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勤编队人数倒是有三四百人,但这三四百人里至少三百人是战俘,这支队伍远远的离开躲在一边,省的战事引得战俘暴乱了。宪兵营和侦察营的人数本身就是少,他们和坦克队以及陈鸣的贴身亲兵,还有骑兵营组成了这一战中的中军,加一块人马也就有个五百人。

    亲卫右营和火枪营,以及两支护卫队是这一战的主力,也就是说陈家军总兵力还不到两千。确切能够投入进战争的只有一千七。

    对面的清军,清兵+民团至少五千人。而且还带来了几门小炮。走的是水路。

    也是清军来的急迫,那些被安置在军营里的‘大炮’,因为时间的问题被留在了原地,前来救援周家口的归德镇总兵荣华只带来几门子母炮。

    清兵得知陈家军动静后,再部队调动明明是晚了一拍,步兵大队人马来的还能这么快,沙河上那飘着的大溜儿船只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双方最终的差距能被缩短到十里地,清兵全赖水运便利。

    看着眼前似乎两千人都不到的陈家军,荣华并没有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他心里知道陈家军的战斗力,别看人家只有两千人不到,实力正常发挥了,一样能怼死他手下的这五千人。

    而且这是一场真正的野战,双方都没有遮掩,清兵没有沟壕栅栏,陈家军也没有了盾车。两边可以说是要来一场真正的较量。

    荣华自负胜券不大,可他也发现这是一个明显的机会。他背后好歹也有两三千援兵,陈鸣却是一点多余的兵力都没有了,如果破釜沉舟决死一战,会不会就此将陈鸣这支兵马击败呢?甚至将陈鸣就此格杀???

    荣华的心脏砰砰的直跳。这是一个机会,大好机会啊。不过随即他就又沉默了,西华距离周家口有七十里,步兵赶路,即便是走水运也要小一天的时间,何况西华哪里还有那么多的运船?

    等到佛德、马文杰带着人马赶到周家口,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荣华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他手中的六门子母炮。这种改进于朱明弗朗机炮的轻型火炮,重不过百斤,每门配合子炮五个,虽然炮子只有可怜的五两重,只能算是大号火枪,但也是有一定的存在意义的。它的射程和速度都比火绳枪,比燧发枪要快,而且威力远大于鸟枪。

    陈鸣都怀疑满清中后期子母炮销声匿迹是不是因为他们被抬枪、抬炮给抢了生意。五两重的炮子,可不就是一抬炮么。

    子母炮的尾部装有木柄,柄的后部向下弯曲,并以铁索联于炮架。将子母炮装架在四足木架上,足上安有铁轮,可推可挽,行动便捷。使用时将子炮放入母炮后腹开口处,用铁闩固定,然后点燃子炮,弹头从母炮口飞出。速度快于鸟枪甚多!

    荣华现在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这六门子母炮了。

    陈鸣通过望远镜,明了的看到了那六门被清军架设在阵前的子母炮。他招呼过陈忠达,“看到清兵阵前的那六门小炮没?你们狙击队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射杀小炮炮手,延迟清兵小炮的开火。”

    清兵一下子拿出六门子母炮,这让陈鸣略感意外。只不过这些意外不仅没有让他乱了手脚,反倒让他更渴望胜利。

    以堂堂阵战,一击破清兵五千,这绝对会让周家口静若寒蝉,然后这一辉煌战绩还可以借着周家口天南地北的无数商家,以最快的速度传扬到大江南北。

    清军毕竟是官军,枪炮上都不会吃亏,甚至还要占便宜,陈家军正面击破当前清兵,含金量十足。配合着陈家军这段日子的攻城拔寨,这绝对能在全中国引起轰动。

    陈鸣还真渴望着能为他招来一些反清义士,不管这些人之前是不是做黑灰色买卖的。

    战场外的人头越来越多,其中个别人甚至还拿出了单筒望远镜。这东西在中国还属于稀罕玩意儿,能拿着它来管阵的,身份都不会简单。

    一道道旁观的目光不仅会关注着对面的清兵,还会打量着更近的陈家军。

    仔细的观察着对面陈家军的阵形,不少人已经皱起了眉头,他们发现眼前的这支贼兵部队队列极为整齐,打头的是拿着鸟枪的贼兵,但是这些贼兵身上没看到火绳,这些握着鸟枪的贼兵大约有五百人,分作五个队列,每一个作战单位都是一个百人队。

