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薰就一直在用伯多禄的身份在面对着他们,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李承薰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圣光想要普照东方,太难太难。

    但作为一个虔信徒,在黑暗中默默坚守,等待着光明有一天的到来,那也是一种信仰。

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

    时间转瞬而过,眨眼,就到了中秋节。

    冬天的脚步已经临近了,市面上已经多出了不少皮货,到北方当猎人的群体在达到一定数值后,数字终于没有继续增加下去了。皮货出量也达到了一个大体稳定数字。

    中国自产的皮货已经有了不小的数量,但俄罗斯人依旧在源源不断地将皮子运到中国,哪怕是那些皮子的价格和利润越来越低。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大节日,南京城里张灯结彩,前后几天南京城都要昼夜欢腾,歌舞达旦了。

    而随着时间向年底的临近,南京城的居民们,也越来越把目光看向了东方那是在关注北美的战报。

    跟北美西海岸可能要结束的战斗相比,西南军区云南边防军19师开进缅甸的消息,完全吸引不了人们的视线。这之前的一个月,整个中国都施行了报纸管制,缅甸的消息都要从报纸上绝迹了。数以千万、亿万的中国百姓根本不知道,就在这短短的一月时间中,孟族和缅族的仇杀发生了4000多起,大大小小的斗殴那就是斗殴么,怎么会是仇杀呢,两边死伤总数额达到了三万余人,超过十万缅族人被暹罗军队逮捕,连同他们的家人,预计不下三十万的缅族人被暹罗人抢回了国内。这个数字都达到了暹罗国民数量的十分之一。

    至于那些没能统计到的数字,还有因此而引发的缅族逃亡人数,让整个缅甸在七八月中成为了上天都不忍目睹的人间地狱。

    而被暹罗人大肆摧残中的缅族人真的大量向西逃亡了,预计现在中属缅甸的地盘里顶多生活着一百万缅甸人,其中缅族人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大部分就是孟族人了,和少数的掸族人、华人。

    两个朝鲜大小的土地,只有聊聊的百十万人,而当中占据着一般人数以上的孟族人对于陈汉还属于比较友好态势,在缅族当政的时候,他们是亡国奴,那么既然都是亡国奴,何不换一个更强大的主子呢?

    可能最开始的一些孟族人就是这么想的。

    只可惜这么一个强大的胜利并不能吸引着南京人的目光,万里之外的北美才是他们眼中的天堂。

    那里有着堪比整个中原辽阔的土地,野地中千里无人,只有些野人和数以百万、千万头的野牛生活在那里,还有大批的野马。那里还有金矿,超级大的金矿,气候适中,雨水也适中。

    陈汉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宣传,早就让很多国人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天赐之国,北美那儿就是一个完美的天赐之国。

    跟北美的广阔未来相比,缅甸算什么?

    再加上,北美的战局至今也没有个准信,传回来的消息只是说最后的攻击开始了。两万联军从曼萨尼约出发,直击墨西哥城。但最终的胜负如何,本土还不得而知。

    北美的战局还充斥着不确定,而缅甸的战局在一个月前就尘埃落定,他们的国王脑袋都被藏人做成了酒器。谁还会对一个既定事实关心呢?

    南京城的市民都是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位置上的,他们中几乎没人会去移民北美或是缅甸,所以这些人的关注点也最能代表本土的绝大多数人的感情倾向。

    要知道陈汉在上月中已经向北美派出了使臣,同时在更早的时候也向着欧洲派去了人手。那都是去年了,在中英于靖海达成那个协约之前,陈鸣就往欧洲派出了一支两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战舰上除了携带一些必要品,就是转告还滞留在欧洲的高彦明一切大权皆操于其手,他拥有与西班牙王室开启谈判并定下条约的全部权利。

    这点信任,陈鸣对自己这个老表还是有的。

    所以,今年的中秋节,南京城十分的热闹,很多老百姓都已经在想着战争胜利的美好了。那些被他们从银行、股市里买到手的国债、战争债券、土地债券,甚至都不需要等到战争打赢了才能收红利。

    南京是陈汉的政治中心,这些年来陈汉也不是第一次搞出国债、战争债券和土地债券了,靠着陈汉朝廷之前打下的良好声誉陈皇帝在这点上从没坑过底下的小民,南京城里的小老百姓们、中低层商贾,也都纷纷为朝廷贡献了自己的一己之力。

    现在就到了他们‘收获’的时候了。

    北美的最终战况还没有传回来,但没几人相信远征军会败。

    事实上,从八月开始,北美的战争债券和土地债券的价值就开始慢慢上扬,不管是九折五发行的土地债券,还是足额发行的战争债券,利率都很低,可以说这种债券就算是拿去盈利也赚不到几个钱。但是谁让现在的中国有土地呢?

