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只要王北平这样的棋子能活跃起来,对着‘阴晴不定’的证券市场出手,两边联系配合,根本不需要真的开枪打炮,就够日本喝一壶的了。
“老夫就不信这日本的股市闻到这硝烟味儿,它能半点也不波动。”这怎么可能。
要是战争打到了东海,现在的国朝百姓对于朝廷再有信心,也会禁不住升起一股恐慌,继而各大公司的股票都会出现浮动。
股市就是人心。日本的武士阶层要说有拼命之心的话,他们的商人呢?陈聪家中现在自己也经商,所以他特别不信任商人这一阶层。
“告诉老二,让他把手里的日圆全都换成金小判。”回到府上的陈聪立刻就招来了大儿子。
而陈继卿一听这话就知道中日之间要起风浪了,“我立刻写信。”信鸽从南京到上海也用不了多久。“爹,这会陛下要打了吗?”
“呵呵,不大打。”顶多拿萨摩藩开一下刀。萨摩藩的藩主岛津重豪一直持着很强烈的**倾向,在丢失了琉球之后没有半点服软不说,还跟荷兰人走得越来越近,勃朗特都派出过特使前往过鹿儿岛。只不过英国人一直觉得他做的很隐蔽罢了。
萨摩藩现在还有一艘荷兰人赠与的西式帆船,虽然只是七八百吨的吨位,但他们自己也建造了一艘西式帆船,虽然这一艘的排水量更小。
陈鸣很认同陈聪的观点,王北平与水师相互配合,所获利益绝对巨大,而且跟日本不彻底撕破脸面。所以这一回还是吓唬为主。
“轰轰轰……”
上海码头,一艘飘扬着中国旗帜的海船缓缓驶离了港口。在离炮声中,在国歌声中。
“赳赳武夫,共赴国难,
赳赳武夫,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东有华夏,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汉有勐士,谁与争锋!……”
这是去年时候朝廷钦定的国歌,不再是军歌了,而是国歌。陈鸣是想了很久,才决定把这首被网传是秦时军歌的歌曲推了出来。当然他是改了几个字的。国歌没有选《红巾军战歌》和《大汉军歌》这些最受官兵喜欢的歌曲,而是最终定下了这一首。到现在来看,接受度还是可以的。
似乎还在埃克达尔耳边飘荡的歌声是刚才上海港口为送别使船所举行的仪式。这是中国政府的一项规定。
中国人很重视外交权利,他们被派去欧洲的驻欧洲办事处,在每一个地方落脚时,不仅全资购买土地,还要与所在国家的政府签订协议,他们视驻欧办事处所在地为自己国家的‘土地’,有关国家(主要是指驻在国)的官员、贵族和平民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馆舍,且有关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步骤保护驻欧办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
这样的要求很另类,整个欧洲认同这份协议的国家只有英法普鲁士三个,所以中国的驻欧洲办事处也一共只建立起了三个。
在中国的解释里,国歌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程或宏伟目标,代表人民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史的缩影。
国歌在许多场合被使用。国定假日常演奏,体育竞赛也有用,各级别学校都会在没旬升国旗的时候组织全体学生唱国歌。送使船也是规定!