    火枪兵长长的一排摆开之后,不再是当初的五列横队,而是很夸张的两列横队。

    每一个火枪兵横队中间都列着宽阔的空隙,它们的后面列队的贼兵要更多一些,也是每百人做一个单位,打着一面红旗,一共是七个。在他们的背后才是陈鸣的中军。小队的骑兵在战场上慢跑着,阵中还有马队待命。

    清军也是列阵而战,但他们的队列本来比之陈家军就要差上不少,现在多了一班子民勇和丁壮,就更没办法排出非常漂亮的方阵了。

    只是一个简单的列阵,周家口这些出来观战的人就隐隐的对清兵,他们的大救星报以失望。

    不过荣华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三四里路程,两边的军队相对而行,很快就能碰面的。荣华命令后队的火炮加快速度,推到前线开始对陈家军的部队开始射击。可没等荣华的炮兵们把大炮推上前线,陈家军的阵线最前面,那几个孤零零的散兵,就零星的响起了枪声。然后荣华和前线的所有清兵就震惊的看到,那些正在卖力推着四轮车的子母炮炮手啪啪的倒下去了四个!

    三死一伤,受伤的那个半块肩胛骨都被掀开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云霄飞车

    ps:继续求收藏。也希望今天能够接到后台的推荐短信。

    作为三川交汇之处崛起的商业重镇,周家口南来的北往的客商是少不了的。同很多商业重镇一样,陈州府本地的商家反而在周家口占不到领导地位,最早在这里打下基业的是一群山西来的那些老抠。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山西晋商在我大清的脸面可不是一般的大。

    周家口能从一个单纯的水陆通衢之地,变成内地经恰克图到莫斯科、彼得堡万里茶道上的一座茶叶集散重镇,那当然少不了晋商们的贡献。早在康熙年间,晋商就在周家口建起了会馆,名义上说是叙乡谊、通商情之处,实际上干什么用的谁都明白。

    时间走到乾隆三十二年,山西会馆已经成为了周家口商业秩序的仲裁者和主导者,和各行行首商量事宜,串联勾结之地。眼下周家口面临灭顶之灾,偏偏陈州通判好运的跑去了西华,人不在这,周家口如何应对眼前的危局,山西会馆就是当之无愧的‘主人’了。

    茶行、药行、粮行、布绸、铁器等等,各行的首面人物,还有那些跨行业的大商贾,差不多七七八八的都聚到了这个山西会馆来。他们都在等待着外头那场战斗的结果。

    一些人故作轻松的给人给自己打气,“匪寇宵小,正面绝荡,焉会是官兵的敌手?”更多人在愁眉苦脸,担惊受怕。

    能把生意做到全行业屈指可数的人,有几个人是傻瓜呢?陈家军能够在周家口门前开仗,这本身就已经强烈着代表着什么了。

    不过坏消息来临的也太快了。

    枪炮声响起才多长时间?有两刻钟么?西头看风声的人就快马回来禀报,官兵败了!

    晋商在周家口的会首姓常,名字叫常宝山,其祖辈两代人都在周家口落脚。据说是榆次常氏的旁支,其年年收拢、转运的茶叶很多也确是与常家的北常一脉大德玉商号进出往来。但谁也说不准那是真的假的。反正常宝山实力雄厚,他做上晋商会首的位置靠的是自己的身价,而不是那个姓氏。

    看着堂下一副急忙模样向自己禀报的长随,常宝山挥手间把桌上的茶碗扫下地了,他都没听到那脆响。“官兵……,败啦?”这么快就败啦???