    这些债券的抵押物,那些国债的抵押物,就是陈汉朝廷手中握着的土地。

    手握北美战争债券,就可以用三元一亩地的价格【债券币值】去北美拿地,这期间要是幸运的圈到了矿山,那矿产就属于你自己的,且财产税纳税金额还能减半。

    三元一亩的农业耕地,以此为基准的土地价格是个让很多人疯狂的价位。

    而战争债券呢?它的限制比北美土地债券更宽,除了享有土地债券的一切权利外,这种债券还可以用于北美之外的地方比如南洋、缅甸和南明州,用于冰天雪地的祥州和贝加尔湖,而南明州和祥州的土地价格才一元一亩。当然,已经被勘探明了的矿区依旧另有标价,但总的来说比直接拿钱去买,要便宜的太多太多了。

    国债也是如此。

    所以,收购这些债券的商家才是这些债券微小拥有者真正的利益源泉。

    币值只有十华元的战争债券,银行出的兑换价格,几年的利息加到一块可能还不到一块钱,而收购这些债券的商人,却可以用十五、二十这样的价格去大把的收购。

    就是因为溢价两倍的商人在这场饕餮盛宴中依旧有大把的利益。所以,挥舞着钞票来收购债券的人从来不只是权贵、大地主,还有大商人。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债券如此有利可图,那么当初这些大商贾为什么不直接掏钱购买债券呢?难道他们对陈汉没有信心吗?

    这当然不是。

    谁也没说这些大商贾们当初没有可着劲的购买债券啊。只是大家的财力有限,流动资金有限,而人的贪婪之心是无限的。没有人会因为一门生意的利润从过去的200%、300%,降落到现在的100%、50%,然后就没有人再去做了。

    那依旧是一门暴利生意,赚的已然是很多,只是比起过去少了。

    而这也算是一种全民的利益大联欢,赚钱的受众是整个群体,而不再是单单那些最顶尖的大商贾。

    这能刺激整个国家民众的向心力、凝聚力,也能让国家政府铸就自己的威望、威严和信用,铸就自己的公信力,铸就整个国家的国格。

    财富从无数民众手中汇聚到国家手中,国家再把这些财富投入到战争中雪片一样的订单洒落到商人们的手中,雪片一样的钞票落入士兵们的手中,军属们的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整个战争的花费无数,这些债券、国债筹集的资金还很有一部分被投入到了财政中,抹平了不少朝廷的财政赤字,几年时间里整个借贷体的涉及金额是以亿元做单位的,错不是这些款子,陈汉早就没钱了。

    而这些债券和国债在战争胜利后的‘利益瓜分’中被转化为贵族、商贾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产权,转化为大中型公司、企业名下的土地资本,转化为它们的固定资产和各自的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增长发展,人口的繁衍生息,这些东西迟早能为他们赚回巨大的利润。商人们的目光或许很短浅,这些投身债券市场的商人经过最终的厮杀和兼并,最终存于的所在就多能成为日后不可一世的存在。

    这个时间或许很长,也可能很短。

    或许现在兴风作浪的人,在十年后就会变得十不存一,二十年后就是百不存一,可这只能说商海博弈也是需要长远眼光的。大浪淘沙,始见真金。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团体,也适用于客人。

    陈鸣要做的从来不是给社会的中上层阶级分润财富,只需要的只是一个势头良好的利益循环。

    朝廷依靠战争夺取土地,商人、权贵‘借钱’给朝廷让军队去打仗,然后所得的土地再有一部分归属于借款的商人、权贵。这是一个很健康的利益循环。

    小市民们是不需要眼睛超前看多远的,他们看得只是一个钱,每次‘饕餮盛宴’总有早早出局的小市民们明知道手中的债券日后可能还会大涨,但就是抵不过眼前利益的诱惑,以至于把手里的债券早早的卖给了收购商,然后做看着债券大涨飘红,计算着自己损失了多少钱而后悔莫名,但当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又管不住自己……