埃克达尔已经取得了特级中文考试的证书,他是一个语言上的天才,不仅会说了南京官话,还自学了吴语。唱中国国歌这种小case根本难不住他。虽然他刚才并没有开口唱。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有要求,不是持有中国国籍证书的,不需要在群体大合唱的时候张嘴。
这真的是一个很傲慢的定义。
埃克达尔又看了一眼大海,刚才的使船还能清晰地看到,但是他要等待的船只却还依旧遥遥无踪。埃克达尔知道这个时代的大航海有着很多很多的不确定性,或许瑞典东印度公司的那艘船今年都达到不了中国了。
现在都是中国的九月份了,海洋上的季风已经转变了。很多回欧洲的远洋商船都已经要了。很难想象这个时候还会有欧洲的船只抵到上海来。
埃克达尔叹息了一声。他已经为自己的弟弟一家租好了房屋,购买了事物、衣服,和一切的日用品,还有整整二百块华元。但是,“可怜的伦德贝里……”在船上渡过一个冬季,哪里有在温暖的家中渡过冬季来的舒服。
自从七月份开始,埃克达尔就隔三差五的来到黄埔港,期待着哪一次自己来到这里,正好碰到载着自己弟弟一家人的船只正好靠入码头。
埃克达尔把自己的弟弟一家人接到了中国来了。瑞典这几年的环境和局势变得更加糟糕了。富有雄心壮志的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与支配着瑞典权利的便帽派贵族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了。这位国王利用派系斗争加强王权,他梦想重振王室雄风,恢复瑞典昔日大国地位,在刚刚即位半年后就通过政变获得了对局势的控制。他推行经济改革,土地改革(农民可以买卖土地)、废除苛刑、提倡新闻自由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他还努力建设着一支比过去强大了许多的瑞典海军……
上层人物的争斗,国王的意志与贵族们的意志的碰撞,让瑞典国内的局势并不乐观。埃克达尔的弟弟是一个挺不错的钟表匠,埃克达尔认为,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钟表和怀表的中国,伦德贝里并不难讨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有自己这个哥哥的帮助。(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
时间走进九月,中国的使船已经抵达了江户湾,在德川幕府老中松平康福的陪伴下前往京都,没人知道这支使团在江户停留的那几天中与德川幕府都交谈了什么。
这个时节中国江南还带着温和的暖意,晚秋肃杀的气息却已经席卷了北地。内蒙已经下了入冬来的第一场雪。
而更加遥远的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以北地区,大拇指甲盖一样的雪花在地上已经积的老厚。
陈鸣的注意力在八月的时候就从外东北地区上转移开了,他在盯着南明州移民的准备事宜,也在盯着朝堂和民间的两派纷争,然后又有日本人来掺和一脚。这就是大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些必须关注的事情,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别管他的目光是不是盯着外东北,那里继续着的战争依旧在继续中。比如复汉军对于伯力城的进攻准备。
“伯力是八旗在黑龙江一带的防御重点,位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东岸,至少有一两万人口。周边虽然大部分都是山地,但也有足够的平原可开垦为耕地,但纯的论面积足够这里八旗军民的生活,而且这里渔产丰富,水路可直达松花江上游。”这样的地点要一直握在残清手中,被他们经营成一个坚固据点了,那就不好办了。
负责外东北作战的黄捷这么的对陈鸣介绍过。而今年秋冬,他部最大的任务也就是搞定伯力。
这座城市不单单是八旗的防御中心之一,还是俄国人的前线指挥部。沙俄的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是俄国人在结束了贝加尔湖作战后,针对中国在远东的威胁设置的新辖区机构。阿穆尔河就是指黑龙江,中心设在尼布楚,但实际上的指挥中心就在伯力。总督法拉列耶夫男爵一年有三百天待在伯力。
他和外贝加尔省总督阿基莫维奇是俄罗斯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两大权力者,虽然他们手中的兵力很多时候连一个团都没有。
俄罗斯在平定了普加乔夫起义之后,将好几千起义者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其中一些人就抵到了远东,他们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整个西伯利亚俄国力量的中坚。这些人面对沙皇俄军的时候选择了抗争,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飞快的倒向中国。
再加上沙俄对于西伯利亚的一些兵力增援,俄军在西伯利亚的总体力量史无前例的逼近了万人大关,可在与复汉军的较量中,他们还是很苦逼。
大都督府的决议是五年之内将八旗残兵驱除到黑龙江以北,把他们都驱除到外兴安岭以北,让老毛子养着他们去。现在已经快过去三年了。
再加上黄捷代表的前线部队的坚持,陈鸣也就放手让黄捷去打了。就算败了又怎样?买个教训而已么。
法拉列耶夫男爵在出任阿穆尔河沿岸总督之前是俄罗斯陆军的一名少将,他能够嗅到复汉军对于伯力城的野望,他也在积极的筹备着这场战争。