    “老爷,小的哪敢在这事儿上扯谎。官兵确实败了。”

    “他们用小炮打鲁山贼的鸟枪兵,鲁山贼的鸟枪兵阵势排的比官兵都整齐,走步也整齐。被官兵用小炮轰出了一个个口子,愣是没乱没散。兵练的实在硬朗。然后一通排枪就把官兵的鸟枪兵给打乱了,第二桶官兵前列的鸟枪兵就散了逃了。鲁山贼趁势发起进攻,官兵没能支撑多久,就败了。”

    会馆内一片鸦雀无声。

    听到这长随的话,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也再没人敢叫嚣着撒钱招人抵抗了。

    常宝山长于了一口气,眼前的黑眩消失,他总算从打击中缓了过来。看着会馆里一帮人默不出声的样儿,怒了:“还愣着干嘛?快去犒劳鲁山贼啊。药行的大夫赶快派去救伤员,车马行把马车准备好,去接人。饭馆酒楼都忙活起来,整治酒菜去啊。”

    常宝山发泄一样喷着所有人,手却紧紧地抓着桌上的一捏纸,这就是周家口商人们为以防万一先吐得口,总计有四万七千两银子和各类粮食、药材、布匹、盐糖物质。

    “备车。我要亲自去见一见鲁山贼的陈大少爷。”四万七千两银子对比聚宝盆一样的周家口来是少了点,这只是头一批,见到陈鸣后常宝山一定会先说:这只是第一批,俺们接下还有第二批。至于那些先一步跑路的家伙们,他们的客栈,他们的商号,他们的产业,能不能保得住,就谁也顾不上谁了。

    陈鸣这个时候正在周家口西头等着里头来人。追剿败兵的事儿,用不着他出马,佛德这支清兵在这一仗败阵之后,威胁已经不存在了。陈鸣立刻转移目标,眼睛盯上了周家口。就如常宝山自认为的那样,周家口在陈鸣眼中可不就是遍布金银的聚宝盆。

    就陈亮的情报看,眼前的这个不大的镇集,陈家军至少能从中找到五六千斤硫磺,硝石则会更多一些,一是因为硝石的产量本就比硫磺要大;二是因为夏天时候,硝石制冰,在周家口这种富得流油的地方是很有市场的。

    周家口,或者说黄河以南地区,几乎找不到冰窖。虽然整个大清朝当官的,无论南北全都有冰炭银。

    所以周家口的硝石储量要比硫磺多出不少,算上陈亮自家的储备,两万斤只多不少。如此,陈家军与清军这一战耗费的火药就全有补头了。

    与佛德这一阵下来,三百六十个炸药包打的不剩几个,五十桶火药也所剩无几,还有大批的纸弹和手榴弹,虽然战争中他也缴获了一些火药,但远不能跟消耗比。陈家的家底【火药】这一仗打掉了三分之一好多。能填上陈家军这次的火药消耗,陈鸣就全指望着周家口呢。

    常宝山巴巴的跑过来,马车老远就停下,头上都冒出一层明汗了。但他给出的那些条子陈鸣是绝对不认可的,堂堂的周家口,就凑出了五万两不到的银子,糊弄鬼呢?要不是常宝山态度坚定的说还有第二笔孝敬,陈鸣已经翻脸了。

    这天太阳偏西时候,陈家军大摇大摆的开进了周家口,一批批物资从周家口渡口被送上了船帮,周家口的车马行和船帮全被陈家军征用了。陈义和商号的张云和,胆颤心惊的看着外面。

    当西头的枪炮声传来的时候,他的心啊,就砰砰的直跳直蹦。结果没多长时间,官兵大败的消息就传进了周家口,到了下午陈家军的大兵进入,当天晚上两千陈家军就开始哗啦哗啦的抄家抄店,就比如陈义和商号斜对面的那家货栈,大门被陈家军一个手榴弹砸开,里头的六个伙计连唧唧一声都不敢,束手就缚,接着几十号大兵就将货栈搬得一干二净。

