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相信如果真的让李小妹去了海南,她就还想着去南洋。
间隔那么多年的亲情一朝爆发,那股力量陈鸣都害怕。
李小妹逼着陈鸣保证一定全力维护李琨的生命的时候,那股子气势,两个眼睛仿佛两把扎透人心的针,让陈鸣觉得自己都弱爆了。
就算是现在,陈鸣要一闭上眼睛,耳朵边似乎就能回响起她那尖厉的哭喊,还有每一个女人似乎都天生就给点亮了天赋的念叨神功。
呃……
第二天下午,‘李昆是李琨’的消息就在整个南京传开了。
长沙侯夫人立刻前往皇宫求见皇后,在外头候了俩个小时,皇宫都要闭门了,才得了皇后娘娘一句话:今天她身子乏了,就不要见了。那到底也是没能见到!
一直以来都风光无限的长沙侯府,几乎是一瞬间里就成了整个南京城幸灾乐祸的对象。
当然,对于诸多的文武官员来说,这要是倒霉的是国安那位,那就更好了。
间谍密探,永远也不得人心。
没有人知道皇帝是怎么劝下皇后的,反正整整一天皇帝都没有露面,内阁大臣请见都给免了。陈鸣一夜都没有睡觉,脑子里想的东西太多了,眼睛黑了一圈。
沃特森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震惊的沃特森夫人刀叉都掉在了盘子里。
“上帝啊,这太神奇了。”沃特森本人也被这一消息震惊了。他一时间都无法判定这一消息对于南洋的局势是好是坏。但这肯定会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对于尊贵的皇后陛下,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剧。”
沃特森真不知道该怎么相容自己的感触。根据牛顿对他的介绍,如果那个说不准现在是否已经被日惹苏丹做成了烧烤的李琨没有一直隐姓埋名,他极有可能被陈汉的皇帝封为侯爵。
因为从好多年前开始,中国就有这样的规矩。皇帝册封皇后的父兄为侯!
可以说李琨的身份要远远比日惹苏丹高出许多。
而这个李琨既然因为尊严的原因一直隐姓埋名,和他的父母妻儿一起以平民的身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却又因为给自己的外甥帝国的皇长子购买礼物而遭遇这样悲惨的事情,这实在是命运的神奇。
就个人感情上说,沃特森佩服李琨这样的一个人。这是一个有着很高的自我道德规范的一个人。不为单纯的财富权势和荣华所诱惑。
可作为一个大不列颠王国的特使,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必须用利益得失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这件事应该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巴达维亚。”这让才能让这件突发事情发挥出最大的利益,“但愿广东的领事馆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
……
皇宫里,经过一天时间的缓冲,李小妹的精神初步稳定了下来。
晚上李小妹双手紧紧地抱着陈鸣的腰,自己将身子完全依偎在陈鸣的胸前,陈鸣能感觉的出她时不时在发抖。显然当了这么些年皇后的李小妹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
她很清楚现在的时间距离李琨被日惹苏丹抓走已经有多长的时日了。按照事件最初的报到,很可能控制泗水的先遣舰队直接派人前往日惹都来不及救下李琨的性命。更不用说这么长时间过去了。
现在李琨被烧成灰的可能远比他还活着的可能更大。
陈鸣没有说什么李琨若是死了,他会血洗了日惹之类的话。他觉得这会更刺激李小妹。但是李琨要真的被哈孟古布沃诺二世烧成灰了,陈鸣敢保证,刚刚建立起来二十多年的日惹苏丹国也没必要继续存在了。
“我要那个人死!”