大雪和严寒已经笼罩了这个地方。中国人打仗很勇敢,火力凶勐,作战意志顽强,法拉列耶夫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也不得不说对面的敌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手。可他们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来自南方温暖地带的中国士兵最怕的就是这里的严寒。而对于任何一个斯拉夫人来说,这点严寒根本不算什么。
阿穆尔河流域远比北极圈温暖,这里有着更灿烂的阳光,有着更漫长的温暖期。
俄罗斯想要获得这一切就必须依靠战争,而三年时间的战争,眼下的伯力城一战就将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机会。
只要战争激烈的时候,上帝突然降下一场大雪,中国人就会惨遭厄运。“冬季的严寒俄罗斯最好的盟友,狂妄的中国在冬季挑战俄罗斯,他们必将遭受严冬的惩罚。”法拉列耶夫对这一点充满了自信。
伯力城的八旗守军在千人以上,这还不包括最后时候可以征召的旗民,虽然后者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总体人数放在那里的。再有就是四五百人的俄国武装,其中有俄罗斯的正规军,有哥萨克,有原先的起义士兵,还有远东的猎人。
在伯力城统带八旗兵的人是福康安,在朝鲜被复汉军以绝对优势战斗力打的抱头北蹿的福康安,终究已经用之前的战争赢得了八旗的信任,他与法拉列耶夫的关系相当不错。俄军的总指挥阿加利佐夫是一个哥萨克出身的骑兵少校。这是一个不错的军人。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性格暴躁。
复汉军已经子弹上膛,箭在弦上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法拉列耶夫却收到了圣彼得堡传来的一封信,他头疼了。中国人竟然与奥斯曼帝国勾搭上了关系,一支中国使团从陆路进入了奥斯曼帝国的都城伊斯坦布尔,他们受到了奥斯曼高层热烈的欢迎。“这太糟糕了。”也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根据俄国人在奥斯曼的内线报告,中国人为奥斯曼定带来的廉价而数量众多的枪炮,双方结盟,那么彼此的矛头对向哪个国家,就不言而喻。圣彼得堡主战派的压力很大。
法拉列耶夫召开了俄国人的紧急会议。列会的有指挥官阿加利佐夫,军需官费奥多洛维奇,联络官叶甫根尼,以及他自己的副官亚山德罗。
“先生们,中国人在与俄罗斯的死敌奥斯曼人联系,圣彼得堡那些尊贵的先生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座的人都清楚奥斯曼帝国与中国联手之后,对于俄罗斯那是怎样的后果。
“奥斯曼人刚刚受挫,他们不敢立刻挑起战争。”
“但是中国实力强大。为了应对西伯利亚的战争,帝国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你们都清楚为了维持远东和贝加尔湖的战斗,帝国花费了多么巨大的开销。而非常让人失望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帝国至今还看不到战场上胜利的希望。”
“这是我们的耻辱!”法拉列耶夫的声音中蕴含着无尽怒火。
自从金帐汗国被俄罗斯人捣灭,二百年的西进征程,俄罗斯遭受到了最严重的挫折。
“圣彼得堡中反对战争的唿声越来越强大。还好我们有着女皇陛下的坚定支持,女皇陛下继续支持战争,她下令奥伦堡总督区对着巴尔喀什湖对面的中国人进行进攻。但这是最大的努力。如果奥伦堡的军队没能取得值得关注的胜利,帝国就只能同中国和谈。斯拉夫人越过阿穆尔河向南的希望再一次会遭到破灭。”因为陈汉不可能承认俄罗斯与满清签订的那份协议书。
房间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法拉列耶夫短短的几句话给所有人交代清楚了俄罗斯现在的局势。
圣彼得堡主和的唿声对于他们这些主战派很不有利,女皇陛下即使支持战争却也不能无视无数人的唿声,更重要的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俄罗斯的国力也快到极点了。不然普加乔夫怎么会挑起那样一股浩大的反叛?
奥伦堡边区,乌拉尔、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俄罗斯帝国在这些地方可都有着很强大的控制力的。而且起义的人群中还有那么多的亚伊克哥萨克和伏尔加河和顿河的哥萨克村镇。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明白现在的俄罗斯最需要什么。
女皇陛下虽然有着一颗大帝的心脏,俄罗斯的国力却不能支持着他们的军队无限期的战争。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交上。那是懦夫的表现!而且即便圣彼得堡同意与中国人展开谈判,总督阁下认为他们会去准备谈判桌吗?不,不会的。中国人要的是战争,他们肯定会立刻发动战争,趁着伟大的俄罗斯帝国还没有恢复过与奥斯曼人战争的创伤之前,用战争夺去属于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他们可是有着天方世界的哈里发作为盟友的。”
莽夫一样的指挥官阿加利佐夫说不出这么一番大道理,军需官费奥多洛维奇更多是一个商人,说出这番话的人是联络官叶普根尼。
叶普根尼一直都是俄军内部最坚定的‘中国强大论’持有者。甚至在一次喝过酒后说出了俄罗斯还没有中国强大的话,他的证据是中国那众多的无法想象的两万万人口。以汉人为绝对主体民族的两万万人口,那会有多么强大的战争潜力啊?