    要不是那货栈老板已经溜之大吉,张云和相信自己一定能见到血。

    每一次陈家军大兵从陈义和商号门前经过,他就心里紧张个不行,老怕外头那面旗不管用,让分号被陈家军给抄拿了。结果每一次陈家军都是老老实实的从门前走过,连脚步都没顿一顿。他这颗心啊,真就跟坐上了云霄飞车一样。

第一百二十章 甩锅的宗纬峰

    ps:要换书名了,下午换书名。希望换了书名以后——主宰江山,收藏情况能变得好起来。这可是我的‘破釜沉舟’之举。不成功就只能成仁,但愿一切能如愿吧。

    那些喜欢球长这个书名的朋友,体谅体谅,我这也是没法了。之前收藏太苦逼!

    ……

    舞阳县城外。

    兴安镇、八台镇、枣林镇、保和乡、安寨乡、孟寨乡……,一面面大旗迎风飘扬,大旗后头是一片片汹涌人头,一个个膀大腰圆或是胆气十足的武师护院和乡绅豪强立在大旗下,对着黄安营头把守的舞阳县城‘评头论足’,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大部分时间里,乡成为介于地理概念和行政区划之间的地域单位。历史文不能完全脱离历史,也不至于彻底考究历史,大家就这么一看。】

    他们的后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那还真的是人山人海。

    小半个月前进入舞阳县的清兵部队人马不多,算上民团只有六七百人,却让整个舞阳县异常的鼓舞,才几天时间,一支支‘保卫乡梓’的民团乡勇就相继成立,人数还飞速的扩大。时到今日人马已经达到了两千这个史无前例的数字。

    因为舞阳县的乡绅大户们一个个都切实感受到了‘疼’。陈家军进入舞阳后的酷厉手段让乡绅大户们心惊胆颤的同时,也免不了兔死狐悲。这些乡绅大户是真正的物伤其类啊。他们感同身受,心里有股子自己就是那待宰猪羊的的感觉。而在大清的天下里,他们是官府沟通最基层百姓的媒介,他们是受到满清官府认可和认同的特殊阶层,这两厢强烈的反差对比,让这些乡绅大户这一刻所爆发出的能量尤为激烈,热情高涨的让清兵都意想不到。

    带着队伍进入舞阳县的人不是别人,那是陈家军的老熟人,卢氏营的宗纬峰。

    这家伙打仗的本事很low,逃命的本领却不是一般的强。保宁、吴世雄,偌大的南阳镇都在连续的败阵中飞灰湮灭了大半个,卢氏营却每每能逃脱生天。不是说卢氏营就一点损失都没有,而是对比南阳镇的其他营头,卢氏营还能保持个架子。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佛德调度归德镇兵马的时候,搂草打兔子,退往了许州的卢氏营也被他攥在了手中。但佛德又瞧不上屡战屡败的南阳镇残兵,塞给了宗纬峰三四百民团,让他做偏兵进攻舞阳,意图调度或影响陈家军。

    结果卢氏营在舞阳县混的风生水起,而佛德的大部队却垮啦。

    佛德在代表从沙河退往西华的时候,早就将卢氏营这支偏师忘在了脑后了,或许他并没有忘记卢氏营,只是看到陈家军派兵回师舞阳县,卢氏营就被他当成弃子和替死鬼了。

    作为一名极富有经验和天赋的‘逃将’,宗纬峰是一刻都没放松对郾城主战场的监视的。因为他知道那里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卢氏营的存亡。

    当连战连败的清兵退到了沙河,宗纬峰并不紧张,因为那个时候陈家军依旧没有半点分兵回头修理自己的样子,但紧接着陈家军就真的分兵了。宗纬峰心里像哗了狗。

    我席卷了舞阳乡镇,陈家军在打佛德的清兵主力;我带着民团乡勇包围了舞阳县城,陈家军还在打佛德的清兵主力;然后我都伸手伸进叶县了,威胁着你们的后勤补给线了,陈家军还在继续的打佛德的清兵主力;现在佛德只是带着兵退往了沙河以东,又不是真的垮了,陈鸣真就突然想起了自己呢?