几个字很简简单单,但李小妹的声音中却孕育着一股泰山不移的坚定。
她的做法也万分简单,联系唐飞鹏,然后向陈鸣要了一处婆罗洲上的军事训练基地。
“一切费用由我负责。”
“李琨最好还是别死吧,李父李母也千万别有事。否则陈亮会被李小妹记恨一辈子的。”
整个中国的注意力都似乎瞬间从南洋转了回来,也不再投入到对朝鲜战事的关注和对中英中俄的谈判上来了,而是全副精力都集中到了琼州,集中到了国丈、国舅的头上。
皇家的大八卦对于中国百姓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老百姓们总是对于自己够不到的阶层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就算是到了21世纪,也依旧如故。
英国王室的那摊烂事不就是这样么。
就算是原来的史中,民间对于正德帝与李凤姐,对于多尔衮和孝庄,对于顺治和董鄂妃的编排,对于康麻子干隆,乃至慈禧与荣禄的编排,也未尝没有这种心理作用的因素存在。
自从过了年就去了杭州的太上皇也在准备着出行,但陈惠到底要不要去琼州,那还要看琼州府那边传来的具体情况。李父李母要是身体好转了,他们的脑子只要不残,就不会让‘体弱体虚’的太上皇千里迢迢的南下相迎接。可要是李父李母的身子一直处于危险,为了表达皇室的人情味道,陈惠和高氏还真的要去亲自走一趟。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统治者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那四个字对于中国皇室绝对是一巨大伤害。所以陈氏必须表现出绝对的人情味。
虽然李家人在陈家起事的时候就逃之夭夭,跟现在的陈汉帝国汉家天下完全没有半点的关系。但是李家这么多年来隐姓埋名,人家也没有沾皇室的便宜不是?
这一点为李家拉来了太多太多的印象分了。
而且人李琨这一次遭难原因是什么啊?那把剑他是买给自己的大外甥的。没有人会纠结李家人为什么只为皇长子买,而不给公主,还有嫡次子买,这是纯属正常。
就算是纠结也只能是嫡次子和嫡长公主去纠结,旁人哪有资格去。
人家李家也不是就今年这一回,人家是年年就会记挂着自己的大外甥的。
这些描述之前只是为了表达李琨的‘善良’和对亲情的重视,现在却成了李家最好的标注。
李家所有的‘罪责’经过这么一遭,就像进入了一趟六道轮回一样,完全给洗清了。
整个南京的舆论都对李家十分的有力,所以陈氏必须表现的配得上亿万百姓心中的期望感。
陈鸣不能轻易离开京师的情况下,陈惠就是一个完美的替代品。
……
库页岛南端,这里也是《中原日报》的覆盖区。《中原日报》和《军报》在这里可是军需品。
亚庭湾是亚庭河的入海口,这里在日本虾夷地的北边,海湾宽200里,长180里,南北深度也有180里。这里是中国海军的库页岛基地所在处,也是海外勘探一局的一处前沿基地。整个工程开工已经两年,也到了快要完工的结尾阶段了,虽然这里的面积和设施规格根本就无法同旅顺、青岛媲美,这里的海军基地只是一个很简单简陋的地方。
但这已经足够给中国的军舰以支撑,也足以让中国的勘探船和往来的捕鲸船拥有一个完美的落脚地。
这里不是复汉军踏上库页岛的初始,但这里是复汉军真正开拓库页岛的第一步。
从亚庭湾海军基地再向北三十里地,一座崭新的小城在拔地而起。这里一切都是新的,规模不大,居住人口不到五千人,但这座小镇却有一个大气的名字……库页城!它是中国对库页岛的第一步移民。
陈鼎的夏季军营生涯已经开始了,就是从这里为起点,他和他的同伴,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跟随部队,完成两次巡岛任务。
所以上午才终于回到基地的陈鼎,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才看到了那份已经出来了好多日子的特刊。
“日惹,荷兰人……”
年纪不大的陈鼎身上涌起了一股让人感到凛然的杀意。
“报告长官,我要寄一封信!”(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章 克服一切困难,坚决要完成任务
【恳求正版订阅,恳求支持。】
“董大人,我代表荷兰政府向您表示抗议。”
“最近贵国的报纸上发表了诸多损伤、危害到中荷友谊的言论,这是代表了贵国政府的意志吗?”
董诰当然不肯能说是。
那么,荷兰驻华事务代表,同时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华高级商务的戴克尔玛就表示愤怒了。“如果不是,我希望贵国政府能够尽快督促贵国的新闻出版总署,清洁报纸舆论,对那些发表不负责任的报道的报社予以处罚。不要让这些虚假的文字掀动起危害中荷两国友好关系的浪潮,真正伤害到中荷两国的友情!”