    或者是奇货可居,一直窝在手中,要价奇高,以至于最终真的窝在了自己手里。

    这场大戏里,人生百态,无奇不有。

    这些小市民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河岸、湖畔、江边、花船、庭院、楼台两侧或是之上,彼此或闲聊或是真的看着天上的月亮,一个个嘴炮政治局就在这样机会中相继成立。

    小老百姓们对于官场和皇室的动向,永远有着十二万分的好奇心。

    八卦党绝不是21世纪特有的产物,眼下这个时代,南京城里的八卦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反正陈汉不比满清,虽然没有不以言论罪的明文规定,可对民间真的放宽了很多很多。而发一发嘴炮永远是小老百姓们的最爱。

    何况现在的南京城是天子脚下,他们就是皇城根儿下的人,想象前世的北京的哥,就也能映衬出眼下的南京城了。人人都是段子手!

    比起担心说错话了要被问罪,甚至丢官的官员勋贵们,这些平头百姓的胆子更大,兴致上来了更肆无忌惮。

    比如说就将来临的第三任内阁的成员选举,还有已经要正式施行的廷推,红线依旧划到了三品,无论是正三品,还是从三品,对于内阁大臣人选都能发表自己的建议。但是除了朝堂官场的大员们,勋贵现在也可以对之发表意见了,但必须是伯爵以上,甭管是贵爵还是流爵了,至少是县伯。

    贵爵县伯等同正三品,流爵县伯等同从三品;以此类推:

    贵爵侯爵等同正二品,流爵侯爵等同从二品。然后是公爵,王爵却不在其中。

    针对某个位置,他们有权利推荐自己认可的人选,然后由皇帝招人统一汇总,从中决出一个人选表单五到七个人。然后在京和地方上的三品文臣就可以针对这个名单进行推举了。

    这事儿当然可以公关,但如果‘公关’能把之变成不是受贿,这就要考验人了。

    这是一门真正的手艺,是一门大学问。

    中国在从无到有的一点点建立这门学问,这需要很强的观察力,洞察对方的所思所想所需。或许免不了利益交换,但这对于未来中国的政治也有很大的帮助。

    至少陈鸣是这么想的。

    让他自己去想‘公关’这个词,如果剔除掉公关**,去除掉吃喝、娱乐、**或行贿受贿,在陈鸣的大脑里就只剩下了利益交换这么一点。

    他自己对这个也懵懂。所以他只能来希望自己手下的大臣们能转动自己聪明的脑袋,很好地来完成这一命题。

    而且皇长子真到了要找媳妇的时候了,整个南京,整个江南,整个天下的人都在盯着这件事。南京城里的好事者给京城内适龄的大家闺秀们排了一个名次,可以说是狗胆包天了。

    ……

    南京秦淮河边,高类思府上。某间关着门的小房间里,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仆打扮的人,正仔细地在一个笔记本上写着自己这几天的见闻。

    “这里极度富裕,每个市民都穿着得体,面色红润。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一个月了,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乞丐,听说这个国家所有的乞丐和贫穷者都被送到了南洋和东北、北美去了,每个人可以分得五亩田地。这儿,白面包在每个家庭都能吃得上,而且经常还能吃到肉。

    ……城市极其繁荣,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商铺,城市的每个角落里也都有商铺里,里头都堆满了全世界各地运过来的物品。在欧洲很难看到的一些精品,这儿也随处能够看到。而且价格便宜了好几倍……

    整个城市都被水泥和石块覆盖,前者铺满了街道,后者垒砌的街面比前者更漂亮,尤其是城市中央的大道,足够十辆马车并行。据说一共耗用了几十万块青石板。两边大的商店云集,装饰都非常豪华,大多经营金银珍宝、名贵绸缎、玉器首饰等高档奢侈品,总数量超过了五百家。

    秦淮河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娱乐区,日夜表演戏剧、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商人在这里游乐休闲。

    他们拥有难以计数的人口,和训练有素的海陆军,以及先进的武器和巨大的财富。

    这里的男性普遍会打枪,因为中国政府在民间地方设立了大量专门的靶场,只需要很少很少的钱就可以在这里打很多发纸弹。我感觉得出,很多中国男性都喜欢打枪。每年社区中还会举行射击比赛,射箭比赛、空手搏击比赛和武器搏杀比赛,还有骑马射击等。