法拉列耶夫之前很反感叶普根尼,他没有想到叶普根尼会这么说话,他之前还以为叶普根尼是一个‘主和派’呢。现在看却是他有些‘看错’叶普根尼了。
法拉列耶夫对于中国新疆的局势了解不多,但是想着之前时候中国人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了整个新疆,兵不血刃的让那里的所有土着彻底臣服,直觉告诉法拉列耶夫进入新疆的中**队是一股很强大的兵力。而奥伦堡总督区经受了普加乔夫的摧残,起义当中奥伦堡曾经被普加乔夫包围了半年时间,那里的军队真的有能力战胜中国在新疆的驻军吗?
如果奥伦堡发起的这次进攻以失败告终,不,就算达成平手,俄罗斯也必须选择议和了。因为那时的俄罗斯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到中国的手段了。
就像中国在远东占据着一定的便易,在中部的贝加尔湖也占据着一定的便易,可是在他们的西北方向,那里更靠近俄罗斯的中心,俄罗斯人才占据着优势。
俄罗斯要是在自己占据着便易的新疆也占不到中国的便宜,这场战争就没必要打下去了。
西伯利亚的战争就是一个国力的消耗,曾经的法拉列耶夫认为中国刚刚改朝换代,应该是国力最弱的时候,那里想得到他们能在西伯利亚与俄罗斯熬上两年多。作为远东战场俄军的主导者之一,法拉列耶夫很清楚俄罗斯为了支持远东和八旗耗费了多大的资金。
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我们应该倾尽全力的去战斗,去迎接接下来的伯力之战。叶普根尼,你要把这些告诉福,让他转告自己的皇帝。全力以赴的打好这场战斗。
如果奥伦堡的军队打败了仗,伯力城的胜利还能为他们争取到最后的机会。”
“抛下一切的杂念,全力以赴的来战斗吧。用刺刀和枪弹来教训中国人,让他们付出足够多的鲜血,让他们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法拉列耶夫的情绪又有些激动了。因为这里战争的胜负也关乎着他的前景。阿穆尔河沿岸总督管辖区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如果中俄之间恢复了平静,这个机构很快就会改为省,而这个省与外贝加尔省的头上还有这一位真正的总督。
法拉列耶夫很希望自己能够再进一步!
外东北的战争就在陈鸣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变得异常激烈,而遥远的大西北,俄军的出动等被大玉兹的人报给高平山,整装待发的俄军已经顺着额尔齐斯河进到了距离巴尔喀什河和斋桑泊不愿的地方。
中玉兹的阿布贲汗首鼠两端,既没有对中国透漏俄军的消息,也没有掺和俄军的部队。也不知道他心里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应该清楚,这个时候两不沾靠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反而只会让他里外不是人。或许他对自己手中的实力很有自信,毕竟中玉兹是能拉出三四万骑的强大势力。在现在这个时代里,俄罗斯人都不敢小觑了他。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陈鸣根本就不知道东北和西北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现在眼睛全盯在日本。
王平北下属的三菱纺织公司有了新动作了,而这个动作产生的影响力正在迅速的向整个日本传播。三野平北从中国的商贸银行拿到了100万华元的低息贷款,这是中国各大银行推出的新措施,针对合作伙伴提供的优待服务。
还在顶着三野平北这个马甲的王平北可是商贸银行在日本的最大合作伙伴之一。再加上三野平北也借此机会,用自己在三井银行中的那点股份做抵押,从日本银行套取了三十万日圆的贷款,而且全部换成了黄金,而不是被还白银,也就是六万【1=3。759克】,换成中国计量单位就是六千两黄金,这样就能兑换一百三十万左右的华元。如果被日本银行给‘白银’,那可要直接打一半折价了。一半人你还真的做不到‘纯黄金’。
总价值二百万华元的资金被王平北宣布来扩大自己刚刚投入生产的三菱纺织公司产业规模。
“三野君真的要拿出二百万华元来扩大自己纺织公司的产业?”