戴克尔玛的话说的非常外交,中荷两国有鬼的友情哦,要不是现下南洋出事了,戴克尔玛半年也不会登上外交部一次大门,戴克尔玛眼下说话的语气也非常的色厉内茬。除了这几句话外,他此次面见董诰的要求就是只为了那几份言辞过于‘激昂’的报纸,别的再无事情了。这真的是把荷兰的‘底气不足’显露无疑。
戴克尔玛很快就从外交部里走了出来。马车边一名年轻的小伙子为戴克尔玛拉开了车门。“先生,中国政府给予了什么答复?”最近一段时间荷兰与西班牙在中国的形象正在极度恶化,已然影响到了公司的利益。而且戴克尔玛代表的还不止一个东印度公司,而是整个荷兰。
“呵呵,小伙子,你想得太简单了。怎么可能立刻就得到表示呢?这可是涉及国家的利益。”戴克尔玛笑着道。中国人正在挑起和引导国内的舆论,这不仅是针对荷兰与西班牙的,更是针对英国和俄国的。他要给眼前的小伙子上上一课。“你要记着,国家的舆论是不能背弃国家的利益的。”
“中国现在已经吃定了泗水,就算我们背后有着英国、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支持,也不能改变泗水港现在在中国人手中的事实。”毕竟英法现在已经无法合作,分裂的英法就是分裂的欧洲,那里还能真正的拦着中国。
“不要忘了,中国可是一个极度的集权制国家。国家的至高权利掌握在中国大皇帝的手中。如果他没有吞下泗水港的心,中国人最近的行动会如此的快捷吗?”
“那么作为中国大皇帝意志的具体体现机构,整个政府又怎么可能会因为我的一个轻飘飘的抗议,就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呢?”
戴克尔玛今天来外交部约见董诰,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表示荷兰人不愿意‘关系破碎’的这一态度,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示弱。
没办法。中国人已经在往泗水调集了更多地兵力,据说以坤甸为首的婆罗洲,已经开始了动员。就算没有中国陆军的插手,只依靠婆罗洲的那支华人武装也能让巴达维亚苦恼不已。
现在戴克尔玛只能尽可能的‘稳住’局势,即使是示弱,也不能让中国的舆论继续往深渊滑落。然后就是静静地等待巴达维亚派来特使。
外交里,董诰根本没把戴克尔玛的抗议听进耳朵里。
泗水的事儿,是中国在南洋的立威之举。更不要说那受害者还是当今的国舅爷。日惹苏丹国必须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而挟此机会,中国在南洋地区的影响力不仅会大大增加,就是一些地盘也会被中国趁机收入囊中。就比如那个马都拉岛,还有巴厘岛,一个荷兰人都没怎么在乎的岛屿,董诰很不解自家的皇帝陛下怎么会对那个岛屿如此着迷。
但自家皇帝让人如此不解的举动多了。
就比如四川阿坝的几个地方,比如武夷山九龙窠的几颗茶树,皆是那样的令人摸不着头脑。
他们只需要去执行就可以了。
天子脚下的人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优越感,生活在行政中心的平头百姓也很喜欢对国家大事评头论足,尤其是新朝不怎么约束言论的情况下。
最近南京城里就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给茶馆茶楼、街头巷尾,提供了不知道多少的谈资。
陈鸣还听到消息说,有人已经准备拿李家人的事儿编成话本了。惹得教化司和新闻出版署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但是在几千里之外的婆罗洲呢,这里的华人百姓关心的就不是八卦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泗水事件并不只影响着泗水那一块,而是整个南洋。华人在南洋地位和影响力。什么的变动都紧紧关系着西婆罗洲的人的切身利益。
陈汉前后多年的投入和移民已经把西婆罗洲变成一座座巨大的水稻和胡椒种植园!