    中国政府给这样的赛事以巨大的支持。

    另外没到休息日,这里的人都会涌入运动场,足球在这里得到了大众们的喜爱。以至于一种以足球游戏为主的联赛项目,在中国的很多的大城市成功的举行。

    …………,中国有自己的信仰,土生土长的道教和印度传入后被本土化的佛教在这里影响深重,很多街道都有小的寺庙道观。上主的圣光很难在这里亮起,不仅因为这儿本有的信仰,也因为这里祭祀祖宗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很尊敬自己的祖先,每年都要在多个时间举行专门的祭祀活动,教廷的一些规则触动了他们的底线。

    我为一名忠诚于巴黎的人,我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个庞大的国家距离欧洲过于遥远,但这并不能让我们高枕无忧。地球正在变小,这是中国人说的一句话,全球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

    或许我看不到中国人大量的出现在欧洲的那一日,但我想我的孩子,我的孙子,总是能看到的。

    总有一日他们会出现在欧洲,或许还会像西班牙人对付新大陆上的印第安人那样,对付白种人……

    ……”

    女仆仔细检查了遍书写的内容,轻轻合上笔记本,锁进了自己房间的柜子里,最后整理了下衣服,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接着,她就要工作了。

第七百九十八章 自由,自由……

    克雷塔罗是美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几座城市之一,早在五百年前就出现在了这片肥沃的大地上,比墨西哥城的前身‘’特诺奇蒂特兰还要早上数十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这座印第安古城后,在印第安文明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带有浓郁西班牙风格的城市,将其命名为克雷塔罗。

    这座城市地理位置十分关键,是从墨西哥城向北、向西的交通枢纽。因为地理地势的缘故,这个时代想要修一条通畅的道路并不容易,墨西哥城坐落的位置是在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在眼下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想要直接从墨西哥城向西修筑一条大路并不容易。

    那就只有先向往北延伸到四百多里外的克雷塔罗,然后从克雷塔罗往西边去,最终来到海边的曼萨尼约。

    克雷塔罗另一条大道是直线往北的,一直通到战区。

    这座城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番。

    远征军如果只想切断前线西班牙殖民军的后勤补给线,实际上单单占领了克雷塔罗就行了。

    西班牙人真的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整个墨西哥城的兵力都要抽调光了,现在的墨西哥城只剩下了一支几百人的骑兵部队镇压局势,余下的军力全部开到克雷塔罗了。

    但是克雷塔罗南方就是墨西哥城,中间是一路坦途,毫无险阻,谁也不会放着一大块肥肉摆在眼前,而不去吃的。

    打曼萨尼约出击的远征军印第安武装联军,如今已经杀到了克雷塔罗城外,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墨西哥城集结了手中全部的军队,其中一部分都是从西印度群岛紧急调回的。而前线的西班牙殖民军已经受命回撤了,当然,他们对面的远征军在拼命牵制着他们,但西班牙殖民军依旧有不少部队退出了前线。这是墨西哥人给传递的消息,所以联军的时间也不是太多,他们必须抓紧时间。

    “轰……”

    “轰……”

    一团团爆裂的火焰在西班牙殖民军的阵地上炸起。胸墙倒塌,土石飞溅。但是这对于深藏在战壕里头的西班牙殖民军士兵来说,杀伤力远远不如看起来的那般强大。

    时间已经走到了西历1783年的九月份,联军打曼萨尼约出击后连克了瓜达拉哈拉、德伊达尔戈、伊拉普阿托、莱昂四城。队伍中的印第安人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些印第安人复仇心切,打仗时无不拼死力战,杀起对手来那是毫不手软!

    而除了这四场与西班牙殖民军的硬怼之外,联军行进的这一路上,很多小的城镇那都如是一场和平演变一般。

    很多的印第安人都支持联军,因为联军中有他们的人,而不少的墨西哥人也选择了‘中立’,经过与远征军的秘密协商后,这些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却也趁机将自己手中的武装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团。

    对于联军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程度上的冒险,这些民团现在是‘中立’的,可要是联军的攻势受挫,他们转而就有可能变成真正的西班牙民团。

    可是对于远征军来说,他们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呢?

    消灭他们吗?