专门从大坂跑来长崎的大坂奉行山本家茂用一种平等的,甚至是带着一点恭敬的语气来对王平北说道。因为他是大坂这个日本另一个商业中心的一把手,而三菱公司的二期产业已经被王平北明确的告知不准备再安放在长崎了。
如今的蒸汽机还不能完美的与纺织机结合,被蒸汽机推动的只有纺纱机,织布机还是以水利来带动的。大坂是整个日本商业最繁荣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整个日本水力资源最充沛的城市之一。
大坂城区内河道纵横,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10以上,河上1400多座造型别致的大小桥梁将整个市区连为一体,既有“水都”之称,又有“大坂八百八桥”的说法。
这些河流多发源自琵琶湖,流经大坂市北部的淀川水量最多。凭借水运之便,淀川沿线曾经聚集众多市场,是支撑大坂经济的大动脉。当然淀川也是一条洪水频发的河流。
“是的。我确实准备了二百万华元,来开创三菱纺织的二期工程。”王平北说话声音中带着一股着睥睨当世的味道,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中国的影响催动了日本社会的变化。虽然很多日本武士阶层,乃至德川幕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各地方的大名,都还继续坚持着武士的荣誉,排斥着商业的发展和工商的转变,成为了日本变革期中的守旧派,但日本的商业力量已经被触动了。而大坂那完全就是日本的商业之都,那里就是日本的‘江南’。
王平北社会地位的变化就是一个很显着的例子。
现在的日本,当你只有一万日圆的时候,山本家茂这样的大城市奉行并不会对你高看一眼;但当你有十万日圆的时候,你就进入了这些大人物的眼界;当你的资产达到五十万日圆的时候,山本家茂也只能与你平起平坐。
现在的王平北不仅是三井家族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是田沼意次的座上宾,就连幕府将军都对他经商的才能感叹。因为王平北的总资产超过了一百万日圆。他的产业总规模更是达到了二百万日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二章 使臣之死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去,月光和星光照射在江户某处日式的宅院中,后院的一湖池水闪耀起一片片银色的磷光。
劳累过后的唐飞鹏披着一件外衣坐在房间门口,目光仰望着天空,心里默默盘算着…
“我手中还有二百万日圆的流动资金,过几天国内还能再转回来一笔银子,能换一百万。但是想要把这些银子不知不觉的兑换成日圆,然后流入股票市场,至少要半个月……”
“而按照国内的指示,水师舰队很快就会抵进北海和琉球,这一消息定会引得日本股市震动,连日圆都……”所以国内才指示他尽快的入场,等待时机成熟。
唐飞鹏的眼睛闪光一样闪亮,这真的是赚钱的大好机会。而他现在的资本所经营起来的产业是有一定的股份属于他个人的。这不是给国家赚钱不赚钱的问题,而是在给他自己赚钱。“如果找些人,把资金集中起来……”唐飞鹏在日本并不是一点根基都没,阿片战争的时候,不少中国人还照样跟英法做生意呢。商人这个阶层耻度是很高的,而且他手下还有治安队和挺身队。所有的人家运动起来,至少也能再筹备上一二百万……
“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地板上的两个少女已经坐了起来,其中一个浑身上下只披着一件白色的外衣,手里端着一盏沏好的铁观音。另一个少女也走了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唐飞鹏的头部,将唐飞鹏的脑袋枕在自己的酥胸上,轻轻地摁压着他的太阳穴。
嗯嗯,这就是唐飞鹏的生活。在日本,他就是爷!