婆罗洲这地方别看地处热带,也到处都生长着茂盛的树林,这里的土地却是很贫瘠的,资源储量也相对较少。当地的农作物除了水稻种植外,就是木薯、黄瓜和南瓜。大规模种植胡椒的都是华人,然后近两年还有少量的橡胶在这里种植。
所以婆罗洲这里的物产比起到处都是火山灰的爪洼岛是差得多了。但还好,木材出口和水稻、胡椒出口为这里积累了不错的财富。而且这里的沉香尤其受天方世界的欢迎。
婆罗洲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所以婆罗洲岛上大部分地区的河流都是可以通航的,为贸易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生命线,常常也是唯一命脉。北方岛形趋狭,河流通航里程短,故岛北腹地一直是与世隔绝。
现在大批的华人大批涌入其中,一个个上规模的橡胶种植园在政府的扶持下建成,此外还有华人原本就大规模种植的胡椒。并且新开发了卡奇染料(自红树皮提取)及高地烟叶种植,和咖啡、可可以及大、麻的种植。
加上婆罗洲的传统出口支柱木材,这里华人的人均收入可是比国内的农民高出很多。
进来几年,光是坤甸的蒸汽烤房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了十几家,婆罗洲地处热带雨林区,木材资源丰富的完全不像话。如今也不是21世纪,无所谓环境保护不保护的,这大片大片看不到边沿的森林,那就是苍天赐予的财富。
整个南洋都在不停地砍树、砍树、砍树……
最近几年中国的木材需求量是疾速增多。除了用在造船业上的,更多地还是民间消耗。这当中婆罗洲产的那些珍贵木料,可是价格飙升!
一句话,天下太平了,民生恢复了。生活处居方面的要求自然就水涨船高了。而木材买卖的兴盛,伐木工人的高薪,也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吸收了刚运来的移民。
而这些来到婆罗洲的大陆移民或是佣工,即使再穷再贫,进到伐木队,努力干上两三年时间,也就有家底在新地方生活过日子了。
虽然伐木业也有一些危险性,热带地区的蚊虫和带毒生物是他们的最大敌人。但也比在矿场强!
那一个矿洞的塌方都是几十人几十人的死命。
而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何况婆罗洲华人人口的基本盘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依靠着华人武装,西婆罗洲的界线也在不断向北向南向东迁移,文莱苏丹苏丹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一世都被打怕了,整个沙捞越现在都被华人卫队实际占领。
华人的强势,以及这些移民当中本身就隐藏的二流子、痞子、流氓这些祸害,就开始迅速的繁衍起来。三十来万移民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踏实能干的老实人啊。
前者就好比牵着一头牛回家时带着的苍蝇,不可能完全杜绝。一切靠的就是当地那些不是官员的官员,一次次的清扫,一次次的逼迫迁移开荒。
华人与土着的冲突从来没有结束,那些臣服于华人制度下的土着不算,在华人控制区的很多地方,平原上开荒的华人村落与雨林中的土着人,华人的伐木工人与雨林中的土着人,厮杀无处不在。
杀死一个土着,就可以从上头领的一分钱。
华人在婆罗洲的‘开垦’就像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一样,浸透了原住民的鲜血。
而这样的结果也是锻炼出了一批能打敢杀的华人。
只要胆大敢玩命,就能有赚大钱的机会。
别的不说,就那树林里的木材,只要能先找到一片珍贵木材,那就一个个都能发大财。
但是有了好的就会盼望更好的。
遍布火山灰的爪洼岛比婆罗洲富饶的太多了,就算是婆罗洲最最丰富的木头资源与爪洼岛媲美也相形见绌,后者无边无际的柚木资源真真是天然宝库。
因为在婆罗洲的几十万华人民众眼中,泗水港那就是中国的了。吃进了肚子里的肉,谁也抢不走。而对于日惹苏丹,朝廷也是要严厉惩罚。不然会影响到华人的尊严,土着人就又该猖狂了。
“上面有命,要立刻集结三千民众开往马都拉岛;集结五千人进驻巴厘岛。”造成马都拉岛和巴厘岛被华人实际夺占之事实。
两者的面积相差不大,都有七分之一个台湾,主要是土地相当肥沃,更可以晒盐。拿到华人手中立刻就能成为一支下金蛋的老母鸡。
东南水师不管婆罗洲上是否有困难,现在正是陈汉大口吞吃的好机会,婆罗洲要是自己没能把握住机会,上头那些不是官员的官员就全部都是罪人。
可是婆罗洲这里的人均收入相当高,华人卫队的战斗力碾压土着,可是婆罗洲的华人卫队总共就只剩下三千来人,八个没能满员的营。
这不是西婆罗洲的‘掌权人’不想扩大卫队武装,而是没人愿意来卫队当民兵了。
华人卫队的训练任务重,危险性高,拿钱也不多相对的。
除了一开始的时候,趋于华人百姓对于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的需求而出现的热捧现象,部队数量一度从五千人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人,但是几年之后,随着一个个土着部落的倒下,随着文莱苏丹的服软,随着无数个发财的消息传扬,军队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开始不断下降,士兵数量开始持续走低,到现在只剩下了三千大几百人。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跟汉唐时候的国人真心的不一样,大家没有了那股弓马之上觅封侯的心劲,没有了那股尚武进取的精神,慷慨赴死离平头百姓越来越远,后者更多的关心起自己的小日子来了。特别是当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百姓参军的热情就大幅度降低。这就像陈鸣上辈子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愿意当兵的适龄人地方政府还有特殊优待,而中西部很多不富裕的地方,你想当兵还要那啥。
陈鸣各类优待军人的措施就是要提高军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要改变一个民族千百年的‘传统’,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那需要长久以往的坚持!