    宗纬峰在派人盯着主战场的时候,很聪明的卡断了舞阳乡绅们的视线。而舞阳县的乡绅大户们也太过于相信他们的‘朝廷’了,以为清兵既然有实力派出卢氏营来舞阳县,郾城主战场那里肯定是占上风了,否则他们傻啊主动分兵?

    就是因为这个误导,到现在,陈鸣都带着人马把周家口抄了,这些意气风发的舞阳乡绅们组织起来的民团乡勇,还继续在围困着舞阳县城。当然,宗纬峰已经带着卢氏营打着进攻叶县的幌子北上了。至于他是真的带着卢氏营进攻叶县,还是溜过叶县继续向北,宗纬峰还需要给舞阳县的乡绅大户们汇报么?

    陈家军回师舞阳的兵力并不多,一个营两个队,满打满算六百人。而舞阳县城外光民团乡勇就有两千人,卢氏营再加上随行的三四百民团,小五倍于陈家军的兵力了。可宗纬峰还是跑了,而没有选择带领舞阳县的民勇与陈家军狠狠地打上一仗。

    之前一次次败仗已经让宗纬峰‘神化’了陈家军。如果他带领的是小三千绿营正规军,有大炮有足够的火器,来对付卢龙这一路六百陈家军,宗纬峰会打。可他带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群连旗帜和号令都看不懂听不懂的民勇,一群刀枪都备不齐整,很多人还拿着木棍的农夫,宗纬峰见鬼了才会带队继续留在舞阳县。

    郾城已经败阵,大部队退往了陈州府,舞阳县这里要是一败,卢氏营就是跑去方城也躲不掉陈家军的追杀,还是陈州往许州去吧。

    宗纬峰使了一个漂亮的金蝉脱壳,将一帮子舞阳民团留在县城外做替死鬼。

    这一日,卢氏营已经赶到襄县了。宗纬峰突然觉得心理面一阵阵烦躁,就像有什么事一样。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带部赶到襄县的时候,卢龙带着六百陈家军也赶到了舞阳县城外。

    “陈家贼怎么会杀回来?郾城的官兵呢?”

    “他们都杀到县城了,怎么一点都没听到风声?”

    “宗大人不是说官兵形势大好,就要把陈家贼全收拾了么?”

    “狗官。宗纬峰这个骗子。陈家贼队伍严整,士气高亢,怎么是打败仗的模样?这明明是打胜仗了啊……”

    安寨乡的大地主安守仁看着眼前一败涂地,鼠窜狼奔的民团大军,心中痛苦万分,但是当他气的喷出一口血后,破口大骂的却是宗纬峰:“宗纬峰,狗官,狗官。我安家百年基业就因为这个狗官毁于一旦啊。”

    还有那八台镇的林振声,也是一副悔不能时光倒转的模样,林家跳出来‘造反’,造陈家军的反,现在陈家军杀回来了,林家还能有的好么?

    这一刻宗纬峰的形象在林振声眼中直接污到了极点,“怪不得他前日带兵去叶县,原来是晓得了郾城的变故啊。他一字不漏,还让咱们待在县城城下,他这是让我们死啊。”

    “这场大难,我林家如果有子弟逃出此劫,必要与姓宗的贼子,报此大仇。”

