多人,那就是一万多头猪在湄南河边上乱拱,也也给南洋水师陆战部队制造不少的麻烦啊。所以说,那些人连猪都不如。

    如果不是依刹罗颂吞是他的儿子,通銮都想砍了依刹罗颂吞的脑袋,警醒众人了。

    当然,自己嫡系部队没有大的损失也是此不幸中的万幸之事了。

    依刹罗颂吞之前只是一个团正,暹罗军队学习陈汉国防军的正规化,而既然是正规化,那就要按照规则制度来。所以依刹罗颂吞都三十岁了,还只是一个团正,并兼任旅副参谋官。当然他手下的那个团是通銮家族的嫡系力量,之前在缅甸战争中也历经数次血战,在事变后由两千来人扩充到三四千人,都是缅甸战争中的老兵。装备精良,暹罗军最好的一批火枪,一水儿的陈汉新燧发枪,而不是国防军淘汰下来的二手燧发枪。战斗力应该很是不弱的。

    这场政变也打乱了暹罗军的‘正规化’,依刹罗颂吞在通銮掌控了吞武里的大权之后,就被通銮连升三级,从一个正团级提拔为副师级了禁卫军的二号么。

    结果湄南河一战,这个团的人马打的是跟烂泥一样烂,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团的士兵简直个个都是飞毛腿,跑回吞武里后一清点,竟然还有两千六七百人,损失虽大,可骨架底蕴还在,实属难得。

    说真的,通銮并不惧怕那五千多陆战部队,也不怕飘在海上的南洋水师舰队,大不了他放弃吞武里的海防线么。你南洋水师在水里牛逼,你们还能把战船开到岸上来吗?

    而五千多陆战部队是很凶悍不假,但吞武里周边,通銮还握着好多兵马呢。

    现在他们杀到了吞武里城东们外,确实是在天枰的中国一方那头增加了一个大大的筹码,但只靠这五千多人的陆战部队,不可能真的拿下吞武里。

    在通銮的设想中,这支部队是要与陈联、汶吗、缅甸的国防军交相呼应的,等到各路大军都打破了他派出去的讨伐军,齐齐逼近吞武里,掀起大势来时,这支位于吞武里边上的部队届时才能起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

    可通銮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人会这么的急不可耐。

    五千来人就敢进攻吞武里,真的以为吞武里的几万大军是泥捏的吗?就算湄南河一战,暹罗军大败,通銮内心中的信念也不会动摇。

    三倍不行,十倍呢?他就不信中国的士兵个个都是铁打的。

    “中国人小瞧我们。我们就趁机会吃掉他们的先头!”

    通銮冷笑着,又对手下的几个将军吩咐说:“调派全部的禁卫军,还有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的可靠不分。三万多人,六倍于中国人的兵力,我就不信收拾不了这支陆战队。”

    通銮手里握着的还有一支最最嫡系的部队第二师,这是他的命根子,但这支部队要用来看守吞武里。他现在对暹罗军队的战斗力也很拿不准。湄南河之战对他的打击太大了。那是三倍的兵力优势啊,就打成了那个熊样子,让通銮的信心都要丢光了!

    但一码归一码。通銮对暹罗军队再怎么没信心,再怎么忐忑,暹罗军队也是他必须依靠的力量。但他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的心腹部队投入战场,那是他仗之震慑吞武里各部军队的根本,贸然的投入战争,一打起来折损多少就不说了,如果表现低劣,为其他暹罗部队瞧不起,事儿就大了。

    “冲啊,冲啊。把他们压回去……”

    吞武里东边的一块战场,水泽伴着一个临水而立的山头,山顶比较平坦,适合架炮,暹罗军很看重这个点,在山头周遭布置了大量的沟壑和士兵防守,又废好大的人力将二十几门大炮运上了山头。

    这山头的高度并不高,但地理位置确实挺重要的,以火炮的覆盖射程来说,都可以挡着一半的吞武里城了。

    而水师陆战队也真的来进攻了。

    并没有因为另一边的‘空挡’而‘舍难取易’。

    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

    只且跟暹罗人设想的进攻方向很不一样的,进攻的水师陆战队并没有走陆路,而是走了水路。

    山头临水的那一面正是暹罗人设防的弱点所在,因为暹罗人不认为水师陆战部队会从那个方向打来。那是一处绝地啊,水泽淤泥,难以行进,暹罗军又占据高处,进攻上很受限制。

    可偏偏,水师陆战部队就是从水泽淤泥上发起了进攻。

    用芦苇铺盖淤泥,再用竹排木板覆盖其上,危险的淤泥水泽就成了平路坦途了。而山顶上的暹罗军炮兵当然会调转炮口阻击了,但是炮击这方面陈汉的炮兵更犀利。

    暹罗军炮手的素质本就不如陈汉军,现在陈汉还有校射气球在,有着一双‘天眼’,双边炮击效果就更天差地别了。

    没用太长时间,整个山顶就变得一塌糊涂了,暹罗军的炮兵阵地也变得一塌糊涂了。暹罗人辛辛苦苦运上山头的二十多门火炮东倒西歪的,已然是全军覆没。

    暹罗军队就只能看着水师陆战部队一点点的从水泽、淤泥中铺出一条路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