眼下的婆罗洲就陷入了这个阶段,想让那些不愁吃喝的老百姓站出来舞刀弄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诸多从大陆刚刚来到的移民,要么已经跟种植园签署了协定,要么就成为了伐木队的队员,或者是矿工、渔产公司职员,再则是在早一步来到这里的亲朋乡邻的帮助下做起了小生意。再不济也是拿着有国家的贷款安安稳稳的在地里刨食。
“这任务必须完成,不管有任何困难,都要克服,都要最终凑足这八千人!”
吴熙群大声的叫嚷着。这个任务必须完成,事情的成败关乎着他的前程,关乎着吴家的命运。
当初吴熙群从福建投降的清军水师队伍中退出,干净利索的交出了手中的兵权,就从福州知府的位置上一步步的做到了省里的右参政。也就是排名第二的副省长!
巡抚还是地方省一级官员的正职,然后左右就选定了参政这一官衔,再下面的就是参议。摇摇晃晃的好几年算是最终定下了称唿。
但是吴熙群在更上一层楼的时候遭遇了挫折,不想再在参政的位子上打圈的吴熙群另辟蹊路来到了当时还比较荒莽的西婆罗洲。这一做就是四年,在婆罗洲的发展过程中牢牢地打下了自己的痕迹。但吴熙群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意。
他可不是来婆罗洲志满意足的,他还要杀回大陆,登上一省巡抚宝座呢。
眼下这一吃‘肉’的大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那可不就在他本来很光明的前景上抹上了一层灰吗?
朝廷费心费力做了那么久的准备,做了那般周密的计划,可不是为了看着机会白白熘走的。吴熙群现在要是不作为,那就是莫大的犯罪。
“克服一切困难,坚决要完成。”
……
坤甸警察局里,邹达兴一脸惊怖的看着自己的长官。
“局座,不是吧?上头那么狠?”竟然直接把他们治安巡逻队全部‘解散’了,然后全部‘移民’。
“只要摆平了这件事,你们回来了还是警察。我还给你们加分升级。但谁要是敢当缩头乌龟,脱下衣服立马给我滚。”军方要求八千人,这八千人不可能全部是是舞刀弄枪的,但也至少保持一半的武力。这当中警察系统出一千人,坤甸的治安巡逻队就有二百人。
“不是,不是,局座,局座……”邹达兴立刻收起了自己脸上的表情包,正色的说道:“局座,你是知道,我邹达兴不是个怕死的人,但是我家兄弟三个全在治安巡逻队啊。”当年邹达兴兄弟仨在老家割人的辫子,名声臭到家了,但他们也入了陈汉政府的眼,在当时的暗营领了一份差事,结果没过两年就跟着移民船来到了婆罗洲。兄弟仨能打敢杀,但是邹达兴对于文字数字实在迷煳,在卫队里只干到了中队长,退出后就在坤甸警局里当治安巡逻队头头。“我家老三当年被土着砍过一刀,腿有些不方便,他是真的不能去。我和老二一定会去,带个好头,绝不当逃兵,但是老三哪儿,你看……”
局长一点不含煳,手一挥:”“我给你安排。你家老三脑瓜在你们兄弟里是最好使的,这几年跟着教员识文断字,我给调去户籍科。”
户籍警,这可以说是整个坤甸警局里最吃香的科室了。还安全的很。
“行嘞。您就等消息吧。给我两天时间,我把整个治安巡逻队搞定。”
“没有两天时间,只有一天。后天都要登船了。明天中午之前,你必须把所有人都给我说服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为国籍努力的土著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相反,彼之砒霜,也是我之蜜糖。
对于婆罗洲的那些臣服于华人统治下的土着人来说,参加卫队的机会让华人移民们避之不及,让他们却势弱疯狂。因为参加了华人卫队那就等于拥有了获取中国国籍的一张门票。
那个可爱的红色小本本在婆罗洲社会就代表着一道天堑。
二三十万选择了臣服的土着人现在所拥有的只是永久居住权,是一个黄颜色的小本本,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无不是那个红色的小可爱。
拥有了中国国籍,他们就可以享受华人在当地的一切便利,也能获得分配土地的资格。
对于那些土着贵族们来说,他们就算没能拿到红色的小可爱也不必因为经济而苦恼,但是诸多的普通土着人呢?