    宗纬峰要是知道自己被舞阳县城下的替死鬼们咒骂了多少声,他就不会因为心里的一阵阵烦躁而小不宁了。他把整个舞阳县的乡绅都坑进去了,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他没一头栽死地上就是他命硬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属村【求收藏】

    ps:似乎书名还没有改,继续打广告:本书要改名了,编辑大大已经递交了,新书名——主宰江山。

    大伙儿怎么吐槽都行,汉、风都低头,安安静静的听着,但大家吐槽完了,汉、风还要坚定地伸出手来,我要收藏,我只要收藏/(tot)/~~

    ……

    鲁山县。

    就在陈鸣在郾城与清兵大打出手的时候,陈惠坐镇的陈家军老巢,在清除了一批跳反的乡绅大户之后,陈家军对于鲁山以及邻近的宝丰县,掌控力更深更彻底了。

    陈惠并没有干等着陈鸣那里的消息传过来,他对于自己的儿子很有信心。在郾城之战的最终胜负还未落定的时候,就已经在自家能够强力掌控的鲁山县和宝丰县分起了田地来。

    先紧着陈家军有家属的那批人来分,也就是陈家军的本地人和山里的山民。后者的覆盖面积是整个陈家军,并不只限于籍贯在鲁山和宝丰两县的。陈惠也很自信土地对于这些人的吸引力,就算离开了家乡又如何?只要真的有土地,就不是问题。

    陈惠手中握着数以万亩从乡绅大户家中抄来的土地,以一人二十亩为基准,这足够一家人吃喝盘角的了。当陈鸣周家口外杀败清兵得胜而归的时候,陈惠这一大计才刚刚进行了一个开头,但效用已经显露了出来。

    陈家军在各县设立的招兵处的门前已经断断续续的有身影出现,而不像之前那样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感情和渴望,很多时候真的是能够蒙蔽头脑,让人忘记生死的。

    很多人会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那些投军的人,和高高兴兴准备拿田地的军属,心中想着朝廷大军一到,这一切不都全是昙花一现?听说陈家军还准备建立起专门的军属村落,那更好,到时候官军杀来了,把村子一洗,杀人都不用专区去找了。

    但是对于那些期颐着田地和已经真真的将田地拿到手的军属呢?他们根本就不去想别的事,他们眼前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地。

    陈家军分地的对象,除了现役军属,还是阵亡士兵遗属和伤残退伍士兵的家属,前者是五十亩田地,后者为三十亩田地。当然,这个数字都是一个概数,是泛指。这农田有好有坏,上好的二十亩田与一样是二十亩的劣田,价值可是天壤之别。

    陈家军在分地的时候,这点是尤其注意到的。陈惠当了十年的户房典吏,之前更在衙门里打滚了十好几年,里面的一些道道门清的很。专门让新成立的法院,全程参与。

    乱石盘村。这个本来只有着十来户人家的小村落,今天涌来了六七十人,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一个个神色兴奋中带着紧张,挽着、拿着、背着一个个包裹、铺盖、锅碗瓢勺,这幅搬家的样子一开就知道是陈家军的军属。

    如此模样的队伍,在鲁山县已经有过不少支了。那些走出大山的陈家军军属,那些从外县迁移来鲁山的陈家军军属,一个个都是这幅样子。

    乱石盘村的原住民已经全不见了,在这支军属来到这里前,乱石盘村的人已经被陈家军挪到别处去了。村落合并,消除那些十几家甚至只几家的小居民点,这也是陈家军致力于的工作。

    “王先生,这……,这的地,大以后就是俺们的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向带队的一个长衫男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这乱石盘村人不多,可面积却不小。虽然处在山地边缘,田地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好几块,但老头眼色不瞎,怎么看这些地都有大几百亩。这还是光就近的说。

    “呵呵……”王姓长衫男对老头露出带苦的微笑,“曹大爷,今后这就是013军属村,还会来人的。你们只是第一批。”当然,他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军事村今后孩童的蒙师,要干满五年,才可赎清陈家军给他定下的罪过。

    话说他也只是在鲁山乡绅跳反的时候说了一句赞同的话,写了篇‘凡夫俗子’看不懂的之乎者也。然后他就把自己整个家都搭进来了。

    说话间这支队伍的负责人,一个陈家军的班长,已经把人去屋空的乱石盘村走看了一遍,回头来对这队伍说:“一家家的都凑在一起喽,一会分房子。这儿的一些屋子太过破烂,大家进了屋之后,有需要补休的都给我反映一下啊。王秀才,一会儿你做个笔录。过两天咱们部队派人来给大家修一修。”