    这会把立场倾向于远征军的墨西哥人推到西班牙人那一边。这些大庄园主就像是一个个地方豪强,他们的实力可不能小觑。否则西班牙波旁王室也不会将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所以,远征军就只能选择默认。

    整个形势就有些像早期中国北方历史上的坞堡,事实上就是地方的小豪强,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劳动力,有自己的武力。每一个坞堡的主人,单独的力量并不强大,可所有的坞堡加在一起,那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当中国北方的王朝之间爆发战争的时候,这些坞堡凭借着手中的力量,保持着一个‘中立’的姿态,而当哪一方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就有可能迅速站到敌人的对立面。

    在墨西哥这片土地上,那些个大庄园主就是坞堡主人,那一座座庄园就是一个个坞堡。

    远征军的这个冒险的决定是真正的得到了墨西哥人的‘心’,这些墨西哥人已然忘掉了远征军的‘可能威胁’,只是紧紧地记着自己与西班牙人的激烈矛盾。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你情我愿’!

    就连瓜纳华托这座大城市,远征军派去的一个营都没费一枪一弹,当地的墨西哥人首领和地方民兵就纷纷选择了‘投降’。以至于远征军顺利的从瓜纳华托带走了100公吨的玉米、高粱、土豆等谷物粮食,以及超过一千头的牛马牲畜,十万鹰洋,和大批的军火物资。

    然后瓜纳华托这座位于克雷塔罗北方的城市就被远征军交给了地方民团‘自卫’了。

    他们可以放心的对墨西哥城报告,地方民团的反扑打败了进入城市的陈汉远征军,顺利收复了这座城市。如果这份战报还能通过‘战场’送到墨西哥城的话。

    “杀啊……“

    看到远征军的大炮、火箭弹压得西班牙殖民军抬不起头来。看到一颗颗开花弹、火箭弹炸得克雷塔罗城外的西班牙殖民军阵地如同一片焦土,联军中的印第安武装兴奋起来了。担任联军总指挥的卢龙向一旁的印第安人一示意,几名首领意气风发的走到印第安武装的最前,挥舞着军刀长矛,高声呼叫着‘自由、自由’,让印第安武装本就高涨的斗志、战意瞬间爆表。

    “杀啊……”一千多印第安青壮高呼呐喊着上前。

    他们身后,还有大批随同远征军作战却没有被选上的印第安武装士兵,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

    这些印第安人就像阿穆尔河北方的八旗遗民一样,内心里充满了不可磨灭的仇恨。他们对于西班牙殖民军,就同八旗移民对陈鸣的刻骨仇恨一般,不可调和。

    所以,战场上的他们表现异常英勇。

    虽然这些印第安武装的士兵和首领都知道,远征军收容他们,支持他们,就是为了在战场上让他们打先头,就是在拿他们的生命做炮灰,他们心里头要说是全然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同样的就愿意承受这个牺牲,就愿意去被人这么的利用。

    只为了能向西班牙人报仇。

    这完全就是出于他们内心中对西班牙人的仇恨。

    看到现在远征军的上百门大炮和无数的火箭弹的不停轰炸西班牙人,炸得西班牙殖民军城下前沿阵地一塌糊涂,不少印第安武装首领们心中的不满就也烟消云散了。他们以为西班牙殖民军会在这样猛烈地炮火中损失惨重,而自己等人的冲锋那就是纯粹的屠杀。

    当联军中的印第安武装发起冲锋的时候,远征军的大炮依旧在轰响。当印第安武装的士兵距离西班牙殖民军前沿阵地还有二三百米时候,远征军大炮的轰响还在持续着。直到印第安武装的士兵距离西班牙殖民军前沿阵地百十米远的时候,远征军大炮才骤然熄火。

    克雷塔罗内的西班牙指挥官对远征军炮兵的素质很眼红。这就是一个军事强国的底蕴,是一场场战争中锤炼出来的精锐,真的不是别国随随便便的努力一把就能撵上来的。

    当远征军炮火消停,已经准备好了的西班牙殖民军前沿阵地士兵,从战壕的底部爬起来,从防炮洞内钻出来,一杆杆火枪瞄准着对面潮水一样冲刷到的印第安武装。

    一群印第安乌合之众,他们才不愿意浪费火箭弹呢。后者要留在中国人身上使用。

    “轰轰轰……”