王平北这个时候也在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身边还有一个他很得力的助手。两个大男人在女人的陪伴下,泡在温暖的水池中。日本的男女混浴,真的很美妙。
“我在想,究竟该从哪家洋行购买机器……”
王平北虽然是日本有数的大货商,但他也是一个很讲规矩的人,从来不胡乱伸手。他与中国商人在明面上的商贸往来更多是中日间的传统贸易,比如生丝、绸缎、书籍、字画、茶、砂糖、瓷器、漆器、中药材、棉布、五金、铁器、钢铁等为主,其中这后四项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对于机械他一直都是从洋行里拿。
中国在日本开办的贸易行,还有日本专门从事中国货物的商行,最近两年的称唿都变成洋行了。
“哪家洋行?”助手的脸上也闪过一抹沉思。
“是啊。我要仔细想一想,二百万华元的的设备机械,这么大一笔数目可不是长崎港随随便便一家洋行就可以吃的下去的,自然要先挑好交易对象”
日本的商贸阶层可根本无法与上海的相比。长崎港最大的洋行,想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的设备也根本不可能。虽然在王平北开创三菱纺织公司的时候,日本也有别的商贾入场。不管是蒸汽动力的纺纱机,还是水力的织布机,都不是只三菱一家独有。
在中国国内掀起的纺织工业变革也深深地影响着一水之隔的日本,即使日本的棉纺织业才刚刚出现二百来年时间。
在二百多年前的时光里,日本根本就没有棉花种植业,所有的外来棉布全部是进口货,价格昂贵。但这并不耽搁日本棉纺织业的发展。
16世纪,从朝鲜半岛传来的棉花种植技术,在日本传播后,日本的大面积棉花栽种在三井家族的老家三重县的伊势平原的南部开始了。在自江户初期,棉布它就成为日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规模是相当可喜的。
随着这两年中国的棉纺织业格局大变,棉布的价格是越来越低,直接就影响到了中国面对对日本的出口量。之前中国的棉布主要是输出到欧洲的,可现在却有多余的布匹越来越多的涌入日本市场。去年的时候双边棉布上的贸易额度就已经突破四百万华元了。
陈汉这边一匹棉布的价格在四华元到七华元之间,比之过去的松江布便宜的太多了。
过去的中国棉布,一尺夏布都要十二三个铜子,一匹布四丈长,价值逼到五百文,也就是半两银子,换算成华元不低于七块。这还只是轻薄的夏布,要是冬布,价格还会更高。
可现在中国价格最高的冬布也只是与过去的夏布相比,很多冬布还没有过去的夏布价格高。那就像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把日本的棉纺织业冲击的稀里哗啦的。
所以在日本发展棉纺织业绝对有搞头。尤其是中日间的矛盾越发尖锐的情况下,保不准什么时候德川幕府就给中国棉布加重税了。而且王平北背后还有中国政府在给他背书。
“家主,我们这次的交易对象一定要是行家才行,如果再像之前那样,在调整设备、培养工人等方面,浪费掉大大的时间,这会给三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中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日本民间已经升起了一股抵制中国货物的呐喊了,这是上苍对于三菱纺织公司最大的助益啊。
而不管是蒸汽机,还是纺纱机、织布机,这些设备并不是买回去了就能用上的。不提运输,单是安装就需要很多时间,再加上设备运回去后占地相当的大,所以分批运回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还有厂房的建造,水利织布机与厂房的安置。建造颗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的,还有就是工人的培训……
王平北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同样的错误绝不会犯两次的。之前他开创三菱纺织公司的时候就因为对之前的估量严重不足,以至于大大的拖延了工厂的生产时间。不然的话现在的三菱纺织公司已经能够名震日本了。
因为三菱纺织公司用的是与中国纺织业的同级别技术,只要工人培训完成,也就是可以生产出与中国棉布‘加工’价格相差不多的布匹。就算日本棉花的价格比之中国要贵上一些,三菱纺织公司的棉布成本价格对比中国棉布的价格,也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在中日矛盾涌动的时候,这一消息立刻的就能让三菱成为日本的骄傲。所以王平北这一回更要重视洋行的后勤服务。
“是啊,机械的维修和组装,还有工人的培训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机械并没有太紧迫的时间要求,洋行的实力不是很差就可以满足这一点。我们能够交易的对象并不少,所以这一回我要在长崎公开招标,让所有有实力的洋行都参与进来。二百万华元的大单,就算是对那些中国洋行来说也是很难得一见的。”这可是二十万银元啊。
在商言商,谁会看着这么一笔钱从自己的眼前飞过去?所以为了得到这笔生意,那些洋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