他们也想住进高大坚固的房屋,而不想继续蜗居在低矮昏暗的高脚屋里;也想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不想在种植园中辛苦劳动,在雨林中讨口吃的。
人都是有判断力的,是自己拥有土地能够创造更多更大的财富,还是给别人当农工更能挣钱呢?
现在很多土着人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医疗上呢?
不管是大小医院,汉人对比土着都有着绝对的优先权。
对比婆罗洲土着原先的习俗,那种愚昧落后的祈福制度,中医的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外科手术的出现。开膛破肚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神奇,更不要说这些狗屁不懂的土着了,立刻的就被无数土着奉为神明。
而且拥有中国户籍的人如果犯了官司,法院会主动提供法律帮助,而手中只持有黄本本的土着人要想获得法律援助必须要用钱去砸。
包括寻常的税收在内,有没有户籍都是两个样。还有大小官员公员的位置,也都必须是中国人才行。
这些臣服于华人统治的土着人多是天方化了的,与内陆的还保持着原始信仰的达雅克人可不一样。在信仰方面,中国那苛刻的管理制度带给了很多黄本土着太多的麻烦。而他们要是拿到了红本本,出入天方寺就方便的太多太多了。
甚至在他们经济破产,遭灾遭难的时候,是红本本还是黄本本,所遭受的帮助都是两个概念。
……
希哈布作为第一批臣服于华人的婆罗洲西南部陆地达雅克贵族,自己当然不需要去操心红本本还是绿本本了。但是他不得不为自己的一大票亲属操心。
“希哈布韦丹见过尊敬的大统领。”吴熙群的办公室里,希哈布规规矩矩对吴熙群行着汉礼。
他的父亲是一个统辖着三四万土着的苏丹,部族几百年来都一直活动在婆罗洲的西南海岸,不仅受天方文化深重,与婆罗洲西海岸的华人也多有联系。当中国插手婆罗洲的时候,当那支五千人的华人武装建立起来的时候,希哈布的父亲第一时间派人向坤甸献上了自己的友好。然后到现在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国人汉臣了。
在最初的时候。希哈布的父亲还是很自信的以为,他会始终握着部族的大权。只需要承认坤甸华人的宗主权即可,就像马塔拉苏丹国强大的时候,他的祖辈的做法一样。
婆罗洲到底不是华人的土地,他觉得华人需要的也只是宗主权,而不是要确切的行政管理权。
但他们哪里知道,世界的变化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当一个不大的小港口在他们部落中心区域的海岸线上被开辟出来之后,当不到半年时间里一个小而坚的城堡在海边耸立的时候,一切就都不受控制了。
华商带来了整个部族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整个散沙一样的部落。
中国人将盐、茶、酒、瓷器、纸张、布匹、丝绸、药材,以及对于他们来说绝对宝贵的小五金,一一摆上货架。然后整个部族就开始了向着‘深渊’迅速滑落。
对于生产力低下的他们来说,达雅克人几乎缺食物以外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盐是达雅克人生活的必需品,铁是所有人都渴望和希望得到的宝贝,纸张有着神奇的妙用,精美的瓷器让人陶醉,而丝绸和酒更是令人疯狂。虽然这些人都信奉天方教!
这两样东西在发达地区的吸金能力在降低,可对于婆罗洲这种极度不发达的地方,那作用是极大地。
尤其是丝绸,这种柔滑透气,闪着光泽,富贵华丽,一看就是精贵精美之物的物品,完全就是希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