    阵地上的西班牙火炮轰出了霰弹。

    “砰”

    “砰”

    “砰”

    三个老兵连带领三个新兵连,七八百人的步兵,除去在轰击中损伤了的士兵外,三次整齐的排射,让潮水一样就要冲到的印第安武装,那棕黑色的潮涌骤然一顿。就像遇到了一堵无形的墙,狂暴的冲击势头顿止,整个‘锋锐’直接的就没了。

    一千多冲锋的印第安武装,瞬间倒下了四分之一强。看着正前方那齐刷刷倒下的一截自己人,印第安武装剩余的人都傻眼了。

    燧发枪每分钟的射速可达到两发,少量的精锐射手能够做到三发。整个西班牙殖民军里都没有几个士兵能够在战场上达到这个水准,但绝大多数的士兵,战场上每分钟射速达到一发还是不成问题的。

    西班牙殖民军前沿阵地上的六个连队,呈三列横队组阵。那就意味着只需间隔二十秒钟,就会有一波枪弹射到。而当第三列齐射结束后,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十秒钟了。

    留给印第安人发傻的时间真的不多,他们如果能始终英雄的向前冲,那应该能在西班牙人新的一轮的齐射前就冲上阵地,但他们就是在发傻,还有被紧随在齐射后殖民军扔出的手榴弹爆炸给吓住了,发傻结束后傻愣愣的打响了自己手中的火枪,那又耽搁了一些时间,于是他们就只能悲催的承受第二轮射击了。

    卢龙在阵地上气的只想骂娘,这群印第安人,真屡教不改。之前的战斗中他们就已经受过这样的教训了,教官是怎么说的?一直向前冲,一直向前冲,可他们学躲避炮击的卧倒、匍匐很快,学一直向前冲就慢的太多了。

    之前的四场硬仗中,那一仗都会出现这种场面。

    进攻不敢进攻,欲退又不退,自己也组不成阵列对射,那就只能吃枪子了。

    一千多人的印第安武装直接被碾压的一败涂地。他们冲锋最猛的人距前沿阵地战壕都还有二三十米。

    卢龙的眉头皱也不带皱一下的。早就知道西班牙殖民军不好对付的他,拿印第安武装冲锋,仅仅是为了试探一下对手阵地的火力布置!

    看看那些火炮喷发的位置,哪些地方就等会儿炮兵轰击的重点地带……

    现在西班牙人是炮兵力量不足,火箭弹倒是很多,可他们连战连败,丢掉了大批的火炮,现在很难调集到可媲美远征军的火力来到克雷塔罗。

    而至于印第安武装死多少人?管他什么事!就是人全死光了,也咬不掉他一根毛去!

    “总指挥,让我们上去吧。以我们的实力,西班牙人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说话的人是一个禁卫军的军官,身为右校尉的他带领的队伍只是一个队,可这个队士兵手里装备的枪支却全部都是线膛枪,虽然不是最先进的米尼式步枪,但一个队的来复枪射手,运用得好的话,绝对能够给西班牙人制造很多的麻烦。

    跟随着第二批派遣军来到北美的禁卫军,大部分士兵手中握着的都已经不再是老式的燧发枪,而变成了火帽枪,后者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装备部队,虽然它的性能比之燧发枪也强不了多少。

    卢龙没有下令让禁卫军、派遣军紧接着出击。战斗经验丰富的卢龙,很清楚拥有战壕、胸墙优势的西班牙殖民军,会是多么的难以消灭。

    胸墙和战壕会把所有的优势都抵消掉。用来复枪射手对付躲在战壕里和胸墙后的西班牙人,太废时间了。“炮兵继续轰击,把西班牙人阵地上的工事全部摧毁掉。”

    卢龙眼睛里是慎重。

    作为这支军队的总指挥,他不仅追求战斗的胜利,不仅要为自己手下士兵的生命着想,还要统一的考虑全局。

    现在的局势就是西班牙人的援军就快回来了,他必须赶在那之前,解决了克雷塔罗,打开进攻墨西哥城的大门。

    所以他不能去磨时间。这个风险,卢龙不准备去担当。

    克雷塔罗内,西班牙指挥官略有些挑眉的看着继续‘轰轰烈烈’的远征军。竟然没有继续出兵进攻,而是选择了继续炮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