    军属当中不缺老人孩子,不缺妇女儿童,只缺正当年的壮劳力。各处军属村都有伤残军人,可他们一个残废能算劳力么?现在各处军属村普遍是青壮男劳力严重缺乏,将来种田什么的只能靠着女人、老人甚至半大的孩子,但部队也会力所能及的做些收拢人心的好事。比如架水车啊,每个军属村里设一座磨坊啊,再有修补房屋什么的,那些从修路工作中解脱出来的俘虏正好用来做这个。

    以后还有修建蒙学,运送一些奖励、补贴或是慰问军属、遗属的物质,等等工作,都在等待着他们。俘虏在陈家军手中那就是畜生,两条腿的畜生。虽然待遇上会很爱惜,吃得饱穿得暖,但活也真要当牛做马的干。

    乱石盘村这里的军属都是贫苦人家出身,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来到自己新家,男女老少全都又一个是一个的忙活起来。打扫卫生,整理摆设家当,或是房前屋后的捡拾干柴。便是那王秀才一家,也趁这个时候里里外外的收拾起自己的新住处了。不管他们一家人对于眼下的处境有多么的不满,对于陈家军有多么的愤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秀才可不想死,也不想自己一家人去死。

    就像当年宋末、明末的读书人在刀口下选择了跪舔蒙元和满清,现在鲁山、宝丰等地没来得及走的读书人,也在陈家军的刀口下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

    陈惠也好,陈鸣的便宜大哥陈岗也好,这一刻全都发现,原来所谓的读书人风骨是那样的不堪,那样的废柴。在强权的压迫下,王秀才这批人真就跟陈鸣说的那样,骨头是软的。

    那带头的陈家军班长,目光火热的看着眼前的庄子。眼前的一户户军属仿佛就是将来的他的老婆孩子,当他成亲有了孩子以后,他的妻儿也能住在这样的村子里。他也能有二十亩甚至是更多的田地。陈家军的军规上明写着,二十亩只是一个基数,职位越高,立下功勋越高,将来的军田就越多。作为班长,他就比小兵多出了五亩田。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复汉【求收藏】

    ps:第3600个收藏,也是改书名后的第一个上午,加更加更啦。

    郾城大捷的消息终于传来,整个鲁山的人心立刻稳定,士气再度飙升。

    当陈鸣带领着大部队和长龙一样的车马、漕船沿着沙河一路进到汝州,进到昭平湖的时候,整个鲁山县都轰动了。

    陈家军从郾城和周家口搬运回来的粮食物资等等,真心是堆积如山,一艘艘漕船把昭平湖周边大小四个码头全都填的满满的。

    但是同时间,陈家军队伍里一部分剪了辫子的消息也狂风一样吹遍了鲁山、宝丰等县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剪辫子的带头之人,陈鸣刚刚刷上的光环还正在熠熠生辉,这就又给陈家军治下子民一次更加猛烈的冲击。

    七公、九公都没出现在鲁山县的欢迎会上,陈鸣顶着一头短发的形象让这两个老人想想就心塞要爆掉。而且一样绞了辫子的还有陈二宝、陈敏、陈文赞等等。木已成舟,再无可挽回。陈鸣这逼宫一样的举动,让两个陈家保守派支柱再也没分辩的力气了。

    他们妥协了,只能妥协了。

    就像陈惠陈鸣父子在顾及七公、九公一样,七公、九公又何尝不是在顾及陈惠陈鸣父子?

    现在陈鸣首先逼宫,根本没魄力也没打算与陈惠陈鸣父子翻脸的七公、九公,自然就萎了。

    ……

    “兴汉将军,复汉将军……”陈惠摩挲着下巴上的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